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大佛是一个世界著名景点,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山水之间,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无锡市灵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佛体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1997年11月15日落成开光。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胜为峨眉一大特色。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主要崇奉普贤大士,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绝壁凌空,*畴突起,巍峨屹立在“大光明山”之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海拔最高、自然生态保护最好的遗产地。是峨眉山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有万佛阁、高山杜鹃林、黑熊沟、仙人回头等景点。万佛阁高21米,雄伟庄严,悬于楼顶的“祝愿古钟”庄重威严。万佛顶景区植被丰茂、古树参天、野藤绕树、鸟兽众多,原始景观保存完好。登顶远眺,天高云淡,群峰起伏,贡嘎雪山银锷刺天,大小瓦屋山横卧云端;回望金顶,峭拔雄峻,绝壁千仞,华藏寺金碧辉煌。观日出、晚霞,感受天地旋转,唯我岿然不动;看云海、佛光,体味人间仙境、梦幻无穷。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看杜鹃、夏闻鸟语、秋观红叶、冬赏玉树。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大佛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时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为古弥勒佛的坐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通高71米,唐海通和尚为杀减水势,普度众生发起修建,前后历经三代90年,“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是乐山大佛真实写照,立于其下,只有震撼的份!大佛周围遍布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造型精美,但很可惜此山质地为红砂岩,虽初始雕刻相对容易,但极易风化,因此许多小型造像残缺不全,大佛因排水设施设计巧妙,保存尚完好,但长久来说如何保护这是一个函待解决的难题。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宝顶山石刻造像以大佛湾为中心,东有小佛湾、倒塔、龙头山、殊始山、黄桷坡,南有高观音,西有广大山、松林坡、佛祖岩,北有岩湾、龙潭、对面佛等,共13处景观。其中以大佛湾石刻造像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
峨眉山风景区,屹立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景区面积约154*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距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名僧赵智凤于此建石窟寺,历时70余年建成。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 宝顶山石刻造像以大佛湾为中心,东有小佛湾、倒塔、龙头山、殊始山、黄桷坡,南有高观音,西有广大山、松林坡、佛祖岩,北有岩湾、龙潭、对面佛等,共13处景观。其中以大佛湾石刻造像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占地约23000*方米,坐东朝西,现仅存中轴线上的大佛殿、藏经阁、土塔等建筑。大佛殿面阔九间(48.3米),进深七间(24.5米),高20.2米,二层,重檐歇山顶。殿内有彩绘泥塑31具,为西夏遗物。其中卧佛长34.5米,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室内卧佛像。卧佛后有十大弟子群像,旁有优婆夷、优婆塞及十八罗汉等塑像。藏经阁面阔21.3米,进深10.5米,单檐歇山顶。土塔原名弥陀千佛塔,为砖土混筑**覆钵式塔,主塔高33.37米。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盘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
南山大佛(释迦牟尼)——世界第一锡青铜铸大坐佛。南山大佛 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南山旅游区的南山大佛,高38.66米,重380吨,选材锡青铜铸造,由232件佛体、108块莲花瓣、302个发髻、共642块锡青铜铸件组合而成这座举世罕见的锡青铜释迦牟尼大坐佛,堪称目前世界第一铜铸大坐佛。
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以大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长达500多米。岩高约7米,沿崖造像。从南到北形状若新月,龛窟如蜂房。造像5000余尊。造像细腻精美,技艺娴熟巧妙。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浅小龛窟残毁外,其余均保存完好。
天坛大佛坐落在香港大屿山木鱼峰顶,是当今世界上最大露天青铜坐像。佛像身高23米,连莲花座及基座总高约34米。重250吨,由202块青铜焊接而成。重5吨的佛面,在浇注时加入约2千克黄金,更添光彩。大佛造型集云岗、龙门佛像和唐代雕塑技术之精华,庄重慈祥。坐南朝北,右手齐胸屈举,五根手指*伸,示“无畏印”,代表拔除痛苦;左手下垂脚上,反掌向外,指端微微向下,称“与愿印”,寓意施予快乐,表现了大雄大力与大慈大悲。被誉为尖端科技与东方艺术的结晶。从木鱼山脚登上天坛底座,有260级石级。底座仿北京天坛圆丘而建,故名。内部结构分3层:功德堂、展览厅和纪念堂。功德堂立有捐款者姓名的石碑。
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飘佛寺”的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景飘佛寺”是傣族历史上一位名叫拨龙的傣王为纪念病故的王妃南纱维扁而修建。王妃一生信奉佛法,所以每逢节日傣王就亲临寺院,举行大型法会,以纪念爱妃同时弘扬佛法。据史料记载:“景飘佛寺”始建于明代,是南传佛教象征十二版纳的标志建筑之一,也是版纳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该建筑在佛历2883年(即公元1848年,清咸丰年间)战争中被毁,距今已有169年。佛寺于2005年开始重建,于同年3月9日举行了大型的土地开光仪式,于2005年5月9日举行了盛大的大殿奠基开光仪式,在大殿施工时,挖掘出大量的银币、银盒、佛教法事用品等。
天坛大佛是九十年代初建成的一座大铜佛,由中国航天科技部设计和制作,大佛身高2***米,加上大佛底座三层,总高度*34米,占地面积约6567*方米,重量高达250吨,由200块青铜铸件砌成,占地面积约6567*方米。它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露天释迦牟尼青铜像。因其基座是仿照北京天坛而设计,故*称天坛大佛。
灵山大佛是一个世界著名景点,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山水之间,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无锡市灵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佛体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1997年11月15日落成开光。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灵山大佛是无锡的城市标志之一,对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大佛艺术造型由南京艺术家吴显林负责雕塑设计。
雪窦寺,全称雪窦资圣禅寺,坐落于"秀甲四明"的雪窦山山心。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它肇创于晋代,兴起于大唐,鼎盛于两宋,雪窦寺素由禅宗执帜,代有创获殊荣,南宋被敕为"五山十刹"之一,明代列入"天下禅宗十刹五院"之一,民国一度跻身"五大佛教名山"之一。雪窦寺还是弥勒佛道场,内有雪窦山弥勒大佛。
天坛大佛坐落在香港大屿山木鱼峰顶,是当今世界上最大露天青铜坐像。佛像身高23米,连莲花座及基座总高约34米。重250吨,由202块青铜焊接而成。重5吨的佛面,在浇注时加入约2千克黄金,更添光彩。大佛造型集云岗、龙门佛像和唐代雕塑技术之精华,庄重慈祥。
仙乃日雪山是亚丁三峰高度之首,是四川第五大山峰,海拔6032米,巍峨伟丽,直插云霄。仙乃日意为“观世音菩萨”,是“三怙主”雪山的北峰,佛位排在第二位。仙乃日峰向北偏10度,西对北斗星(佛道两家都把北斗星为吉祥之星)。整个雪山呈环型冰斗下斜造型,所以从两侧观看时,山峰始终面朝着我们。仙乃日浑身浸透高贵气质。顶峰终年积雪不化,其山形酷似一个身体后仰的大佛,傲然端坐在莲花座里,她的怀中抱着一个巨大的佛塔,阳光照在仙乃日神山上金光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