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背诵古诗对历史地理的好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背诵古诗对历史地理的好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背诵古诗对历史地理的好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背诵古诗对历史地理的好处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元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元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有那些?“大元”在它短暂的97年生命历程中给*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元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政治上:
1、元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达360余年的几个*分立和割据的局面,出现了空前的统一。
这种大统一局面在*历史上是仅见的,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而且疆域之大,也是以前历朝不可比拟的,也为它以后五、六百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据《元史地理志》载,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
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历来由少数民族地方*统治的一些地区,也正式划入了元朝版图。
正所谓“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随着吐蕃诸部归附元朝,*地区就正式成为我国*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元*在此设立了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自此*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开始确立。
也是在元朝,*在台湾地区设置了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
这是**在台湾正式建立的行*力机构。
所有这些在*历史上的影响都是极为巨大的。
2、为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全国行政事务之同时,在地方推行了行省制,统管地方军事、行政、财政事务。
当时全国共分设了11个行省。
其中包括了唐时所谓的“羁縻之州”。
行省制度是元朝的一个创举,是对秦汉以来郡县制的发展,对后代行政区划影响很大,这一制度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
(二)经济上:
经济方面仍以农业为主,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残暴和剥削,元朝整体生产力比宋朝低,但是在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广泛种植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草原时期以畜牧为主,经济单一,无所谓土地制度。
攻打华北时,惨酷的屠杀和劫掠带来很大的破坏。
灭金国后,在耶律楚材劝谏下,成吉思汗同意复苏农业,鼓励*垦殖以期长治久安。
忽必烈即位之后,实行一些鼓励生产、安抚流亡的措施。
到元朝时,由于经济作物棉花不断推广种植,与棉纺织品在江南一带都比较兴盛。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促使国内经济的发展。
元代的农业生产从总的来说,不是倒退,而是有所前进,但各地区的发展却并不*衡。
由于蒙古贵族在西征,攻金和灭宋战争中,俘虏了大批工匠,都集中到官营手工业局、院。
元朝统一全国以后,手工业局、院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规模较大,分工很细,能工巧匠多,故而生产有了发展。
手工业空前发达,其规模和产量远在宋、金之上。
总之,元代的工商业保持着相当发展的趋势,在*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均超过前代。
由于蒙古对商品交换依赖较大,同时受儒家轻商思想较少,故元朝比较提倡商业,使得商品经济十分繁荣,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相当富庶的国家。
而元朝的首都大都,也成为当时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
为了适应商品交换,元朝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是*历史上第一个完全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然而因滥发纸币也造成通货膨胀。
商品交流也促进了元代交通业的发展,改善了陆路、漕运,内河与海路交通。
(三)民族关系上:
元明宗和王束本来就不是当皇帝的命,如果事情发展顺利,他本该在叔父元仁宗死后就能当上皇帝,当时,海山兄弟俩之间曾达成协议:兄终弟及、叔侄相承。即在仁宗死后,由海山的长子和世王束继承大统。然而,仁宗即位后,就背弃了当初的协议。公元1316年,元仁宗议立太子,当时的右丞相铁木迭儿建议立仁宗之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而仁宗早就将和兄长海山的约定抛之脑后,于是便顺水推舟,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将和世竦封为周王,令他到云南去居住。因此,和世王束第一次做皇帝的美梦就这样破灭了。
等到元仁宗的儿子元英宗死后,即位的又是泰定帝,泰定帝死后,上都和大都分别出了一个皇帝,因此还发生了内战。大都这边的皇帝是和世的弟弟图帖睦尔,图帖睦尔处心积虑,为打败上都军,将上都的皇帝弄下台,他不得不答应让位给拥有重兵的哥哥和世。上都的天顺帝被灭后,图帖睦尔没有食言,果然把帝位让给了和世。公元1329年,图帖睦尔遣使劝进,于是和世便在和林之北登基称帝,是为明宗。
明宗即位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巩固自己的帝位。他首先将自己的心腹大臣分别安插在元代中央三大要害部门,分别负责政务、军队和监察的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随后又将一批亲信任命为全国各主要地区的地方官,这一行动又严重地影响了图帖睦尔在地方上的势力范围。
面对明宗咄咄逼人的姿态,图帖睦尔自知难以直接对抗,于是在表面上做足文章,将明宗稳住:公元1329年,明宗在图帖睦尔的屡次邀请下,率众到达了上都附*的王忽察都,并与图帖睦尔在此会面,于是设宴饮酒,结果被铤而走险的图帖睦尔用毒药害死在宴*上。明宗到最后虽然当上皇帝,但还是尝到当皇帝的滋味,就这样糊里糊涂地送了命。
(四)交通及对外联系上:
元朝的交通十分发达。
不仅陆路有完备的驿传制度,四通八达,(这种制度对国外诸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俄罗斯,沿用了数百年之久)而且注意发展漕运和海运。
元朝灭南宋后,为了南粮北运,开辟了南北海运线。
海运线自长江口的刘家港入海,至崇明三沙放洋东行,由成山转西至刘家岛、登州,于莱州大洋入界河口到直沽。
这条海运线成为元朝南粮北运的主要航道。
隋时开凿的大运河在宋、金时已不畅通,于是元世祖决定对运河进行疏浚与整修。
分别开挖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自此元代运河航线不必绕道洛阳,全程缩短了900余公里。
对于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发挥了巨大作用。
有元一代是对外开放的时代,进入了*中外交通,经济文化大交流的活跃期。
幼儿背诵唐诗的5大好处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幼儿背诵唐诗的5大好处,欢迎大家参考!
许多父母把唐诗选做幼儿早期教育的教材,唐诗中的律诗、绝句,短小精悍,而且合辙押韵,琅琅上口。通过背诵唐诗,可以使儿童从小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那么,幼儿背诵唐诗还有哪些好处呢?下面就请贝奇早教机构的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可以锻炼儿童的记忆力。唐诗有些篇章与儿歌相似,孩子记忆能力好,很容易背会。一般儿歌,艺术性差;唐诗中不少篇章,艺术性、思想意境均佳。常背一点唐诗,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二、可以使孩子受到美感的熏陶。唐诗中有不少篇章都写得很美,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再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都写得富于诗情画意,多让孩子读一读,背一背,可以受到美的陶冶,有利于身心健康。
三、可以为孩子将来学*汉语打下基础。诗歌中,既有不少儿童不认识的字,又有许多语法现象,学龄前阶段背些诗歌,可以使和童提前接触汉语知识。不少人文学修养好都与他们从小接触过唐诗有关。
四、可以使孩子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唐诗是古代的文化,在给孩子讲解唐诗时,可以随着讲解,使孩子自然而然地懂理一些历史知识。这比单纯地讲历史,更容易受到儿童欢迎。
五、有些诗句,孩子听不懂。不懂也不要紧。难懂的地方,给以简单扼要的解释。母婴用品团购的超级育儿宝典中就有,专为宝宝设计的宝典。有位教育家讲得有道理,对孩子们来说,不大懂的东西可能像块冰,孩子吞进肚里后,自己会化的。不过,花的时间有长有短。总的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诗的理解越来越深。这与让学生死记硬背课就不一样:它对孩子无思想压力,其目的是利用儿童良好的记忆潜力,使之不致浪费。
拓展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体诗。*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清明背诵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背诵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2.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3.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4.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5.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6.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孟浩然《清明即事》
7.清明又*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8.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9.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10.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1.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清明日对酒》
12.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13.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4.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15.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16.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17.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18.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19.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20.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3、寒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5、《阮郎归》南国春半踏青时
(唐)欧阳修
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6、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古诗背诵大赛作文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背诵大赛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我们学*的过程中,老师经常教我们背诵一些古诗词,时间长了,我们积累的古诗越来越多。所以老师为了检验我们的学*成果,决定来一场古诗背诵大赛。
既是比赛嘛,当然也要有一定的规则了。首先老师给每个人一分基础分,然后通过抽签决定背哪首诗,背对了加一分,错了扣一分,其他人可以抢答别人不会的,背下加分,卡壳背不下去了不扣分,反正就当玩了。最后按得分高低评出四个奖次。
比赛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女生代表张媛博,看那神态,沉着又冷静,可说轻松过一关。
第二个人是贾永航,他一开始就紧张,结结巴巴地背,把以前特别熟练的都忘记了,求助一次之后,还是想不起来,急得他满脸通红,抓耳挠腮的,大家也跟着着急,可帮不上忙啊!就因为好心提醒,那个同学还被扣了分呢。最后贾永航不得不放弃,失去一分,把机会留给了抢答的同学。由于抢答举手的人实在太多了,老师已经分不出先后,就用石头、剪子、布选择最后的背诵者,而选手们更是个个跃跃欲试,奋勇争先,甚至站起来,高举着双手,大声喊着:“老师,我!我!”……
比赛结束了,四个奖次各有所属,拿到奖品的同学喜笑颜开。虽然我与奖品无缘,但我依然为获奖的同学骄傲,因为他们是如此地优秀,而我有幸和他们坐在同一间教室里。
今天,传统课上,我们举行了一场激烈的男女生古诗背诵大赛。背传统文化里学的古诗,我们分成男生一队,女生一队。比赛规则是背的加3分,读的加2分。
第一场比赛开始了!女生队派出包馨竹发起挑战,她背得声情并茂为女生队加了3分。而我们男生也不示弱,派出齐挚来迎战。他声音响亮、掷地有声,但是他是读的,所以只加了2分。女生们兴高采烈,又派出了吴雨诺来挑战,女生们的加油声像汹涌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在同学们的加油声中,吴雨诺又为女生赢得了3分。我们男生们商量一下决定派宋浩然迎战。为了压倒女生们的士气,我们的加油声比她们的声音更要大。宋浩然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为我们男生加了三分。比赛在如火如茶地进行着
终于轮到我了!我和陈依蕊对战。一开始,我很紧张,心里就像踹了一只小兔子,怦,怦跳个不停。陈依蕊背完了以后,我的心里有了底,镇定了下来。因为她虽然是背的,但背的不是很熟练,所以只加了2分。我大大方方地站了起来,用洪亮的声音背了一首《酌贪泉》,背完以后响起了一片呐喊声,我抬头一看,我的三分。下面是田慧聪和陈玥艺对战。
第一场比赛,我们男生获胜。期待下面的比赛更精彩。古诗背诵大赛可真好玩!
古诗词背诵知识点
1.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木兰诗》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相。原文中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回乡偶书》中通过一个小小生活细节寄寓作者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淮上与友人别》中从听觉、视觉方面抒发各自天涯的离愁之情的诗句是: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邻一样的亲*,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杜牧《江南春》中写景的句子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9.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写出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0.杜甫的《望岳》 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曹操的'《观沧海》 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14.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6.《迢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被分隔两地,隔河相望,难以相会的痛苦的句子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7.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描写*原广阔景象的诗句: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18.杜甫的《春望》 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恨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9.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背诵立夏的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背诵立夏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立夏奉祀太一宫
宋·刘筠
舜柏森森拂绛霄,薰风瑟瑟动云璈。
琳房遍设沉榆*,金檠齐燃绿桂膏。
秘册十行开凤检,灵辉三烛驻霓旄。
香飘员峤空歌歇,北斗阑干月殿高。
立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山中立夏即事
明·蔡汝楠
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
幽僻还闻鸟,清和未换衣。
绿帏槐影合,香饭药苗肥。
尽日柴关启,蚕家过客稀。
立夏日晚过丁卿草堂
明·张掞
江上茅堂柳四垂,又逢旅次过春时。
雨多苔蚀悬琴壁,水满蛙生洗砚池。
风浦萧萧帆过疾,烟空漠漠鸟来迟。
避喧心事何人解,窗下幽篁许独知。
立夏诗画
(吴藕汀)
多年不见小黄鱼,
寄客何来樱笋厨。
立夏将离春去也,
几枝蕙草正芳舒。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与土地有关的历史典故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正悄然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农业、走出农村。下面请欣赏关于与土地有关的历史典故,希望你们喜欢!
*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是我国古代生产关系的基础与核心。历代统治者都不断调整土地制度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古代土地制度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即井田制);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其中封建土地所有制又包括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个部分。
一、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在原始社会前期,由于生产力水*极为低下,人们只有联合起来,集体劳动,才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求得生存和繁衍的机会。集体劳动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于是,土地便由氏族成员共同占有和使用,这便是人类最早的土地制度。其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共同开发管理,共享土地收益。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土地逐渐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共耕地,由村社成员集体耕种,收获用于祭祖、聚餐等公共开支;另一部分是分给各户的“份地”,由各户自己耕作和收获。土地开始由公有向私有过渡。
二、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井田制出现于商代(一说夏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一般由九块百亩的方田组成。当时,长、宽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一田的面积为百亩(约合今三十一点二亩),作为一“夫”,即一个劳动力耕种的土地。因为九块方田摆在一起,恰好是一个“井”字形,故名“井田”。井田名义上归国王(国家)所有,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各级贵族,受封者(奴隶主)可以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并要交一定的贡赋。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种井田,无偿占有奴隶的劳动成果。因此,井田制的实质不是土地国有制,而是一种名为国有,实为奴隶主贵族所有的土地制度。
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出现,使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各诸侯国的改革(如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等)都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私有,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到了战国,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此后,各国在改革中也先后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土地私有,标志着井田制彻底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1.国家土地所有制
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在建立之初,*都会竭力控制一定数量的土地,以保证维护强大的*所必需的财政收入。为了利用好这部分国有土地,统治者曾采取过多种土地经营制度。主要有:王莽时的“王田制”;曹魏、明、清的屯田制;西晋的占田制;北魏、隋、唐的均田制等。但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封建国家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甚至听任地主、官僚、贵族兼并土地。于是,土地占有状况不断变化,基本趋势是:地主、官僚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兼并农民和国家的土地,最终导致“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同时,封建国家控制的土地数量急剧减少,*统治力量严重削弱。
2.地主土地所有制
这是封建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一种土地制度,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凭借其对土地的占有和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他们。为了榨取更多地租,地主不断兼并农民乃至国家的土地,致使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
3.农民土地所有制
在封建社会里,大量存在着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从事一家一户的分散劳动,“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就是这种小农经济的写照。在这种土地制度下,农民只承担国家的租赋徭役,不向地主交纳租税,劳动积极性较高。但他们是地主兼并的主要对象,因而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古代土地制度在演变过程中还有一些非主流的所有制形式。除了原始社会早期,私有制产生之前,几乎每一历史阶段都不是单纯实行某一种土地制度,而是以一种土地制度为主,几种土地制度并行。
1785年土地法令是美国独立后颁布的第一个公共土地出售法令,该法令确立了美国西部公共土地出售的基本制度,奠定了美国早期公共土地政策的基础,对后来的西进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独立战争后,美国掌握了大约1亿5100多万英亩的公共土地。对于这些公共土地的处理,当时美国社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将土地无偿赠与愿意去西部定居的小农,在西部建立一个自由的小农社会。如其代表人物杰斐逊在《弗吉尼亚宪法》的讨论中就曾提出,限制个人拥有土地的数量,向西部的占地者免费授予小块土地产。另一种观点是将西部公共土地出售使其成为国家收入的来源。
1785年土地法令最终确定了出售西部公共土地,将其作为国家收入来源的公共土地政策。该政策的确立,除了国家急需收入解决财政困难的现实原因以外,还得益于殖民地时期各殖民地土地处理所积累的经验,其降低了后来土地立法的成本。将土地作为收入的来源在殖民地时期就曾广泛施行。殖民地建立之初,英国将其土地制度移植到北美殖民地。其规定,北美土地归英王所有,英王按照中世纪的方式将土地分封给业主或殖民公司。作为交换,这些业主和殖民地公司需要向英王承担义务。以此类推,在这些土地上耕种的居民也需要向业主或殖民公司承担一定义务,通常情况下这种义务由免役租代替。但这仅仅是法律上的关系。在实际上由于英国远离北美,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比较弱。因此,殖民公司(后来被殖民*替代)、业主和殖民*成为北美殖民地土地的实际管理者和所有者。由于这些主体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它们都希望扩大自己的收入。在当时的北美,土地无疑是最直接的财富。最初,各殖民地主要通过授地和收取地租的方式来处理土地,后来业主和各殖民地*为了增加自己的现金收入,开始出售土地。
最早开始出售土地的是殖民地的殖民公司和业主。在殖民地创立之初,殖民公司伦敦弗吉尼亚公司负责资金筹集的埃德温尚迪思就提出通过出售北美的土地来筹集资金的建议。1661年,弗吉尼亚的北奈克开始出售土地,随后北卡罗来纳的业主也开始效仿弗吉尼亚。1681年,宾夕法尼亚的业主威廉佩恩将30万英亩土地卖给了250名英国教友会成员。1682和1683年马里兰的业主以公告的形式公开出售土地。
到18世纪,各殖民地*开始出售土地。最初各殖民地*并不是直接出售,而是采用其他形式。1701年弗吉尼亚殖民地允许没有资格享受人头权利的人以每50英亩5先令的价格购买土地。此后,康涅狄格在1737年,马萨诸塞在1762年以村镇为单位出售*所有的土地。与此同时,英国也效仿各个殖民地出售土地。1771年和1772年,英国以每100英亩5镑的价格出售其在新罕布什尔的非私人土地。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英国以此为参考条件,出售其它王室殖民地的土地。美国获得独立后,各个殖民地为了增加收入偿还债务,开始出售其在西部占有的土地。
除了以上业主和殖民*直接出售土地以外,北美殖民地还盛行土地投机。到独立前后,美国的土地市场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下至*民,上至华盛顿、杰斐逊等开国元勋,都参与土地投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交易机制。到1785年,美国的土地市场已经形成。土地市场的形成其,不仅方便土地交易,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人们的市场观念。因此,将公共土地出售作为*收入的来源对于当时的美国社会而言,并不与其社会意识形态相抵触。
在确立了公共土地进入市场的基本原则后,邦联国会还需要制定公共土地进入市场的具体交易规则。1785年土地法令确定的交易规则主要包括两个方而,首先确定的是先测量后出售以及村镇和地块同时作为土地出售的单位的基本原则;其次是具体的出售规定。从内容看,该法令可总结为矩形测量、按村镇和地块交叉出售、公开拍卖,以及设有最低出售而积和最低销售价格等。以上这些交易规则并不是由土地法令的制定者创造出来的,而是将各州在殖民地时期的一些惯例进行综合。
在土地测量和土地出售的基本原则方而,主要有以下具体内容:一、俄亥俄河西北部土地以36*方英里的村镇为基本单位进行划分,界线以经线和纬线*行(即直线测量原则),经测量后方可出售;二、每个村镇要划成36个地块,每个地块为1*方英里(合640英亩),每个地块分别对应1到36的数字;三、一半村镇以640英亩((1*方英里)为单位出售,另一半村镇以半个村镇(18*方英里)为基本单位交叉出售。
在土地测量方而主要包括先测量后出售的惯例和矩形测量,而在土地处理的方式方而主要采用了以新英格兰的土地处理模式为主,结合南部的土地处理模式。根据当时南部和新英格兰的*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先出售后测量。即国家先确定购买者的购买权利,然后再派出代理人对其权利进行确认。具体做法是买方在出售土地范围内选择其要购买土地的大致位置和数量,然后由土地管理人员根据买方的描述进行测量。这种做法能够满足买方选择的自由,对于购买者而言是有利的。但这种方式也会提高产权界定成本,甚至会造成高昂的代理成本。因此先出售后测量的实行范围逐渐减小。先测量后出售被越来越多的殖民地采用。
对土地进行测量最早可以追溯到殖民地建立早期的直线测量和直角规划。最早将矩形测量应用于实践的'是查理斯顿,它在1671年对城市街道进行规划时便划分了矩形的街区。此后,新奥尔良、圣路易斯等城市也采用了这一原则。当然在进行测量时,地块的边界并不一定是同经纬线*行的,其一般都是根据地形,如沿着河流、堤岸、路等进行测量,但其所测得的地块的形状一般都是比较规则的。特别在按照新英格兰模式建立的村镇中,这种测量使用非常普遍。但在整个17世纪,虽然整个殖民地已经建立起了测量制度,但是却没有发现按照矩形进行测量的案例。直到18世纪,矩形测量才开始有成功的案例。1735年,在马萨诸塞的bridge建立的村镇中首次有了按照矩形测量的案例,并且矩形的长与宽基本是相等的。中部的宾夕法尼亚的业主在1763年也提出按矩形测量的要求。因为这种方式易于测量,矩形测量的思想逐渐向南部的弗吉尼亚、马里兰、北卡罗来纳等地普及开来。
与测量制度相联系的是相应的土地处理模式,1785年所采用土地处理模式是以新英格兰土地处理模式为主同时结合了南部的自由购买土地制度(也称个人土地证书制度)。新英格兰模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定居方式。其最早出现于殖民地建立初期,当时没有固定的规模。到18世纪,新英格兰的城镇定居模式逐渐固定下来。按照其规定,居民在定居之初,必须先由业主向*提出申请,然后由*派人员对所申请的土地进行测量,并登记造册。新英格兰地区殖民*对村镇的规模、土地划分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如马萨诸塞当局在1732年6月批准的一个新建村镇中就明确规定,该村镇6*方英里见方,在5年内该村镇必须住满60户人家,每户必须建造一座至少18英尺见方的房屋,至少开垦4英亩耕地。村镇共分为63份,每户一份。另外3份分别用于开办学校,资助教会,支付牧师工资。新英格兰模式强调社区的作用,其居住地域的拓展是逐渐地由旧的居住区向新的居住区拓展,当旧的居住区没有住满居民时,新的村镇一般是不会被批准的,其强调居住的集中、居民间的互助及集体防御功能。新英格兰模式是在当地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及当地的印第安人对于白人移民不友好的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需要强调的是,在新英格兰村镇中,居民的地位是不*等的,一般情况下,富裕的居民享有较高的地位和一定的特权。拥有财产多的居民可以分有数量多的宅基地和耕地。
由于这种的村镇模式的种种优点,1730年,英国*在南卡罗来纳总督罗伯特约翰逊的建议下,决定在查尔斯顿的60英里的范围内规划11个村镇,村镇为正方形,每个村镇的而积为20, 000英亩。康涅狄格将这一模式拓展到怀俄明地区和西佛罗里达地区产。西部土地的出售应按村镇(36*方英里)整体出售,即村镇是出售的基本单位,这遭到来自南部代表的反对。因为这种按照村镇出售的模式中,普通居民是无力购买的,其需要联合起来,或者被组织起来。对于这种联合行动,新英格兰地区的居民和*并不陌生,而对于南部长期实行自由占地的个人土地证书制度的地区而言,无论是其*还是其居民对于这种有组织的垦殖都不熟悉,因此其担心北部地区会在新建的西部地区占据优势。因此其反对这种模式。双方最终达成妥协,将640英亩作为最小的出售单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村镇和地块同时作为土地出售基本单位的原则。
在具体的出售规定方而,确定了公开拍卖出售,设立最低销售而积和销售价格,为*和教育保留用地等。主要内容包括:一、公共土地出售方式为公开拍卖,每英亩不低于1美元;二、640英亩(1*方英里)为最小出售而积;三、每个村镇第8,11,26,29地块属于邦联*的保留地块,留作将来出售。第16地块作为开办学校所用。
而在土地出售方式方而,1785年土地法令采用了公开拍卖的方式。北美殖民地的土地拍卖制度最早来源于英国,英王亨利八世在处理被没收的教会土地时便采用公开拍卖的方式。在殖民地早期,利用拍卖制度处理土地最典型的是马里兰。其效仿英国,在处理罚没的土地时,采取竞价原则将土地出售给出价最高的买者。但这种方式仅限于处理被罚没的土地。在17世纪,各殖民地在出售一般非罚没土地时通常采用的是按固定价格出售的方式,如1661年弗吉尼亚的北奈克,1682年、1683年马里兰和宾夕法尼亚的业主在出售土地时,都以固定价格出售。到18世纪,新英格兰地区在处理土地时开始采取公开拍卖的方式。如根据1737年法令,康涅狄格在处理其境内西部的空地时,便采取了拍卖的方式。这是一个比较早的案例。1762年马萨诸塞也开始通过公开拍卖出售土地。当然二者也有区别,马萨诸塞是以村镇的形式整体出售,而康涅狄格出售的单位而积较小。到独立战争前夕,公开拍卖已经成为各个殖民地*处理土地的普遍方式。
各个殖民地*在处理土地过程中,都是以一定而积地块为出售基本单位。1785年土地法令所确立的640英亩的起拍而积,一方而基于计算的方便,同时其也参考了殖民地时期的先例。在殖民地时期,各殖民地在处理土地时就有将土地分成一定而积地块的*惯。如在弗吉尼亚实施人头权利时,先是将地块面积确定为100英亩,后来将为50英亩。1737年,纽约殖民地在其土地法令中将一些村镇划分为若干个200英亩或250英亩的地块。 以640英亩作为处理土地的基本单位的最初起源并不是十分清楚,而关于其的第一次记载可以追溯到1676年,当时马萨诸塞海湾公司的一个测量员在给一个法庭的一份测量报告中说他为William的先生测量了一块640英亩的土地,这块土地是正方形的,而积是1*方英里。在整个殖民地历史上,只有北卡罗来纳一直在使用640英亩的测量标准,北卡罗来纳的业主在授地时,640英亩是标准而积,其测量过程中,每个地块的而积基本上都是640英亩,很少有违背这一原则的情况发生。当1777年北卡罗来纳独立后,640英亩的惯例被保持了下来。在制定1784年西北法令时,北卡罗来纳的代表修威廉姆森作为制定该法令的委员会的成员,将这一思想引入到该法令中。在制定1785年土地法令时,这一思想被保留下来。
而为*保留地块则是借鉴了殖民地时期土地所有人为了提高土地价值而采用的一些实践做法。殖民地时期,北美大陆一直处于人少地多的状况。大量土地得不到开垦,同时土地价格也很难提高,特别是未开发地区的土地,由于配套设施等不完全其价格更低。因此许多土地所有者,特别是一些大的土地所有者,先拿出部分土地以极低的租金或价格或其他优惠条件吸引耕种者耕种,等到耕种者耕种一段时间后,该地区的相关设施便会有改善,土地所有者其余的土地也会随之升值。
教育赠地在北美的殖民地时期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其最早起源于英国王室对教育的支持,后来随着英国移民来到北美大陆,将这一传统也带到了北美大陆。早在殖民地刚刚建立的1618年,弗吉尼亚公司就提供10,000英亩土地资助教育。在这10,000英亩土地中,9000英亩用来建造一座大学,另外1000英亩用来资助建立一个职业学院。但很遗憾该计划并没有得到完全实施。1621年弗吉尼亚殖民地成为第一个通过教育赠地法令的殖民地,其划出1000英亩土地用来支持境内的公立学校。口班1635年,马萨诸塞的Dorchester根据相关法令取得了波士顿港口附*的一座岛屿的所有权,用来支付其所属的公立学校的开支。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除了中部的纽约、特拉华和新泽西外,其他的北美殖民地内的许多村镇都得到了从40英亩到600英亩大小不等的教育赠地。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教育赠地已经成为殖民地的一个惯例。
1785年土地法令的制定参照甚至直接使用了殖民地时期的一些制度和惯例。这些制度和惯例都是殖民地居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将这些制度和惯例作为1785年土地法令的主要来源,客观上会限定法令制定者的制度选择范围,减少法令制定中的主观色彩,提高法令的环境适应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在此后的*80年的时间里,虽然1785年土地法令随着美国社会环境的变化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但是其并没有脱离该法令最初制定时所确立的框架。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历史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历史,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历史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的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它最显著的特征是歌词全部来源于古典诗词。*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一株绚丽的奇葩,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它以洗练的语言、高远的意境、深邃的内涵,传达着*文化特有的神韵。古典诗词作为*文学史上的一颗闪亮“明珠”,其影响力之大、影响范围之广是毋庸置疑的。就音乐创作而言,古典诗词曾激发了无数作曲家的创作灵感,使他们写下了传唱不衰的经典之作。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以青主、黄自、赵元任等为代表的一批作曲家选用古代诗词创作艺术歌曲,那些具有*古典韵味的艺术歌曲至今仍是艺术歌曲创作领域的精品之作。时至今日,有更多的作曲家把目光投向了古典文学的“宝藏”,那些传颂了千百年的古代诗词几乎成了作曲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仓”。本文就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在不同历史阶段所体现出来的特征作一番综述和比较,以揭开它那颇具神秘色彩的面纱,使其创作和发展的概貌展现在我们眼前。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从创作技法上来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上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技法上大多采用欧洲浪漫派晚期的创作技法。这一时期青主创作了《大江东去》和《我住长江头》,这是两首艺术造诣达到较高境界的作品,其中《大江东去》创作于1920年青主留学德国之际,是*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黄自先生毫无疑问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诗歌和音乐相结合的声乐作品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黄自以*古代诗人的诗词为题材作曲,谱写了《花非花》(白居易)、《峨眉山月歌》(李白)、《点绛唇·赋登楼》(王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等曲。在这部分作品中他能深刻地理解原诗的含义,并通过音乐给予生动、具体的形象刻画。其中《点绛唇》的音乐充满着宽广的气势和明朗乐观的情愫,是一首富于浪漫主义气息,具有一定民族风格的独唱曲。《南乡子》的音乐则充满着豪壮的气魄和澎湃的热情,是一首富于爱国激情的抒情独唱曲。其他像《花非花》《卜算子》等作品以素雅的笔调、深情优美的旋律、新颖细致的和声进行,勾画出一幅幅*式的恬淡幽静的意境。黄自的这些艺术歌曲可以说是当时我国学院式艺术歌曲创作的精品,并对后来许多作曲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作曲家还有江文也、应尚能、刘雪庵、马思聪等,他们在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领域也都颇有建树。江文也所写的艺术歌曲的词,全部取自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诗词,并且按照朝代顺序结集编作品号码。作品有《江村即事》(司空署诗)、《垓下歌》(项羽词)、《宋词李后主篇》(李煜词)等;应尚能作为一名作曲家和男中音歌唱家,他的代表作有《无衣》(诗经)和《我侬词》(管道声)等。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从技法上来讲,第二个阶段即是上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即为谭小麟先生。谭小麟在美国留学期间曾追随现代作曲理论大师亨德米特学*,并被视为亨氏高足,回国后执教于上海国立音专。他是将现代作曲观念与技法引入*专业作曲教学的第一人,可惜英年早逝,令人扼腕!作为一名作曲家,他对我国传统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除了直接从事民族器乐的创作外,他所写的声乐作品也大多取材于古代诗词。谭小麟具有颇深的古典文学和音乐功底,在创作中他尊重民族的审美取向,以*传统文化的思维为基础消化吸收应用亨氏作曲体系中可取的部分,因而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他强调:“我应该是我自己,不应该像亨德米特。”“我是*人,不是西洋人,我应该有我自己的民族性。”谭小麟一生创作了十多首声乐曲,他精心制作,力求尽善尽美,故其中多精品。代表作有《自君出之矣》(张九龄)、《彭浪矶》(朱希真)、《正气歌》(辛弃疾)等。从谭小麟的作品当中,不难感受到其中既有现代作曲技巧较成熟的展示,又有民族风格较纯熟的体现。罗忠曾这样评价其师谭小麟的歌曲创作成就:“他的艺术歌曲是我们民族音乐创作的精华,不仅继承了我们传统声乐曲的'许多优秀成果,而且在创作上,不论在精神方面还是技术方面,都踏入一个新的天地。”从分析研究谭小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中体现出一种远远超过他前辈的强烈个性和新颖独特的民族风格,为后人在音乐创作上积累了不少富于启发性、值得深入探讨的宝贵经验。
接下来谈谈以罗忠为代表的“五声十二音”作曲技法在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罗忠先生于1980年发表在《音乐创作》杂志上的《涉江采芙蓉》,在当时来说可谓是石破天惊之作。这是一首严格按照十二音序列音乐的规则来进行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当时,大部分作曲家对现代创作技法几乎一无所知,十二音体系的作曲方法在人们印象中是与“垂死的帝国主义”“没落的资产阶级”等政治化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写这种东西常常会招灾引祸。罗忠先生大胆地突破了这个禁区,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开创了用五声十二音技法作曲的先河。从此以后,*内地的作曲家们争先恐后地进行现代作曲技法的补课、探索和实践,出现了一系列利用五声十二音序列创作的作品,中断了30年的现代作曲技法创作之路得以延续。五声十二音序列是罗先生独创的,这种创作实践引领*音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隔绝走向会通,对*现代音乐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古诗词艺术歌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采用西方十二音技法,同时又赋予它五声性的内涵,在二者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融合点。
罗忠的作品数量繁多,体裁各异。创作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在创作题材和所应用的作曲技法方面截然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情趣。第一阶段创作技法以传统为主,历时17年。他创作了独唱、合唱曲31首,大部分为艺术歌曲,还有其他体裁的音乐作品30余部。第二阶段迄今26年,创作合唱独唱歌曲19首,全部为艺术歌曲,此外其他体裁的作品数量也很大。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注重与*文化相结合,创作技法以现代为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在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之初,作曲家基本按照(转第59页)(接第74页)欧洲浪漫派初期的原则来安排调性布局,其间或多或少带有一些五声色彩以使作品接*本民族的欣赏*惯,如青主、黄自等。40年代中后期,谭小麟将亨氏作曲理论带回*,他本人也是这一理论的实践者。他的作品基本不用传统的大、小调式,而使用五声调式,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五声调式,调式变化非常丰富,他是以十二个半音为材料来构思旋律与和声的,作品透出浓浓的五声性。之后漫长的40年,现代作曲技法仿佛从*大地上消失了,直至罗忠的一曲《涉江采芙蓉》,向世人宣告了现代作曲技法在*的存在,使艺术歌曲的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通过上述分析,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基本上就清晰了,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二三十年代(青主、黄自)──40年代(谭小麟)──80年代(罗忠)。从技法上来讲是:欧洲浪漫派技法──亨氏十二音序列作曲法──罗氏五声十二音序列作曲法。
*现代作曲家在根据古诗词谱曲时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不遗余力地在创作中探索如何应用西方现代创作技法来表达*诗词所特有的神韵,无一例外地努力在作品中体现民族气质、民族风格,在音乐如何体现诗词的意境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三四十年代的黄自、谭小麟如此,70年代末的罗忠如此,罗先生之后的许多作曲家也是如此。这是历代作曲家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之一。黄自曾说:“*自己的音乐必须由具有中华民族的血统与灵魂而又有西洋作曲技术修养的作者创作出来。”他还说:“我们现在所要学的是西洋好的音乐方法,而利用这方法来研究和整理我国的旧乐和民谣,那么我们就不难产生民族化的新音乐了。”由此可见,他对创作新的民族音乐具有鲜明见解和宏伟抱负。他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或深沉跌宕、或清新淡雅,处处体现出古典诗词的特有意境。又如谭小麟,他在创作当中大量运用西欧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和声中很少使用或几乎不用的和声材料,而是以十二个半音为写作材料,同时有意识地采用*传统的五声调式,使得作品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传统音乐淳朴、亲切的特色。罗忠先生和他的前辈相比又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主要是他独创了“五声十二音技法”,让*的五声体系和西方十二音序列体系找到了一个最佳融合点,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一个全新的音响世界,而用这样的音乐体系去诠释古典诗词正是罗先生的匠心所在。
古诗词艺术歌曲经过*90年的创作实践,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作曲家和优秀作品,由于本文篇幅所限不能一一阐述了。从20年代直至当代*90年的历程中,作曲家们始终在探索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创作具有*特色的音乐之路,在此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值得后人去深入研究,认真分析总结,对新时期*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只要创作上发展了,相信歌坛也随之会吹来一股清新的、具有古典韵味的“*风”。
拓展阅读:*诗词的押韵之美论文
唐继承隋制,实行科举。诗歌列入考试内容。律诗和绝句的体式在这时得以完善。历宋元明清至今相袭不变。唐人作诗依据陆法言《切韵》,但分部过细,有206韵,由于同韵字少,允许*韵通押,有所变通。宋朝景德年间的《礼部韵略》是一部官修韵书,允许*韵通押,订出了“同用”、“独用”的规则。南*水(今山西临汾)人刘渊在江北刊印了《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礼部韵略》注明同用的加以合拼,成为一本107韵的书,即*水韵。此时金人王文郁又将原来并不同用的“迥”、“拯”及去声“径”、“震”合并,共106部,作为金代官韵书,一直流行至今。*水韵106韵韵目如下:
上*声:东冬江支微鱼虞齐佳灰真文元寒删
下*声:先萧肴豪歌麻阳庚青蒸尤侵覃盐咸
上声:董肿讲纸尾语麌荠蟹贿轸吻阮旱澘篠巧皓哿马养梗迥有寝感琰豏
去声:送宋绛置未御遇霁泰卦队震问愿翰谏霰啸效号箇祃漾敬径宥沁勘艳陷
入声:屋沃觉质物月曷黠屑药陌锡职缉合叶洽
其中*声字最常用,收字多少不一。最多“虞”部305字,最少“咸”部41部。作诗必须遵守韵部,不能出韵。*体诗的规则,偶句必押。首句*声韵一般都押。仄声,特别是五言体,则多数不押。以王昌龄的《出塞》为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起句入韵,关、还、山相押,属十五删部。又如杜甫的五绝《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起句不入韵,偶句押韵,图、吴属七虞部。是五绝的常格。
如前所述,韵有宽窄。初学写诗的人,不妨从宽韵入手,有较多选择,利于运思。像东韵、虞韵、先韵、阳韵、庚韵字多而不僻,较易措手。
但是,由于语言的变化,许多当时适口的诗韵,今天已经不谐于口了。以十三元为例:其中如魂、门、孙、繁、言、掀皆与真、文、先、咸相*。江西名士高心夔两次殿试,都以出韵,贬到四等。王闿运嘲以“*声两四字,该死十三元”相嘲。像如此有悖实际的事,为何还要遵守?于右任先生说:“古人用自己的口语来作诗,我们用古人的口语来作诗,其难易自见。我们要想把诗化难为易,和大众接*,第一要改用国语*仄与韵。”中华诗词学会提出“双轨并行”、“倡今知古”,提倡用新声韵,即按普通话声韵写诗。
在韵的革新上,鲁迅、*也是力行改革的大家。鲁迅诗不但邻韵通押,如《赠画师》“雾塞苍天百卉殚”与“只研朱墨作春山”,“殚、山”是寒删通押。《赠乌其山诗》则“华、书、多、陀”相押,是以方言入韵。而其《脑炎戏作》之“不料仍违众女心”与“无如臣脑故如冰”,更是打通前后鼻韵母以“in”与“ing”相押。大大地放宽了韵的束缚。*的《长征》诗共五个韵脚,其中:难、丸、寒,属“寒”韵,而“闲、颜”属“删”韵,听来浑然无别。其《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上片用“有”韵,下片用“麌”韵,皆情韵超迈,气象发皇。
古典诗词困境之我见论文
拙作《古典诗词“困境”之我见》一文同时在烟雨和红袖发表后,小有争议。作为一个文笔不成熟,见地甚浅的我来说,诚惶诚恐之中有一丝欣慰。欣慰的是毕竟有读着路过了,并留下了自己的见解可供我参考。很感谢!
留言不多,句句却是评论者心声。有赞成的,诸如“古诗就应该用古代的那个规范来要求。不然就乱了,和现在那些唱歌的一样,唱什么的都有!”、“支持作者观点!我也是古诗词爱好者,想写律诗但水*有限,所发作品都注明“古绝”,那是无奈之举。律诗虽然对格律要求非常严格,但读起来意境深远,是别的诗歌体裁无法替代的一种美,不然怎么唐诗宋词流传了这么久却长盛不衰,而且百读不厌?本人认为,如果作不了格律诗,大可不必抨击它,完全可以以别的体裁作诗,诗歌的体裁很多也很自由。”之类的。很感谢他们!当然也有反对的,反对之中见真谛,很高兴看到这样的留言。不管只赞成的还是反对的,其中均不乏精彩留言。看后因心有所感,故而摘录下来,再作一番小讨论。
红袖一位笔名为“非白”的网友这样说道:
“我非常喜爱读诗词,但是从不去研究什么格律,因为我从没打算去写诗词。鲁迅先生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诗已被做完,但至少格律诗已被做完。说句泄气话,你就是穷其一生,写出的诗也不及那时最末流诗的万分之一。这世上任何东西都有生命周期,有生就有死,有盛就有衰。格律至唐为盛,词至宋为盛,曲至元为盛。文言小说至《聊斋》为盛,章回小说至《红楼梦》为盛,杂文至鲁迅为盛,京剧至梅兰芳为盛。所有的盛之后,便无一避免地走向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由盛至衰的过程将更快。相声盛之后也早开始衰退,取而代之的小品在很短暂的盛之后,也在很快的显出衰退的痕迹。所有这些,都是自然规律,也是艺术的规律。无论你怎样努力,也不会出现梅兰芳时代的京剧,无论你如何地才华横溢,也不可能写出《红楼梦》那样的章回小说。艺术是在发展的,我们为什么不去创造新的艺术生命呢?而要一味地去生硬地模仿越过千年的艺术形式呢?就算你模仿对了,有那么好的经典我不去看,为何要去看你那不伦不类的烂什子呢?郭沫若的格律诗写得要算可以了吧,可是一和唐诗比起来,简直是土的掉渣,哪能算诗,只是在穷对付什么格律吧了。的格律诗也算写得不错了吧,可除了几首还可看之外,其它的读了简直令人啼笑皆非,什么‘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这就是他老人家写的经典的词,曾向全世界诵唱,真让人恐怖。我非常赞成读唐诗宋词,但决不赞成去写,当然写写玩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要指望出成绩,则肯定是白费力气。因为,虽然月还是唐时月,星还是宋时星,但人已早不再是唐宋人。”
暂且不说其留言内容如何,首先可以看得出,作者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但是,我觉得这也仅仅只是他一家之言,于诸多细节方面值得探讨。
“鲁迅先生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诗已被做完,但至少格律诗已被做完。”固然,鲁迅是*大文豪,说出此话定有他的道理,但是我们也不能迷信,认为鲁迅说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完全正确无可挑剔的。不要忘了,鲁迅的文章为什么在现代人读来艰涩难懂?原因很简单,一定时期的文章是一定时期社会中政治、文化乃至诸多方面的反映,社会是进步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中,鲁迅的文章同样如此,只有把鲁迅先生的文章放在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里来解读,才能真正读懂鲁迅;但是如果以现在这个社会中的某些现象来和鲁迅先生所写的来对号入座的话,肯定很难懂。所以说现在如果拿以前的某些东西来衡量的话,我想可能会大有问题。所以,作者说“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诗已被做完”,我十分同意。
但是作者说“至少格律诗已被做完”,最后又说:“当然写写玩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要指望出成绩,则肯定是白费力气。因为,虽然月还是唐时月,星还是宋时星,但人已早不再是唐宋人。”此话就差了,实在不敢苟同。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受的文化熏陶不一样,当然思想也大相径庭,谁能保证、谁又敢说现代人写不出好的诗词?可能有些人说现代人写的诗词都是垃圾,那恐怕还是我说的“这也是一种‘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吧。况且,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行为*惯,只要按着既定格律和词谱写,又何尝不会写出“现代人的唐诗宋词”呢?
“这世上任何东西都有生命周期,有生就有死,有盛就有衰。”,毋庸置疑,这话深在其理。但是,古典诗词作为一种文化,不能和历朝历代各种制度相比,不能和法律条例相比,法律条律只有在经过历史的检验后才能决定其“生死”权,但是古典诗词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的成果,有谁会把自己来之不易的成果扔掉?所以只要人民喜欢,不管谁前来阻挠,依然会代代相传下去的。大家都知道《诗经》、《国风》等等等等,流传已经很久远了吧?可是他生了之后“死”了么?没有吧?是的,古典诗歌是面临着一些“困境”,有人提出要老歌新唱,但是不管怎么样,古典诗词在社会中的地位是永远不会被别的东西取代的,有盛不会“衰”。
“艺术是在发展的,我们为什么不去创造新的艺术生命呢?而要一味地去生硬地模仿越过千年的艺术形式呢?就算你模仿对了,有那么好的经典我不去看,为何要去看你那不伦不类的烂什子呢?”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个观点简直就是废话!创造新的艺术生命?现代人不是已经创造出来了么?现代诗不是么?我已经不想多言,还是《古典诗词“困境”之我见》中那句话:“诗歌现在又不仅仅是古诗词一种,现代诗歌不就是‘创新’后的古诗词?那个完全没有格律限制的,而且连韵脚也免了,多自由的一种形式!怎么不去写呢?”尤其是后面那句话,我觉得都可笑了。你这不是自寻烦恼吗?又没有谁来逼着你来看古诗词,不管好的不好的自然有感兴趣的来看,不来就算了呗,没人强求的,再说了,难不成说只有你说了好才算好?你说没有价值就没有价值,就是“烂什子”你把自己未免也看得太高了吧?(此话没有人身攻击的意思,只是无心快语罢了)。如果一直是这样的心态,恐怕别说“创新”了,可能自己连“涂鸦之作”都写不出来吧?
1.我真是非常庆幸,在最美的时光里,让我遇到了最对的人。 尽管他让我在老去的十年里,孑然一身。 转自瓶邪吧作者:南朝阡陌
2.在美国多如牛毛的法律之下,我们发现,当中国人常常以“好”,“不好”,“坏”这样的字眼去作道德评判的事情,在这里往往是通过立法尽量把它归入法律的范畴,并且使之深入人心。所以,刚来的时候,和美国人聊天,立即发现我们和他们之间有一个很大差别,就是我们在评论一件事情“好”和“不好”的时候,他们经常只是简单地说:“这是合法的”以及“这是非法的”。
3.勤奋 是一切事业的基础。要勤力努力,对企业负责对股东负责。作者:李嘉诚
4.自由实在不是什么罗曼蒂克的东西,这只不过是一个选择,是一个民族在明白了自由的全部含义,清醒地知道必须付出多少代价,测试过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后,作出的一个选择。
5.我为什么那么做?有一百万个答案,但全是错的,原因是我根本就是个坏胚子,但那会改变,我要改变,这是最后一件坏事,我要洗心革面,向前走,选择 人生 ,我已经在期望了。我会跟你一样,工作,家庭,大电视机,洗衣机,汽车,CD播放机,电动开罐器,健康,低胆固醇,牙医保险,贷款,购屋,休闲服,行李箱,三件式的西装,DIY,猜谜节目,垃圾食物,孩子,公园散步,朝九晚五,高尔夫球,洗车,运动衫,阖家过耶诞,养老金,免税,清水沟,只往前看,直到你死掉那天为止。
6.美国公民自由协会。在我们刚来的时候,就有美国朋友对我们说过:“作为一个少数族裔新移民,又是穷人,你可不能不知道这个协会。”因为,它经常为没钱请律师的少数族裔穷人提供免费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并且竭尽全力捍卫公民自由。
7.如果我办得到,我一定要把保险这个字写在家家户户的门上,及每一位公务员的手册上,因为我深信,通过保险,每个家庭只要付出微不足道的代价,就可免遭万劫不复的灾难。作者:丘吉尔
8.任何一次经历,任何一次 磨难 ,都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 成长 ,所以,用不担心,阳光总在风雨后,等待属于你自己的阳光的到来吧
9.当一人轻描淡写地说出想要二字时,他已握住了开我心门的钥匙;当他扔掉伞陪我在雨中挨着受着痛着时,我已彻底向他打开了门;当他护住我,用自己的背朝向箭时,我已此生不可能再忘。之后是是非非,不过是越陷越深而已。出处:步步惊心
10.言论自由的关键是什么呢?我想,关键就在于它的“内容中性”原则,就是要把“真理”二字坚决地摈弃在言论自由的大门之外。只要让“真理”二字一不小心从门缝里溜进来,言论自由就完了。
11.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 目标 。
12.国家利益不能以是非做评判,谁是谁非不是你我争论的问题,关心正义的王国仅在天上,人间的王国只关心石油,而*人就拥有石油。作者:里昂·尤里斯 出处:出埃及记
13.我不以肤色和种族判断一个人的价值。但是华裔移民中,对于这个问题就很少有这样的理性思维
14.多年前在美国看过一个数据:做房产经纪的,一年会淘汰掉%,剩下来的%,第二年又会淘汰掉%,即个入行的,最终只剩个存活者。人寿保险经纪也是这样;演员行当也是这样,投资行业也是这样,但存活者,那就叫赢者通吃。 创业 更是一样。创业风险大,但创业诱惑也大,是否创业,源于内心渴望。作者:徐*
15.云开日出云开见日以辞害意以词害意杨虎围匡是非口舌明珠按剑开云见天。
16.要不再来一次,双保险,再努一下,肯定有收获。作者:六六 出处:宝贝
17.台湾对美国说:让我自己和*死磕?这不是扯的吗?我买你的武器,只是给你钱向你买份儿保险,真的要是*打过来了,我们出设备,你们出人,跟他们干仗那是你们的活儿!作者:阎学通
18.人生高度,取决于自己态度忙闲之间,既忙里偷闲,又从容务实,是高人。得失之际,既得所当得,又舍所当舍,是明白人。是非之间,既不带感情肯定,又不怀私念否定是实在人。成败之间,既赢得起,又输得起,是大度人。举手投足之间像穷人一样讲价,像富人一样付账,是*常人。
19.在哪国的历史上,造反都不新鲜,中国也有的是农民起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嘛,这种情况多的是。可是,美国的建国者好象和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农民起义领袖都不同,他们要的并不是“拉下老皇帝,我当新皇帝”。他们自认是在追求一种属于人类的理想,他们在“独立宣言”中说,他们要求是在这块土地上生长*等,自由和幸福。
20.也许,正是考虑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普遍认知水*受到局限的情况下,必须避免任何人以“民主”的借口扼杀思想扼杀真理,或者干脆谋杀了那个口吐真言的倒霉蛋。所以,才必须有言论自由。我们当时还谈到,言论所表达的思想,是最丰富最无从把握的,其发展是与人类共存亡的。也就是说,只要人类还存在下去,就没有终极真理和绝对真理。谁也不能仗着人多势众就不准别人开口。如果把这个问题用通俗化的简单语言来表达,那就是在中国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话: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21.爱情 是我人生的一部分,当然,我不是非有爱情不可的人,爱情是要有激情又要细水长流,当你了解到人生短暂,你就会很激情,因为我今日拥有这个人不代表第二日都继续拥有,可否天长地久就要看那pair人有没有这个质素,这是一个高深学问,需要经验体会分析去学*,不是生出来便晓,因为人的本性很容易去破坏一些宝贵的东西。作者:黄子华
22.铭记生命钱,分清是非线;修筑防腐线,不踩高压线。
23.推销是可以致富的行业,成功的机会源源不绝。
24.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 奋斗 就可以征服的 命运 。
25.红海战略,就是我们*常所说的竞争战略。它的含义就是企业在需求增长缓慢甚至萎缩的市场空间中,紧盯竞争对手,迎难而上,勇敢面对现实,参与竞争的战略。红海是竞争极端激烈的市场,是血淋淋的,是非常残酷的。作者:许家印
26.海是一个空问,一个伟大的存在,海里的珍珠与珊瑚水藻与水族遗宝与沉船,是非陆地所拥有的。海的呼唤越远越清晰。当风吹起海鑫千层浪的时候,大海犹如一个瑰宝吸引着更多的爱海的人。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有关古诗历史的手抄报,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图片1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图片2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图片3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图片4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图片5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图片6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图片7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图片8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唐诗宋词,不仅是当时文坛诗词高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
我们读唐诗宋词,觉得它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听唐诗宋词,觉得它抑扬起伏,悦耳动听;不仅觉得语言美,而且觉得韵味无穷。既能得到启迪教益,又能得到美的享受。它吸引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传承和弘扬着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它从登上文坛,一直到现在,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亲睐,一直盛传不衰。这不能不引人深思,不能不引人深入探索。
研究表明,唐诗宋词的极大魅力, 是与它那严谨不苟而又富于变化的格律形式分不开的,是它那稳定的音步节律,两*两仄的交替使用,有规律的韵式韵律,工稳严饬的对仗与清灵流畅的散句的结合,构成了音调的高低长短,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造成了诗词的庄重典雅、自然潇洒的风貌。
背诵古诗对历史地理的好处 蒙古诗歌发展的历史地位 怀古诗中常见的历史地点包括 读历史的好处的名言 背诵古诗的好处 关于地理的古诗或历史故事 五岁背诵古诗的好处 背诵古诗的好处20字 背诵古诗句的好处 背诵诗词的好处 背诵古诗古文的好处 背诵默写古诗的好处 **背诵古诗的好处 古诗背诵默写的好处 少儿背诵古诗的好处 背诵古诗词的好处 从小背诵古诗的好处 背诵古诗接龙的好处 早读背诵古诗的好处 背诵古诗的好处文库 高考古诗背诵的好处 背诵古诗对写作的好处 老年人背诵古诗的好处 关于背诵古诗文的好处 背诵古诗好处的素材50字 背诵古诗词的好处知乎 关于孩子背诵古诗的好处 把古诗背诵给父母听的好处 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好处 幼儿背诵古诗词的好处
历史深处的忧虑好句子26条 红楼梦的历史背景 元朝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快速背诵记忆古诗文的方法 怎样有效快速背诵古诗文 与土地有关的历史典故 描述*古代性文化的历史背景 如何快速背诵古诗 幼儿背诵唐诗的5大好处 初中语文古文古诗背诵积累 背水一战的历史典故 儿童背诵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 麻姑搔背的历史典故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历史 关于祖国有历史的朗诵稿 幼儿古诗背诵心情说说 清明节诗歌朗诵稿多篇(清明背诵古诗) 儿童古诗词大全(适合儿童背诵的古诗) 适合幼儿的古诗(适合幼儿园大班背诵的古诗) 赞美祖国地理的句子:雄伟故宫,端庄磅礴,那是祖国文化与历史的永恒 历史深处的忧虑好句子26条 古诗背诵大赛作文 小学生古诗文背诵新闻稿 清明背诵古诗 古诗背诵送别唐王维130句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 古诗词背诵知识点 小学生要背诵的古诗词 背诵立夏的古诗
傅雷家书好词好句摘抄 课外摘抄 摘抄150字 原耽摘抄 茶花女好词好句摘抄 英语好句摘抄励志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摘抄 好结尾摘抄大全20字 小说经典语录大全摘抄 骆驼祥子精彩片段摘抄 儒林外史摘抄 精句摘抄 狼王梦好词好句摘抄 文学作品摘抄 人物描写片段摘抄 童年读书笔记摘抄 励志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动作描写摘抄 精美语句摘抄 摘抄读书笔记 意林摘抄 摘抄加感悟 摘抄名言 关于励志的段落摘抄 优美结尾摘抄大全 优秀美文摘抄300字 小学生比喻句摘抄大全 开头结尾摘抄大全30字 森林报好词好句摘抄 阅读摘抄卡 好段摘抄大全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