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 >

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

关于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黄鹤楼古诗词

  • 黄鹤楼古诗词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鹤楼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赏析:

      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多了点诗意,少了份。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他当快意的时候,所以眼里所看到的无不是惬意。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最后一句是眼前景象,但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创作背景: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7.尽:消失。

      8.唯见:只见。

      9.天际:天边。

      古诗赏析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阅读全文]...
  • 黄鹤楼古诗词

  • 黄鹤楼古诗词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鹤楼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题北榭碑

      唐代: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译文

      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

      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注释

      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钦:当是史郎中名。一作“饮”。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本谓史钦,其生*不详。黄鹤楼:古迹在今湖北武汉,今已在其址重建。

      迁客:被贬谪之人。去长沙:用汉代贾谊事。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

      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昌),因在长江、汉水滨,故称江城。落梅花:即《梅花落》,古代笛曲名。

      赏析

      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他的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有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来说十分遥远,充满了隔膜。望而不见,诗人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他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对此调的题解说:“《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使诗人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诗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读者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这首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部分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7.尽:消失。

      8.唯见:只见。

      9.天际:天边。

      古诗赏析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 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 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 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 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 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 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 “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 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 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 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 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品评李太白七绝的艺术特色时说:“七言绝句以语*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 有焉。”李太白的七绝在诗坛上的确是独步了。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古诗原文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译文翻译

      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

[阅读全文]...
  • 二砺古诗词

  • 二砺古诗词

      古诗原文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译文翻译

      愁闷时高歌一曲《梁父吟》,

      象敲金击玉一般发出悲凉的声音。

      要学勾践立下十年亡吴的.大计,

      有包胥哭师秦庭七天七夜的坚心。

      秋雁悲鸣也懂得亡国的惨痛,

      空林饿虎白昼也要出来咬人。

      我心中立下比海还深的誓愿,

      决不让中国大好河山永远沉沦!

      注释解释

      《梁父吟》:梁父亦作梁甫,在泰山附*;《梁父吟》,乐曲名。《蜀志》:“诸葛亮好为《梁甫吟》”,作者因钦慕诸葛亮恢复中原的壮志,所以也爱唱这个曲调。

      戛商音:戛,敲击。商音,五音之一,其声悲凉。

      十年句: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矢志灭吴,终于达到目的,洗雪了国耻。

      七日句: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国讨救兵请求帮助击退吴国的入侵,痛哭七天,秦国才允许出兵。

      昼行句:作者自比饿虎,白天也要出来痛咬敌人。

      神州句:陆沉,沉沦,沦陷。

[阅读全文]...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古诗词鉴赏

  • 李白,写作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古诗词鉴赏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代: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译文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在天上传杯饮酒。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注释

      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岳阳楼:坐落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高丘上,“西面洞庭,左顾君山”,与黄鹤楼、滕王阁同为南方三大名楼,于716年(开元四年)扩建,楼高三层,建筑精美。

      岳阳:即岳州,以在天岳山之南,故名。治所在巴陵,即今湖南岳阳市。

      下榻:用汉代陈蕃礼徐穉、周璆事,见《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注。

      行杯:谓传杯饮酒。

      回:回荡,摆动。

      赏析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这首诗。

      诗人首先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岳阳,这里是指天岳山之南一带。天岳山又名巴陵山,在岳阳县西南。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

      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山衔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蒙眬中的幻景。诗人是有些醉意了:“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潇洒自如,情调舒展流畅,态度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鉴赏

      诗的一两句写登高临远所见到的辽阔景象。“尽”字,形容登上岳阳楼,俯瞰下界,岳阳一带的自然景色一览无余。“川迥洞庭开”一句紧承“尽”字而下,具体展示八百里洞庭浩邈无垠、横无涯际的景象。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道:“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把秋色中洞庭湖那种汪洋浩瀚、澎湃动荡的气势,写得很动人。此处一个“开”字,即是对那种景象的集中概括。句中“川迥”二字,是写更为辽远的长江。洞庭湖的北面与长江相连,人们在岳阳楼上,隔着那壮阔的湖水,迷茫中长江依稀可见。这两句意境阔大,诗人炼词造句给人一种雄浑豪放的感受。

      上两句是俯视下界所见,三四两句便写仰观天宇所感。鸿雁南飞,月升东山,这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客观景物,但是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之下,能够荡人心神,触发人的情怀。正如刘勰所说:“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诗人处于浩渺无边的洞庭之上,那种忧戚烦闷的心情顿时为之一畅,所以“愁心去”、“好月来”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畅然一适的愉悦心情。句中的“引”“衔”二字,并不是客观景物的实写,而是写诗人此时此景之下的主观感受。这两句是全诗诗眼的所在,写得精采传神。

      五六两句极言岳阳楼高耸入云。意在表明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令人快慰。“连”、“接”,二字,是夸张之笔,用于此处同样是为了突出心情的愉快。七八两句写酣饮之乐,诗人醉后翩翩起舞,**凉风吹拂着人的衣袖,似有仙举之妙。如上四句叙写诗人与友人饮酒放乐的情景,因为是在岳阳楼上,所以叙事中又表现了岳阳楼的高耸。这样,全诗就完整地写出了秋风明月下的浩荡无边的洞庭夜景,通过优美的意境描写,表达了诗人流放获释以后的喜悦心情。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就其风格而论,意气豪放,境界阔大,抒情写景有一种长风浩荡的笔力。李白一生的律诗并不少,但他的作品中较为出色的大多不是律诗。五七律之中,以五律为主。这首诗代表了他的五言律诗的风格。《唐诗品汇》说:“盛唐五言律旬之妙,李翰林气象雄逸。”《李诗纬》也说:“若太白五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焉。”这是说他的五律依然保留着古诗的遒劲特色,但其中又有情深词显、出乎自然的新的特点。

      创作背景

      此诗是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遇赦回江夏至岳阳时所作。李白登楼赋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阅读全文]...
  • 红楼梦古诗词大全

  • 红楼梦
  • 红楼梦古诗词大全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作为四大名著之首,小说以贾,史,王,薛四的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楼梦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作者题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青埂峰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嘲顽石诗》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癞头僧 疯话》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癞头和尚弄玉》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可叹你今日这番经历: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中秋对月》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中秋对月》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了歌解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

      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

      《西江月二词批宝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警幻仙子赋》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

      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

      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

      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

      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

      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香菱》

      根并荷花一茎香,*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

[阅读全文]...
  • 二月二的古诗词

  • 二月二的古诗词

      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相传这一天是天上管云雨的龙抬头的日子,此后雨水逐渐增多,预示着这一年会有好的收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月二龙抬头的古诗。

      二月二日寄友 (明·韩奕)

      频年方节两匆匆,往事闲思半梦中。

      江郭春寒连夕雨,海棠花信几番风。

      萋萋远浦迷芳草,历历青天没断鸿。

      怅望思君无限意,扁舟一醉故人同。

      霓裳中序第一 丙午二月二日,苦雨凄风,饶有春意 (清·王闓运)

      题注: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二月二日日记云:“苦雨凄风,饶有春意,宜饮酒作伎,不宜他事。乡中岑寂,以闲写代冶游耳,且作一词。”

      凄凄半月雨。

      做尽春愁无处诉。

      帘外泼寒处处。只柳眼啼烟,杏腮笼雾。

      寒鸦报曙。 听几声,萧瑟如许。

      谁知我、酒边诗里,别有咏花句。

      芳树。 艳阳潜度。

      且(早)引起、玉钩金缕。

      花朝刚是小雪,尽放春来,莫教天妒。

      眼前骢马路。 怕他日、天涯又去。

      还分付、暖香眠鸭,好在绣帏护。

      小重山 二月二日同冯笠尉江皋村行 (清·谭献)

      陌上依然草色薰。 柳棉犹未卸,雨如尘。

      相望珠箔一年春。 江城畔,无地展芳尊。

      桃蕊两三分。 竹篱茅舍外,乍含颦。

      少年何处醉红裙。 风光好,留与白头人。

      贺新凉 岳州大捷,上以二月二日宣凯,是日大雪 (清·徐釚)

      雉尾霞如绮。

      恰天边、巴陵露布,随风偕至。

      铁骑蹴云开辇道,下界欢声鼎沸。

      应不数、棘门儿戏。

      熊耳山高齐积甲,笑从今、白占升*世。

      花六出,真祥瑞。

      歌传黄竹君王喜。

      看重重、水晶宫殿,璇铺珠缀。

      更向瑶台高处望,疑布江边鱼丽。

      想空壁、三千如是。

      舞罢玉龙纷綵伏,晃银鲜、片片遥空坠。

      铙竞唱,催征骑。

      贺新凉 二月二日,宣岳州捷是日大雪和其年 (清·曹贞吉)

      铁骑连营下。

      羡奇谋、真同六出,锋销荆野。

      试问洞庭深几许,春水才堪饮马。

      露布到、甘泉宫也。

      殿上云迷三素色,正仙人、玉戏飘鸳瓦。

      帘影动,冷光射。

      方圭圆璧浑无价。

      *蓬莱、天颜喜气,玲珑欲化。

      白虎幢前霜戟拥,荼作军容岂借。

      积三尺、瑶华不夜。

      遥想琼楼歌舞处,延邹生、枚叟珠玑泻。

      恩波淼,入清灞。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阅读全文]...
  •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词

  • 阅读,文学
  •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诗文赏析】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王维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深度鉴赏】

      《送元二使安西》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安西,是唐*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王维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王维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王维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阅读全文]...
  • 诗名含有楼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楼字的诗词

  • 秦楼月·楼阴缺

    范成大〔宋代〕

    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新楼诗二十首·北楼樱桃花

    李绅〔唐代〕

    开花占得春光早,雪缀云装万萼轻。

    凝艳拆时初照日,落英频处乍闻莺。

    舞空柔弱看无力,带月葱茏似有情。

    多事东风入闺闼,尽飘芳思委江城。

    发苏州后登武丘寺望海楼(一作望梅楼)

    刘禹锡〔唐代〕

    独宿望海楼,夜深珍木冷。僧房已闭户,山月方出岭。

    碧池涵剑彩,宝刹摇星影。却忆郡斋中,虚眠此时景。

    过襄阳楼呈上府主严司空楼在江陵节度使宅北隅

    元稹〔唐代〕

    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拂水柳花千万点,

    隔林莺舌两三声。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分明。

    新楼诗二十首。杜鹃楼

    李绅〔唐代〕

    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繁艳向人啼宿露,

    落英飘砌怨春风。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谁将老子同。

    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

    登黄鹤楼在武昌汉阳门内城上作楼*江

    王缜〔明代〕

    缘城屈曲上层楼,楼外长江日夜流。黄鹤有情终在楚,赤松无路可封留。

    诗从崔颢风骚少,笛傍桓伊曲调幽。日暮东风飞鸟散,白云红叶两悠悠。

    翠楼吟 烟雨楼

    薛时雨〔清代〕

    浅溜蜻蜓,深藏鸂鶒,绿波四围萦护。芳辰供眺览,有多少、画船箫鼓。

    宜烟宜雨。便雨霁烟消,也饶佳趣。倪迂谱。只应郊外,远山添取。

    日暮。纵目登临,觉此身清旷,予怀欲诉。一官资坐镇,争名胜、荒凉如许。

    颓垣废础。问大地楼台,几人支拄。宴延伫。一湖春水,满天晴絮。

    登咸阳北寺楼(一作登感化寺楼)

    张籍〔唐代〕

    高秋原上寺,下马一登临。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向深。

    旧宫人不住,荒碣路难寻。日暮凉风起,萧条多远心。

    宿开元寺楼(一作宿开元寺西楼闻歌感赋)

    许浑〔唐代〕

    谁家歌袅袅,孤枕在西楼。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帱。

    月移珠殿晓,风递玉筝秋。日出应移棹,三湘万里愁。

    十楼怀古 其四 黄鹤楼

    何乔新〔明代〕

    黄鹤高楼渺烟雾,黄鹤飘飘不知处。我曾凌风登此楼,但见苍茫汉阳树。

    我闻羽士徐佐卿,化为黄鹤朝太清。云衢偶尔中金镞,戛然惊飞入杳冥。

    锦袍仙人昔曾到,醉眼摩挲睨晴昊。倚阑招鹤鹤不来,槌碎琼楼委荒草。

    楼前大别高崔嵬,楼下长江滚滚来。仲谋孟德今何在,空遗陈迹后人哀。

    我本芙容城里客,谪在尘寰归未得。月明黄鹤倘来归,便欲乘之溯空碧。

[阅读全文]...
  • 含有二字的古诗词 带二字的诗词名句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邵雍《山村咏怀》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韩冬郎即*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日**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其二》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明史·列传·卷四十九》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二首》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经·第二十五章》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道经·第十二章》

[阅读全文]...
  •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词

  •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诗文赏析】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王维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深度鉴赏】

      《送元二使安西》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安西,是唐*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王维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王维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王维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 - 句子

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 - 语录

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 - 说说

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 - 名言

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 - 诗词

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 - 祝福

带二字和楼字的古诗词 - 心语

推荐词条

优美凄凉的古诗写景 无能的古诗词 形容重新的古诗 形容古诗诵得好的词语 成山头的古诗词 有钱不一定买得到的古诗 写一下古诗长相思的诗意 古诗词中的金融文化 以奋斗为题的古诗 李清照的西窗月古诗词 夏日白居易的古诗 五字古诗大全好画的 带湘字的古诗大全 清明古诗的读后感100字 秋天的画图带古诗 有关中国传统美食的古诗 古诗扩写和改写的区别PPT 治乱的古诗词 手拉手同进步的古诗 李白有关明月忧愁的古诗 读完古诗八十首我的收获 古诗人写月亮的诗 绍兴人文的古诗 赞美人与众不同的古诗词 悯农古诗中三个相同部首的字 中国礼仪孝道的古诗词 形容正直人的古诗 库管的古诗 形容水很澄澈的古诗 有关桥和寺的古诗 花草点缀大地的古诗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