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高祝愿的句子 >

登高祝愿的句子

关于登高祝愿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登高祝愿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登高祝愿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登高祝愿的句子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登高祝愿的句子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登高祝愿的句子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登高祝愿的句子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登高祝愿的句子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登高祝愿的句子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登高祝愿的句子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登高祝愿的句子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登高_登高望远的抒情句子

  • 抒情
  •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登高》,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想信您读完登高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登高古诗词,愿您喜欢。

[阅读全文]...
  • 登高_登高望远的抒情句子

  • 抒情,经典
  •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登高》,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想信您读完登高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登高古诗词,愿您喜欢。

[阅读全文]...
  • 登高的诗句

  • 人总是需要向上看,不停的往上爬,才能看的更高,看的更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登高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无。——王缙《九日作》

    2、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3、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张谔《九日宴》

    4、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白居易《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5、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羊士谔《寄裴校书》

    6、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7、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8、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崔涂《送友人》

    9、欲强登高无力也,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秦系《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11、行至**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孟浩然《寻**潭主人不遇》

    12、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武元衡《登阖闾古城》

    13、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李嘉佑《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14、簪萸泛菊俯*阡,饮过三杯却惘然。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欧阳詹《九日广陵登高怀邵二先辈》

    15、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司空图《九月八日》

[阅读全文]...
  • 登高的诗句

  • 登高的诗句

      《登高》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译】

      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古诗全文如下: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翻译】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八声甘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译文】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逐渐地迫*,关隘、山河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女,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蜀中九日登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译文】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身处他乡,设*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人日登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乔侃。其古诗全文如下:

      仆本多悲者,年来不悟春。

      登高一游目,始觉柳条新。

      杜陵犹识汉,桃源不辨秦。

      暂若升云雾,还似出嚣尘。

      赖得烟霞气,淹留攀桂人。

      《登高览旧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子昂。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阅读全文]...
  • 形容登高望远的句子

  • 1.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2.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3.登高望远,看路途遥远,心生迷惘 蓦然回首,忆 往事 飘渺,倍感惆怅 正值 青春 岁月 时,只感进退维谷日

    4.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

    5.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以上并见《海录碎事》。)——李贺《句》

    6.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戴叔伦《湘川野望》

    7.怀念过去的现在。讨厌现在的未来。恐惧未来的曾经。 憎恨着,堕落着,倔强着。空虚的,绝望的,真心的。 喜欢登高望月。望远处的风景,望不穿的楼宇看不见的你。 我喜欢一个人,这会让我找回自己。我喜欢两个人,这会让我看清自己。我喜欢一群人,这会让我忘记自己。 难得几分醉酒,难得几回沉默,难得几次开口,难得你肯回头。难得你会难受,难得你会泪流,难得你会陪我,难得我不寂寞。 对,就这么去想。人生在世不称意,何不放空自己。什么都不喜欢,什么也不讨厌。什么都去争取,什么都肯放弃。什么人都喜欢,唯独不喜欢你。

    8.江边枫落**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崔国辅《九日》

    9.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10.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12.登高望远,举重若轻;永不放弃,永不认输。“既大处着眼登高望远又小处着手积微成着”。爬上山顶登高望远只见群山连绵此起彼伏美景尽收眼前。双方既要大处

    13.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皇甫冉《登山歌》

    14.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李嘉佑《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15.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1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7.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司空图《重阳阻雨》

    18.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张谔《九日宴》

    19.正月正,看花灯,雪夜清冷门外等,来日再不愿相逢。 二月二,龙抬头,杏花争春意正浓,来日再不愿相逢。 三月三,祭福寿,桃林东风吹落红,来日再不愿相逢。 四月四,转清明,生死聚散转瞬空,来日再不愿相逢。 五月午,仲夏梦,毒阳烈日把伞撑,来日再不愿相逢。 六月六,小曲哼,荷叶如扇是非生,来日再不愿相逢。 七月七,瓜果熟,垂涎几疑在梦中,来日再不愿相逢。 八月八,盼中秋,团圆正值复高升,来日再不愿相逢。 九月九,初踏秋,登高望远又一程,来日再不愿相逢。 十月十,寒气萌,初衷不改畏惧冬,来日再不愿相逢。 冬月东,看晨钟,青衫如黛迎客松,来日再不愿相逢。 腊月蜡,梦方醒,雷鸣电闪若山崩,来日再不愿相逢。

    20.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武元衡《登阖闾古城》

    21.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22.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司空图《白菊三首》

    2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24.。层云:云气层层叠叠,变化万千。

    25.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6.其实 人生 ,就是一叶扁舟,你我,都是划浆的舵手。或浅尝辄止,或激流勇进。选择不同,结果迥异;付出不同,收获迥异。其实人生,就是一种旅行,你我,都是赶路的行者,或半途而废,或登高望远。 坚持 不同,距离迥异;路途不同,风景迥异。

    27.欲强登高无力也,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秦系《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28.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王缙《九日作》

    29.然而,今早一走出西安火车站,在广场上抬头一望,便已经解开了那困扰了我十年的谜了。我几乎可以肯定,西安城中是见不到这些山的。现在,登上大雁塔,登高望远,更可以证实这点。 看来,这几座山距离西安城区,其实都太远,连最*的翠华骊山,都远在至少三十公里外。所以,它们在历史上对长安的防卫价值,可能并不如我当初想象中的那么重要,而且可能也没有历代史家和诗人,所咏赞的那么险峻。如果说长安有山险可守,那都不免是一种史家的滥调。事实上,回想起来,唐代的长安城就曾经被人攻破了好几次。安禄山来过,黄巢也来过,甚至连“外国”的吐蕃军队都曾经攻进去过,掠夺了好几个星期才退兵。难怪,隋唐皇朝要在城四周围,建起一道长长的城墙,来作为第一道防线了。作者:赖瑞和 出处:杜甫的五城

    30.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

    31.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32.时光 若水,云在青天。眷念与回望,还有对某个心境某些花开某条流水某段时光,以及以其他形式存在的种种的珍惜与缅怀。 风中的菊香如秋天的背景,透露出苍黄的缘由,以及 生命 的清脆绵长与浓淡。生命的浓烈与淡然都是对自己了然和对 命运 坦荡,犹如登高望远,山川河流的静美是为了诠释红尘跌宕与柔顺,对于是否出没尘世风波,我更愿意拾得一枚红枫,小坐秋天。作者:云水禅心之梦

    33.东风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满泪痕。愁至独登高处望,蔼然云树重伤魂。——武元衡《塞上春怀》

    3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5.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以上并见《海录碎事》。——李贺《句》

[阅读全文]...
  • 登高发朋友圈的句子

  • 发朋友圈,文学
  • 登高发朋友圈的句子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句子很是熟悉吧,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语言基本运用单位。句子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登高发朋友圈的句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从山上下来,轻快,凉爽,远眺那景色青翠淡绿,登山难,下山易,为了下山的舒畅,也愿爬那一回山。

      2、*来每次爬山,到三分之一时就一定会阴天,凉风**,一个人在山里看会儿书,真的开心到想落泪嗷。

      3、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4、每天像爬山一样活着吧,慢慢地坚持不懈地攀登,还要记得欣赏每一瞬擦身而过的风景。

      5、的确,爬山可以放松紧张的心情,让劳累的大脑得到**。放步石阶之上,浏览山情诗画,放飞心情,感受到是生活的多彩。珍惜现在,珍惜所有,让心灵放开,把脚步放大,多姿多彩的生活自然会永远同你结伴而行。

      6、学者如爬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益足。

      7、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8、连巅峰都没眺望过的爬山者,又怎么会想要登峰造极呢?

      9、一个人即使已爬山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10、山路漆黑一片,我带上耳机放出比较舒缓的音乐,缓缓往山下走去。

      11、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爬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12、爬山的人都知道要爬上前方更高的那座山,你得先下这座山。捨不得下,就登不了新高。

      13、在爬山的过程中,没有人在乎你是轻松或困难。人们只会看你最后登上的位置,或鄙夷或仰望。

      14、先爬山者为君,后爬山者为臣。君臣有别;先入道者为先生;**道者为后生。师生有别。

      15、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16、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要想下山坡缓些,就走回头路转过来,可是我不想走回头路。我准备下山的地方,坡很陡,没有路,前面有人从这下去的。似乎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恍恍惚惚地发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

      17、带着些许的神秘感我们迎着朝阳出发了,踩着石梯在茂密的丛林中传山而上,心里还真有几分兴奋,现在想来也许是内心深处对山顶的神秘渴望起了作用吧!就这样走走歇歇终于爬上了山顶!

      18、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去爬山,一个人去练瑜伽,一个人去游泳,好像*惯了在热闹中享受孤独,多个人,反而累赘了。

      19、亲爱的韦小姐再坚持半个月,忙完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下吧,最*身心疲倦!想去看海,想去爬山,想要一个人无拘无束去陌生的地方做任何事。

      20、悲莫悲兮生别离,爬山临水送将归。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

      21、人们边登,边闹,全当是玩耍,可是登着登着,声音就静了下来,有的人就蹲在地上,歇息,有的`人撑不住,就退了下去。

      22、中午艳阳高照,一起爬山可好!微笑在我心间,欢乐随我天天。

      23、好像除了每天睡觉以外真的没有额外的时间去休息放松,导致自己总想往山上跑,以前每周休息一天的时候也是一个人爬山。难得清净,喜欢安静和谐的环境有助于思考。

      24、偶尔去爬上可以愉悦我们的身心,大家不妨多去爬山哦!

      25、爬山就是边走边爱,每走一步,就更爱生命,更爱以前生活中不经意的一切。

      一、今天下午去青秀山爬山去了,挺大的,但是因为时间不够所以没能把所有地方逛一遍。

      晚上吃了泰餐,可惜没有蟹肉饭冬阴功汤吧,还是不爱喝。

      二、爬山,吃了饭去爬山,这是第一次。

      还有一只猫跟着,赶都赶不走,当然也没有赶,各走各的。

      三、今天去爬山了,还好山上不是很热,挺爽的,没啥人。

      望一切*安顺利。

      四、山上空气很好,风景也很美,心情得到了放松。

      下山就很开心,下山没有坐缆车,选择徒步下山,累了就歇一会,一路上的美丽风景已经印在我的脑海里。爬完三清山腿差点废了,但是来这一趟已经值了。

      五、昨天可是顶着油头去爬山的,好久好久没有呼吸新鲜空气了,出来散步运动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心里很舒服。

      1、山上的风很大,刮得人刺骨的疼,我却不觉得,只顾看着山下得村庄,一条条小路把整个村庄变成一张棋盘,而一幢幢房屋宛若一颗颗棋子。

      2、越往上走,风也越大,也越发凛冽,无数只鸟扇着白色的翅膀,鸣叫着在山间盘旋,我知道,是我们惊了它们的梦。

      3、我们走走停停,谈笑风生,顾不得腰酸腿软,汗流满面,兴致勃勃爬到了山顶。

      4、人生就像登山,只能进,不能停,更不能退,不登上山顶,永远都是失败者。

      5、遥望似河山,低头踏龙脉。登山望天阔,俯首看九霄。

      6、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

      7、山脚下冰封的河,有些模糊,看上去并不是清清楚楚,却可以看到它向远方不断游弋。而远处的山,就像是站在对面,可以看的很清晰。

      8、越往上走,空气就有点稀薄了。还有时不时飘来的云雾,偶尔在身边闯过,或者挨着我们的脚步,一晃而过。

      9、站在山顶向远处眺望,群山连绵,错落有致,小小的村庄被群山环绕着,青砖红瓦,烟雾缭绕,好一幅人间仙境图。离我们不远处还有一只老鹰站在树枝上,两只眼睛左顾右盼,好像在寻找猎物。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1、高人为峰,只有爬过山的人才会知道的。这里的风格外地凛冽,也格外的寒冷,心中升起了那股征服的欲望,却不愿意就这样离去。不自觉地站起来,从山上开始俯瞰着山,俯瞰着大地,俯瞰着绕在山脚下冰封的河流。

      12、爬山的过程就像人的生活一样,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要有勇气去挑战,只有毅力强的人,才能到达终点。

      13、慢慢地走,品味着冬日里面的温柔。风,发出着响声,它的声音总是很猛烈,也会显现着很凛冽,就像是猛虎在山野中咆哮,也像是对山河发出着讥讽的笑。

      14、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

      15、愿你一生有山可靠,有树可栖。与心爱之人,春赏花,夏纳凉。秋登山,冬扫雪。

[阅读全文]...
  • 唐诗《登高》

  • 唐诗,文学
  • 唐诗《登高》

      《登高》古诗原文及赏析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诗《登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登高》原文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赏析: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 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写山为远望 ,写水为俯瞰。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 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 ”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 登高 ”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 ,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 ;“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

      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一联分承五、六句 :“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 ,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登高》是杜甫晚年在夔州时所作,是他七律诗的代表作,有人称之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被称为唐诗压轴之句。故应该单独上一节课。重点抓住悲情即可达到教学要求。

      拓展延续

      一、在写景中深沉地抒**怀

      1、景──秋景(春女思,秋士悲)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2、情──悲凉(注意引导与悲伤的细微区别)。

      诗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写夔州特定环境,画面惨淡,气氛悲凉。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中深沉地抒**怀。

      萧涤非先生在他的`《杜甫研究》中,曾作了这样的阐释:

      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当此重九佳节,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只是去登台,五可悲;亲朋凋谢,孤零零的独自去登,六可悲;身体健旺也还罢了,却又是扶病去登,七可悲;而这病又是经常性的多种多样的,八可悲;光阴可贵,人生不过百年,如今年过半百,只落得这般光景,九可悲。

      语不惊人死不休。

      万──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24岁赴洛阳赶考,未能及第;35岁到长安求取官职,滞留10年,一再碰壁;43岁获得卑微官职,却又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被困长安;逃离长安,追随肃宗,因为直言又被厌弃;48岁弃官,11年漂泊直到死在漂泊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之上无人所知。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停──愁闷无法宣泄的愁苦情状。

      二、集大成者的诗圣──再命名的压力

      (幻灯展示,对比几首诗歌:《登幽州台歌》《登鹳雀楼》)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被称为唐诗压轴之句。

      再命名的压力,在某一程度上,也即题材的压力。举《登高》的题材为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出,诗歌的疆土便被他夺去一大片。这里,题材也是有传统的,也经过漫长的积累。陈子昂以强大的力量夺取以往的积累,建立牢固的形象,构成巨大的压力。王之涣带着《登鹳雀楼》来抢占地盘,构成另一个压力。陈子昂的主题被时间笼罩,并且是悲观的(独怆然而涕下);王之涣的主题被空间笼罩,并且是乐观的(更上一层楼)。

      杜甫挟着《登高》和《登岳阳楼》,以更强大的力量和恣态,使登高题材形成定局。他既包揽了陈子昂的时间和王之涣的空间,又注入个人身世和家国情怀。时与空,历史与现实互相交错和浸透。陈子昂和王之涣用的都是单镜头,一个静止的远景。杜甫则用上远景、*景、特写镜头,并且不断移动转换,使得两首诗都写得丰富而复杂。

      命名的压力,是横的压力。还有一种纵的压力,也即一个个前辈诗人挟着他们各自的横的压力,对后辈诗人构成的层层叠叠的纵的压力。

      仅就杜甫的前辈而言,屈原集他以前的传统于一身,成为第一位大诗人;陶潜集他之前的传统于一身,成为另一位大诗人。而陶潜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与屈原完全不一样: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强烈,一个淡定;王维是第三个大诗人,他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发展了山水诗;李白是第四个大诗人,他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跟屈、陶、王都不一样:他是天才。接着杜甫出现了,他的机会建立在他之前的诗人的机会上:他是集大成者。集大成者出现之后,诗人开始变小,他们开始做那位集大成者在某个方面做得不够,或已做够但他们仍可以做得更多的事情:白居易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往白里写;李贺和李商隐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们往晦涩里写。

      当一切题材被写尽了,大诗人也出尽了,诗歌便开始枯竭,由词来接棒。苏东坡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已不完全是大诗人:他是集诗、词、散文于一身的大作家。写作出现质的变化。这位大作家之后的作家,又开始变小。至元明清,诗衰竭,词也开始衰竭,诗人变成打杂。戏曲、散文尤其是小说大盛,更重要的是小说使用新的语言:白话文。白话文运动则正式宣告古典汉语写作终结,因为它已衰竭。这不是一厢情愿的运动,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证据是:白话文不是临时发明出来的,而是孕育在古典汉语衰竭的母体中。

[阅读全文]...
  • 《登高》赏析

  • 高一
  • 《登高》赏析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作者在夔州之时。全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登高》赏析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⑴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俗。

      ⑵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沙:江边沙滩。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新*停止。重阳登高,例应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译文】

      秋风急秋气高猿声凄哀,洲渚青沙滩白鸟儿飞回。

      落叶一望无际萧萧堕下,长江不见尽头滚滚涌来。

      万里悲秋最恨常作过客,一生多病独自登上高台。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创作背景】

      《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赏析一】

      杜甫《登高》虽是一曲悲歌,但毫无哀婉自艾之心,悲途末路之感,相反却激昂悲壮,壮怀伟烈,一扫凡冗,独标雄奇,隐然有凌云之意,每每读来都不禁让人为之气夺。胡应麟誉之为千古七律第一,实不为过。

      初遇《登高》,至于今日,弹指二十三年,总是想书写一下对《登高》的观感,但数次提笔都茫然不知所云怅然辍笔而退,扪心自问,以我的才力学识,想要说清登高的好处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当初上海辞书出版《唐诗鉴赏辞典》,兴兴然翻找《登高》的鉴赏,却发现通篇只是翻扒了胡应麟的分析,舍此殊无新意乏善可陈,便又悻悻然撇在一边。后来又见过一些鉴赏分析《登高》的文字,虽不乏可观处,但也都流于泛泛,用比较普遍的说法分析十分特殊的《登高》,其言不及意难以搔到痒处也就可想而知了。于是自己不免又要不自量力地提起笔来,试着说说对《登高》的理解,虽不敢说搔到痒处,但异于二三子者还是不忍珍为敝帚的。

      个人以为,《登高》的特殊处在于寥寥八句,书写秋气悲怀,上不得仲宣《登楼》,下不济永叔《秋声》,却另标新意,壮怀激荡,读来不禁令人气夺,声势气魄何至于此?其间自然有杜甫心绪操守气节风骨,自然也有章法格局起承转合,二者缺一,断不会如此非史非野,于文质彬彬之间彰显如此强劲的震撼力。杜甫自称早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自诩晚年“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如《登高》这样举重若轻,随意挥洒竟然卓然成恢宏之势的神来之笔,想便是杜甫老去浑漫与的潇洒风流的真实写照吧?

      《登高》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颠沛夔州时期所作,其时安史之乱虽然*定数年,但关河以东局势越发混乱,肘腋之间宦党日强朝纲日废,后庭方寸吐蕃弄强回纥嗜欲,天下大势实在悲观。杜甫满腔爱国热情,一身耿骨义气,不但客寓夔州,而且沉疴日起,惶惶终日,自认重见社稷光耀朝纲振奋天下益安苍生乐享,怕是此生无望他生未卜,其萧索落寞悲愁苦涩可以想见,正是这种绝望孤寂悲苦无端的心境,在767年那个秋天,直接催生出千古七律第一的《登高》。

      《登高》其诗,八句皆为偶句,在律诗中已属少见,而其信手拈来,卓然成章,巧夺天工,全无痕迹,似无心为之,竟浑然天成的通脱磊落,又足令赏诗者击节赞叹做诗者废然忘返。下面我就从结构上逐句分析一下,以资方家斧正。

      全诗以“风急”起句,不但抓住了了夔州峡口高秋之际的自然气象,更直接映衬出诗人心绪起伏波澜跌宕的主观情景,直接把读者带入诗人壮怀激荡的精神世界中。接下来的“天高”为“风急”提供了一个阔大无畴的背景空间,令长风激荡恍如天籁飞鸣,寥寥四个字便已有冲洒天地的磅礴声势,同时更为明确地凸现了诗人长空般阔大的襟怀和疾风般激荡的心绪之间相得益彰的恢宏气魄。但是这不是一种令人欢欣鼓舞的恢宏气魄,而是一种沉郁苍凉,悲壮压抑的恢宏气魄,正是这种沉郁苍凉和悲壮压抑,让曾经唱和着李白那对未来不乏憧憬和向往的不远千里送轻舟的依依惜别的热切猿声,变成了风声呼啸中那痛彻心肠的哀鸣,“猿啸哀”因此成为全篇的题眼。在风急天高的寥廓江天之间,哭泣般的猿鸣仿佛也升入九天,与天风应和共鸣。

      如果说“风急天高”凸现了强势的动荡与碰撞,并籍此抒发了诗人胸怀激荡的内心世界,那么“渚清沙白”的静谧舒缓,便如天风激荡猿啸清扬的动感气氛中的一片清淡绿洲,为诗人的驻足提供一个稳定的空间,不但从字义上与风急天高形成工整对仗,而且在意境上也严丝合缝地成为上下偶句,既进一步衬托了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气魄声势,又从结构上到气氛上稳定了全诗的走向。当然诗人悲秋的情怀心绪的主旋律还是激荡的动感十足的,只不过这种静谧的意境将有些暴烈的动感转化为相对更从容更舒缓的有些悠扬的节奏,于是“鸟飞回”就成为水到渠成的'静中有动的舒缓过渡。这种过渡将与“风急天高” 深深契合的诗人之心直接投射到另一番情景中。

      从风急天高到渚清沙白便是全诗第一个节奏,在动静交叠之际呈现出江天一体的深刻和谐的自然节奏,而这种节奏也恰恰是诗人内心深处胸怀激荡又渴望*静的深刻的内在节奏的曲折的投射。当然,这种让人叹为观止的节奏绝不是诗人刻意为之的节奏,而是老去浑漫与后融入诗人生命运动本身的下意识节奏。

      紧接着杜甫写下了《登高》中最脍炙人口广为传颂的一句话: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渚清沙白,尽在眼底,飞鸟徘回,举目可及,似乎诗人的心情也因此从天风浩荡的激越中*静下来,但是这种*静不是一种简单的反弹和*庸的失落,继之而起的深沉的压抑感更是让这种悠扬的*静生出一种一默如雷的深邃感和震撼力。无边落木,萧然飘落,道尽了秋意遮天蔽日的苍凉,不尽长江,滚滚而来,道尽了世事蹉跎的沧桑,在尽在眼底举目可及之间,无边不尽陡然而出,直如异军突起,读来不由自主随着诗人一同扩大其心胸,开阔其眼界,不由自主痛感营营小我之渺小,滔滔物议之微不足道。

      诗人无意片面描摹自然景观之庞然大象,而是要在壮怀激烈的昂扬主观中寻找自然万象与内心的契合点,这种自我的悲剧意识的彰显突出体现在这个“来”字上。这个“来”字是一个完整充分的主观视角,将天地万象与个人主观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个人主观将天地万象摄收在主观之心中,这个心便是天人合一的大心,而非蝇营狗苟的小心,这个心便是可以容纳沧桑物易世事悲凉的千古同心,这个心便是可以承载苦难面对灾难躬行艰难而不轻言畏难的坚忍不拔的深深扎根于现实主义的伟大诗心。正是这样一个心将《登高》这个普通的悲秋题材熔铸成一个惊天动地烛照千古的激昂悲壮的伟大诗篇。诗人不是远眺无边落木飘落,俯瞰无尽长江东流,一个“来”字,便是无边落木尽入怀抱,无尽长江流泻心田,这种顶天立地的自觉,这种容天纳地的阔大胸襟,使全诗焕然生色,不仅空前,亦复绝后,成为百代千古七律最为第一的绝笔。

      当然,这种尽收天地万象的伟大诗心,并非一味收纳容摄的“贪婪”,而是吐纳自如的挥洒奔放。从万里悲秋中,我们看到了那磅礴大气的喷放与张扬。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专写此心此身,心是悲秋心,身是多病身,但是身的有崖与心的无限再一次彰显了诗人的伟大与坚贞不屈,百年极言其去日无多,多病极言其每况愈下,但如此情形,其心不侮,尤心系万里,志念悲秋,恢宏气魄卓然大度不可一言以蔽之。流寓之客,多病之身,尤不能困厄这雄奇壮烈的诗心,江天浩荡,万里间关,诗人的情愫依然深沉宏大,恢宏鼓荡。登台一望,虽然也是故国千里的苍凉感慨,去国怀乡的忧思浩叹,岌岌乎去日无多的绝望孤寂,但无一能遮蔽洋洋乎万里悲秋的天地诗心。

      在此我们有必要着重提一下全诗的第二个节奏,那就是不尽长江滚滚来与万里悲秋常作客之间的节奏。滚滚来将天地万象摄收于心中,万里悲秋却形成喷薄而出的声势和气魄,这一收一放之间的节奏,其感染力尤胜于风急天高与渚清沙白那一动一静之间的节奏。一收一放之间,*乎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张则天地万象尽在胸臆,弛则壮怀悲情挥泻万里,吞吐之间,八荒千古,任意为之。正是收摄的壮大,铺垫出喷发的声势,正是无边落木与不尽长江的尽归胸臆,蓄积出万里悲秋的浩荡襟怀。这收放张弛的节奏将颔联和颈联紧密地陶铸在一起,既挥洒自如纵横不羁,又凝炼有力浑然一体。反观后学者,为律诗者大有人在,其颔颈二联不是局促逡巡于井蛙之域就是放任汗漫于乌有之乡,或复言叠意,或不知所云,面对先贤,能无愧乎?

      杜甫人称诗之圣者,不能忘俗正是其赤子之心。昊天无极,秋高万里,长风鼓荡,江流千古,病身百年,客寓无期,凡此种种,都不曾磨灭诗人激情鼓荡的诗心,最后诗人还是以其本色道尽了登高悲秋的苦衷与心曲。艰难苦恨,词短意长,既有身世飘蓬的苦闷,更有国事艰难的怅恨,繁双鬓正道尽了诗人半生忧国忧民的内心苦难和亘古悲情。这里诗人并未把世事艰难与身心苦恨区分开来,而是混为一谈同作为繁双鬓的根源,从中我们似乎也略微可见,诗人的忧国忧民的忧思与丧乱无依的个人感遇已经交融,混为一体,正如其赋诗运笔的老去浑漫与一般,他的爱国忧世的圣人之心也不再是主观能动的表现,而成为一种血脉交融的自然流露。这也许就是艰难苦恨繁双鬓之词短意长之最意味深长处吧?它不只是点明登高悲秋的题眼,也是诗人一生人事蹉跎与文字光荣的盖棺式的写照。

      当然,最耐人寻味的还是全诗最后一句。这一句与上一句势成流水,而又对偶颇工。早年我曾为潦倒所惑,以为是诗人刻意渲染自己的愁苦艰难,因此以为是全篇瑕疵。后来得知当时杜甫因肺病刚刚戒酒,新停浊酒杯云云是*乎白描的直书境遇,便对此句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前六句激昂震动,势隐风雷,第七句微言大义,以国运身世为憾,寄意深远,都曾一见之下便深深地震撼了我,那么这一句清新自然,率真质朴,实在不是当初少年如我能够深切体会的。在艰难苦恨繁双鬓的萧索中,不得不因病戒酒,想要借酒浇愁也不可得,这个纯粹个人性的缺憾,看似微不足道,但可能是一个人暮年绝望感伤中的最大甚至全部慰籍,这中间的谈言微中举重若轻,无限悲凉,曲笔为之,尽在环中,实在是让人气夺。

      况且秋高万里,落木无边,伤时忧世,困病缠身,凡此种种,诗人慨以当慷,挥洒义气,志出八荒之表,神游*之外,昂然举首顶天立地,吞吐天地的气魄胸襟,去日无多,尤不忘国难之伤,几*乎超人,突然转而为一杯酒感叹,*实亲切,自然真挚,既没有堂堂大言的矜夸,也没有飘飘高世的自许,而是一个*常的多病老人。这婉转跌宕的收笔,不更显得六句奔雷之势一句黍离之情的难能可贵吗?不更显得伟大的诗心生自一个普普通通的*常人的惊心动魄与一往情深吗?这一句想要喝酒不可得的慨叹,宛如劫火度尽后的山青水碧,轮回出落后的鼻直眼横一般,每读一次都让我深深地感动,每读一次都让我重新品味太白固不可及,至如少陵又何尝可及的绝望慨叹。

      这就是《登高》,或者更确切地说这就是我对《登高》的理解。其实这也是一些点滴之见,我想对《登高》而言还有很多可说,但我才学见识有限,也只能言尽于此了。

      将要辍笔,我不免又想起那个老掉牙的称谓,人言太白为诗中之仙,少陵为诗中之圣。后人大多认为太白奔放肆意,飘逸无端,实不可学;少陵信实厚重,出落有据,且积跬步以至千里,可从而学。但学者多肢解少陵,黄山谷“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略得其骨,陆放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几*其容,其他或亦有可观,但总的说来据皮毛之士林比,得神韵之人全无。何以如此?大概因为仙可修不可求,圣可法不可师,一窥门径,便落环中。就像《登高》这样的诗篇,又岂是可随便拿来学*的?

      【赏析二】

      《登高》是杜甫诗集中一首很有名的七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秋天,是诗人流寓夔州时为深秋登高有感而作。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全诗写登高所览之景,雄浑苍莽;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勃郁之气。通篇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抒写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在艺术上是很见功力的。

      诗由写景开头,十四个字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时当深秋,晴空如海,登高仰视,愈觉其迢迢无极,所以说“高”;夔州一带,山高林密,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不绝,所以说“哀”;深秋九月,潭寒涧肃,沙洲小渚,孤零冷落,所以说“清”;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所以说“白”。因为台高,故愈觉其风大,所以说“急”;风大则水鸟低飞盘旋,所以说“回”。用字遣词都极其贴切。“天高”“沙白”“猿啸”“鸟飞”,这些又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极雄浑高远,饱含着诗人无穷的情思。

      三、四两句写远眺之景,从大处落笔,上句写山景,承首句;下句写江景,承次句。山上江中,往复交织,构成一幅非常生动的三峡秋景图,深秋风大,所以闻落叶之“萧萧”;峡深流急,所以见波涛之“滚滚”。“落木”而以“无边”来形容,则见其境界之阔大;“长江”而以“不尽”来形容,则见大江之无穷。在极其萧飒荒凉的景象中,又充满着一种浑灏奔放的气势。两句又多用双声迭字,读来音调铿锵,充满着声韵之美。

      “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以上四句写景,确实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心情,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悲秋之意,却又不直接使用“悲秋”的字面,而是将这种悲愁之情渗透在具体的画面之中。诗中所描写的这些自然景物,既具有客观事物的具体特征,季节特征,同时也饱含着诗人特殊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诗人特定的心情。啼猿作为一种动物,本身并不具有人的感情,但在“艰难苦恨”中的诗人听来,猿啼声却充满着一种凄哀的情调。同样,那滚滚的长江,萧萧的落木,盘旋的飞鸟,冷清的小渚,也无一不起着渲染环境气氛、烘托诗人情绪的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文心雕龙·物色》),更何况眼前这一片凄凉肃杀的景色?自然更使得诗人触景生情、引起相应的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了。而这种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又反过来加深了景物的感情色彩。所以诗中的景物已不同于自然的景物,它是诗人主观化了的客观景物。在文学作品中,当景物的描写体现了作者特殊感情的时候,当作者的主观感觉和景物的客观特征得到和谐统一的时候,它对读者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就不是一般地描摹景物的诗句所能比拟的了。

      五、六两句由上文写景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两句写出自己身多疾病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和秋景萧瑟触景生悲的愁苦心情。“万里悲秋常作客”,这是就空间方面说,即所谓“横说”;“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是就时间方面说,即所谓“纵说”。两句承上启下,点出全诗主旨。在结构上,则层层递进,步步转折,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宋人罗大经说:“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鹤林玉露》乙编卷十五)作客登台,已有游子思乡之意,加上万里漂泊,百年多病,则孤零悲苦之情便得到更进一层的描写。秋风萧瑟,已令人触景生哀,更何况又值垂暮之年抱病登台呢?由于采用了这种层层递进的顿挫笔法,蕴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便更深刻有力地表达出来了。深厚的感情,来自丰富的生活,诗中反映的虽是诗人的个人遭遇,但读者却可从中窥见战乱时代广大人民的苦难。

      尾联两句是写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上句写自己艰苦备尝,白发弥添;下句写自己潦倒日甚,多病缠身。全诗就在沉重的感叹声中收结,结得悲愤深沉,而又寄慨遥深。“艰难苦恨”四个字不仅指作者自己万里作客,衰年多病的艰辛境况和身世遭遇,同时也指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广大人民的辛酸痛苦。“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正是这一切“艰难苦恨”,才使他头上的白发愈来愈多,而现在又已衰年多病,独自登台,心情自然更加落寞,更加痛苦了。此时正须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之故而不得不暂停饮酒,这样一来,诗人内心自然更沉郁不舒了。这种曲折顿挫的笔法,既使文势有波澜,也使感情表达更为深刻、沉痛。

      杜甫自己曾说过:“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登高》确实是这样一首精于诗律的好诗,历来备享盛誉。从艺术表现角度上看,本篇的独到之处可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即胡应麟所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诗薮·内编》卷五),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不仅对得自然、工整,而且还用了一句中自相对偶的当句对法,(如以“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尾联两句虽不全对,但句法布局却极整齐。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仅符合于美学上的所谓均齐,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又多用双声迭字,旋律优美,音节和谐,大大加强了诗的珠走泉流而又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如尾联“艰难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并列结构,在声调上却具有抑扬顿挫四声的特色,读时应一字一顿;“潦倒”“新停”为双声迭韵,在声调上又有“上”“*”之分,故音节显得特别铿锵嘹亮,读时应两字一顿。“繁霜鬓”对“浊酒杯”,其声调的妙用,也在所谓“抑扬抗坠之间”。读者密咏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阅读全文]...
  • 杜甫《登高》

  • 杜甫
  •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1、渚:水中的小洲。

      2、回:回旋。

      3、百年:犹言一生。

      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5、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译文

      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

      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

      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

      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

      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

      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赏析

      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

      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

[阅读全文]...
  • 登高的诗句有哪些(9首关于登高的诗)

  •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人的重阳节。

    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双九便为重阳。

    古人认为:重阳节这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所以要登高临远,畅享清气。

    传说东汉的时候,易学大师费长房告诫自己的学生桓景,在九月九日这天带好茱萸,登高辟邪。

    桓景听从师傅的劝告,这这天带着家人登山远行,回来之后,发现家畜全部得瘟疫而死。

    从此重阳登高便成为固定*俗。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写下了无数登高诗。

    有豪迈,有孤寂,有苦闷,有洒脱。

    重阳佳节,儒风君精选九首,与你一起品读登高诗里的人生滋味。

    振奋精神,扫除阴霾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读】

    这首诗作于大唐盛世,开元二十三年。

    年仅二十四岁的杜甫在长安见证了大唐的繁华。

    可是他在这一年的科考中失利,囊中羞涩,诗人不得不离开长安,另寻出路。

    走到山东的时候,他登上泰山,被泰山的景色震撼,科举失利的阴霾一扫而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上山峰,众山都变得渺小起来,那些人生中的不如意,也都变得渺小起来。

    诗人登高望远,豪情万丈,内心的斗志也被重新点燃。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挫折是人生的常态。

    不要把眼光局限在眼前,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

    未来还有更多的人和事,振奋精神,重新上路,未来一定更好。

    潦倒一生,一事无成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读】

    前一首《望岳》是青年杜甫的万丈豪情。

    这一首《登高》则是诗人历经“安史之乱”后,穷困潦倒的暮年悲歌。

    同样是登高望远,诗人的心境已与青年大不相同。

    诗人一生不顺,晚年流落四川,生活无依,疾病缠身。

    重阳节这天,诗人独自登高远眺,秋风萧瑟,满目凄凉。

    百年人生,马上要到终点,自己却依然流浪漂泊,一事无成。

    人生的凄凉和惶惑,让诗人心如死灰。

    本是团圆的节日,大家一起饮酒作乐,自己孤单一人,竟然喝不下去。

    人到暮年,生命将尽,一事无成,一身的才华和抱负终要随自己一起埋没。

    这样的痛苦,自古以来有多少人感慨过。

    时也,命也,如果不能得偿所愿,不如放过自己。

    无人理解,孤单一人

    《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登高祝愿的句子 - 句子

登高祝愿的句子 - 语录

登高祝愿的句子 - 说说

登高祝愿的句子 - 名言

登高祝愿的句子 - 诗词

登高祝愿的句子 - 祝福

登高祝愿的句子 - 心语

推荐词条

生死之交的古诗词 生日的古诗李白 我和古诗的故事450字 古诗中的贪夫 错过爱情的古诗 关于杨玉环的古诗 含嘉字的古诗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带丽字的古诗词 感慨人生的古诗词 带拼音的古诗词 红楼梦的古诗 含有云峰二字的古诗词 咏叹鹅的古诗 有关红木的古诗 马年的古诗 古诗《画》的插图 古诗中的哲学 仇恨日本的古诗词 关于写友情的古诗 丽江古城的古诗 描述儿童的古诗 很迷茫的古诗 关于婴儿百天的古诗 唱一首可以形容土城的古诗 红楼梦中著名的古诗 一分半钟的古诗配乐 小学西湖的古诗大全 适合比较豪迈的古诗背景音乐 证明自身清白的古诗 有关倍数的古诗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