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带解字的 >

古诗词带解字的

关于古诗词带解字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带解字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带解字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词带解字的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词带解字的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词带解字的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词带解字的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词带解字的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词带解字的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词带解字的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词带解字的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古诗词鉴赏词语解析

  • 文学
  • 古诗词鉴赏词语解析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古诗词鉴赏非常熟悉吧?古诗词鉴赏,通常是体会诗词中的字词、意境、句意、语言特色、主旨、技巧、结构思路等更深层次的内容。相信很多人对古诗词鉴赏都是一知半解,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鉴赏词语解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词鉴赏常用词语

      一、熟悉鉴赏术语,准备对号入座。

      1、感情基调:忧愁、伤感、惆怅、寂寞、孤独、郁闷、闲适、恬淡、喜爱、喜悦、欢乐、激愤、悲壮、慷慨激昂等。

      2、思想内容:托物抒情、托物言志、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报国无门、怀才不遇、愤世嫉俗、孤芳自赏、孤傲高洁、坚贞不屈、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怀古伤今、怀古伤己、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感时伤怀、淡泊宁静、超然物外、闲适恬淡、闲情逸趣、惜花伤春、悲秋悯己、热爱自然、思乡怀亲、赠人送友、富含哲理、哀怨忧愁、激愤憎恶、欣喜欢快、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坚守节操等。

      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5、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仗、借代、反问、设问、双关、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等

      6、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想象和联想、渲染衬托、正面和侧面、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明暗、白描、象征、用典、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意象(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物、景物)、意境(诗人抒的情和诗中绘的景合二为一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等等。

      7、语言:清新自然、*淡质朴、民歌风味、绚丽、含蓄(蕴藉)、简洁、明快、瑰丽等。

      8、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明白如话;高适,悲壮苍凉;王维,诗中有画,诗中有道;陆游,宏丽悲壮;柳永,雅俗杂陈直抒胸臆;李清照,清新且委婉含蓄;苏轼、辛弃疾雄阔、激昂、悲壮,辛弃疾还擅用典。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

      9、体裁:古体诗(唐以前的诗,包括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乐府)、*体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

      10、意境: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意境深远、意境优美、幽静,宁谧,苍莽,深远,热烈,高昂,壮阔,悠远,空灵,辽阔,苍凉,幽美,朦胧,淳朴,荒芜,孤寂,冷寂,慷慨悲凉,缠绵宛转,空寂寥落,萧条荒凉

      11、情感载体类 :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古迹——怀旧 梅花——傲骨

      二、牢记解题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①关注标题

      ②关注作者

      ③关注情景

      ④关注手法

      ①细节提取类: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什么环境?

      环境有什么特点?什么氛围?什么心理?从那些词语(语句)可以看出?

      ②意境描写类:描写(描绘)某句诗的画面。

      ③语言赏析类:哪个词语(句子)好在哪里?赏析某个词(某句诗)。把“某词”改为“某词”好不好?

      ④主题情感类:什么主题?什么情感?什么思想?

      三.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

      1.月——思乡,怀人

      怀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 华流照君。

      2.菊花——清高人格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3.梅花——高洁人格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莲——爱的象征,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另外还表示高洁的人格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落寞的心境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7.秋蝉——高洁,悲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8.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红笺小字,说尽*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9. 柳——与“留”谐音,离情依依挽留惜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阅读全文]...
  • 古诗词解析:商山早行

  •   广益小升初语文古考点解析:商山早行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1. 动征铎(音夺):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2. 槲(音弧):一种落叶乔木。

      3. 枳(音只):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驿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4. 杜陵:在长安城南,因汉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说:因而思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5. 凫(音符):野鸭。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作者简介:温庭筠(音云)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唐代诗人、词人。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个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开头两句写早行引起了对故乡遥念。中间四句写景,处处突现一个“早”字。末尾二句说虽然途中观赏着景色, 但头脑中却在回想着“凫雁满回塘”的“杜陵梦”境,表达了对长安的留恋之情和孤独失意之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句,把几个名词排列连缀起来,构 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向为传诵的名句。*常引此形容游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

    [古诗词解析:商山早行]

[阅读全文]...
  • 古诗词解析:出塞

  •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赏析

      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唐代诗人。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 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 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 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 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 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古解析:出塞]

[阅读全文]...
  • 古诗词长歌行的解析

  • 文学
  • 古诗词长歌行的解析

      《长歌行》是汉乐府中的一首诗,属《相和歌辞》,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诗篇。此诗主要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长歌行的解析,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词句注释

      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相和歌·*调曲》,可以长声歌唱。

      ⑵葵:蔬菜名。《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晞(xī):干燥,晒干。

      ⑷”阳春“句: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阳,温和。给予。德泽,恩惠。

      ⑸秋节至:秋天到来。

      ⑹焜(kūn)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huā):同“花”。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⑺“百川”二句:以河中流水比喻光阴和人的年龄,都是一去不返。

      ⑻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⑼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白话译文

      青青的菜园啊绿葵儿青青,清晨的露珠啊要在阳光下消失。

      和煦的春光啊普遍赐给了恩泽,大地上的万物啊都焕发出了蓬勃生机。

      谁都害怕肃杀的秋天降临啊,将会威逼得叶黄枝枯花朵儿憔悴。

      时光如东流大海的无数江河啊,什么时候有哪一条能够再西归?

      人在少壮之年啊不去及时努力,到了老大一事无成啊只能白白地伤悲!

      创作背景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此诗是汉乐府诗的一首。《长歌行》古辞共三首,此诗为第一首,最早见于萧统《文选》。张玉谷认为,“此警废学之诗”。

      赏析

      这是一首激励人们要及时努力、奋发向上的乐府民歌。不仅语言朴素,深入浅出,而且饱含哲理,意味深长,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

      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就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阅读全文]...
  • 古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

  • 解释,文学
  • 古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翻译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注释

      1、漉豉以为汁: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

      2、本:原本,本来。

      3、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赏析

      三国时期,魏国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说。“你既言如此,吾们一言为定!”

      曹丕说完,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处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阵来,借物抒情,在刚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此诗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为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若你要灭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啊!”曹丕听之,被驳得无话可说。

      拓展

      *历史上有一个有名的家庭,父亲曹操不仅是军事家和诗人,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也很有造诣。父子三人并称“三曹”,其中以曹植的文学成就为最高。

      曹丕是一位文学批评家,他的《典论·论文》是*文学批评史上划时代的著作。曹植则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才华很出众,特别在文学方面,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诗人。

      哥哥曹丕继位以后,非常嫉妒弟弟曹植的才能。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曹丕打算借机惩罚曹植,除非曹植可以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完整而且合乎韵律的诗。曹植明知道哥哥是故意为难自己,但曹丕现在是皇帝,他只能唯命是从。想到迫害自己的人是自己的亲兄长,曹植感到异常悲愤。一时,他吟下四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皇帝曹丕听了这首诗,感到很惭愧,也就不再加害自己的弟弟了。

      曹植的最大成就在诗歌创作。三国时候,战争连绵不断,社会凋敝,身为贵公子的曹植却用诗歌表达了对无家可归的百姓的深切关切和同情,而乱世惨景也激发了他的报国热情,在一首诗中他写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千古名句。

      尽管曹植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但他始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这样就招致皇帝的猜忌和迫害,因此曹植的生活充满曲折。他在作品中表达这种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却又不能写得太直白,因此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曹植在自己的诗文作品中描写了大量美丽的女性形象,象《美女篇》、《南国有佳人》等诗歌,其中的女性不仅漂亮,有才华,而且品行高洁,富有理想。作者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怀。这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洛神赋》。洛水是魏国首都洛阳附*的一条河,曹植以洛水之神宓妃为题材,刻画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以及因神人殊途不能交流的惆怅。尽管是虚拟的主人公,但作者以高超的手法,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洛神的美丽姿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篇文章上千年来一直为人称颂。

      天才诗人曹植仅活了41岁,但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现在,“七步成诗”作为一个成语,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文学才能很高。

      七步诗典故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他从小聪明过人,十多岁时,就能够诵读《诗经》、《论语》等经典著作。到了青年时代,他的文学才华更是充分显露,写下了《洛阳赋》、《铜雀台赋》等传世名篇,曹操对他十分欣赏。

      曹操的长子曹丕也是一个很有文学才能的.人,但与曹植相比,还略逊一筹。曹操看到曹植才能在曹丕之上,曾好几次想立曹植为世子。曹丕得知后,心中非常恼火,从此埋下了与曹植之间的怨恨。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曹丕如愿以偿,继任魏王。曹丕怕当时任临淄侯的曹植日后养成势力,威胁他的宝座,便以父死不来奔丧、醉酒侮辱他的使者为名,派许诸带兵把曹植逮住押到洛阳。

      曹植的母亲卞太后得知消息,十分焦急。她赶到曹丕那里,对他说:“你三弟曹植*生喜欢喝酒,脾气怪僻,性情疏狂,这都是我*时教养不严造成的。你要是能念手足之情,饶他一命,我就是死了,也可以暝目了。”

      曹丕跪下说:“母后放心,三弟的才学我也喜爱,我怎么会杀了他呢?我只是想警戒警戒他,让他把坏脾气改掉。”

      第二天,曹丕升殿,命曹植进见。曹丕说:“我和你虽是兄弟,可是照国法,我们是君臣,你怎么能狂妄自大,蔑视法令制度,违抗我的命令,侮辱我的使臣?”曹植听了,连连叩头,请求恕罪。

      曹丕又说:“父王在世时,常常夸奖你的文才,我怀疑你是请人代笔的。今天我要亲自考考你:限你走七步,做诗一首。如你真有才能,免你一死;如徒有虚名,足见你一向欺诈,决不宽容。”

      曹植站起身来,说:“请出题目。”

      曹丕想了一想,说:“我和你是兄弟,就以此为题,可是诗句中不准出现兄弟两字。”

      曹植略加思索,一面迈步,一面念道: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未完,诗已做成。在场的文武官员都叹服曹植的奇才,纷纷请求宽恕曹植。卞太后也从殿后出来,笑着说:“做哥哥的别把兄弟逼得太紧了。”

      曹丕也不由惊佩曹植的才思,对卞太后说:“母后放心,我会因此赦免他的。”

      于是,曹丕下令说:“植弟是我同胞兄弟,我对天下尚且无所不容,何况兄弟?为了骨肉之情,我免他死罪,改封他为安乡侯!”

      就这样,曹植以自己的诗才躲过了一场惨祸。然而曹丕后来仍不放过自己的三弟,把他贬东谪西,使他时时处于恐惧不安之中。曹植只活到四十一岁,就离世而去。

      后来,“七步诗”这一典故,用来称誉人文思敏捷,才气超群。(梅初)

[阅读全文]...
  •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词解析

  •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词解析

      广益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使:出使。

      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

      4.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5.朝雨:早晨下的雨。

      6.浥(y):湿。

      7.客舍:旅店。

      8.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常的眼前 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日车马交驰,尘 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 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 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 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 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 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 只剪取饯行宴*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象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已经进行 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 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 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 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

      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 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 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又何尝只属于行者呢?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 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

      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阅读全文]...
  • 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 荷花
  • 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莲花意象,多姿多彩,荷为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映,演绎了一首首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以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

      莲花,又名荷花、芙蕖、菡萏、水旦、草芙蓉、水芙蓉、六月春、*莲、六月花神等。荷花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

      1、君子之花。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清代叶申芗《荷叶杯·盆莲》:“双心千瓣斗鲜奇,出水不沾泥。试问花中何比?君子,风度胜张郎。碧纱窗下晚风凉,花叶两俱香。”这一朵并蒂莲开得鲜奇,送来花香,出水不染,它难道不是君子形象的写照?“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隋·弘执恭《秋池一株莲》),诗人笔下的莲花,独立坚强,令人钦佩。宋代诗人苏辙更为追慕莲的高洁:“白莲生淤泥,清浊不相干”(《盆池白莲》),“开花油水中,抱性一何洁”(《和文与可菡萏轩》)。

      2、佳人之花。用莲花代表佳人形象也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她,就是诗人的梦中情人。再如宋代杜衍《莲花》:“凿破苍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绿差差。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写的是莲美如画,如出浴的真妃。

      3、爱情之花。由于“莲”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虚实结合,谐音双关,表达了对所爱的男子深长的思念。孟郊的《怨诗》以痴心傻气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断不能说出。

      4、怀旧之花。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置身荷香美景,欲抚琴弦,却恨无知音共赏。元代王翰《题败荷》:“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诗人借败荷之声传送到旅人的手段,把怀人写得凄楚动人。

      5、清闲散淡之花。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抒写诗人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霄劳梦想。”一、二两句遇景入咏,融情于景。夕阳西下,素月东升,“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一快一慢凸现诗人的愉悦心理。三、四两句即事抒怀,活灵活现。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披头散发,靠窗而卧,逍遥自在,令人羡慕。五、六两句细化身心快感。清风送爽,荷花飘香,如丝如缕,沁人心脾;翠竹滴露,清脆悦耳,如丝如筝,清幽绝俗。写荷以“气”,写竹以“响”,意境幽深静谧,情调高雅别致,荷香和佳竹巧妙地烘托出诗人悠然自得,闲适自乐的素淡情怀,为下文抒发诗人渴盼知音,怀想故人创设了氛围。

      6、青春意趣之花。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其二)刻绘田田荷叶之中、艳艳荷花之下采莲少女的美丽形象,意境优美,情调欢快。“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二两句写诗人伫立凝望,人花一体,难以分辨的情景。罗裙舒展,绿如荷叶,宛见采莲少女亭亭玉立之姿;笑脸相迎,艳若荷花,如睹采莲少女欢声笑语之态。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成了美丽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精灵!三、四两句写诗人眼花缭乱之际,走神错意之时的意外发现,展示青春少女的无限活力。采莲少女与绿荷红莲融为一体,忽然不见踪影,诗人踟蹰怅惘,惊奇不已。可是,没过多久,莲塘之中歌声四起,热闹非凡,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然在这绿叶红花的荷塘之中,仿佛是和诗人这样的观望者开了个玩笑。这群江南女子啊,聪明美丽,天真活泼,出没绿波红花之中,歌唱劳动,歌唱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如荷飘香,如花美丽的青春风采。

      7、相思愁苦之花。孟郊的《怨诗》以痴心傻气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两地相思的闲愁苦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是没大小,没体积,不具形象的东西,测定起来很不容易,可是诗中女主人公却异想天开:试把我们两个人的眼泪,分别滴在荷花池中,看一看今夏美丽的荷花被谁的泪水浸泡而死。显然,在她心目中看来,谁滴的泪多,谁的泪更苦涩,荷花就将为谁而“死”,那么,谁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测定出来了。比试滴泪,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不能设想。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成了男女主人公相思离情的可靠见证。李商隐的《板桥晓别》化用典故,抒写情人的离别苦情。“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一、二两句远眺*观,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和朦胧奇幻的环境氛围。三、四两句分别化用典故写行者和送者。“水仙”句暗用琴高事。《列仙传》上说,琴高是战国时赵人,行神仙道术,曾乘赤鲤来,留月余复入水而去,诗人此处把远行之人比着乘鲤凌波而去的水仙,化实为虚,奇幻天真。“红泪”句暗用薛灵芸事。据《拾遗记》记载,魏文帝美人薛灵芸离别父母登车上路,用玉唾壶承泪,壶呈红色,到了京师壶中泪凝如血,诗人此处将送行者(女主人公)暗喻为水中芙蓉,以表现了她的红润美艳;又由红色芙蓉进而想象出它的泪也应该是“红泪”。这样,一朵艳艳芙蓉勾画出了俏丽佳人泣血神伤的情景。

      “芙蓉”又称为“荷”、“莲”。“芙蓉”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

      8、而芙蓉作为意象,被文人骚客运用于诗歌中,则大体可分为三大类象征义:一是取荷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二是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境,或对逝去光阴叹惋,或对生活环境破败惋惜;三是取“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9、王维的《山居秋暝》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全诗的精妙所在也许就是那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声、莲动、舟行,让人以为他是在为热闹作铺排,而恰恰相反,诗人妙笔生花,借“动”显“静”,着力表现幽静的意趣。正如“蝉噪林愈静”,写动态是为了更好的烘托静。这句诗中“莲”被动态化,不仅不与幽静基调抵触,还生发出摇曳生姿的美丽。周邦彦《苏幕遮》一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将雨后初晴的仲夏荷塘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怪乎五国维赞曰:“真能得荷之神理。”此句的“神”就在于一个“举”字,它使全诗富有立体感,荷花亭亭出水,迎风摆动的清新淡雅便款款而出。“故乡梦,何曰去?……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这般美景便自然地引出了思念故乡荷塘的情怀。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蓬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珍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从整体上创造了这样一番景象:梦的氤氲带来的是泛舟西湖,荷满莲香,烟雨交加的如诗如画的仙境,觉醒后池荷跳雨,清波涟涟,美不胜收。此情此景与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又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吧!看来同样是写荷之美,不同的作者的切入点,便构造出芙蓉不同神韵。

      10、与荷之姣好容貌相对,该是残荷衰败的凄凉景象。孟郊《怨诗》中的那句“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看得让人触目伤怀,撼人心魄!是啊,闺中怨妇的情思与被抛弃的痛苦尽在一看芙蓉中!“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芙蓉般的妙龄却要做垂死残荷,那满池荷花大概是用泪水浇注的吧!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则诉尽了离愁别绪、相思之苦。这与姚燧《普天乐》“芙蓉谢,冷雨清灯读书舍,待离别怎忍离别?”有相同怀念之情和凄美意境。败荷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颓废,没有美的感受,但是它若与作者心境结合,便是一种凄美,一种令人悸动的美。

      11、芙蓉还有另一意象义便是高洁之志的象征,这与梅、竹、松德意义大体相同。且看李白《古风十九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诗人幻想自己飘游于西岳华山的莲花峰上,碰见的玉女是“手把芙蓉,凌空而行”。这里为什么是“手把芙蓉”而不是他物呢?就是因为人们向来认为“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正好寄寓了诗人的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尚情怀。再如陆龟蒙的《白莲》,他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瑞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诗中就推崇她的品格像瑶他仙子,与一般凡花俗卉不同。即使很少人赏识它,任她自开自落,然而白莲其实是很美的,她那纯洁之色,她那婷婷之态,她那“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只要有晓月清风作伴,又何损于她的美丽呢?文人骚客好咏莲,贺铸的《踏莎行》则借莲感叹自己的际遇——“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莲长于偏僻柳塘,无人知道,无蜂蝶采摘,它的“芳”就在于孤芳自赏,自嗟自叹,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当年不肯嫁东风”,莲花高洁,不肯嫁春风,实是贺铸不肯阿谀权贵的写照。最后莲之“无端却被秋风误”,与贺之不为世所容,郁郁终生也是吻合的。

      以上为芙蓉在古代诗歌中三大意象义,无论是咏荷之美好,还是叹荷之颓败,或是赞莲之高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鉴赏诗歌时,看到荷花,就看到了作者的感情世界。

      荷花,历来为*的文人所偏爱,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荷花,又名藕花、芙蕖、芙蓉、菡萏、净友、芰荷、水芸、泽芒,原产印度,为多年水生草木。夏季开花,白色或粉红色,单瓣或重瓣。民俗以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历来象征着美好与高洁,周敦颐赞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的象征意义,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高洁、坚贞、隐者的象征、祥瑞、爱情的象征、怀才不遇者的自况和美的象征等。荷花象征高洁,诗文中不胜枚举。如陆龟蒙的《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荷花又称荷、莲、莲花、芙蓉、菡萏等,在传统文学中,荷花具有多方面的品质和特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的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

      1、以荷花喻高洁的品格。如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就是以荷花的外表形态之美,象征诗人高洁的品质,以此突出诗人“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人生态度;又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李渔《芙渠》)。

      2、以荷花喻女子姣好的容貌或纯洁无瑕的爱情。荷花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由于“莲”与“怜”同音,“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又如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又如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3、以荷花喻美好的人生理想。如李白《西上莲花山》:“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借荷花写幻想中的超脱,写理想中的情趣,纯洁明净。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寄托着诗人的一种生活理想。

[阅读全文]...
  • 经典古诗词名句及解释赏析

  • 解释,经典,文学
  • 经典古诗词名句及解释赏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经典古诗词名句及解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诗句意思: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纵目四望,方能看出群山是那么的低矮渺小。

      理解赏析:“会当”是“一定要”的意思。这两句是诗人望岳所产生的意愿,抒发了诗人定登绝顶的豪情,是奋发有为的象征。既表现了诗人豪迈不羁的审美情怀,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那种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气概和抱负。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诗句意思:沉舟旁边,有千帆争先竞发;病树前头,有万木竞相争春。

      理解赏析: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反而劝慰朋友(白居易)不必为他忧伤。对世事的变化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的形象比喻远远超出了诗人的主观意图,借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向前看的乐观精神,蕴涵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诗句意思:自古以来,每当秋天到来,人们就为那寂寞孤独的日子而感到悲伤,我说秋天的日子远远好于春天的日子。

      理解赏析:这两句诗以议论发端,警策有力。诗人针对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的实质,强调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还要好,进而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诗句意思:假如东风没有给周瑜方便,那春光明媚的铜雀台里早就锁住大乔和小乔了。

      理解赏析:这两句是议论,强调周瑜取胜是靠天时地利之便,暗含机遇造英雄的哲理。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诗句意思:这相思之情正如春蚕的丝(情思)悠悠无尽,只有到了死才能完结;这思念之泪正像蜡烛的残脂一点点地燃烧、消失,只有到它化为灰烬后,思念之泪才会流干。

      理解赏析:这两句诗巧妙地把自己的相思和情思,通过新颖恰当的比喻,把生动感人的形象描绘出来,表现了别后思念之深和对爱情无比坚贞的态度。蕴涵执着追求的哲理。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诗句意思:不怕浮云遮蔽了视线,实在是因为自己处在最高层。

      理解赏析: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重心,议论精彩,富于哲理。“浮云”是“邪臣蔽贤”的象征;“身在最高层”隐喻自己德才卓绝,不怕人毁谤,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立志改革的理想和抱负。

      这两句诗阐明了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喻指掌握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观察社会,处理问题时就能高瞻远瞩,信心百倍,排除阻力,克服困难,把事业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7、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诗句意思:谁说人生没有再次年轻的时候?门前的溪水尚且能向西流去。

      理解赏析:词人就溪水西流抒发感慨,发表议论。用溪水西流证明人生也有返老还童的可能。表现了词人被贬后壮志不衰、乐观向上的情怀,蕴涵事在人为的哲理。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诗句意思:在那山水连绵重叠的地方,真让人怀疑路已走到尽头了,无法前行;没想到那柳色深深、花色红艳的地方又出现了一座村庄。

      理解赏析:这两句诗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就会发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此消彼长的道理。

      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诗句意思:祖国的大好河山代代都孕育出许多杰出人物,他们都以创造性的诗篇各自领导诗坛几百年。

      理解赏析:诗人肯定了每个时代都有他自己的天才诗人,他们以富有创造性的诗篇领导当代诗坛,创一代诗风。诗句也含着强烈的追求创造精神,诗人呼唤要摆脱崇古、拟古的框框,走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当代人审美意识和要求的诗作。他鼓励诗人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力求创造,争取做“领风骚”的“才人”。诗句蕴涵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诗句意思:飘落的红花原来并不是无情物,它们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把自己化作春泥,去滋养、守护花儿。

      理解赏析:诗人借落花倾吐心曲,即使仕途上出现挫折,他也要进行新的斗争,为改革和振兴生我养我的中华大地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乃至生命。

      这两句蕴涵的哲理是: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就像“落红”一样,似乎无用,但它又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因此“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关键是观察者从什么角度去看。

      1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诗句意思: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理解赏析:诗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在描写景物、节气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理解赏析:这两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花喻冬雪,想象丰富奇特,从塞北的严酷环境,竟然想到春天的梨花,气氛热烈,色彩奇丽。

      1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理解赏析:这三句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其中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安如山”等词,声音洪亮,节奏铿锵,境界开阔,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和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安居乐业的美好理想。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诗句意思: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

      理解赏析: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理解赏析: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长风”“破浪”“直挂”“济沧海”,这些词一气贯下,尽扫茫然苦闷带来的沉郁之气,将诗情推向一个境界开阔的顶点。在此,我们所听到诗人充满信心和展望的强音: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执着。诗人常以此诗句自勉或鼓励他人执着追求理想。

      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理解赏析: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劲拔和坚毅之美,“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了。这两句诗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的名句。

      1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理解赏析:在写作的手法上,这两句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复杂错乱的变化,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深厚。感情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但愿”句是作者一种美好的祝愿,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共享这一轮美丽皎洁的明月,给人以美的愉悦和希望。

      1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阅读全文]...
  • 诗名含有解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解字的诗词

  • 解红歌(唐有儿童解红之舞)

    和凝〔五代〕

    百戏罢,五音清,解红一曲新教成。

    两个瑶池小仙子,此时夺却柘枝名。

    燕歌行七解 燕歌行六解 其二

    于慎行〔明代〕

    来日苦短去日长,四时代谢心茫茫。为客置酒临中堂,吴歈齐讴出东厢。

    引宫刻徵为乐方,悲音冽冽激中肠。劳心惆忉不可忘,西风吹衣天雨霜。

    列宿灿烂罗成行,双星明明在河梁。咫尺不语空相望,何为含忧令心伤。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六解 其六

    宗臣〔明代〕

    闻君有瑶琴,来自昆仑域。虽未听其声,时时白云色。

    解冤结 景金本注云,三首本名解佩令 赠醮

    丘处机〔宋代〕

    山河已定,干戈不起,太*时、八方和义。斋醮频修,盛答报、虚空天地。谢洪恩、暗中慈惠。千年一遇,神仙出世。幸遭逢、莫生轻易。供养精严,但一岁、胜如一岁。遇良辰、大家沉醉。

    留别解县韩明府(一作别解明府)

    耿湋〔唐代〕

    闲人州县厌,贱士友朋讥。朔雪逢初下,秦关独暮归。

    寒茅下原浅,残雪过风微。一路何相慰,唯君能政稀。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七解 其七

    宗臣〔明代〕

    玉树抽新条,炎炎困赤土。日望天上云,不得阶前雨。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二解 其二

    宗臣〔明代〕

    与君生别离,仨年参与商。谁谓三年久,不如兹夜长。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三解 其三

    宗臣〔明代〕

    夜半倚梧桐,明月何历历。梧子在其上,可见不可摘。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四解 其四

    宗臣〔明代〕

    芳草五骅骝,熠熠朝元者。不分黄金鞭,出入依君马。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五解 其五

    宗臣〔明代〕

    自幼能采莲,兰楫荡前渚。如何莲子心,于今更觉苦。

[阅读全文]...
  • 嫦娥古诗赏析及感受(古诗词解读汇总)

  • 感受
  •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此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一夜未眠,难以入睡;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这里不仅带有对自作聪明的后悔,也有作者注入的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慨叹。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这两句描绘的是主人公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神伤的心境,蜡烛慢慢燃烧,不断减少,主人公面对蜡烛和孤灯清影为伴。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独处孤室的不寐者看着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寂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诗人把主人公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巧妙地通过环境的变化体现出来。

      寂静的长夜中,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诗人为何要选取这些意象,是我们欣赏诗歌时要注意的问题。屏风有多重形式的,为何要写云母屏风。云母最早的典故来自如下:云母为饰,故名。一说用云母代替车上的窗纱,四望透明。古为帝后所乘。《太*御览》卷七七五引晋傅玄《傅子》:“以云母饰车,谓之云母车。臣下不得乘,时赐王公贵臣。”《晋书·谢玄传》:“获坚乘舆云母车。”《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引此文,胡三省注:“赵彦絟《续古今註》:石虎皇后乘輦,以纯云母代纱,四望皆通彻。”晋军俘获苻坚所乘云母车。可见云母做屏风可以四望通彻透明,这不仅让人可以从外边看到里面未眠的主人公,同时主人公也可以看到外边的情景。这用云母做的屏风可见主人公身份的高贵,不同凡俗。再说银河,写牛郎织女,还是写的是男女情感,但是牛郎织女虽然只能隔河相望,但是还算恩爱,让人羡慕他们坚贞的爱情。这个爱情为后面的爱情故事铺张,是嫦娥与后羿的感情。嫦娥到底是不是偷吃了后羿的灵药呢?这个没有定论。为何要偷呢?她早知道这灵药的药效,要到天上去。天上代表什么地方?天上代表一个高远的地方,那里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最美好的理想却不是想象的那样。因为夜夜都看到的是碧海青天,那样孤独无援,独自一个人飞到月宫,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的这两句一定从这里有所启发。

    这首诗歌首先一个是爱情,爱情多形容君臣关系,李商隐夹在牛党和李党的争斗中,成了两面都不讨好的人,和苏轼在旧党和*中间受到迫害打击一样。美好的爱情象征着和谐的君臣关系,人际关系,象征着理想的实现。

    其次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并不是按照我们的预见去实现,往往事与愿违。理想好像是实现了,但人生奋斗的方向可能是错误的,从而失去了更为宝贵的东西。所以会后悔,当初的理想是不是不切实际的。否则今天怎么会落到这种夜夜碧海青天的孤独无奈之中。很明显李商隐从这里隐喻了自己的一生不幸的遭遇,被命运捉弄的感慨。这今日夜夜的悲剧命运竟然是当时一时的冲动不成熟的行为导致的结果。

    那么我们人生应该怎样去选择呢?谁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将来是错的?诗歌在这种让人沉思的悲痛之中戛然而止,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这些解决也让古今文人与之共鸣,在人生征程中,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站好自己的队伍,才能活得精彩。而不是走错了路,不能回头,不能改变,只有无可奈何的后悔。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词带解字的 - 句子

古诗词带解字的 - 语录

古诗词带解字的 - 说说

古诗词带解字的 - 名言

古诗词带解字的 - 诗词

古诗词带解字的 - 祝福

古诗词带解字的 - 心语

推荐词条

有关教师的名言古诗 澳门的古诗词 山东电视台的古诗节目 感恩爱降临的古诗词 读起来有味道的古诗 惦念亲友的古诗词 古诗中意象牡丹的含义 晚安的古诗词情话 形容苦练技能的古诗 古诗中的茶香图片 古诗中的涛 十二月的思念古诗 请写出含有廛字的古诗 古诗保护黄河的诗 鹅的叫声古诗 晚冬早春的古诗 古诗中的正能量网名 秋天读书的古诗词 清明和元日的古诗教学视频 周妙荣的古诗 泊船瓜洲的古诗字体 关于子女孝敬父母的古诗词 曼岛的古诗 赠别人的古诗 描写安康山水的古诗 四季的轮转古诗 秦岭大山的古诗 关于雪的古诗整首20首 类似于梅花的古诗 时不待我的古诗讨论活动班会 霸气的千古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