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谚文:서울;英文:Seoul),全称首尔特别市(谚文:서울특별시/汉字:서울特别市),旧称汉城。大韩民国首都,是朝鲜半岛最大的城市,亚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全韩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首尔位于韩国西北部的汉江流域,朝鲜半岛的中部。最早为传疑时代的真番,辰国等后被统称为三韩部落的栖居地,1394年朝鲜国王李成桂迁都汉阳并改为汉城。1948年起改称韩语固有词"서울"(首都的意思),成为朝鲜半岛唯一没有汉字名的城市。2005年1月,韩国**宣布"서울"的中文翻译名称正式更改为"首尔"。首尔全市下辖25区,面积约605.25 *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极高城市之一。虽然首尔仅占韩国面积的0.6%,但其GDP却占全国GDP的21%。 。首尔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重要的经济中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居世界第五。同时也是高度数字化的城市,网速和数字机会指数均居世界首位。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