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山水画的图片专辑列表,每个当代山水画相关图片专辑均由普通用户整理而成。通过欣赏专辑名称、风格和缩略图,能够迅速找到与你同样品味的用户创建的专辑,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品味的图片。当代山水画图片专辑列表,希望能帮您找到喜爱的图片。
加藤彩(Aya Kato) ,女,1982年1月14日出生,现居于日本爱知县濑户市. 加藤彩 (Aya Kato) 2004年毕业于日本爱知教育大学,就读艺术及图形图像设计专业,从2005年开始,就跻身于日本的插画家行列.加藤彩 (Aya Kato)为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家的知名杂志绘制插图,并参与电视广告的制作.目前她主要从事印刷及插画设计.
加藤彩作品风格
日本插画设计师加藤彩以其独特的诡异华丽古典的画风闻名于国际画坛,加藤彩前期作品多为夸张变形的人体,充满印度式华贵与性隐喻.*期作品色彩张狂炫目,充溢着日式风格,以及对称、和谐、多重的佛教气息.
加藤彩呈现出一种融古典和当代于一体的诡异与古典之美.加藤彩对传统的日本风格和古典的西洋文化的完美结合是现代艺术作品的精髓,她在日本风格上的表现,受到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影响.另外一方面,她也对拥有悠久文化和历史的古老建筑情有独钟.这种风格令人联想到19世纪英国的著名插画艺术家比亚兹莱,因此,加藤此被欧美艺术界誉为"东方的比亚兹莱".
从日本传统艺术中萃取精华
加藤彩不但从日本的传统文化中萃取精华,又巧妙地将她所热爱的这一切以画的姿态传递给热爱艺术的人们.加藤彩的作品呈现出浓郁的日本文化,画风充满了日本的古典美及现代美,并且添加了现代的华丽感.
加藤彩的画里融入了漫画和时尚的元素,大量运用日本传统的和服.又借童话故事或宗教传说为主题,文化的写照在她的画作里恣意流露.创造了结合东西方绘画特点的加藤彩的图像世界.充满漫画、时尚等元素
加藤彩绘画作品呈现出华丽、梦幻、迷惑众生的,诡异的迷人画面.画作的美除了在色彩和形式上有所体现,更是画面人物气质与感觉的结合.张扬肆意的笔调,姿态华丽的女子,画布上浓烈眩目的色彩带着深入骨髓的妖娆和魅惑,仿佛一幕幕颓废奢华的剪影.这就是加藤彩,一个日本女生展示给世人的奔放和执着.那份奔放笔触,那细致画风,那无人能敌的超然形象表现力.呈现出让人置身于梦幻的,唯美的仙境的图像世界,以及一种融古典和当代于一体的诡异与古典之美.
编辑本段加藤彩绘画创作类型
一、古典.
加藤彩的绘画图案性极强,图像利用古典的形象.如:线描的古装女孩,凤凰,月、云等,有的是从传统绘画中直接引用;
二、华丽.
加藤彩的作品多用金、红、黄、蓝等的对比或渐进的并置的色彩.有着维也纳分离派艺术家克里姆特(Gustav Klimt)作品的意味;
三、阴郁.
在表现华丽的同时,还有一类作品,具有阴郁的氛围,采用墨色、抽象性因素;
四、扭曲.
她偏爱线性绘画,对线的运用比较纯熟.随心所欲地引出了形象扭曲,画出了画家的心象和情感.作品《新生》(I am Born,2008)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凤凰涅盘和西方维纳斯的诞生传说,引用了凤凰、青竹和古典仕女形象,以线描勾勒,以*涂手法填充绿、蓝、黄、白等对比颜色,描绘了"我"的诞生的那一刹那,营造了一种神秘、幽深、阴郁的氛围,吸引着观者的视觉,也表现出了一种艰难的痛苦与初生的喜悦的深刻哲理.人生如此,艺术亦如此.《八歧大蛇》(Yamatanoorochi,2004)以日本《古事纪》中记载的一个传统故事,表现了怪物吞噬被献祭女孩的一刹那,采用了黑与土黄、白色的对比,依靠线描的手法,充分地描绘出了怪物的贪婪、女孩的羸弱和气氛的恐怖.
加藤彩作品的色彩运用
加藤彩的插画作品在色彩上有两种趋向:一类是绚丽,含有浓厚的商业广告味道,这其中汲取了日本传统绘画,尤其是浮世绘色彩的营养;另一类是黑白或素雅的色彩,图像变形而具有张力,追求中国画的意境.
加藤彩作品艺术价值
加藤彩用其华丽的作品给人们营造出一种全新的和谐世界,描绘内心灵魂世界的美丽事物,展现出新一代女性的风貌.
加藤彩属于年轻的80后一代,但她的作品风格已趋纯熟,在国际上已崭露头角,并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传统艺术,对加藤彩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她想把民族精神传递给下一代,唤醒每一个人身上潜在的热情,她把这一愿望注入了作品之中.使观众想起他们自己的历史、祖先和真实的愿望,就像艺术家本人所说的:"这是我的祈愿,它构成我所有艺术作品的基础."观者可以从她的作品中感受到这种特点,表现出她的内心情绪和对生活的热爱.她通过作品,创造了一个所有人的心灵都和谐统一的梦幻世界.她在艺术作品中以令人震惊的视觉效果,包含了对充满流动着的建筑,迷人的美女,极其明细的植物幻境的形象.而进行了清晰的描绘.
奈良美智是日本现今著名的现代艺术家,其作品包括漫画及动画,曾在欧美日的美术馆展出,深受欢迎.笔下的招牌便是头大大的小孩、洁白驯良的狗、以及身着绵羊装的儿童,非常可爱.笔下的人物.脸上那对眼尾上吊、不怀好意的双眼其实才是他作品的特色,那种眼中流露出不友善的神情,同时又身处在寂寥、淡漠背景中的画作主角们,不禁让人由怜生爱.
高中毕业后曾进入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就读,在中途辍学后进入爱知县立艺术大学大学院,主修美术,顺利毕业.1988年曾任美术系预备校的讲师,之后前往德国,进入杜赛尔多夫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就读,师从于德国当代艺术家.其后旅居德国,开始创作并发表大型绘画和雕塑作品.1995年获得到名古屋市艺术奖励赏.1998年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客座教授.现居于日本东京. 1999年至2000年,在日本各地有大小不同的展出活动,逐渐打开名气,并结集多本画册、绘本出版.2001年在日本各地有大规模的个展"I don't mind,if you forget me.",著名的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经常与奈良美智合作,并自承互相从对方的作品中得到灵感.她形容奈良美智的画是个"因沉痛与孤独而异常冰冷的世界,但内心绝不是恶的.而我宁可在这样的世界中长居."相信看着奈良美智的画,那个躲在你内心已久的怪眼小孩也会悄悄地在角落露出脸来.
关于奈良美智 (Yoshitomo Nara) 的作品:
奈良明显地受到了日本漫画和动画的影响,从他的作品中就可以找到这样的痕迹;用*滑的彩色蜡笔、漫画式的线条或表面创作出样貌天真的幼女和宠物般的动物.但是,他在作品加入了一种玩世不恭的味道,并通过描绘他们怀揣匕首或枪等武器进而打破他们的纯真.
奈良笔下的招牌便是头大大的小孩、洁白驯良的狗、以及身着绵羊装的儿童,非常可爱;创作素材有大幅的压克力画作也有立体的多媒体或陶瓷雕塑作品.
奈良笔下的人物,其脸上那对眼尾上吊、不怀好意的双眼其实才是他作品的正字招牌.那种眼中露出一付"看什么看?你管我!"的不友善神情.但同时却又身处在寂寥、淡漠背景中的画作主角们.让人一看到就舍不得把眼睛转开/ 有的时候画中小孩的手里还会拿着小刀.有时则是头上绑着绷带或插了根冒着血的钉子.或是那些闭着眼不断流泪的狗.这种欲言又止的受伤动物神情似乎牵动了心里的什么.跟纯粹的可爱是很不一样的.
成年观众常常指责奈良笔下的娃娃张大的眼睛怀有愤世情绪,致使将奈良娃娃视为具有攻击性的人,其实奈良美智本人并不希望他的画作变成这样,他解释:画作中的娃娃只不过是儿童,手持玩具武器,因此他们不应该是具有攻击性的人.这样说来,激发了成年人的敌意后,角色其实是颠倒的,这些成年人以罪恶的形象围绕在儿童身边,反而像是持有更强大的武器一般.
他的作品深受大众喜爱,也在国际间获得注目.许多作品更被美术馆购入成为日本*代美术的典藏品.
······························································►
“一個非常害羞的男孩(虽然年纪一把,但在我心中他还是個小孩),很简朴、谦虚,穿着随性,就是T恤跟牛仔裤,毫不做作,诚恳純真,留着长长的刘海,几乎把脸都盖住了.”曲家瑞眼中的奈良美智,出自她的作品——《喂!干嘛不做你自己》
······························································►
奈良美智和他的旅行记录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8LUPUgLM8g/dW5pb25faWQ9MTAwOTYzXzEwMDAwMV8wMV8wMQ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michinara3
个人网站
http://www.linzercola.com/nara
奈良美智的小站(豆瓣)
http://site.douban.com/nara/
奈良美智人人小站
http://zhan.renren.com/yoshitomonara?tagId=114700&from=template&checked=true
孤
独
和
疏
离
感
是
我
创
作
的
动
力
。
初心を忘れず描き続けて
Never forget your beginner's spirit!
- Nara Yoshitomo.
沈扬,当代插画家,艺名“呀呀”。画风细腻,具有国画功底,使她的画古韵十足,洋溢着水墨风情,在表现慵懒的女人之时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2006年7月大学毕业设计作品《界灵》经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为院藏作品奖;2008年作品《相见欢》获金龙奖最佳插画金奖。
出版作品
微凉文集《爱后动物伤感》全文配图
苏枕书文集《相见欢》全文配图
《空煜断锦》封面
《最后的格格》封面
《大清后宫》封面
《胭脂雪》封面已出版《一个人的后宫》封面
《母爱真可怕》封面《青莲纪事》封面
《江山谣》封面《海棠依旧》封面
《我的第一本世界文学名著》系列图书内文插图
《三生三世枕上书》繁体版封面
《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繁体版封面
编辑本段
个人作品集
画集《青瓷》
画集《薄姬》
《青莲纪事》封面
画集《唯墨》
绘本《她她》
诗画集《花·女词》
吴祖望:
在美国的一次民意测验:“您认为当代最杰出的画家是谁?”结果有82%的人投了诺尔曼·罗克威尔。
诺尔曼·罗克威尔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富裕而且充满文艺氛围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家纺织厂的经理,常常给儿子读狄更斯的小说,而诺尔曼的母亲是英国画家汤姆希尔的女儿,她对诺尔曼的影响也是极大的。他14岁时便决定从事艺术创作,先后在纽约的高等艺术学校与国立艺术学院学*。16岁那年,他为纽约的一个十分著名的商店设计,制作了四张圣诞卡而得到人们的首肯。此后,他便不断地进行创作,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他的超人的天赋。1936年他与玛丽·巴斯朵结了婚。1935年起他为马克·吐温的两本小说作了连环插图。这时,他的艺术趋于成熟,已达到一个新的深度与高度。二战爆发后,他深入前线,创作了一些厌恶战争,期盼和*的作品。后来,这些作品却受到一些人的抨击,不过,1977年他还是得到总统授予的“自由奖章”的荣誉。
这位艺术大师于1978年11月8日离开了人世,享年84岁。他离开我们已经17年了,但是,他依旧是千千万万大众所熟悉,最喜爱的艺术家。
去年,我有幸收到友人送我的一本1997年新版诺尔曼·罗克威尔画册,粗略浏览一遍,耳目为之一新,细细的逐画阅读,品赏,更是回味无穷,爱不释手了。
有一次,曾经与魏铁谈到过这位画家,他说:他最崇拜的漫画家就是诺尔曼·罗克威尔,不惜化几百元“重金”,购买他的画册。画家用细致、犀利的眼睛,在烦杂纷纭的现实生活中搜索、捕捉创作主题,然后用他的独特、丰富的想像力与扎实的绘画功力,精细入微地进行加工绘制;夸张准确而适度,同时散发出浓郁、深邃的幽默情趣,感染着人们,使之发出会心的笑。他的艺术天赋,自然是勿庸置疑的,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中还饱含着他对广大人民群众深切的同情与爱怜。
Kieron Williamson 水彩及油画作品
官方主页:http://www.kieronwilliamson.com/
Kieron Williamson生于2002年。这名现年11岁的神童小画家,来自英国东部小镇霍尔特(Holt)。小画家在他的故乡早已是家喻护晓的人物,现已经扬名世界。
在他年仅8岁时已然跻身英国最有名的当代画家之列,许多人将他与8岁画出《斗牛士》的毕加索相提并论,可他并不喜欢毕加索——他在镜头前扭着身子,一脸不情愿:“我不喜欢他,我更想成为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
Kieron的画作已成为英国艺术品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藏品。Kieron在自己的家乡诺福克郡举办了第三次个人画展。他悄悄地坐在画廊一角,目睹所有人脸上惊讶的表情——仅仅半个小时,他的33幅画作就被抢购一空,总价高达15万英镑。在此之前,他第二次个人画展上的16幅作品在 14分钟内售完,总共卖了18,200英镑。现在他的画供不应求,工作计划表排得满满的。他除了有自己的网站还有自己专属的名片。
人们从世界各地飞来观看他的画作,更有甚者在展厅外扎营两天,只为抢到自己心仪的作品。拍卖现场,英国的代理商们接受远在东京、加拿大和德国的雇主遥控,不惜重金也要买下Kieron的作品,最贵的一幅画作价格高达7,995英镑。画廊老板Adrian Hill说,"Kieron极有可能是目前全世界最火爆的画界新星”。现在,预购Kieron下一批作品的人已经有680个之多,连Kieron信手涂鸦的作业本都被开出了高价。"
Kieron的画不同于其他同龄人的作品,他不喜欢用浓烈的色彩,也不喜欢对比鲜明的构图。事实上,无论是笔触还是选景,都让人深觉Kieron有超乎他年龄的成熟——灰黄色的天、蓝色的人、浅棕色的房子和黑白色的飞鸟,浅淡却不失层次。如果仅是出于对小画家的猎奇心态,Kieron的画作无法引起如此轰动。他的画作“总是含有一种超常成熟的忧伤”。他的大多数的画作描摹的是诺福克郡的小镇风光,这里有成片的草原绿树与明媚的天空,“我喜欢这儿,没有高山或丘陵,只有一望无际的天。”
单雄威(1929~2004)
单出生于广东增城,13岁开始学*摄影,擅长黑白暗房技术和画意摄影,曾获得世界各类摄影沙龙奖牌300多枚,是美国摄影学会、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等13个学会会士。1976年曾应邀担任中国国际摄影展和上海国际摄影展等多个影赛评委。
单雄威,1929年生于中国广东省增城,而一生中大半时间都生活在越南。少年时的单雄威曾在照相馆里做学徒,之后成为一名自由风光摄影师,行摄于各地。1979年,年届50的单雄威乘船到达加利福尼亚,在旧金山唐人街一间小小的暗房中进行创作。定居美国的他,仍然坚持每隔几年就回到中国拍摄。单雄威的作品初始并不被美国摄影界所接受,直到在国际上斩获多项大奖之后,才重新受到重视。此后前来求访作品的人络绎不绝,他一直忙于为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制作照片。2004年,单雄威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单雄威拥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创作方法。他以自己精湛的暗房技术创作出一幅幅如中国传统山水画般的摄影作品。这种将东西方艺术相结合的方法可能源出于上世界40年代的香港。其最著名的开创人之一就是摄影大师郎静山——单雄威曾拜郎静山为师。这种创作方法需要将多张底片合成。其创作目的并不追求场景的真实性,而更讲究意境与美感。据说单雄威曾当着亚当斯的面,花2小时时间创作出一幅“月亮”照片,令后者佩服不已。
单雄威是最后一代继承这种创作方式的摄影师之一,也是最杰出的一位。
图片资料均收集于网络.........
东山魁夷
东山魁夷(1908-1999)(ひがしやま かいい Kaii Higashiyama) 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1908年7月生于横滨。原名新吉,画号魁夷。193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1934年留学德国,在柏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美术史。其早年绘画作品《冬日三乐章》、《光昏》分别获得1939年第一回日本画院展一等奖和1956年日本艺术院奖。1969年获文化勋章和每日艺术大奖。1999年5月6日逝世。
艺术风格
其风景画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调之美,善于表现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纯洁的大自然。他的作品在保持*面性的同时增强空间感,在装饰性中抒情寓意,格调高雅蕴藉,充满诗情哲理,透着淡淡的伤感。他对艺术理论、音乐有一定造诣,擅长散文。 作为日本的一位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名字对中国的读者并不陌生。但对东山的文字,中国的读者却很少接触,其实,他的文字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他的散文集在日本就很受欢迎,据说其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并称“双璧”。十四卷本的“东山魁夷的世界”,是他的诗文全集,并根据文字、装饰的需要配以适当的绘画作品,你会感到惊诧,一个画家的艺术品格通过文字即能传达得惟妙惟肖,真正达到了“诗为心声、画为心境”的审美境界,其文字魅力跃然纸上。
中国情缘
东山魁夷曾3次到过中国,抚触到中国民族精神的美。他到过风景优美的黄山、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和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要道———丝绸之路。这3次中国之行,使他走进了中国水墨画的世界。他的以中国风景为对象所作的画,几乎都是采用水墨。看来他对中国是有很深的情谊的,中国民族审美传统深深地浸润了他的心。因此,他虽是作家中的业余画家,却是一个正宗的日本绘画大师。他的画自成一格,独特的创作之路,创造了他绘画的辉煌。
东山魁夷的话
我的活着,与野草一样,也与路旁的小石一样。(注:东山魁夷:《风景开光》)
准确地说,我,与其说是生存,不如说是被生存,被作为日本画家,被作为风景画家。这种外力应称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注:东山魁夷:《风景开光》)
没有对人的感动,也就不会有对自然的感动。(注:东山魁夷:《愿作为自然的游子而活着》)
我是为人的灵魂而作画。(注:东山魁夷:《愿作为自然的游子而活着》)
温润的岛国环境,培育了日本人亲*自然、爱恋人生的温柔细腻的情感。在感觉的洗练方面,别国无可伦比。(注:东山魁夷:《东方和西方》)
我作品中的单纯化、形式感,既与传统性、又与现代感相通。像我这种对时代潮流不敏感的人,就因生活在现代,也自然会受到现代感觉的影响。(注:《东山魁夷·铃木进对话录》)
以上内容均来自百度百科
清《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介绍:这是一组表现雍正皇帝日常生活的作品,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的顺序排列,分别为正月观灯、二月踏青、三月赏桃、四月流觞、五月竞舟、六月纳凉、七月乞巧、八月赏月、九月赏菊、十月画像、十一月参禅和腊月赏雪。
从描绘的景物判断,表现的对象应为圆明园。画面以山水楼阁为主,建筑描绘细腻,其中既有中式园林建筑,又有西
式亭台楼阁,更有中西合璧者,画面的景观可能是画家以圆明园的建筑结合自己的想象而创作的。圆明园是雍正作皇子时的封赐,他解释说圆明园的赐名大有深意:“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雍正三年(1725年)八月圆明园兴修一新之后,雍正皇帝经常在园中居住并在此办理公务,他明谕百官“每日办理政事与宫中无异”。这12幅行乐图展现了其在圆明园生活的各个场景,也表现了12个月的不同节令风俗。
另附上:雍正各种生活图,在途中雍正扮演各种角色,想渔夫,农民等等,可以说是古代的cosplay。
王家训 1958年生于江苏东台,号水夫,斋名听风阁。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副**、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副秘书长。
参加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及中国美协主办的一系列画展,作品被国内外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 并选为国礼赠送给国外首脑。
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一系列画展和上海中国画国际邀请展、第二届中国画学术年展、香港中国当代名家水墨画精品展、中国画名家提名展、美国第三届国际书画大展、获有银奖、铜奖、优秀奖等,《当代中国美术家》《艺术界》《中国画家》《新世纪中国书画四百家》《画坛》《美术报》《浙江国画百家群星谱》《世界美术家传》《二十一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作专题介绍。
出版有《中国实力派书画家·王家训画集》《中国实力派画家丛书·王家训》《中国书画百杰王家训国画作品选》《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王家训》《王家训水浒108将画谱》和《庄子》等画集。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会员、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艺术研究部 副主任、中原书画研究院客座教授、《亚洲书画》杂志编委。
《姜太公》等作品法国航空公司让·吕克·格瑞耶总经理先生收藏。《闲把棋子说春秋》澳洲翁真如艺术基金会收藏。
《闲著纸上春秋》《花落闲窗看读书》越南副**阮功藏先生收藏。
《对弈图》中国诗书画研究院收藏。
《王羲之》美国纽约世界艺术中心收藏。
《土木堡之战》杭州于谦纪念馆收藏。
《蓝印花布》澳大利亚雷森有限公司收藏 《思维依旧》蒲华美术馆收藏 《自爱新梅寄心知》海峡**书画大展组委会收藏。
《高阁琅琅古贤书》香港雅真艺术有限公司、乐明轩书画精品艺术中心藏。
《高阁清幽人自安》上海电器公司收藏。
http://www.wangjiaxun86.com/about_us.php?cid=2
关则驹,写实主义画家。
1957年 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超过一百幅作品包括油画,水彩,素描速写,要其就读的广州市第三中学展出。
1958年 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附中。 油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选送参加广东青少年美展。
1961年 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同年入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1966年 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 毕业创作油画《女教师》选送北京参加全国美展,并由学院美术馆收藏。 为河南省博物馆创作组画《焦裕禄在兰考》。
1967年 为南昌博物馆创作油画《***在井冈山》。
1974年 连环画《槟榔山下》选送北京参加全国美展,选印于中国***文化组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画册。十一幅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80年代后
1978年 入读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班。作品《静物》,《女子肖像》由学 院术馆收藏。
关则驹作品《花季少女》1983年 油画《可可园中的姑娘》选送北京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5年 油画《春天的气息》等三幅作品选送北京参加全国油画巡回展。
1986年 油画《春天的气息》,《我的妻子》,《可可园中的姑娘》选送联邦德国参加多德蒙特艺术交流展并获一等奖。 个人画展"关则驹油画作品展"由驻广州外国机构西方艺术历史协会主办。 油画〈时间与空间〉选送福岗参加日本第二届亚洲美术展。 油画〈采摘可可〉选送曼谷参加泰国美展。 油画《黑衣女郎》《作曲家》选送香港参加香港当代油画展。
1987年 油画〈解救〉选送北京参加全军美展。
1988年 油画〈秋叶·人体〉选送北京参加全国油画展。 个人画展"关则驹油画作品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主办·广州。 为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绘制《世界名人肖像》十幅,包括爱恩斯坦,牛顿,贝多芬等,单幅印刷,全国发行。 关则驹油画《旗袍少女》***年 接受美国加州沙加缅度大学邀请举办主题画展"中国妇女"并讲学·加沙缅度。 个人画展"关则驹油画作品展"由馥画廊主办·美国·三藩市。
1990年 画集《关则驹油画作品选》由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1年 个人画展"关则驹油画作品展"由曼蒙画廊主办·三藩市。
1993年 作品参加纽约艺术博览会。
1994年 个人画展"关则驹油画作品展" 由曼蒙画廊主办·三藩市。 作品参加纽约艺术博览会。
1995年 作品参展中国艺术博览会。 作品参展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
1996年 个人画展"关则驹油画作品展" 由曼蒙画廊主办·三藩市。
1997年 作品参加新加坡国际美术展。
1998年 作品参加台北1998国际美术展。
1999年 个人画展"关则驹油画作品展"由纪念画廊主办·香港。
关则驹作品《芭蕾系列之一》2000年 个人画展"关则驹油画作品展"由魏恩斯坦画廊主办·三藩市
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是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兰,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
郎世宁1715年他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尽管如此,洋画家郎世宁也必须遵守作画前绘制稿本,待皇帝批准后再“照样准画”的清宫绘画制度,目前保留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郎世宁《百骏图》稿本就说明了这一点。郎世宁还将欧洲的绘画技法传授给中国的宫廷画家,使得清代的宫廷绘画带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呈现出不同于历代宫廷绘画的新颖画貌和独特风格。
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
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重用。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帝、乾隆帝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见插图)、《弘历及后妃像》、《*定西域战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