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 >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

关于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 初中,古诗文
  •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

      (一)“诗眼”炼字型

      (二)名句赏析型

      (三)表达技巧型

      (四)语言特色型

      (五)情感赏析型

      ●答题技巧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5)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义。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示例2: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阔”,有的版本作“潮**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答:“阔”字更好。“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显得格外宽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且“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失”字更好。“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面*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示例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答: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示例2: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自选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此句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景相生,奇妙无比。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鲜明。

      ●题目形式

      (1)第一文库网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答题要点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示例1: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答: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

      示例2:

[阅读全文]...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鉴赏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秋河”的诗意: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银河。

      出自顾况《宫词》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秋河。

      全诗的意思是,高大华丽的宫殿里,响起了悦耳的笙歌,清风不时送来得宠的宫嫔们的欢声笑语;而在另一处,失宠的宫嫔则过着凄寂的生活,在朦胧的月光下,静听更漏之声,她把水晶帘高高卷起,独自凝望迢迢银河,来度过这不眠的秋夜。两种境界,对比强烈。抒情细腻,无一怨字,而怨情却见于字行间,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怨的诗,前两句描写受宠者的欢乐情景,笙歌四起,月光如水,和风**,一阵阵欢声笑语。后两句则写失宠者的遭遇,室内悄无声息,这些失宠的宫妃们惟有与冷寂的滴漏声和帘外的秋日星河相依为伴。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了一阵阵笙歌;宫女妃嫔们的欢声笑语,随风飘来。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秋河。”明月的银辉洒向宫殿,随着月影移动,只听得漏斗计时的嘀嗒声;卷起水晶帘来,遥望窗外的银河正横在秋夜的上空,牛郎与织女被无情地隔在银河的两边。

      这首宫怨诗的优点在于含蓄蕴藉,引而不发,通过欢乐与冷寂的对比,从侧面展示了失宠宫女的痛苦心理。玉楼中的笙歌笑语越发反衬出被冷落者的孤苦伶仃,反衬出失宠者的幽怨哀婉之情,即使不明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

      (一)风格

      1. 激越高亢 如苏轼<<念奴娇>>等豪放派,其他象边塞诗中反映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决心的诗作。

      2. 清婉(新)秀丽 如李清照<<声声慢>>等婉约派,其他象山水田园诗人

      3. 语言绮丽(重视修饰,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 如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鳃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其他象婉约派中反映儿女情长的诗作。

      4. 语言*易(浅显易懂,口语化,但含义隽永) 如李绅<<悯农二首>>

      (二)特点 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

      1.清新自然 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王维的山水诗

      2.*淡质朴 选用确切的词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易*人。 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3. 高中学*方法 绚丽 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渲染气氛,极尽铺陈之能事。 如李商隐的诗。

      4. 明快 斩钉截铁,一语中的。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5. 含蓄 不直接叙述,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引而不发,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耐人寻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6. 简洁 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如贾岛的诗。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阅读全文]...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鉴赏

      在**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原文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

      译文翻译

      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意思难以明了。

      黄河能曲曲弯弯上通银河,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

      高祖*定天下时宣誓好听,严君*占卜张骞乘槎上天。

      三千年后黄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着急报告好消息。

      注释解释

      莫把阿胶向此倾:语出庾信《哀江南赋》。阿胶,药名,据说将其投入浊水,可使浊水变清。

      解(jiě):能。

      通银汉:古人说黄河的上游叫通天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连。银汉,银河。

      应须曲:双关语,既是说黄河的曲曲弯弯上通天河,也是说人们只有逢迎拍马不走正道,才能混进朝廷,谋取高位。汉代民谣有“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即是此意。

      出昆仑:先秦人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至张骞上考河源才知不是。这里仍是姑妄言之。

      高祖誓功衣带小:典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汉高祖*定天下,分封群臣时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无论今后出现什么事情,你们的领地也将世世代代传下去。与汉乐府中的所谓“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意思相同。

      仙人占斗:意指*把持朝政。占斗,指严君*观测星象。

      客槎(chá):指张骞乘槎上天。槎,木筏。

      三千年:旧说黄河五百年清一次,河清是圣人出现、天下太*的征兆。

      创作背景

      罗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中小地主家庭,在讲求出身门第、奥援引托、贿赂趋奉的科举制度下,他摆脱不了“十试不第”的命运,故而其诗歌颇多感时伤事、讽刺怒张之作,《黄河》即为其抒泄心中愤懑不*之气的杰作。

      诗文赏析

      罗隐的这首《黄河》,表面上借用黄河的特点和典故来对其施以赋咏之辞,实则为借事寓意,对唐末昏暗的社会现实作了真实写照,尤其是大力抨击和讽刺了唐代腐败的科举制度,令士心为之一振。

      首联“莫把阿胶向此倾”借意于庾信《哀江南赋》:“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其意云,即使用再多阿胶也无法将黄河之浑浊澄清,纯为徒劳无功之举,以此为喻,暗示当时科举取士之虚伪;“此中天意固难明”,当时奸邪当道,以曲求通之事举不胜举,谁能真正明了天意。将讽喻之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言论大胆而尖锐。

      颔联“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以具体描述黄河之“曲”与“浊”来进一步描画科场黑暗之现实状况。黄河自古即有“九曲”之说,郦道元《水经注》曰:“黄河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矣”,刘禹锡《浪淘沙》词有“九曲黄河万里沙”,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九一高适《九曲词》解题:“《河图》曰:‘河水九曲。’”这里以黄河之“曲”通“银汉”为题,一语双关,所谓“曲”,表面上指黄河河道的蜿蜒曲折,实际上指科举考试中各种见不得人的不正当手段与途径,而“银汉”在古代诗词中常指人主或朝廷,这样看来,一般士人渴望投身仕途之途可谓难于登天,官场科举之腐朽不堪于此更可见一斑。后句中的“昆仑”是古人误解的黄河发源之地,“才出昆仑便不清”,从源头上就是“浊”,此中寓意显而易见,是对最高统治者的批判,也是对不公正社会的鞭笞。

      颈联“高祖誓功衣带小, 仙人占斗客槎轻”,其间包含了两个典故,从具体层面上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前者是汉高祖*定天下、分封群臣时的誓词,意为保王公贵族之爵位永存;后者是张骞寻黄河源头遇仙之事。两句合意,可知一般的寒门士子想要出将入相是比登天还难的。此句从另一个侧面再次抨击了社会的不公,怀才不遇之感也暗含其中。加上尾联的“三千年后知谁在, 何必劳君报太*”一声无奈的感叹,愤意难*,是对上天的控诉,是对统治者的不满,是对整个社会的失望。

      这首诗切定黄河,而又别有所指,寓言写物,巧妙贴切,新警深刻,构思独特。诗人对于晚唐混乱黑暗的现实作了痛快淋漓的揭露和鞭笞,在此类诗作中很具有代表性。

      姜夔《虞美人草》诗词鉴赏

      虞美人草

      姜夔

      夜阑浩歌起,玉帐生悲风。

      江东可千里,弃妾蓬蒿中。

      化石那解语,作草犹可舞。

      陌上望骓来,翻愁不相顾。

      虞美人草属草本植物,旧时传说虞美人草听人唱《虞美人曲》便枝叶摇动,仿佛应拍起舞。此诗便是姜夔借虞美人草,以拟人化的手法忆及西楚霸王之作,从中也隐含了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夜阑浩歌起,玉帐生悲风

      夜阑人静之时,大王放声高歌,与虞姬我诀别,帐内顿时充满了悲凉的气氛。夜阑浩歌起:此句用典,《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惋慨,自为诗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夜阑,夜将尽之时。浩歌,放声歌唱,引吭高歌。玉帐:像玉石一样坚不可摧的帐幕,尤指主帅所居的营帐。

      江东可千里,弃妾蓬蒿中

      江东辽阔,本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但大王您却气馁不振,乌江自刎,使我含悲而死,把我抛弃在这草莽之间。蓬蒿:蓬草和蒿草,泛指草丛、草莽之间。

      化石那解语,作草犹可舞

      我想和古代贞妇一样化为望夫石,但石头毕竟不能说话,还是化为一株草吧,这样还可以为你翩翩起舞。化石:南朝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多用化石表现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和坚贞。

      陌上望骓来,酬愁不相顾

      我在路边盼望着大王骑马而来,但又担心您看不见我这株渺小的草。陌:道路。骓(zhui):项羽的坐骑名。翻愁:反而忧愁。翻,副词,反而。愁,忧虑,发愁。顾:看。

      此诗采用历史故事为题材,以拟人的手法把虞姬的心理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表象上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历史的看法和态度。“夜阑浩歌起,玉帐生悲风”描写的是霸王别姬的感人场面,夜阑离歌,悲风四起。“江东可千里,弃妾蓬蒿中”是虞姬的哀怨之声,其中带有鲜明的个体意识,这对于生活在男尊女卑社会中的文人来说,能有这种意识是难能可贵的;“江东可千里”说明姜夔并不赞成项羽自取陨灭的做法,表现了独特的政治主张,流露对项羽的哀痛惋惜之情。“化石那解语,作草犹可舞”通过虞姬对于自己命运的选择表达了对项羽深深的爱恋,“作草犹可舞”,为何要化为翩翩起舞的一株草呢?难道是因为虞姬疯狂热爱舞蹈吗?当然不是,下一句告诉了我们答案:“陌上望骓来”,原来是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再见项羽,可以再为他翩然起舞。最后一句“翻愁不相顾”用刻画矛盾心理来表现哀怨的心情,含蓄内敛。回顾当时的社会状况及姜夔自身,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思北顾,不正是“江东可千里”而又苟且过活、不图作为吗?姜夔满怀热心想要投身于济世之道,却被排挤在仕途的大门之外,不正如“弃妾蓬蒿中”吗?从他的诗词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其向往隐逸之作,但他却始终没有走出漂泊拜谒的生活,没有放弃经国济世的抱负,可谓“化石那解语,作草犹可舞”。最后一句“陌上望骓来,翻愁不相顾”,正是姜夔一生心理及命运的写照。他以全部生命热情等待着朝廷的垂爱,但命运却最终还是没有眷顾他,“愁”其一生,“愁”到最终。此诗的亮点就在于姜夔借咏史来咏怀,跳出了咏史诗的樊笼,上升到家国与自身命运纠结的层面,读之感人肺腑,动人心肠。

      杜甫《悲陈陶》赏析

      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⑵,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⑶,四万义军同日死⑷。

[阅读全文]...
  • 对雪古诗词鉴赏

  • 对雪古诗词鉴赏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对雪古诗词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后书事

      【唐】陆龟蒙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

      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译文:

      时令气候正频频发生小雪天,江南的寒意色调并没有偏差。

      在枫下水边沙洲前,我还在从前,就遇到有人分别;麦田什么都好,唯独缺少一只卧眠的野鸡。

      更加打算要建一座简陋屋舍,最好靠*水边;偶然因为行医开药才来到这么的村前。

      邻老翁好像看破我的心思不断地安慰我,多说明年定是一个丰收年。

      注释:

      1、时候:指时令、气候。

      2、频过:次数多而接连度过。

      3、枫汀:长着枫树的水边沙洲。

      4、麦陇(lǒng):亦作麦垄。即麦田。

      5、雉眠:雉,野鸡。眠,睡觉。

      6、结茅,一作结茆。谓建造简陋的屋舍。

      7、水次:水边。

      8、意绪:心意,情绪。

      9、稔(rěn)年:禾谷丰收的年岁。陆龟蒙曾隐居苏州甪直古镇,诗大致写于隐居期间。

      赏析:

      这首诗大致写于作者归隐甫里期间。

      陆龟蒙之所以归隐,与其性格心性有关,更主要是晚唐时代不能为其提供舒展抱负之,转向道家追求隐逸与超脱。

      晚唐官场,风气很差。陆龟蒙在失望之余,找到了另一种身份认同与角色定位,那就是脱离知识阶层,成为自在的农夫和渔夫。

      本诗就是他想要成为一名农夫和渔夫的隐秘宣言。在介绍这首诗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陆龟蒙的生*,有助于对其作品的解读。

      陆龟蒙(?-881),字鲁望,号甫里先生,出身苏州官僚世家。唐代农学家、文学家。与皮日休并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是唐朝隐逸诗人的代表。

      其父陆宾虞曾任御史之职,其曾祖父陆康官至泽州刺史,其高祖父陆溥曾任少府少监,封爵*昌县男,其五世祖陆景倩官拜监察御史,其六世祖陆象先曾任唐朝宰相,封兖国公,七世祖陆元方曾任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章事(宰相)。

      早年,陆龟蒙热衷于科举。他从小就精通《诗》、《书》、《仪礼》、《春秋》等儒家经典,对《春秋》更有研究。屡试不第之后,陆龟蒙跟随湖州刺史张博游历,并成为张的助手。

      回到松江甫里(今苏州甪直镇),过起了隐居生活,*因此称他为甫里先生。在甫里,他有田数百亩,屋30楹,牛10头,帮工20多人。

      由于甫里地势低洼,经常遭受洪涝之害,陆龟蒙因此常面临着饥谨之苦。在这种情况下,陆龟蒙亲自身扛畚箕,手执铁锸,带领帮工,抗洪救灾,保护庄稼免遭水害。

      他还亲自参加大田,中耕锄草从不间断,并经营茶园于湖州*兴县顾渚山下。

      *日稍有闲暇,便带着书籍、茶壶、文具、钓具等往来于江湖之上,当时人又称他为江湖散人、天随子。

      他也把自己比作隐士涪翁、渔父、江上丈人。

      在躬耕南亩、垂钓江湖的生活之余,他写下了许多诗、赋、杂著,并于唐乾符六年(879)卧病期间自编《笠泽丛书》,其中便有许多反映农事活动和农民生活的田家诗,如放牛歌、刈麦歌、获稻歌、蚕赋、渔具、茶具等,而他在农学上的贡献,则主要体现在其小品、杂著之中。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从以上,不难理解诗人在人世间是如何进行儒道互补的。具体到本诗,道家归真的意味更浓了。

      江南小雪的天气,早已不是如春的早冬时节。天一点点冷下来,雪花也断断续续飘下来。在这样的季节,人们最需有的是温暖。人心的温暖,比什么都能抵御寒冷。

      首联,作者交代江南的小雪天气,寒色如约而至,一点都没有偏离方向。

      颔联,枫汀对麦陇,尚忆对唯应,逢人别对欠雉眠。前两个对得尤其工整,整体表达了诗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枫汀的很美丽,可惜是的发生地;麦陇很清香,可惜缺少了一点的律动。表面上看诗人是在埋怨的不完美,实际上是说诗人内心挥之不去的一点不痛快。

      颈联,诗人揭晓答案。原来这种不痛快是缺少一个可以寄托的精神家园。与其说需要一处临水居所可供隐居,不如说是诗人因缺少知己,而生出的一种旷世。行药,并不是诗人本来的志向,考进士,修身治国*天下才是。然而,这一切在经历了官场的黑暗之后,灰飞烟灭,转而遁入道家。是村居给予了诗人宁静,是村民给予了诗人慰藉,是土地安放了诗人无处皈依的灵魂。这个忧伤的结,到了村前才被解开:诗人已然明白,今后的人生路,就在村前,就在脚下。

      尾联,可谓是谢幕后的一点花絮。邻翁也许并不了解诗人的想法,却乐于开导诗人,劝他不要担心小雪,明年麦子一定会丰收的。虽然邻翁跟诗人心里想的不是一回事,但正是这样一场美丽的误会,足以抵御寒冷的小雪天气。

      陆龟蒙的诗歌总体上清逸风致,一如冬日里的絮语,让人心暖暖的,于不经意中会心一笑,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原文:

      对雪

      朝代:唐朝

      作者: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译文及注释:

[阅读全文]...
  • 咏月古诗词鉴赏

  •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咏月古欣赏作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小学二年级作文《咏月词欣赏作文》。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咏月古诗词欣赏作文450字

    [咏月古诗词鉴赏]

[阅读全文]...
  • 山行古诗词鉴赏

  • 山行古诗词鉴赏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行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年代】:唐

      【作者】:杜牧

      【内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诗中写了山路、人家、白云和红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而是巧妙的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而有的只是陪衬。简单来说,前三句是为了第四句描绘背景,起铺垫的作用。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山路一直向上望去。这句里的“人家”照应了上一句的“石经”。山上的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就是这“石经”。有白云缭绕,说明这里的山很高。诗人让片片白云遮住了读者的眼睛,但确认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肯定会有另外与众不同的景色吧!

      对上面的“山”、“山路”、“云”和“人家”,作者只是作了一个简单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但也只是点出了下文的“晚”和“霜”字,并没有表现出作者是多么喜欢秋天,秋天是多么吸引人。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诗跟前两句不同。很鲜明的表现出了秋天的美。“山路”、“白云”和“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但这枫林晚景却使诗人难以抑制这种喜欢这儿的心情。

      “霜叶红于二月花”,补足第三句。在夕阳照射下,枫林显得更美,它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还要艳丽。通过描写这么一片红色,让人们看到了生机勃勃的秋天。

      从这首古诗中,我充分的感受到了,诗人对秋天是那么的喜爱,秋天的景色是那么的美,让我加深一步的认识了着生机勃勃的秋天。

      古诗原文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翻译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

      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注释解释

      山行:一作“山中”。

      春晖:春光。

      莫:不要。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纵使:纵然,即使。

      云:指雾气、烟霭。

      诗文赏析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全诗正面描写山景只有这一句诗。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次句与首句紧密相关。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

      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汽打湿的。这也就是说,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角度说,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乐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踯躅不前。

      这两句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山行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翻译

      青青的枥树林的深处也住着人,一条小溪由几户人家共享同分。

      高山在正午时分峰影已经移动,草叶上沾着泥痕因刚跑过鹿群。

      蒸煮茶叶的香气从茅屋里冒出,缫丝的声响隔着竹篱也能听闻。

      在路上遇见了买药归来的山客,心甘情愿随他进入如岛的白云。

      注释

      青枥:一种落叶乔木,亦称枥树。

      深:一作“疏”。

      分:分配,分享。

      回:一作“移”。

      日午:中午。

      从:一作“冲”。

[阅读全文]...
  • 古诗词原文及鉴赏

  • 古诗词原文及鉴赏(精选9篇)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原文及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南歌子〔宋〕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释】(璞如子)

      ①疏雨池塘见──疏雨:零散飘落的细雨。此句描写:零散飘落的雨点,只有在池塘水中溅出的波纹上才看得到。笔在细微之处独见功夫。

      ②微风襟袖知──细微的风丝儿,只有衣襟与袖口能够感知。此句与上句对仗,依然是在景物细微之处落笔。

      ③阴阴夏木啭黄鹂──阴阴:浓荫。夏木:泛指夏天的树木。啭黄鹂:黄鹂啼啭。此句静中有动。

      ④立移时──立:停立。移时:片刻,一会儿。

      ⑤扶头──原指入醉后以手掺头之态,又指味浓醇烈的酒。后来“扶头”二字常被诗人用来说酒。

      ⑥难逢敌手棋──难以逢遇与自己堪称敌手的人下棋。

      ⑦日长偏与睡相宜──夏日天长,正好与没事睡觉相适宜。偏:恰好,正好。相宜:相适宜。

      【赏析】(赵木兰)

      贺铸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是孝惠后的族孙,且娶宗室之女。但他秉性刚直,不阿权贵,因而一生屈居下僚,郁郁不得志。这种秉性,这种身世际遇,使他像许多古代文人一样,建功立业的胸襟之中,常常流走着痛苦、孤寂、无奈的波澜。这种心绪时时反映在他的词作中,《南歌子》便是一例。

      此词以常见的写景起手。“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见”,知觉的意思,可与第二句的“知”字互证。疏雨飘洒,微风轻拂,一派清爽宁静。这景致并无多少新奇,到是“见”“知”二字颇见功力。作者不仅以抒情主人公的视角观物,而且让大自然中的池塘观物,池塘感到了疏雨的轻柔缠绵,于是池塘也有了生命力。便是主人公观物,这里用笔也曲回婉转,不言人觉,而言袖知,普普通通的景物这样一写也显得生动形象,神采飞扬了。其实贺铸这两句原有所本,语出杜甫《秋思》诗“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接下去两句化用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诗句和诗意。王诗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宽阔的水田里白鹭飞翔,繁茂幽深的树丛中黄鹂啼鸣,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自由而宁静的。王维描写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抒写了自己超脱尘世的恬淡自然的心境。贺铸直用了“阴阴夏木啭黄鹂”一句,又化用了“漠漠水田飞白鹭”一语。不过仔细品味,这白鹭之句,贺词与王诗所透露出来的心绪还是有所不同的。王诗是一种带有佛家气息的宁静;而贺词云“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似乎在说,什么地方飞来的白鹭哟,怎么刚呆了一会儿就走了。这“何”字,这“移时”,轻轻地向我们透露着主人公的一种心境,他似乎在埋怨什么,在追寻什么,在挽留什么……。字里行间飘溢出的是一种孤寂和无奈。而且这上片结句不仅写景,在结构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上下片之间暗脉相接。

      下片进入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扶头酒”,即易醉之酒。唐代姚合《答友人招游》诗云:“赌棋招敌手,沽酒自扶头。”贺铸的“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化用其意写自己饮酒下棋的生活。喝酒易醉;下棋,对手难逢,这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仍然是一种百无聊赖的心绪。于是便有结句“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夏日长长,无所事事,最适合于睡觉。睡起之后,只管在芭蕉叶上自题诗,自取其乐。这之中透露着的是一种自我嘲解,自我调侃。其实这两句词也有所本。欧阳修《蕲簟》有句云:“自然唯与睡相宜。”方干《送郑台处士归绛岩》有句云:“曾书蕉叶寄新题。”下片内容并不复杂,无非是饮酒、下棋、睡觉、题诗等文人的生活琐事,可是借助于“易解”“难逢”“偏”“相宜”“自题诗”等字眼,我们还是清清楚楚地感到了作者的孤寂和壮志未酬的愤懑不*。

      贺铸是以善于点化前人诗句而著称的,而此篇句句点化,且又丝丝入扣,浑然天成,实在是难能可贵。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原文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里再也没有别的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作品简介: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战争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的。

      作品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鉴赏」

      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这是从这位少女的悲惨的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愁肠似结,她的满腔怨情该是倾吐不尽的。这首诗只有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照说,即令字字句句都写怨情,恐怕还不能写出她的怨情于万一。可是,作者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写景上,只留下最后一句写到人物,而且就在这最后一句中也没有明写怨情。这样写,乍看象是离开了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其实却在艺术效果上更显得有力,更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这是因为:前三句虽是写景,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它们是为最后人物的出场服务的。就通首诗而言,四句诗是融合为一的整体,不论写景与写人,都是为托出怨情服务的。

      这首诗,题为“秋词”。它的首句就以井边梧桐、秋深叶黄点破题,同时起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它一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萧瑟冷寂的环境之中。次句更以珠帘不卷、夜寒霜重表明时间已是深夜,从而把这一环境描画得更为凄凉。接下来,诗笔转向室内。室内可写的景物应当很多,而作者只选中了两件用具。其写熏笼,是为了进一步烘染深宫寒夜的环境气氛;写玉枕,是使人联想到床上不眠之人的孤单。作者还用了“无颜色”三字来形容熏笼、玉枕。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一是说明这是一个冷宫,室内的用具都已年久陈旧,色彩黯淡;二是说明时间已到深夜,炉火、灯光都已微弱,周围物品也显得黯然失色。虚写,则不必是器物本身“无颜色”,而是伴对此器物之人的主观感觉,是她的黯淡心情的反映。写到这里,诗中之人已经呼之欲出了。

      最后,读者终于在熏笼畔、玉枕上看到了一位孤眠不寐的少女。这时,回过头来看前三句诗,才知道作者是遥遥着笔、逐步收缩的。诗从户外井边,写到门户之间的珠帘,再写到室内的熏笼、床上的玉枕,从远到*,句句换景,句句腾挪,把读者的视线最后引向一点,集中到这位女主角身上。这样就使人物的出场,既有水到渠成之妙,又收引满而发之效。

[阅读全文]...
  • 古诗词鉴赏大全

  • 1、《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5、《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6、《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7、《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9、《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0、《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1、《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2、《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3、《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4、《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5、《声声慢》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6、《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7、《醉花阴》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8、《鹧鸪天》宋·晏几道碧藕花开水殿凉,万年枝外转红阳。升*歌管随天仗,祥瑞封章满御床。金掌露,玉炉香,岁华方共圣恩长。皇州又奏圜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

    19、《鹧鸪天》宋·晏几道楚女腰肢越女腮,粉圆双蕊髻中开。朱弦曲怨愁春尽,渌酒杯寒记夜来。新掷果,旧分钗,冶游音信隔章台。花间锦字空频寄,月底金鞍竟未回。

    20、《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阅读全文]...
  • 锦瑟古诗词鉴赏

  • 锦瑟古诗词鉴赏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锦瑟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学者周汝昌认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金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写出二人被迫分别之苦,与分别的恋恋不舍,作者以托王之心暗喻对面对的结局的愤恨,与此情的恋恋不舍。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唐人诗中,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

      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的。玉溪此处,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玉溪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功力。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诗之所以为诗者在于此,玉溪诗之所以为玉溪诗者,尤在于此。

      玉溪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代七言律诗《锦瑟》译文

      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参考资料:

      陈国林.高中生必背古诗文:龙门书局出版社,20xx年8月:77

      唐代七言律诗《锦瑟》注释

      锦瑟(sè)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庄生晓梦迷蝴蝶: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wǎng)然。 惘然:失意,忧思的样子。

      唐代七言律诗《锦瑟》赏析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无端,无缘无故,生来就如此。乐器,琴有三弦、五弦;筝有13弦;而“瑟”却有五十弦。用这么多弦,来抒发繁复之情感,该是多么哀伤。古有泰帝与素女之典故,已是哀伤至极了。诗人以这个典故作为喻象,暗示自喻诗人与众不同,别人只三弦、五弦,而诗人之瑟却有五十弦之多。真是得天独厚之天才。暗示他天赋极高,多愁善感,锐敏幽微。比兴用得多么高妙。下一句,一弦一柱,追忆青春恋爱的年华。首*起,引领下文,以下都是追忆美好的青春。但又美景不长,令人失落惆怅。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此联二句,写的是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诗人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颈联前一句把几个典故揉合在一起,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实不多见。

      后一句的蓝田沧海,也并非空穴来风。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的。诗中此句,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诗人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功力。

      对于诗人 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身后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此联和上联共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对于一般普通人,往往是人到老年,追思以往:深憾青春易逝,功业无成,光阴虚度,碌碌无为而悔恨无穷。但天资聪敏的诗人,则事在当初,就早已先知先觉到了,却无可奈何,无限之惘然若失。这就是诗人李商隐,借锦瑟而自况了。

[阅读全文]...
  • 黄河古诗词鉴赏

  • 黄河
  • 黄河古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

      译文翻译

      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意思难以明了。

      黄河能曲曲弯弯上通银河,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

      高祖*定天下时宣誓好听,严君*占卜张骞乘槎上天。

      三千年后黄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着急报告好消息。

      注释解释

      莫把阿胶向此倾:语出庾信《哀江南赋》。阿胶,药名,据说将其投入浊水,可使浊水变清。

      解(jiě):能。

      通银汉:古人说黄河的上游叫通天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连。银汉,银河。

      应须曲:双关语,既是说黄河的曲曲弯弯上通天河,也是说人们只有逢迎拍马不走正道,才能混进朝廷,谋取高位。汉代民谣有“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即是此意。

      出昆仑:先秦人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至张骞上考河源才知不是。这里仍是姑妄言之。

      高祖誓功衣带小:典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汉高祖*定天下,分封群臣时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无论今后出现什么事情,你们的领地也将世世代代传下去。与汉乐府中的所谓“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意思相同。

      仙人占斗:意指*把持朝政。占斗,指严君*观测星象。

      客槎(chá):指张骞乘槎上天。槎,木筏。

      三千年:旧说黄河五百年清一次,河清是圣人出现、天下太*的征兆。

      创作背景

      罗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中小地主家庭,在讲求出身门第、奥援引托、贿赂趋奉的科举制度下,他摆脱不了“十试不第”的命运,故而其诗歌颇多感时伤事、讽刺怒张之作,《黄河》即为其抒泄心中愤懑不*之气的杰作。

      诗文赏析

      罗隐的这首《黄河》,表面上借用黄河的特点和典故来对其施以赋咏之辞,实则为借事寓意,对唐末昏暗的社会现实作了真实写照,尤其是大力抨击和讽刺了唐代腐败的科举制度,令士心为之一振。

      首联“莫把阿胶向此倾”借意于庾信《哀江南赋》:“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其意云,即使用再多阿胶也无法将黄河之浑浊澄清,纯为徒劳无功之举,以此为喻,暗示当时科举取士之虚伪;“此中天意固难明”,当时奸邪当道,以曲求通之事举不胜举,谁能真正明了天意。将讽喻之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言论大胆而尖锐。

      颔联“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以具体描述黄河之“曲”与“浊”来进一步描画科场黑暗之现实状况。黄河自古即有“九曲”之说,郦道元《水经注》曰:“黄河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矣”,刘禹锡《浪淘沙》词有“九曲黄河万里沙”,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九一高适《九曲词》解题:“《河图》曰:‘河水九曲。’”这里以黄河之“曲”通“银汉”为题,一语双关,所谓“曲”,表面上指黄河河道的蜿蜒曲折,实际上指科举考试中各种见不得人的不正当手段与途径,而“银汉”在古代诗词中常指人主或朝廷,这样看来,一般士人渴望投身仕途之途可谓难于登天,官场科举之腐朽不堪于此更可见一斑。后句中的“昆仑”是古人误解的黄河发源之地,“才出昆仑便不清”,从源头上就是“浊”,此中寓意显而易见,是对最高统治者的批判,也是对不公正社会的鞭笞。

      颈联“高祖誓功衣带小, 仙人占斗客槎轻”,其间包含了两个典故,从具体层面上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前者是汉高祖*定天下、分封群臣时的誓词,意为保王公贵族之爵位永存;后者是张骞寻黄河源头遇仙之事。两句合意,可知一般的寒门士子想要出将入相是比登天还难的。此句从另一个侧面再次抨击了社会的'不公,怀才不遇之感也暗含其中。加上尾联的“三千年后知谁在, 何必劳君报太*”一声无奈的感叹,愤意难*,是对上天的控诉,是对统治者的不满,是对整个社会的失望。

      这首诗切定黄河,而又别有所指,寓言写物,巧妙贴切,新警深刻,构思独特。诗人对于晚唐混乱黑暗的现实作了痛快淋漓的揭露和鞭笞,在此类诗作中很具有代表性。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 - 句子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 - 语录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 - 说说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 - 名言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 - 诗词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 - 祝福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句子 - 心语

推荐词条

逍遥游考试重点句子 表示被忽略的句子 心里郁闷憋压抑的句子 描写葬礼的句子 形容男人没责任的句子 找一个真心爱我的句子 赞美梧州的句子 夸小女孩聪明的句子 陌上花开唯美句子 描写友情的古风句子 描写好时光的唯美句子 表扬新人的句子 做最好的自己有关句子 形容人不明事理的句子 坚强失望无助的句子 激发工作斗志的句子 描写烘焙的句子 表达狗眼看人低的句子 怀念父亲简单的句子 春天赏花后感慨的句子 关于俗世的句子 形容人生挫折的句子 关于厦门的文艺句子 屡教不改经典句子 内心空虚寂寞的句子 未闻花名句子迷 来到陌生的城市句子 生活的常态的句子 一切都变了的伤感句子 英文夸人的句子大全 表示感情隔阂的句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