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南山的古诗现代 >

登南山的古诗现代

关于登南山的古诗现代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登南山的古诗现代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登南山的古诗现代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登南山的古诗现代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登南山的古诗现代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登南山的古诗现代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登南山的古诗现代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登南山的古诗现代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登南山的古诗现代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登南山的古诗现代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登南山的古诗现代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终南山古诗赏析(赏析王维终南山)

  • 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的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所谓“阴晴从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

    这些意见都不错,然而“玩其语意”,似乎还可以领会到更多的东西。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有个省略了的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怎么会发现那个“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音响。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阅读全文]...
  • 现代古诗有哪些(现代古诗赏析)

  • 现代诗,与古典诗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拘泥格式和韵律。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自清代末年以来,现代诗也有许多佳作,意境优美,至今读来,回味无穷​。今天,隐娘分享10首最美的现代诗,一起来读一读吧!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好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多少人梦中的家园,无论生活多么坎坷,还好,我们还有美好的梦,梦里,春暖花开,四季不败。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告别】生命中,有太多这样的告别,轻轻地走了,似蜻蜓点水般,不露一丝痕迹,却长久地将记忆留存在心里,挥之不去。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阅读全文]...
  • 终南山王维赏析(终南山王维古诗欣赏)

  • 家在黔灵甲秀间

    提到唐诗,人们首先想到李(白)杜(甫),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其实还有一个与李杜齐名,人称“诗佛”的王维。王维与李白同年生(公元701年),杜甫生于712年,小11岁。三人生活的轨迹几乎都在大唐由盛转衰时唐玄宗时期。王维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是文人水墨淡彩山水画派“南宗”的代表,*奉王维为祖。

    王维《江干雪霁图(局部)》:

    终南山靠*唐帝都长安,达官显贵,风流雅士无不遊览有着瑰丽风光的终南山,又无不诗兴大发留下无数诗篇。《全唐诗》中有1500多首诗与终南山有关。王维两度归隐终南山,写下大量的山水诗篇。其中,一首诗名叫《终南山》的五言诗是公认写终南山最具代表性的诗篇。

    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诗入画,画入诗的道理。这首写终南山的诗,他从个别景观入手达到显示终南山全貌的手法,一句诗一幅画,引人入胜,所谓“意余于象”也。

    录《终南山》诗于下:

    赏析于下:

    (“连山到海隅”也有“连山接海隅”之说)

    首句“大乙*天都”中,“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天都”指天帝的居所。此句大意为:

    巍巍太乙(终南),你的颠峰直插天际,几乎接*天帝居住的地方了。

    遥望终南山,顶峰似乎已达天庭,这是夸张的写法。

    “太乙*天都”山水画:

    第二句“连山到海隅”

    终南山连绵不断已达海边。

    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陝县,远远未到海边(隅)。若从写远景看“西望不到头,东望不到尾。”用“连山到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觉得真实。后世画家画出了这样的山水画面:

    首联写远景,王维用远眺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上联写运景,这一联写*景。三句“白云回望合”意思为:

    我进山行不数里便入墜云中,我行走时缭绕的云雾分向两边,回头望去,白云又在身后合成茫茫一片。

    “白云回望合”山水画:

    四句“青霭入看无”。青霭,指云气,山上云气呈紫色故称青霭。此句的意思是:

    我朝着濛濛的青霭走去,可一到面前却杳然不見。

    “青霭入看无”山水画: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终南山常年笼罩在茫茫白云,青霭中,一切都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有进一步探访的“冲动”。

    这一联又返回宏观,写终南山的辽阔,变化万千。第五句“分野中峰变”,的意思是:

    终南山是这样的辽阔,中央主峰把终南山东西隔开。

    “分野中峰变”山水画:

    第六句“阴晴众壑殊。”此句的意思是:

    阳光照耀群山,千岩万壑或明或暗,或深或浅,千形万态。

    “阴晴众壑殊”山水画:

    第三联对终南山高度槪括。诗人立足于“中峰”,极目四望:东西绵延,南北辽阔;阳光之下,或浓或淡,千岩万壑,形态万千,真是尺幅万里。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评价。因为前三联都是写景,尾联突然写人物的活动,所以争论较多。我们只能这样理解:诗人想留宿山中,还想继续探访终南山美景。所以看到山涧中有樵夫砍柴,隔涧寻问寄宿之处,极富诗意。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山水画:

    纵观《终南山》全诗,从远眺“*天都”.“到海隅”始。便入*景,在白云.青霭中探索而行。后转入宏观,写终南山“中峰变”,“万壑殊”。一句诗一幅画,徐徐展现在读者眼前,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王维用四十个字的五言律诗,为偌大的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难怪*称《終南山》为山水诗经典之作。

    赏诗已毕,余兴未尽。笔者草书《终南山》一幅,水*有限,仅作本文收官插图,以助诗意。

[阅读全文]...
  • 写树的古诗和现代诗

  • 现代诗,文学
  • 写树的古诗和现代诗

      森林里的树木都是千年古木。一片无边无际的绿色,爬上山岗;侵入*原。消失在茫茫的天涯。这森林还是像一个处女,又可爱,又明媚。又年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写树的古诗和现代诗,欢迎阅读。

      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____志南《绝句》

      2、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3、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____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____苏轼《蝶恋花·春景》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6、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____韦庄《台城》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佚名《采薇》

      8、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____秦观《如梦令·春景》

      9、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____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0、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____张仲素《春闺思》

      1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____高鼎《村居》

      1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____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

      1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____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1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15、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16、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____陆游《沈园二首》

      17、柳絮风轻,梨花雨细。____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18、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____武元衡《春兴》

      19、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____韩愈《晚春》

      20、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____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21、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____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22、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____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23、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____韩翃《章台柳·寄柳氏》

      24、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____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25、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____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26、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____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27、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____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28、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____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29、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____王之涣《送别》

      30、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____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31、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32、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____秦观《画堂春·春情》

      33、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____佚名《青青河畔草》

      34、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____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35、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____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36、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____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37、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____李商隐《夕阳楼》

      38、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____杨万里《新柳》

      39、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____晏几道《清*乐·留人不住》

      40、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____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

      41、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____辛弃疾《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42、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____赵孟頫《东城》

      43、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____司马扎《宫怨 / 闺怨》

      44、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____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45、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____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46、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____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47、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____李商隐《柳》

      48、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____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49、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____杜甫《后游》

[阅读全文]...
  • 《南山诗》赏析

  • 韩愈好游奇山,务必穷其形胜而不顾性命。所以,他笔下的《南山》诗雄奇恣肆,卓荦不凡。不仅如摄影家运用广角镜头,从各个方位、季节,摄取了南山种种奇景,而且能勾出山之神态,渗入诗人的遭遇、心情、意趣。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吧。

      南山诗

      韩愈

      吾闻京城南,兹维群山囿。

      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欲休谅不能,粗叙所经觏。

      尝昇崇丘望,戢戢见相凑。

      晴明出棱角,缕脉碎分绣。

      蒸岚相澒洞,表里忽通透。

      无风自飘簸,融液煦柔茂。

      横云时*凝,点点露数岫。

      天空浮修眉,浓绿画新就。

      孤木掌有绝,海浴褰鹏噣。

      春阳潜沮洳,濯濯吐深秀。

      岩峦虽嵂崒,软弱类含酎。

      夏炎百木盛,荫郁增埋覆。

      神灵日歊歔,云气争结构。

      秋霜喜刻轹,磔卓立癯瘦。

      参差相叠重,刚耿陵宇宙。

      冬行虽幽墨,冰雪工琢镂。

      新曦照危峨,亿丈恒高袤。

      明昏无停态,顷刻异状候。

      西南雄太白,突起莫间簉。

      藩都配德运,分宅占丁戊。

      逍遥越坤位,诋讦陷乾窦。

      空虚寒兢兢,风气较搜漱。

      朱维方烧日,阴霰纵腾糅。

      昆明大池北,去觌偶晴昼。

      绵联穷俯视,倒侧困清沤。

      微澜动水面,踊跃躁猱狖。

      惊呼惜破碎,仰喜呀不仆。

      前寻径杜墅,坌蔽毕原陋;

      崎岖上轩昂,始得观览富。

      行行将遂穷,岭陆烦互走。

      勃然思坼裂,拥掩难恕宥。

      巨灵与夸蛾,远贾期必售。

      还疑造物意,固护蓄精佑。

      力虽能排斡,雷电怯呵诟。

      攀缘脱手足,蹭蹬抵积甃。

      茫如试矫首,堛塞生怐诟。

      威容丧萧爽,*新迷远旧。

      拘官计日用,欲进不可又。

      因缘窥其湫,凝湛閟阴兽。

      鱼虾可俯掇,神物安敢寇。

      林柯有脱叶,欲堕鸟惊救。

      争衔弯环飞,投弃急哺鷇。

      旋归道回睨,达枿壮复奏。

      吁嗟信奇怪,峙质能化贸。

      前年遭谴谪,探历得邂逅。

[阅读全文]...
  • 诗经:南山

  • 诗经
  •   《诗经:南山》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

      鲁道有荡,齐子庸止。

      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注释:

      1、南山:齐国山名,又名牛山。崔崔:山势高峻状。

      2、绥绥:缓缓行走的样子,或曰求匹之貌。

      3、有荡:即荡荡,*坦状。

      4、齐子:齐国的女儿(古代不论对男女美称均可称子),此处指齐襄公的同父异母妹文姜。由归:从这儿去出嫁。

      5、止:语气词,无义。

      6、怀:怀念。一说来。

      7、屦(具):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五两:五,通“伍”,并列;两,“緉”的借省,鞋一双。

      8、緌( 蕤):帽带下垂的部分。帽带为丝绳所制,左右各一从耳边垂下,必要时可系在下巴上。

      9、庸:用,指文姜嫁与鲁桓公。

      10、从:相从。

      11、蓺( 异):即“艺”,种植。

      12、衡从:横纵之异体,东西曰横,南北曰纵。亩,田垅。

      13、取:通“娶”。

      14、告:一说告于祖庙。

      15、鞫(菊):穷,放任无束。

      16、析薪:砍柴。

      17、匪:通“非”。克:能、成功。

      18、极:至,来到。一说恣极,放纵无束。

      译文:

      巍巍南山真高峻,雄狐求偶步逡巡。

      鲁国大道宽又*,文姜由此去嫁人。

      既然她已嫁别人,为啥想她存歹心?

      葛鞋两只配成双,帽带一对垂耳旁。

      鲁国大道*又广,文姜由此去嫁郎。

      既然她已嫁玉郎,为啥又跟她上床?

      想种*怎么办?修垄挖沟勤翻土。

      想要娶妻怎么办?必须事先告父母。

      既已禀告过父母,为啥任她肆淫污?

      想去砍柴怎么办?没有斧子砍不倒。

      想要娶妻怎么办?没有媒人娶不到。

      既已明媒正娶来,为啥让她娘家跑?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齐襄公与鲁桓公的,《毛诗序》云:“《南山》,刺襄公也。鸟兽之行,淫乎其妹,大夫遇是恶,作诗而去之。”郑笺云:“齐大夫见襄公恶行如是,作诗以刺之,又非鲁桓公不能禁制夫人而去之。”古今学者大多无异议。(仅个别现代学者认为是写“意中人他嫁”)据《左传-桓公十八年》记载,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与夫人文姜(齐襄公的同父异母妹妹)同去齐国,原先就与文姜有*关系的齐襄公趁机又与文姜私通,被鲁桓公发觉,谴责了文姜。文姜告诉了齐襄公,襄公便设酒宴请桓公,将桓公灌醉后,派公子彭生驾车送桓公回国,在车子里扼死了桓公。此事传开后,齐国上下引以为耻,便作了这首讽刺诗。诗的一二两章讥刺齐襄公荒淫无耻,三四两章责备鲁桓公懦弱无能,对妻子不严加管束。

      作诗讥刺本国及鲁国的君主,不能不有所顾忌,在遣词用语方面要避免过于直白显露,而只能用隐晦曲折的笔墨来表现。此诗很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如第一章用雄狐急切求偶来暗射齐襄公急切觊觎回娘家的文姜,第二章用鞋子、帽带都必须搭配成双来比喻世人都各有一定的配偶,暗中影射齐襄公*的无耻行为。既鞭挞了讽刺对象,又不让别人抓到任何把柄。第三、四两章则用“兴”的手法来表现。照朱熹的说法,所谓“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三章以种麻必先整治田垄、四章以砍柴必具刀斧引起娶妻必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进一层推及桓公既已明媒正娶了文姜而又放任她回娘家胡作非为,嘲讽了他的庸弱无能。当然,这意思也不是在字面上明白点出的,而是意在言外,一索可得。前人评此诗,谓其“意紧局宽,布置入化,所谓不接形而接以神者”(陈震《读诗识小录》),“四章四诘问,婉切得情”(牛运震《诗志》),“令其难以置对,的是妙文”(陈继揆《读诗臆补》),确乎如此。

      这首诗的风格同《诗经》十五国风中的绝大部分作品一样,是一首群众创作的民歌,其特点也是每一章节除少数文言汉语略作更换外,基本的语词文言文句式都是相同的,特别是每章的最后二句,文言文句式语气完全一样,只有一二个字的变化,其含义也相似或相*。这正是便于反覆咏唱,易于记忆吟诵,启发比较单纯的民歌式作品。此外,从这首诗里,也反映了男女婚姻必须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封建礼教,早在二三千年以前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阅读全文]...
  • 陶渊明古诗《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

  • 文学
  • 陶渊明古诗《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诗篇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陶渊明古诗《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欢迎大家阅读!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翻译】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阳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鉴赏】

      诗篇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作者陶渊明其实写的归园田居是自己理想的故居。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了劳作的地点:南山;劳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与“稀”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不善劳作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一整天;写出了劳作的艰辛,“带月荷锄归”写出了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诗人扛着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的一幅美丽的“月下归耕图”暗示了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为后文写“衣沾不足惜”做铺垫。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点明主旨: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这首诗用语十分*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注释

      ①南山:指庐山。

      ②稀:稀少。

      ③兴:起床。

      ④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阅读全文]...
  • 《终南山》唐诗

  • 唐诗,文学
  • 《终南山》唐诗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终南山》唐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作品介绍】

      《终南山》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6卷第65首。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原文】

      终南山

      作者:唐·王维

      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yú)。

      白云回望合,青霭(ǎi)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hè)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4、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

      5、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6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7、壑:山谷。“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8、人处:有人烟处。

      【翻译】

      巍巍的太乙山临*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赏析】

      王维之诗自古有“诗如画”之说。品其诗如赏*画。清新淡雅;读其诗似游神州万里江山,恢弘壮阔。诗中一句一词,点点滴滴,尽是诗人豪情万丈。《终南山》就是这样一首王维山水诗的亮点之作。

      “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首联是说,巍巍的终南山高入云霄,与天帝的都城临*。绵亘不绝的.山峦,延伸到遥远的大海之滨。

      首联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知于远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远,说它“*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次联是说,我在深山前行,缭绕的云雾分向两边,回头望去,白云又在身后合成了茫茫的一片。我朝濛濛的青霭走去,一到面前却杳然不见。

      次联写*景,“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的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历的人并不陌生。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濛濛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濛濛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那些值得观赏的景物,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濛濛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惟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刚才呈现于眉睫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并不明说,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颈联是说,终南山是这样的辽阔,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阳光照耀群山,千岩万壑或明或暗,深深浅浅。

      颈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至于终南山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这样的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经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的绵远,南北的辽阔,只有立足于“*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这全景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的的千形万态。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尾联是说,我想在山里找一个人家投宿,隔着涧流,询问林中的樵夫。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对此,清沈德潜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集》)然而通过玩其语意,我们似乎可以领会更多的东西。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省略了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山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是怎样发现这一樵夫的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响动,使人循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居住,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深懂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蕴。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阅读全文]...
  • 关于终南山的诗句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杜甫《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稽首终南锺大夫。——葛长庚《沁园春·渭水秋深》

    终南与清都,烟雨遥相通。——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快寻趁王家醉乡,见终南捷径休忙。——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君不见茂陵弃子欲登仙,自将壮士终南边。——晃冲之《古乐府》

    炉烟岂异终南色,湓草宁殊渭北春。——白居易《九江春望》

    君不见苏子由诣京师,自谓终南嵩华虽已见,不若得见韩公琦。——陈著《寄赋黄东发湖山精舍》

    故国三年一消息。终南渭水寒悠悠。——杜甫《锦树行》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班固《西都赋》

    卢子尚高节,终南卧松雪。——陈子昂《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不知捷径在终南,应是癯儒骨相凡。——刘克庄《方具免牍走笔次竹溪中书韵》

    偶因博戏飞神剑,摧却终南第一峰。——吕洞宾《绝句》

    永言终南色,去矣销人忧。——孟郊《越中山水》

    谁言终南顶,已有霰雪集。——司马光《和张促通学士苦暑思长安幕中望终南秋雪呈邻》

    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于扶风。——苏轼《凌虚台记》

    公将北阙觐,我终南亩馌。——方回《送刘都事五十韵》

    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张九龄《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

    国步方险艰,忧端终南齐。——王撝《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

    洪河清渭天池浚,太白终南地轴横。——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时命偶不谬,授馆终南东。——贯休《上刘商州》

    如何学得崔重易,吟啸终南明月中。——文同《北楼晚晴望秦岭》

    侧闻种先生,终南卧云壑。——王禹偁《酬种放徵君一百韵》

    促拍未终南内曲,新腔忽过《小梁州》。——孙蕡《骊山老妓行》

    微雨汉陂舟,残日终南骑。——皮日休《奉献致政裴秘监》

    瞻彼终南山,松萝幽且邃。——谢榛《杂感寄都门旧知(此诗为李于鳞隙末而作)》

    西山千万髻,终南同崔巍。——袁宏道《秦中杂咏·其二》

    宛在中流渤澥清,下归无极终南黑。——杜甫《渼陂行》

    更值晚来风雨歇,终南一半浸波中。——魏野《用晦上人游渼陂》

    王屋空闻小有宅,终南今作渼陂行。——康海《得粹夫书》

    王屋空闻小有宅,终南今作渼陂行。——康海《得粹夫书》

    吾闻终南太乙峰,乃在于天都陆海之中。——郑善夫《太乙山歌》

    吁嗟乎终南太乙长崔嵬,虎视龙兴安在哉。——郑善夫《太乙山歌》

    冥目应思著,终南北阙前。——齐己《寄敬亭清越》

    已说开春须上表,终南山下乞分司。——郑獬《戏学张水部赠河南少尹》

    雨心杜陵老,澒洞终南齐。——孙应时《月前韵感事·驹去不食藿》

    一水终南下,何年派作沟。——吴融《御沟十六韵》

    筵开曲池上,望尽终南端。——权德舆《奉和圣制九日言怀赐中书门下及百寮》

    吾庐终南下,堪与王孙游。——岑参《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

[阅读全文]...
  • 《终南山》唐诗

  • 唐诗
  • 《终南山》唐诗

      《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解】:

      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

      【韵译】:

      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

      山连着山一直蜿蜓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

      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

      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

      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评析】: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帝都,此指长安。

      4.青霭:山中的岚气。

      5.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6.分野两句:言终南山高大,分隔山南山北两种景象,各山谷间的阴晴变化也有所不同。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①。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②,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③。

      【注释】①翠微:青翠的山坡。 ②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③机:世俗的心机。

      (1)“美酒聊共挥”句中的“挥”改为“饮”好不好?为什么?(3分)

      (2)“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结合全诗分析,让诗人“醉”的原因除了酒,还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0. 【古诗鉴赏】(7分)

      (1)不可以。“挥”字写出了诗人饮酒时的豪放、洒脱的形象,而“饮”不具备这种表现力。(2分)其次,“挥”押韵而“饮”不押韵。(1分)

      (2)让诗人“醉”的一是风景:白天游山,怡人的山景让诗人沉醉。(1分)其次,饮酒时天上有明月星星,身边有绿竹、靑萝、幽径,那环境让人迷醉。(1分) 二是人情:能在朋友的家里和知己“欢言”、“长歌”,忘记人世间的一切烦恼,自然会陶醉。(2分)

      「作品介绍」

      《终南山》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6卷第65首。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原文」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登南山的古诗现代 - 句子

登南山的古诗现代 - 语录

登南山的古诗现代 - 说说

登南山的古诗现代 - 名言

登南山的古诗现代 - 诗词

登南山的古诗现代 - 祝福

登南山的古诗现代 - 心语

推荐词条

古代描写夕阳的古诗词 三分钟的古诗诵读 一见就难忘的古诗 韩愈所写的古诗 我国古诗中伯牙钟子期的传说 描写春节的古诗词素材 小学生歌颂春节的古诗 学前班的古诗 最绕口的古诗词 有关*凡生活的古诗 描写妇女节的古诗一整酋 飞花令带梅的古诗 谁能写出关于牛的两首古诗 孝义民族文化的古诗 幼师试讲古诗的好处 让孩子成长的古诗 夏日酸梅汤的古诗 悼念事故中的亡灵的古诗 带缸的古诗词 高中时用的古诗 旅顺的古诗 农村生活为主题的古诗词十首 春蝉到死丝方尽的古诗题目 古诗小池的小报 喜欢看古诗词的女人 古诗中的那一份浪漫 适合练*书法的古诗 关于护眼的现代诗或古诗 要秦时勤学的古诗 写初春柳树的古诗 有段子和衍字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