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 >

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

关于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白堤苏堤和白居易苏轼有什么关系

  • 苏轼
  • 白堤苏堤和白居易苏轼有什么关系

      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堤苏堤和白居易苏轼有什么关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凡到过杭州西湖者,大约极少有人是不曾徒步走过“白堤”“苏堤”这两条著名长堤的;凡徒步走过这两条长堤者,大约极少有人不知道它们的得名之由是:分别由唐宋两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和苏东坡在担任杭州地方长官时主持修筑的。

      其实,细究两堤来历,上述知识并不准确。

      位于西湖北边,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西至“*湖秋月”,这一条连接杭州市区跟西湖风景区的著名堤岸,通常被称为“白堤”。人们都说,这是因为,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担任杭州刺史期间,主持修筑了这一条堤岸。其实,这个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白居易在做杭州刺史期间,的确曾经主持修筑过一条堤岸,但不是这一条。它位于旧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曾经被称为“白公堤”。但是,那一条堤岸由于城市地理的变迁,今天已经无迹可寻了。现在这一条“白堤”,并非“白公堤”的简称,而是“白沙堤”的缩略。“白沙堤”是唐朝时的名字,同时它还被叫做“沙堤”;到了宋代,又有“孤山路”、“十锦塘”等名称。“白沙堤”虽然也修筑于唐代,当初是为了储蓄湖水用于农业灌溉,但是时间显然早于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从白居易一首诗《钱唐湖春游》(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看,他在杭州西湖的活动,主要范围似乎是孤山以西,今天曲院风荷一带。白沙堤并非如今天这般游人如织,而是相对比较荒凉的地方。不然,白居易也无法在那里骑马驰骋。总之,“白堤”的`修筑,跟白居易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相比之下,位于西湖西侧、南北贯穿西湖的苏堤,为苏轼所建筑,则于史有证。《元史》记载,元佑五年(1090)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曾疏浚西湖,并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苏东坡主持修筑的堤岸,大约是日后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下这一条堤岸的雏形。虽说是雏形,但是,构成这一条堤岸最著名的六条桥,即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都已经有了。据说,这些名字都出自苏东坡的锦心绣口。苏东坡本人的诗歌中,有关于修筑这条堤岸的清楚记载:“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轼在颍州》)南宋开始,苏东坡主持修建的这一条堤岸,已经成为西湖十景之首,名曰“苏堤春晓”。不过,可以肯定,今天游人所见的苏堤,早已不复苏东坡修筑的原样,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增补修葺,整饬路面,植树造林。比如,在里西湖修筑了“杨公堤”的明代弘治年间杭州知州杨孟瑛,就曾经将部分疏浚西湖的淤泥用于补益“苏堤”。也就是说,今日“苏堤”之美,并非成就于苏东坡一人之手。

      可见,西湖的两条名堤,得名之由,一条是移花接木,一条则是以偏概全。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情况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白居易、苏轼都是不错的地方官,都曾经有过造福一方的德政,令当地百姓念念不忘;二、白居易、苏轼都是著名的诗人(文人),当地人说着自豪,外地人听着神往,且都很容易记住,容易成为公众话题;三、他们都有好几首脍炙人口的描写、表现西湖美景的诗词,游西湖、吟诵其诗词,很愿意他们以地方长官的身份有功于创造西湖美景。

      换一个角度说:人们把两条堤岸当作两位曾造福一方的封建地方官的纪念碑。或曰:人们请两位著名诗人代言这一处举世无双的山水美景。位于杭州西湖北侧的纪念岳飞的岳王庙里,有一副著名的对联,道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对于整个杭州西湖而言,也可以仿作一副对联,可以是“西湖有幸来白苏,宋都无辜容秦贾”。白指白居易,苏指苏轼;秦是秦桧,贾是贾似道。

[阅读全文]...
  • 白居易的古诗

  • 白居易的古诗(精选29首)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居易的古诗(精选29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忆江南·江南忆》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6、《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7、《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8、《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阅读全文]...
  • 白居易的古诗

  •   1、《相和歌辞王昭君二首》

      之一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之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2、《相和歌辞短歌行二首》

      之一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出为白昼入为夜,圜转如珠住不得。

      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

      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

      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

      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颓。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复强饮一杯。

      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老到来。

      之二

      世人求富贵,多为身嗜欲。

      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

      问君少年日,苦学将干禄。

      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宿。

      布衾不周体,藜茄才充腹。

      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

      奴温已挟纩,马肥初食粟。

      未敢议欢游,尚为名检束。

      耳目聋暗后,堂上调丝竹。

      牙齿缺落时,盘中堆酒肉。

      彼来此已去,外馀中不足。

      少壮与荣华,相避如寒燠。

      青云去地远,白日终天速。

      从古无奈何,短歌听一曲。

      3、《相和歌辞反白头吟》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

      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

      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

      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

      古称怨报死,则人有所惩。

      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

      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

      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

      岂能泥尘下,区区酬怨憎。

      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4、《相和歌辞怨诗》

      夺宠心那惯,寻思倚殿门。

      不知移旧爱,何处作新恩。

      5、《相和歌辞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6、《杂曲歌·辞悲哉行》

      悲哉为儒者,力学不能疲。

[阅读全文]...
  • 古诗草白居易

  • 古诗草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之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草白居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好友,茂密青草代表我深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野草一直长到古老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样子。

      赏析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画面。古原草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力量,毁灭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力量,再生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胜利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理想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白氏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河南新郑。卒后葬于河南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刑部尚书。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阅读全文]...
  • 白居易《鸟》古诗

  • 白居易《鸟》古诗

      《鸟》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选自《全唐诗》。本文就来分享一篇白居易《鸟》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鸟》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诗意: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的。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 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主旨: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与仁爱之心。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人物生*

      出生乱世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之后,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仕官生活

      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贬谪江州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而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贬为

      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818年,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至江州与白居易相聚。当白居易被任命为忠州刺史时,白行简也一同与兄长溯江而上。途中与元稹相遇于黄牛峡,三人相游之处被称为三游洞。在忠州任职的时间,白居易在忠州城东的山坡上种花,并命名此地为“东坡”。[10] 同年冬,被任命为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819年到任。820年夏,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

      白居易的母亲虽因看花坠井去世,然而白居易早有许多咏花之作,而依宋代的'纪录,新井诗作于元和元年左右(新井诗今已失传),可见此事不能构成罪名。他被贬谪的主因,很可能与他写讽谕作品而得罪当权者有关。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虽仍有关怀人民的心,表现出的行动却已无过去的火花了。然而白居易在江州虽不得志,大体上仍能恬然自处,曾在庐山香炉峰北建草堂,并与当地的僧人交游。

[阅读全文]...
  • 草白居易古诗

  • 草白居易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草白居易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赏析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然后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然后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然后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然后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然后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阅读全文]...
  • 2年级白居易的古诗

  • 2年级白居易的古诗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白居易,唐代三大白居易之一。接下来小编搜集了2年级白居易的古诗,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释

      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赏析

      这一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白居易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白居易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白居易。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白居易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易。《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凡生活的小诗。白居易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二、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注释

      1、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2、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3、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4、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5、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6、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赏析

      第一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诗人白居易抓住了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诗人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这两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诗人白居易并不是为了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这里就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仅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池上早夏

      唐代: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译文

      晚春初夏的一个晚上,刚下过雨,塘里的水积得很深,抬头望头顶的枝丫上已经长出了叶子。

      远处几只船好像没有组织的渡家一样散乱的排着,旁边村落篱笆疏散,好像只是一个小的江村。

[阅读全文]...
  • 白居易写的古诗有哪些

  • 白居易写的古诗有哪些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写的古诗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清明夜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译文

      清明节夜晚时,清风**,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

      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的欣赏花。

      赏析

      《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俗。

      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

      但这首诗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不禁让人要笑问:“可是愁嫁?”

      对白居易一向颇有好感,虽然当初《琵琶行》《长恨歌》曾经让我背得痛不欲生,但是长大以后细细回味,其名句却处处可用得,选他这首,是因为意境的清朗,和颜色对比的鲜明却不刺眼,白居易在夜里听乐看花,怡然自得,但绕着回廊行而复歇,却含蓄点出了此闲适后的白居易的真正心意。

      背景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惯。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比男人玩的更开心。

      2、鸟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3、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译文

      春风吹拂柳枝随风起舞,绽出嫩芽一片嫩黄比丝柔软。

      永丰坊西角的荒园里,整日都没有人,这柳枝属于谁?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柳的风姿可爱,后两句抒发感慨,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绝。

      诗中写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现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条,此诗亦即于此着笔。首句写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春风千万枝”,是说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一树而千万枝,可见柳之繁茂。次句极写柳枝之秀色夺目,柔嫩多姿。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金色”、“丝”,比譬形象,写尽早春新柳又嫩又软之娇态。此句上承春风,写的仍是风中情景,风中之柳,才更能显出枝条之软。句中叠用两个“于”字,接连比况,更加突出了“软”和“嫩”,而且使节奏轻快流动,与诗中欣喜赞美之情非常协调。这两句把垂柳之生机横溢,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生动。《唐宋诗醇》称此诗“风致翩翩”,确是中肯之论。

      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白居易笔锋一转,写的却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白居易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这首咏物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时期,由于朋党斗争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挤。白居易自己,也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此诗所写,亦当含有白居易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内。

      此诗将咏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着一丝痕迹。全诗明白晓畅,有如民歌,加以描写生动传神,当时就“遍流京都”。后来苏轼写《洞仙歌》词咏柳,有“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之句,隐括此诗,读来仍然令人有无限低回之感,足见其艺术力量感人至深了。

      4、白云泉

      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译文

      太*山上的白云泉清澈可人,白云自在舒卷,泉水从容奔流。

      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冲下山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在添波澜。

      赏析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白居易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白居易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白居易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诗的风格*淡浑朴,清代田雯谓“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正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天*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号称“吴中第一水”,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白居易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白居易无意描绘天*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白居易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5、登观音台望城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6、中秋月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7、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译文

[阅读全文]...
  • 春风古诗白居易译文(春风唐白居易的古诗)

  • 春风
  • 春林初盛,春水初生,春风十里,岁岁年年,时光的脚步从不停歇,转眼又是一年春风起时。

    春风来不远,就在屋东头。

    和我一起读关于春风的古诗词,沐浴久远时光里的日暖风和。

    01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唐 白居易《春风》

    赏析:京城的春天来得早,春风先吹开了皇家园林里的早梅花,然后又让樱桃花,杏花,桃花和梨花次第开放。

    春风十里,荠麦青青。春风拂过,乡间田野里的荠菜花和榆荚都欢呼雀跃频频招手,好像再说,春风为我而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风最是无私,从未厚此薄彼。

    不管是园中名花贵草,还是田间地头的无名花草,不管是繁华京都,还是偏远乡野,只要是时节一到,它立刻就会把它们装扮一新,使它们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繁华景象。

    春风浩荡,在诗人的笔下,春风是如此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灵动活泼,所到之处,都会留下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诗人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02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清 袁枚《春风》

    赏析:春风像一位尊贵的客人一般,它一到,立刻就会给山川大地带来一派生机勃勃的繁华景象。

    春风来的时候,冰消雪融,河流解冻,山川返青,草木萌动,一切都呈现出了欣欣然的景象。

    春风拂过的身后,草木萌发,鲜花盛开,生机盎然万紫千红的春天已然粉墨登场了。

    没有姗姗迟来,诗人笔下的春风是雷厉风行的,它是急速地大踏步地走来,而且一来就让春天马上回归大地,让天地万物都即刻沐浴在温暖和煦的春光里。

    诗人简介: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文笔与纪晓岚齐名,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作品传世。

    03

    春风动春心,流木瞩山林。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南北朝 佚名《子夜四时歌》

    赏析:阳光和暖,惠风和畅,郊外踏青,漫步在欣欣向荣的春山上,诗人的心情特别舒畅。

    放眼望去,群山青翠,山花烂漫,鸟儿欢唱,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繁华景象。

    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春风吹拂,万象更新,一切都是生命中最好的样子。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南北朝 佚名《子夜四时歌 春林花多媚》

    赏析:春暖花开,野外林中的花草树木争芳斗艳,鲜艳明媚,可是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小鸟的鸣叫声却显得有些孤单寂寞。

    春风拂面,温暖和煦,令人陶醉,多情的它似乎善解人意,轻轻地吹起游春少女的衣衫。

    春林初盛,春花灿烂,春鸟欢唱,春风浩荡,在诗人的笔下,春天是如此的灵动鲜活。

    04

    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蛾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宋 赵令畴《清*乐 春风依旧》

    赏析:贺知章说,二月春风似剪刀,万条垂下绿丝绦。

    相较之下,赵令畴眼里的春风可就温柔多了,它是一双温暖柔软的巧手,在风和日丽的时候,轻轻地揉搓着隋堤上的柳条,直到把它们都变成了娇嫩的鹅电影。

    春风吹绿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天,诗人想起去年此时和心上人一起流连在隋堤上赏春踏青的情景,那时是多么的美好。

    今年的今天,诗人只能独自漂泊在外,归期无望,要相见,隔年期,怎能不倍感忧伤呢。

    如果把一个人置于此种折磨之中,用不了多少时日,他就会郁闷而亡。

    昔日春风浩荡,幸福甜蜜,而今天各一方,归期渺茫。

    隋堤春柳依旧,心中人却天各一方相见无期,面对如此巨大的人生反差,诗人怎能不心绪难*肝肠寸断呢。

    人们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物依旧,人非昨,这是无可奈何的惆怅和落寞,是人生的无常,唯有且行且珍惜,才不会辜负。

    诗人简介:赵令畴,字德麟,自号聊富翁,宋太祖次子燕王之玄孙,著有《侯青鲭》八卷。

    春天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花开花落,春风几度,儿时的歌谣还在耳边回响,时光的脚步已经匆匆走过了那么多年。

    流年似水,多少的的人事已经渐行渐远,许多的无可奈何也已经成了岁月里的云淡风轻。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原来,人生走到最后,剩下的只是生命的顿悟,然后守着岁月静好,闲看春风拂过青草地,一年又一年……

[阅读全文]...
  • 白居易古诗词

  • 白居易古诗词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

      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

      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弊筐。

      听其相顾言,

      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

      岁宴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早期讽谕诗中的佳作,为后来新乐府、泰中吟等讽谕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诗人在这首诗里通过看割麦这个简单情节,表现出当时农民劳动的艰辛、生活的困苦,揭示了造成这种苦难的原因 苛捐杂税的繁重,把抨击柔头直接指向横征暴敛、搜括民财、兼并土地使农民破产的封建剥削制度,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宫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试题】

      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名句“ , ”一脉相承。

      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

      【参考答案】

      1、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2、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

      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20xx年高考语文试题浙江卷)

      【鉴赏】

      此诗是《秦中吟十首》中的第九首,作于元和五年前后,当时诗人在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前蜀韦榖编《才调集》收此诗,题作“伤阌乡县囚”。

      此诗与《秦中吟十首》中的《轻肥》一诗思想内容相*,中所说虽是阌乡一地,在当时却具有普遍意义。作者只是客观地描述了情况:一方面朱门车马穷奢极侈;另一方面无辜的囚犯冻死狱中。对比之中,主题自然显现。与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相似。表现手法基本相同;都是把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不同生活境遇加以对照,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

      《歌舞》这首诗把朝廷贵官的糜烂生活与狱中的“冻死囚”相对照,对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作了无情的鞭挞,对被迫沦为“囚犯”的劳动人民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前者详写,后者却只在末尾重笔点出。因为“冻死”二字已能尽囚犯之惨状,因此简洁而有力;而朝廷贵官的'奢糜生活,则必须详尽铺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这个对比变得格外强烈和鲜明。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 - 句子

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 - 语录

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 - 说说

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 - 名言

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 - 诗词

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 - 祝福

白居易和苏轼的古诗有哪一些 - 心语

推荐词条

卑微的说说 委屈说说 拜佛的说说 晚餐的说说 qq免费说说赞 累成狗的说说 种菜的说说 幼儿园端午节说说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说说 老死不相往来经典说说 胃痛很难受的心情说说 气质的说说 亲人去世说说 吃饺子的说说 谈恋爱说说 做个安静的哑巴说说 讨厌说谎的人说说 说说说说说 沉默说说 嗓子疼的说说 孩子生日说说 经典的说说 好邻居的说说 回老家的说说 心里住着一个人的说说 下雨幽默说说 11月励志说说 余生说说 国庆节心情说说 生日没人记得伤感说说 感谢说说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