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 >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

关于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古代文学《诗经》

  • 诗经,古诗文
  • 古代文学《诗经》

      《诗经·国风》为反映当时周代社会各诸侯国人民风俗、生活特色的诗作。《国风》共十五地,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地名地域湮没不清,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研究与对比,对《国风》所涉及地域的大致范围做一考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文学《诗经》十五国风地域考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殷其雷》

      雷声,是我的呼唤

      闪电,是我的目光

      南山脚下渔塘溪畔

      是与你相会的地方

      南山高得入云端

      日日挡住我对你的思念

      雷声起自我的脚下

      今夜就翻越了南山

      渔塘溪水长流得无际

      夜夜缠住我对你的慕思

      闪电发自我的鬓边

      今夜就照在了你的枕旁

      2.《摽有梅》

      其实落下的'不是梅

      是我的七分追求

      心里的爱潮何时渐渐退去

      奶奶说我成了剩女

      梅子落下时酸酸的

      心里的甜何时变成了三分焦虑

      姥姥嘴里哼哼着《折杨柳枝歌辞》

      “门前一树枣……”

      其实落下的真是梅子

      我不是剩女我是独女

      是奶奶姥姥嘴里的宝

      是爸爸妈妈眼里的妖

      梅子是真的落下了

      可我真不知是甜是酸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赏析:

      本诗表达丈夫悼念亡妻的深长感情。诗人目睹亡妻遗物,倍生感,由此浮想联翩。由衣而联想到治丝,惋惜亡妻治家的能干。

      想到亡妻的贤德,“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正是俗话所言,家有贤妻,夫无横祸。描写细腻,情感丰富。构思巧妙,由外入里,层层生发。衣裳多色见于外,衣裳之丝见于内。再由“治”丝条理,联想办事的条理,才使“无訧”,讲而深入到身心内部,体肤由而凉爽,再到“实获我心”的情感深处,若断若续,含蓄委婉,缠绵悱恻。

      《关雎》

      (男子慕恋女子,想和她结成伴侣的恋歌。《关雎》开头的“关雎和鸣”之景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男女间的和谐恩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桃夭》

[阅读全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文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质量优化措施

      (一)充分协调古代文学授课各个教学要素

      对古代文学授课质量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人、物、时空和情感。

      人当然是指学生和教师;物是指教学所使用的教案、教材和辅助工具等;时空是指教学场地和课时的设定;情感指的师生沟通,学生的兴趣和信心等。

      充分协调这四个主要的因素对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的作用非同小可,教师要在讲课前充分备课,尽量脱稿讲课,教师是否能够灵活的掌握教材的使用和选取,这对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质量影响很大。

      选择教材,不仅要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结构,还要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和深造考虑。

      时空这一要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也较大,对古代文学教学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和学*是有固定时间和场所的,要学*生涩难懂的语言,时间跨度较大、知识面也很宽广,文学社团也很多,这就造成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时间教授所有知识,学生掌握情况也就不是很好。

      所以通常古代文学所设置的课时要比其他学科课时稍微多一些。

      最后是情感要素,对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来说,都必然与师生的沟通交流为主体,古代文学学科也不例外,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主要包含对文学学科的爱好、兴趣以及情感交流,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变化,这对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二)改变古代文学授课理念

      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陶行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大师,他有一句名言:教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

      这句话将教学的目的、本质和真谛描述的十分透彻。

      教师讲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不教,教师讲授课程不能只是单纯的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整理后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教会学生整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所以,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就是教学材料、教师和学生哪部分才是核心,才是关键?笔者认为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是学生,教学资源、教师或者是教学方式等,都是围绕学生展开并进行优化的。

      教师要在古代文学类学科的教学中,将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和储备与讲课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讲课过程要针对学生水*的不同因材施教,也就是要做到具有针对性,而不是对所有学生采取一种方式。

      另外,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和选择教材及辅助教学设备。

      对于设置古代文学课类课时,要结合学生正常作息时间,尽量不要占用周末或晚上。

      教学场所要保证明亮、宽敞和干净,教学设备和所有设施也要准备好。

      同时在课堂上或课后,教师都要和学生针对信念、兴趣和意志等积极沟通,有利于提高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古代文学类学科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核心,不断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古为今用和学以致用作为教学观念,将古代文学知识向当今社会开放,寻找古代文学对当今社会的启发,实现现实与古典的高度统一,使古代文学类课程不仅蕴含丰富的古典文化底蕴,还焕发着当今时代的勃勃生机。

      教师在教学和备课的过程中要不断整理、挖掘并快速领悟这些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让古典文学知识对学生的职场及人生规划都有积极指导的作用。

      古典文学很多典故中都蕴含着成功的技巧和为人处世之道,对学生日后择业和发展有借鉴作用。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开设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运用到所学知识,例如开展学生职业生涯素养的实践课程,或者为人处世及心态的调整等。

      (三)增强古代文学类课程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对于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方式来说可谓是五花八门,每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根据教学方式理念的不同,主要分为传统方式和现代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单纯的讲解教材内容,必要时让学生回答问题,而学生也只是单纯的听讲而已,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只是听教师的讲解。

      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就是教师能够很容易掌握课堂秩序、教学内容和进度,教师根据自己独特的观点和魅力吸引学生认真听课。

      但也存在不足,例如学生和教师的观点存在矛盾时,就无法保证学生跟随自己的想法完成学*内容,这部分学生就被课堂教学所孤立,无法调动这部分学生学*的积极性,归根结底是没有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古代文学知识的某些问题无法以传统思想和教学模式很好的解决,此时就需要利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充分结合。

      现代式教学方式和传统方式有很大差距,多半是以真实案例或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只是指导者和引领者,对学生之间的探讨和矛盾进行沟通,而学生才是主体,教师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制性的灌输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和教师的思想可以持*,也就是当教师和学生观点产生分歧时,学生可以提出质疑。

      这种教学手段并不单纯注重掌握知识,还关注学生是否具备独立辨析能力。

      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学生一直处在积极思考的环境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课堂上建立起了一种自主探索文学知识并追求真理的*惯,在课后也会为了个人兴趣而不断探索,由此培养的自主学*能力在步入社会环境中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不足,学生会受到学*知识和自主思考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往往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在实际的文学类课程教学中,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依据课程内容的要求,关于文学史的知识教师可以采取传统陈述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跟随教师的思想脉络建立完整的文学史发展线路,基本掌握每个阶段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家、著作和文学流派、文学发展环境等知识,初步形成自己对古代文学的理解认识,在具体学*古代文学著作时,就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学*自主性,采取小组讨论、随意发言、指定演讲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结语

      *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看起来是一项普通的教与学的过程,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繁复多变的教学项目,其中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教学元素。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该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资源,秉承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思想,重视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的优化完善,进而提升*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并培育出优秀的实践型高素质人才。

      一、加强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训练

      要学好*古代文学,必须首先过好古文阅读关,能读懂文言文。

      学生不掌握好古代汉语,就难以阅读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古代文学教师在赏析作品前一般应先疏通文意,加强对学生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训练。

      这种基础训练,首先体现在古代文学教师在疏通文意时,强调学生注意把握语言文字的各种含义及相关知识。

      其次,要注意古代文学与古代汉语两门课程的融会贯通。

[阅读全文]...
  • 古代文学《诗经》

  • 诗经
  • 古代文学《诗经》

      《诗经·国风》为反映当时周代社会各诸侯国人民风俗、生活特色的诗作。《国风》共十五地,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地名地域湮没不清,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研究与对比,对《国风》所涉及地域的大致范围做一考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文学《诗经》十五国风地域考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殷其雷》

      雷声,是我的呼唤

      闪电,是我的目光

      南山脚下渔塘溪畔

      是与你相会的地方

      南山高得入云端

      日日挡住我对你的思念

      雷声起自我的脚下

      今夜就翻越了南山

      渔塘溪水长流得无际

      夜夜缠住我对你的慕思

      闪电发自我的鬓边

      今夜就照在了你的枕旁

      2.《摽有梅》

      其实落下的'不是梅

      是我的七分追求

      心里的爱潮何时渐渐退去

      奶奶说我成了剩女

      梅子落下时酸酸的

      心里的甜何时变成了三分焦虑

      姥姥嘴里哼哼着《折杨柳枝歌辞》

      “门前一树枣……”

      其实落下的真是梅子

      我不是剩女我是独女

      是奶奶姥姥嘴里的宝

      是爸爸妈妈眼里的妖

      梅子是真的落下了

      可我真不知是甜是酸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赏析:

      本诗表达丈夫悼念亡妻的深长感情。诗人目睹亡妻遗物,倍生感,由此浮想联翩。由衣而联想到治丝,惋惜亡妻治家的能干。

      想到亡妻的贤德,“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正是俗话所言,家有贤妻,夫无横祸。描写细腻,情感丰富。构思巧妙,由外入里,层层生发。衣裳多色见于外,衣裳之丝见于内。再由“治”丝条理,联想办事的条理,才使“无訧”,讲而深入到身心内部,体肤由而凉爽,再到“实获我心”的情感深处,若断若续,含蓄委婉,缠绵悱恻。

      《关雎》

      (男子慕恋女子,想和她结成伴侣的恋歌。《关雎》开头的“关雎和鸣”之景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男女间的和谐恩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桃夭》

[阅读全文]...
  • 古代文学作品有哪些

  • 古代,学*,知识
  • 古代文学作品有哪些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惯。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古代文学作品有哪些,希望有所帮助!

      一、广为人知的古代文学

      1.“四书”、“五经”

      “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即《诗经》、《书经》、《礼》(《周礼》、《仪礼》、《礼记》)、《易经》、《春秋》。

      2.《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3.《诗经》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4.《国语》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余年的史事。《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5.《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全书共26卷,选入教材的有《察今》。

      6.《楚辞》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7.《山海经》

      《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内容主要为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如“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著名寓言故事,是后世作家珍视的材料。

      8.《战国策》

      《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编。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9.《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总集名,宋郭茂倩编。辑录了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包括民间歌谣与文人作品以及乐曲原辞与后人仿作。乐府原是当时官府设立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的歌辞。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10.《玉台新咏》

      《玉台新咏》总集名,南朝陈徐陵编,共10卷,书成于梁代,是《诗经》、《楚辞》之后一部很有影响的古诗总集。代表性的篇目有《孔雀东南飞》(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等。

      11.四史

      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总称。《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荟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综合丛书。共辑录清代乾隆以前历代重要典籍3461种,79309卷,分装为36000多册,约10亿多字,按经(被儒家列为经典和注释经典的著作)、史(记述历史史实、地理疆域、官职等书)、子(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工农、医等各种科学技术著作)、集(历代作家诗文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

      12.二十四史

      指从《史记》到《明史》的24部史书。其中中学课本涉及到的有:《史记》(汉?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新唐书》(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明史》(清张廷玉等)。

      13.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全书正文22877卷刚愎自用例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宋元以后的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余种,是*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二、各朝代著名文学

      先秦

      《诗经》、《左传》、《论语》、《孟子》、《庄子》、《离骚》

      秦汉

      《史记》、《淮南子》、汉赋:《鵩鸟赋》(贾谊)、《七发》(枚乘)、《子虚赋》,《上林赋》(司马相如)、汉乐府:《上邪》《孔雀东南飞》、东汉辞赋:《两都赋》(班固)、《汉书》、《古诗十九首》

      魏晋南北朝

      诗:三曹、陶渊明、谢灵运、鲍照、南北朝民歌:《西洲词》、《木兰诗》

      隋唐五代

      诗:陈子昂、张若虚、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李商隐、杜牧、高适、岑参、王昌龄、散文:韩愈、柳宗元、词:温庭筠、李煜

      宋代

      词:柳永、苏轼、晏殊、晏几道、秦观、李清照、辛弃疾、姜夔……

      元代

      曲:《西厢记》、《窦娥冤》

      明代

      《三国》、《水浒》、《西游》、《牡丹亭》

      清代

      《长生殿》、《桃花扇》、《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

      这些基本的著名文学,感兴趣的话一定要看看,既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又可以陶冶情操。

[阅读全文]...
  •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 古代
  •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史讲的是从上古一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悠久,其起源,约略同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赋、比、兴

      赋、比、兴是前人概括出的《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所谓“赋”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如《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比”是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如《硕鼠》中用“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作比;“兴”是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时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如《关雎》用“雎鸟”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

      □ 《左传》

      《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司马迁认为作者是左丘明,但这一说法并不准确,现在认为是儒家一派学者杂采各国史料及传闻编纂而成,其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书中生动反映了这一时期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迁,再现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有关的诸侯、卿大夫等各类人物的活动。在思想上,《左传》基本倾向于儒家。

      □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战国时期,多政治中心并存的现实,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及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本阶层、本集团的立场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以优厚的待遇招揽游士,鼓励不同的学派自由讲学议论,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他们都思想积极,勇于建功立业,而且敢想敢说,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历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

      □ 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观点。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孟子公孙丑》上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通过“义”的积累而养成,它“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表现为崇高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

      □ 《九歌》

      《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祭歌,总共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十一篇作品。《九歌》本是古代的一首乐歌名,据说它是夏启从天上偷来的。所以《楚辞》中的《九歌》并非指九篇歌曲,而是沿用了古《九歌》的名称。在形式上,《九歌》是由巫觋扮神分角色演唱的歌曲,保持着原始歌、乐、舞三者合一的痕迹。

      □ 骚体赋

      骚体赋是汉赋中的一类,它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的,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赋。骚体赋的大都是抒发“怀才不遇”的不*,抒发一种“不得帮闲的牢骚”。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服鸟赋》等。

      □ 散体大赋

      散体大赋是汉代辞赋的代表,它师承屈原、宋玉及《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它的内容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思想倾向比较空泛,艺术形式过于简单僵化。散体大赋普遍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作品篇幅巨大,文字排铺堆砌,对事物进行铺陈描写。从形式上来说,它更像散文,直接继承了先秦散文。散体大赋的代表作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等。

      □ 互见法

      “互见法”是《史记》选取,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特点,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就是苏洵所说的“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的方法。

      □ 乐府

      乐府是个音乐机关的名称,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乐府机关的只能一是写词配曲,演*排练,以供给皇帝和有关部门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组织人到各地去采集民间歌谣。乐府中的作品后来又被称为乐府诗,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乐府诗在思想上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痛苦,如《病妇行》。其二,反映战争徭役给劳动人民造成的'灾难,如《十五从军征》。其三,反映青年男女婚姻恋爱方面的问题,如《孔雀东南飞》。其四,反映社会动乱给文人造成的忧惧漂泊之痛,如《西门行》。流传至今的大约有六十余篇,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中。

      □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昭明文选》,作者为东汉时期已不可考的一些下层文人。他们或直抒胸臆,或借题发挥,书法的大都是个人的厉害得失,怀才不遇,以及穷困潦倒的各种忧愤之情。由于这些作品本无统一名称,但在内容风格上相*,萧统讲这些作品编在一起,题名为《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早期文人五言诗的重要作品,对后代具有很大影响,钟嵘说它“几乎一字千金”,亦被刘勰喻为“五言之冠冕”。

      □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是前人概括出的建安时期作品的风格特点。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这些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

      □ 永明体

      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最早出现于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此时,声律说有了突破发展,诗人自觉地把声律说自觉地运用于诗歌创作,产生了面目一新的新体诗。这些新体诗自觉地运用“四声”、避免“八病”,形成了“永明体”。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有谢朓、沈约、王融。

      □ 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是指唐朝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这一说法最初见于姚合《极玄集》。大历十才子包括李瑞、卢纶,钱起,司空曙等人。其诗作特点是内容比较贫乏,诗风以清丽空灵,省净纤巧为主要特色。

      □ 气盛言宜

      “气盛言宜”是韩愈提出的创作主张。韩愈特别重视作家精神力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强调作家的道德行为和文艺修养。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所谓“气盛言宜”,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韩愈的“气盛言宜”即是一种精神气质、又是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 “浩然之气”含义接*。气盛言宜的思想对古文运动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在贬官永州期间,游览永州山水胜景后所作的八篇游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永州八记写出了山水景物中的奇妙动人之处,画廊式的展现了永州的山水胜景。抒发了作者贬官的郁闷心情。“永州八记”在古代山水文学发展有重要地位。

      □ 行卷

      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投献名公巨卿,以求推荐,此后形成风尚,即称为“行卷”。“行卷”之风与诸科中前途最好的进士科紧密联系,所重在文词的优劣高下。行卷对于唐代传奇的盛行有一定的影响。

[阅读全文]...
  •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成果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毕业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功利心很强,这也使得教育改革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因此古代文学因为短期实用性不强而日益边缘化。

      加之,文学史的编写体例,也使得教师们更加注重古代文学知识系统的完整性,而淡化文本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学生在学*古代文学时不太注重文本阅读。

      然而古代文学中的经典文本比起文学史中的知识系统更能形象而又深刻地体现古代文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审美价值。

      因此,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经典阅读是不可或缺的。

      一、端正学*态度

      所谓学*态度,指学生对学*的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行动倾向的心理状态。

      在学*态度的三个因素中,情感是核心,起决定性作用。

      阅读文本是学*古代文学的最基本方式,因此古代文学的学*态度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经典文本的阅读态度。

      因此,在学*古代文学文本前,树立正确的阅读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1、确立非功利意识,培养情感。

      在学*古代文学时,学生要明确自己对它的看法:

      古代文学是*文化之根,文化具有非功利的特点,阿诺德曾说:“文化是一种慢功夫,来不得浮躁,因为它着眼于转变人的内心,而不是急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古代文学经典文本是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所以也要明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的心态必须是无功利的,自愿的,是放松惬意,无负担的。

      它要求的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正如培根在《谈读书》一文中谈到阅读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其二,就努力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情感,就是对而培养情感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对待古代文学,尤其是文学有一番诚意,把它当做一项事业来做;其三,明白文学文本经典,是古代文学的精华,极具艺术魅力,淡化重知识轻经典的思想,这些都为日后*心静气的深入阅读经典阅读做了一定的铺垫。

      2、持之以恒的阅读态度。

      古代文学距离现在时间遥远。

      其语言系统与现在完全不同。

      这使得文言文功底不深的青年阅读文学经典带来一定的难度。

      再者,现在的文化特点虽来源于古代,但是与古代文化毕竟有不同之处。

      即使在古代,每个时期的文化特色也是不同的,人们的思想也是有差异的,因此透过艰涩的文言文理解与自己时代思想、文化有差异的古代思想与古代文化,难度是很大的。

      而古代的文化与思想恰体现在文学经典中,因此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地系统地阅读古代文学经典才能够理解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与思想精髓。

      3、科学求真的阅读态度。

      对于古代文学经典要坚持科学求真的阅读态度。

      其表现有三:首先对于经典本身的语言阅读,要准确的弄懂经典语言的含义;其次是要联系作者的时代、思想、系统而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其三是结合经典本身及其有关因素,对它做出自己的评价。

      要做到这三点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对于文学经典要吸取精华,避免就只言片语,断章取义,做出片面的评价;二是要相信自己,避免盲从。

      二、深入阅读经典文本

      在端正了阅读态度之后,最重要的是进行古代文学经典的文本阅读,这些经典内容过多,大多不能在课堂上详细讲授,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定的经典文本,在课外深入阅读。

      在阅读时,可按以下方式进行。

      1、教师按照自己的教育角度,选一本经典,提供指导方法,学*要求,师生课下共读。

      比如在先秦文学中,《论语》是一本比较重要著作,但又不适合教师课上详细讲授。

      因此布置学生课下深入阅读,其教育目的是了解我国的儒家思想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

      而古代文学中本身就有论语内容讲授。

      因此在上课前布置论语深入阅读。

      要求一个学期完成。

      2、课堂指导。

      学生学*一门功课,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学*方法。

      虽然,我们并不在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去指导课下所布置的文学经典,但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身上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刚开始,我们在讲授古代文学时,有意的将一些学*文言文的方法和工具书的使用方法传授给他们。

      这样他们就能进行论语文意的疏通了。

      在讲孟子、荀子时,有意地点出孟子思想特点及有关经典之间的关系,并将他与孔子的思想进行比较,有助于他们对孔子思想的深一步理解。

      也使得他们有从经典中理解人物思想的意识。

      3、作业深入。

      作业对于学*具有一定的巩固作用。

      因此古代文学课的讲授中也有作业要求。

      对于文本经典的阅读,也需要老师做出一定的作业设计。

      分层次,按步骤,由浅至深,由易到难地布置作业。

      如古代文学的整个学期的作业,可以围绕经典而作。

      比如要求学生阅读论语,可分为如下几步:首先,要求在上《论语》前搜集孔子及论语的有关资料,等到上课时,准备讲课。

      之后进入文本阅读,选择较好的论语文本,如论语译注。

[阅读全文]...
  • 有关古代文学家及其作品

  • 古代,写作,文学
  • 有关古代文学家及其作品

      文学家,泛指从事文学创作或研究的专家,特指有极大影响力的、全才式写作的作家,或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评论等文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具有杰出成就的文学工作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古代文学家及其作品,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㈠先秦

      孔子(名丘,字仲尼)《论语》孔子是我国历史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是我国历史和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左丘明(春秋时鲁国史官)《曹刿论战》

      《殽之战》《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孟轲(名畸,字子舆,儒学大师)《鱼我所欲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思想及言行的书。孟子的思想主要是仁政、民贵、君轻。

      庄周(道学大师)《庖丁解牛》庄子有在政治和主张无为,在精神和主张自由。

      屈原(名*,战国时楚国人)《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长诗。

      荀子(名况)《劝学》《荀子》是诸子散文。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愚公移山》

      韩非(法家学派的代表)《五囊》

      《扁鹊见蔡桓公》

      《战国策》(作者无法考证,现传本经西汉刘向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国别体散文,记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

      ㈡两汉

      贾谊(世称贾生,西汉文学家。)《过秦论》

      《论积贮疏》

      刘安《淮南子》又名《淮南鸿列》

      司马迁(字子长)《鸿门宴》

      《信陵君窃符救赵》《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历史和第一部记传体通史。有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孔雀东南飞》见于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㈢魏晋南北朝

      曹操(字孟德,魏武帝。)《观沧海》曹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才高八斗)。

      诸葛亮(字孔明)《出师表》

      干宝(东晋史学家)《*》(写神怪灵异的故事。)

      陈寿代表作:《三国志》

      刘义庆《世说新语》又名《世说新书》。

      范晔(南朝宋史学家)《后汉书》,它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四史”。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靖节先生,东晋诗人)《归园田居》《饮酒》

      刘勰《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的文艺理论著作。

      ㈣唐代

      王勃(字子安)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全称为“初唐四杰”。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回乡偶书》

      王之涣(字季陵)《凉州词》

      孟浩然,王维并称“王孟”,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多描写自然景物,诗风清新自然。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风宏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有“诗仙”之称。杜甫被称为“诗圣”。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本杜工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代表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他首创了即事成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高适(字达夫)

      岑参边塞诗人:以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为代表,题材多反映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风格悲壮宏伟,笔势豪健。

      韩愈(字退之,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师说》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刘禹锡(字梦得)《陋室铭》铭:本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警戒自己或歌颂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和种形式短小、文字简洁的独立的文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琵琶行(并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与朱元思书》)

      代表作:《长恨歌》。

      新乐府:用自拟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韩柳:唐代散文家韩愈和柳宗元的合称。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摒弃六朝华而不实的骈丽文,而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

      杜牧(字牧之)《阿房宫赋》赋:讲究辞藻、对偶、用韵的一种文体。但也有以散文为主,夹着少数韵语的。

      李商隐(字义山)李杜:一是指李白和杜甫;二是指李商隐和杜牧(又称小李杜)。

[阅读全文]...
  • 古代文学史论文题目

  • 古代
  • 古代文学史论文题目

      在日常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代文学史论文题目,欢迎阅读与收藏。

      1、以《墨子》为例分析古代汉语中的“所”字结构

      2、《马氏文通》中韵律影响句法现象研究

      3、“道”的文化阐释

      4、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类型及规律——以《论语》为例

      5、关于古代汉语绪论的几个问题

      6、主观化与古代汉语“N所V”结构的双重身份

      7、从拉丁语到古汉语——汉译《几何原本》卷一“界说”的翻译分析

      8、诗语、框架与海外经验——张斯桂《使东诗录》浅论

      9、评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的编排

      10、当代文学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11、《世说新语》中程度补语的句法和词性研究

      12、浅析第三人称代词在汉魏以来的发展

      13、成语、俗语——学*文言文的新途径

      14、浅析《马氏文通》对“先置”现象的研究

      15、浅谈汉语言文学的全球化发展

      16、如何培养我校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17、古代汉语“远+N”和“N+远”构式的语义与句法历时对比研究

      18、《论语》同义词辨析

      19、古诗文吟诵的历史传统与规则要领

      20、古代汉语字间关系考察——以“薄”与“迫”“箔”“簿”三字关系为例

      21、粤方言中的文言字词

      22、浅析“以”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

      23、基于语料库的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

      24、汉民族文化对古代汉语词汇的意义研究

      25、始于古代日本的汉语翻译文化

      26、谈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在古典文献阅读中的作用

      27、郭锡良本《古代汉语》文选中通假字音韵特点研究

      28、浅析“些”的古今用法和变迁

      29、浅析古代汉语中代词的研究状况

      30、试论古代汉语中“个”“个”“个”的用法及其流变

      31、王力《古代汉语》注“通”注“同”字研究

      32、汉语在古代越南的传播与汉越语言的接触研究

      33、古代汉语同位短语研究

      34、综论古代汉语中名词和动词作状语

      35、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假设连接词研究初探

      36、论古典诗词中的“拟形”修辞

      37、八部古代汉语教材文选比较研究

      38、古代汉语在成语中的体现

      39、《世说新语》名词做状语现象浅析

      40、清末民初标题词汇研究

      41、八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对比研究

      42、《黄帝内经》医学术语词义研究

      43、从“日”的语音变化看中原与周边民族神话的关系

      44、关中方言与古代汉语关系探析——大荔方言古语古义疏证

      45、现代汉字中不能纳入六书或三书的情况分析

      46、评唐兰先生的'象形一定是独体字说

      47、关于“形声”名义的理解

      48、《说文》假借观分析

      49、现代简化字中古非繁简字关系类型分析

[阅读全文]...
  • 古代文学考研面试参考资料

  • 教育
  • 古代文学考研面试参考资料

      我们在参加古代文学这门科目的考研面试的时候,要准备好充分的准备。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古代文学考研面试,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古代文学专业就业前景解析

      第一、专业介绍

      *古代文学学科是以*上古至*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古代各个时期各种文体的嬗变、发展;作家、作品、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等。

      第二、培养方案

      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培养方案、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复旦大学为例: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宽广的古代文学及文化知识、系统的专业理论、独立的科研能力、较高的外语水*、良好的人文素质、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古代文学及相*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注:各个院校的研究方向、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下以北京大学为例)

      2、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

      (02)魏晋隋唐文学

      (03)宋元文学

      (04)明清*代文学

      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617)*古代文学

      ④(852)古代文学专业基础

      第三、推荐院校

      全国高校中实力较强招生院校:

      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扬州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第四、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五千年文明中最值得炫耀的瑰宝,它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将其发扬光大,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从现实的角度看,*古代文学的应用范围不是很广泛,但在提升素质,升华思想,增加内涵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专业的毕业生知识广阔,适应能力强,尤其在文化界大有用武之地。相较于文学类的其他专业而言,*古代文学的就业率比其他专业要高,*古代文学在不少高校还是热门的专业,报考的人比较多,有一定的就业压力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

      第五、就业方向

      在全国各级机关、新闻出版单位、大专院校及有关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新闻、出版、行政管理等工作。

      第六、相*专业

      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古典文献学、*现当代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第七、课程设置(以长春师范学院为例)

      公共学位课:

      外语、马克思主义理论(2门);

      学位基础课:

      美学、*文学批评史、*古代文献学、*语言学史;

      学位专业课:

      《文选》与文选学研究、明清小说及*代文学研究;

      专业选修课:

      《诗经》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唐宋词研究、明清*代小说理论研究、*古代诗歌史、*古代小说史、**代文学研究、宗教与*文学;

      公共选修课:

      信息技术(非计算机专业)、根据学生需要设定的课程、学生跨学科选择的课程。

      考研:文学类热门专业解析--*古代文学

      专业简介:

      *古代文学是*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

      研究方向:

      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

      所学课程:

      校雠学、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杜诗研究、先秦两汉文学史、六朝诗歌流变、唐代文学研究、宋代文学研究、元明清小说史、*代文学研究、*代学者治学方法、*戏剧史、*古代文学史料学、*文学批评史等。

      参考书目:

      《*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学史》游国恩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 - 句子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 - 语录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 - 说说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 - 名言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 - 诗词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 - 祝福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结晶 - 心语

推荐词条

别有深意的优美古诗词 适合做古诗词背景图的图片 描写女人美丽的古诗词 写一首表现爱国情感的古诗 关于冬天风很大的古诗 形容老师的唯美古诗 古诗中表示风的词语 人教版要背诵的古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的古诗 回忆不容易的古诗 关于路途上的风景的古诗 有托物言志的为古诗 两个字大字的古诗词 让孩子静心的古诗 关于爱国情怀的古诗一首 王者荣耀有古诗的名字 描写月色的古诗20首 关于秋的20首古诗 形容大漠边塞的古诗词 写珍惜时间的古诗词大全 关于屈原的最短古诗 形容越来越进步的古诗 关于古诗的小故事30字 关于蚕的品质的古诗 著名的古诗哪首适合挂家客厅 心疼你却无法替你分担的古诗 表达不被在乎的古诗 深厚情意的古诗 形容苏杭二州美景的古诗 赞美资源丰富的古诗 那些最惊艳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