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绘画运动的图片专辑列表,每个绘画运动相关图片专辑均由普通用户整理而成。通过欣赏专辑名称、风格和缩略图,能够迅速找到与你同样品味的用户创建的专辑,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品味的图片。绘画运动图片专辑列表,希望能帮您找到喜爱的图片。
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 1863-1935), 法国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sm)点彩派(Pointillism)创始人之一,他主要画风景,且经常使用点彩派技法作画 。1863年11月11日生于巴黎,1935年8月15日卒于同地。早年学建筑,后转而学绘画。1884年与G.修拉交往后,开始接受新印象主义理论,并成为这一运动的骨干人物。作品富于激情,善用红色作为基调,代表作《圣特罗佩港的出航》、《马赛港的入口》等色彩鲜明和谐,使远*产生秩序感。晚年思想进步,同情社会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
阿尔丰斯·穆夏(Alphonse Maria Mucha,1860-1939)
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或是立体主义等艺术流派相比起来,新艺术运动作为第一个真正将普通大众当作艺术的观众、且时间跨度达30年之久的艺术运动如今却似乎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
穆夏(Mucha)与他所属的新艺术运动一样,他的名字在今天的中国几乎已被完全遗忘。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找不到他的名字,而从网上对他名字五花八门的翻译就可以看出对于中国人来说,他的名字是多么陌生:姆佳、慕克、米哈、穆恰……
穆夏的创作经历几乎就是“新艺术运动”的一个缩影,他的创作涵盖了招贴画、油画、雕塑、书籍插图、建筑设计、室内装饰、首饰设计、彩色玻璃窗画等许多艺术领域,还包括家具和咖啡壶等日用品的设计以及大量的商品包装画。而其中他那些被称为“穆夏风格”的招贴画展现了成熟的追求极端唯美的新艺术曲线装饰风格,几乎成为新艺术招贴画的同义词。
另外,不为人所知的是,穆夏竟然还是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套邮票和纸币的设计者!穆夏的作品对后世的商业绘画有着极大的影响并曾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重新掀起一股热潮。
看过穆夏的作品,你就会明白**前流行上海滩的美女月份牌和日本漫画中甜美的女性形象是从什么源头而来的了。
巴洛克(Baroque)
巴洛克一词原指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卡拉瓦乔、贝尔尼尼的作品仍然和生活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
洛可可
洛可可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因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风行,亦称“路易十五式“。被称为洛可可的艳情艺术主宰了18世纪前半期,它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杜巴丽夫人的趣味左右这宫廷,致使没话妇女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对于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愉快亲切、舒适豪华的场景取代了圣徒痛苦的殉难,从而在反映现实上向前大大地迈进了一步。主要表现在建筑和绘画上,代表建筑为法国巴黎苏比斯府第,代表画家为布歇、弗拉戈纳尔等。 洛可可Rococo这个字是从法文Rocaille和意大利文Barocco合并而来。Rocaille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而Barocco即巴洛克(Baroque)。洛可可后来被新古典主义取代。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的音译,此词源于法语 ro- caille(贝壳工艺),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巴洛克艺术尽管有呆板的礼仪,有形式上的骄矜和夸张,但它毕竟是一个阳刚的时期。而紧随其后的时期,即洛可可艺术,是大约自路易十四1715年逝世时开始的,则显得更为讲究,更为矫饰,更为呆板,因而也更为柔弱。可以认为,这个时期的一个标志是18世纪初欧洲瓷器使用的普及。原先,人们一直是用笨重的银制餐具饮食,用大块的石头创作巨大的雕塑,而现在则是用易碎的瓷器来做餐具,也制作小巧玲珑的瓷塑像,从而反映了这个风流时期的精神。
---------------------
哥特
哥特(也称歌特)(Goth)包含多种意思,主要有:1、哥特人的,哥特族的(指曾入侵罗马帝国的一支日耳曼民族);2、哥特式建筑的(12至16世纪流行于西欧的建筑风格,以尖拱﹑ 拱顶﹑ 细长柱等为特点);3、哥特派的,哥特风格的(18世纪的一种文学风格,通常描述有神秘或恐怖气氛的爱情故事);4、指字体,哥特字体的;5、指颜色,红与黑哥特(Gothic)这个特定的词汇原先的意思是西欧的日耳曼部族。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建筑文化与书写层面,所谓“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将中古世纪的阴暗情调从历史脉络的墓穴中挖掘出来。
德加1834-1917
在巴黎出生和去世的爱德加·德加是银行家之子.生来便是大资产阶级,他对古典主义的浓厚兴趣和他行为的谨慎似乎与出身十分合拍.不过,他那异常强烈的个性和独立自主的思想却又把他抛入革命阵营.他在美术学院安格尔弟子拉莫特的班级里*画,并且,始终对安格尔极为敬仰.不管他的天才如何演变,他却从不背弃过去.毫无疑问,这种对于人类创造的崇敬,对于行善的明确意识是其性格的基础,也是人们指责他的根源.其画风的演变也比较清楚地表明德加对印象主义采取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立场.他的绘画作品都无可争辩地面对着素描严谨、古典之极的艺术.这种手法渐渐地让色彩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过,这种色彩始终为现实主义服务.天才的德加赋予它以扩大的视野和独特的画面布局,并永远地离开了学院主义,其作品意义远远超过人们在印象派中给予他的地位。
当然,德加是属于印象派的,因为他喜爱抓住瞬间,并且务求真实.然而他在色彩分离方面,永远不曾达到那样的五彩缤纷.在印象派画家笔下,形有溶解于气氛之中的倾向,而德加的画却始终保留着严格的形.他的确同他们相反,打算在坚实严格的限度内,概括出生动活泼的世界.
他对人工舞台灯光的热爱要甚于阳光.他喜欢表现人,但从不以其他印象派画家那种随便、勿忙去勾勒人物的身影.因此,他的艺术不是对安格尔激发起来的古典主义的拒绝,而是以新的贡献扩大和丰富了这种绘画形式.事实上,这些使他与朋友对立起来的理由是不足以把他开除出印象派的.当然,这首先是因为德加本人并未作出离开印象派的决定,而且还从一开始,就参加了该派的几次画展.
他不同于莫奈、西斯莱、毕沙罗,他不反对新的学派,而是和塞尚一起,使它更加完整.莫奈、西斯莱、毕沙罗、雷诺阿寻求的是发挥色彩的最大限度的可能性,塞尚对于体积的表达也做了同样的努力,而德加则对素描有着类似的热情和同样的偏见."我是善于用线的色彩画家",他说.确实,在他的作品中,颜色不象在其他印象派画家的画中那样起着主要作用,但说他在很长时间里,画的都仅只是些着色的素描,却也似乎不合情理.
他作画时,颜色只是以其物质真实性和永久真实性来补充素描从运动现实中捕捉到的东西.对于他来说,素描是迅速观察的结果,是一瞥的记忆:眼睛要能看得快,脑子要善于选择,油画则是一系列观察的结果,它不要求在发明上具有同样的质量.不过,渐渐地,人们看见他用色的界限已不那么狭隘了.他在作品里寻求的已不是局部色调和使作品具有体积感的办法,而是其它.
从那以后,颜色使物体表面光彩熠熠,让舞蹈演员们轻薄透明的短裙闪烁着光亮,他就这样达到了作为十九世纪末标志的最辉煌的一种仙境.当然,他笔下的舞蹈演员,正在梳妆打扮的女人,既不聪明也不漂亮,她们一如常人,而且气质举止往往庸俗,但他竟能在使她们摆脱一切物质归属上达到如此境地.他擅长从她们的运动中准确无误地抓住主要的韵律,使*庸无奇的姿势迸发出至美.他是那样自然、全面地从事这一工作,以致使人感到他为了改变现实,将其提高到自己情感的水*,而采用了什么骗人的手法,而这使他高于其他大多数印象派画家的更为聪敏、更为复杂的创造.
本名:陈信宏 英文名:Ashin (自己的签名时一般都是写 ashin ) 生日:1975年12月6日 出生地:台北北投 身高:180cm 体重:75kg (视发片是否起伏跌宕) 血型:O型 星座:射手座 嗜好:吃饭、睡觉、耍俏皮 特长:作词作曲、写作绘画、讲煽情的话、服装室内设计、摄影 等 乐器:吉他、架子鼓、手风琴 品牌:STAYREAL 好友:其他团员(怪兽、玛莎、石头、冠佑)王心凌 李宗盛 王力宏 郭采洁 张韶涵 强辩 刘若英 梁静茹 品冠 孙燕姿 陈绮贞 丁当 任贤齐 林俊杰不二良KAE严爵魔幻力量等 喜爱的歌手(乐队):张雨生,披头士(Beatles)、伍佰、Mr.Children、王杰、中国蓝(China Blue) 喜爱的卡通:《火鸟》《海绵宝宝》《keroro军曹》《海贼王》 喜爱的足球运动员:梅西,卡卡(其实阿信不是很喜欢足球运动 他在博客上说过 做了一次一日球迷) 学历:
台湾省台北市北投国小6年7班(体育班) 台湾省台北市北投国中3年21班 台北师大附中778班(美术班) 台湾实践大学室内设计学系 接触音乐历程(组乐队历程):So Band、mayday 音乐经历:歌曲合辑、拥抱专辑制作 唱片公司:原滚石音乐,现相信音乐 童年的梦想:当警察 漫画家
阿信的外号
陈诗人、帅信、陈小信、杏红、陈正妹、陈雪梨、陈某某、陈幼稚、陈空头支票、陈磨蹭、陈腹黑、陈纯真、老陈、丫信、吖信、信王子、某信、陈阿信、雨男、陈总裁、包子、某包、陈大主唱、主唱大人、鬓角王子、陈小包、陈包子、包子先生、包子同学、上海女婿 、肉粽哥、SR灯神、Mr.late、陈偏心、陈广告、包大人、Ashin Chen、陈童鞋、空头支票先生、信拔拔、流行教主、摇滚诗人、大宏、 陈雪球 海绵陈 才子信 信哥 海绵阿信(自封)
张辛苑,女,湖北武**,中央戏剧学院2008级表演系本科学生。2008年8月以网名“辛苑”上传清新复古照片爆红网络。随后成为时尚杂志封面女郎,并向电影界发展。
星座:射手座
兴趣:电影、音乐、摄影、绘画、阅读
专长:表演、摄影
喜欢的运动:游泳(可以让自己畅游和思考的空间)
喜欢的颜色:黑、白、红
喜欢的歌手:Beatles、Elvis Presley、Coldplay、陈珊妮、LADY GAGA
喜欢的动物:猫(目前家中养有八只猫,多为收养的流浪猫)
喜欢的作家:村上春树
喜欢的单品:一件式连衣长裙
主要作品:
国内首本文艺旅行写真书——《我是梦中传彩笔只书花叶寄朝云》
韩庚MV女主角
戏剧作品:《北京人》《愤世嫉俗者》
二十世纪变化最多、最难以理解和才华横溢的杰出艺术家之一。
由于这位艺术家从成熟的时候起,就连续不断地反复研究离本质更*的主题和形式,所以很难探索他在风格上的发展。
克利是一个既浪漫又神秘的人。他把绘画或者创作活动,看作是不可思议的体验,在这个体验过程中,艺术家在得到启发的时刻,把内心的幻象和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结合起来。
保罗·克利(1879~1940年)生于伯尔尼附*的穆尚**,逝于特辛的穆拉尔多·劳卡尔诺.保罗·克利的出现几乎可以说是个奇迹.从光荣的十五世纪以来,日耳曼各国似乎不曾出过第二位象他如此杰出的画家.在这后半个世纪中,也没有第二个远离纳比派、野兽派和立体派运动,并且与巴黎画派无干,然而却具有如此纯正影响的人.此外,毕加索的丰富变化是天才地使我们回顾形式的历史,而克利的画则使我们朝向未来.它不是可以被轻易了解的.在他的作品中,找不到任何绘画的版本,即使不说它的一切都是人们未曾见过的,起码它们都是没有被充分表现过的.乍看起来,它们象是费解的结构和稚拙的图画.但如果我们细看一下的话,就会逐阶段发现一个隐藏着的世界.从这种艺术的奥妙之中,出现了充满幻想的王国,它们正在一个一个地显现和清楚起来.
mv: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0MjY2NDM2.html
姓名:梁缘
出生日期:1993-11-16
星座:天蝎座
家乡:中国广东佛山
血型:B
身高:163 CM
体重:48 KG
三围:81 63 89 CM
头发颜色:非纯黑
座驾:自行车
鞋码:38
梁缘头衔最高奖项
舞蹈《鼓动北京》第三届全国校园民族民间舞蹈汇演获得中学组特等奖(包揽五个奖项)代表作
舞蹈《鼓动北京》经 历有13年舞台经验,包括歌唱,舞蹈,钢琴。
梁缘曾去北京参加全国舞蹈比赛。
梁缘曾导演过话剧《项链》。
梁缘曾担任小记者。
爱 好喜欢的音乐:英文歌
梁缘喜欢的明星:奥黛丽赫本Aoi Teshima Angelababy李多海
喜欢的电影:好多哦
喜欢的电视:父女七日变
喜欢的运动:自行车,步行,吃东西
喜欢的书:张小娴
其他:唱歌跳舞钢琴摄影绘画写作旅行
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了一股中国热,随之而诞生了被称为艳情艺术的洛可可风格。洛可可时期大致始于1715年路易十四驾崩,于1793年路易十六被送上绞刑架为止。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总体特征给人留下浪漫愉快、轻柔优美的印象。中国热的兴起和作为沟通中西文化纽带的传教士活动是分不开的,随着法国传教士在华的活动,中国的文化经典如《春秋》、《礼记》等的部分章节甚至全书被介绍到了法国,中国的特产如丝稠、 瓷器、漆器等被大量引进法国。一场中国文化热在法国逐渐升温,诞生于此时的“洛可可风格”正是这种对中国文化的憧憬与向往的反映。
“洛可可”(Rococo)原指用石块和贝壳装饰庭园,后引申为洛可可式布置或装饰,常见于室内设计、绘画、建筑和雕塑。“洛可可风格”同中国艺术崇尚的超脱、纯朴、想象以及含蓄典雅、质朴等东方古典审美取向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从中国吸收的更多的来自于精神上的飘逸轻柔和自然天成的态度。
路易十五统治时代是洛可可风格的鼎盛期,所以洛可可风格又被称为“路易十五式”。路易十五(1710—1774)五岁继承王位,在位*六十年。他对艺术的审美喜好和艺术追求深深地影响着那一时期的家居风格。
灿烂的东方文化使欧洲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美好的单纯的向往,许多重要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都崇尚至极,例如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就特别推崇中国文化,他曾称赞中国人是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认为中国哲学没有任何神奇的意味。
经典蒙德里安图案一直是设计师们心头的好,它看起来清新明快,文艺又不失摩登气质。 彼埃·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 1930年创作了画作,《红、黄、蓝的构成》,他用黑色线条将画布分割成几个大小不同的矩形,除了三原色之外再无其他色彩,巧妙的分割与组合使*面抽象成为一个有节奏的动感画面,该画作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