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 >

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

关于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关于锄禾日当午古诗

  • 文学
  • 关于锄禾日当午古诗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锄禾日当午古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悯农二首

      李绅

      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赏析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象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阅读全文]...
  • 锄禾日当午古诗及赏析

  • 锄禾日当午古诗及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锄禾日当午古诗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悯农二首》全诗及注解

      悯农

      作者: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成:一作“秋收”。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餐:一作“飧”。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饿死的。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二、《悯农二首》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阅读全文]...
  • 古诗《锄禾》全诗赏析(锄禾劳作的诗句大全)

  • 一首小学课本里的诗句,深深的刻在每一位读过小学的人心中,就拿野哥自己来说,众多古诗词当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它。这首《悯农》,在我上学的时候,名字还是《锄禾》,也是在最*才得知《锄禾》已经改名《悯农》,这才又想起聊聊这首曾经让我每次吃饭都不剩下一粒米的诗句来。

    这首诗产自唐朝,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高深的语言,整首诗透露出一股朴素的气质,可能正是因为它的这种别具一格,才能在那个诗篇造诣极高的盛唐脱颖而出,至今仍流传甚广。

    这首《锄禾》为何改名《悯农》?具体的原因我也不了解,但是我猜想,这应该是为了让这首诗的出处回归本处,让更多的人知道它的由来与过往。所以,今天借着这篇文章,我给大家讲讲关于这首《悯农》背后的历史。

    其实《悯农》并非是一首单独存在的古诗,只是《悯农二首》(也称《古风二首》)的后半部分,在“锄禾日当午”之前还有四句,这四句阐述了作者对于唐朝当时的看法,大胆说出唐朝农民的悲苦现状,与后面的《悯农》衔接起来,才能完整体现《悯农二首》真正蕴含的意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

    这首诗目前有一位主流承认的作者,名叫李绅,是唐朝的一位宰相,地位很高。当年他还没有考中进士的时候,带着这首诗去见吕温,吕温读罢这首诗,连连称赞,当时就表态说,李绅前途不可限量,有做宰相的本事,后来果然应验。虽然在史料之中,对于吕温的这番话有明确记载,但是我认为,这也就是吕温的一句客气话而已,只不过后来真的成真。但是李绅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起起伏伏多次,能够成为宰相,也有运气的成分。

    “吾观李二十秀才之文,斯人必为卿相。”——《云溪友议》

    由此可见,《悯农二首》在李绅年轻的时候,就已经依靠它扬名,后来又考中进士,应该也与此诗有关,比较一个人在文人圈里的名气,对于考官来说,在评判的时候也会有所影响。至于评卷是看不到名字的问题,这里不多做解释,一个人出名后,他的文风便会被人认识,这还只是其一。

    李绅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句来,可见在李绅少年时,也是一位性情中人,对于时事针砭利弊,敢说,敢写,大有为唐朝农民*发声的架势。只不过在他考中进士之后,做了官,这种作诗的风格虽然也有出现,但是却带有了明显的功利心。

    李绅做官前期,并不顺利,起起伏伏的十数年,期间主要还是以写诗为主,与白居易、元稹等人,一起发起新乐府运动,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李绅与白居易、元稹,重新引导诗歌在当时的风格,以讽喻时事为主。

    当时几个大诗人凑到一起,写一些对于时事讽喻的诗,一人写了几十首,汇聚到一起,就成了《新乐府》,其中就包含《悯农二首》,还有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比如《卖炭翁》。

    李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官也做的越来越大,只是他却没有坚持自己的路线,反而加入朋党之争中。他成为李德裕的左膀右臂,与元稹一起,是“李党”的主力成员,与敌对方“牛党”进行了长达十数年的斗争,而他在争斗开始几年间,便因为“李党”的不利局面被贬,被贬期间,李绅很郁闷,写了许多诗,来发泄自己内心不满,同时也是在利用这些诗作为与“牛党”斗争的工具。

    终于在10几年后,李德裕成为宰相,因为李绅这么多年来,一直写诗在侧面继续支持李德裕,所以,李德裕当宰相后第一件事,就是将李绅重新启用,而且是重用。这样一样,李绅在《悯农二首》之后所作的诗,虽然也是对时事进行讽喻,但是却与做《悯农二首》时的心境完全不同,一个是为民*,一个是为己谋功利,早已经忘了初心。

    后来李绅官路亨通,一直做到宰相位置,随着官职的变化,李绅的为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早不是当年“慷慨陈词”的少年,而是生活奢侈糜烂,贪图享受。这一点说法从刘禹锡的一首诗里就能看出来,“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这首诗是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赴李绅的家宴时,因为看见李绅家的美人俊美,所以即兴吟诗一首《赠李司空妓》,送给这位李绅家的私 妓。

    李绅家的美人众多,见到刘禹锡如此喜欢这名女子,也没表现出什么不悦,而是慷慨相赠。刘禹锡也有官职在身,加上本身是一位才子,自然见过不少的美人,但是在李绅的家中,依然能遇到令他情不自禁的美女,可见李绅家美女如云,因为如此容貌出众之人,显然在李绅家也算不得什么,随便就被李绅给送人了,没有丝毫的不舍。

    除此之外,李绅在野史的记载中,更是奢侈无度,史料对他发迹后的描述是“渐次豪奢”。

    李绅喜欢吃鸡舌,吃一顿鸡舌要300多只鸡才能凑够一盘,导致后院的死鸡堆积如山,其奢靡程度可见一斑。而且,对于发迹之前的友人也并不友善,不仅不念及故人曾经的好处,而且还要苦苦相逼,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厉害。

    比如,在李绅发迹之前,有一人名为李元将,李绅去他家做客的时候,总是亲热的叫他叔叔。但是李绅发迹之后可就不一样了,李元将去拜访他,自称弟弟李绅不开心,自称侄子,反过来叫他叔叔,还是不开心。李元将被逼无奈之下,自称孙子,李绅这才笑逐颜开起来。

    李绅在发迹前后变化极大,无论是为人还是诗词,再也找不到当年做《悯农二首》时意气风发的样子,有时候读《悯农二首》的时候,不禁会联想,难道这样一首反应唐朝农民疾苦的诗句,真的是李绅所作吗?

    其实,《悯农》这首诗的作者,还真的就存在过争议。一说《悯农》的作者并非李绅,而是同为唐朝诗人的聂夷中。

    聂夷中是唐朝时期河南的一位诗人,这位诗人写诗的风格很独特,语言以朴实为主,而且辞浅意哀。最主要的是,聂夷中的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剥削,一种是对田家农户农户疾苦的同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聂夷中诗作当中,有一首叫《田家二首》,其中后半段让我们熟悉,这里引用一下,给大家赏析: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聂夷中的《田家二首》后半段,几乎与《悯农》没有区别,说聂夷中是《悯农》作者也不为过。而起,类似这种深得民间疾苦的诗作,聂夷中的作品当中还有很多,有的作品甚至连讽喻的手法都不用了,直接就明言为民*,在那个封建社会国家里,做到这个地步的诗人,才是真正的悯农之人。

    例如,聂夷中所作的《咏田家》,就是一首聂夷中对于民间疾苦最直接的陈述,感同身受,令人动容。同时,聂夷中对于当权者也直接明言,希望他们能够给农民多一些关照,因此诗形成了一个成语“剜肉补疮”,表现了聂夷中对农民疾苦感受的深刻,同时无形之中也对他以诗来为民*的做法进行了肯定和纪念。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咏田家》

    从二位作者为人来看,我更愿意相信这首《悯农》的作者是自始至终都具备“悯农”思想的聂夷中,而不是在升官发财之后,忘记了初心的李绅。

[阅读全文]...
  • 锄禾的诗意

  • 诗意
  •   《悯农二首》

      作者:李绅

      原文: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1、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2、粟:泛指谷类。

      3、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4、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5、犹:仍然。

      6、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7、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诗意:

      (其一)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

      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

      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

      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

      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m.ju.51tietu.net)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阅读全文]...
  • 锄禾日当午全诗

  •   《悯农二首》

      作者:李绅

      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1、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2、粟:泛指谷类。

      3、秋成:一作“秋收”。

      4、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5、餐:一作“飧”。

      诗意: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饿死的。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阅读全文]...
  • 锄禾日当午全诗

  • 锄禾日当午全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锄禾日当午全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悯农二首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血汗?

      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田。

      ⑸犹:仍然。

      ⑹禾:谷类植物统称。

      ⑺餐:一作“飧”。熟食通称。

      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巨大贡献和无穷创造力,这就使下文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农民以他们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汗珠,洒在灼热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说教,不是无病*;它*似蕴意深远格言,但又不仅以它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愤懑和真挚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最熟悉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景象大概是人人*见,众人皆知,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人受到深刻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形象和深刻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事实。这样,前后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情节作了一番形象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原因。

[阅读全文]...
  • 锄禾日当午全诗的意思

  • 古诗文
  • 锄禾日当午全诗的意思

      锄禾日当午名句出自《悯农二首》,而《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那么,锄禾日当午全诗是表达什么意思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悯农二首》古诗的原文、翻译和赏析,欢迎阅读。

      《悯农二首》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犹:仍然。

      ⑹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⑺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赏析

      第一首古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古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所作。

[阅读全文]...
  • 含有锄字的古诗词 带锄字的诗词名句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乐·村居》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寅《桃花庵歌》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唐寅《桃花庵歌》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杜甫《兵车行》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乐府诗集《陌上桑》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杜甫《无家别》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七律二首·送瘟神》

    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唐寅《桃花庵歌》

    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元稹《田家词 / 田家行》

    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李白《赠从弟南*太守之遥二首》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曹雪芹《葬花吟》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姚合《庄居野行》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张碧《农父》

    狙虽巧过人,不善操锄耰。——王安石《秃山》

    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锄豪杰,维万世之安。——司马迁《秦楚之际月表》

    锄食难满腹,叶衣多丑躬。——孟郊《秋怀十五首》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曹雪芹《葬花吟》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曹雪芹《葬花吟》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刘克庄《北来人》

    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张翀《农夫耕田》

    荷锄候雨,不如决诸。

    锄草不除根,留下是祸根。

    驱东复驱西,弃却锄与犁。——尤袤《淮民谣》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六》

    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犂。——王粲《从军诗五首·其一》

    头会箕敛者,合纵缔交;锄耨棘矜者,因利乘便。——庾信《哀江南赋序》

    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铚 、耰、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苏轼《稼说送张琥》

    诛锄窃盗若神功,惠爱生灵如赤子。——韦庄《秦妇吟》

    或浮若波涛,或碎若锄耨。——韩愈《南山诗》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范成大《田舍》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屈原《卜居》

    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桑梓外,锄耰渐入,柳坊花陌。——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庾信《小园赋》

    子赢锄以借父,训秦法而著色;耕让畔以闲田,沾姬化而生棘。——潘安《西征赋》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林逋《小隐自题》

    独把香锄泪暗洒,洒上花枝见血痕。——曹雪芹《葬花吟》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曹雪芹《葬花吟》

[阅读全文]...
  • 清明节是谁写的古诗62句

  • 清明节,祝福
  •   1、《清明日对酒》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时节,坟前扫墓,泪雨滂沱;扫墓后,坟头依旧清冷,而归家的儿女们已在灯前嬉戏。珍惜生活、珍惜时光吧,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2、《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节已至,朋友告诉我晴空下碧绿的原野尽头,是一处绝妙的游玩胜地。穿过杨柳丛,马儿一声嘶鸣,抬头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灿烂明媚的春光似要将人迷醉。

      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清明诗。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

      4、《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5、《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清明踏青的*俗始于唐,盛于宋。蝴蝶飞舞,桃花郁金花竞相开放,人们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

      6、《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们的心里自然起了忧思。路上车马嘈杂,郊外杨柳一片青翠,莺飞蝶戏。诗人坐在空荡荡的大堂里以茶代酒,回忆往昔。

      7、《鹊踏枝·清明》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红杏在二月开放,清明节是在三月份,时序在向前推移,春光逐渐消逝。“一霎”二字,透露了对幸福、欢乐消逝得快速的伤感,也是对失去的美好生活的留恋。

      8、《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此词借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的'美,从开始到结束都贯穿着“繁华”、“喧哗”的节日气氛,把读者也卷入这气氛之中,领受节日的欢乐,构成一幅生动壮美的游春图。

      9、《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阅读全文]...
  • 春晓古诗作者是谁148句

  • 经典
  • 春晓古诗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春晓便是他的佳作之一。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⑴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⑷“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王昌龄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新、旧《唐书》有传。与王维并称“王孟”。李白诗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芳。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 - 句子

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 - 语录

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 - 说说

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 - 名言

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 - 诗词

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 - 祝福

锄禾的古诗是谁写的 - 心语

推荐词条

饮酒相关的诗词关于饮酒的古诗 硕相关的古诗 跟踏春有关的古诗 1一3岁的古诗 形容调查的古诗词 木瓜古诗带拼音版的图片 祝愿同事身体健康的古诗 有月的古诗开头 形容年轻人创业艰辛的古诗词 形容纪晓岚的古诗 声声慢的古诗内容带拼音 100种颜色的古诗 瀑布的古诗拼音版视频 比喻看到本质的古诗文 古诗文酒的意象 古诗解锁的国产口红 毕业感谢师恩的古诗词 形容咏屏的古诗 赞青年人的古诗词 关于春节的*俗写出两首古诗 夸赞校园的古诗词 体现希望维护国家统一的古诗 形容五月五的古诗 关于草的古诗四个字 樊旬的仲夏古诗简笔画 表达孤独潇洒的古诗 形容沉迷往事的古诗 夜半乐柳永的古诗朗诵 有关知音情意的一首古诗 有关风花雪月的古诗 讲卫生爱劳动的七言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