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典花纹的图片专辑列表,每个古典花纹相关图片专辑均由普通用户整理而成。通过欣赏专辑名称、风格和缩略图,能够迅速找到与你同样品味的用户创建的专辑,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品味的图片。古典花纹图片专辑列表,希望能帮您找到喜爱的图片。
巴洛克(Baroque)
巴洛克一词原指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卡拉瓦乔、贝尔尼尼的作品仍然和生活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
洛可可
洛可可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因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风行,亦称“路易十五式“。被称为洛可可的艳情艺术主宰了18世纪前半期,它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杜巴丽夫人的趣味左右这宫廷,致使没话妇女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对于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愉快亲切、舒适豪华的场景取代了圣徒痛苦的殉难,从而在反映现实上向前大大地迈进了一步。主要表现在建筑和绘画上,代表建筑为法国巴黎苏比斯府第,代表画家为布歇、弗拉戈纳尔等。 洛可可Rococo这个字是从法文Rocaille和意大利文Barocco合并而来。Rocaille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而Barocco即巴洛克(Baroque)。洛可可后来被新古典主义取代。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的音译,此词源于法语 ro- caille(贝壳工艺),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巴洛克艺术尽管有呆板的礼仪,有形式上的骄矜和夸张,但它毕竟是一个阳刚的时期。而紧随其后的时期,即洛可可艺术,是大约自路易十四1715年逝世时开始的,则显得更为讲究,更为矫饰,更为呆板,因而也更为柔弱。可以认为,这个时期的一个标志是18世纪初欧洲瓷器使用的普及。原先,人们一直是用笨重的银制餐具饮食,用大块的石头创作巨大的雕塑,而现在则是用易碎的瓷器来做餐具,也制作小巧玲珑的瓷塑像,从而反映了这个风流时期的精神。
---------------------
哥特
哥特(也称歌特)(Goth)包含多种意思,主要有:1、哥特人的,哥特族的(指曾入侵罗马帝国的一支日耳曼民族);2、哥特式建筑的(12至16世纪流行于西欧的建筑风格,以尖拱﹑ 拱顶﹑ 细长柱等为特点);3、哥特派的,哥特风格的(18世纪的一种文学风格,通常描述有神秘或恐怖气氛的爱情故事);4、指字体,哥特字体的;5、指颜色,红与黑哥特(Gothic)这个特定的词汇原先的意思是西欧的日耳曼部族。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建筑文化与书写层面,所谓“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将中古世纪的阴暗情调从历史脉络的墓穴中挖掘出来。
蕾丝似乎总是和浪漫、矜贵联系在一起的,那层层叠叠的花边,是女人心头的最爱,那轻柔梦幻的一团,就像女人一生总也做不完的梦。
蕾丝是具有万般风情的元素,可以纯洁如天使,也可以魅惑挑逗神经,尤其是蕾丝作为内衣的主要元素的时候,就呈现出失去控制的火辣场面。
蕾丝的来源
蕾丝制作可谓一项古老的手工艺,有记录显示蕾丝工艺早在14世纪前期已出现在佛兰德斯(即现在比利时和法国交界处),但真正的蕾丝制作则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意大利。在16世纪初的意大利,蕾丝制作是贵族妇女们用来消磨时间的活动,其后这些贵族妇女又把她们的技术传给教会修女。因为编制蕾丝既有助于修女们沉思冥想又可以为她们的修道院赚取收入,可说是一举两得,所以这项活动很快就传遍整个意大利的女修道院。但是在威尼斯东北方外海的Burano小岛所制造的蕾丝更号称全世界最精致的蕾丝。据说当时的英国苏格兰女王Mary Tudor也是向Burano定制自己的婚纱的。在意大利蕾丝产业的全盛时期,岛上的女性几乎全是蕾丝手工艺者,因此,Burano岛又被誉为“蕾丝岛”。
有关蕾丝的有趣传说
关于这个美丽小岛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话说几百年前,一位水手为了生活不得不离开他心爱的未婚妻到海上打鱼。有一天,水手遇到了一条美人鱼,美人鱼为水手的深情所感动,于是尾巴一甩,扬起的浪花即化为一件美丽婚纱赠与水手。水手归来后,岛上的年轻女子纷纷用针线仿制这件婚纱。
下船后一直往加卢皮大街方向走去,你会见到满眼都是售卖蕾丝制品的小店。因为是纯手工编造,其价格自然不会便宜,一块仅在小角上绣上花纹的手帕就要五、七十元,如图案约掌心般大小则需上百元。
在18世纪的洛可可年代,**和**的享乐主义盛行,女性的身体成为供男性观赏的客体,“暴露而优雅”成了妇女们的最佳衣着品味。往往越禁忌的就越要暴露,而暴露处自然少不了蕾丝的衬托。蕾丝作为当时必不可少的服饰元素成了**艺术的推波助澜者。到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蕾丝继续大量使用于服饰制作上,但已基本抛弃了上世纪的**成分,成了浪漫与典雅、纯洁与美好的象征。在19世纪初期,蕾丝制作仍然是法国的主要产业,但随后即开始逐渐衰落。拿破仑在其统治时期曾积极推动法国蕾丝产业的发展,但蓬勃的景象并没能长期持续。到了20世纪以后,蕾丝就再也没遇到之前的“黄金时期”了。尽管如此,蕾丝再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起伏后至今仍具有其不可抗拒的魅力。上个世纪末,蕾丝又再成为时装舞台上的巨星,成为性感时尚的重要元素。
http://www.topit.me/album/904555
hudie123『日系花纹』
http://www.topit.me/album/904560
hudie123『配色参考』
http://www.topit.me/album/1779710
绯 『图腾』
http://www.topit.me/album/1735362
hermit1031 『古典花边』
http://www.topit.me/album/1049231
马丁马丁 『和风』
http://www.topit.me/album/78477
-透嗒户巷一枝花-『ふりふ 和風壁紙』
http://www.topit.me/album/1328768
-透嗒户巷一枝花- 『宗教几何』
http://www.topit.me/album/67498
南门溇澈 『日式缎布纹样』
http://www.topit.me/album/909409
瓜 『纹理』
http://www.topit.me/album/1007400
yUccA 『中国传统纹饰』
http://www.topit.me/album/1225562
tumis『日式纹样』
http://www.topit.me/album/799818
神奇女侠- 『Minä Perhonen – Textile Design 2011 A/W』
http://www.topit.me/album/1106638
tiio 『纹◆理』
http://www.topit.me/album/1246246
關於零『大 和』
http://www.topit.me/album/67498
沐微『中国传统纹饰1809-1874』
http://www.topit.me/album/288361
玻璃 『[akky]牡丹素材』
http://www.topit.me/album/959747
猫咪是一条鱼 『古风花纹』
http://www.topit.me/album/1288783
二两『- 环』150
草间弥生——这个名字听起来相当古典和优雅,但是任何看到其作品的人都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感受----无穷无尽的圆点和条纹,艳丽的花朵重叠成海洋,混淆了真实空间的存在,只有阵阵眩晕和不知身处何处的迷惑。
重复性的圆点对于草间弥生与其被当作她与世界沟通的途径,不如说是一种治疗。1929年生于日本本土的草间是一个孤独的孩子,在幼年时代她就对现实生活视域中的圆点充满兴趣。镜子,圆点花纹,生物触角和尖端都是草间弥生后来作品中重复出现的母题,她对斑点的迷恋源自幼年患有神经性视听障碍,这场疾病使她看到的世界仿佛隔着一层斑点状的网。
于是她开始画这些斑点,它们像是细胞,种族,分子,那些生命最基本的元素,草间弥生把它们看成是来自宇宙的和自然的信号。“地球也不过只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她用它们来改变固有的形式感,在事物之间刻意地制造连续性,来营造一种无限延伸的空间,置身其中的观众无法确定真实世界与幻境之间的边界。
《来和我说话》是草间弥生最喜欢的一首歌,也许她忘记了在年轻在纽约玻璃残缺的房间里度过的冬天,虽然有20年的精神病史,虽然是当今最著名的前卫艺术家,但她仍然喜欢一个人在家,端坐在自己标志式的圆点做成的沙发上,面无表情弹着钢琴哼唱:
拆掉幻想的大门
在沉痛的花朵中
现在从未终结
在通往天堂的路上
我的心沉陷于温柔
向天空呼喊
它蓝色的影子变得透明
拥抱虚幻的阴影
云升
眼泪的声音淹没玫瑰的色彩
我变成石头
不是在永恒的时间里
而是在蒸发的瞬间
【复古、森系、花纹背景】插画 -设计-动漫-植物-艺术-配色-涂色本-秘密花园-奇幻梦境-魔法森林-色彩方案-手绘-设计-色卡
-ColorView -配色-参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