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雪山位于云南省德钦县境内,面积190144公顷,1983年经云南省人民**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有“寒温带高山动植物王国”之称。所在云岭自北向南纵贯全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座,主峰白马雪山海拔5430米,相对高差超过3000米。区内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在水*距离不足40公里内,有7-16个植物分布带谱,相当于我国从南到北几千公里的植物分布带,蔚为奇观。
玉龙雪山古称耸雪山、雪山、雪岭,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丽江市区北面15公里外,玉龙雪山最高海拔5596米,面积455*方公里,雪山的13峰终年积雪不化,如一条矫健的玉龙横卧山巅,有一跃而入金沙江之势,故名"玉龙雪山"。玉龙雪山以险、奇、美、秀著称于世,随着时令和阴晴的变化,有时云蒸霞蔚,玉龙时隐时现;有时碧空如水,群峰晶莹耀眼;有时云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云下岗峦碧翠;有时霞光辉映,雪峰如披红纱,娇艳无比。雨雪新晴,雪格外的白,松格外的绿,掩映生态,移步换形,像白雪和绿松捉迷藏,蔚为奇观。玉龙雪山景观分为雪域冰川景观、高山草甸景观、原始森林景观、雪山水景等,主要景点有玉柱擎天、云杉坪、雪山索道、黑水河、白水河、蓝月谷及宝山石头城等。是一个集观光、登山、探险、科考、度假、郊游为一体的具有多功能的旅游胜地。
大观楼位于中国云南昆明市区西南部,南临滇池。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始建二层楼宇。乾隆年间,孙髯翁为其撰写长联,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大观楼因长联而成中国名楼。道光八年(1828)修葺大观楼,增建为三层。咸丰三年(1853)咸丰帝题“拔浪千层”匾,咸丰七年(1857)长联与楼毁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重建,复遭大水,光绪九年(1883)再修。光绪十四年(1888)赵藩重以楷书刊刻长联。一九八三年大观楼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阁耸峙,绿树成荫,有揽胜阁、涌月亭、观稼堂及“蓬莱别境”等胜景,现为游览公园。
双廊镇位于大理市东北端,洱海东北岸;是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苍海风光第一镇",其面积218.28*方公里,位居大理市第二位,现总人口17570人,其中白族人口占84.6%。双廊镇地处东经100˚11˝,北纬25˚53˝,大理市是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诏风情岛"所在地。镇域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西跳苍山十九峰,门临洱海万倾碧波,东靠"佛教胜地"鸡足山,南接"蓬莱仙岛"小普陀。
梅里雪山在藏区称“卡瓦格博雪山”,当地的藏族人民为它命名,赋予它神性,又与它世世代代保持着血肉联系。“梅里”一词为徳钦藏语mainri”汉译,意思是“药山”,因盛产各种名贵药材而得名。于2009年7月份成立,并于同年10份正式开园。公园总面积为960*方公里,地处滇、川、藏三省结合部,是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心地,是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西边约20千米的横断山脉中段怒江与澜沧江之间,*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称为“太子十三峰”,主峰海拔高达6740米,是云南的第一高峰。海拔6740米的主峰至今仍是人类未能征服的“处女峰”,也是唯一一座因文化保护而禁止攀登的高峰。梅里雪山是雍仲本教圣地,雍仲本教有四大神山之说,主要有阿里的岗底斯山、林芝的本日神山,昌都的孜珠山、德钦的梅里雪山。梅里雪山是一座神山,和**的冈仁波齐、青海的阿尼玛卿山、青海的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虎跳峡,以“险”名天下,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虎跳峡有香格里拉段和丽江段和之分,而香格里拉虎跳峡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它包括上、中、下虎跳峡,高路徒步线,其中:虎跳峡徒步线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主要由高路徒步线和中虎跳峡徒步线两大部分组成。
地处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壤里的铁质经过氧化慢慢沉积下来,逐渐形成了炫目的色彩。东川红土地指的是位于昆明市 东川区西南40多公里的新田乡、有一名叫“花石头”(在109公里程碑处)的地方,这里方圆*百里的区域是云南红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红土地。
大理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常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秀丽山水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境内以蝴蝶泉、苍山、洱海、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
双廊镇位于大理市东北端,洱海东北岸;是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苍海风光第一镇",其面积218.28*方公里,位居大理市第二位,现总人口17570人,其中白族人口占84.6%。双廊镇地处东经100˚11˝,北纬25˚53˝,大理市是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诏风情岛"所在地。镇域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西跳苍山十九峰,门临洱海万倾碧波,东靠"佛教胜地"鸡足山,南接"蓬莱仙岛"小普陀。
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初,城墙均被拆毁。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
周城被誉为"白族扎染之乡",位于大理古城北23公里,坐落在离下关38公里处滇藏公路旁,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面积4.7*方公里,人口8868人,几乎全是白族。全村居住1500余户白族居民,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为对外开放的白族民俗旅游村。周城不仅因为其境内的蝴蝶泉而闻名遐迩,而且还因为这里至今仍十分完好地保留着白族的各种传统*俗,又被誉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密如蛛丝的石板路,汩汩的泉水顺着七拐八弯的巷道流淌,古朴而又幽静。巷道两侧一幢幢白墙青瓦楼房,是周城白族的传统石墙土木结构建筑,"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不会倒"是这种建筑特征的写照。
南国风云 南國風雲剧照图片集锦,南国风云 南國風雲剧照图片合集.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丢失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十二生肖像中的其中三面在民间出现。广州不法古董商莫云天就私藏其中的蛇面像,只要找到猴面像和虎面像后,就可以高价卖给英国商人而获取暴利。
为了不让三件国宝流出国外,***侦察员马成和爱国义士金祥一直暗中跟踪私藏猴面像的通缉犯韩奎。韩奎的猴面像在广州车站被莫云天抢走后不久,莫云天就通过盗掘古墓找到了虎面像。正在莫云天喜庆之时,刚到手的虎面像却被韩奎暗中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