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佼佼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月牙泉、莫高窟九层楼和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三大奇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叠叠层层的沙山怀里,月牙泉清澈甘冽,碧如翡翠,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与鸣沙山相映成趣。俗有铁背鱼、七星草和五色沙三宝之说。
敦煌鸣沙山风景壁纸,该壁纸以沙漠,自然,阳光,敦煌鸣,旅游风光为主,把敦煌鸣沙山风景电脑壁纸推荐给您,让您更快的找到您想要的电脑壁纸。
鸣沙在现在宁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名叫鸣沙山,即在今日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等机关在此设有一个治沙站。站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100米,沙坡面南座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此沙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夏季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便发生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据苏联专家彼得洛夫的解释,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的道理来说明的。
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的地方称为鸣沙地。在中国西部地区鸣沙地主要是沙漠,这些沙丘堆成山状,因此又称为鸣沙山。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敦煌鸣沙山是国家级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处于库姆塔格沙漠边缘,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巴里坤镇同为中国四大鸣沙山。沙峰起伏,人们顺坡滑落,便会发出轰鸣声,称为"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南北长*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高山风光、冰川雪岭、湖泊温泉、岩画石刻、古墓群为阿勒泰的旅游提供了条件。主要风景名胜有闻名遐迩的喀纳斯湖风景区、布尔根河河狸自然保护区、福海海滨风景区、蝴蝶沟、乌伦古湖海滨浴场、白沙湖、鸣沙山,以及高山风光、冰川雪岭、湖泊温泉、岩画石刻,切木尔切克古墓群及草原石人、浓郁的草原风情及凉爽宜人的夏日气候等,为开辟独特风格的旅游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此外,在阿勒泰广阔林海中,有许多珍贵野生动物,已经开展的对外狩猎活动,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中国西部有两个同名同姓的“库姆塔格沙漠”:一个位于新疆鄯善老城南端,与老城东环路南段相连,全称为“鄯善县库姆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简称鄯善库姆塔格沙漠),面积1880*方公里。另一个在甘肃西部和新疆东南部交界处(简称甘新库姆塔格沙漠),大致位置北接阿奇克谷地-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一线、南抵阿尔金山、西以罗布泊大耳朵为界、东接敦煌鸣沙山和安南坝国家级保护区(地理坐标:东经:90°27'~94°48',北纬:39°00'~40°47'),该沙漠面积约2.2万*方公里。库姆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风沙地貌、景观类型齐全。沙漠地形地貌有沙窝地、蜂窝状沙地、*沙地、波状沙丘地、鱼鳞纹沙坡地、沙漠戈壁混合地等。沙丘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丘脊线*滑流畅,迎风面沙坡似水,背风坡流沙如泻。站在大漠深处沙山之巅,可静观大漠日出的绚丽,目睹夕阳染沙的缤纷,赞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景。库姆塔格沙漠的南缘就是唐代连通沙州(敦煌)和西州(吐鲁番)的古丝绸之路的另一通道大海道。唐代文书称:“大海道,右边出柳中县(今鄯善鲁克沁镇)界,东南向沙州(敦煌)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行人多迷途。有泉井,咸苦,无草。行者负水担粮,履绕沙石,往来困弊。”因为环境艰苦、道路险远,唐代称库姆塔格沙漠为“大患鬼魅碛”,大海道也因此而成为丝绸古道中最为神秘和艰辛的险途,至今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着无数勇敢的中外探险者。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在城南7公里鸣沙山北麓。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3.12万*方公里。
鸣沙山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的地方称为鸣沙地。在中国西部地区鸣沙地主要是沙漠,这些沙丘堆成山状,因此又称为鸣沙山。敦煌鸣沙山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鸣沙山号称中国的四大鸣沙。
鸣沙山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的地方称为鸣沙地。在中国西部地区鸣沙地主要是沙漠,这些沙丘堆成山状,因此又称为鸣沙山。敦煌鸣沙山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鸣沙山号称中国的四大鸣沙。
鸣沙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敦煌市南郊七公里的鸣沙山北麓,面积约200*方公里,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鸣沙山曾被称为“沙角山”。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鸣沙山月牙泉 即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占地面积3.12万*方公里,包括鸣沙山,其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鸣沙山位距敦煌市南郊5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鸣沙山为流沙积成,分红、黄、绿、白、黑五色。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荣获“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等荣誉称号。2015年7月20日,被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1月,国家旅游局和环保部拟认定甘肃省酒泉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
库木塔格沙漠中国西部有两个同名同姓的库木塔格沙漠:一个位于甘肃省西部和新疆东南部交界处(简称甘新库木塔格沙漠),大致位置北接阿奇克谷地-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一线、南抵阿尔金山、西以罗布泊大耳朵为界、东接敦煌鸣沙山和安南坝国家级保护区,该沙漠面积约2.2万*方千米。另一个位于新疆***自治区吐鲁番盆地东缘,鄯善县城南,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280千米,西行90千米可到达中国旅游名城吐鲁番市,与老城东环路南段相连,全称为"鄯善县库姆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简称鄯善库木塔格沙漠),鄯善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东西长62千米,南北宽40千米,沙漠面积约1880*方千米。
景区位于喀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西部沙漠边缘,面积约5*方公里。 由红、黄、绿、灰、黑、白等多种颜色组成,是受风力和流水作用形成的侵蚀台地。景区由五彩城、野生动物观赏点、硅化木群、魔鬼谷、古生物化石和鸣沙山等景点构成。五彩城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卧虎藏龙》主要外景地之一。
景区位于喀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西部沙漠边缘,面积约5*方公里。 由红、黄、绿、灰、黑、白等多种颜色组成,是受风力和流水作用形成的侵蚀台地。景区由五彩城、野生动物观赏点、硅化木群、魔鬼谷、古生物化石和鸣沙山等景点构成。五彩城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卧虎藏龙》主要外景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