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出塞的每一句意思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出塞的每一句意思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出塞的每一句意思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出塞的每一句意思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王昌龄画像
今天我要讲的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出塞》。
“出塞”是啥意思呢?
“塞”,是边塞的意思,指的是边境上地形险要的地方。“边塞”,是一个国家的大门,如果大门守不住,外面的敌人就会打进来抢地盘。在古代,国家为了守住自己的大门,要派很多很多人到遥远的边塞去,这些人里面就有会写诗的诗人。诗人们把自己在边塞看到的景色和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这样的诗就叫“边塞诗”。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首王昌龄的《出塞》,就是边塞诗中的代表作。
我们先来读一遍这首诗,看看诗里讲了些什么: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的意思是:秦汉时候的明月和边关还在那里,但是那些到万里之外征战的士兵们却没有回来。“人未还”的“还”,在这里是“回来”、“回家”的意思。“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是,如果镇守龙城的李广将军还在的话,他绝不会让匈奴的兵马越过阴山。“龙城”和“阴山”都是古代地名,是当时非常重要的要塞。“但使”,是“只要”的意思,在这里也可以翻译成“如果”。“不教”,指的是不让、不许。“胡”,是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这里指的是匈奴人,“胡马”就是匈奴的兵马。这些词在以后的诗词学*中,尤其是边塞诗中会经常出现,希望你能记住它们。
听到这里,聪明的你是不是发现了一个小问题?这位李广将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诗里没写呀。没错,诗里确实没写李广将军,但是诗里有“飞将”两个字, “飞将”指的就是“飞将军”李广了,今天我要给你讲的就是他的故事。
李广生活在汉代,出身将门世家。什么是将门世家呢?就是家里祖祖辈辈都有带兵打仗的能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李广自然也是练功*武样样精通。他最擅长的是射箭,因为天生力气大,胳膊又长,拉起弓来比一般人更有优势,所以成了百发百中的神射手。
李广的箭法好到什么程度?历史上有这样一段记载,说的是有一次李广出门打猎。远远望见前面草丛里好像有老虎!李广赶忙拉弓射箭,“嗖”,一箭命中目标。射中之后,李广走*了一看,哪有什么老虎,就是一块有花纹的大石头而已。再看射出去的那只箭,竟然牢牢*了石头里,拔都拔不出来,你说这一箭力气有多大。
这还不算完,没射中老虎,射中一块大石头,李广总觉得有点不甘心。打那以后,他走到哪都惦记着这个事儿,只要听说有老虎出现,马上就拎着弓箭出门。终于有一次,李广跟老虎来了个*距离接触,迎面碰上了。刚开始是老虎占上风,猛地一扑,李广受了伤。眼看老虎张着血盆大口一步步逼*,李广一急,也顾不得身上有伤了,赶紧拉弓,用尽全身力气射出一箭,老虎“噗通”一下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能远距离射中大石头,还能带伤射中大老虎,李广神箭手、百发百中的名号也就越传越响了。
不光箭法好,李广骑马的技术也很高超。
有一次,李广在战斗中被匈奴士兵抓住了,当时他身负重伤,匈奴士兵觉得这人伤得那么重,没什么威胁,也就没把他捆起来,而是找了两匹马,在中间拉了一张网,把李广随便往上一扔,像吊床似的驮着他往回走。李广这一路可没闲着,他看起来一动不动,其实是在装死,暗地里偷偷观察周围的环境。
突然,李广眼前一亮,身旁有个匈奴士兵骑了一匹好马,用来逃跑是再合适不过了。想到这里,李广飞快地跳起来,把马上的匈奴士兵一把推下去,自己骑着马就开始跑,边跑边射箭,竟然甩掉了几百名追兵顺利地回到了自己的大本营。你可以想象一下李广当时的处境,好几百人抓他一个,要不是骑马好、射箭准,那是绝对逃不出去的。
虽然人逃出去了,但是皇帝对李广打的这仗不太满意,认为他损兵折将太多,一怒之下撤了李广的职,让他回家当老百姓去了。
李广一走,匈奴人可开心了,少了一个劲敌,于是撒起欢儿来在边境搞事情,入侵辽西,还杀了当地的太守。这时候皇帝又想起李广了:“你别在家闲着了,赶紧回边境上班去”,于是李广又重新回去镇守。匈奴人一听老对手李广回来了,马上变乖,一连几年都没敢骚扰辽西地区。
李广骑马射箭都是高手,为人又勇敢善战,匈奴人对他十分敬畏,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飞将军”,意思是,这人来无影去无踪的,我们还是少惹他为好。这就是李广“飞将军”称号的由来。
好了,听完了故事,那作者王昌龄写李广想要表达什么呢?
王昌龄生活在唐代,那时候的边塞也不太*,和秦朝汉朝一样,到了唐朝,依然有很多将士为了保护国家驻守在遥远的边关。所以作者在诗的开头就说了,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还是秦汉时的边关。这一切都没有改变,说明战争也没有停息,只是那些出去征战的将士们,再也回不来了。读到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对边关将士们的同情。
谁都知道打仗不好,那怎样才能停止战争呢?诗人想到了汉朝时候驻守边关的飞将军李广。如果有李广将军这样的人在,匈奴士兵一定不敢轻易过来冒犯。在这里,作者又表达了他对和*的渴望,他期待自己所处的时代也能出现一位像飞将军李广一样的英雄人物,给边关带来安宁。
诗人要表达的情感,你体会到了吗?
宋人陈居中所绘《苏李别意图》。苏武出使匈奴被羁,在北海牧羊;李陵出征匈奴被执而降,武帝诛其家,遂不得归汉。李陵闻苏武将返,特来相饯,泫然对泣,不胜哀戚。
关于王昌龄的名作《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历来有一个争议:诗里的“龙城飞将”指谁?两个词拆开来都懂,“龙城”是匈奴祭天之处,“飞将”是汉代的“飞将军”李广,问题是李广没有到过龙城,于是“龙城飞将”成了一桩公案。有人说“飞将”是卫青,有人说“龙城”是卢龙塞的简称,有人说王昌龄混淆了典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新的解读出自《文学评论》刊载的一篇长文,论证 “飞将”是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万里长征人未还”是说他一去匈奴而不还云云,由于结论过于奇特,引发了一波讨论。一位日本学者在网上指斥其谬,认为王昌龄就是用错典故而已,不必浪费时间文饰其过。
我觉得说“飞将”是李陵,固然是想象力过剩,说王昌龄用错了典,也未见其然,“齐固未得,楚亦失之”。的确,史书中“龙城”与“飞将”不相干,问题是“龙城”算是一个典故吗?与其说它是一个典故,不如说它是一种指代。用某个地名指代一片地区,在古诗中很常见,尤其是在宋代以前的诗歌,名篇如《长恨歌》,里面说到玄宗入蜀:“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实则玄宗没有到过峨眉山,这里的“峨眉”只是指代蜀地而已。这一点清初的王渔洋讲得非常到位:“世谓王右丞画雪中芭蕉,其诗亦然。如 ‘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下连用‘兰陵镇’、‘富春郭’、‘石头城’诸地名,皆寥远不相属。大抵古人诗画,只取兴会神到,若刻舟缘木求之,失其旨矣。”显然,“龙城飞将”也和王维笔下将远不相干的地名连接在一起一样,只是诗人的“意会神到”,指代边关将领而已,如果纠结于他究竟是谁,恐怕未免“刻舟求剑”、“缘木求鱼”了。可惜的是,宋诗的主流是质实,尤其是江西派讲究“无一字无来历”,末流不知变通,往往对唐以前的诗歌大加指责。
当然,我们也要分清楚,有一些诗确实是用错了典故。比如李白的《王昭君》:“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顾炎武说昭君与北方的匈奴和亲,不会走通往西域的玉关道。李白确实错了。那么,用典错误和“兴会神到”的区别在哪呢?区别就在于前者实写,后者虚写。李白诗的主题是王昭君,自然要遵照史实写;王昌龄的题目是《出塞》,并不是咏史,所谓“秦时明月汉时关”,连是秦是汉都没落实,一开头就点出了这首诗是有意虚写,我们自然不必替作者烦恼。前者好比历史小说,不能篡改历史;后者好比穿越小说,随便怎么写。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作者为什么要用汉代的地名“龙城”?答案很简单,好听啊,酷炫啊。这里又牵涉到一个问题,我国的官名地名人名,似乎越古越好听,可能是距离产生了美,可能是好听的名字都给古人取光了。明代诗人王世贞注意到了这一点:“千古而有子长也,亦不能成《史记》,何也?西京以还,封建、宫殿、官师、郡邑,其名不雅驯,不称书矣,一也。”“西京以还”就是西汉以后,他说西汉以后即便有司马迁(子长)也写不出《史记》,头号原因就是“名不雅驯”,名字不好听,写不进书里。他是这么说的,明代有一批复古派的文人是照他的话去做的,袁宗道讥笑他们:“嫌时制不文,取秦汉名衔以文之,观者若不检《一统志》,几不识为何乡贯矣。”好比现在有人跟你自我介绍是兰陵人、汝南人,你得百度一下才知道原来是枣庄人、驻马店人。
往大里说,唐宋以来的诗人爱用旧名是主流。比如官爵,都喜欢用周秦汉的名目,什么“万户侯”啊,“二千石”啊,比比皆是。用本朝官名的也有,比如杜甫的 “迁转五州防御使,起居八座太夫人。”“防御使”是唐代官名;苏东坡的“欲问君王乞符竹,但忧无蟹有监州。”“监州”是宋代官名;但毕竟是少数——新官名“不雅驯”,适合入诗的实在不多。我们回到“龙城”这样的边塞域外名目,也是用旧名的居多,“楼兰”啊,“匈奴”啊,“月支”啊(包括汉唐相沿的地名,如‘云中’‘朔方’‘轮台’等等);不过当时也有诗人用唐代新出现的名目,比如陈陶的《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杜牧的《题木兰庙》:“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无定河”、“拂云堆”都是唐代才出现的边塞地名,用它们当然也是因为辞藻动人,音节悦耳,放在诗里朗朗上口。你看“无定河”三字,透出生死无常的凄美;“拂云堆”更是缥缈唯美,木兰庙在湖北,和内蒙古的拂云堆“寥远不相属”,也没有哪个传说说木兰从军到过拂云堆,杜牧用此地名,唯一的原因就是它够诗意。够诗意,是诗人选词最重要的标准。“龙城”也一样,霸气,雄壮,神秘,透着不屑多说一字的简约范儿。“龙城”在《史记》里写作“茏城”,文字学上两字相通,但在诗里不行,“但使茏城飞将在”,加个草字头,韵味全失,气势顿灭,就像名厨名菜,多加一勺盐,味道就败坏了。诗人只对艺术负责,看到学者“下笔不能自休”的争论,恐怕在地下也要笑醒,“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文字和音乐一样,本身就有美感,你甚至不需要知道意义和背景,光凭音节和字形就能体会。有个朋友开了家俱乐部,名字是“仙那都”,我问她为什么选这个,她说好听啊。她不是学文学和历史的,恐怕不会知道“仙那都”(Xanadu)是西方人对蒙古帝国“上都”的一种音译,更不会知道经过英国大诗人柯勒律治脍炙人口的名作《忽必烈汗》运用,它已成为东方想象的一个象征。但她照样能体会这个词的美感。这就是文字本身的力量。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凡的。为什么这样*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原来,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用的词语。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
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凡的悲剧,*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这首绝句,将明月、雄关和万里边塞联在一起,构成雄浑的境界,把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患熔为一炉,情思悱恻,令人百读不厌。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明人李攀龙称之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开篇第一句,便是盘空硬语,表面上是写明月和关塞,但实际上,诗人是将深沉的历史感寄寓于诗中。这里,秦月汉关,都不是确指,而是互文见义,暗示秦汉两代的历史。
秦汉时期,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战争频繁,边塞经历了无数腥风血雨。那时的将士们早已化作寒烟衰草,然而,明月依旧,关塞依然,只有它们才是历史的见证。 回忆历史,自然要返观现实,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呢?
诗的第二句,诗人以“万里长征人未还”相承。由“万里长征”,可知边烽未熄;由将士未归,足见征战之苦;是欲归不能,还是已战死沙场?诗人没有直说,但诗中所包含的不正是所谓“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曲》)的悲愤意蕴吗? 由这寥寥七字,人们或许可以想见那烽火遍燃的关塞,想见那漫漫黄沙和累累白骨,想见那“新鬼烦冤旧鬼哭”(杜甫《兵车行》)的凄惨情景。这句诗,诗人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浓缩了唐代边塞的现实情景,恰与第一句相衬。
在这两句诗中,诗人首先思接千载,追溯历史,随之则视通万里,描写现实,万里征尘尽收眼底,千年兴慨独上心头! 诗句将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交织在一起,具有一种恢宏的气象。
诗的第三、四两句,以假设句式议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实际是承一、二两句,对历史和现实的进一步感叹。
“龙城飞将”是指汉代名将卫青和李广。据《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汉元光六年,卫青追逐匈奴至龙城,斩虏首数百。又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汉武帝时,李广为右北*太守,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右北*,汉郡名,大致相当于后来的营州,营州旧治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县)。
诗人在此借用这两个典故,并非发豪迈之语,实是抒激愤之情。在诗人看来,假若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能活在今天,何愁边烽不熄!何愁胡兵不败!何愁万里征战的将士不归呢!这历史与现实的反差,岂不正是现实的悲剧吗?诗中议论,特别是绝句中的议论,多为诗家所忌。但所发议论若能见识高远、恰到好处,则会深化诗的内涵,增强诗的力度。
黄生在《唐诗摘抄》中评论此诗时说:“中晚(唐)绝句涉议论便不佳,此诗亦涉议论而未尝不佳。此何以故? 风度胜故,情味胜故。”的确,这首诗的第三、四两句所发议论,高屋建瓴,寓意深邃,是议论,也是感叹;格调似沉郁,却又爽健,堪称“盛唐之音”。
这首绝句,将明月、雄关和万里边塞联在一起,构成雄浑的境界,把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患熔为一炉,情思悱恻,令人百读不厌。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秦时明月
王昌龄处在一个初唐到盛唐的时代。诗坛上联初唐四杰、陈子昂,旁生李白、孟浩然、杜甫、王维、高适,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古诗冲出齐梁体陈旧的意象窠臼,生机勃发。同时又承接了宫体诗的规制,开始向*体格律诗发展。
初唐的诗以五言为主,毕竟从魏晋南北朝下来,这是诗歌主流。而七言虽然出现很早,在汉武帝时期便有七言“柏梁体”,张衡、曹丕也写过七言,却一直不被重视,被认为“体小而俗”,直到初唐胡乐大规模进入中原,作为演唱的歌词大发展,七言诗开始被重视起来。而王昌龄、王之涣就是七言绝句的重要的开创性人物。
诗一直是伴随音乐发展的。而七绝用在送别歌咏是非常合适的,短短四句,后味无穷,又不拖沓缠绵,所以七绝中的送别诗特别多。王昌龄自负“七绝圣手”,送别诗大概占了他所有作品的四分之一,而盛唐七绝四百多首,王昌龄一个人就贡献了七十多首,将*六分之一。他以一人之力,扛下盛唐七绝一角。
王昌龄把七绝的题材、用途、境界都提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他对七绝的体式、写法、结构、表现手法做了很多尝试,被*延用,并且基本没有超越。
正是他和李白等诗人的努力,让七绝成为唐诗中最流行、最有味道的一种诗歌形式。
汉时关
王昌龄是有压卷盛唐七绝的能力的。我们来看他这首被称为“七绝压卷之作”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称为神品,是明朝李攀龙、杨慎的看法。不过就像以前说过,诗歌这种文艺类的东西,虽然有上下优劣之分,但要分出第一、压卷这种绝对位置,是因读者而异的。你说这篇压卷,也有人说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才是七绝之冠(胡应麟《诗薮》),这上哪儿说理去?
与其去争这些无法判定的高下,不如来看看这两首边塞诗的差异。《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两首诗都是写戍边士兵的眼中所见的边疆景色和心里的感情。
《出塞》没有细致描写景色,“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冷月照边关的苍茫景象,同时加上“秦、汉”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说明边塞历来是兵家重地。“万里长征人未还”指出中原到边关路途遥远,空间辽阔。这两句从时间和空间上下手,“人未还”让人联想到战争的苦难。
三四句却没有继续感叹战争残酷,而是转写现在的军事状况是良将无用,“但使龙城飞将在”,如果当年的卫青、李广还能在如今纵马边疆,注意这里并不是说如今没有龙城飞将一样的人物,而是没有受到重用而已,“不教胡马度阴山”,不但是承接上句,更加表明了边关士卒誓死守卫边关,愿意为国牺牲的壮烈之心。
月如霜
《夜上受降城闻笛》前两句写景相对较细致,而且对仗。“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这个描写就是诗人登上受降城看到的景色。“沙似雪、月如霜”虽然同样苍茫、冷浸,和“秦时明月、万里长征”比起来,气势上差了一个等级。
“不知何处吹芦管”这两句点题,听到笛声,心内有感。什么感想?“一夜征人尽望乡”。前两句写目之所见,第三句写耳之所闻,最后一句写心之所想。“征人尽望乡”是李益的想象而已,当然也代表了大多数人彼时心中的感情。这种景色、声音、想象构成了一个意境空灵的艺术整体,绝句已绝,诗意未绝。
两首诗的区别在哪?《出塞》苍茫大气,士卒望战,意象昂扬。《夜上受降城闻笛》诗意空灵,征人望归,厌战情绪忽隐忽现。
这是盛唐与中唐的区别,是整个时代气息的区别。年轻多爱“龙城飞将在”,年老便知“征人尽望乡”。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作品。昂扬与反思,都是最好的作品。哪一首更好,得看读者自身处在那个时代,那个时期。
《出塞》、《夜上受降城闻笛》都是一流作品。但是以王昌龄的“七绝圣手”的成就,加上《出塞》这种家国情怀、昂扬向上的情绪喷薄,称为边塞诗中七绝的压卷之作是没有问题的。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译文】
用弓就要用坚硬的弓,用箭就要用长箭。要射敌人,先要射敌人的马。要抓敌人,先得抓敌人的首领。*也应该有个限度,各国都有自己固定的疆域。只要能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吗?
【注释】
挽弓:拉弓,开弓。
强:指坚硬的弓。拉这种弓要用很大力气,但射得远。
疆:边界,领土。
苟:如果。
制侵陵:制止侵略。制,制止。侵,侵犯。陵,这里同“凌”,欺侮的意思。
岂:难道
【主题归纳】
这是一首哲理诗,格调高远,启人深思。此诗反映了唐王朝发动的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政策。
《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龄
qín shí mínɡ yuè hàn shí ɡuān,
秦时明月汉时关,
wàn lǐ chánɡ zhēnɡ rén wèi huán。
万里长征人未还。
dàn shǐ lónɡ chénɡ fēi jiàng zài,
但使龙城飞将在,
bù jiào hú mǎ dù yīn shān。
不教胡马渡阴山。
白话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作品赏析: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出郊》原文及翻译赏析
出郊明朝杨慎
高田如楼梯,*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出郊》译文
山坡上的畦田就像楼梯一样,上下*地上的畦田就像棋盘。
忽然白鹭飞到水稻田中来,在一片绿色的秧苗上点上了白点。
《出郊》注释
郊:泛指城外、野外、郊外。
高田:沿着山坡开辟的田畦,又叫梯田。
*田:指山下*地上的田块。
棋局:象棋盘。
鹭:一种长颈尖嘴的水鸟,常在河湖边、水田、沼泽地捕食鱼虾。
点破:打破了。
秧针:水稻始生的秧苗。
《出郊》赏析
此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勾勒描绘了南方山后水田的优美富庶,诗中有画,静中有动,最后一句尤为点睛之笔,将春日郊外的田畴景色写的秀丽如画,美不胜收。
“高田如楼梯,*田如棋局。”二句写水田的形态,喻之鹭楼梯、棋盘,都属整饬之美,写出了高田和*田的壮观,高田系仰视所见,层层如楼梯;*田系俯视所见,纵横如棋盘。田畦井井有条,秧苗长势喜人,通过诗人视角和所处位置的变化描写了不同方位的田野的景色。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两句写一片绿油油的秧田,忽飞来了白鹭,让秧田添上活气与亮色,让静谧的画面带有动态,诗人化用“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意,写出“万绿苗中一点白”的奇观。末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诗田在“点破”二字。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此诗看似信手拈来,其实独具匠心。全诗鹭郊外踏青者的目光为描写的触角,先由仰视和俯视描绘了从远处到*处的秧苗所染出来的浓浓的春色,从而凸现了南方水后水田的静态春光。紧接着,目光随突然掠来的白鹭而转移,在被“点破”的“秧针绿”的特写镜头上定格,由静而动,再配之鹭色彩的强烈对比,鹭之白与秧之绿使得嘎然而止的诗篇更富有自然的情趣。
这首小诗写的是春日郊外水田的景色,勾画了南方山后春天田野的秀丽景色,诗中有画,静中有动,全诗用极其浅显而流畅的语言,捕捉了西南山后水田的典型春色意象。在一坡坡修整得非常精致的梯田旁,有一片片棋盘般的*整水田,犹如一望无际的绿色地毯。偶尔有白鹭飞来止息,点破如针芒般的绿色秧田,留下洁白的身影。
《出郊》创作背景
公元1524年(嘉靖三年),因“大礼议”事件,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后居云南30余年,此诗便写于杨慎被贬期间。诗人一方面远离朝堂的争斗,享受宁静的乡间生活;另一方面,在一片绿色的田野,诗人看到白鹭飞来,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
出郊
高田如楼梯,*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坡上的畦田就像楼梯一样,上下*地上的畦田就像棋盘。
忽然白鹭飞到水稻田中来,在一片绿色的秧苗上点上了白点。
注释
郊:泛指城外、野外、郊外。
高田:沿着山坡开辟的田畦,又叫梯田。
*田:指山下*地上的田块。
棋局:象棋盘。
鹭:一种长颈尖嘴的水鸟,常在河湖边、水田、沼泽地捕食鱼虾。
点破:打破了。
秧针:水稻始生的秧苗。
赏析
此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勾勒描绘了南方山乡水田的优美富庶,诗中有画,静中有动,最后一句尤为点睛之笔,将春日郊外的田畴景色写的秀丽如画,美不胜收。
“高田如楼梯,*田如棋局。”二句写水田的形态,喻之以楼梯、棋盘,都属整饬之美,写出了高田和*田的壮观,高田系仰视所见,层层如楼梯;*田系俯视所见,纵横如棋盘。田畦井井有条,秧苗长势喜人,通过诗人视角和所处位置的变化描写了不同方位的田野的景色。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两句写一片绿油油的秧田,忽飞来了白鹭,让秧田添上活气与亮色,让静谧的画面带有动态,诗人化用“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意,写出“万绿苗中一点白”的奇观。末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诗眼在“点破”二字。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此诗看似信手拈来,其实独具匠心。全诗以郊外踏青者的目光为描写的`触角,先由仰视和俯视描绘了从远处到*处的秧苗所染出来的浓浓的春色,从而凸现了南方水乡水田的静态春光。紧接着,目光随突然掠来的白鹭而转移,在被“点破”的“秧针绿”的特写镜头上定格,由静而动,再配之以色彩的强烈对比,鹭之白与秧之绿使得嘎然而止的诗篇更富有自然的情趣。
这首小诗写的是春日郊外水田的景色,勾画了南方山乡春天田野的秀丽景色,诗中有画,静中有动,全诗用极其浅显而流畅的语言,捕捉了西南山乡水田的典型春色意象。在一坡坡修整得非常精致的梯田旁,有一片片棋盘般的*整水田,犹如一望无际的绿色地毯。偶尔有白鹭飞来止息,点破如针芒般的绿色秧田,留下洁白的身影。
创作背景
公元1524年(嘉靖三年),因“大礼议”事件,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后居云南30余年,此诗便写于杨慎被贬期间。诗人一方面远离朝堂的争斗,享受宁静的乡间生活;另一方面,在一片绿色的田野,诗人看到白鹭飞来,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
古诗出塞的每一句意思 出塞的诗句意思 出塞古诗的诗句意思 出塞的古诗题目意思 拟出塞的古诗意思 出塞的古诗意思20字 出塞古诗的题目意思 出塞古诗的详细意思 出塞古诗的后两句意思 出塞王维的古诗意思 王维的出塞古诗意思 出塞的整首古诗意思 古诗出塞的中心意思 出塞的古诗动画意思 古诗出塞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出塞的王昌龄古诗意思 出塞古诗的思意 出塞古诗这首诗的题目意思 出塞这个词古诗的主要意思 出塞的古诗意思简单一些 出塞的诗意古诗 古诗出塞的意大意 出塞的古诗的诗意 出塞古诗的还的词意 出塞古诗的意象 古诗出塞作的诗意 出塞这首古诗的句意 出塞古诗的诗意40字 出塞古诗的全诗诗意 出塞可是思乡的古诗
“还家剑锋尽,出塞马蹄穿。”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关于《后出塞五首》古诗赏析 静夜思每句古诗的意思 王之涣的出塞的诗意 王昌龄《出塞》古诗原文意思 杜甫《前出塞》古诗赏析 《出塞》古诗词 《出塞》古诗原文赏析 出塞古诗翻译简单(出塞古诗翻译诗意) 前出塞杜甫翻译及赏析(前出塞古诗的意思翻译) 出塞古诗翻译简单(出塞古诗意思解释全文) 出塞王昌龄翻译(出塞古诗意思解释全文) 出塞古诗意思解释全文(出塞诗文赏析及译文) 前出塞杜甫注音版古诗(前出塞其六杜甫赏析) 王昌龄出塞拼音版古诗(出塞原文赏析及译文) 出塞王之涣古诗(出塞诗意及主旨) 前出塞古诗(鉴赏前出塞全文跟背景) 出塞的诗意和注释(出塞古诗意思解释全文) 出塞的诗意和注释(出塞古诗的意思全解) 出塞古诗的诗意和注释(出塞赏析及翻译) 出塞其一和其二古诗(出塞七首诗有哪些) 出塞的诗意 前出塞的诗意 王昌龄《出塞》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出郊古诗的意思74句 关于《后出塞五首》古诗赏析 古诗词解析:出塞
决不的英语短语 自己生日短语 被劈腿的说说心情短语 辞职发朋友圈心情短语 告别恋人的心情短语 爱情句子说说心情短语 上传结婚照片心情短语 形容垂钓的心情短语 期盼下雨的心情短语 早安图片说说心情短语 关于家的短语 关于李宏毅的小短语 宝宝说说心情短语 愿自己一切安好的短语 莫生气口诀短语 关于微笑的说说短语 睡前开心说说心情短语 认识二十年的心情短语 讨厌说说心情短语 同事小聚会的心情短语 心情随笔心情说说短语 好友离去的心情短语 面对亲人的即将离去的心情短语 结婚宣布的短语 励志短语100字 没人关心的说说心情短语 表示两个人相爱的短语 爱情难过说说心情短语 游玩的心情说说短语 夏天的说说心情短语 生日祝福短语10字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