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恐龙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
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它的发现和发掘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斗兽场这种建筑形态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剧场,当时的剧场都傍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就在山坡上层层升起。
长春园在圆明园东侧,始建于1745年(乾隆十年)前后。此地原为康熙大学士明珠自怡园故址,有较好的园林基础,两年后该园中西路诸景基本成型,1751年(乾隆十六年)正式设置管园总领。
库特卜塔,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以南,塔附*有一**寺遗址,享有盛名的阿育王柱就竖立在寺中。
明代长城保存较好,也颇具代表性,明代为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和鞑靼、瓦剌诸部侵扰,在隋长城的基础上大规模修筑长城。但明代不称“长城”,而称“边墙”。“河东墙”始建于明朝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又称“东大边”、“横城大边”。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榆林地区的明长城东起府谷,西至定边,沿途城堡林立,规模宏大。虽屡遭破坏却依然能看出其当年的雄伟,其中尤以榆林至神木一段保存最为完好。
伊犁风景名胜有巩乃斯草原、唐布拉草原、那拉提草原、昭苏草原;青铜时代的乌孙土墩墓葬群、西辽西域名城阿拉力马力遗址,唐代弓月城遗址,有乾隆皇帝御书的格登山记功碑和伊犁将军府、惠远钟鼓楼、林则徐纪念馆等众多的景观。
伊犁风景名胜有巩乃斯草原、唐布拉草原、那拉提草原、昭苏草原;青铜时代的乌孙土墩墓葬群、西辽西域名城阿拉力马力遗址,唐代弓月城遗址,有乾隆皇帝御书的格登山记功碑和伊犁将军府、惠远钟鼓楼、林则徐纪念馆等众多的景观。
香山环境优雅,交通便捷,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来有香山"十八景"之说,至今仍留存有圣(舜)过潭、姜太公***、鹿女湖、圣清池、仙牛背、棋盘石、三生石等古迹以及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东山村文化遗址和藏军洞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山村文化遗址距今8000年,是目前太湖流域、也是长江下游地区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最早的一处。
南浔境内发现的洪城、花城、上石等古文化遗址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就在此繁衍生息。
印加帝国(克丘亚语:Tawantin Suyu或Tahuantinsuyo)是11世纪至16世纪时位于美洲的古老帝国,帝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位于今日秘鲁的库斯科。印加帝国的重心区域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上,其版图大约是今日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一带。其主体民族印加人也是美洲三大文明之一--印加文明的缔造者。印加人的祖先生活在秘鲁的高原地区,后来他们迁徙到库斯科,建立了库斯科王国,这个国家在1438年发展为印加帝国。印加帝国在1438年到1533年间,运用了从武力征服到和*同化等各种方法,使得印加帝国的版图几乎涵盖了整个南美洲西部。帝国的国力在君主瓦伊纳·卡帕克统治期间达到顶峰。1526年,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发现印加帝国。1529年,印加帝国爆发了争夺王位的内战,实力大大削弱。1533年,皮萨罗率军入侵印加帝国,设计杀害了帝国末代君主阿塔瓦尔帕,印加帝国灭亡,沦为西班牙帝国殖民地。
洛阳王城公园坐落在洛阳市中州路北侧,洛阳博物馆西的东周王城遗址上。 地跨涧河**,中间仿玉拱桥相连,占地一千零八十亩,是全国唯一的遗址公园,也是洛阳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为河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遇龙河畔,仙桂桥上游约100米,有一四方泥垒城墙为归义古城遗址。史料记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阳朔县分置归义县设县址于此,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遗址占地39余亩,现存有城墙。遗址对岸川岩,登岩凭眺,水天一碧,达10余公里,岩内气候冬暖百夏凉,是天然读书静养之地,清咸丰年间桂林进士唐墨香曾在此讲学;东侧为晖岩,岩内一溪流出,水质清莹,经冬不涸。
斗兽场这种建筑形态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剧场,当时的剧场都傍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就在山坡上层层升起。
英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有一处叫做“Studley Royal Garden”(斯塔德利皇家花园)的地方,而且特别指出是包括“Fountains Abbey”(喷泉修道院)。喷泉修道院建成时间较早,其遗址是英国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西多会古建筑之一;旁边建于18世纪的皇家公园,尽管也是遗址,但周边的水岸香榭加上古木参天的森林草原区,仍然是郊游的好地方。
英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有一处叫做“Studley Royal Garden”(斯塔德利皇家花园)的地方,而且特别指出是包括“Fountains Abbey”(喷泉修道院)。喷泉修道院建成时间较早,其遗址是英国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西多会古建筑之一;旁边建于18世纪的皇家公园,尽管也是遗址,但周边的水岸香榭加上古木参天的森林草原区,仍然是郊游的好地方。
介绍:湘湖以风景秀丽而被誉为西湖的“姐妹湖”。湘湖还是浙江文明的发源地。这里发掘的跨湖桥文化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把浙江文明史前推到八千年;湘湖城山之颠的越王城遗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当年勾践屯兵抗吴的重要军事城堡,见证了“卧薪尝胆”的历史风云,为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古城墙遗址;湘湖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故里,李白、陆游、文天祥、刘基等历代名人在此留有不朽诗文。
介绍:马丘比丘在克丘亚语 (Quechua) “古老的山”之义,也被称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保存完好的前哥伦布时期的印加遗迹。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发掘中心,也因此是秘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由于独特的位置、地理特点和发现时间较晚,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国最为人所熟悉的标志。在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 中文名称:马丘比丘Ma chu-Bichu 英文名称:Machu Picchu”),又译马丘比丘,约1500年,是秘鲁一个著名的前哥伦布时期时印加帝国的遗迹。 地理位置:马丘比丘位于现今的秘鲁(Peru)境内库斯科(Cuzco)西北130公里,整个遗址高耸在海拔约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为热带丛林所包围,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地理坐标:南纬13°9′23″,西经72°32′34。 马丘比丘在奇楚亚语Quechua“古老的山”之义,也被称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保存完好的前哥伦布时期的印加遗迹。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发掘中心,也因此是秘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在山顶上马丘比丘的悬崖边,人们可以欣赏到落差600米直到乌鲁班巴河的的垂直峭壁。要消除高原反应,人们可以嚼古柯叶或muña——一种有香味的、多项功效超过青霉素的野草。 绝佳的地理位置使马丘比丘成为了理想的军事要塞,它的位置也因此曾经是军事机密。 由于独特的位置、地理特点和发现时间较晚(1911年),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国最为人所熟悉的标志。在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但与此同时,马丘比丘也面临着遭受旅游业破坏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