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告设计专业的图片专辑列表,每个广告设计专业相关图片专辑均由普通用户整理而成。通过欣赏专辑名称、风格和缩略图,能够迅速找到与你同样品味的用户创建的专辑,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品味的图片。广告设计专业图片专辑列表,希望能帮您找到喜爱的图片。
几米,*年来台湾最炙手可热的绘本作家。1998年8月首度出版个人的绘本<森林里的秘密>、<微笑的鱼>,1999年以<向左走、向右走>、<听几米唱歌>和<月亮忘记了>三部作品,展现出惊人的创作力和多变的叙事风格,在出版市场兴起了一阵持续至今热力不减的绘本创作风潮。
几米让"图像"成为另一种清新舒洁的文学语言,在他的作品里营造出流畅的画面,散发出深情迷人的风采。
几米个人档案:
本名:还是请你记住「几米」就好
星座:天蝎
曾出版作品:《森林里的秘密》《微笑的鱼》《向左走.向右走》...
娱乐:创作
工作:带小孩
最喜欢的事:与人聊天
最难忘的事:女儿诞生
喜爱的画家:很久以前是桑贝(Sempe)
经历:奥美广告美术指导12年
学历:文化大学美术系设计组
喜爱的食物:现在吃素
目前最想做的事:全心投入自己喜欢的绘本
创作时的*性:关起门来,连出版社都不敢打扰
目前状态:在家工作,为杂志报纸各种出版品提供他们所 需要的画面
微信号:wtt054
*藤聪乃为知久寿烧的歌曲
《电车かもしれな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zEjX4aRVaA/
讲述了一个女孩子夜游的各种诡异经历~
在日本音乐里黑白风格的影像讲述着一个小女孩的梦幻经历充满着创造力和日本特质
艺术家确实属于世界
但是
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以及血脉里必然有着民族的特性,
这是风格和归属感所致
而这些正是后泼皮时代的中国缺乏的
在整部MV中仅出现了一个角色,一个女孩儿
这让我不由得猜想设计师的个体体验
似乎正是以自己为原型进行系列创作
持此好奇找到了设计师——*藤聪乃(Akino Kondo)
一位80年生于Chiba
毕业于日本多摩美术大学*面设计专业现已获奖无数的女人
随后四下找了找她的其他作品
格统一反复有常的表达着少女个体青春期的羁绊
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在一个属于内心敏感
情感丰富但同时藏有裂痕或创伤的青春期少女的梦境中打转
或者本身成其为梦境
有不在其数的作品中出现了代表**和经血的隐秘象征
至少我是这么以为的
很个体并且耽美
她一定是对弗洛伊德有所认识并同时极大程度上保有自我精神剖析的勇敢和坚持
知久寿烧当真是*藤的不二伙伴
夜游电车的MV很适合以她的作品去填充
这种连接性便如同画皮一般——“夕方かったん电车が走りよ ゆうまぐれの空を 仆らは生まれつき体のない子供达
傍晚的电车飞速穿过变幻无常的夜空
我们生来就是不健康的孩子
转载插画
推荐专辑
《丸尾末広 插画》by:summer7
http://www.topit.me/album/98479
同类专辑
死(忌)寂
http://www.topit.me/album/94882
他们相爱,所以他们残忍相待
http://www.topit.me/album/24045
擦**
http://www.topit.me/album/97363
瞑界更生
http://www.topit.me/album/112511
夜半物语
http://www.topit.me/album/172488
入眠ジュウニコ
http://www.topit.me/album/90283
异域漫魅
http://www.topit.me/album/10988
helllllen.org
http://www.topit.me/album/130360
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的鞋是高跟鞋中的“贵族”。拥有一双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是女人的梦想,就连大牌女星们也是它的狂热追求者。如果说阿玛尼是奥斯卡颁奖礼的“制服”,那么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就是奥斯卡颁奖礼“惟一指定用鞋”。一句话形容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的鞋就是:“Manolo Blahnik 高跟鞋会挑起情欲。”
成功之道: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的鞋子无论价格多高,总是刚推出几周就销售一空。正像他所说的:“我们在谈伦的是用传统手工方式制作的鞋子。当然,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高跟鞋是贵了一些,但这样的价钱不过分。”
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1943年出生在西班牙加纳利群岛的香蕉种植园,母亲是西班牙人,父亲是捷克人。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和妹妹伊万杰琳 (Evangeline)从小受到严格的家教,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感觉到这种旧式的良好教养。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曾在日内瓦学*语言和艺术,1968年,马诺洛来到巴黎,立志成为一名舞美设计师。
1970年,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造访纽约时把自己设计的鞋展示给《Vogue》杂志美国版主编黛安娜·弗里兰(Diana Vreeland) 看。黛安娜对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的鞋子大加赞赏,并鼓励他在这方面发挥才能并继续深造。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开始不断地参观制鞋工厂,并与操作工人相互交流,伦敦当时最著名的设计师奥西尔·克拉克(Ossie Clark) 采用了他制作的女鞋,并要求他推出自己的设计系列。从此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的事业开始走上了正轨。1973年,他的“切尔廿”鞋店开业了。
现在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大部分时间在意大利工作。他是一个真正的工匠,甚至制鞋楦也要亲自动手制作。他还绘制了大量的设计草图,这些草图成为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广告宣传的蓝本,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时装杂志上。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很少停止工作,由于工作原因他经常旅行在外。作为时装圈里的“正规”成员,他经常出现在名家展示会的前排位置。在难得的休假时间里,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会回到英国巴斯的家,或者到加纳利群岛看望母亲。
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是世界上装束最优雅的男士之一。他的公众形象总是完美无缺的。他憎恨所谓的男士时尚,*二十年来,他的着装一直是双排扣西装。
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语录 :
“一双好的鞋子是漂亮时装的一部分。设计高品位的鞋子,需要在舒适、品质和款式之间找到*衡点。”而轻便运动鞋向来为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所鄙视,“它们颜色苍白,而且经常污秽不堪!”
面对成就,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轻描淡写:“我对自己所做的一切,热爱得无以言表。我到现在还是感到非常惊讶。我想这是命运的安排,因为我从来没想过要出名。”
陈衍宁,一九四五年生。
广东博罗人。
擅长绘画。
1959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196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舞台美术大专班。
先后任职于海南话剧团,中国广州交易会,广东省文艺办公室和文艺创作室,历任海南话剧团舞台美术设计、1971年起任广东省文艺创作室创作员、1970年至1986年为广东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广东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文联委员。
1986年留学美国,1988年毕业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市立大学艺术系,留校任教。1987年和***年美国韩夫纳画廊曾为他在纽约举办了两次成功的个人画展 。
曾多次在国外举办个人画展。1991年荣获英国艺术家协会主办的肖像比赛大奖,此后连续为英国皇室及贵族绘制肖像 。陈衍宁的肖像画在欧美赢得盛誉,人们在他的画作中感受到一种潜在的诗情画意。那藏在气质里、含在品味中、映在意像间的东方神韵,显然来自他中国传统的艺术修养。
Laura Laine来自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大学主修服装设计专业,现在是一名自由插画师,擅长时尚插画,风格类似蜡笔画和炭笔画。以黑白色为主。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芬兰女孩,已经在芬兰当地的时尚圣经杂志PAP上发表了不少作品。
Laura Laine作品的最大特征,就是一个个有着丰盈长发的魅惑女子,纤长摇曳的身子总在舞动,比水还柔软。Laura认为黑与白最能表达她所想表达的,如果她使用色彩,那只是修饰而已。Laura是个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喜欢听杂七杂八的音乐,喜欢画画,和朋友聚会的年轻人,更是一个喜欢画铅笔画的女孩。
如果你还不认识她,下面插画中的女子会让你过目不忘。这次 Laura Laine为意大利艺术杂志Muse创作的时尚插画大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鬼魅妖冶的女子在当季潮流单品间跳跃不定,风格多变,有时候ladyhood,有时候retro,有时候futural,有时候hard Core。
她的作品一定会让你怦然心跳。。。
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的鞋是高跟鞋中的“贵族”。拥有一双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是女人的梦想,就连大牌女星们也是它的狂热追求者。如果说阿玛尼是奥斯卡颁奖礼的“制服”,那么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就是奥斯卡颁奖礼“惟一指定用鞋”。一句话形容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的鞋就是:“Manolo Blahnik 高跟鞋会挑起情欲。”
成功之道: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的鞋子无论价格多高,总是刚推出几周就销售一空。正像他所说的:“我们在谈伦的是用传统手工方式制作的鞋子。当然,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高跟鞋是贵了一些,但这样的价钱不过分。”
多年以来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一直是时装界的传奇人物,并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鞋匠。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设计的鞋典雅别致,流淌着性感的线条,愿花400英镑购买一双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的顾客大有人在。
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1943年出生在西班牙加纳利群岛的香蕉种植园,母亲是西班牙人,父亲是捷克人。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和妹妹伊万杰琳 (Evangeline)从小受到严格的家教,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感觉到这种旧式的良好教养。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曾在日内瓦学*语言和艺术,1968年,马诺洛来到巴黎,立志成为一名舞美设计师。
1970年,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造访纽约时把自己设计的鞋展示给《Vogue》杂志美国版主编黛安娜·弗里兰(Diana Vreeland) 看。黛安娜对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的鞋子大加赞赏,并鼓励他在这方面发挥才能并继续深造。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开始不断地参观制鞋工厂,并与操作工人相互交流,伦敦当时最著名的设计师奥西尔·克拉克(Ossie Clark) 采用了他制作的女鞋,并要求他推出自己的设计系列。从此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的事业开始走上了正轨。1973年,他的“切尔廿”鞋店开业了。
现在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大部分时间在意大利工作。他是一个真正的工匠,甚至制鞋楦也要亲自动手制作。他还绘制了大量的设计草图,这些草图成为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广告宣传的蓝本,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时装杂志上。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很少停止工作,由于工作原因他经常旅行在外。作为时装圈里的“正规”成员,他经常出现在名家展示会的前排位置。在难得的休假时间里,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会回到英国巴斯的家,或者到加纳利群岛看望母亲。
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是世界上装束最优雅的男士之一。他的公众形象总是完美无缺的。他憎恨所谓的男士时尚,*二十年来,他的着装一直是双排扣西装。
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语录 :
“一双好的鞋子是漂亮时装的一部分。设计高品位的鞋子,需要在舒适、品质和款式之间找到*衡点。”而轻便运动鞋向来为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所鄙视,“它们颜色苍白,而且经常污秽不堪!”
面对成就,莫罗·伯拉尼克 (Manolo Blahnik) 轻描淡写:“我对自己所做的一切,热爱得无以言表。我到现在还是感到非常惊讶。我想这是命运的安排,因为我从来没想过要出名。”
香奈儿 (CHANEL) 创办人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小姐,原名 “Gabrielle Bonheur Chanel ” ,1883年出生于法国的Auvergne。香奈儿 (CHANEL) 小姐6岁时母亲离世,父亲便丢下她和另外四名兄弟姊妹。自此,她由姨妈抚养**,儿时入读修女院学校 (Convent School),并在那儿学得一手针线技巧。在香奈儿 (CHANEL) 小姐22岁那年 (1905年),她当上咖啡屋歌手并起了艺名 “Coco”,在不同的歌厅和咖啡屋卖唱维生。在这段歌女生涯中,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先后结交了两名老主顾并成为他们的情人,一名是英国工业家,另一名是富有的军官。结交达官贵人,令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有经济能力开设自己的店。
1910年,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在巴黎开设了一家女装帽店,凭着非凡的针线技巧,香奈儿 (CHANEL) 小姐缝制出一顶又一顶款式简洁耐看的帽子。香奈儿 (CHANEL) 小姐那两位情人为她介绍了不少名流客人。当时女士们已厌倦了花俏的饰边,所以香奈儿 (CHANEL) 设计的帽子对她们来说犹如甘泉一般。短短一年内,香奈儿 (CHANEL) 小姐的生意节节上升,于是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把她的店子搬到气质更时尚的 Rue Cambon 区,至今这区仍是香奈儿 (CHANEL) 总部所在地。做帽子绝不能满足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对时装事业的雄心,所以她进军高级定制服装领域。1914年,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开设了两家时装店,影响后世深远的时装品牌“Chanel”宣告正式诞生。
步入20年代,香奈儿 (CHANEL) 小姐设计了不少创新款式,例如针织水手裙 (tricot sailor dress) 、小黑裙 (little black dress)、樽领套衣等。而且,Coco Chanel 从男装上取得灵感,为女装添上多一点男儿味道,一改当年女装过份艳丽的绮靡风尚。例如,将西装褛 (Blazer) 样式加入香奈儿 (CHANEL) 女装系列中,又大胆推出香奈儿 (CHANEL) 女装裤子。不要忘记,在20年代女性是只会穿裙子的!
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这一连串的创作为现代时装史带来重大革命。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对时装美学的独特见解和难得一见的才华,使她结交了不少诗人、画家和知识份子。她的朋友中就有抽象画派大师毕加索 (Picasso)、法国诗人导演尚·高克多 (Jean Cocteau) 等等。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小姐的年代正是法国时装和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除了时装,香奈儿 (CHANEL) 也在 1922 年推出著名的 Chanel No.5 香水。Chanel No.5 香水瓶是一个甚具装饰艺术味道的方形玻璃瓶。 Chanel No.5 是史上第一瓶以设计师命名的香水,而“双C”标志也使这瓶香水成为香奈儿 (CHANEL) el 历史上最赚钱的产品,在恒远的时光长廊上历久不衰!至今在香奈儿 (CHANEL) 的官方网站 Chanel No.5 香水依然是重点推介产品。大明星 Nicole Kidman 为 Chanel No.5 香水作代言人的广告更是传为经典中的经典。
30~40年代,二战爆发,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把店关掉,与相爱的纳粹军官避居瑞士。1954年,她重返法国,香奈儿 (CHANEL) 东山再起,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小姐以她一贯的简洁自然风格,迅速俘虏一众巴黎仕女。粗花呢大衣、喇叭裤等等都是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战后时期的作品。Chanel 品牌成为法国时装史上最光荣的一笔。香奈儿 (CHANEL) 的设计一直保持简洁高贵风格,多用 Tartan 格子或北欧式几何印花、粗花呢 (tweed) 等布料,舒适自然。在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1971年去世后,德国名设计师卡尔·拉格斐 (Karl Lagerfeld) 成为香奈儿 (CHANEL) 品牌的灵魂人物。
自1983年起,“老佛爷”卡尔·拉格斐 (Karl Lagerfeld) 一直担任香奈儿 (CHANEL) 的总设计师,将 香奈儿 (CHANEL) 时装推向另一个高峰。还有一处有趣地方堪可提及,就是香奈儿 (CHANEL) 品牌创立了接*90年,从未造过一件男装,直至2005/2006的秋冬系列才造了几件男装上市而已。
夏姿˙陈2013年适逢品牌成立35周年,暨今年三月份2013秋冬系列首度登上「Grand Palais大皇宫」,本次2014春夏系列发表会于巴黎时间10月1日下午5:30同样选择在这个具有浓厚法国文化指标的场域举行,为2008年正式加入巴黎时装周以来第11场服装秀。
品牌年轻化的意图再次展现于本次出*的嘉宾名单:包含中国新生代女星刘诗诗、姚星彤、颖儿、台湾知名歌手许茹芸、知名国际时尚网站Snob Global Media创办人陈尚婷Tina Chen、中国名模娜依和中国知名IT Girl Linda Li、台湾名模王思伟。值得一提的是,夏姿˙陈即将于今年11月在日本东京半岛酒店开设第一家门市,正式进驻日本市场,知名日本广告明星秋本梢(Kozue Akimoto)亦受邀成为嘉宾,全场共逾6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与贵宾出*支持。
长达45米的伸展台, 包含Yumi Lambert、刘雯、睢晓雯、Hana J.,以及来自台湾刚赢得米兰国际模特儿冠军的吴宜桦等27位清新年轻的国际超模齐聚,共同展出40套最新春夏新装。 伸展台两侧以湖绿色青苔装点,象征本季走出品牌清新之路。
2014春夏主题为「画面」,集结了过去35年来的印象,藉由毕加索和蒙德里安的线条解构重组,在每一个神情的关注里,看见品牌一路走来的轨迹。总设计师王陈彩霞将记忆中的童趣画面、色彩景象与人生历程,在此系列中娓娓道来。
墨黑、明白、亮橘、中国红、婴儿蓝、女儿粉、宫廷黄、湖绿;突破绣「花」的籓篱,夏姿˙陈尝试将脸谱五官解构的几何概念加入刺绣工法与布片色块交替的拼接技法,以及新式的网眼色块分布刺绣,透明与不透明质感与印花的堆栈,投注更细微的手工巧思与构图设计,同色系的异材质与蕾丝交替的比例彰显优雅俏丽。
轻俏新颖色彩生动的配件系列,以隐约的东方元素加入设计,色泽鲜丽的皮革以脸谱拼接重组的概念、雾面亮面的交替,呈现青春韵动的朝气。
这张专辑收录的是一些摄影的合集。
有着一颗性感肉痣的上世纪传奇超模Cindy Crawford也悄悄谋划着复出大计,Niklas Hoejlund掌镜为她拍摄了这组名为“Misse”的黑白影像,而性感奢华风由Cindy演绎起来可谓驾轻就熟。而作为以完美身材著称于世的超模,我们惊讶地发现直到现在,Cindy Crawford依然火辣得令人叹为观止。
真人模特展示和型录相册我们都看过不少,Matcho Suba这次却是将两者结合到了一起。一本打开的旧书,模特像是黑色童话里真人化身的娃娃,被胶带缠绕在书页中动弹不得。Peter Coulson拍摄,Matcho Suba的黑色设计带着妖异和SM的味道,倒是与lookbook的情境极为吻合。虽然大家不太可能照着这本lookbook买东西,不过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也是件大好事呢!
一季度的时装大片出来编辑能借到的拍摄样衣不过那几个品牌,于是读者看起来就难免大同小异,想要有突破不过是看造型师和摄影师的创意在哪里而已,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的时候不得不佩服Louis Vuitton和Dolce & Gabbana的品牌公关,能够让世界各地的杂志拍摄用到他们的样衣,但也剥夺了其他充满创意的年轻品牌为人熟知的机会,所以不免有些可惜。
这里放出LVMH旗下珠宝品牌Fred的最新一集campaign,继续由英国超模Kate Moss担纲。相比起大多数一尘不染、尽善尽美的珠宝广告,这一组却加入了皮草、流苏、乱发、衬布等元素,让品牌传递出狂放不羁的印象风格,色调也是暗暗的,一如Kate Moss这个人,从来都不完美,但是拥有真实的魅力。
我们有多久没见到眼睛微微睁开,似乎永远没睡醒的Heidi Mount?Calliope在今年秋冬季的形象广告上请来了疤面男模Tobias Sørensen和曾经的Chanel宠儿Heidi Mount共同演绎,虽然出现了豹纹和皮草之类的元素,但整体风格却是低调与温暖,厚重的针织物和棉纺织成为主角,随意的混搭,不一定是最时尚前卫的,却分外不羁,有着独特的气场。
本名:陈信宏 英文名:Ashin (自己的签名时一般都是写 ashin ) 生日:1975年12月6日 出生地:台北北投 身高:180cm 体重:75kg (视发片是否起伏跌宕) 血型:O型 星座:射手座 嗜好:吃饭、睡觉、耍俏皮 特长:作词作曲、写作绘画、讲煽情的话、服装室内设计、摄影 等 乐器:吉他、架子鼓、手风琴 品牌:STAYREAL 好友:其他团员(怪兽、玛莎、石头、冠佑)王心凌 李宗盛 王力宏 郭采洁 张韶涵 强辩 刘若英 梁静茹 品冠 孙燕姿 陈绮贞 丁当 任贤齐 林俊杰不二良KAE严爵魔幻力量等 喜爱的歌手(乐队):张雨生,披头士(Beatles)、伍佰、Mr.Children、王杰、中国蓝(China Blue) 喜爱的卡通:《火鸟》《海绵宝宝》《keroro军曹》《海贼王》 喜爱的足球运动员:梅西,卡卡(其实阿信不是很喜欢足球运动 他在博客上说过 做了一次一日球迷) 学历:
台湾省台北市北投国小6年7班(体育班) 台湾省台北市北投国中3年21班 台北师大附中778班(美术班) 台湾实践大学室内设计学系 接触音乐历程(组乐队历程):So Band、mayday 音乐经历:歌曲合辑、拥抱专辑制作 唱片公司:原滚石音乐,现相信音乐 童年的梦想:当警察 漫画家
阿信的外号
陈诗人、帅信、陈小信、杏红、陈正妹、陈雪梨、陈某某、陈幼稚、陈空头支票、陈磨蹭、陈腹黑、陈纯真、老陈、丫信、吖信、信王子、某信、陈阿信、雨男、陈总裁、包子、某包、陈大主唱、主唱大人、鬓角王子、陈小包、陈包子、包子先生、包子同学、上海女婿 、肉粽哥、SR灯神、Mr.late、陈偏心、陈广告、包大人、Ashin Chen、陈童鞋、空头支票先生、信拔拔、流行教主、摇滚诗人、大宏、 陈雪球 海绵陈 才子信 信哥 海绵阿信(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