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天安城楼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赞美天安城楼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赞美天安城楼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赞美天安城楼的句子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李商隐《安定城楼》赏析
《安定城楼》此诗抒发了作者虽仕途受阻,遭到一些人的谗伤,但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嘲笑谗佞的小人的坚定胸怀,充分地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商隐《安定城楼》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李商隐《安定城楼》原作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忌宛雏竟未休。
李商隐《安定城楼》赏析一
唐代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李商隐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不中,回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写下《安定城楼》这首诗。
泾原府治关内道泾州,在今日甘肃省泾川县北。因为唐代泾原在隋代为安定郡,所以诗依旧*称“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迢递:此形容楼高而且连续绵延。汀洲:汀指水边之地。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贾生:指西*贾谊。贾谊年少时精通诸子百家,被文帝召为博士。贾谊向汉文帝上《治安策》,认为“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息者六”,并提出很多政策。但是文帝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将他贬到长沙。后来贾谊呕血而亡,年仅33岁。李商隐这时27岁,以贾生自比。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李商隐以寄人篱下的王粲自比。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归隐五湖。李商隐用这个典故,说自己总想着年老时归隐江湖,但必须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才行。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忌宛雏竟未休。鹓雏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传说,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刍鸟,你知道吗? 鹓刍鸟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刍鸟,发出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梁国宰相的身份来吓我吧 ? ”
李商隐以庄子和鹓雏自比,说自己有高远的心志,并非汲汲于官位利禄之辈,但谗佞之徒却以小人之心度之。
《安定城楼》是李商隐七律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写诗时,李商隐二十六岁,仕途受阻,投靠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被王茂元招为女婿。而在当时的牛李党争中,王茂元属李党。据说李商隐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应博学宏辞科试时受当权的牛党排挤。这首诗就是在应试落选后重回泾州时所作。
传说,王安石晚年非常喜欢李商隐的诗,以为唐人学杜甫最成功的,只有李商隐一人。王安石每一次诵读“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时,就说就算是杜甫也无法超过这句诗。
李商隐《安定城楼》赏析二
李商隐的七律中,这首诗写得较有气魄,表现了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他虽仕途受阻,并遭到一些人的谗伤,但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嘲笑谗佞的小人。诗中多用典故,这是他作诗的特色,但此诗流畅明快。《蔡宽夫诗话》载:王荆公晚年这次喜义山诗,以为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而已。每诵其永忆扁舟之类,虽老杜无以过也。《李义山诗集辑评》引朱彝尊曰:通首皆失意语,而结句尤显然。第六句尤奇,后人岂但不能作,且不能解。纪昀曰:刺同侣猜忌之作。《昭昧詹言》:此诗脉理清,句格似杜。玩末句,似幕中有忌间之者。然用事秽杂,与前不相称。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时诗人年二十六。安定城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当时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治所。三年前,李商隐仕途受阻,远道投王茂元幕,还被王茂元招为女婿,而在当时的牛李党争中,王茂元属李党。据说李商隐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应博学宏辞科试时受当权的牛党排挤。这首诗就是在应试落选后重回泾州时所作。诗中主要抒写了诗人自己建功立业的志趣、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无端受谗的愤慨。它是晚唐时期年轻士子在朋党争斗中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
首联扣题,写登楼所见。颔联以古人自况。贾谊为汉文帝献《治安策》,条陈时势,中有痛哭长太息之语;王粲远道避乱荆州,投依刘表,作《登楼赋》;两人都有怀才不遇之痛。诗人化用杜甫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的成句,写得更具体更动感情。上句一个虚字,既是对贾谊献策未售、英才埋没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慨叹。下句则借王粲十七岁时远游荆州、十五年间不被重用、冀王道之一*的理想终于落空、英年早逝的故事,表示了自己前途的隐忧。颈联由忧时感事、自叹不遇转而申述志趣,其中用了春秋时范蠡辅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浮于江湖的典故。永忆是坚持地向往着的意思。这一联所表现的积极入世的态度,深得宋代王安石的激赏,以为虽老杜无以过也。但是,诗人这种要功名不要禄位的衷情,在朋党倾轧的环境下却屡遭歪曲,于是诗人愤愤不*地唱出了尾联。尾联运用《庄子·秋水》中所写的鸱鹰嘴含腐鼠忌鵷雏抢夺而鵷雏不屑一顾的典故,既是自我剖白,又是冷峻的`讥讽。表明自己应试博学宏辞,不是为了区区禄位。远道投幕,婚于王氏,也不是另攀高枝以求飞黄腾达。对于那些利禄熏心的权贵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无端造谣中伤,则表现了极大的愤怒。
全诗最大特色是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四个典故,都能贴合自己的身份、处境与思想感情;而且相互联系、构思缜密。如颔联所用的贾谊、王粲的典故,一是年龄同自己相仿,都是奋发有为的青年时期;二是经历遭遇同自己相仿,都在虚垂涕、更远游之痛;三是与颈、尾联结构紧凑,颈联用范蠡之典,是正面阐明垂涕远游的目的,尾联鸱鹰忌凤凰之曲则速写他人对垂涕远游动机的歪曲。另外,此诗用典手法也多有变化,贾谊、王粲典是明用,好在准确深沉;范蠡曲是隐用,好在有意无意之间;出于《庄子》的典是活用,好在灵巧而流转。正由于能通过使典用事含蓄而深刻地抒情言志,《安定城楼》才成为李商隐七律代表作之一。
李商隐《安定城楼》赏析三
此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青年时的作品,真实的反应了诗人怀抱利器却寄人篱下,无所作为的痛苦心情。
作者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室同宗,这在他诗中曾多次表现。不过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现实利益。李商隐早年的贫困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另一方面,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令狐楚是李商隐求学生涯中又一位重要的人物。在令狐楚的帮助下李商隐学会了如何与既有身份又欣赏自己才华的人融洽相处。开成二年(837),在令狐父子的资助和举荐下,李商隐经过两次失败后,终于进士及第。但是不久令狐楚去世了。在痛失恩师的同时,李商隐也顿失依靠。
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入幕,并与王茂元的女儿结了婚。可就在李商隐还沉浸在新婚的欢乐中时,已经有人开始大骂李商隐是“忘恩负义”,“诡薄无形”了。骂他的声音来自“牛党”。在政治取向上,令狐家与“牛党”比较*。而王茂元则被牛党看成是“李党”的骨干,当初对李商隐有栽培之恩的令狐家一看李商隐居然成了王家的女婿,这从政治层面和阶级感情上觉得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李商隐的这场婚姻简直是对“牛党”的一种背叛。李商隐有口难辩,他根本没想到个人的婚姻会带来如此难料的后果,而且令他的后半生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
《安定城楼》一诗就写于诗人返回泾州以后。当时26岁的诗人寄居在王茂元幕中。来自于牛党的骂声越来越高,郁郁不得志的诗人登上泾州城楼,即景抒怀写成此诗。
“登上高耸的安定城楼,只见城堞连绵无尽;*处是杨柳依依,远处有沙洲点点。贾谊年少才俊,不得重用而只有空自流泪;王粲满腹经纶,春天来临却只能徒自远游。*生的夙愿是,扭转乾坤、天下太*昌盛之后;乘一叶扁舟,带着满头白发归隐江湖。却没料到,把腐烂的老鼠也视为美味的鸱鹰;竟然无休止地猜疑,凤凰也和它们一样…… ”
诗的首联以写景起笔,城阔楼高,登高远眺,但见绿杨满州,气象开阔。照常理如此壮美的景色自然会引发“清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情,但是仕途失意的诗人登上高城,放眼望去,只见城墙连绵、城楼高耸,楼边的杨柳随风飘摇,而杨柳尽处,是烟波浩渺之中的点点沙洲。本想借登高来纾解愁闷,然而“迢递”高城之下,却显得自己孤单渺小;“绿杨”堆烟,更显得朦胧迷离;林外“尽汀洲”,更觉得一派迷蒙苍茫!诗人的视野是开阔的,而他的心情却是郁闷的。此刻诗人似乎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倒是美好的景色更加刺激了作者郁闷的心绪,诗人转而开始了内心世界的倾诉。景缘情生,融情于景,在雄浑开阔但又充满迷离苍茫的氛围中,自然引出下联的忧愤感慨。
诗人在颔联用典,面对苍茫大地,不禁想起了与自己遭遇相似的贾谊和王粲,一个“虚”字,既是对贾谊献策未售、英才埋没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一个“更”字,既是对王粲满腹经纶却不被重用、远游荆州的同情,又是对自己流落异乡、寄人篱下的悲叹。诗人以古人自比,展示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结。诗人仕途失意的失落、怀才不遇的愤懑、寄人篱下的愁苦、前途渺茫的隐忧,不言而喻,尽在典中。
颈联抒怀,申述志趣:“永忆”,常常想念、一贯向往;“江湖归白发”是“白发归江湖”的倒装;“欲回天地”是“想要扭转乾坤,做出澄清宇内的大事业”。诗人在前面登临、感古的基础上,转而直抒胸臆——等自己实现心中的抱负,就功成身退,归隐江湖,安度余生。从“永忆,白发”可看出诗人高远的志向和淡泊的情怀,经“回天地”和“入扁舟”两幅画面的渲染,更显气魄雄伟、潇洒飘逸。
诗人在尾联用典,有感而发:不得已而身陷牛李党争的旋涡中,受排挤而落选,内心是痛苦的;不为区区小利,不是患得患失,而是痛于远大抱负难以实现,志趣是高远的。诗人这种高尚的情操无人理解,小人反而来猜测自己。悲愤的诗人便以庄子和鹓雏自比,借典寓讽,含蓄曲折,悲愤之情溢于言表。这也正是晚唐时期年轻士子在朋党争斗中,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一联,可谓这首诗的点睛和升华之笔。“江湖”,“扁舟”是借用春秋时范蠡的典故表达等到回天撼地,旋转乾坤之后,自己便头飘白发,身入扁舟,静得归隐江湖之趣。永忆江湖,即怀淡泊名利之心;欲回天地,即报建功立业之志。“永”,“欲”两个字都用的很好。“永”字有力地表达了作者毕生的抱负;“欲”包含了作者为实现宏大理想所作的精神准备,使人相信他会因此而自励,自律。从而在人格上和结党弄权,经营私利的利禄之辈划清界限。因为没有永忆江湖的志趣,便成为追名逐利的利禄宦官,哪里还有欲回天地的宏愿?正所谓,唯其不以名利为念,方能立志如此高远,看待进退升沉,如此从容!“终于安社稷,功成去江湖”,不也正是此意吗?同时,从诗的表达形式上看,该联对仗工整,气势雄浑,既洒脱又遒劲,深得杜诗锤炼严谨,沉郁顿挫的特色。手法博采众长,诗情飘逸,境界高远,寄意幽深。深得“老杜律法”之精髓,是李商隐步入创作中期的重要标志。李商隐的这首诗,别具一格,忧愁以外,还有愤慨;同情古人以外,还有对理想的向往。融杜甫的深沉、柳宗元的愤懑、许浑的忧郁于一体,表现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才高气盛,耿介性格和坦荡的胸襟。一个惊世骇俗、胸怀大志的李商隐,呼之欲出矣!
翻译
高大城墙上有百尺高的城楼,在绿杨林子外是水中的沙洲。
年少有为的贾谊徒然地流泪,春日登楼的王粲再度去远游。
常向往老年自在地归隐江湖,要想在扭转乾坤后逍遥扁舟。
不知道腐臭的死鼠成了美味,竟对鹓雏的爱好也猜忌不休。
注释
⑴安定:郡名,即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唐代泾原节度使的治所。
⑵迢递:此形容楼高而且连续绵延。谢朓《随王鼓吹曲》:“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⑶枝外:一作“枝上”。汀洲:汀指水边之地,洲是水中之洲渚。此句写登楼所见。
⑷贾生:指西*贾谊。《史记·贾生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又《汉书·贾谊传》载:贾谊认为“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息者六。“因此”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匡建”。但文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后来他呕血而亡,年仅33岁。李商隐此时27岁,以贾生自比。
⑸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李商隐此以寄人篱下的王粲自比。
⑹永忆:时常向往。江湖归白发:年老时归隐。
⑺欲回天地入扁舟:《史记·货殖列传》: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归隐五湖。李商隐用此事,说自己总想着年老时归隐江湖,但必须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才行。
⑻“不知”二句:鹓雏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李商隐以庄子和鹓雏自比,说自己有高远的心志,并非汲汲于官位利禄之辈,但谗佞之徒却以小人之心度之。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1]。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商隐(公元812-858),晚唐杰出的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公元837年)进士。一生多在幕府中做僚属。因受官僚集团党争的牵累,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李商隐是晚唐杰出的诗人,他以骈文为诗,清新绮艳,挺拔凝炼,创造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有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
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
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鵷雏竟未休。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二十六岁时写的,是他的名篇之一。这年是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到了泾原(在今甘肃泾川),泾原是安定郡的治所。安定城楼,就是泾原城的城楼。这首诗就是登上安定城楼写的。商隐在王茂元的幕府里,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商隐本在令狐楚幕府里,令狐楚死后,才到了王茂元幕府。令狐楚和他的儿子令狐绹属于牛僧孺党,王茂元属于李德裕党。因此,商隐到王茂元幕府,招致了令狐绹等人的忌恨。这年,商隐应博学鸿词科考试,考官周墀、李回已经把他录取了,复审时被一个中书官员把他的名字抹去,这个官员大概属于牛党,因忌恨他把他黜落。他仍回到泾原,登上安定城楼写了这首诗。
这首诗一开头写登上安定城楼所见,“迢递”,状城墙的绵延缭绕。“百尺”,形容楼的高。从楼上望出去,绿杨枝外还看到泾水汇集成的湖泊洲渚。这个开头描绘出一幅广阔的画面,好像和下文的感慨无关,其实还是有联系的。
次联发抒感慨,用了贾谊和王粲两个故事。汉朝贾谊在朝廷做官,被大臣毁谤,贬官去做长沙王太傅。“贾生年少虚垂泪”,贾谊像他一样年轻,被贬官,做了《吊屈原赋》:“鸾凤伏窜兮,鸱鹄翱翔。”借吊屈原来自悼,徒然掉泪,正像他被罢黜一样,掉泪也没有用。“王粲春来更远游。”三国时王粲到荆州去投靠刘表,登上荆州城楼,写了《登楼赋》:“冀王道之一*兮,假高衢而聘力。”想在大路上奔跑,在*治天下中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商隐运用这两个故事,在艺术上显得含蓄精练而含意丰富。借贾生来暗示他的被排斥,实际上是排斥鸾凤,使鸱鹊得意。王粲想为*治天下效力,这正是商隐的愿望,他去考博学鸿词,就是想取得为朝廷出力的机会。王粲远游,指王粲到荆州来投靠刘表,正好比他到泾原来投靠王茂元。但他被排挤而垂泪和想为国效力的意思在诗里都没有明白说出,通过运用这两个典故来透露,所以是含蓄精练。
这一联和上下两联是密切相关的。贾生垂涕里含有他的感叹,即“凤高翔于千仞兮”,登上百尺高楼就想到凤凰高翔。王粲登楼更是和登安定城楼结合。贾生王粲的志事,无非是要在政治上做出一番事业来,这就同下联的“欲回天地”相结合。这样看来,第二联的用典,是承接上联,呼应下联。它在艺术上的特点像地下伏流的互相沟通,表面上不显露。不仅这样,贾生垂涕里含有凤凰窜逐、鸱鸽翱翔的感叹,这就一直贯连到结尾的鸱和鹓雏,即鸱鸦和凤凰的事。
“永忆江湖”一联,是这首诗中的名句。相传宋朝的王安石极推重这一联,因为这联也写出王安石一生的心事。“欲回天地”就是要旋乾转坤,拨乱反正,改造国家。这是商隐的一生抱负。要实现这个理想,一定要进入朝廷,就是王粲说的“假高衢而骋力”,利用大路才可以施展千里马奔驰的足力。商隐去考博学鸿词,就是想进入朝廷,施展抱负,目的不在做官。等到他的理想实现,他就准备告退,回到江湖上去,所以说“入扁舟”,像越国的范蠡那样,帮助越王勾践完成了兴复大业以后,功成身退,坐着小船到五湖去归隐了,扁舟即小船。那末他即使在朝廷上为国效力,还是念念不忘江湖。估计要实现使唐朝中兴的大业,一定要到老才行,所以说“归白发”。这两句是表明自己心迹的话,写得精练、含蓄而有形象,对比突出,是“一篇之警策”,像画龙点睛那样,使全篇的精神表现出来。为什么要用贾生、王粲的典故,它的意义从这里透露出来;为什么要用鸱得腐鼠的典故,它的意义也从这里透露出来。在“永忆江湖”后接上“归白发”,这是奇特的接法,既然在“忆江湖”,就可以“归去”,却说要“白发”时才归,于是造成“永忆”,这是为什么?然后回答,要“回天地”以后才“入扁舟”。这是一种突出用意的写法。
有了这句点睛之笔,末联的含意就很清楚了。那个中书官员把他的名字抹去,大概认为博学鸿词是一个美缺,不让他得到。在他看来,这个美缺不过是腐鼠而已。那个中书官员好比猫头鹰,把腐鼠当成美味,猜疑凤凰要夺它的腐鼠,不知凤凰在高天飞翔,根本鄙视腐鼠的。这就同上联相应了。他的考博学鸿词,目的不在做官。那他为什么要去考呢?在“欲回天地”。欲回天地要有所凭藉,进入朝廷以后,才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回天地的远大目的像凤凰的高飞,把官位当作美缺,不过像猫头鹰的把腐鼠当美味而已。这个结尾,运用一个寓言故事,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抱负,表达了自己被排斥的愤慨。这个形象生动的故事,有力地阐发了全诗的用意。
作者简介:周振甫 (1911~2000),浙江*湖人。1932年肄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历任上海开明书店校对、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中华书局编审。昆明第一届文论学会会员,济南文心雕龙学会会员。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词例话》《文心雕龙注释》《中国修辞学史》《*诗词欣赏》等,专著辑为《周振甫文集》。
《在军登城楼》骆宾王
城上风威冷,
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
歌舞入长安。
骆宾王诗鉴赏
弘道元年(683), 唐高宗去世,武则天把持朝政,废中宗(李哲)为庐陵王,立相王(李旦)为睿宗,重用武三思等人,排斥异己,刑法严苛,引起人民不满。不久被贬为柳州司马的李敬业提出“匡复唐室”
的口号,在扬州起兵征讨武则天,一时响应者甚众,起兵十来天就纠集了十多万人,震惊了全国。被贬为临海丞的骆宾王也投奔李敬业麾下,任匡复府的艺文令,负责军中宣传工作。在此期间,他草拟了着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讨武曌檄》),义愤填膺地历数武则天“*狎邪辟,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之罪。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可看作《在军登城楼》诗的注脚:“..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喑呜作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致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这就是诗人对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分析和估计,也是本诗的创作背景,《在军登城楼》与《讨武曌檄》作于同一时期,可以说是檄文的高度艺术概括。
诗歌以对句起兴,在深秋的一个清晨,诗人登上了广陵城楼,纵目远望,浮思遐想。此刻楼高风急,江雾浓重,风雨潇潇。“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两句晓畅隽永,看似质朴*易不着笔力。诗人借用了《梁书·元帝纪》中“信与江水同流,气与寒风共愤”
的典故,恰到好处地抒发了同仇敌忾的豪情与激愤。
充分表现临战前的紧张、肃穆、庄严的气氛和将士们的进取、希望和信心。第三句诗“戎衣何日定”,“何日”意为“总有一天”,以否定式表肯定,必胜之心力透纸背。这句诗借周武王讨伐殷纣王的故事隐喻李敬业讨伐武则天是以有道伐无道,说明“匡复”是正义的,顺应民心、天意的,因此也必定是会胜利的。
诗的最后一句,“歌舞入长安”,水到渠成轻松自然地作了结尾,表现出诗人必胜的信念及勇往直前,不成功则成仁的彻底反抗精神和大无畏气概。
这首诗工于用典且浑然一体,增强了诗的深度和概括力。这首小诗,属对工整,语言朴实,音韵和谐流畅。
整理:zhl201612
登兖州城楼 杜甫
东郡趋庭日,
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
*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
荒城鲁殿余。
从来多古意,
临眺独踌躇。
杜甫诗鉴赏
“兖州”在今山东省。“城楼”即州城南楼。这是杜甫第一次游历齐赵之作。他的父亲杜闲时正在衮作司马。
首联点出登楼的缘由和时间。“东郡”,在汉代是兖州所辖九郡之一。“趋庭”用《论语·季氏》孔丘的儿子“鲤趋而过庭”的故事,指明是因探亲来到兖州,借此机会登城楼“纵目”观赏。“初”字确指这是首次登楼。
次联写“纵目”所见形势。“海”指渤海,“岱”指泰山,都在青州境。兖、青、徐等州均在山东、江苏一带。“浮云”、“*野”四字,用烘托法表现兖与邻州都位于辽阔*野之中,浮云笼罩,难以分辨。
“连”“入”二字从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兖州往东与海“连”接,往西伸“入”楚地。不但壮观,且传神。
三联写纵目所见胜迹,并引起怀古之情。“孤嶂”指今山东邹县东南的峄山。“秦碑”,指秦始皇登峄山时臣下“颂”德的石刻。“在”指尚在。“荒城”指曲阜。“鲁殿”,指县东二里的汉景帝子鲁恭王所建鲁灵光殿,“余”指残存。“在”、“余”二字从历史角度进行选点,秦碑、鲁殿在“孤嶂”、“荒城”中经受历史长河之冲刷,一存一残,个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的。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从来”意为向来如此。“古意”承三联“秦碑”来。“多”说明深广。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诗人自指,意为诗人向来怀古情深,其一指兖州,是说早在东汉开始兖州建置前,它就以古迹众多闻名。这就是杜甫登楼远眺,会生起怀古情思的原因。“临眺”与次联“纵目”相照应。“踌躇”,徘徊。“独”字很能表现杜甫不忍离去时的“独”特感受。前人解释:“曰‘从来’则*昔怀抱可知;曰‘独’则登楼者未必皆知”。(赵汸)很能道出尾联的深沉含意。
此诗是杜甫二十九岁时作,是杜甫现存最早的一首五律诗。此诗已初次显露出他的艺术才华。明代李梦阳把“迭景者意必二”作为“律诗三昧”之一。胡应麟更以此诗中间两联“前景寓目,后景感怀”为杜律“变化莫测”之一例。此诗虽属旅游题材,但诗人从纵横两方面,即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从而表达出登楼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是颇具特色的。诗人一方面广览祖国的山海壮观,一方面回顾前朝的历史胜迹,而更多的是由临眺而勾引起的怀“古”意识。
在艺术上此诗一、二、三联均运用了工整的对句。
“ 东郡”、“南楼”,“趋庭”、“纵目”,“浮云”、“*野”,“海岱”、“青徐”,“孤嶂”、“荒城”,“秦碑”、“鲁殿”,都是实写。尾联才由“临眺”引出思“古”之“意”,则带有虚写的意味。而二、三联“连”、“入”、“在”、“余”四字,通过对仗,将海岱连接,*野延伸,秦碑虽存,鲁殿已残等自然景观与历史胜迹,在动态中分别表现出来。尾联“多”、“独”二字尤能传达作者深沉历史反思与个人独特感受。无怪乎叶石林评论说:“诗人以一字为工”,“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
整理:zhl201702
现代人们看惯了高楼大厦,无论建什么样的高楼都什么容易。人们都企望登上云端,俯瞰天下。古代人也是喜欢修建楼阁,供文人骚客惠留墨宝,供达官贵人登楼望远,吟诗作赋,很多楼阁废了有建,建了又费,但都是因为一些著名诗句而让这些楼阁闻名天下。
诸位请*古代四大名楼,分别是: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山西永济鹳雀楼。
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海拔高度61.7米的蛇山顶。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方米。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似黄鹤腾飞。楼的屋面用10多万块电影琉璃瓦覆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雄伟壮观。
唐朝诗人崔颢作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难怪大诗人李白到这里就不敢再作诗了。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千古佳作令人朗朗上口,加上有着仙人乘鹤西去的传说,更是成就了黄鹤楼的地位。
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其独特的盔顶结构,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设计技能。
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因岳阳楼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赣江畔,连地下室共四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方米。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成就了滕王阁的盛名。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佳句天成,脍炙人口。
欲穷千里目——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城郊黄河岸畔,整座建筑共分九层,其中台基部分三层。主楼游览层共六层,其中,明三层暗三层,除抱厦、廊柱、回廊外,楼内还设有两部楼梯间和两部载人电梯上下相通。一、二层中间有天井,四、六层每层设一回廊,六层设一舞台。
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登楼赏景,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自唐代以来,这首诗成为咏怀登鹳雀楼的最著名诗句。
登上*城楼
作者:勃崛
1、登上*城楼
是乾坤大挪移
是跨过三座大山后的景观
2、我的中国心
喜怒哀乐
光阴万卷
不改初色
3、看升*
是核心体检
检查心跳
检查血色
4、站在人民*前
阳光压倒
为自己活一把的
身影
5、忆峥嵘岁月
铭刻
水最深的江湖
火最热的日子
6、风雨兼程
雪山的高
草地的险
风雨,上不了斤两
7、火树银花
盛景背后
是星星之火的
燃力
8、放飞和*鸽
家中,少不了
枪杆子的*
喂养
9、日子
不论晴雨
明鉴人心形色
江山荣枯
10、十月
一个民族
人民站起来的
春天
第一关 山海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清·纳兰性德《长相思》
秦皇岛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关,这里遂成为了扼东北、华北咽喉要塞的军事重镇,因其依山襟海,故得名山海关。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牌匾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
第二关 黄崖关
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
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唐·杜甫《渔阳》
蓟县小雁门关
黄崖关又称“小雁门关”,为津门十景之一的蓟北雄关,位于蓟县最北端30公里处的东山上,北齐时建,明代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曾重新设计、包砖大修。黄崖关城东侧山崖的岩石多为黄褐色,每当夕阳映照,金碧辉煌,素有“晚照黄崖”之称,游览区包括“黄崖夕照”、“二龙戏珠”和“云海烟波”三大奇观,具有雄、险、秀、古四大特色。
第三关 居庸关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清·朱彝尊《出居庸关》
居庸关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北京昌*区内,得名始于秦代。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燕国时已成为军事要隘,汉代已经颇具规模,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成吉思汗灭金即入此关,现存关口建于明洪武年间。
第四关 紫荆关
汉家锁钥惟玄塞,隘地旌旗见紫荆。
斥堠直通沙碛外,戍楼高并朔云*。
峰峦百转真无路,草木千盘尽作兵。
谁识庙堂柔远意,戟门烟雨试春耕。
——明·尹耕《紫荆关》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北45公里的紫荆岭上,城东为万仞山,城西有犀牛山,城北为拒马河,城南是黄土岭,一向被称为“畿南第一雄关”,它南面以十八盘道为险阻,北面*以浮图隘口为门户,一关雄踞中间,群险翼庇于外,山谷崎岖,易于戍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
历史上紫荆关曾发生的战争达140多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西元1213年成吉思汗攻居庸关不克,分兵紫荆关击败金兵,又从内夹攻居庸关得手。明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后,蒙古军破紫荆关逼*北京。
第五关 倒马关
万里烟尘一剑扫,父子英雄古来少;
单于痛哭倒马关,羯奴半死飞狐道。
——明·李梦阳《石将军战场歌》(节选)
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村,为河北*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现存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年间,与居庸关、紫荆关合为内三关。倒马关城东门、西门已在修公路时拆毁,北门亦在早年被拆,关城城墙仅西面城墙大体断续残存,可辨外侧为青砖包砌,内侧为卵石砌筑,其余三面均被拆毁,只局部可略辨残迹。
第六关 *型关
集思上寨运良筹,敢举烽烟解国忧。
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
东渡黄河第一战,威扫敌倭青史流。
常抚皓首忆旧事,夜眺燕北几春秋!
——*·*《忆*型关大捷》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乡,明正德年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型关城虎踞于*型岭南麓,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周围900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
*型关又因发生了举世闻名的*型关战役而闻名。1937年9月25日,日本最精锐的板垣师团主力在*型关遭到了*元帅率领的八路军的全力攻击,在此一役歼灭日军*千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
第七关 偏头关
半壁孤城水一湾,万家烟火壮雄关。
黄河曲曲涛南下,紫塞隆隆障北环。
——明·崔镛《偏头关》
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位于偏关县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而得名。现存建筑为明洪武年间修筑,明朝时,偏头关既是晋北门户,也是晋北与内蒙古互市的通商口。
第八关 雁门关
羊马群中觅人道,雁门关外绝人家。
昔时闻有云中郡,今日无云空见沙。
——唐·施肩吾《云中道上作》
雁门关,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雁门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一说雁门关,人们马上想到宋代杨家将为国前仆后继的故事。雁门关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1.宝宝的大肚照,猜猜是男孩儿女孩儿?
2.拍了大肚照,下周就能看见了。开心幸福。
3.生活需要仪式感,也需要记录美好的时光!
4.w,即将开始新的人生阶段,紧张又期待,宝宝,静待你*安到来
5.孕妇照出炉,毕竟这么美,不能我一个人欣赏。
6.怀孕是一段特别的时光,慢慢开始关注食物的搭配,更加小心翼翼的走路……
7.它记录你从一个女孩到女人的转变,你将为即将到来的小宝贝
8.我想,这些足以诠释——为什么要拍孕妇照
9.抓住孕期的尾巴,来组孕妇照。
10.拍照片自备乳贴,一般影楼也有,但是我觉得会贵,穿个白色的安全裤,也可以带白色和黑色的内衣各一套,毕竟百搭啦。
11.w+d,如愿在油菜花地拍下几张孕照。亲爱的宝宝,今日阳光灿烂,妈妈暗自许愿:我要和爸爸一起努力,为你制造许多许多的“幸福小开关”,将你培养成一个善良正直有趣勇敢的人
12.为了孩子也要努力让心情变好。期待你的到来。
13.生命中总有一些小惊喜如期而至。
14.一个身体两个心跳,素未谋面却爱你至深。
15.照片能留住记忆,更能传递爱。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
16.时光给予你等待的,总会在岁月中给你回报~每一个孕妈咪都值得留存最美好的瞬间记忆~
17.孕育,是一场奇妙的旅行。孕照,是旅行的美好记录
18.我的盔甲和软肋,欢迎你的到来和陪伴。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全诗及鉴赏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创作并寄与际遇相同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的一首七律,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全诗及鉴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柳宗元诗鉴赏
永贞革新失败后,革新派人物纷纷遭到打击迫害,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省邵阳市)刺史,上任途中,再贬为永州司马。同时被贬为各远州司马的还有刘禹锡、 韦执谊、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七人,时称为“八司马”。元和十年春,朝廷执政大臣中有人赏识他们的才能,想起用他们,除韦执谊、凌准已死,程异 已先起用外,柳宗元等五人一起被召还京。谁知宪宗怨恨未消,又由于宰相武元衡极力反对,不出一月,宪宗又把他们贬逐出京。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韩泰被贬 为漳州(今福建省龙溪县一带)刺史,韩晔被贬为汀州(今福建*汀县一带)
刺史,陈谏被贬为封州(今广东省封川县一带)刺史,刘禹锡被贬为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刺史。官职虽然比司马高了,可是地区却更为僻远,这实际上是政治迫害 的继续。在暮春三月的落花时节,柳宗元与他的同道刘禹锡又带着失望的心情一同离京赴任。这真是“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衡阳与梦得分路赠 别》)他们一路上相互赠答了不少诗篇,在共同政治思想和生活遭遇的基础上,彼此的友谊更加深厚了。他们一直同行到衡阳(今湖南省衡阳市)才依依不舍地分手 惜别。
柳宗元到了柳州任所之后,心情郁闷,在夏季六月的一天,他登上柳州城楼,触景生情,想到朝廷的昏暗,战友的疏离,不觉愁情满怀,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寄给刘禹锡等四位同道。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楼触景伤怀,是总写。
“城上高楼接大荒”,写城楼的形势,是写实。
柳州城外边远,城楼很高,四野杂树参天,野草丛生,人烟稀少,登城楼遥望,看到的是一片辽阔的大荒野。这句起势高远,意境阔大,情景俱包,悲凉之气,笼罩全诗,很自然地开启了下句“海天愁思正茫茫”。
诗人面对着辽阔的大荒野,不禁悲从中来,愁思万端。他想到自己怀着济世之志,参与政治革新,本是为了替朝廷除弊兴利,做一些对百姓有益之事,却不料“风波 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冉溪》)远谪永州,十年被弃,壮志未酬。好不容易得到召还,满怀希望地回到长安,以为政治理想又可实现了。谁知立足未 定,又被贬逐到更僻远的柳州,离乡去京更远,使他感到孤独,对战友的思念更深。
他极目南望,一片荒野无涯之色,使他不禁“愁思茫茫”,如海如天了。“茫茫”,既是写“海天”的无边无际,同时,也是写“愁思”的无穷无尽。
中间四句,紧承上句,就登楼所见景象,由*及远托景抒怀。
前两句是*景,写夏天的风雨景象。
“惊风乱飐芙蓉水”,写狂风吹打荷花,乃水中景象。夏季水池里长满了娇艳美丽的荷花,可是狂风突起,肆意吹打,娇美的荷花被吹打得在水上东倒西歪,飘摇动荡。句中的“惊”字,说明狂风突起。
“乱”字承“惊”而来,“乱飐”,形象地写出了狂风肆意吹打荷花的情景。“密雨斜侵薜荔墙”,写暴雨打薜荔,乃陆上景象。城墙上长满了芳香的薜荔,景色美 丽,不料突遭密集的雨点猛烈斜打,备受摧残。“斜”字承上句“风”字而来,因为风狂,所以雨斜。“斜侵”,写出了暴雨猛烈地冲打薜荔的情景。以上两句,表 面上是写夏季的急风暴雨景象,但言在此而意在彼,实际上是暗喻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打击和迫害。以自然景象暗喻人事,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古典诗文中也 是经常运用的。这种曲折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含蓄蕴藉之妙。
后两名是远景,写山水景象。
“岭树重遮千里目”,写山。诗人登上城楼,是为了遥望远方的战友。他站在城楼上向南眺望,那山上的树木重重,遮断了他的视线,使他望不到远隔千里的战友, 他不楚黯然神伤;他把视线收回,俯视着城外的柳江,柳江逶迤东去,使他不禁又产生了“江流曲似九回肠”的悲哀。这是写江流。用回环曲折的'江流比喻诗人自己 的愁肠百折,异常贴切。这句本于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句意,诗人只是稍加点化,便情韵别致。这一句既照应了开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又 很自然地引发下文的慨叹。
诗的最后两句,感叹共同的不幸遭遇,直抒情怀,点明寄书寓意。
诗人与刘禹锡等四位战友,一同遭受贬逐,又“共来百越文身地”,天各一方。既是这样,彼此就应音书频寄,常来常往,音讯不断才是。可是,“犹自音书滞一 乡”,音信阻隔,竟不能相互慰藉。这茫茫愁思,真不知如何排遣了。“犹自”二字,表现了诗人对战友们的殷切怀念之情。
这首诗托景抒怀,通过登柳州城楼所见景物的描写,曲折地谴责了当时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人士的打击和迫害,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由此而生的悲愤心情和对同贬战友们的深切怀念。
全诗构思精密,抒情委婉深沉,把一腔难于言说的思想感婉转托出,含蓄蕴藉。情调虽较低沉,却富感染力量,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赏析
赞美天安城楼的句子 赞美天安广场的句子 赞美天安的诗句 赞美天安广场的诗词 赞美天安广场的古诗 天安广场的句子 赞美西安城墙的句子 登城楼的古诗 月照城楼的古诗句 古城楼的古诗 老天安排的句子 冬天安静的句子 荆州城楼的古诗 赞美土楼的句子 赞美西安古城唯美句子 赞美楼盘的句子 赞美钟楼的句子 登柳州城楼的古诗 赞美西安古城墙的句子 嘉峪关城楼的古诗 古诗里的城楼手绘 描写城楼的诗句古诗 赞美长城的句子 赞美京城的句子 赞美聊城的句子 赞美盐城的句子 赞美古城的句子 赞美城市的句子 兖州城楼灯的古诗 描写嘉峪关城楼的诗句
影楼赞美孕妇照句子25条 赞美长城的句子 赞美西安古城墙唯美句子21条 赞美城市的句子_赞美城市的唯美句子 李商隐《安定城楼》赏析 赞美长城句子60句 安定城楼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登兖州城楼》杜甫唐诗鉴赏 李商隐《安定城楼》全诗翻译与赏析 赞美西安古城唯美句子说说 赞美长城的句子 描写长城的句子 赞美西安古城墙唯美句子21条 赞美城市的句子_赞美城市的唯美句子 安定城楼李商隐典故(安定城楼李商隐诗歌鉴赏) 《上汝州城楼》赏析 在军登城楼 《登兖州城楼》赏析 赞美长城的句子 描写长城的句子 赞美长城的优美句子(赞美长城的作文) 赞美长城的句子 描写高楼的优美的句子有哪些(赞美城市高楼的诗句) 赞美长城的诗句(赞美长城的简短句子) 赞美城市的句子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登上*城楼(一组微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全诗及鉴赏 题齐安城楼的全诗翻译赏析 《在军登城楼》骆宾王唐诗全诗赏析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词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赏析
秀恩爱发朋友圈的短语 垃圾分类的短语 be加介词短语 有缘无分的心情短语 坐飞机的心情短语 排放的英文短语 走过去是动宾短语吗 看电影说说心情短语 八月桂花香短语 扇贝短语背单词在哪 介词to的短语 感人短语 生活搞笑说说心情短语 女人签名说说心情短语 不想起床说说心情短语 海边游玩的心情短语 丢失孩子的心情短语 kill的短语 军人的说说心情短语 失眠感悟说说心情短语 陪女儿的心情短语 富含的英文短语 有压力的说说心情短语 打折英文短语 旅行结束回家心情短语 简洁励志短语 扣扣心累说说心情短语 闺蜜小聚心情短语 看电影发表心情短语 说说泡温泉的心情短语 吸引人的招聘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