关于十张相同的照片的图片专辑列表,每个十张相同的照片相关图片专辑均由普通用户整理而成。通过欣赏专辑名称、风格和缩略图,能够迅速找到与你同样品味的用户创建的专辑,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品味的图片。十张相同的照片图片专辑列表,希望能帮您找到喜爱的图片。
况晗 1961年生于江西宜丰,现定居北京.***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荣获首届徐悲鸿奖学金。199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毕业分配至北京,住在胡同里,对胡同产生了情感。他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对即将拆除的民居情有独钟,从日常生活的景物中发现诗意和美的韵致,在探索中创造出宽线条铅笔来描绘北京的胡同。
宽笔铅笔画是一种新画种。宽笔铅笔画可以说是况晗的发明,此前仅有个别外国人拿来作速写,真正当一种正规的艺术创作手段的还没有。况晗摸索了很久,终成气候。这种宽笔铅笔画讲究笔触,一笔是一笔,不可涂抹,颇像中国画、中国书法、木刻和水彩。画时手臂必须很用劲,一笔下去,画纸上会留下一个凹沟,摸起来颇有立体的质感。这种画吃功夫,不大的一张画,要耗时整整七至十天。况晗是个壮汉,连续画画,七天下来,竟大病一场,可见耗精力之大。如此看来,这部图集可算是一部身心投入的力作了。宽笔铅笔画看起来和常见的铅笔画一点都不一样,猛一看,还以为是水墨的呢,感觉很好,很美。
图片资料均收集于网络...............
我希望 在欣赏这张专辑之前 大家可以花两三分钟看看我这段介绍
麻烦你们了
首先 非常谢谢你们通过一张图片进入到这张专辑 感谢你的欣赏和收录 甚至是follow
你们的认可对我来说是一种动力 异常强大的 可能对你们而言不算什么 但对于我而言 建立这张专辑的原动力 就是希望博得你们一点点的喜爱
否则 我才懒得出什么女人文化
关于这个专辑系列 如果是一直有在关注的toper应该知道 这已经是我的第六张类似专辑 《女人文化》是一个系列 不算历史悠久 但也收纳了大几千张我自认为还不赖的美图
很抱歉 这张女人文化会是我最后一张女人文化 也就是说 以后我不会再出这个系列了
对一直喜欢这个系列的关注者们深深致歉 非常的不好意思
关于女人文化系列 最早在我还没有入驻top的时候 其实女人文化已经存在 只不过那时候还是放在文件夹里面静静收藏的几百张图片 只是一个大致的雏形 还不具备完全可以上传的特点
感谢top给了我一个展示自己的*台
而关于“文化”二字 这样取名的原因
一是我曾经的名字里有一个“文”字
二是代表着“情色文化”的概念
毫不遮掩的说 我是一个狂热的欧美情色文化爱好者 崇尚所谓的人体美学 迷恋女人身体呈现的柔和的 婉转的曲线 并不是说我并不懂其他意义上的各类型美学 只是我对情色美学的热爱异常厚重 到我自己都难以理解的地步
其实这在欧美国家而言是稀松*常的 是完全健康的一种欣赏审美
但是在国情相对于保守的中国 情色美学多多少少会被打上 “黄色” “有伤风化” “**淫秽”等性质恶劣的标签 同样的中国网络对于这样的东西一律秉持的是严禁 删除 甚至处罚的方式
对此 我一度非常受伤
情色美学虽在欧美盛行 却不代表着中国人都不可以欣赏 或许无独有偶里 我就是那极个别的一支
我并不感到羞愧
我认为我自己没有错
我的女人文化 我敢担保 虽然将性感的情色美学发挥的比较充分 但绝不会与低俗污秽的**扯上关系 我对此一直有非常严苛的界定 保证自己能将情色美学的“诱惑”和“瞎想”带给观看者 但同时也绝不会让其产生“恶心”“低俗”的排斥想法
从第一张女人文化一上 就出现大量检举揭发的用户向网站管理员浪浪浪举报我的图片 我都看到了 但是也没有气馁 说实话 当我确定做这个系列的时候 就已经想到它所会带来的反映
所幸那时候得到了一些浪浪浪的宠爱 每每他不得不删减之前 会先通知我 “没办法的事” 并会让我预先存起来以免丢失 还会告诉我一句 其实挺好看的
很感谢那时候的浪叔给我的肯定
即便他迫于网络规范而不得不删掉我大量的图片 我也没有不开心过
后来他对我的信赖更多以后 我也一度成为过那时候网站后台的管理员 可以删除任何我看不过眼的违规图 可其实我自己或许就有很多
至少感谢浪浪浪对于我品味能力鉴别的认同和相信吧 虽然我也卸任很久了
同样与我同样遭受删图违纪的le.ciel和代号失控 我也是在那时候熟识 尤其是代代 给了我那段时间以来 一份来自于网络的温暖 后来我们成为更亲密 走入彼此现实生活里的朋友 我很感激 感激top带给我的这些好的改变
这是一份温暖 对于我而言
可一直让我感到很无力的是 关于“情色”和“**” 从不存在明显的硬性评判标准
这两者看似大同小异 实际上千差万别
一个眼神 一个动作 一种穿着 乃至一卷胶片的质量 都会将图片概念进行本质上的改变
所以观图者只能靠着自身对于两种类型的艺术品位鉴赏力来评判好与坏
有些人对于情色美学的鉴赏水*高 于是她认为我根本不违规
有些人对于情色美学的鉴赏力有待提高或者根本不喜欢这种美学 于是她认为我这些都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不管如何 之前的女人文化系列最高单张专辑收录已达到3000+ 单张图片收录量我无法计算了 总和收录数量过万
感谢还是有那么多看客们给我点亮了一颗红心 我真的很感动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公道自在人心
这张女人文化是以我自己的名字命名 代表的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情色美学类型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果然更显精妙 则另一部分人认为还不如之前
两种意见我都接受 毕竟审美标准是很个人的 谁都不能说了算
你可以认为它是一张收山之作
是的没错它就是
所以我会花比以前多十倍的挑剔去对待这最后一张 努力去呈现一个最完美的质感给大家 让我可以不辜负我狂妄的自诩“情色美学”的追捧者
为了完美达到这个美学的高度 这张尺度我不会有所顾忌 我只会上我认为最好的 至于其他的 我已经把话语权转赠给了别人
这张会不会迈入收录顶端 我已经不在乎了
因为它在我心里 是最好的
与所有之前的女人文化里系列可能会有出现重复收录 但这张是更新 也是回顾 更是个人推荐精选
所以 希望你们喜欢
我爱你们
中文名: 苍井优
外文名: Yu Aoi
别名: 夏井优
国籍: 日本
出生地: 日本福冈县
出生日期: 1985年8月17日
职业: 演员 ,舞蹈,声优演员
毕业院校: 日本大学艺术系
星座:狮子座
血型:A型
身高:160cm
受教育程度:堀越高中毕业(日本著名艺人高中)
日本大学艺术系戏剧表演专业肄业
小学时期就开始在所属事务所拍摄广告。 苍井优
1999年,从约1万人中雀屏中选,饰演音乐剧“Annie”中“ポリー”一角。 2001年,首度出演岩井俊二导演的电影《关於莉莉周的一切》,饰演一位被强迫援助交际的少女。 2002年,被选为三井的Rehouse广告(リハウスガール)第十任代言人。 2003年,在《新高校教师》中第一次在电视剧有比较重要的角色。 2004年,出演电影《花与爱丽丝
苍井优生活照(12张)》大受好评。荣获第14届日本电影专业大奖(日プロ大赏)最佳女主角。 2005年,出演包括首度主演电影《天国的来信》在内的7部电影。 2006年,与松雪泰子共演《扶桑花女孩》广受各界好评。荣获日本电影金像奖、蓝丝带赏等多项大奖。 2006年,参加第11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被选为今后担负亚洲电影的女演员与市原隼人、香椎由宇一起谢幕。 苍井优
2008年,在日剧《料理仙姬》中主演一升庵的女老板半田仙。 苍井优绝对算是日本美女中的一个异类,不同于其他人的甜美可爱,她的身上就是散发着一种吸引人的独特气质。她的个性谦逊腼腆,但在表演方面可塑性极强,从影至今已经参演了30多部影视剧。回顾以往的作品,苍井优认为自己一直“受到作品的恩惠”,“我十分高兴能被大家看作是值得信赖的女演员。”
动漫作品《中二病也要谈恋爱!》中女主角。高中一年级学生,现役中二病患者。勇太的同班同学。右眼带着眼罩,遮住戴着隐形眼镜金色虹膜变色片的右眼。皮肤纯白、个子娇小的短发少女。
电视动画
动画剧照(80张)开学前两天入住姐姐十花的公寓——勇太家的楼上。自我设定为“邪王真眼使(邪王真眼の使い手)”的现役中二病患者。会像是小学生一样穿暴走鞋。身材娇小、皮肤白皙的美少女,班上男生全员投票的“可爱女生锦标赛”中获得第四名。虽然是个美少女,但是在数学上简直是毁灭性的无能。在英语方面稍显无能,在远东魔法午睡结社之夏(极东魔术昼寝结社の夏)成立之初,为了通过5个人限制成立社团,有过精神分裂成凯特林奇怪表演,但是却没能听懂老师的“What do you think of Rikka?”。除了裁缝之外,其他能够表现女孩子个性的技能直接全部为0。
因为“红色的果实会降低魔力”这样的理由,不喜欢番茄之类的食物。(妄想)以名为“漆黑泽克斯原始型第二(Schwarz Sechs Prototype Mark II)”的自动伞为“武器”,拥有名为“永恒之枪”的攻击和“漆黑伞盾”的防御。与勇太、五月七日、凸守、丹生谷等人组建同好会“远东魔法午睡结社之夏(原文:极东魔术昼寝结社の夏)”。
在刚开学时因为发现了在阳台上说着中二病台词的勇太而使其与六花订立了契约(在最终第12话里,午睡前辈透露出,六花是因为两年前搬到勇太的楼上时,看见勇太的中二行为,才模仿成为中二病的),更是在与勇太的相处中慢慢喜欢上勇太,并在动画后期(第10集)与勇太订下了“恋人”的契约。
父亲在三年前突然离世,六花却至今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相信父亲在“不可视境界线”另端的*行世界,为寻找“不可视境界线”而患上中二病,祖父一直都反感六花的中二病。在与祖父母生活了两年后搬去与姐姐十花同住,成为勇太的邻居。在班级里存在感稀薄。这让六花感觉很孤独,直至遇到勇太才感受到被照顾的温暖。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五个小故事都说神怪,可是并不多么神,更不奇怪,甚至我不能判断这些能否被称作“故事”,因为真是太简单了,只有很久的凝望、茫然的等待和一刹的相拥,到此这个故事就终结了。如果是在电影中,也许只要二十秒就可以结束的一个故事,但是夏达需要画很久,问她为什么要画这些,她大概也会照旧回答说这是她想画的。(以上为《游园惊梦-序》作者江南,内容略有删改)《游园惊梦》的确是难得的佳作,画家用她的笔,她的心境,为我们展现了一朵穿越历史的绚烂之花。每一个故事都配有一段古词,如《江城子》、《蒹葭》,而剧情并非围绕着诗句,品位起来却有与诗句相同的感觉 『明月夜,短松岗……』夕阳西下,《阿菁》里道长的感慨,凄凉无奈…… 古雅华美的画面,点点滴滴的繁语,《游园惊梦》是精密构思的产物,又如此大方……
精彩书评
游园惊梦,是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也是它的名字。夏达,这个灵秀的女子,用一串古香古色的诗词,把我们念念不忘的爱情,低低吟诵了一遍。 有人说,三百篇诗,反反复复述说的也只是,年少时未能说出的那一个字。那么一曲游园惊梦,惊醒了什么梦? 游园惊梦,惊醒的是相思梦。是《游园惊梦》里那“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惊鸿一瞥,是《凤求凰》里"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殷殷期盼。 游园惊梦,惊醒的是别离梦。是《阿菁》里“十年生死两茫茫”夫人在悲痛中两手握不住一滴眼泪的悲凉,是《蒹葭》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将军看着爱人在羹汤里的动魄惊心。 梦是脆弱的,所以这些被惊醒的梦,无一不破碎。夏达用悲剧为这些美好的人物送葬。所幸,这些被惊醒的梦,都是与爱有关的。都是爱的碎片,爱的伤
导演:杨·塞谬尔
主演:古约姆·卡内/玛丽昂·歌迪亚
产地:法国
电影从一处工地开始,工人在拆除一栋旧建筑,镜头在工地上方游荡,带领我们看到一个旧式糖果盒半凝在地基里。
一个小男孩的声音响起,他说他们那个时候,有一种小孩儿的游戏,叫做“敢不敢”,当一个孩子问另一个“敢不敢”的时候,后者必须说“敢”。
八十年前的法国街道,镜头飞一样后退,退进一辆校车的挡风玻璃后面,然后再退出校车,出现在车尾窗户外面,跟着切到黑乎乎的地方里的几本书,然后拉出来,原来刚才我们在书包里面,镜头再拉开,就看到一张小女孩的脸,跟着又一个急速后退,我们看到小女孩被一帮小孩围在中间。
小男孩于连在校车前遇到了小女孩苏菲,苏菲是刚移民过来的波兰人,被所有孩子欺负。于连说他喜欢苏菲,苏菲的回答是“那你证明给我看,敢不敢?”于连趁着司机不在车里,推上手闸,汽车冲下斜坡,司机在后面猛追。于连跟苏菲成了朋友,代价是被老爹暴打。
这两个小孩从此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敢不敢”的游戏,他们不相信任何规矩,世界就是个巨大的游乐场:上课组词,专门说脏话;用墨水喷老师;在校长室里小便;在她姐姐的婚礼上把新娘弄哭……
尽管他们的游戏除了乐趣之外,也常常带来巨大的风险。两人却乐此不疲,这*惯直到长大了也没改,他们什么都敢,就是不敢承认他们相爱。
日子在没完没了的互相挑衅中过去,不知不觉已经是二十年后,他的婚礼上,她跑来问他敢不敢悔婚,婚礼毁了,两个人也闹翻了,这一次“敢不敢”的挑战内容是从此十年不见。
十年后她打电话给他,问他敢不敢出来私奔,他立刻甩下妻子和孩子去了。到了之后,居然又是一个“敢不敢”的游戏,她把家里搞得好像劫案现场,看他敢不敢在她报警后十分钟再走。
这一次玩儿过了……
到底这是游戏,还是爱恋?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用禁得起一次有一次失控的赌博吗?
Victoria Beckham 2014春季高级成衣系列于9月8日在纽约时装周上展出。在秀展开始前的几分钟,设计师Victoria Beckham安静地站在后台,她那沉稳放松的神态为本次系列*添了几分魅力。她把本季春季系列风格定义为“男孩与女孩”(boyish-girlish),与成熟男性风格不同,她以春季系列的新设计,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性别游戏。
设计师Victoria Beckham的秀在曼哈顿宾州车站附*的Cafe Rouge举行,她将咖啡厅变成一个闪闪发光的白色盒子,与简静的时装系列完美搭配。她说,“我将设计重心放到了‘形状’上,既有实际上的,也有概念上的。”开场的几套黑白色系时装,便让我们看到了她鲜明的设计特点:剪裁精良的白色外套下面,搭配一件慵懒垂感的上衣,黑色短裤膝盖处的剪裁干净爽朗,有种利落的男孩风格,这也为春夏时装带来了一种别样的风情。带有荷叶边下摆的上衣精巧别致,下装搭配长款过膝裤装,同时荷叶边上衣又可以单独作为迷你裙装。其他的设计则更加具有结构性,比如迷你短裙底边右下角那一条流畅的白色打褶,为时装增添了不少层次感。
几何设计通过充满建筑感的三角形表现出来,十分大胆张扬。比如桃红色上衣搭配俏皮的喇叭裙,如果按照Victoria Beckham在秀展前的定义,那么这条裙子一定属于“女孩”系列——设计轻盈明亮,充满灵动的魅力。Victoria Beckham说道,“时装的设计比例与之前大不相同,而这也是我现在最钟意的穿着风格,看上去就像我自己一样。”
Margaret Howell的邀请函上印有一张废旧石板的照片,实际上这是她在英国伦敦店铺里面的一块木制地板。别有用心的安排,只为证明一点——姜还是老的辣。无论后起之秀在这个时尚圈里如何作怪,几十年如一日的老牌仍一贯沉稳,以质朴实穿为诉求。Margaret的衣服用时间证明了她卓越的品质,甚至在历史舞台上开创了小开领衬衫的天下,搭配上优雅的方巾,似曾相识的八十年代英式男孩在2013的伦敦男装周上,复活了!
正如Howell的朋友Bruce Weber(拍摄了Margaret Howell的第一个广告)所说,她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自创始以来一直由本人亲自掌舵。每一个系列都有微妙的变化,一直让品牌的顾客始终保持新鲜感,而这也是品牌一直以来经久不衰的秘密所在。
Margaret Howell为众人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有序的世界,在这里,没有拥挤,没有喧闹,万事万物都是富有魅力的。例如,领带匹配衬衫,蓝色和灰色的色调阴影相互抚慰在一起。
但是,改变还是依旧存在。在秀结束之后,Howell说:“风格必须适应时代。”对于这个春天来说,窄版的廓形就是主角,稍微裁剪的裤子和一个精练的躯干更是不可或缺的绿叶。从反面说,作为主打的青年布风衣,感觉像是保守派的必备——完全像是一类产品,以一种形式主义削减服装面料和版型上的多样化,只得用轻松舒适和自然实穿网罗男士们的兴趣了。
❤
浩浩荡荡、热热闹闹一批人坐下来,苏打绿的成员总共有六个人,大部分是大学刚毕业和刚考上研究所的年纪,访问他们比较像是老师在课堂上问问题,丢出一个问题之后,总会有一小段不知道谁该要回答的尴尬沉默,接着就是彼此互相推讬,嚷着要推派哪位代表回答。
渐露头角
苏打绿的成员多半是政大的学生,鼓手小威、贝斯手馨仪以及主唱青峰是在附中时就组团,大家不约而同考上政大,中间经过几次团员的更迭,电吉他手阿凯、吉他手阿福的陆续加入,最后则是在去年入团的提琴手阿龚,完成了现在的阵容。苏打绿之所以叫苏打绿,怪名字并非有什么深沉的涵意,纯粹只是因为团员觉得“苏打”很适合用来形容自己的音乐,而主唱青峰喜欢绿色,“苏打绿”的名字就此拍案。
今年的海洋音乐季获得了评审团大奖的苏打绿,很幸运地在当场便得到知名制作人林暐哲的邀约,有机会进入唱片市场,发行单曲唱片。“林暐哲自己到后台找我们,递名片给我。”青峰说:“我当场就吓傻了,马上跑去跟其他团员说:‘ㄟ!他是林暐哲耶!’没想到他们的反应居然是:‘啊?林暐哲是谁啊?’”
其实在林暐哲之前,已有许多识货的音乐人,向苏打绿探寻过发片的可能,但最后却都无疾而终。“因为他们有的想改变我们;有的只想接收我们音乐里的某个特点,我们都不能接受。”馨仪说:“但是林暐哲同时接收我们的优点和缺点,不试图改变我们,而是让我们的优点发扬光大。”
无法归类
苏打绿的音乐很难定义,它有点像英式摇滚,但又不完全是。这也许和六个成员,对于音乐的启蒙和品味都大不相同有关。鼓手小威的父亲是牧师,从小听教会音乐长大;阿凯的音乐启蒙是大学学长介绍他听的齐柏林飞船;阿龚4岁就开始学钢琴,受到古典乐的薰陶最深;青峰在国中以后,接收姊姊留下来的国语流行唱片,开始听王菲的《天空》;馨仪喜欢日本摇滚乐;团长阿福高中时就到民歌餐厅演唱,不过当他说出自己拥有的第一张专辑是Back Street Boys时,马上受到团员的一致炮轰:“亏你说得出口!”、“超丢脸的你!”这样多元的音乐喜好和风格的撞击之下,造就出苏打绿无法归类的音乐风格。即使彼此的音乐品味互不相同,但大家在创作编曲时,都会抛弃成见,讨论的只是:这东西好不好听?彼此喜不喜欢?
6个人拿起乐器、阵仗摆开,在熙来攘往的西门町拍照的确是一件很招摇的行为,惹来不少人驻足围观。有个男学生怯生生地拿起相机问我:“可以拍照吗?”我好奇回问:“你知道他们是谁吗?”男学生说:“当然知道,他们是苏打绿啊!我超喜欢他们的歌。”
这是苏打绿的第三张CD, 三首从未发行过的新歌 "Believe In Music" " I Don’t Care",跟 "蜘蛛天空",是 2004年7月24号在The Stage现场演出的录音,里头还有两支 Music Video,所以也可以叫做AVCD。
有人说苏打绿的现场比录音室好听,其实现场录音是个相当严酷的考验,录音室可以错了再来,现场演出却只有一次机会。当然,以现代的录音技术,是可以修补当天演出的错误,但是这张唱片的后期制作,苏打绿完全没有任何一点重唱,重弹的部份,制作人只是尽力的捕捉当天现场演出的氛围。
因为相信音乐的魔力,相信苏打绿现场演出的魅力,相信音乐不该作假。所以说,就这样吧,让永远变成永远,一个美好而传神的记录。那天的苏打绿很摇滚,跟之前的两张单曲"空气中的视听与幻觉"及"飞鱼"的风格非常不同。
这个想像力无穷,无法清楚界定曲风的新秀乐团,带着一种台湾年轻乐团中罕见的早熟态度和技术,勇敢的挑战自我极限,用令人喘不过气的爆发力飙起了摇滚,却依然保有原来的华丽美感,这就是苏打绿,永远带来猜不到的惊喜。
ok love 苏打绿
Verner Panton 1926年2月13日出生于加姆托夫特,1998年9月5日辞世于哥本哈根。Verner Panton 是丹麦著名工业设计师,1947-1951在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学*,曾在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的事务所工作过,后定居瑞士巴塞尔。
他为托奈特(Thonet)公司设计了“自由摇摆 S椅”。1959/60年以Panton名字命名的“Panton椅”问世,这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椅子之一。 Panton的内部空间设计理念充满了革命性。他喜欢用色彩和材料作试验。 Panton曾经赢得过无数设计奖项,其中包括国际设计大奖、罗森泰设计精品奖、以及德国联邦”优良设计”奖。
Verner Panton打破北欧传统工艺的束缚,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崭新的素材,开发出充满想象力的家俱和灯饰。从50年代末起,他就开始了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化纤等新材料的试验研究,在1959年,率先实验完成全世界第一张一体成型的塑料椅。就是闻名全球的Panton椅,成为经典设计椅,也奠定了Verner Panton的地位,60年代,他与美国米勒公司合作进行整体成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椅的研制工作于1968年定型。这种椅可一次模压成型,具有强烈的雕塑感,色彩也十分艳丽,至今仍享有盛誉,业界有人昵称为「美人椅」。 椅子全身由一块材料制成, 第一件作品于60 年代初问世,如今为Vitra 设计博物馆收藏
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和传奇性的著名女歌手、唱作人,华语流行音乐天后,中国首位民选超级偶像,电影、话剧演员,演唱会、MV导演,青年公益领袖,时尚先锋,有“舞台皇后”美誉,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英雄”。2005超级女声比赛总冠军出道,实力与偶像兼具,拥有7张冠军销量专辑,21场个人演唱会,51首冠军单曲,被公认为2005年后华语乐坛最具革命性与指标性的流行歌手,开创大陆巨星时代。在多领域创造无数传奇纪录和荣誉成就,为中国艺术产业持续创新贡献,是中国的标志性人物和拥有国际声誉的超级华人明星。
中文名: 李宇春
外文名: Chris Lee
别名: 春春 小宇 小葱 李总 小朋友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四川省成都市
出生日期: 1984年3月10日
职业: 歌手,创作人,演员,导演
毕业院校: 四川音乐学院/大学本科
经纪公司: 天娱传媒-李宇春疯狂工作室
代表作品: 下个,路口,见、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和你一样、蜀绣、珍惜等
主要成就: 亚洲音乐节亚洲最佳歌手
MTV亚洲大奖中国最受欢迎歌手
主要成就: 全球华语歌曲榜最受欢迎女歌手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全国最佳女歌手
六届中歌榜最受欢迎女歌手
中国移动无线音乐最高销量女歌手
香港电影导演会最佳新演员金奖
韩国MAMA亚洲最佳艺人
5届中国TOP排行榜最受欢迎女歌手
四届福布斯内地女歌手排名第一
血型/身高: A型/175cm
擅长乐器: 架子鼓、钢琴、吉他等
慈善基金: 玉米爱心基金
粉丝名称: 玉米(“宇迷”谐音)
: 乐迷、影迷拼音缩写都是YM
李宇春 主要作品电影作品 ▪ 十月围城 ( 2009) ▪ 血滴子 ( 2012) ▪ 龙门飞甲 ( 2011)
音乐专辑 ▪ 宇你在一起 ( 2006.3.10) ▪ 皇后与梦想 ( 2006.9.15) ▪ 爱得太傻 ( 2007.7.1)
▪ 我的 ( 2007.11.1) ▪ 少年中国 ( 2008.4.28) ▪ 梨花香 ( 2008.8.7)
▪ 用爱点亮希望 ( 2008.9.17) ▪ N+1 Evolution ( 2008.12.16) ▪ Why Me ( 2009.2.26)
▪ AOAEO出发 ( 2009.11.25) ▪ 粉末 ( 2009.12.18) ▪ 李宇春 ( 2009.12.20)
▪ 我在这里 ( 2010.7.19) ▪ 序幕 ( 2010.12.17) ▪ 会跳舞的文艺青年 ( 2011.4.19)
▪ 小翅膀 ( 2011.9.22) ▪ 珍惜 ( 2012.4.17) ▪ 为爱感动 ( 2012.4.23)
▪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 20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