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其建筑形制影响了当时东亚地区的多个国家宫殿的建设。大明宫占地3.2*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战乱。1961年,大明宫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西安市在大明宫原址建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明宫不仅奠定了中国的宫殿建筑制度,而且对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宫殿建筑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城京、*安京宫城无论是宫殿布局还是与郭城的位置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模仿了唐大明宫。梨园,原是大明宫中游园之一,因唐玄宗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俄罗斯正教原属于君士坦丁堡教区管辖,到了14世纪,随着基辅地位的下降,都主教府迁移到弗拉基米尔城,开展传教活动,发展***势力。15世纪下半期,俄罗斯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经成形,中央集权开始得到加强。随着莫斯科地位的提高,都主教府又迁移到这里。1288年教会中心从基辅迁至弗拉基米尔。1325年起莫斯科成为都主教区中心。1439年希腊正教和罗马天主教在意大利弗洛伦萨举行宗教会议,通过东西教会复合的决议。拜占庭帝国灭亡后,***所在各东方国家先后臣服于土耳其人,俄罗斯正教会乃自命为***会的首脑,宣称俄罗斯**承袭罗马帝国,莫斯科就是“第三罗马”。15***莫斯科都主教区改称牧首区,其都主教约夫为选任第一任“莫斯科和全俄牧首”,从此俄罗斯正教会正式脱离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管辖。1653至1665年牧首尼康实行改革,统一礼仪,教会势力日益增长,终于同沙皇**发生冲突,尼康被革除教职。1721年沙皇彼得一世对教会再次进行改革:颁布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取消牧首制;成立主教公会,由斯揭凡·雅沃尔斯基担任其首任。正教成为俄罗斯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