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山西晋中*遥古城壁纸,古香古色的建筑,让你一踏足就不禁感叹时光的魔力,同一座城,见证了不同的人和事。
壮观的山西云冈石窟壁纸,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让你常年累月的看着同一款桌面壁纸,难免会产生视觉疲劳,这时换一款新的壁纸是不是你迫切的需要呢?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 公里处的静升镇,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建筑规模宏大,总面积达25万*方米以上。1999年,王家大院被评为“山西省十大著名优秀旅游景区”和“省级文明景区(点)”。2002年初,王家大院被评定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和中国“质量万里行”全国示范单位。2003年,王家大院被评为中国(首选)十佳文明示范旅游景区。2006年5月25日,王家大院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双林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遥县西南六公里桥头村。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其地本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中都寺创建年代很早,因古文献记载失详,难以确考。寺中现存最古之碑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姑姑之碑”。年代久远,字迹模糊,第二十行“重修寺于武*二年”尚可辨认。“武*二年”(571)乃北齐年号,既是重修,其创建年代必早于此。即使从北齐算起,中都寺至今也已历经一千四百多个春秋了。
壶口瀑布是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距太原大约5、6个小时车程;距西安大约2个多小时车程。黄河至此,**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落差9米,蕴藏丰富的水力资源。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2014年1月12日,黄河壶口瀑布发生罕见凌汛,瀑布被厚厚的冰层所掩盖。
*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晋阳湖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南端金胜镇内,东靠晋祠复线路,西临山西省最大的太原第一热电厂,南接历史悠久的古晋阳城和驰名中外的晋祠旅游胜地。建国初期人工开挖的一电厂蓄水池,现已被开发为旅游景点。水域面积5.1*方公里,蓄水量达2400万立方米,是华北最大的人工湖,素称“中国北湖”,比杭州西湖略小,比北京昆明湖、南京玄武湖大。湖中盛产鲢鱼、鲤鱼、罗非鱼等鱼类,全年水产量236吨。晋阳湖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其湖面浩瀚,堪与杭州西湖媲美。晋阳湖周围景色也很美丽,西面群山叠嶂,清晰可见;东面沃野*畴,稻浪轻翻,蔬菜清鲜,瓜果飘香。晋阳湖水体的大量蒸发和渗漏,保证了空气中的含湿量,净化了太原市的空气。
晋阳湖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南端金胜镇内,东靠晋祠复线路,西临山西省最大的太原第一热电厂,南接历史悠久的古晋阳城和驰名中外的晋祠旅游胜地。建国初期人工开挖的一电厂蓄水池,现已被开发为旅游景点。水域面积5.1*方公里,蓄水量达2400万立方米,是华北最大的人工湖,素称“中国北湖”,比杭州西湖略小,比北京昆明湖、南京玄武湖大。湖中盛产鲢鱼、鲤鱼、罗非鱼等鱼类,全年水产量236吨。晋阳湖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其湖面浩瀚,堪与杭州西湖媲美。晋阳湖周围景色也很美丽,西面群山叠嶂,清晰可见;东面沃野*畴,稻浪轻翻,蔬菜清鲜,瓜果飘香。晋阳湖水体的大量蒸发和渗漏,保证了空气中的含湿量,净化了太原市的空气。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周武王的次子叔虞而建,初名唐叔虞祠,又因位于晋水的源头,故名晋祠。北齐天宝年以后,历代予以多次的修建和扩建,逐渐形成了一处自然山水与历史文物相结合的园林式建筑群。
李家山村位于山西碛口镇黄河岸边向南五公里,隐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雅。著名画家吴冠中***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山体与建筑结合之完美,人居环境自然之美,窑洞层层叠置错落之美,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
方山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地区北中部,吕梁山中段西侧,东与娄烦、交城为邻,西与临县接壤,北倚兴县、岚县,南与离石相接,于1971年恢复组建,县城驻圪洞,距吕梁市44公里。全县总人口13.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7万人。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45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560万元,工业增加值完成6705万元,农业总产值1亿元,外贸进出口1600万美元。
右玉县右玉 即 右玉县。右玉县位于晋西北边陲,隶属于山西省朔州市。北与西北以古长城为界,与内蒙古的凉城、和林格尔县毗邻,东连大同市左云县,南与山阴县、*鲁区接壤。右玉县四周环山,南高北低,苍头河纵贯南北,东西宽45.7公里,南北长67.7公里,总面积1964*方公里。*均海拔1400米,属黄土丘陵缓坡区。右玉县是"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首批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至2014年,右玉县辖4镇6乡,251个行政村,总人口11.4万,其中农业人口5.7万。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方米;这里地势高敝,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方山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地区北中部,吕梁山中段西侧,东与娄烦、交城为邻,西与临县接壤,北倚兴县、岚县,南与离石相接,于1971年恢复组建,县城驻圪洞,距吕梁市44公里。全县总人口13.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7万人。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45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560万元,工业增加值完成6705万元,农业总产值1亿元,外贸进出口1600万美元。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西南25公里悬瓮山麓,为晋水发源地,其始建于北魏,是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晋祠环境优雅舒适,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其中周柏唐槐、难老泉、彩绘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