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十三陵图片,陵区占地面积达40*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庄严肃穆的南京中山陵图片,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是中国*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方米。
崇陵是清光绪皇帝陵寝,位于泰陵东南约4公里金龙峪,是我国最后一座帝王陵,建于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于民国4年(1915年),在内忧外患中完工的陵寝自是不比之前帝王陵墓那般规模宏大,但其仍吸收古代建筑艺术精华,自有其特色。崇陵是清西陵中唯一被盗贼成功实施盗掘的帝陵,目前地宫呈开放状态。可怜光绪帝,生前变法失败,壮志未酬,死后遭盗贼袭扰,只落得个偌大陵寝空空如也,可悲可叹!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
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
位于北京市昌*县境内天寿山南麓,定陵是以明十三陵中所营建的第十座陵墓而建的遗址博物馆。明十三陵是明朝自迁都北京后,定陵十三位故去皇帝的埋葬之处。十三座陵寝构成的皇陵建筑群均依山为陵,规模宏大、气势磅薄。
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清昭陵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楼殿威严,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壮丽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楼殿威严,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壮丽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关睢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2003年7月3号决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2003年7月3号决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传统中国建筑以形式分为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两大类.官式建筑又分为设置斗栱,具有纪念性的大式建筑,与不设斗栱,纯实用性的小式建筑两种.官式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较高的建筑,其中又分为帝王宫殿与官府衙署等起居办公建筑;皇家苑囿等园林建筑;帝王及后妃死后归葬的陵寝建筑;帝王祭祀先祖的太庙,礼祀天地山川的坛庙等礼制建筑;孔庙,国子监及州学,府学,县学等官方主办的教育建筑;佛寺,道观等宗教建筑多类.
慈湖和大溪陵寝是先总统蒋公和***先生二位的陵寝,同位于大溪镇福安里,二地相距不远。慈湖旧名埤尾,有前后两湖,其间有小溪相连,先总统蒋公以其酷似故乡淅江奉化为由,命名为慈湖。而大溪陵寝塬为头寮宾馆,本是一座*淡的四合院,陵寝四周植有龙柏、梅树、山茶,气氛宁静安详,***先生的灵柩奉厝在正厅,一般来此谒灵的人均在正厅前的天井行礼致敬。
位于桃园大溪的两蒋陵寝慈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三军仪队的交接操演,然而,和陵寝只隔一道铁门的后山,还有个神秘的后慈湖。后慈湖湖光山色,景致优美,在人口稠密的台湾,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天然美景。这是蒋介石诸多行馆之一,也是他最爱的落脚之地。
在湖北钟祥市城北有一座奇特的皇帝陵寝,葬在陵内的主人是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亲朱祐杬,他生前没有当过一天皇帝,只有”庙号“而没有”年号“。在他死后的第二年因儿子朱厚熜即帝位而被追尊为皇帝,下葬的“兴献王坟”也按皇帝陵寝的规制改建成现在的“显陵”。
陵寝建筑,基本上是沿袭明朝十三陵建造,并加以改进。往北依次为东西朝房、班房、隆恩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月牙城、宝城、宝顶、周围红墙环绕,与隆恩门相衔接。
泰姬陵- 印度知名古建筑泰姬陵(波斯语,乌尔都语: تاج محل ),全称为“泰姬·玛哈尔陵”,又译泰姬玛哈,被印度诗翁泰戈尔形容为“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泰姬陵是一座为爱而生的建筑,它是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宫殿式陵园,在一天里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自然光线中显现出不同的特色,其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没有陵寝的冷寂,反倒寓意了爱情的新生。这就是印度的骄傲,世界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