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逢入京使的古诗句 >

逢入京使的古诗句

关于逢入京使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逢入京使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逢入京使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逢入京使的古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逢入京使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逢入京使的古诗句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逢入京使的古诗句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逢入京使的古诗句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逢入京使的古诗句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逢入京使的古诗句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逢入京使的古诗句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逢入京使》古诗赏析

  • 文学
  • 《逢入京使》古诗赏析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逢入京使》古诗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翻译/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安无恙。

      注释

      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赏析/鉴赏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安又苦于没有纸笔旳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旳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旳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旳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旳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旳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旳雄心旳,此时,心情是复杂旳。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旳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旳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旳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旳意义。在*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旳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创作背景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赏析一

      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

      赏析二

      《逢入京使》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逢入京使》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情感。

      2、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表情达意、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遥想公元757年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这一幅鲜明的战乱图,能让我们想起上学期所学哪首诗歌的两句诗呢?这让我们回想起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里的“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在这首诗里,“故园菊”所负载的意义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更寄托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的渴望。今天,我们来学*他的另一篇名作《逢入京使》,一同再次轻叩诗人岑参独特的心扉。

      二、诵读,读出节奏感。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放声地朗读诗歌,并准备在全班朗诵。(生自由朗读课文)师: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一生读)

      师:字正腔圆,但我觉得句与句之间的停顿还要有节奏感点。提示:七言律诗或绝句可以按二二三节奏来读,请同学们划下这首诗的节奏,并且试着再读一读。(生朗诵)

      师:现在听老师读一遍。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遍。三、借助注释,读懂诗意。(屏显)学*要求:

      1、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的大意。遇到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

      2、学*小组内交流自自不懂的地方,如还不能形成统一意见,小组提出来全班交流。

      (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

      师:同学们自学中有哪些疑问?生问

      师:其他小组的同学知道吗?生2回答,师评价并明确。

      师:如果没有其他问题了,现在请一位同学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生: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安。

[阅读全文]...
  • 逢入京使古诗(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注释)

  •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龙钟",形容泪水纵横淋漓貌。此联意为:往东遥望故土田园,只见长路漫漫没有尽头,泪水纵横,已湿透了双袖,可还在不停地喷涌。诗人一路西行已*任所,忽逢东行使者。因之回望来途。"漫漫"二字,可见诗人一路迤逦行来,已历经沧桑,而且一路前行都以报国之志勉励自己,将乡愁压抑在心底。"双䄂龙钟"可见诗人在不停地拭泪,不愿显出小儿女的眷恋模样,可是"泪不干"将诗人的所有矜持、掩饰都冲刷得干干净净,只剩下那颗拳拳赤子思乡之心。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凭",即烦、请之意。句意为:马上相逢,没法铺纸写字,只能请你转告我的家人朋友,说我一切*安!好不容易相遇入京之人,本有多少离情别绪需要诉诸笔端,遥寄而去,可是这戎马倥偬之间,哪有闲暇慢慢书写呢?诗人只能托词说笔和纸都不方便,算了算了,你就帮我带个话吧,说是万事*安。中华民族以农立国,民俗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为贵,因此这"*安"二字,包含了几多希冀,几多感慨,又积淀了几多热望。(《唐诗一万首》)

[阅读全文]...
  • 逢入京使全诗

  •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1、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2、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3、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4、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安无恙。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而此诗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可是有时会突然听得朗朗笑语,但由于回声的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人们大约都有类似的经验,本来很*常。但是将这种视觉与听觉互补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诗的形式加以表现,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从诗的表现说,它别出新意,不蹈故常;从作品的接受者说,是那样新奇有趣,俨如身临其境,由此引起积极的情感活动。前两句诗用直白的语言,略作点染,境界即出。诗开头的“空山”,二字,是相对于无人而言,同时表明诗人的视野比较开阔,可以一视无碍;如果置身于隐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从这两个字,也可以窥见山中的景物形势特点。对句的“响”字与“空山”相呼应: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方才可以说“人语响”。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前二句写幽静,因声传神;后二句写幽深,以光敷色。山中景色会因朝夕晦暝、风雨因时而变化。此诗则选取傍晚时分的景色作为描写对象。这时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又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斑驳驳的,明暗对比鲜明。*处,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树影渐渐拉长;树林深处,因黝暗而显得十分幽邃。这种景观的最佳时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须是晴朗的傍晚,阴雨绵绵是不行的。诗的第一个透视点是深林。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测知树林深处,此诗以不可见即想象中的“无限”和“神秘莫测”写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阳明天中为最深。第二个透视点是青苔。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观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它的生长,是浓密的树木遮住日光的结果,而此刻却在夕照中。这两个透视点合在一起,互相映发,使诗意虚实相生。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诗中虽有禅意,却不诉诸议论说理,而全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m.ju.51tietu.net)。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阅读全文]...
  • 逢入京使的诗意

  • 诗意
  •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注释:

      1、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2、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3、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4、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诗意: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

      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

      请告家人说我*安无恙。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安”吧。(m.ju.51tietu.net)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阅读全文]...
  • 岑参:逢入京使

  •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注释:

      1、故园:指长安,作者在长安有别墅。

      2、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3、凭:托。

      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

      路途遥远迷漫;

      满面龙钟两袖淋漓,

      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

      修书却无纸笔;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

      回家报个*安。

      赏析:

      诗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诗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去,不事雕琢,亲切不味,真挚感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是生活中常见之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气!

[阅读全文]...
  • 关于逢入京使一诗的赏析

  • 关于逢入京使一诗的赏析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简析】:

      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在*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

[阅读全文]...
  • 《逢入京使》的原文及全文赏析

  • 阅读,思乡
  • 《逢入京使》的原文及全文赏析

      引言:《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逢入京使》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逢入京使》的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唐代】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逢入京使》赏析一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

      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语言朴素 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道,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艺概·诗概》)钟惺评此诗:“只是真。”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唐诗归》卷十三)沈得潜曰:“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在*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

      《逢入京使》赏析二

      诗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诗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去,不事雕琢,亲切不味,真挚感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是生活中常见之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气!

      1.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 (下简称刘《笺》 )系此诗于天宝八载(749)诗人赴安西途中。

      2.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3.龙钟:淋漓。卞和《退怨之歌》 :"空山歔欷泪龙钟。"

      天宝八年(七四九年),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诗人在赴任途中,遇到入京的人,立马叙谈,请他给自已家里带个口信,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全诗语言*易,但精练概括,情深意厚,亲切感人,自然深入人心。

      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

      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高适《燕歌行》云:“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 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这多少有点夸张,但“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篇)。仍不失为真实,我们仍然可以说上句写的是实景,下句写的是实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如果将这四句诗比高下的话,我以为后两句诗更有味,这两句诗好就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既自然、合情合理,又别出心裁,诗人摄取的生活镜头,有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此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逢入京使》赏析三

      此诗是写一个西行途中的旅客,路上逢人入京,便托人带一个*安口信到家乡。表现出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深厚感情,历来传诵不衰。

      首二句是用“逆入法”,一般顺入,当然是先逢使者,后望故园而下泪。先写思乡伤怀,于题目是谓“逆入”,亦见作者非凡之处。第三句,承第一句的“路”字,便写出了匆匆忙忙的情景。第四句,只得借使者言语,传报*安。

      陆游称赞岑参曰:“以为太白、子美后一人而已。”清人刘熙载评曰“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艺概 .诗概》)沈德潜评曰:“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

      注解:[龙钟],系古语中的形容词,形容状态,如身体疲惫或形容一种逗留不进的状态;或形容心态,如失意潦倒。还有一种解释:龙钟是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逢入京使阅读理解及答案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因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1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这一细节很有意味。请你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把这一细节描写出来。要求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态、对话。(3分)

      答:

      4.(3分)(开放题。神态,语言,现场感各1分)示例:“嗨,回京城呀,”我掩饰不住惊

      喜,“请给我带封信回去。”可怎么跟家人说,又跟家人说什么呢?我寻思着。算了吧,还是带个口信,报个*安吧。“告诉我家人,我一路还*安好了。”声音有些低沉。“好吧,一定带到。”我拱拱手转身策马,“驾!”

      岑参《逢入京使》原文、注释、赏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注释:

      1、故园:指长安。岑有别业在长安杜陵,作者西行,长安在东,故曰“东望”。

      2、龙钟:沾湿貌。

      赏析:

      此诗信口而成,词浅意深。前二句以回望归路、泪湿双袖的细节,刻画浓郁的思乡情结。后二句真切地活现出不期而遇、立马而谈、行色匆匆的情状,并进一步表现了诗人思乡的复杂心曲:因己思乡之情,推及家人挂念远行者的苦况,转生“报*安”以慰家人的强烈愿望。这是作者念家情思的极化,也是千古旅人之同慨。所以钟惺说:“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唐诗归》卷十三)沈德潜更说:“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阅读全文]...
  • 《逢入京使》的阅读答案与翻译赏析

  • 阅读
  • 《逢入京使》的阅读答案与翻译赏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逢入京使》的阅读答案与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注】

      ①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1、选自《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七。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2、唐代诗人。曾任嘉州(现在四川乐山)刺史。

      3、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4、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5、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6、凭:托,烦,请。

      7、传语:捎口信。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使者)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安无恙。

      阅读及答案

      1、“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岑参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第一次远赴西域,正值34岁,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远离京都和家园的心情是凄凉的,又正遇上和自己反向而行之人,因而不免感伤。但远行之人又想安慰家人,说自己在外*安,不必担心。这样朴素而又复杂的人之常情,用朴实无华的叙述式语气道出,更觉得真切感人。

      【答案】

      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借以表达自己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的波澜起伏,可见一斑。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爱怜亲人的思想感情。

      (2)“龙钟”、“传语”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2分)

      答:“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传语”是捎口信的意思。

      (3)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表达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4、“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种”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答:“ 龙钟”在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它形象的描绘了诗人对亲人无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态。

      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对故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6.想象一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诗人和使者在路上匆匆相逢,这是一个多好的给家人捎书信的机会呀!可惜却没有预先准备好纸笔,于是,诗人急中生智,那就干脆为我带一个*安的口信吧。可以感受到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7、 在上面逐步分析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答:这首诗通过对诗人逢入京使时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以及开阔乐观的心情。

      【中考预测】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凭君传语报*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4.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赏析: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艺概·诗概》)在*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赏析:

[阅读全文]...
  • 逢侠者古诗意思(逢侠者古诗译文赏析)

  • 品读唐诗《逢侠者》张继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句意为:燕赵自古多感慨悲歌之士,我与这位侠士相逢在剧孟的家乡。"悲歌",即悲壮的歌唱,或指悲壮的歌。《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刺秦王,临行时,燕太子丹送行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歌声悲慨,闻者"发尽上指冠",*称之为"悲致击筑"或曰"悲歌易水"。"剧孟"西汉洛阳人,史称其好拯人危难。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句意为:与侠士相逢,恨不得将心中所有的不*事向他诉说,可是夕阳西斜,天色将晚,又将告别。诗人心中有不*事,相遇侠义之人,自是执手相告,但不*事太多,难以一一道来,于是着以虚笔。"言不尽"三个字。"日将斜"既写实之景,又是言与侠士倾心相谈时间之长,夕阳西下,即浑然不觉,呼应前面"言不尽"。同时,"日将斜"还表示天色已晚,侠士又要上路,照应"前路"。短短几字,却蕴藏玄机无数,可见诗人之笔力。

[阅读全文]...
  •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诗句

  •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诗句

      学*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诗句,欢迎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尔自治区库车县附*。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故人:老朋友。

      更尽:先饮完。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诗意】

      唐朝时,边疆战乱很多,诗人了解战争的无情,也知道朋友的远征可谓九死一生,这一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别。但他依然为朋友祝福,期待着他能够*安归来。“劝君更尽一杯酒”,这酒中不仅浸透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挚情谊,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安宁的美好祝愿!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 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科第一(即状元)。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赏析】

      这首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逢入京使的古诗句 - 句子

逢入京使的古诗句 - 语录

逢入京使的古诗句 - 说说

逢入京使的古诗句 - 名言

逢入京使的古诗句 - 诗词

逢入京使的古诗句 - 祝福

逢入京使的古诗句 - 心语

推荐词条

描写晚春天气晴朗的古诗词 我对古诗的感受1 回顾与展望的古诗 形容知己谈话的古诗 祝福未来会更好的古诗 带有过去时间的古诗 关于友亲的古诗 最大的黄河古诗 查找有关夏的古诗词 我最喜欢的古诗游子吟 古诗游开头的题目 青春开头的古诗词 梅花的古诗的简介 和水有关的古诗歌 古代的古诗图片大全 吃力不捞好的说说古诗 形容及时雨的古诗词 临*泊舟古诗的语音 离开是非之地的古诗词 的哥哥有爱的古诗 描写女子长裙的古诗 古诗欣赏的词语 赞颂五月美好的古诗词 江雪古诗的字词意思 雪意向的古诗 推荐写给儿童的古诗 描写节日的古诗5首 山上第一次下雪的古诗 朗诵古诗的图片 与勇敢有关的古诗 关于反思总结的古诗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