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英文:Auralia)是一种低等的海产无脊椎浮游动物,肉食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腔肠动物门(又称刺胞动物门(Cnidaria))、钵水母纲(Scyphozoa),已知约有200种。或指立方水母纲(Cubozoa)的种类,该纲以前认为是钵水母纲的一目。
螳螂(mantis)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科,是一种中至大型昆虫,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
蜻蜓,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蜻蜓目,差翅亚目昆虫的通称。一般体型较荡螅 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稚虫水虿,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
蜻蜓,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蜻蜓目,差翅亚目昆虫的通称。一般体型较惖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稚虫水虿,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
蟋蟀(xī shuài)蟋蟀(xī shuai)(Gryllulus;Gryllus)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蟋蟀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恐龙(Dinosaur)是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下来,并繁衍至今。
甘肃省临夏盆地在距今2400万年-520万年的中新世纪,曾是亚热带——暖温带气候环境,盆地内湖泊星罗棋布,河流蜿蜒交错,草木茂盛,鸟语花香,是远古时代各种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由于受到青藏高原隆升变迁的影响,气候逐渐变冷,环境日益恶劣,从而形成了今天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这里化石种类繁多,数量丰富,保存完好,它的多样性、奇特性在世界也实属罕见。目前发现出露点的有48 处,化石分属爬行纲和哺乳纲6目50余种,在和政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馆藏的动物化石达3万件之多,展出的有1135件(摘自和政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介绍)。
灰冠鹤(学名:Balearica regulorum)又称东非冠鹤,是一种小型鹤类。主要栖息于非洲沼泽地和热带大草原。它因其蓬松的羽毛,笔直的气管,精巧的冠羽,华美的面部斑纹而称戴冕鹤。白天活动,喜欢在沼泽边缘,善于在田埂上、水田里、水沟边、草地上等处行走,还常常飞到附*居民的院子里觅食、戏耍。食物以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也吃植物性食物包括种子、球茎等。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在乌干达、坦桑尼亚和卢旺达,灰冠鹤被奉为国鸟。
水母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它虽然没有脊椎,但身体却非常庞大,主要靠水的浮力支撑其巨大的身体。
兔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所有的属的总称。俗称兔子。生物学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兔形目。兔具有管状长耳(耳长大于耳宽数倍),簇状短尾,比前肢长得多的强健后腿。兔是一种胆小的动物,突然喧闹声、生人和陌生动物,如猫狗等都会使它惊慌失措。在饲养管理中,应尽量避免引起兔子惊慌的声响,同时要禁止陌生人和猫狗等进入兔舍。家兔的听觉锐敏,嗅觉敏感,但它胆小怕惊而善跑。
鳄鱼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动物之一,它是在三叠纪至白垩纪的中生代(约两亿年前)由两栖类进化而来,延续至今仍是半水生且性情凶猛的爬行动物,它和恐龙是同时代的动物,恐龙的灭绝不管是环境的影响,还是自身的原因,都已是化石;鳄鱼的存在证明它更加强盛的生命力。鳄鱼,科属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初龙下纲、鳄型总目、鳄目下属三科:鼍科、鳄科、长吻鳄科。鳄鱼不是鱼,是爬行动物,鳄鱼之名,或是由于其像鱼一样在水中嬉戏,故而得名“鳄鱼”。
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 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最原始的青蛙在三叠纪早开始进化。现今最早有跳跃动作的青蛙出现在侏罗纪。因为青蛙是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因此必须栖息於水边。中国的蛙类有130种左右,它们几乎都是消灭森林和农田害虫的能手。
恐龙(Dinosaur)是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下来,并繁衍至今。
恐龙(Dinosaur)是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下来,并繁衍至今。
恐龙(Dinosaur)是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下来,并繁衍至今。
恐龙(Dinosaur)是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下来,并繁衍至今。
海葵(学名:Actiniaria)长在水中的食肉动物,海葵是腔肠动物。六放珊瑚亚纲的一目,是一种构造非常简单的动物,没有中枢信息处理机构,换句话说,它连最低级的大脑基础也不具备。虽然海葵看上去很像花朵,但其实是捕食性动物,它的几十条触手上都有一种特殊的刺细胞,能释放毒素。中国各地海滨最常见的无脊椎动物之一,有绿海葵、黄海葵等。它没有骨骼,锚靠在海底固定的物体上,如岩石和珊瑚,或者固定在寄居蟹的外壳上。它们可以很缓慢的移动。一份最新研究认为从基因编码上看海葵属于动物和植物的混合种。
海胆(Seaurchin)是棘皮动物门下的一个纲,正式学名为“海胆纲”,是一种无脊椎动物,生活在海洋浅水区,是地球上最长寿的海洋生物之一。其分2亚纲,22目,现生种850多种,分隶于225个属。中国已知约100种,化石种约5000种。海胆是生物科学史上最早被使用的模式生物,它的卵子和胚胎对早期发育生物学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