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书香脉脉图片,百间楼河东起东吊桥,北至栅桩桥。百间楼沿河蜿蜒而建,长约400米,为明代万历中礼部尚书,南浔人董份所建。所建并不是他的主宅,而是给家眷丫鬟们居住。
灵峰探梅,位于西湖之西,灵峰山下青芝坞。后晋开运年间建有灵峰寺。有翠薇阁、眠云堂、妙高台、洗钵池等。万历初,寺败僧散,仅存殿宇。清嘉庆间,浙江都卫莲溪重修灵峰寺,四周植梅花一百多株。宣统元年周梦坡又植梅三百株,成为赏梅佳地,故名“灵峰探梅”。民国后寺毁梅亡。灵峰探梅,位于西湖的西部山峦中,灵峰山下青芝坞。后晋开运年间建有灵峰寺。古有翠薇阁、眠云堂、妙高台、洗钵池等。明万历初年,山寺败落僧飘散,仅存殿宇。清嘉庆间,浙江都卫莲溪重修灵峰寺,四周植梅花一百多株。宣统元年周梦坡又植梅三百株,梅海花界,此地遂成为赏梅佳地,又名“灵峰探梅”,民国后寺毁梅颓,**后,杭州人民重新修葺把古老的景观恢复了起来。
在七里坡半途中。台上建有三角小亭,传说明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朝山到此,下轿梳妆,以表她礼佛的虔诚。有“梳妆留月”一景。
万年寺,四川峨嵋山历史最悠久的古刹之一,相传为汉代采药老人蒲公礼佛处;东晋隆安五年(401)创建时名普贤寺;唐乾符三年(876)慧通重建,易名白水寺;宋称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时,神宗赐额“圣寿万年寺”,沿称至今;万年寺为峨嵋山八大寺庙之一,全国重点寺院之一,有无梁砖殿、巍峨宝殿、白水池等景点;目前,万年寺附*有万年停车场与万年寺有索道相连,故很多前来峨眉山旅游的游客都把万年寺作为自下而上正式登山的起点之一;另外一些游客则把这里作游山结束的终点。
西安钟鼓楼西安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位于西安市中心,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建于今西大街北广济街东侧,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面积1377.64*方米,建在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基座下有高与宽均为6米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比钟楼的建造时间稍早。鼓楼建于高大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台基下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南北向券洞。
定陵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皇后的陵墓。建于1584到1590年,占地面积18万*方米。明楼檐下石榜刻有“定陵”二字,四角及台阶都用巨石拼砌而成。明楼内石碑上刻有“大明”和“神宗显皇帝之陵”。明楼的正后部是陵墓的主体——地宫。定陵地宫是目前十三陵中唯一被开发的地下宫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有计划发掘的帝王陵墓。 地宫共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其中有四件国宝:金冠、凤冠、夜明珠和明三彩。
南普陀寺是厦门著名古刹,居于鹭岛名山五老峰前,背依秀奇群峰,面临碧澄海港,风景绝佳。始建于唐代,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建筑精美,雄伟宏丽,各殿供奉弥勒、三世尊佛等。藏经阁珍藏佛教文物丰富多彩,有经典、佛像、宋代铜钟、古书等,明万历年间**《妙法莲花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
五公祠为一组古建筑群的统称,它由观稼堂、学圃堂、东斋组成,并和苏公祠 、两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轩、游仙洞先进连成一片,建筑面积2800余*方米,连同园林、井泉、池塘约占地100亩。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重修,后又多次修缮,现仍是熠熠生辉。
唐子沟,位于著名的乌龙沟长城的西南方向。这里的长城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内长城的一部分。建筑非常精美,保存得比较完整。这里的长城基本上都是以石块砌成,而敌楼用制式较小的青砖砌筑,均以石灰填缝(涞源的石灰石资源十分丰富),这也许是这里长城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因之一。
广武长城位于山阴县境内,全长10公里,明洪武七年(1374)修建,万历三年(1575)重建。始于山阴县新广武村,到代县白草口村,是如今保存比较完好的长城,属于成熟的驴行线路,在驴友里富有盛名。
乌龙沟长城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内长城的一部分。西接山西省*型关南的下关,东北入涞水县,涞源境内全长150公里,经12个乡镇。保存完整,雄姿可观,而且攀爬过程中没有什么危险和难度。
法雨寺又名后寺,坐落在普陀山白华顶左,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法雨寺创建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兴修大殿,并赐“天花法雨”匾额,故得今名。现存殿宇294间,计8800*方米。全寺分列六层台基上,入门依次升级。中轴线上前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有钟鼓楼。后依次为观音殿、玉牌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殿。观音殿又称九龙殿,九龙雕刻十分精致生动。
龚滩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第一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乌江画廊核心景区和璀璨明珠,重庆著名旅游胜地。原名“龚湍”,因其乌江水流湍急,此地曾多为龚姓人居住,因此得名。明万历元年(1573),凤凰山岩崩塞江形成险滩,人称龚滩。
乾隆六年,弘历开始幸避暑山庄,承德开始进入繁荣期。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弘历在一道谕旨中说:“热河地方朕每岁秋弥先期驻跸,数十年来户口日增,民生富庶,且农桑繁殖,市肆殷闻……”“皇祖诗云聚民至万家,今则不止于万,俨成大邑矣”。“热河自皇祖建山庄以来,迄今60余年,户口日滋,耕桑益辟,俨然一大都会”,是年升为承德府,此时承德成为当时仅次于北京的另一重要政治中心,有塞外京都之称。当时清帝每年几乎有半年时间来此避暑和处理朝政,接见少数民族王公及外国使节。
简称老龙头.由入海石城、靖虏(“虏”后改“卤”)一号敌台、王受二号敌台、南海口关、澄海楼、宁海城以及滨海城等部分组成的长城。是明代长城人海的端头部分,为蓟镇长城起点.因长城入海似巨龙之首而得名.据记载,此处长城始建于明万历七年 (1579),由都督戚继光、行参将吴惟忠监修。
关林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七公里的关林镇,是武圣关羽的葬首之所,也是我国唯一的“林、庙、”合祀的古代经典建筑,始建于汉代,重修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占地180亩,现存明清殿宇廊庑150余间。
青岛市市名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青岛市的专名“青岛”本指城区前海一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而得名“青岛”,后于明嘉靖年间首度被记载于王士性的《广志绎》中。明万历七年(1579年),即墨县令许铤主持修编的《地方事宜议·海防》中,有关青岛之名记述为:“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这里的“青”,即指青岛。青岛所在的海湾因岛得名青岛湾,由此入海的一条小河也被称为青岛河。青岛河口于明万历年间建港,称青岛口;河**的两个村落分别得名上青岛村和下青岛村;河源头的一座山于1923年也被定名为青岛山。青岛地区昔称胶澳。1929年4月南京国民**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
万历首辅张居正剧照图片集锦,万历首辅张居正剧照图片合集.
该剧讲述了明代传奇人物张居正(唐国强 饰)的一生。出身微寒的张居正从乡试秀才、举人、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一步步成为治国良相。他协助幼年登基的小皇帝,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日夜操劳,为即将倾废的明朝基业呕心呖血数载。张居正为国奔忙,连老父亲去世都没顾上回家奔丧,而他自己也于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耗尽了最后一丝心血,他死后,神宗帝为之辍朝。由于生前在改革朝制中得罪了一些意见相左的幕僚,加之用人上有些失误,他死后有人开始对当朝展开了诋毁和攻击。而神宗也在张居正生前忌惮他功高盖主,威胁到自己的皇权,于是下令查抄张居正全家......
侠捕剧照图片集锦,侠捕剧照图片合集.
明朝万历初年,朝中都察院左都御史丁淮之全 家被灭门,只有女儿丁蝉儿逃生。 正当太原府总捕头萧长风逐渐查出真相的 时候,却被知府段世骧诬为乱党,萧长风护着 丁蝉儿踏上了亡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