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雀是鸟纲鸥形目海雀科鸟类的通称,是典型的海鸟,体羽黑白色。中国有3种:扁嘴海雀,角嘴海雀,斑海雀。
鸳鸯,鸟类名,雁形目鸭科鸳鸯属。似野鸭,体形较小。嘴扁,颈长,趾间有蹼,善游泳,翼长,能飞。雄的羽色绚丽,头后有铜赤、紫、绿等色羽冠;嘴红色,脚黄色。雌的体稍小,羽毛苍褐色,嘴灰黑色。栖息于内陆湖泊和溪流边。在我国内蒙古和东北北部繁殖,越冬时在长江以南直到华南一带。为我国著名特产珍禽之一。旧传雌雄偶居不离,古称“匹鸟”。亚洲一种亮斑冠鸭(Aix galericulata),它与西半球的林鸭关系较*,常被人工饲养。比鸭小,雄的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的上部黄褐色;雌的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
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有1属39种。大型的食鱼游禽,善于潜水,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栖息于海滨、湖沼中。飞时颈和脚均伸直。中国有5种。常被人驯化用以捕鱼,在喉部系绳,捕到后强行吐出。广布于全世界的海洋和内陆水域,以温热带水域为多。
鸬鹚:有1属39种。大型的食鱼游禽,善于潜水,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栖息于海滨、湖沼中。飞时颈和脚均伸直。
海雀科是鸻形目的一属。是典型的海鸟,体羽黑白色。中国有3种:扁嘴海在中国青岛和连云港附*岛屿上繁殖。
海雀是鸟纲鸥形目海雀科鸟类的通称,是典型的海鸟,体羽黑白色。中国有3种:扁嘴海雀,角嘴海雀,斑海雀。
棕背伯劳属于中型鸣禽,是伯劳中体型较大者,体长23-28厘米。喙粗壮而侧扁,先端具利钩和齿突,嘴须发达;翅短圆;尾长,圆形或楔形;跗跖强健,趾具钩爪。
鸭善于在水中觅食、嬉戏和求偶交配。鸭的尾脂腺发达,能分泌含有脂肪、卵磷脂、高级醇的油脂,鸭在梳理羽毛时常用喙压迫尾脂腺,挤出油脂,再用喙将其均匀地涂抹在全身的羽毛上,来润泽羽毛,使羽毛不被水浸湿,有效地起到隔水防潮、御寒的作用。
白琵鹭白琵鹭(学名:Platalea leucorodia)是大型涉禽。全长85厘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颏、上喉裸皮黄色;嘴长直、扁阔似琵琶;胸及头部冠羽黄色(冬羽纯白);颈、腿均长,腿下部裸露呈黑色。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飞行时颈和脚伸直,交替地拍动翅膀和滑翔。常聚成大群繁殖,筑巢于*水高树上或芦苇丛中,每窝产卵3-4枚,白色无斑或钝端有稀疏斑点;雌雄轮流孵卵约25天,雏鸟留巢期约40天。白琵鹭繁殖于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在非洲,印度半岛,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东南亚越冬。
鹳嘴翡翠(学名:Pelargopsis capensis)为翠鸟科鹳嘴翡翠属的鸟类。体型大,嘴侧扁,嘴峰两侧有鼻沟,尾较嘴长,翼形短圆。上背有一宽阔的亮棕黄色环带融入**,上体大都蓝绿色。栖于河边的高树上。食物为小鱼、蛙、虾和蟹等。鹳嘴翡翠有15亚种之多,中国仅有1亚种。
尼罗河鹅为家禽,成年的鹅比鸭大,颈长,嘴扁而阔,能游泳,吃谷物、蔬菜等,肉和蛋可以吃。
鹅 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它是灰雁和原鹅改良的品种。他体色呈白色和灰色,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像戴了顶帽子;颈长,嘴扁而阔,脚上趾间有蹼。它身躯庞大,完全失去飞行能力,在地上行走不便,但在池塘或在河流中却能自如畅游。鹅遇到生人或生人进出主人家门就会鸣叫,甚至跑过来用喙拧上一口,这就是保护性或防护性的反应。
狐猴科(学名:Lemuridae):灵长目原猴亚目的1科,通称狐猴。已发现5属21种。体型差异很大,体长13-60厘米,体重60-3000克;尾长17-60厘米,相当于或超过体长,尾毛密而长,多呈扫帚状;眼大;被毛浓密,且具鲜明的颜色;大型种类的吻部延长,形似狐嘴;外耳壳半圆形,或被毛浓密;后肢长于前肢,指、趾具扁指甲,有36个牙齿,缺上门齿。
狐猴科(学名:Lemuridae):灵长目原猴亚目的1科,通称狐猴。已发现5属21种。体型差异很大,体长13-60厘米,体重60-3000克;尾长17-60厘米,相当于或超过体长,尾毛密而长,多呈扫帚状;眼大;被毛浓密,且具鲜明的颜色;大型种类的吻部延长,形似狐嘴;外耳壳半圆形,或被毛浓密;后肢长于前肢,指、趾具扁指甲,有36个牙齿,缺上门齿。
鸟的羽毛很粗大,而且还很密,像是穿着一件羽绒服。它的两个小鼻孔长在那张又扁又长的尖嘴上。在嘴的斜上方有一双嵌在深眼眶里的明亮的大眼睛,这双黑黑的眼珠闪烁着亮光,神采奕奕。在眼睛后面有一对小耳朵不时地张开,但不大惹人注意。鸵鸟的脖子不仅长,而且上面有细细的绒毛。在它那宽大的翅膀下面有两只长腿,别看它细得像皮包骨,可是很有力。它的脚不同于别的鸟类,因为它只有一大一小两个脚趾,而且脚底下的皮很厚,能长时间地在沙漠奔跑。鸵鸟是沙漠中的“骏马”。它身材高大,比一个大人还要高一头。它一般都有200多斤重,是世界上最大的鸟。鸵鸟有翅膀,但是不会飞。不过,那两条粗壮有力的大腿,却是其他鸟类比不上的。它的长腿跨一步就有2到3米远。在望不到边际的沙漠里,它能飞快地跑来跑去,每小时可以跑六七十公里,比火车还快。要是顺风的时候,鸵鸟把翅膀高高举起,活像扯起风帆的小船,跑起来就更快了。
介绍:犀鸟(hornibills)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大型鸟类,佛法僧目犀鸟科,为本科动物的统称。犀鸟以某些种类上嘴基部的骨质盔突而著名。嘴就占了身长的1/3到一半,宽扁的脚趾非常适合在树上的攀爬活动,一双大眼睛上长有粗长的眼睫毛。最古怪的是在它的头上。长有一个铜盔状的突起,叫做盔突,就好像犀牛的角一样,故而得名犀鸟。主要分布在非洲及亚洲南部,大部分犀鸟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热带雨林地区,以树上那些多半是啄木鸟啄出来的空洞为巢。
鹳嘴翡翠(学名:Pelargopsis capensis)共有15个亚种,体型大,嘴侧扁,嘴峰两侧有鼻沟,尾较嘴长,翼形短圆。上背有一宽阔的亮棕黄色环带融入**,上体大都蓝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