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装饰设计的图片专辑列表,每个装饰设计相关图片专辑均由普通用户整理而成。通过欣赏专辑名称、风格和缩略图,能够迅速找到与你同样品味的用户创建的专辑,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品味的图片。装饰设计图片专辑列表,希望能帮您找到喜爱的图片。
美甲是一种对指(趾)甲进行装饰美化的工作,又称甲艺设计。美甲是根据客人的手形、甲形、肤质、服装的色彩和要求,对指(趾)甲进行消毒、清洁、护理、保养、修饰美化的过程。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涂指甲油
■1.先将手洗净,消毒,用磨砂条修正指甲形状。 ■2.涂层加钙底油,在指甲表面。 ■3.沾少许指甲油涂在指甲尖先端,再涂指甲尖的反面 。 ■4.涂擦指甲的正中,刷子稍*些,刷头稍压开一些。 ■5.涂指甲左侧,再涂指甲右侧 。 ■6.薄薄地涂第二遍指甲油 。 ■7.涂完甲油如有多余甲油溢出,用标签沾上洗甲水,将多余甲油擦去。 ■8.再涂上一层亮油。 ■9.完成。 从色系上来说,肤色偏黑的女性选择暗红、豆沙等深色系列较为合适;而皮肤白暂的女性使用亮色系列或无色透明指甲油会很漂亮;浅色系的指甲油会使手指看上去显得纤细修长;粉红色和灰棕色会柔和手部轮廓。
以珠宝闻名于世的意大利当代珠宝商宝格丽 (BVLGARI),起源于希腊的爱彼罗斯 (Epirus) 区。一百多年前,其家族的建立者--索帝里欧·宝格丽 (Sotirio Bulgari) 在此地使百年工艺起死回生,创造了珍贵的银制雕刻饰品。1879年,索帝里欧·宝格丽举家移民到意大利,先在那不勒斯(Naples)居住数月之后,便带领家人迁移到罗马安定下来。索帝里欧最初在Pincio上French Academy的门前贩卖他所制造的银器。之后,一位希腊商人将位于Via Sistina街上的店面橱窗一角借给索帝里欧展示他的商品,于是,索帝里欧以其产品独特的装饰设计风格,从此踏上他未来的成功之路。1884年,索帝里欧在同一条街上开设了第一家店铺。
1894年,索帝里欧将店面迁移到Via Condotti 28号。随后,又于1905年将店迁移到Via dei Condotti 10号,并借用英国文豪狄更斯一本小说的书名,将店取名为 "Old Curiosity Shop",以吸引来自英美的观光客。在这期间,索帝里欧考量每位顾客对饰品的不同需求,开始增加珠宝和银饰的数量和款式,以满足客人多样的选择。
图片资料均收集于网络............
捏泥时代的乐趣从“培乐多”的出现开始了有压泥机器和配套的工具。本以为捏泥就停留在了童年。而今美国女艺术家Meredith Dittmar,也用陶泥捏出艺术品般的图案。她现居波特兰,之前曾是一位Flash设计师,也许这跟她的专业也有莫大的联系。
从专业角度来说,她这个叫软陶,从她的工作室就可以看出专业性,而她的作品更是让人惊叹,相对于画来说,更有立体感,每个细节都凹凸有致,更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制作水*的高超,想是花费不少心血的。这种作品在很多场合的装饰效果肯定不错的。艺术气息浓郁的风格,让我们不禁开始联想到之前沙画的创作大师Sand Dream 指尖流畅在沙子间滑过留下了动感的画面……
这些新奇的创意不知不觉在身边流行开来。Meredith Dittmar利用这些毫不起眼的物件创作出颇具视觉冲击的作品不得不让人惊叹。
1978年出生于广州
199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
200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装饰艺术设计系
2004年创办艺术空间别馆
现生活工作于广州和北京
曹斐,当代艺术家。曹斐的作品从流行文化中吸取意象并使其达到奇特而睿智的风格,从而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出当代中国城市中年轻人的情绪和社会境遇。2000 年开始,她通过《三元里》、《角色》、《嘻哈: 广州》、《嘻哈: 福冈》、《嘻哈:纽约》、《珠三角枭雄传》、《父亲》、《谁的乌托邦》等作品确立了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让人无法忽视的地位。从2007 年开始,曹斐基于3D 在线虚拟世界Second Life 创作的《我? 镜》和《人民城寨》引发了广泛的国际关注,被誉为“数字时代的史诗”。曹斐的头部镜头不是形象的外观,而是真人在面对或许被我们称为使21世纪新中国产生动荡的“第三种情形”时的生动面容——不完美的、有细微差别的、质问的和怀有希望的。
“那是裙子的一部分?”
“嗯,这是一条连衣裙,围裙是连着上身的。所以,这是一件?两件?还是三件?围裙设计确实改变了构图空间和轮廓。”
这是上周媒体预览时与Phillip Lim对话的节选,其中他解释了他“迷件套”的概念:后空、侧空、无底的服装组合为完整的look。这绝对是有野心的开局,想要完胜并不容易,但这是3.1有史以来最棒也最精良的系列之一。
Lim最明智之举在于没有陷入往常*惯的简洁运动装的窠臼,同时保持色彩的中性。他还用薄纱发展了他的空间抽象理念,成为了一周以来这一趋势的最佳试验作品。透明硬纱制成的T恤背部铺绣皮革亮片;裸色薄纱连衣裙上装饰着5种不同的黑色蕾丝;而半透明乌干纱演绎下的风衣有了时髦新貌。
这一季的奢侈感无疑更强烈,尤其是裁剪精良的丝质西服套装(也许我们看到了Nancy Rohde的影响,这位造型师还是Dries Van Noten的顾问,她是Lim首次采用的秀场造型师。)当然,Lim心里还盘算着一件事,就是有竞争力的价格,这样今天首次亮相的鞋包系列才能更对零售商的眼。
记得春夏系列时,Collette Dinnigan用“小清新”的围巾印花小背心和蕾丝灯笼裤做噱头,吸引了一大批热爱优雅浪漫妆扮的女明星和贵妇人并成为其簇拥。正因如此,那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的春夏造型就使这一次被她形容为“追忆往昔廓形”的最新秋冬系列黯然失色。尤其是在观看了今早举行的Dinnigan大秀之后,一个疑问始终纠结在脑海里,究竟谁会热衷于那些带有裙衬的古怪蕾丝花边衬衫呢?也许,幻想一个穿着这些衣服参加晚宴的某位女明星会更容易理解这个问题。她也许正穿着Dinnigan设计的那些像盔甲缀满沉重的水晶串珠或钉珠装饰物的礼服,努力地在众人中蹒跚前行,看起来既古板又拖沓。但是紧接着,伸展台上出现了三个以特大型号的蓝色圆点图案造型,它们的出现并没有唤起人们一丁点儿的喜爱之情。总而言之,或许春夏的主题更加适合热爱澳洲灿烂阳光的Dinnigan。遗憾的是,最终,对于女明星和贵妇人应当穿什么过冬这方面,她实在是无甚建树。
灵魂哥特乐队Salem的音乐是Riccardo Tisci为Givenchy操刀的最新春夏系列的秀场音乐。它为该品牌建立起一种新的节奏,削弱了天主教风格所占的比例,集中火力于对异教风格的诠释。这个系列的主旨是猎豹,一种在草原上飞奔的大型猫科动物。它贯穿在系列的各个层面,从夹克衫上覆盖的层叠印染披肩,到飘逸的雪纺套裙上的印花,再到裤装上的大量涂鸦。没有比这种特殊的动物印花更能表现复古魅力了,但是当涉及到他固有的哥特主义风格时,Tisci将这个主旨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到了这首充斥着二十一世纪颓废风格的诗歌长句中。
高度控制下的人造风格使得整个系列呈现出强烈的忠于主旨的单一性。你可以把它归功于一个孩子关于高不可攀的美丽新世界的疯狂梦想——一个激励着从Balenciaga到Bill Blass的众多设计大师们的同样的梦想。如今,Tisci似乎也加入到了那个世界中,他的系列弥漫着无可非议的胜利气息。但这也是一个赤裸裸的黑暗的胜利,拉链元素的出现验证了这一事实。它们作为装饰元素蜿蜒在衣服的上下腰围,袖口和裤子上。这些拉链带来的朋克感在束带和肩带的捆绑下得到了更强烈的凸显。
除了猎豹和拉链之外,这个系列的精髓在于Tisci用在所有单品上的长而透明的层次。它们为衣服注入了一种难以捉摸的渐变色彩,仿佛在暗示鬼魂的存在。它软化了衣服廓形,使其更易穿着。这正是Tisci的常规风格:一些正常的商业设计,加上一些肆无忌惮的创造。毫无疑问,这将会是他未来的设计模式。
.
享受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因此对于每季都热心关注PPQ的一大群朋友和粉丝而言,PPQ仿佛还是个年轻品牌。当他们发现公司已经度过十年春秋,并正准备庆祝十年庆典时,都感到有些惊讶。据Amy Molyneaux 及Percy Parker( PPQ 的两位设计师) 所言,为纪念公司10周年而准备的PPQ时装秀,是非常神圣的时刻。Molyneaux在后台表示:“我认为这是对我们过去旅程的一个纪念仪式,我们要记住自己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走过了这么长的路。”
PPQ由两位设计师共同掌管,这在时装界并不多见,于是,决断自然成了品牌的命门——共同享有的自主决定权很可能带来负面影响。虽然两人在实践中可能意见相左,但人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拥有共同的审美品位,并且能够合作无间。他们的春季系列的灵感出自一位富有的达拉斯时髦人士,她热爱着自己的钻石和丹宁布,也把同样的热情投入对嫩粉色套装的执着中。春夏系列的设计秉承着“多多益善”的思路,随处可见代表品牌标志的字母P和Q的印花便是最好的印证。但整个系列显得有些“标志成瘾”,设计游走在无用和可爱之间,他们用天蓝的底色衬托玫瑰图案;而在丝绸睡裤上使用了颜色鲜艳的软薄绸印花,精致的人造奢华感恰恰符合了当今的潮流。你会看到它们在大街小巷流行起来,但有时候确实很难对这一系列进行分析——真正会在人群中流行的衣着,和仅仅是T台上的设计花招之间的界限很难区分。幸运的是,与Lee合作的牛仔布工作衬衫、毛边短裤和紧身牛仔裤就要推出了。这些作品都采用大量的玫瑰印花,钥匙和字母P和Q图案做装饰,它们能迅速解决上面提出的难题——这些衣服明显是用于日常穿着的。
尽管与Lee的合作将继续,但事实上,Molyneaux和Parker已经叫停了大部分此类合作,他们希望能够重组自己的事业,有可能的话,探寻一条冲出英国,走向世界舞台的道路。Molyneaux 解释说:“我们实在太忙了,做的事情太多。现在我们要抽身出来,理清思路。”他们需要用严谨的规划和思考,来迎接PPQ的第二个十年。
1924年,前苏联导演Yakov Protazanov执导了一部名叫《火星女王艾丽塔》 (Aelita: Queen of Mars) 的科幻电影,受其影响,1927年,德国导演弗里茨·朗 (Fritz Lang) 又拍摄了一部描写地上繁华都市与黑暗的地下城之间故事的科幻片《大都会》(Metropolis) 。两部经典影片中暗黑奇诡、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变成了里卡多·提西 (Riccardo Tisci) 设计2012春夏高级定制系列时的灵感。
由超模达丽雅·斯托寇思 (Daria Strokous) 演绎的那袭上半身犹如工装**背心的钉珠流苏礼服,和祖萨娜·比约可 (Zuzanna Bijoch) 演绎的套穿在白色礼服外的黑色斜拉链套裙,正是为了模拟《大都会》(Metropolis) 中繁华奢靡的地上城市与工人们居住的暗黑地下城市的对比。深棕色的鳄鱼皮被切割成方形、三角形的小块,耗费350多个小时拼贴连缀成盔甲式的晚礼服,背后装饰了立体五角星图案的燕尾式短夹克套穿在黑色、深棕色透视+亮片礼服之外,穿上它们的模特,犹如那座暗黑地下城市的守护者。
6月26日,Pitti Uomo是佛罗伦萨一年一度的男装交易会。今年,Alexis Mabille在米兰男装周到来之前,借此*台展现了2013春夏男装系列。纵观交易会外的各路街拍,即使是100度的高温也没有打消众位男士打领带、穿西装的念头。而Mabille却有意与这种一丝不苟的穿衣哲学唱反调——一路从楼梯高处走下的模特们,秀出巴黎品牌可爱的男孩情怀。只可惜,忙碌的时尚达人们并不买账,自顾自的坐在街边的露天咖啡馆里忙碌地安排行程计划。
在Pitti中打开意大利市场,让一贯在设计中大打“舒适牌”的Mabille慌乱了步伐。舒适没有了,只有黑与白的棋盘硬生生地闯入粉和蓝的清新小世界。Mabille对此解释为他是在用颜色混合起日装与晚装,灵感则来自十九世纪巴黎的闹市区。“如今的世界像一个夜总会,但却是在下午就营业。”他对新设计的不伦不类解释到。
牛仔裤、短裤、针织套衫在腰部打结,装扮很符合游园会的气质;而装饰在上衣的亮片和铆钉,又让人误以为这是Disco元素在作祟。Alexis Mabille本季展露的年轻、随意的打扮,跟街头的穿衣风格格格不入。但这丝毫不影响Mabille刚刚签署的投资新计划,即秋天,在巴黎商业区再开一家新店铺。
René Lalique先生是一位热爱生命的天才艺术家,他以前卫、不同于当世的专业设计及制造手法,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艺术作品。有人甚至认为,19世纪末法国珠宝业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RenéLALIQUE,因为他重新诠释了现代珠宝的含义。
René Lalique先生于1860年4月6日出生在法国香槟区,他自幼拥有艺术天份,热爱大自然;父亲辞世后,他听从母亲的意见,到巴黎师承珠宝师Louis Aucoc,他一边学*珠宝制作技术,一边在巴黎的装饰艺术学院读书;1882年,他开始以自由工作者的身份,为卡地亚、Jacta及Boucheron 等著名珠宝品牌设计珠宝首饰,其作品风格独特,极具原创性;1886年,他接管Jules Destape位于巴黎的工场,开始制作自己的作品;René Lalique早期作品受新艺术运动影响,其设计具有强烈的自然及古典主义风格,他以大自然为素材,并融合了丰富的想象力,被称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
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René Lalique努力挖掘大千世界每一个细微之处,探索自然界中一切可用于装饰的元素,如蝴蝶、飞蛾、蜻蜓等,在他的作品中,连黄蜂、甲虫和草蜢也能展示出鲜为人知的魅力,René Lalique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他善于捕捉精美与微妙的细节,用以点缀自己心爱的珠宝,并探索如何将*凡的材料塑造成灵性四溢的杰作。
1900年的Exposition Universelle为René Lalique创造了一生中最辉煌的成就,那一年他荣膺Legiond’Honneur大奖,其珠宝作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从伦敦到圣彼得堡,欧洲所有的宫廷与著名博物馆纷纷向他索求作品,在短短几个月里,拥有一件LALIQUE作品成为每个人的梦想,在法国乃至全世界,成百上千的艺术家纷纷开始仿制他的作品。
1910年,René Lalique将他的创作热情从珠宝转向了琉璃,他在这一全新领域同样取得了非凡的成就。50岁那年,他将艺术创作普及化,转入工业化生产;经过数年奋斗,René Lalique探索出了一整套用来创作华贵典雅装饰作品的工艺方法,他运用失蜡法倒模(mould-cast)出各式各样的琉璃造型,将琉璃部位趁热熔接至作品表面,采用吹塑与模压技术,为Francois Coty香水公司生产香水瓶,从而奠定了香水瓶工业化生产的基础,他的过人才华因Coty作品再次令世人折服,稍后,LALIQUE又将其它元素融入其作品中,使琉璃的创作技巧日臻完美。
René Lalique在下半生一直醉心于晶莹剔透的琉璃创作,每一件琉璃作品都体现出了他的天赋,不管是大型作品,还是小巧的家居饰品乃至家俬部件,LALIQUE均选用琉璃作为表达其创作意念的主要媒介,他甚至还将琉璃融入到建筑艺术中,门窗、喷泉、纪念碑、小教堂、枝形吊灯……将琉璃的艺术效果发挥到了极至。1945年5月1日,René Lalique在巴黎与世长辞,享年85岁,这颗20世纪最闪亮的琉璃巨星悄然陨落。
René Lalique去世后,其家族的第二代成员开始转向水晶作品的制作,LALIQUE品牌也由此从琉璃时代进入水晶时代。而今,LALIQUE家族通过三代人的努力,已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水晶品牌之一,它已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是代表着一种优雅、高贵的生活态度。
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了一股中国热,随之而诞生了被称为艳情艺术的洛可可风格。洛可可时期大致始于1715年路易十四驾崩,于1793年路易十六被送上绞刑架为止。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总体特征给人留下浪漫愉快、轻柔优美的印象。中国热的兴起和作为沟通中西文化纽带的传教士活动是分不开的,随着法国传教士在华的活动,中国的文化经典如《春秋》、《礼记》等的部分章节甚至全书被介绍到了法国,中国的特产如丝稠、 瓷器、漆器等被大量引进法国。一场中国文化热在法国逐渐升温,诞生于此时的“洛可可风格”正是这种对中国文化的憧憬与向往的反映。
“洛可可”(Rococo)原指用石块和贝壳装饰庭园,后引申为洛可可式布置或装饰,常见于室内设计、绘画、建筑和雕塑。“洛可可风格”同中国艺术崇尚的超脱、纯朴、想象以及含蓄典雅、质朴等东方古典审美取向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从中国吸收的更多的来自于精神上的飘逸轻柔和自然天成的态度。
路易十五统治时代是洛可可风格的鼎盛期,所以洛可可风格又被称为“路易十五式”。路易十五(1710—1774)五岁继承王位,在位*六十年。他对艺术的审美喜好和艺术追求深深地影响着那一时期的家居风格。
灿烂的东方文化使欧洲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美好的单纯的向往,许多重要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都崇尚至极,例如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就特别推崇中国文化,他曾称赞中国人是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认为中国哲学没有任何神奇的意味。
Farah Angsana本次春季系列的主题为“东方魅惑”,设计师将整场秀解释为其对日本文化的崇敬:象征樱花颜色的粉色渐变;灰色的蝴蝶袖束腰长裙,饰有很多金属饰片的宽腰带;覆盆子色的鸡尾酒礼服,短裙有如折纸形态,而胸部则环绕珠花。根据秀场备注,为表现“清澈的夏空”,一件装饰华丽的灰蓝色和服外套在其他蓝裙子的伴衬下出场,裙子颜色从海蓝色到淡蓝色,不一而足。
除了和服,本次系列并没有其他特别具有日式风格的服饰,毕竟到处都可见粉花和蓝天。然而Angsana推销的是闪闪惹人爱的鸡尾酒礼服本身,而非一个概念,因此完全遵循灵感,恐怕会离题稍远。这一季采用演绎的方式而非T台走秀是个妙招。这些服装在混合出现时效果最好,毕竟它们不适合太强烈的镁光灯照耀。
纽约:2011/09/10
欢迎大家加入时装发布小组:
http://topit.me/group/6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