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画人体仕女画的图片专辑列表,每个国画人体仕女画相关图片专辑均由普通用户整理而成。通过欣赏专辑名称、风格和缩略图,能够迅速找到与你同样品味的用户创建的专辑,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品味的图片。国画人体仕女画图片专辑列表,希望能帮您找到喜爱的图片。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
仕女画
加藤彩(Aya Kato) ,女,1982年1月14日出生,现居于日本爱知县濑户市. 加藤彩 (Aya Kato) 2004年毕业于日本爱知教育大学,就读艺术及图形图像设计专业,从2005年开始,就跻身于日本的插画家行列.加藤彩 (Aya Kato)为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家的知名杂志绘制插图,并参与电视广告的制作.目前她主要从事印刷及插画设计.
加藤彩作品风格
日本插画设计师加藤彩以其独特的诡异华丽古典的画风闻名于国际画坛,加藤彩前期作品多为夸张变形的人体,充满印度式华贵与性隐喻.*期作品色彩张狂炫目,充溢着日式风格,以及对称、和谐、多重的佛教气息.
加藤彩呈现出一种融古典和当代于一体的诡异与古典之美.加藤彩对传统的日本风格和古典的西洋文化的完美结合是现代艺术作品的精髓,她在日本风格上的表现,受到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影响.另外一方面,她也对拥有悠久文化和历史的古老建筑情有独钟.这种风格令人联想到19世纪英国的著名插画艺术家比亚兹莱,因此,加藤此被欧美艺术界誉为"东方的比亚兹莱".
从日本传统艺术中萃取精华
加藤彩不但从日本的传统文化中萃取精华,又巧妙地将她所热爱的这一切以画的姿态传递给热爱艺术的人们.加藤彩的作品呈现出浓郁的日本文化,画风充满了日本的古典美及现代美,并且添加了现代的华丽感.
加藤彩的画里融入了漫画和时尚的元素,大量运用日本传统的和服.又借童话故事或宗教传说为主题,文化的写照在她的画作里恣意流露.创造了结合东西方绘画特点的加藤彩的图像世界.充满漫画、时尚等元素
加藤彩绘画作品呈现出华丽、梦幻、迷惑众生的,诡异的迷人画面.画作的美除了在色彩和形式上有所体现,更是画面人物气质与感觉的结合.张扬肆意的笔调,姿态华丽的女子,画布上浓烈眩目的色彩带着深入骨髓的妖娆和魅惑,仿佛一幕幕颓废奢华的剪影.这就是加藤彩,一个日本女生展示给世人的奔放和执着.那份奔放笔触,那细致画风,那无人能敌的超然形象表现力.呈现出让人置身于梦幻的,唯美的仙境的图像世界,以及一种融古典和当代于一体的诡异与古典之美.
编辑本段加藤彩绘画创作类型
一、古典.
加藤彩的绘画图案性极强,图像利用古典的形象.如:线描的古装女孩,凤凰,月、云等,有的是从传统绘画中直接引用;
二、华丽.
加藤彩的作品多用金、红、黄、蓝等的对比或渐进的并置的色彩.有着维也纳分离派艺术家克里姆特(Gustav Klimt)作品的意味;
三、阴郁.
在表现华丽的同时,还有一类作品,具有阴郁的氛围,采用墨色、抽象性因素;
四、扭曲.
她偏爱线性绘画,对线的运用比较纯熟.随心所欲地引出了形象扭曲,画出了画家的心象和情感.作品《新生》(I am Born,2008)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凤凰涅盘和西方维纳斯的诞生传说,引用了凤凰、青竹和古典仕女形象,以线描勾勒,以*涂手法填充绿、蓝、黄、白等对比颜色,描绘了"我"的诞生的那一刹那,营造了一种神秘、幽深、阴郁的氛围,吸引着观者的视觉,也表现出了一种艰难的痛苦与初生的喜悦的深刻哲理.人生如此,艺术亦如此.《八歧大蛇》(Yamatanoorochi,2004)以日本《古事纪》中记载的一个传统故事,表现了怪物吞噬被献祭女孩的一刹那,采用了黑与土黄、白色的对比,依靠线描的手法,充分地描绘出了怪物的贪婪、女孩的羸弱和气氛的恐怖.
加藤彩作品的色彩运用
加藤彩的插画作品在色彩上有两种趋向:一类是绚丽,含有浓厚的商业广告味道,这其中汲取了日本传统绘画,尤其是浮世绘色彩的营养;另一类是黑白或素雅的色彩,图像变形而具有张力,追求中国画的意境.
加藤彩作品艺术价值
加藤彩用其华丽的作品给人们营造出一种全新的和谐世界,描绘内心灵魂世界的美丽事物,展现出新一代女性的风貌.
加藤彩属于年轻的80后一代,但她的作品风格已趋纯熟,在国际上已崭露头角,并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传统艺术,对加藤彩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她想把民族精神传递给下一代,唤醒每一个人身上潜在的热情,她把这一愿望注入了作品之中.使观众想起他们自己的历史、祖先和真实的愿望,就像艺术家本人所说的:"这是我的祈愿,它构成我所有艺术作品的基础."观者可以从她的作品中感受到这种特点,表现出她的内心情绪和对生活的热爱.她通过作品,创造了一个所有人的心灵都和谐统一的梦幻世界.她在艺术作品中以令人震惊的视觉效果,包含了对充满流动着的建筑,迷人的美女,极其明细的植物幻境的形象.而进行了清晰的描绘.
一九五零年元月生于四川内江。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协会员、内江书画院画师、内江**书画院画师、简阳蒲公英画研会会长。作品及传略入编《当代美术家》等多部词典。
罗先生作品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第三届全国卫生美展;五次入选四川省美展。从八零年起,分别由美国及国内四川、山东、贵州、重庆、海口、河南等多家杂志及出版社出版,发表美术作品数千件。
*年来,罗先生主攻工笔仕女人物画,其笔下人物造型秀美,线条舒畅、设色典雅,深受圈内及收**士好评和喜爱。作品曾被当地**作为礼品画赠送外地客人,亦被收藏界朋友及美籍华人收藏多件.
这是工笔画,杨宇画国画的嘿~~
【你什么腔调啊?】
= =。主要是我一开始我没想到嘛。不过很可惜网上作品很少。我就找到了这么个破地方,图小像素差,还不能另存。
= =。
http://www.cnmeiw.com/yishujia/guohua/2010-08-14/175.html
有其他作品的可以提供以下啊!!
杨宇,1983年12月生于泗洪;
【我老乡啊!!】
【别套*乎】
【= =。】
2001年毕业于江苏省宿迁师范学校美术专业;200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10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人物)硕士研究生毕业,师从周京新。
2004年作品《金锁记》入选建国55周年江苏省美术作品展。
2009年作品《山海经》入选建国60周年江苏省美术作品展。
作品《冥冥》入选青涩畅想“巨人杯”当代大学生艺术提名展。
2009年11月作品《毒香》被《美术报》新锐推荐栏目推介。
2010年1月,参加十竹斋举办的“唯美·新锐”当代工笔人物六人邀请展。
2009年为出版社出版的古诗词配作若干诗意插图。
2010年6月作品《艳酒》在广州嘉德夏拍中成功拍出。*两年在全国研究生作品展上屡获好评,受到专家和收藏家的高度关注。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早期专心研*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 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风格。30岁以前画风“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代表作品:《爱痕湖》《长江万里图》
韩国插画漫画家金政基(Kim Jung-Gi)出生在韩国的京畿道,在庆北浦项地区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进入大学后,再加上军队生活,在釜山一共生活了八年。2002年结婚,2004年后举家迁至首尔。现在为了培养更多的漫画人才,他在首尔弘益大学前创办了专门的美术学院——Ani.Changa Cartoon Institute。 谈及自己学*绘画和漫画的经历,金政基说:“我就读的是韩国东义大学的西洋美术专业。在我进入美术系的时候,韩国才有了第一个和漫画相关的学科。由于专业是西洋画,所以漫画都是通过自学。至今为止,所有的作品都是通过观察,从大自然获得灵感后,自然而然地画在纸上。” 大学二年级时,金政基优秀的画功受到了《Young Jump》杂志编辑的关注和青睐,并向他约稿。于是,2001年至2002年,金政基开始为《Young Jump》创作漫画《Pony Pony》,正式踏上了漫画之路。 十年过去,金政基在漫画、电影、广告和小说插画等相关领域成绩斐然。除了在《Young Jump》杂志开辟《Funny Funny》专栏外,他还在Naver Webtune 网站连续三年连载漫画《T.L.T》(《Tiger the Long Tail》),并结集出版了六本单行本。而他大受好评的草图集也已经出版了两本,分别是《2007 SKetch Collection》和最*发行的《2011 Sketch Collection》。与此同时,他还参与了“GOM TV”、“大韩航空”和“ACUTION”等韩国著名企业的广告制作。在插画方面,他为法国科幻作家贝纳尔·韦尔贝(Bernard Werber)所著的《Paradis Sur Mesure》韩文版绘制的插图,也获得了如潮的好评。
介绍
金政基为《Young Jump》杂志绘画作品 而《Young Jump》杂志的《Funny Funny》专栏,更是金政基探索漫画表现方式可能性的试验田。 金政基最新的创作计划,是将贝纳尔.韦尔贝2006年出版的小说《Le Papillon Des Etoiles》(《Butterfly of the Stars》,译为《群星之蝶》)改编成漫画。谈及未来事业的目标和方向,金政基说:“一直希望画出能够挑战外国漫画名家的作品。也想创作那种描绘带有较强专业性的职业剧。 在数码绘画大行其道的今天,金政基依然坚持着传统的手绘方式。“电脑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如果能够灵活运用的话,能画出非常好的作品。不过因为我一直坚持手绘,对徒手创作更为熟练,相信用自己的手和笔能更好地表现出作品的味道。但是有时间的话,也想学*电脑作画,尝试更多的作画方法。不过如果依靠电脑的话,作品会有一种标准化的感觉,所以自己对数码绘画多少有些回避心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金政基*时的创作自然离不开称手的工具。日本原装的针管笔(COPIC Multiliner 0.2,0.25)、德国进口的施德楼针管笔(STAEDTLER pigment liner 0.05,0.2,0.3)、日本百乐超细钢珠笔(PILOT HI-TEC-C 0.03),以及德国原装红环美术钢笔(Rotring Art Pen)都是他最爱的手绘兵器。在给画稿上色时,则多用油性有色铅笔和水彩。至于纸张,金政基倒是不挑剔,除了最常用的200g图画纸和A4纸之外,凡是视野所及的纸张都能拿来作画,这也解释了他的草图集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速写随随便便的涂抹在报纸和便签上。 看金政基作画,最叫人惊叹的是他落笔之前从不打草稿,经营位置、构图布局、章法考虑全在心中。这种绘画方式,倒与国画大师蒋兆和先生所倡导的“重大体,*精微。落一笔而定全局,继之以全其神采”的画法非常相似。在刚刚结束的韩国富川国际动漫展上,金政基花了三天时间,在长9米的巨幅白布上画下了一个具有鱼眼变形效果的**场面,人物、车马齐备,姿态各异,令人叫绝。“一旦决定画什么之后,先在脑海中勾勒出大致的场景,立马下笔。落笔勾勒时不是仔细的画,而是点到为止,然后在上面用油性有色铅笔或是用水彩上色”。金政基坦承自己与其他画家相比,在画稿上画出Sketch花费的时间很短,“主要是因为构想出场景后,几乎不需花费时间去找资料,大部分图像都好像储存在脑海里,自然而然浮现出来,照着描下来就可以。虽然少量复杂的图像还是需要参考相关的资料,但是大部分只见过一次的画面和场景,在下笔时都可以构现出60%——70% 除了创作前的成竹在胸和创作时的下笔如神,金政基对自己作品最满意的地方,还在于作画素材的多样性和题材的广泛性。“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活的生物,还是人工制品,凡是眼睛能看到的都是我的素材,皆可入画。”在金政基创作的插画中,以“人鱼刺身”(以美人鱼作为刺身的食材)、“牙医”、“纹身男女”和“捕鱼”为题材的作品出现频率最高。其中,以“人鱼”为主题的作品表现力最为惊人:挤迫狭窄的寿司店中,老师傅手持利刃,在一条人鱼的鱼身上切片取材。老师傅的坦然,伙计的木然,以及一旁大快朵颐的食客的漠然,与任人摆布的人鱼构成了强烈反差,效果极为惊悚。谈到创作以上作品的灵感来源,金政基说:“*时主要从众多的影像和书本中,还有经历的事情中努力寻找灵感,比较喜欢军旅生活,表现丰富的人体,机械类,以及动物类的题材。之所以多次以人鱼为主题,主要是因为人鱼会使女人的体态呈现更为多元化的元素。仔细描绘牙医和纹身的场景,是因为对精细的器械和手术场面比较感兴趣。至于作品中多次出现渔民出海或捕鱼归来的画面,则是因为我在高中之前一直在海岸城市生活,对渔民的生活场景比较熟悉”。
语录
谈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艺术家和漫画家,金政基更是滔滔不绝,“初高中时代,深受日本漫画家的影响。特别喜欢鸟山明、大友克洋和士郎正宗。到了大学时代,则更欣赏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Ilya Yafimovich Repin,1844—1930),以肖像画著称于世的美国写实主义画家萨金特(John Singer Sagent,1856—1925),以及被《***》誉为“本世纪最受欢迎的艺术家”的插画家诺曼·洛克威尔(Norman Rockwell ,1894——1942)。”“大学时代对写实性的画比较感兴趣,自然而然的对中国画家有所接触。非常喜欢国画大师蒋兆和先生(1904—1986) 的《流民图》,还曾经把它贴在墙上观摩。最*还购买了水彩大师关维兴先生(1940——)的水彩画画集。”
李鸣:1958年生于山东牟*,1982的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现为烟台大学副教授。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多有发表和获奖。作品曾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展出并被收藏。李鸣专攻工画仕女画,古代、现代仕女都画,技巧趋向成熟,意境的追求和墨色的情调都颇有自己的独特面貌。李鸣不迎合市场,专心走艺术之路,他在人品与艺品的统一上有所追求,难能可贵。赢得了周围人们对他的喜欢,*来闻讯他由莲莱师范调到烟台大学任教,也证明一种社会的肯定,令人欣慰。他不能像大写意画家那样运笔浑酒自如;他需要精雕细刻耐心描绘,笔笔传情一丝不苟,勾勒与探染又不可滞板。一幅作品不只表现的是技术,更重要的是诗情画意,给人的是一种美的艺术境界。在艺术上,爱情、母爱、女性美是永恒的主题。李鸣在此中求得了海阔天空。艺术创造是娱己也娱人的。李鸣将生活中的美,用画笔提炼出来供给人们享受,而且是不间断地将更美更动人的工笔仕女画创造出来
李鸣:1958年生于山东牟*,1982的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现为烟台大学副教授。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多有发表和获奖。作品曾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展出并被收藏。李鸣专攻工画仕女画,古代、现代仕女都画,技巧趋向成熟,意境的追求和墨色的情调都颇有自己的独特面貌。李鸣不迎合市场,专心走艺术之路,他在人品与艺品的统一上有所追求,难能可贵。赢得了周围人们对他的喜欢,*来闻讯他由莲莱师范调到烟台大学任教,也证明一种社会的肯定,令人欣慰。他不能像大写意画家那样运笔浑酒自如;他需要精雕细刻耐心描绘,笔笔传情一丝不苟,勾勒与探染又不可滞板。一幅作品不只表现的是技术,更重要的是诗情画意,给人的是一种美的艺术境界。在艺术上,爱情、母爱、女性美是永恒的主题。李鸣在此中求得了海阔天空。艺术创造是娱己也娱人的。李鸣将生活中的美,用画笔提炼出来供给人们享受,而且是不间断地将更美更动人的工笔仕女画创造出来。
约瑟夫柔德芬代坎普(Joseph Rodefer De Camp)(1858年11月5日- 1923年2月11日)美国印象派画家。出生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1870年下半年,他和同学到慕尼黑的皇家学院学*。然后,去了意大利的佛罗伦萨。1883年回到波士顿。
德坎普是波士顿学院的领导埃德蒙查尔斯塔贝尔(Edmund C. Tarbell)(“十大美国画家”the Ten American Painters俗称:“十人帮”, 埃德蒙是之一)和 埃米尔奥托格伦德曼(Emil Otto Grundmann)的手下,重点画人物。于1897年约瑟夫也加入十大美国画家(“十人帮”)的美国印象派组织。1904年波士顿的一场大火,烧毁了约瑟夫数百幅早期画作品,其中包括所有的风景画。1923年2月11日约瑟夫柔德芬代坎普在佛罗里达州博卡格兰德逝世,享年65岁 。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seph_Rodefer_De_Camp
2012年2月15日,纽约
By Meenal Mistry
今天Marchesa秀场上有四件礼服都几乎要扫到前排观众的脚趾了,甚至其中一件差点把Ingrid Sischy的手机给扫走了——因为Sischy在看秀过程当中不小心把手机掉到了T台范围内(幸好她以掩耳不及迅雷之速把手机捡了起来)。
这样说来,Georgina Chapman和Keren Craig在他们的第二次成衣系列中沿用了现实主义的构思,嗯,甚至是更加现实主义的构思——隆重。当你为了首映礼或者奥斯卡颁奖典礼等盛大场合而制作的礼服是必须隆重的,但事实上,这还有更多的场合是需要些短一点的,轻便一点的礼服的。我们看到了两条非常可爱的红毯礼服——大概用了价值连城的蕾丝刺绣来完成,但是它们看起来几乎甜得要把人的呼吸都腻住了。这里甚至出现了一件盖肩袖的羊毛裙子号称能白天穿着去上班。
Chapman和Craig这次的灵感来源是19世纪末期的著名法国画家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的名画A Soul Brough to Heaven——这幅画描述的是两个天使在云端上与一位妇人进行死亡对话。你可以看到象征着天使之翼的薄纱刺绣以及所以的羽毛细节,但也同时透露着一丝丝关于死亡的暗示。
关于这季设计的黑暗面,我们可以认为是那些骷髅图案的薄纱紧身刺绣、镭射剪裁的黑色皮革裙子(但又带有点儿死亡神父的意味)以及那些人体工学结构的刺绣纹路。这些元素让人们增添了不少必买此系列的理由。
翻译:吴津宇
后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产物。
2002年,女画家邹莉的102幅绢本工笔重彩仕女画《中国后妃百图》在广东画院展出。与一般美术作品不同的是,她的作品具有历史和人文的视角。问及邹莉的创作初衷,她坦言,女性形象是她作品的主题。在她看来,中国许多传统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她们对情的执着追求,对性的自觉压抑,对生活不屈不挠的态度,忍受着压迫仍进行抗争的精神,令人感动。作为现代女性,邹莉认为自己有责任通过完整、大量的挖掘,以自己的画笔把这个题材表现出来,借以反思女性在历史上的存在,唤醒女性在现世的自觉。
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 Singer Sagent,1856—1925),出生在意大利的美国画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叶活跃在欧美两地的杰出肖像画和水彩画大师。所画人像酷似真实,曾被英王誉为世上最卓越的人像画家;在水彩画方面,对色彩光影表现,更是超越群伦而备受赞扬。他吸收了当时印象派的表现方法,即不再拘泥于细致完整的形体刻划,同时又不象印象派那样走得太远:如让形体的边线完全松弛,甚至被光分解,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