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的七律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爱国的七律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爱国的七律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爱国的七律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陆游的爱国七律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下面小编带来的是陆游的爱国七律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示儿
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人队伍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注释
1.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3.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伤
6.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古代*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
7.同:统一。
8.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人队伍。
9.北定:将北方*定。
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2.无忘:不要忘记。
13.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赏析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bu)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人队伍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人队伍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拓展内容】
示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理解诗句
3.*本课生字新词。
4.背诵这两首诗。
二、教学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格外欢快的原因。
2.理解诗句
三、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板书:示儿)
二、预*课文,提出预*要求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三、指导学*《示儿》
1.指名读课文。(重点提示:祭的读音)
《七律.长征》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律.长征》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律·长征
诗人:*
朝代:*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古诗赏析
【注释】
(1)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2)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3)等闲:**常常的意思。
(4)腾细浪:是指翻滚起来的小浪花。
(5)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6)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7)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8)大渡:指大渡河。
(9)三军:指*的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10)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11)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12)逶迤(wēi yí):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13)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14)走泥丸:是指滚动的小泥球。
(15)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6)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17)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得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译文】
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蜿蜒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细浪的细流,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它们如小泥丸一般。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赏析】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足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度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写小满的七律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小满的七律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七律·小满
小满温和夏意浓,麦仁满粒量还轻。
稻田追粪催分孽,绵羊剪绒防冷风。
油菜收割荚角子,蚜虫防治麦杆蝇。
联合机械查修备,待战农忙暂放松。
2、小满
元 元淮
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
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
3、小满
当代 左河水
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
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后脚款丝商。
4、初夏游张园
宋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5、七绝 小满日口号
明 李昌祺
久晴泥路足风沙,杏子生仁楝谢花。
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
6、吴门竹枝词
清 王泰偕
调剂阴晴作好年,麦寒豆暖两周旋。
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
7、四月二日与黄观澜员外傅仲圭都事同访单德甫宪使不值
明 陶安
得闲来访单绣使,上堂只逢双墨君。
小轩雨久长新树,*午风生驱宿云。
更策羸骖寻雪洞,偶看稚子摘池芹。
连营万屋无闲地,小满初晴麦气薰。
8、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宋 赵蕃
一春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
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
9、晨征
宋 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
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10、落第南还晚泊黄牛村
明 何吾驺
两山断尽夕阳边,荡漾溪沙泊小船。
石壑带云阴欲雨,茅檐笼树暝含烟。
新凉牛犊归桑薄,小满人家割麦田。
何日数椽山里住,倦游空自忆林泉。
11、《小满》
长卿
七律长征古诗原文
《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七律长征古诗原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律·长征
诗人:* 朝代:*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1)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2)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3)等闲:**常常的意思。
(4)腾细浪:是指翻滚起来的小浪花。
(5)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6)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7)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8)大渡:指大渡河。
(9)三军:指*工农的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10)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11)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12)逶迤(wēi yí):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13)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14)走泥丸:是指滚动的小泥球。
(15)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6)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17)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得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译文】
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蜿蜒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细浪的细流,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它们如小泥丸一般。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背景】
1934年10月,*工农的红军为粉碎**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
七律立夏的古诗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律立夏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立夏》
宋·方回
吾家正对*山,南向宜添屋数间。
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闲。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经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辽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偷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暑旱苦热
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凄然
宋·陆游
手持绿酒酹苍苔,今岁何由疋马来。
清泪不随春雨断,孤吟欲和暮猿哀。
皂貂破弊归心切,白发凄凉老境催。
誓墓只思长不出,松门日日手亲开。
立夏奉祀太一宫
宋·刘筠
舜柏森森拂绛霄,薰风瑟瑟动云璈。
琳房遍设沉榆*,金檠齐燃绿桂膏。
秘册十行开凤检,灵辉三烛驻霓旄。
香飘员峤空歌歇,北斗阑干月殿高。
立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秋河。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歌颂祖国强大的七律诗
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三、讲究*仄。即要符合*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仄交互安排。根据首句头两字的*仄,七言律诗分为*起和仄起两体。根据*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一、**仄仄仄**(*起*收,末两字是**,称之为**脚);二、**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称之为*仄脚);三、仄仄**仄仄*(仄起*收,末两字是仄*,称之为仄*脚);四、仄仄***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这四种句型是律诗*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四、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歌颂祖国强大的七律诗(精选19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茫茫宇宙显辉煌,一箭双星华夏光。
北斗导航增密度,国人惊世拓新章。
长空渺渺银龙舞,大地翩翩快鉄翔。
筑梦蓝天多壮志,神州崛起势难当。
全球石墨烯独创,快到无形想象中。
高鉄速提三百五,磁悬车列四千程。
上天机客成功舞,下海航空母舰通。
量子技能超跨跃,世人轰动举国腾。
六秩九来非老迈,东方华夏正晨曦。
青山隐隐如屏画,碧水遥遥展娆姿。
勤奋哪虚难又至,坚强敢敌霸环欺。
精心做好当前事,楼顶长飘国庆旗。
晨起舒心秋色好,闻风悦目赏微寒。
临窗桂树花香郁,入水云霞彩锦宽。
蝶恋芳丛双绕舞,鹭飞湖面众翔欢。
祯祥美景人间醉,莫忘和*寸土安。
金秋十月颂歌扬,华诞来临德政彰。
国泰应思他日痛,家安难忘旧时伤。
戍边惩寇精磨剑,守岛驱顽细擦枪。
盛世和谐求共治,江山稳固永*康。
今逢华诞意如潮,放眼中华尽舜尧。
北斗神舟天际显,脱贫除恶战旗飘。
繁荣富裕民心悦,舒畅和谐积弊消。
国阜政廉家运畅,复兴大梦看今朝。
血海频征廿八年,乾坤彻转换青天。
鸭江烽火精钢淬,朔漠菇云贞碣镌。
汹涌春潮民富豫,骋驰宇舰国骄坚。
澄源治本祛烦敝,华夏完瓯梦复圆。
中华大地春秋美,国泰民安日月明。
永争上游名国际,远山*水第一名。
富贵豪情君须记,强国强兵保安宁。
繁星满天乾坤转,荣辱不忘万年青。
华夏社稷五千年,浑浑噩噩到如今。
百余年前社稷乱,又有夷敌乱国家。
群雄并起扶社稷,其无私心又几何。
削断战剑蒋介石,一统江山*。
如今已余七十载,民强国富再今朝。
惟愿祖国腾风起,再*台湾收六子。
燎原星火水流长,真理诚然眷福康。
改革天天织锦绣,文明处处耀辉煌。
鹏程万里舒基业,热血千秋颂史章。
世博迎来还伟愿,台湾统一更欢祥。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关于古韵云梯的七律诗
一
接天碧浪起何方,放眼凭栏俗虑忘。
望海楼台千载事,开山岛上几重光。
御碑寂寞听云语,草岸痴迷恋夕阳。
但看雄关遮不住,三春飞絮透清香。
二
三春飞絮透清香,兴得重游思绪长。
一道雄关千载胜,满城怡景万家昌。
天开绿浪连天宇,水漫银滩接水光。
关塞何须骚客赋,史书页页美名扬
三
史书页页美名扬,御赐碑文德运昌。
诚敬先人称楷范,循遵天理应纲常。
不悲尘世征途短,更尽冰心孝意长。
但让春晖如雨露,天酬正道久安康。
四
天酬正道久安康,旧庙修成供禹王。
月照禅林添福寿,海升紫气绕村庄。
当年治水*天下,后辈谋篇富故乡。
从此江淮珠玉灿,云梯放彩胜朝阳。
五
云梯放彩胜朝阳,四面笙歌紫气香。
古柳风融宜燕剪,新潮浪卷逐鸥翔
思今但惜春秋短,怀古应知天海长。
我醉桃源仙子境,畅然奋笔赋诗狂。
七律五律诗集
《凤凰台上忆吹箫》
(词林正韵)
风往江南,一程烟水,晓春朱阁生香。
袅袅青丝柳,蝶戏芬芳。
谁盼归舟港口?花落处,水岸飞扬。
幽幽梦,凝眸女子,韵味深藏。
***
钱塘,落红缕缕,来往客匆匆,渡口春堂。
燕语楼台闹,青瓦红妆。
春色黄昏行尽,谁念这?深巷幽长。
胭脂雪,遥遥陌中,念旧时庄。
七律《三月江南》
(*水韵)
芳菲引蝶碧铺纱,春嫁江南水岸涯。
古道疏香迎客意,清风拂枊入人家。
三分景色胸怀影,一盏禅心云雾茶。
莫问知音何处有,飞红落落醉朝霞。
《玉蝴蝶》
(词林正韵)
春色满,小疏香,榭台烟柳长,
绮梦不思量,偏偏蝶影伤。
***
清风往,穿幽巷,朱户阁楼扬,
谁惜昨红妆?落英飞入窗。
七律《春入农家》
(中华新韵)
草舍农家谁倚门?芳香肆意自缤纷。
半帘清梦风前共,一处闲情画角吞。
又见春归花灿灿,时闻犬吠院深深。
徘徊小径庄生境,不觉烟村暮落昏。
《临江仙》
(词林正韵)
翠意因风云作浪,垂帘嫩柳幽幽。
缤纷似玉倚朱楼,小窗春色满,青案墨花柔。
***
燕子来回鸣院内,晓时清梦心头。
诗田莫管岁华流,尘埃皆不问,风骨自然修。
《浪淘沙*春叩燕子楼》
(词林正韵)
柳曳小桃红,香雪重重。
绮罗琼袖卷西风,拂面腮边青玉案,正点芙蓉。
***
窗枕翠蒙蒙,时有花浓。
莺飞逐浪碧云空,忽落阑前春晓里,但醉朦胧。
五律《西子》
(*水韵)
云追堤岸影,柳戏映波桥。
翠雨长长舞,红英缓缓飘。
黄莺穿自在,花港客逍遥。
梦里千寻处,江南四季娇。
爱国的七律古诗 爱国的七律古诗四句 有关爱国的七律古诗 热爱祖国的七律古诗大全 写荣国府的七律古诗 写爱国的古诗七言律诗 写三国的七律古诗词 赞美国庆的七律古诗 关于爱国的古诗七言律诗 七句七律的古诗 古诗年的七律 牛的古诗七律 古诗七律的韵律 歌颂新中国的古诗七律 鸡的七律古诗 七律双节的古诗 写雪的七律古诗 七夕的七律古诗 关于爱情的七律古诗 咏棋的七律古诗 七律征雁的古诗 有名的七律古诗 写竹的七律古诗 七律残病的古诗 七律古诗的几联 最苦的古诗七律 昏韵的七律古诗 七律写雪的古诗 含月的七律古诗 七律写秋的古诗
母亲节的七律古诗 赞美国庆节七律诗 关于春节的七律古诗 悼念父亲的七律古诗 歌颂祖国强大的七律诗 七律立夏优美古诗词 七律长征古诗原文 陆游的爱国七律诗 描写夏天小满的七律古诗大全 七律立夏的古诗词 七律芒种古诗及注释 七律.夜安眠古诗词十首 七律绝句古诗励志 两首七律·清明节古诗 《七律.长征》古诗 古韵七律九首 《七律长征》古诗朗读(七律长征诵读手势动作) 七律长征的诗意 写小满的七律古诗 爱国的古诗七言七句149句 七律中秋组诗 悼念父亲的七律古诗 七律藏头诗 七律三首诗歌 七律绝句古诗有哪些 关于古韵云梯的七律诗 七律五律诗集 七律立夏优美古诗词(精选19首) 关于春节的七律古诗
关于柳树送别留恋的古诗 张籍写过哪些思念家人的古诗 写有春节的古诗 带有瓷度的古诗 春晴的古诗歌曲 表达友谊的四字词语和古诗 在脚上画画的古诗 带有亨字的经典古诗词 两首关于江南春景的古诗 望天门山古诗的题目 饬字的古诗 赞美敦煌飞天女的古诗 借月舒坏的古诗 古诗的小视频讲解 乞巧古诗的简短意思 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古诗 三则古诗求学的故事 哪些古诗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 开展新工作的古诗 描写荷尔蒙的古诗词 画的古诗画配图 粤语版的古诗 心怀感恩爱心永恒的古诗 林升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带伐的古诗 古诗中的咸亭 周邦彦写鸡的古诗 山东夏日的古诗 文学观念的古诗 李白的古诗春夏秋冬 用古诗深夜对女人的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