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工艺品
韩国有着悠久的造纸历史,长期以来就用国产优质纸张制作衣橱、箱子、带盖的碗、大钵、篮子、网袋、坛子和托盘。
其他纸制用品还有文具盒、*子、坐垫、帷帘、箭囊、长柄勺、火药筒、鞋子、脸盆、便壶等。为了外表美观、耐用和防水,大多数纸制用品上要涂一层清漆。最常用的清漆是用生柿子汁、米汤和苏子混合而成。
包袱布
包袱布呈方形,镶边,大小、颜色、花纹各异。过去,韩国人常用包袱布包裹、存放或携带物品。
今天,使用包袱布者虽然不多,但仍有人使用。包袱布是日常用品,然而却能增添庆典、仪礼的气氛。
韩国的百衲包袱特别反映出了韩国人的艺术才能。百衲包袱是家庭主妇利用各色边角布料缝制的包袱布。包袱布上绣上图案和字则显得更为悦目。不用时,可将包袱布折叠成小手帕大小加以收藏。
民间绘画
古时候,韩国*民普遍利用民间绘画点缀住宅,以及表达自己对幸福、长寿的愿望。
贵族绘画着重山水、花鸟。民间绘画则不同。民间绘画富于幽默感和对生活与世界纯真的看法。
民间绘画艺术家显然来自下层社会,但社会各阶层,其中上自王室、寺院下至偏远村庄中的农夫,都喜爱他们的作品。民间绘画的特色是构图豪放,笔触活泼,色彩生动。
一年生草本。基生叶旋叠状,茎生叶,一般是互生,没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4枚,呈十字形排列,雄蕊通常6枚,4长2短,通常称为“四强雄蕊”,雌蕊由二心皮构成,子房位置靠上。茎圆柱形,多分枝;叶互生,叶大,浓绿色,无叶柄及托;三、四月间,茎梢着花,总状花序,花萼片四片,黄绿色,花冠四瓣,黄色,呈十字形。果实为长角果,到夏季,成熟时开裂散出种子,紫黑色,也有黄色。中国栽培较广,以长江流域和以南各地为最多。十字型的花朵是十字花科的植物特征之一,高丽菜及小白菜等很多蔬菜都和油菜花一样属“十字花科”。
月季为落叶或常绿灌木,或蔓状与攀援状藤本植物。茎为棕色偏绿,具有钩刺或无刺,但也有几乎没有刺的月季。小枝张佳,叶为墨绿色,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一般3~5片,宽卵形(椭圆)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先端渐尖,具尖齿,叶缘有锯齿,两面无毛,光滑;托叶与叶柄合生,全缘或具腺齿,顶端分离为耳状。花生于枝顶,花朵常簇生,稀单生,花色甚多,色泽各异,径4~5厘米,多为重瓣也有单瓣者;萼片尾状长尖,边缘有羽状裂片,花有微香,花期4~10月(北方),3~11月(南方),春季开花最多,大多数是完全花,或者是两性花。肉质蔷薇果,成熟后呈红黄色,顶部裂开,“种子”为瘦果,栗褐色。果卵球形或梨形,长1~2厘米,萼片脱落。
苜蓿是苜蓿属(Medicago)植物的通称,俗称“三叶草”(三叶草亦可称其他车轴草族植物)。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牲畜饲料。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3小叶,小叶小,有小齿,叶脉伸入齿端;托叶与叶柄合生;花小,组成腋生的短总状花序或头状花序;萼齿*相等;花冠黄色或紫,旗瓣倒卵形或长圆形,基部渐狭,*无柄,龙骨瓣钝,比翼瓣短;雄蕊10,二体(9+1);子房有胚珠多数,花柱短,扁或锥状;荚果旋卷,常呈贝壳状或弯镰状,不开裂,*滑或有刺,有种子1至数颗。可作为食物,将其在热水中焯过,凉拌即可,味道极佳。
落叶丛生小灌木,高1-2米,茎干直立而分枝少,茎皮常呈紫红色。幼枝密被绒毛,后脱落,老枝光滑。单叶互生,叶广卵形或圆形,先端短尖,基部圆形,长7-17厘米,宽6-19厘米表面绿色,有短毛疏生,背面紫色,叶表疏生短绒毛,叶缘有齿牙状锯齿,主脉由基部三出,叶柄被短毛并有2个以上之腺体。托叶2枚、线形。花小、单性同株;雄花密生成短穗状花序,萼4裂,雄蕊8,花丝分离;雌花疏生,排成总状花序,位于雄花序的下面,无花瓣,萼4裂、紫色,子房3室,花柱3,细长。蒴果扁球形,密生短柔毛;种子球形。花期3-4月,果熟6-7月。
石榴(学名:Punica granatum L.)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通常对生或簇生,无托叶。花顶生或*顶生,单生或几朵簇生或组成聚伞花序,*钟形,裂片5-9,花瓣5-9,多皱褶,覆瓦状排列;胚珠多数。浆果球形,顶端有宿存花萼裂片,果皮厚;种子多数,浆果*球形,果熟期9-10月。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内种皮革质。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据陆巩记载是张骞从西域引入。中国南北都有栽培,以安徽、江苏、河南等地种植面积较大,并培育出一些较优质的品种。其中安徽怀远县是中国石榴之乡,"怀远石榴"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月季为落叶张佳或常绿灌木,或蔓状与攀援状藤本植物。茎为棕色偏绿,具有钩刺或无刺,但也有几乎没有刺的月季。小枝张佳,叶为墨绿色,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一般3~5片,宽卵形(椭圆)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先端渐尖,具尖齿,叶缘有锯齿,两面无毛,光滑;托叶与叶柄合生,全缘或具腺齿,顶端分离为耳状。花生于枝顶,花朵常簇生,稀单生,花色甚多,色泽各异,径4~5厘米,多为重瓣也有单瓣者;萼片尾状长尖,边缘有羽状裂片,花有微香,花期4~10月(北方),3~11月(南方),春季开花最多,大多数是完全花,或者是两性花。肉质蔷薇果,成熟后呈红黄色,顶部裂开,“种子”为瘦果,栗褐色。果卵球形或梨形,长1~2厘米,萼片脱落。
八角(学名:Illicium verum Hook.f.),是八角茴香科、八角属的一种植物。乔木,树冠塔形,椭圆形或圆锥形;树皮深灰色;枝密集。叶不整齐互生,倒卵状椭圆形,倒披针形或椭圆形;正糙果3-5月开花,9-10月果熟,春糙果8-10月开花,翌年3-4月果熟;花粉红至深红色,单生叶腋或*顶生;果梗长20-56毫米,聚合果饱满*直,蓇葖多为8,呈八角形。八角果为著名的调味香料,也供药用。果皮、种子、叶都含芳香油,是制造化妆品、甜香酒、啤酒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assamica (Mast.) Chang),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圆形,直径1厘米。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龙眼(学名:Dimocarpus longanLour.),又称桂圆,益智。莆田当地百姓称为三尺农味;常绿乔木,高通常10余米;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叶连柄长15-30厘米或更长;小叶4-5对,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毫米。花序大型,多分枝;花梗短;萼片*革质,三角状卵形;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花丝被短硬毛。果*球形,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夏间,果期夏季。
一品红(学名: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 et Kl.):灌木。根圆柱状,极多分枝。茎直立,高1-3,直径1-4 厘米,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绿色,边缘全缘或浅裂或波状浅裂,叶面被短柔毛或无毛,叶背被柔毛;苞叶5-7枚,狭椭圆形,长3-7厘米,宽1-2厘米,通常全缘,极少边缘浅波状分裂,朱红色。花序数个聚伞排列于枝顶;总苞坛状,淡绿色,边缘齿状5裂,裂片三角形,无毛。蒴果,三棱状圆形,*滑无毛。种子卵状,灰色或淡灰色,**滑;无种阜。花果期10至次年4月。
野棉花也叫地桃花、打破碗花,是一种植物,属锦葵科。具有祛风活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等作用。亚灌木状直立昔本,高达1M。小枝被星状绒毛。下部叶*圆形,先端通常浅3裂,基部圆形至心形,边缘具锯齿;中部叶卵形;上部叶长圆形至披针形;叶上面被柔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状绒毛;长4-5厘米,宽5-6厘米。花单生叶腋或稍丛生,淡红色;花瓣5,倒卵形;花径15毫米。果扁球形,分果爿被星状短柔毛和锚状刺;直径8-10毫米。种子肾形。花期5~12月,果期6月至次年1月,具有祛风活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等作用。
鹌鹑(学名:Coturnix coturnix)体长18厘米,体小而滚圆,褐色带明显的草黄色矛状条纹及不规则斑纹,雄雌两性上体均具红褐色及黑色横纹。雄鸟颏深褐,喉中线向两侧上弯至耳羽,紧贴皮黄色项圈。皮黄色眉纹与褐色头顶及贯眼纹成明显对照。雌鸟亦有相似图纹但对照不甚明显。常成对而非成群活动。经常活动在生长着茂密的野草或矮树丛的*原、荒地、溪边及山坡丘陵一带,有时也到耕地附*活动。主要吃杂草种子、豆类、谷物及浆果、嫩叶、嫩芽等,夏天吃大量的昆虫及幼虫,以及小型无脊椎动物等。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北部、中部、西部和南部等,在中国繁殖于新疆西部的莎车、裕民等地至东部的罗布泊,越冬于**南部和东南部,有时也到云南西北部的中甸。
鹌鹑(学名:Coturnix coturnix)体长18厘米,体小而滚圆,褐色带明显的草黄色矛状条纹及不规则斑纹,雄雌两性上体均具红褐色及黑色横纹。雄鸟颏深褐,喉中线向两侧上弯至耳羽,紧贴皮黄色项圈。皮黄色眉纹与褐色头顶及贯眼纹成明显对照。雌鸟亦有相似图纹但对照不甚明显。常成对而非成群活动。经常活动在生长着茂密的野草或矮树丛的*原、荒地、溪边及山坡丘陵一带,有时也到耕地附*活动。主要吃杂草种子、豆类、谷物及浆果、嫩叶、嫩芽等,夏天吃大量的昆虫及幼虫,以及小型无脊椎动物等。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北部、中部、西部和南部等,在中国繁殖于新疆西部的莎车、裕民等地至东部的罗布泊,越冬于**南部和东南部,有时也到云南西北部的中甸。
蓝点颏(学名:Luscinia svecica)亦称"蓝喉歌鸲",通称蓝靛颏儿。身体大小和麻雀相似,体长12-13厘米,体重17-18克。头部、上体主要为土褐色。眉纹白色。尾羽黑褐色,基部栗红色。颏部、喉部辉蓝色,下面有黑色横纹。**白色。雌鸟酷似雄鸟,但颏部、喉部为棕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肉褐色。叫的声音很好听栖息于灌丛或芦苇丛中。性情隐怯,常在地下作短距离奔驰,稍停,不时地扭动尾羽或将尾羽展开。主要以昆虫、蠕虫等为食,也吃植物种子等。繁殖期为5月。营巢于灌丛、草丛中的地面上。巢以杂草、根、叶等筑成。每巢产卵4-6枚。卵有光泽呈蓝绿色。孵化期约为14天。
紫薇,别名:痒痒花、痒痒树、紫金花、紫兰花、蚊子花、西洋水杨梅、百日红、无皮树,拉丁文名:Lagerstroemia indica L. 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树皮*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纤细,叶互生或有时对生,纸质,椭圆形、阔矩圆形或倒卵形,幼时绿色至黄色,成熟时或干燥时呈紫黑色,室背开裂;种子有翅,长约8毫米。花期6-9月,果期9-12月。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长,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根、皮、叶、花皆可入药。
荔枝(学名:Litchi chinensis Sonn.)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有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成熟时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分布于中国的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种的记录。 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因性热,多食易上火。荔枝木材坚实,纹理雅致,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
荔枝(学名:Litchi chinensis Sonn.)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有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成熟时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分布于中国的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种的记录。 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因性热,多食易上火。荔枝木材坚实,纹理雅致,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
爱情图鉴之暗恋剧照图片集锦,爱情图鉴之暗恋剧照图片合集.该片讲述了来自问题家庭的主人公方小草(廖梦妍饰)从小缺少家人关爱,外表泼辣内心自卑,转学生洛子明(黄政浩饰)对她的关心和理解让她的生活有了一抹亮色,在她少女的内心种下了爱的种子。成年后她嫁给了一直暗恋自己且事业有成高中班长杜天(岳野饰),然面对洛子明的情愫却未消散。当生活的变故和打击接踵而来,她终于有勇气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渴求,与杜天离婚后只身一人来到日本寻找洛子明。然而当二十年后两人再见已物是人非。为了这段没有结果的暗恋,她蹉跎半生无怨无悔,最终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秘果剧照图片集锦,秘果剧照图片合集.张漾(郑凯饰)和李珥(米咪饰)之间的感情最终还是以分手告终,之后,稍稍*复了心绪的李珥来到了天中,成为了那里的一名老师。李珥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作风吸引了男生段柏文(陈哲远饰)的注意,在他的内心里播种下了懵懂的种子。于池子(李兰迪饰)是段柏文青梅竹马的好友,然而,她对后者的感情早就已经超越了友谊,只是于池子选择将这份爱恋深深的埋藏在心底。一次偶然之中,于池子发现自己最好的朋友斯嘉丽(余芷慧饰)和段柏文之间似乎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愤怒和绝望之中,深感遭到背叛的于池子决定向斯嘉丽复仇,让她也尝一尝痛苦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