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懋善生于1942年,1962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早年学*西洋画,对欧洲古典艺术大师的作品和现代印象派绘画有深刻而广泛的研究。后来转入中国画,从事山水画创作。对清代画家石涛、八大的作品进行了潜心的钻研,并上溯至唐宋名家。又多游名山大川。桂林、雁荡、黄山、青城的绮丽风光,给予画家以丰富的想像和无止境的追求。刘懋善的山水画酣厚绵貌,写江南风光,清新朴茂,恬静抒情,别具一格,并吸收了西洋画的光、色处理方法,啬了国画的时代感。刘懋善许多作品的笔墨和佈局,深具传统,用笔雄浑深秀。善于通过对比、渲染和节奏的变化,精细刻画自然界的声色动静。
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是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兰,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
郎世宁1715年他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尽管如此,洋画家郎世宁也必须遵守作画前绘制稿本,待皇帝批准后再“照样准画”的清宫绘画制度,目前保留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郎世宁《百骏图》稿本就说明了这一点。郎世宁还将欧洲的绘画技法传授给中国的宫廷画家,使得清代的宫廷绘画带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呈现出不同于历代宫廷绘画的新颖画貌和独特风格。
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
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重用。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帝、乾隆帝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见插图)、《弘历及后妃像》、《*定西域战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