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素质教育标语 >

素质教育标语

关于素质教育标语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素质教育标语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素质教育标语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素质教育标语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素质教育标语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素质教育标语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素质教育标语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素质教育标语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素质教育标语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素质教育标语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素质教育标语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素质教育标语

  • 教育
  •   素质教育标语

      1、以坚持原则树威信,以廉洁勤政树形象,以优质服务促发展。

      2、坚持育人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3、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会做人,做人的基本态度应是做更好的自己。

      4、学生的自尊心宛如清晨叶尖上颤动的露珠,需要我们小心呵护。

      5、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时时心系学生,事事以人为本。

      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办让人民满意教育。

      8、以智启人、以爱育人、以德感人,方为师表。

      9、深入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0、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努力开创德育工作新格局。

      1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2、“三尺讲台,传道授业尽职守,干天下头等大事;一身正气,谨言慎行知荣辱,做人间真正楷模。

      13、有爱才会因材施教,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14、做人民满意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

      15、树魂立根,教书育人。

      1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施素质教育能力。

      1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市。

      18、生命只有一次,教育能让我们在一次的生命中获得无数次新生。

      19、打造廉洁高效学校建设德艺双馨教师队伍。

      20、对于教育者而言,学生的心灵是世界上最娇艳的花朵,需要细心呵护。

      21、在单一的教育模式下,人是活不出个性来的。

      22、改变自己能改变的,适应自己不能改变的。

      23、爱,无须刻意表达;教育的爱,蕴涵于默默奉献中。

      2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5、师德是一面镜子,它智慧镶边,爱心抛光,在它面前我们照见人格的力量。

      26、教学有路才为径,育人生涯德作舟!

      27、提高教师水*,无愧于神圣的教师职业。

      28、教育者之美,在于永葆一颗未泯的童心。

      29、深化招生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导向机制。

      30、教育人,就是教育他自信地走在不断向前的路上。

      31、树廉洁清风,建和谐校园。

      3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3、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34、丰富德育内涵,拓展德育空间,提高德育效果。

      35、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36、说教是件很容易的事,而教育是件不能简单的事。

      37、教书者必先行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

      38、积极创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全力推进我市素质教育。

      39、深入学*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温州素质教育。

      40、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41、严于律己,慈为人师。

      42、知识,让我们拥有一颗充实的心;教育,让我们用充实的心看世界——世界因此而圆满。

      43、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变自我,天高地阔;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理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命运。

      44、实力决定地位,能力决定价值,发展决定空间。

      45、积极倡导书包减轻、作业减负,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46、为人要厚道,为师要儒雅,为教要虔诚。

[阅读全文]...
  • 素质教育标语 素质教育宣传标语

  • 教育
  •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并领悟做人,做人的基本态度应是做更好的自我。

      3、深化招生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导向机制

      4、树魂立根,教书育人。

      5、坚持育人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6、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惯;升华一种品德,改变一性命运

      7、对于教育者而言,学生的心灵是世界上最娇艳的花朵,需要细心呵护。

      8、实力决定地位,潜质决定价值,发展决定空间。

      9、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潜质

      10、有爱才会因材施教,爱自我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11、以坚持原则树威信,以廉洁勤政树形象,以优质服务促发展。

      12、深入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3、教育人,就是教育他自信地走在不断向前的路上。

      14、时时心系学生,事事以人为本。

      15、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努力开创德育工作新格局

      16、树廉洁清风,建和谐校园。()

      17、在单一的教育模式下,人是活不出个性来的。

      18、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19、学生的自尊心宛如清晨叶尖上颤动的露珠,需要咱们留意呵护。

      20、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2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办让人民满意教育。

      22、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惯;升华一种品德,改变一生命运

      23、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24、积极倡导书包减轻作业减负,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25、为人要厚道,为师要儒雅,为教要虔诚。

      26、师德是一面镜子,它智慧镶边,爱心抛光,在它面前咱们照见人格的力量。

      27、打造廉洁高效学校建设德艺双馨教师队伍。

      28、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潜质。

      29、生命只有一次,教育能让我们在一次的生命中获得无数次新生。

      30、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31、深入学*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温州素质教育

      32、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发奋开创德育工作新格局。

      33、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构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34、严于律己,慈为人师。

      35、提高教师水*,无愧于神圣的教师职业。

      36、“三尺讲台,传道授业尽职守,干天下头等大事;一身正气,谨言慎行知荣辱,做人间真正楷模。

      37、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发奋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38、用心建立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全力推进我市素质教育

      39、教书者必先行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

      40、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变自我,天高地阔;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理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命运。

      4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市。

      4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3、知识,让我们拥有一颗充实的心;教育,让我们用充实的心看世界——世界因此而圆满。

      44、认真就是水*,专业就是素质,务实就是潜质

      45、实力决定地位,能力决定价值,发展决定空间。

      46、认真就是水*,专业就是素质,务实就是能力

      47、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8、完善自我,立志成才,储备素质,规划人生

      49、改变自我能改变的,适应自我不能改变的。

      50、教育人,就是教育他自信地走在不断向前的路上。()

      51、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阅读全文]...
  • 素质教育标语 素质教育宣传标语

  • 宣传,教育
  •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并领悟做人,做人的基本态度应是做更好的自我。

      3、深化招生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导向机制

      4、树魂立根,教书育人。

      5、坚持育人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6、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惯;升华一种品德,改变一性命运

      7、对于教育者而言,学生的心灵是世界上最娇艳的花朵,需要细心呵护。

      8、实力决定地位,潜质决定价值,发展决定空间。

      9、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潜质

      10、有爱才会因材施教,爱自我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11、以坚持原则树威信,以廉洁勤政树形象,以优质服务促发展。

      12、深入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3、教育人,就是教育他自信地走在不断向前的路上。

      14、时时心系学生,事事以人为本。

      15、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育人,努力开创德育工作新格局

      16、树廉洁清风,建和谐校园。()

      17、在单一的教育模式下,人是活不出个性来的。

      18、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19、学生的自尊心宛如清晨叶尖上颤动的露珠,需要咱们留意呵护。

      20、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2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办让人民满意教育。

      22、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惯;升华一种品德,改变一生命运

      23、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24、积极倡导书包减轻作业减负,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25、为人要厚道,为师要儒雅,为教要虔诚。

      26、师德是一面镜子,它智慧镶边,爱心抛光,在它面前咱们照见人格的力量。

      27、打造廉洁高效学校建设德艺双馨教师队伍。

      28、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潜质。

      29、生命只有一次,教育能让我们在一次的生命中获得无数次新生。

      30、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31、深入学*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温州素质教育

      32、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育人,发奋开创德育工作新格局。

      33、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构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34、严于律己,慈为人师。

      35、提高教师水*,无愧于神圣的教师职业。

      36、“三尺讲台,传道授业尽职守,干天下头等大事;一身正气,谨言慎行知荣辱,做人间真正楷模。

      37、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发奋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38、用心建立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全力推进我市素质教育

      39、教书者必先行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

      40、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变自我,天高地阔;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理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命运。

      4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市。

      4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3、知识,让我们拥有一颗充实的心;教育,让我们用充实的心看世界——世界因此而圆满。

      44、认真就是水*,专业就是素质,务实就是潜质

      45、实力决定地位,能力决定价值,发展决定空间。

      46、认真就是水*,专业就是素质,务实就是能力

      47、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8、完善自我,立志成才,储备素质,规划人生

      49、改变自我能改变的,适应自我不能改变的。

      50、教育人,就是教育他自信地走在不断向前的路上。()

      51、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阅读全文]...
  • 学校素质教育标语

  • 学校
  •   1、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惯;升华一种品德,改变一生命运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施素质教育能力

      3、生命只有一次,教育能让我们在一次的生命中获得无数次新生。

      4、创新发展*台,打造一流教育

      5、实力决定地位,能力决定价值,发展决定空间。

      6、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7、丰富德育内涵,拓展德育空间,提高德育效果

      8、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9、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0、用心倡导书包减轻作业减负,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11、工作是生活核心,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立身之源。

      12、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3、在单一的教育模式下,人是活不出个性来的。

      14、知识,让我们拥有一颗充实的心;教育,让我们用充实的心看世界——世界因此而圆满。

      15、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6、师德是一面镜子,它智慧镶边,爱心抛光,在它面前我们照见人格的力量。

      17、改变自己能改变的,适应自己不能改变的。

      18、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9、爱,无须刻意表达;教育的爱,蕴涵于默默奉献中。

      20、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21、积极推进学校布局调整,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2、知识改变命运,学*创造未来。

      23、认真就是水*,专业就是素质,务实就是潜质

      24、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发展决定于他在业余时间专心于何事。

      25、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惯;升华一种品德,改变一性命运

      26、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7、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8、有爱才会因材施教,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29、教育改变命运,智慧引领辉煌。

      30、实力决定地位,潜质决定价值,发展决定空间。

[阅读全文]...
  • 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 教育
  • 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作为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更是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改革重任。既然如此,教师又该如何去做呢?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转变陈旧观念

      学校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为推动教育思想的转变,要使教师真正从思想上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1.1要认识素质教育的必然性。素质教育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形势下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实行“两个根本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客观需要l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1.2要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能否培养出一代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这是“应试教育”无法实现的,惟有素质教育才能担此重任。

      1.3其次,教师要把培养优秀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任务统一起来。要使广大教师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依赖于科技进步,又依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学校一方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为科技拔尖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而做好育人工作,这就需要把二者统一在素质教育之中。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2.1教师的素质不仅反映教师个人学识水*、知识结构、创造才能和教育质量上,而且也时刻反映在个人的敬业爱岗、爱生爱校、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和务实求真的工作态度上。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职业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教育科研素质等。

      2.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使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使之既重视基础知识教育也重视学**惯的培养,既重视学生的成绩又重视人格的发展,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3素质教育还要求每一位教师具有独立的人格,进取的精神、民主的意识、信息的观念、顽强的意志,要有创新竞争的卓越目标,有意接受新事物,发表和接受各种意见,自信而并不盲从。尊重他人,尊重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出身体强健、知识渊博、勇于创造的活生生的人才。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全面发展

      要走素质教育之路,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就必须树立“面向21世纪,培养未来人”的大人才观,全面和谐与主动发展的质量观,重视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观和全方位育人观。

      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能主动和谐和地发展,以实现群体目标;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寿长。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在统一要求下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抓“两头”促“中间”,对“学困生”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对象给予心理和智能上的辅导,使他们逐步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为他们创造条件,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发展他们的各种潜能。

      世界银行在《促进发展的知识》报告中,形象地把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发展*家面临挑战的形势称为“要么搭上车,要么更落伍”。如何才能“搭上车”呢?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将国民经济发展转移到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就是为了要适应这个转变。

      四、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推进课程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努力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能否把握好这个核心,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前中小学必修科课程门类过多,与地方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选修科过窄,教学内容过难,且缺乏综合性和实用性,不同程度地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但值得欣喜的是*两年国家正在进行教材改革,力求使课程设置综合化、人文化。教材内容更利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主。当然课程与教材的修改还要与教育教学评估制度的改革挂钩。不要出现教材的内容难度较低,需要掌握的程度一般,但对学生的考核考查却上升了一定的难度。

      五、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自主合作探究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泛进、滥讲,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要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持主宰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的状况,就要**学生的双眼、双手、大脑、嘴巴和身心,让他们去观察、操作、思考、表达和自我实现。只要是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自己看懂的内容,教师不要再讲述只要是学生通过自主探讨、合作、探究、掌握的内容和方法,教师不要再讲解,教师应该要多给学生交流讨论的机会,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各抒已见,表现自我,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这样的课堂讨论,能确保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多渠道的'交流。

      例如,小学第十册《语文》的《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有关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内容学生自己能看懂的,老师就不要反复陈述,而对于这次战争东吴为什么采用火攻?为什么文中多次强调东南风?双方胜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等问题就应该交给学生讨论,研究。老师在必要的时机给予点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开拓思维,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知识的内涵。

      自主合作探究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必须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调整好教与学的关系,在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体,学*的主人,使学生主动独立地获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拓展:什么才是素质教育

      说实在的,这些年内地中小学搞的所谓素质教育,一窝蜂起哄,一窝蜂散去,真的有些莫名其妙。到底素质教育指的是哪些内容,它有何作用,相信很多老师说不太清楚。也难怪:你就是让他们主管部门来解释,官员们也还说不出个一二三--反正上面喊减负,就不妨搞些活动应付应付吧。在普通老百姓眼里,素质教育可能就是指的特长教育吧,君不见这股风掀起后,学校到处都在学弹琴,到处都在练画画,到处都在搞各种竞赛?似乎*的教育真的进入了一个素质“高潮”期。

      但潮退过后,更多的鱼儿却是裸露在沙滩,作嗷嗷待哺状。大家回过头来,你看我,我看你,互相问:什么是素质教育?文化课难道没有包含素质的内容吗?结果越问越糊涂,越问越失落,才明白素质教育搞的那套东西有点飘飘然,摸不着边际。

      因此,绝大多数师生,又不得不快快重新回到应试教育的轨道上面:那里有几本书,有几道题,有几篇文章,一切一目了然。看得见,摸得着,心里踏实。年年讲什么,怎样讲,可以依样画葫芦。不算得心应手,也算成竹在胸。说应试教育有市场,其实这是多年的惯性惰性造成的;说应试教育是老师们和学校生存的根根,一点也不夸张。我在内地中小学任教30年,没有看见哪个老师把成绩教差了受人尊敬过,没有看见哪所学校升学率差了在当地抬起过头,没有看见哪个领导评价学校评价老师评价学生不是讲的分数。分数不仅仅是学生们的**,也是老师们和学校们的**,更是当地领导们的**。老师们教差了一届学生,下一届还可以重新来过,而领导们可能就没有这样反反复复划船渡人般的机会了。所以,学校与学校之间,同年级学科老师之间,哪学期没有比过分数?哪时哪刻没有争过分数?哪一次争得面红耳赤、反目为仇不是为了分数?大家心里明白,素质教育是空的,应试教育是实的,分数是实实在在能够给你带来好处的东西,你能不重视吗?你能够听人家随便鼓动吗?若大一个国家,若大一群人,喊了多年的教育改革,耗不尽的人力物力,居然把应试教育没有任何办法,居然在素质教育方面一事无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也不能不说是一件咄咄怪事!大家都说好,就是不愿意认真去做,这其中没有猫腻才怪!因此,这么多年来,真正的素质教育之所以老是没有进展,老是推行不下去,一来你没有把概念讲清楚,或者没有一个科学的考核系统;二来你把他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了,人们情感上面转不过弯;三来从国家实行高考开始,至今也没有进行过实质性的改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你相信素质教育能够结出硕果吗?可以断定,这样的“改革”从一开始注定就会夭折。相反地,倒是那些应试教育“高手”们,先进得了,职称评了,奖金分了,群众赞了,一切皆大欢喜。

      最后我得出结论:我们的素质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仓促上阵的,就是走过场和不动真格的,他们从磨枪的时候开始就决定了不是应试教育的对手!因此,没有自上而下的教育根本性改革,一切尝试都是徒劳。也许许多年后,我们仍然会在素质教育的争论中折腾,或者在应试教育的漩涡里徜徉。

[阅读全文]...
  • 素质教育的鼻祖华德福教育论文

  • 教育
  • 素质教育的鼻祖华德福教育论文

      在学*和工作的日常里,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素质教育的鼻祖华德福教育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文关键词]全人教育 培养想像力 教育的艺术性手段

      [论文摘要]教育的三大要素是培养人的想象力,真理感和责任感,以达到超越情感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华德福教育的特殊理念,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不符合我国教育国情的一面。

      一、什么是华德福教育

      华德福教育也叫鲁道夫·史代纳教育,是由出生于奥地利的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根据人智学的理论观点创建的。它主张要认识人的本质,认识人与宇宙世界的关系,以人为本,以爱为本,顺应人的生理和思想意识的发展,引导人寻找真正的自我,培养人对生活和自我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给予自己生命的意义和方向,寻找自我在世界中的定位。

      1919年,德国的一家香烟厂请鲁道夫·史代纳根据人智学理论为工厂的子弟办一所学校,并以工厂的名字命名为自由华德福学校。后来,凡是实践这一教育理论的学校都被称为华德福学校。

      华德福教育已在欧美发展了八十多年,它已成为全世界发展最快和规模最大的独立教育体系。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研究能证明华德福教育在总体上比其他的独立教育体系或公共教育好。但是,在某些方面却明显地体现出它的优长。有些父母把孩子送到华德福学校受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华德福教育体系的信赖,相信人智学对人的理解。这些父母看到了孩子接受华德福教育后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表现出健康和快乐,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向上,社交和生活能力较强,具有创造力和艺术才能,因此,更加相信这一教育的正确性。华德福教育起源于德国,德国教育厅统计发现。在全国性ABITUR考试中,华德福学校的学生考取率是公立学校的三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社会许多校园被**、暴力、吸毒等问题困扰的今天,华德福校园里却是一片净土。

      二、华德福教育理念

      (一)配合人的整体发展进行“全人”的教育。全人的整体包括身、心、脑和灵性。人以七年为一个阶段进行整体发展。第一个阶段是从出生到七岁换牙之前;第二个阶段是七岁到青春期;第三个阶段是青春期到二十一岁。这三个阶段正是教育的重要时期。

      在第一个阶段里,儿童的生命组织构成力主要用于建设健全和*衡的身体,周围的一切都影响着他们的生命组织构成力。在他们的意识中,他们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美好的,通过模仿来学*、成长。所以,华德福教育强调,此时必须给儿童一个温暖和谐而有节奏的生活环境,让儿童充分地融人大自然。老师的首要任务是尽最大的可能协调儿童身、心和灵性和谐发展,老师身教重于言传,同时寓教于童话、故事、儿歌、绘画、游戏、劳动之中,不主张过早的教授写字算数。认为过早的理性教育会削弱他们有限的生命构成力而影响整体的*衡发展。

      在第二个阶段里,儿童的生命组织构成力主要活跃在感觉的发展。儿童的意识从环境中独立出来,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心体会这个世界。艺术是感觉最好的教育者,艺术不但和感觉联结在一起,它需要技巧、造型和风格,借此来培养人的真正感觉,判断和审美能力。儿童同时更需要楷模和权威的引导,老师常常是儿童的榜样,这项工作由主课老师来完。在华德福学校的低年级里,从一年级到八年级都由同一位老师在每天早上两个半小时里上主课。这些课程包括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其他课由专门课任老师上,如外语、音乐、美术、手工、韵律舞和园艺等。童话故事和历史中的英雄伟人是儿童崇敬的对象,此时应注重传统民族文化教育,让儿童融合在自己的民族魂里,学*道德和崇敬之心。知识的教育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例如,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动手修建房子来学*写计划、设主、测量和计算。

      在第三个阶段里,人的生命组织构成在思想意识中发展,孩子的心智走向成熟,同时形成个人的判断力和独立的思想。他们会用挑剔的眼光看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这个世界已不再如他们想象和艺术塑造的那样完美了,而是真实的。他们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挑战老师和家长的权威,这是寻求自身价值的过程。此时,学校增加科学、宗教和哲学的教育,尊重他们的存在和价值,给他们充分表达其观点和内心世界的机会,并引导他们挖掘自身的潜力,鼓励他们参与学校事务,并施行民主和自治。

      华德福教育把上述三个阶段归纳为:在出生的头七年里,孩子寻找世界是一个美好的地方,是通过模仿学*,主要是身教。第二个七年阶段,则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美感学*,寻找世界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主要是心的教育。在第三个七年阶段,他们在形成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力,在寻找真理(人生价值),通过思考学*,是头的教育。

      (二)教育以培养想象力为核心。史代纳认为,教育的三大要素是培养人的想象力、真理感和责任感,以达到培养具有超越情感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把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本质达成自我。华德福教育在幼儿阶段是以培养想象力为核心,以引导意志的发展。史代纳认为,理性化教育是让孩子对事物概念化,过早地形成固定的概念,影响想象力的发展,从而压制了创造力。过早地发展理性教育会使孩子的生命力集中于大脑发展,造成身、心、灵的整体发展失去*衡,而影响将来的整体健康,是拔苗助长的行为。所以,华德福教育在儿童七岁之前,不主张展开识字和算术的训练,教学活动主要以讲故事、朗诵儿歌童谣、唱歌、满奏乐器、韵律舞、绘画、游戏、手工、园艺、家务劳动等形式进行,给予儿童一个真正快乐而纯真的童年。

      (三)注重艺术的教育和教育的艺术性手段。艺术是华德福教育的重要部分,教师把教育当作一种艺术创造,学生通过艺术自由地表现他们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创造力,对真、善、美的执着与追求。从学校的环境,教室布置,到学生制做的教科书和艺术作品无不突出美的意识。音乐、美术、造型、朗诵和戏剧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艺术和手工不是一般的辅助科,而是都被当做主科来修,因为这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的教育和教育的艺术性手段是华德福教育的核心内容。华德福学校的八年级以下,以美为主题,让儿童充分感受世界的美,用来滋养他们的灵慧,并唤起儿童对人、社会和自然世界的热爱,为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提供成熟的感性基础。 (四)极力融科学、艺术和信仰为一体。史代纳认为,现代物质科学是化整为零的科学,把物质划分到分子和原子,人类科学把人划分到类、属、种去研究,这都是从总体中取出一部分,只能给予人们局部的真理。人的灵魂深处是复杂多样的,不能用物质科学中逻辑的概念来解析人,只能通过艺术性的方法来领悟,从精神科学中去探索。史代纳认为,精神科学应该是寻求知识、艺术创造和信仰奉献与内心的和谐。于是,他建立了融合科学、艺术和信仰为一体的华德福教育,帮助人类在这种和谐中全面*衡地发展。史代纳认为智力的开发并非多多益善,就如开发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环境那样,通过美术教育*衡地发展人的潜能和心智,达到身、心、灵的整体健康,并来加强学生对人与事物的感受和价值,把学到的知识深透到学生的灵魂深处。华德福教育的理念认为,学生不仅仅要追求合理的和科学的真理,更要追求符合人性的和永恒的真理,因为人不但要追求理想和真理,更要了解自己,把握自己和人群的关系。

      (五)教育不应建立在抽象的理论上,而应建立在现实生活上。因为人是有灵魂和灵性的,人有物质躯体的本质、灵魂的本质和灵性的本质。现实就是这些本质要进人现实生活之中,只有灵性才能支持未来的教育艺术。教育不能脱离了人的现实生活而进人了学术的或神秘的理论里打转,需让孩子的灵魂和灵性进人他的物质世界亲身体验现实生活。现代人以物质生活为重,忽视灵魂的生活,视灵性为虚无,教育只是以物质为对象,片面地追求理性化与科学化,人们实际上被这种理性的学术所禁锢。华德福教育有机地结合躯体、灵魂和灵性整体,针对人的四维体即躯体、生命体、星芒体和自我意识,针对灵魂的三维生活(即思考、感觉和意志)进行教育,使得灵魂生活变得实实在在。

      三、华德福教育利与弊

      *年,教育改革遍及全球,我国大陆的素质教育,我国台湾、香港的学制改革、英国的德育改革、美国的家庭教育运动等等,改革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那么,华德福教育理念对我国的素质教育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呢?作者不敢妄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接受华德福教育的人在学校的成绩不一定好,但走出学校后,无论他身在何处,都能适应环境,生存能力强,奉献精神佳。华德福教育所侧重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华德福教育在*的实践者—德国人卢安克认为:德国的钱花在多数问题少年身上,*的钱花在培养少数精英身上;*教育是培养人才,华德福教育是培养人。这是两国教育的根本区别。他对*流行的“成功人士”一词持异议,成功人士的标准是什么、未达标的人就是失败人士吗?人才、非人才又是以什么为标准呢?而接受华德福教育的人无论做*官员还是清洁工、服务生,在各自岗位上都心安理得。这与我们所提倡的“提高全民素质”是否共通呢?

      我认为,华德福教育理念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批判地吸收与借鉴。

      其一,极力避免考试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华德福教育主张在八年级以下,不以考试、比赛和排名次等方法来衡量学生,而以展示学生自己做的教科书、绘画、手工等作品,和公开表演话剧、朗诵和演奏等活动,来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深层意识。我们认为,适当的考试、测验、排名资助是必要的,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兴趣和进取精神。

      其二,主张培养合作意识重于竞争意识。华德福教育强调一个人在发展独立的自我的同时必须和周围的人、社会、自然保持和谐。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目前*在加人WTO的情况下,加强团队精神,加强合作意识,成为我们融人国际经济社会所必须的素质。

      其三,把人的灵魂、灵性强调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强调人是万物之灵。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人具有灵性,引导学生相信有超越物质的精神世界的存在,努力去寻找自己所相信的,并能支持和引导他们的“神”,在烦恼痛苦时会向自己的“神”倾诉,祈求*安和启发。对他所提出的有关人智学观点,我们应持慎重态度,不应采取“拿来主义”,全盘套用。对其所主张的灵魂、灵性、“神”之类的东西,我们更应德亮眼睛,辨明真伪。

      从目前看,*实施华德福教育难—升学率、考试制度和标准、教师考核等完整规范的教育体系排斥着与之背道而驰的华德福。而执着的德国人卢安克认定自己是参与*教育改革的一分子,他继续在*的广西推广着、实践着这一理念。

      无论如何,华德福教育是值得我们继续关注、研究的。

[阅读全文]...
  • {教育经验}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教育
  • {教育经验}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人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鉴赏,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经验}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把素质教育寓于美术教育中,才能将人的感性和理性,动手和动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方面面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形成以健全个性为特征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

      美术教育、创造力、素质教育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素质教育被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是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在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美术教育以它独特的教学模式,起着发展和完善人格以及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作用。

      同时美术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发展也息息相关,是以开发学生的美术素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美术能力,培养情操,激发学生学*活力与创新能力为特点,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缺乏人文性的美术教育是无生气的美术教育,无法体现美术辅助道德教育的作用和全面人格教育的特点。如何正确定位美术教育理念、美术教育模式是实施全面人格教育的焦点,是美术学科如何落实教育总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倡美育,提倡美术,主张家庭、社会、学校全面实施的“全民美育观”。这是很有远见的。

      美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现代有学者研究得出结论,科学家学好艺术课程可以更好地促进发明创造。确实,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并不相矛盾,只要运用得当,不但不影响学*,而且相辅相成,提高学*兴趣与成效。

      并且通过美术这一特定内容的熏陶,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对美与丑有较高的鉴赏力和识别选择能力,能择美而从。能择善而从。从而养成完善的人格和生活情操,增强他们在今后社会生活中的适应及生存能力。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通过美术课的各个环节的教与学的实践,来发掘和发展学生洞悉自然界所蕴涵的“美”和“和谐”的直觉,致力于开拓他们的思维能力,并努力培养学生勇于创造,善于创造的精神,这是未来社会成员必备的素质。

      美术教育能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引发其联想,有助于其他学科学*。

      无论是在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中,美术教育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懂得怎样欣赏一幅美术作品,通过作品的具体形象,观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领会作品的具体思想和艺术成就,在欣赏实践中分辨美,评价优劣,自然地使学生受到教育,陶冶情操如以世界名著为题材的画,不仅能欣赏画,同时也了解故事梗概,若再认真读一遍原著则更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如看过介绍曹植其人的连环画,则对有关诗句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此外,美术教育对学*历史、地理、立体几何等学科也有较大的辅助作用。如欣赏《步辇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时,不仅可以学*画中精彩绝伦的表现手法,同时也复*了相关历史知识。欣赏完《司母戊方鼎》、《四羊方樽》,相信青铜石器时代的辉煌成就已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了解“元四家”、“宋四家”、“四王”等名家时,你可以将有关历史风云尽数掌握。而历史需要考古论证,书画则在考古中具举足轻重的凭据作用。东方书法艺术让你领略*上下五千年的博大与精深。西方美术作品则可带我们走入世界历史的深处:《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带你回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时间隧道,《教皇英诺森十世》可以让你揭开西方宗教的一角……总之,学*美术知识有助于提高综合分析、思辨能力,从而得到正确的认识,激发起学*热情,使枯燥、单调的学*生活,变得丰富而有趣。美术教育既形象又具体,可加深记忆,提高记忆质量,且不容易混淆,有助于教与学的互动。

      美术教育可促进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方式和细致的行为*惯。

      美术中的速写、默写、记忆画、想象画练*对于培养学生形象记忆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的记忆力是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形象记忆的提高又能促进能力的发展。通过美术教学,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绘画、工艺和美术欣赏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和操作技能,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观察、想象、思维的方法和绘画造型、设色、工艺操作技能,并能有效地推动和促进其他学科的学*。比如作画时,美术老师往往特别强调要有全局观念、注意整体、营造意境,因此需要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惯则需在*时逐渐培养。画花鸟时,看不经意,仔细观察却不然,它的落墨、构图、笔法都须经深思熟虑方才下笔,不得有误。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本身应体现时代精神,绘画作为视觉艺术,更需要有时代感的视觉语言来表达。而在反复咀嚼、揣摩、尝试中感悟生活是现代感的视觉语言之创造源泉。道法天然而成,只有到生活中去领略和挖掘,才能找到富有时代意味的视觉语言。因此要养成热爱生活,仔细观察的良好生活*惯。如果对日常生活熟视无睹,缺乏观察力,那么会影响判断的正确性,行为指导方向也将受其影响。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惯是成长的重要环节之一。而美术教育则有助于该方面的培养与提高。让青少年正确分辨真、善、美,并全面发展,也正是现代素质教育所推崇的。

      美术教育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在上《荷塘月色》一课时,书中的一幅荷花图,引人遐想。随着讲解不断深入,该荷花图似乎就是该文的真实写照,使学生犹置身其中,引起联想浮翩,其情其景,笔者经历十几年仍无法忘怀,其教学效果自不言而喻。通过形象生动、加深印象的绘画语言从而达到最终教学目的,这亦正是运用美术教学手段的魅力所在。在学剪纸过程中,*的十二生肖、《老鼠嫁女》等一幅幅剪纸作品曾带学生走进多少奇闻故事,不仅丰富课外知识,更感受*文化的博大与精深,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美术教育是运用视觉特殊语言,向人传达真、善、美。纵观古今,美术教育手段种类繁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资源,切不可等闲视之,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美术教育在受教育者心理健康成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中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认识功能。

      美术教育的认识功能首先是由美术对文化、历史、艺术等的传播作用所决定的。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一部分,必须具有文化属性。欣赏一件美术作品,就必须了解此作品的艺术门类、风格、创作手法、内容、意境以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从历史唯物观出发,就可以认识到当时时代的精神面貌、心灵意向和思想境界。同时,一件美术作品也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缩影。优秀的美术作品具有永恒的历史价值,能使人们在审美愉悦中加深对文化、艺术积淀的认识和再认识。例如欣赏米开朗基罗的《被束缚的奴隶》,通过雕塑的粗狂的造型、激烈的动态、扭曲的线条,不但会引起思想和情感上的震撼,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认识,而且还可以了解到作者是一个追求个性自由、不为恶势力所屈服、富有反抗精神的正直勇敢的艺术家;作品是在作者为祖国沦陷而痛苦失望,对宗教皇权统治一切和抑制个性的不满的历史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实际上,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文化、历史、情感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美术作品激发认识主体对社会、自然、生活、学*和未来美的自身价值设计的兴趣和热情,以增加文化与艺术、人与社会的协调适用,从而达到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

      其次,美术教育具有很强的视觉作用。

      一些形体、线条、色彩等作为符号,在美术教育中往往都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远古时期的美术作品,如希腊神像、印第安人的图腾和埃及的陵墓被赋予浓重的政治和宗教色彩,而被人们当作祛病避邪、保佑吉祥*安的护身符。尼罗河畔的金字塔那宏伟的形体和三角形的稳定造型曾给千百万埃及奴隶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慑。蜿蜒逶迤的万里长城、上下飞舞的龙、徐悲鸿笔下的奔马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而美国小说家欧.亨利构思一格画家在墙上画的绿叶,竟支撑着病中少女的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图案、标志、形体作为一种象性语言形成了人们认识事物和心理感受的媒体,譬如,水*线的开阔感、三角形的稳定感、波状形的动感、浙显得烦躁不安感、旋形的眩晕感等。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科学的进步,美术在发挥视觉艺术语言作用中,已在学*、工作、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从公路上那一系列标志到厂标、会标、商标、产品设计的形象语言等等都已形成超越国界的通用语言。在美术教育中把这些视觉传达的、心灵共鸣的形象语言广泛运用于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利用心理感受和形象经验来发挥美术教育的这种更直观、更具体的感性认识作用。

      其二,审美功能。

      美术教育是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教育,美术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主要目标,并始终贯穿于整个美术教育过程中。美术课程的开发和艺术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审美教育工程,即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把握自然事物的意味或艺术作品的意义、内容的能力。而审美能力的提高是通过美术教育这个过程完成的。人虽有爱美的天性,但并非一生下来就懂得美、会欣赏美和理解美。一个几岁的小孩出于本能可能会喜欢某种颜色或某种声音,但他绝不可能喜欢齐白石化的虾和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他不可能理解这些作品所蕴藏的丰富的、深厚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以及作者的经历、情感和风格等。当小孩逐渐长大,接受了历史、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有了一定的人生体验,情感、个性等逐渐成熟,他就能较全面地、较深刻地理解这些作品,从中得到某种启迪和美的享受,他的审美能力就在这个过程中自觉地得到提高以至升华。而离开美术教育这个过程一切都是子虚乌有。同时,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在审美的瞬间人与对象世界、个体和整体、主体和客体、有限和无限都得到短暂的统一和和谐,人从忧伤和痛苦中解脱,体验到一种自由和**的快乐,使人看到生活与人性中美好的东西,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到陶冶,此所谓陶冶情操无外乎审美。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亦在于此。鸟类把自己的巢修筑得结实而华美是出于安全的需要,而不是出于审美的目的,因为它们无所谓审美,更谈不上审美能力。人类能通过美术教育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审美能力,在审美活动中塑造人。可见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在人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和重要性。

      其三,教育功能。美术教育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作用,一是在个体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

      美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促成其个性的完善。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美术教育不仅是传授美术技能,通过学生的内心达到审美状态,同时还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心理。其不良心理受到疗理和矫正,各种心理能力趋于和谐,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最后达到提高人生价值、体验与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

      首先,美术教育的作业过程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一方面,美术作业的整个过程为学生设置了一种心理发展的理想环境和气氛。通过美术作业的自主性、秩序性,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有条不紊、踏实的操作*惯,以克服其倚赖心理、浮躁心理和焦虑心理。另一方面,美术作业是学生艰苦细心的劳动过程,会遇到诸如对理论理解、材料准备、因粗制滥造以致别人批评等方面的困难。这就要求学生每完成一次作业,就必须有勇于排除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战胜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增强抗挫折意识,矫正和克服脆弱心理。

      其次,美术作业最后成功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作业过程中,学生会存在某些心理障碍,但只要教师在辅导学生作业时发现其“闪光点”,表扬学生作业中的优点以增强其克服困难、自我完善的动力。比如说,有的学生构思大胆、想象奇特,有的制作精良,有的画面洁净,有的创意独特。教师在作业评定中应予以肯定,让学生在发现自己“才能”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劳动的成功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使那些灰心失望的学生认识到‘我同样可以画得好’,以培养其自信心、进取心,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

      再次,美术活动,诸如美展、竞赛、讲座、墙报、课外小组活动、校园美化等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在这些活动中,增多了学生交往的机会、协作的机会,有利于增强群体意识;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诸如*等、信任、同情、责任感等社会情操内容得到扩充,使集体活动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这些为发展学生的自重心理、进取心理、相容心理,克服矫正固执心理、孤独心理、封闭心理有着不可估量的裨益。

      因此,通过欣赏,体验,绘画,创作等途径唤起学生身上的美术本能,使学生在赏心悦目和生动活泼的气氛中逐步的感知美,欣赏美, 模仿美,创造美的良好的素质,通过美术教育,学生拥有健康的思想,文明的举止,优美的仪表,从而达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的理想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在帮助其认识世界、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其个性完美等方面都有着巨大作用。*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美术教育日益显示出其教育功能的独特性,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到目前为止,已与德、智、体、音、劳诸育并驾齐驱,同步发展,是整个教育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方面。

      一、美术教育及其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和特点

      众所周知,今天的美术教育早已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技能训练。我国新《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美术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运用美术手段,感染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社会工作和社会文化现象。它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艺术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而“学校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照上述教育总体要求,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知识技能的教学和其他辅助性美术教育活动,感染和培养受教育者,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一项工作。”

      我国的教育体制经历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究其根源在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应试教育本应是一种旨在为社会培养、选拔优秀人才的学校教育活动。问题出在,当升学竞争日益激烈时,应试教育会偏离初衷,走向其反面,将考试绝对化,惟分数是从。自然,其负面效应会随之而来,从而背离教育的根本目的。而这个时候,一种旨在培养个体社会生存能力,塑造个体健康人格,为社会输送真正有用人才的素质教育就应运而生。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

      素质教育,是指国家强制的、*等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的学校教育活动。“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素质教育要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了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其目的集中在人格的培养上,注重智力为知的素质,气质为情的素质,性格为意的素质,能力为技的`素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美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各方面有着学科独特的优势。

      二、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实施中的重要作用。

      1、美术教育能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

      创造,是人类自由的产物和表现,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使客观规律性与自己的目的性相统一,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改造世界的活动。因此,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美国学者阿诺德·托因比曾有过这样的表述:“为潜在的创造力提供良好机会,这对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事情,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社会没有让杰出的创造能力发挥出效能,那就是对它的成员的失职,并将会给它本身带来只能责怪自己的那种惩罚。”

      而一个社会是否有利于其成员创造力的发挥,最重要的是通过其教育表现出来的。所以到了*代,许多教育科目都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纳入自己的目标体系中。这在美术教育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些美术家,如罗恩菲德等人,甚至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推至独一无二的高度。我国现行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大纲中,也都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创造力列为美术教学的目标之一。

      2、美术教育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且,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阅读全文]...
  • 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全面性刍议论文

  • 思想,孔子,教育
  • 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全面性刍议论文(精选6篇)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尤其是应用极其广泛的议论文,议论文又叫说理文,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那要怎么写好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全面性刍议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内容提要]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与当前素质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一、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论断,教育活动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二、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孔子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教育目的。三、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其方法主要有:一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教育;二是正面表扬激励。四、指导学法,培养学生的学**惯。孔子在其教育活动中,注重学*方法的渗透和指导,让学生自己会学*。总之,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很有必要研究、学*、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

      21世纪国际间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实际是科技、人才和国民整体素质的竞争,归结到当前就是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质量的竞争。现在的青少年一代到下世纪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所受的教育和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为使我们的祖国在新世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当前最要紧的任务是要使中小学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的口号吹得更响,把素质教育的旗帜举得更高。如何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撰文发表了睿智卓见;本文拟就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的关系谈点粗浅看法。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笔者认真阅读了《论语》,对孔子教育思想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发现他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和借鉴。

      一、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的著名论断。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按照朱熹的解释,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我是不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是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的。不难看出,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学*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

      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如他的学生子贡未能做到全面发展,孔子就注意启发诱导,《公冶长》载有这样一件事:“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有一次子贡问孔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孔子说:“你好比是一个器皿。”子贡又问:“什么器皿?”孔子回答说:“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意思是说,从个别场合看来,子贡是个体面的器皿,但却没有注意到全面发展。你看,孔子的教育不正是启发式教育吗?孔子的教育活动不是以学生为主体吗?

      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教育是很有启示的。有一段时间,我们的教师认为课堂上不讲似乎对不起学生,不讲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不讲就是没有水*。于是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完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实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二、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也,*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八佾》)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注》中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八个字所归纳的,但孔子确实有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地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就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为政》)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正因为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比如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 。”(《先进》)就是说他的学生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正是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和个性特点来进行。同样问“仁”、问“孝”、问“政”,孔子的回答往往是难易、深浅、详略、繁简各不相同。如樊迟和颜回都问“仁”,孔子回答樊迟是“爱人”,回答颜回却是“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出现了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怪现象,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课”分数,高分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三、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之,不亦说之。”(《述而》)指出学*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孔子学*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意思说,在学*中发现了乐趣,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了,那么,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孔子善于培养学生学*的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悦,“欲罢不能”(《子罕》)。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乐学的呢?

      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应该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情绪。师生感情冷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气氛;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并进而如同“爱屋及乌”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学*的兴趣浓了,劲头足了,此所谓“亲其师而*其道”也。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从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等地讨论问题,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学生学*。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今天,我们更应该像孔子那样,对学生讲*等,讲民主,讲感情。

      二是正面表扬激励。这是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有让人肯定的心理。孔子就善于从正面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据统计,《论语》中关于孔子对学生的表扬共有17处,批评只有6处,说明孔子是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此,他的学生总是爱学*,学*起来有积极性,乐此不疲。我们今天的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学*兴趣。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分数,都可以给学生很大的鼓舞,从而使他们学*起来更投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今天,我们应像孔子那样,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发扬民主,热爱学生 ,建立*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多肯定,多表扬,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从而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指导学法,培养学生的学**惯

      善于对学生进行学*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惯,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比如,孔子要求学生多闻多见,“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为政》);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学*要循序渐进,“无欲速……欲速,则不达”(《子路》);学*要有恒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子罕》);重视温*,“学而时*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不一而足!

      学思结合的学*方法,应该为孔子最为强调的。

      孔子十分重视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同时又重视思,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四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效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徐干的《中论·治学篇》也引用过孔子的话:“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足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二者并重的。

      总之,孔子在*时的教育活动中,是十分注重学*方法的指导的。孔子注重学*方法的指导,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惯,让他们自己会学*。在孔子看来,光有知识,没有能力,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埃德加·富尔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的人。”这句话不难理解,但可惜的是,目前相当多的教师仍没摆脱只教知识不教方法的传统教育模式,他们自己从教材中提取知识,然后通过分析把它“喂”给学生,这种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做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离开教师就手足无措。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就必须像孔子那样,教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惯,使其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孔子在其40年的教学生涯中,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作了较系统全面的论述,形成了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其中有糟粕;更有若干精华,充满了智慧之光。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很有必要去好好研究其教育思想,吸取其中的精华,把我们的素质教育搞得更好、更完美!

      【摘 要】孔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主要言行由其弟子整理编纂成《论语》一书,其真实详细地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一书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其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以及教育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千多年过去了,孔子所倡导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孔子 《论语》 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鲁国昌*乡陬邑,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万世之师表”,和其童年的成长经历分不开。据《史记》记载,孔子幼年时便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其父在孔子仅三岁时便离他而去。孔母颜徵在为更好地教育孔子便移居曲阜阙里。孔母的心血没有白费,孔子幼年时就极为聪明好学,其自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学*之余,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待孔子刚步入**阶段时,其母颜氏也撒手人寰。

      父母的离世使幼年的孔子过早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生活的磨砺也使孔子很快地成长起来;孔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了,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孔子自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纵观孔子一生,其十七岁开馆办学至七十三岁去世,教学实践长达半个世纪;其教育成果也相当丰富,取得了“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二”的伟大教育成果。’

      一、孔子对教育的态度和看法

      孔子对待教育的态度是严谨、认真的,同时他也认为学思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首先,孔子肯定了学*的重要价值, 他认为学是教育的基础。他在《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意思是说:“经过学*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其又云“不学礼, 无以立”。这句话是孔子对他儿子孔鲤所说,意思是说“不学礼怎么立身处世,不学礼你怎么做人?”可见孔子对学*是非常重视的,纵观孔子的一生也是勤奋好学的典型,孔子自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其次,孔子经典地论述了学*和思考的关系。他曾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仅仅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应用学来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和钻研,则终究是精神疲惫,一无所得。其告诫我们只有把学*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既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也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著名论述。该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大学教育的过程和步骤,又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实现治国、*天下的社会目标,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孔子与弟子间的教学活动

      孔子约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后来渐渐有了名声,弟子越来越多。它的学生有的出身贵族,有的出身寒门,多数来自邹鲁,也有从遥远的秦、楚、吴等国来的。孔子自三十开始他的教育事业,几乎一生都未间断过,相传孔子先后传授的弟子有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教育成果相当的可观。当然也包括孔子最得意的三名弟子:颜渊、子贡、子路。

      三、孔子以及《论语》的教育思想

      (一)德育为先。孔子注重君子品格与道德修养,如果把教育分为“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的话,孔子无疑会把德育放在教育之首。孔子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必须先从德育抓起,他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是孔子对其弟子说的,意思是要求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那些有仁德的人。这也是对孔子为人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老师,他强调自己的弟子要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做学问。天地之间人是最宝贵的,只有做到堂堂正正的君子,只有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人才能有资格做学问,当然孔子所言的“学文”不是单单的学*文章,而是“六艺”。

      对老师的这番话,其弟子也表示赞同,其中有个叫子夏的弟子更进一步发展了老师的思想,他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段话是说,与妻子相处时,要尊敬她的贤德胜过喜好她的美貌;侍奉父母则要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尽忠职守;和朋友交往要诚实信用,这样的人如果自谦没学过什么东西,我还是认为他算是有学过的人了。由此句话不难看出子夏此言偏重于人际关系的道德化,其中包括了忠、孝、信等德目,但是若要从孔老师的角度来看,仅仅具备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些还大致局限于个人品性、道德等内在的修养,虽说已经具备可“学文”的资格,但仍应该继续学*,就连“博学好礼”的孔老师都在“学而不厌”,作为刚具备“学文”资格的人更应该学*。

      (二)终身教育。孔子认为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教育,教育是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伴随一个人生命的始终。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是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三十岁时便已认识到了自我的价值,到了四十岁就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追求,到了五十岁时就明白天命,到了六十岁时听人说让人不快的话也不生气,到了七十岁时可以听从自己的内心去生活,而不超出道德的约束”。“朝闻道夕死可矣”,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学*的鲜明写照。

      (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这也是他的一个重要教育方法。在《论语》中,有很多生动的事例,孔子对不同学生教学方法也不同。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仁者爱人”;司马牛常常“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发言;仲弓对人傲慢,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得意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孔子就用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 孔子常常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他认为:“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孔子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都了然于胸。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孔子教人, 各因其才”,正是有了孔子这样一位好老师,才有可能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培育出众多人才。

      (四)有教无类。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基于“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招收学生,有七不分:一是不分贵贱。在孔门中,出身最好,身份最高的,有孟懿子。他是鲁国三臣室之一的孟孙氏的继承人。是遵照父亲的遗嘱,同哥哥南宫敬叔一起“学礼”于孔子的。另一方面,在孔门中也有出身不好的。如冉雍,“父贱而恶”。但孔子没有嫌弃他,而且还很器重他。二是不分贫富。孔子的学生,有贫有富。贫者如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富者如子贡,“结驷连骑,家累千金”。三是不分智愚。孔子的学生,接受能力强的是颜渊“回也闻一以知十”;其次是子贡“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说:“柴也愚,参也鲁”。高柴和曾参的智力水*较差,但他们并不受歧视,而曾参还是孔子的爱徒。四是不分恩怨,不计前嫌。如子路在拜门之前,曾“陵暴孔子”;司马桓的胞弟,桓曾经要杀孔子,但孔子后收二人为徒。五是不分年龄。孔子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是颜渊的父亲颜路,只小他六岁,年龄最小的是公孙龙,小他五十三岁。颜路和公孙龙来比,同学间年龄的差距是四十七岁。六是不分国籍。在孔门的“七十二贤人”当中,多数都是鲁国人。此外,如宋、卫、齐、陈、晋、楚、秦、吴等国都有。七是不分美丑。孔子学生中仪表最好的是子张,所谓“堂堂乎张也”。而澹台灭明和高柴二人则是“状貌甚恶”,高柴且身长“不盈五尺”。这七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兼容并蓄,一视同仁的。

      (五)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叫他去处理政务,却处理不好;派他去搞外交,却不能应对自如;读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期望其教学能使每个学生各有专长,将来能从事各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据《雍也》篇记载,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又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再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说他的学生有的处事果断,有的通晓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担任大夫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所以他十分注意学用结合、言行相符。

      (六)学贵有恒。孔子认为,对待学*要有恒心,坚持到底,才能成功,不可半途而废。他曾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意思是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孔子很欣赏学而有恒的学生,“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意思是孔子评价颜回时说,他死得太可惜了,我只他不断进步,没见到他停滞不前。

      四、结语

      孔子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并非能用言语表达清楚的,其实无言也是一种教育。正如孔子所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不管《论语》也好,孔子也好,他们所传递的不仅仅是严谨、务实的教育态度更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朴素的就像太阳每天升起一样,我想这也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最大意义。

[阅读全文]...
  • 诗词与中学语文素质教育

  • 诗词与中学语文素质教育

      文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

      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炼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为广大青少年所喜。所以,诗歌教学是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这里结合编写中学语文教材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谈谈诗词与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不妥之处,诚望得到批评指正

      一

      我国历来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诗教更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小胥》:“(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孔子教授门徒的四科,包括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文学就包括学*《诗经》,要求熟读背诵,并能用于政治活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在先秦政治文化活动中,赋诗言志风气之所以盛行,正是当时上层社会诗歌教育的流行和普及。《论语·阳货》记孔子对他的学生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歌不仅用于政治活动,也用于日常生活。《论语·季氏》中记孔子与儿子孔鲤的一段对话:“‘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汉代官学立有五经博士,其中就包括《诗经》。由于《诗经》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应对。六朝时期,贵族子弟从小就学诗,读诗写诗蔚然成风。上至皇帝,下至庶民,社会各阶层弥漫着浓厚的爱诗风气。不少文学家从小就能作诗。如梁简文帝“幼而敏睿,识悟过人,六岁便属文,高祖惊其早就,弗之信也,乃于御前面试,辞采甚美”。昭明太子“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每游宴祖道,赋诗至十数韵。或命作剧韵赋之,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据《南史》《北史》等*载,庾肩吾、任丘迟八岁,谢惠连、薛道衡十岁即“能属文”。六朝人所说的“文”包括诗。唐代兴科举,作诗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唐诗的高度繁荣。读诗写诗,成为文人士子出仕和进入上流社交场合的重要手段之一。骆宾王七岁写《咏鹅》诗,王勃、李贺也都是很早就开始作诗。宋代朝廷多次选拔神童,成绩优异者可直接授予官职。《宋史·晏殊传》载:(晏殊)“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考的内容就是诗、赋、论。宋代谢枋得《千家诗》因为“率皆显明易解之作,以此启迪童蒙甚便”(清黎恂语),所以“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唐诗三百首题辞》)。唐末胡曾的《咏史诗》以及宋代杨简《历代诗》等,也曾被选作教材。明代程敏政《咏史绝句·序》说:“余家居,见塾师以小诗训童子,乃首以市井无稽韵语,意甚不乐。因以所记古七言绝句咏及史者,手书授之。上之三代,下及宋元,凡二千余年,以时比次,得数百篇。又以其猥杂而不便于一览也,加汰之,存者二百篇。其间世之治乱、政之得失、人才之邪正贤否,大抵略备。”《唐诗三百首》是清人孙洙(蘅塘退士)专为教学而编的唐诗选本。作者说:“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之,百首亦莫能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成了俗谚。《红楼梦》中十几岁小姐丫环都会作诗,结海棠诗社,香菱向黛玉学诗等描写,可以间接看出当时人们对诗的偏爱

      本世纪50年代,文学教育也曾被提到很重要的地位。中学语文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从初中到高中的文学课本。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中止。60年代初,提出“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教育逐渐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直到80年代,语文教育界才又重提文学教育的任务。随着文学教育的“春风吹又生”,诗词才又重新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

      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包含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中小学加强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多读古诗词,还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1.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为人们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非常适宜。学*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好的诗歌和好的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一样,都能陶冶性情。但诗的作用更为直接。其他文学样式,或侧重故事,或侧重知识,或侧重趣味,直接调节情感的作用都不如诗。诗是抒情的,直接诉诸情感,又有节奏,语短意长,易于诵记,使人百读不厌,无形中受到熏陶。比如,读《静女》《蒹葭》等诗作,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含情脉脉,就会深深触动我们的情感之弦;读“安能摧眉折腰事*,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仙李白的高傲人格,千年之后,仍能令我们激扬奋发;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自然能体会到苏轼那恢宏的气势;读“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不禁胸襟开阔,有湘江美景一览无遗之感。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自然会感到作者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

      中小学生多读些诗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思维,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分,文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联想和想象,发展想象力,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这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古今中外,不少伟人对诗歌都表现出相当大的热情,据说,拿破仑出征时,骑在马上还在读歌德的诗。泽东、*、*、*等都爱读中国古典诗词,他们多数人还能写作精彩优美的诗词。这些伟人的思想境界犹如天马行空,富于创造性,跟他们深厚的古诗词素养具有密切的关系。形象思维则是创造力的源泉,而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乌申斯基说,很难说牛顿和莎士比亚谁需要的想象力更多一些。苹果掉在地上,引起牛顿海阔天空的想象,产生了地心吸力、万有引力的学说。瓦特看到开水壶冒气,也海阔天空地联想、想象,从而发明了蒸汽机。而莎士比亚戏剧中那瑰丽的艺术境界,丰富多彩的人物,自然也是作者丰富的想象力的结晶。这说明科学家和文学家都需要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中小学生一般说来从六七岁到十七八岁,正是人生的花季,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从踏入校门开始,逐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特别到了中学阶段,他们开始关心社会,渴望了解社会,积累人生经验,也需要得到启发和帮助。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不同的诗歌往往反映了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诗歌是社会人生的浓缩,可以成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多读这类作品,能够培养他们认识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诗经》就是一部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离骚》反映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对美好政治的向住,陶渊明诗中的率性自然,李白诗中的浪漫情怀,杜甫诗中的家国兴亡之叹,宋词婉约细致的柔情之歌,慷慨激昂的爱国之声,以及通俗精彩的元代散曲作品等等,都给学生提供了认识当时社会,体会古人生活和生存状态的审美范本

      至于古诗词中的消极因素,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之类,正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对作品进行阐发、评价、质疑以及分析批判的能力

      4.积累名言警句,开发语言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语言学*,重要的不在于学了多少语言学的名词术语,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遣词造句、成功的语法修辞范例,以及准确、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方式。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学生学到规范精彩的文学语言。诗歌语言,往往又是很精练的,好的诗歌都是用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写成的,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语言的好材料。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作品,语言风格、语言艺术也各不相同。或优美婉丽,或放纵恣肆,或雍容典雅,或朴素自然。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学*语言的渊薮。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琵琶音乐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之五)陶渊明诗于自然*淡的语言中,蕴含了深杳的情怀。学生多读这类诗歌,对于他们模仿、借鉴优美的文学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都有直接的作用

      三

      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新大纲除更加强调文学教育外,还首次以教学大纲的形式,规定了“古诗文背诵篇目”。其中小学要求背诵古诗词80首,初中50首,高中50首,三个学段共要求背诵180首

      这些篇目,大多是素有定评、千古流传的诗词名篇。选择的范围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晚清的龚自珍。可以说,中国诗歌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有选录。

      2000年秋季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的中小学语文新教材,根据新大纲的精神,也相应加大了文学教育的分量。小学、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大增加了文学作品在课文中的比例。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文学作品占60%以上

      除教学大纲中指定背诵的古诗词以外,中小学语文教材还选了一些现当代诗和外国诗。仅以中学为例,如,现当代诗,选有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冰心的《纸船》,臧克家的.《有的人》,闻一多的《也许》《色彩》《死水》,陈梦家的《一朵野花》,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何其芳的《欢乐》《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黎明的通知》,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梅岭三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余光中、李广田、*慕容的《乡愁》,海子的《面对大海,春暖花开》,梁小斌的《我爱秋天》,韩东的《山民》,杜谷的《春夜》等

      外国诗选有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致大海》,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莱蒙托夫的《帆》《祖国》,泰戈尔的《纸船》《萤火虫》。另外,教材还编入了诗歌鉴赏常识、诗词格律知识,还有朱光潜的《读诗与趣味的培养》等文章,以期多方面地丰富学生的诗歌知识与素养

      四

      从2000年秋季开始,全国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都在起始年级使用了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其中小学和初中是在现行教材基础上的修订,高中则是在江西、山西、天津两省一市试验教材基础上的修订,但对全国大多数地区来说是新教材。与过去相比,新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诗词在课文中的比例。这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也不宜任意夸大诗词教学的作用。比如,有的同志主张读古诗一定要用古音,特别是作为韵脚的入声字,否则就不押韵了;有人认为,不仅要读,而且应该要求学生写诗;甚至有同志主张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把作诗列入高考语文的命题范围,以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诗词真正走进校园,等等

      关于古诗的读音问题,我认为,中小学生学*古诗词,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音来读就可以了。当然,用现代音读古诗,自然会出现某些古诗不押韵的情况。这是由于汉语语音发展演变的结果。只要给学生交代一下即可。至于古汉语的声纽、韵部、声调是怎样发展演变的,《诗经》里怎么读,六朝时怎么读,唐宋时怎么读,那是音韵学家的事情。如果要求严格按照古音来读,那么读《关雎》《蒹葭》就得用周秦音来读了,读李白、杜甫的诗,又得用唐代音来读了。正如清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在《王怀祖广雅注·序》中所说:“古今者,不定之名也。三代为古,则汉为今;汉魏晋为古,则唐宋以后为今。”再说,即使是唐诗,由于每个诗人的籍贯不同,他所使用的方言语音对他的诗歌创作肯定会有影响。中小学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求之过深

      关于写诗的问题。我认为,对于少数有写诗才能的学生,不妨一试。但不能要求所有的中小学生都必须学会作诗。比尔·盖茨虽然大学没念完就去创业并获得了成功,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要求所有的大学生都去学比尔·盖茨。不能把少数天才才能做到的事情扩大到所有的学生。所以,在新的中学语文教材里,我们只是在高中阶段的某些诗歌单元里,以选作题的形式安排了有关诗词写作方面的练*。比如,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11课是“*代诗八首”,张必锟先生就在课后出了这么一道练*题:“试写一首绝句,题目自拟,可以不管*仄,但要读来上口,有一点诗意。”在教师教学用书里说:?

      设计此题,意在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更好地认识古代诗歌的一些特点,以提高鉴赏能力,写不好也不要紧,动手写总是有益的。可以让学生互评,推荐稍好一些的,读给全班同学听听。我们的原则仍然是,不提倡写旧体诗,但如有个别学生愿意继续练*下去,也不应加以限制

      第12课“词六首”课后有这样的练*:“用学过的词牌或其他词牌填一首词,词题自定,*仄可以不管,但要押韵。”教师教学用书里也有这样的话:练*填词仍然是为了读词,要求要低些。学生中有填得较好的,拿来读给大家听听,不必修改。初中学过李清照的《如梦令》和辛弃疾的《西江月》,泽东词中也有《如梦令》和《西江月》,作一点比较,也许容易打开思路

      关于把作诗列入高考命题范围的问题。我认为,这种意见恐怕是不现实的。第一,脱离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高考的目的,是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服务的。考什么,怎么考,首先要考虑如何为这一目的服务。当然,高考也要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稳定、改革和发展,有利于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高考虽然是指挥棒,但这个指挥棒是不可以随意挥舞的。必须充分尊重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第二,也有悖于中小学诗歌教学的目的。时代不同了,今天的中考或高考,无论从考试的目的、性质,还是考试内容、范围,都与科举时代大不相同,如果再要求考生作诗,显然已不合时宜了。且不说多数学生是报考理、工、农、医类高校,即使是考中文系,也没有必要考查作诗的能力。我们今天的诗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增加文学素养,提高文化品位。所以,*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逐渐加大了文学赏析能力的考查。一般是古诗词和现代新诗各选一首,并列出对这些诗歌理解(赏析)的若干选项,让考生选出理解(赏析)正确或错误的一项。我认为,对诗歌教学的要求,能够做到诵读、理解、鉴赏、评析就可以了。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素质教育标语 - 句子

素质教育标语 - 语录

素质教育标语 - 说说

素质教育标语 - 名言

素质教育标语 - 诗词

素质教育标语 - 祝福

素质教育标语 - 心语

推荐词条

描写闺蜜情深的古诗 描写兄妹情深的古诗 描写春天的诗词大全 描写冬天天的古诗 关于描写海的古诗 苏小妹描写柳絮的诗 描写韩信的诗 人物描写语句 描写黄昏景色的古诗词 描写秋分的古诗 描写野炊的古诗词 描写山或水的古诗文 描写凤凰花的诗 描写小孩玩耍的古诗 描写青春美好的诗文 描写桃花杏花的古诗 描写甘肃的古诗 描写古村落美景的诗词 描写运动的古诗词 描写郭襄的诗词 描写清晨美景的诗词 描写家庭的古诗词 描写孩童的诗 描写寒冷的古诗 描写春天万物复苏的诗 描写美食最出名的诗词 描写建筑工人的诗歌 描写春天的诗和配画 动作描写美句 描写山水的古诗词大全 描写郁金香艳丽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