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锋的诗句注释 >

古诗锋的诗句注释

关于古诗锋的诗句注释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锋的诗句注释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锋的诗句注释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锋的诗句注释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锋的诗句注释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锋的诗句注释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锋的诗句注释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锋的诗句注释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锋的诗句注释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锋的诗句注释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锋的诗句注释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杂诗》古诗原文及注释

  • 《杂诗》古诗原文及注释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杂诗》古诗原文及注释,欢迎大家分享。

      【作品介绍】

      《杂诗》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7卷第37首。

      【原文】

      杂诗

      作者:唐·王维

      朝因折杨柳,相见洛阳隅。

      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

      对人传玉腕,映烛解罗襦。

      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

      持谢金吾子,烦君提玉壶。

      【注释】

      1、折杨柳:古典诗文中言及折杨柳,多称欲以之送别,或欲以之寄托别后的思念之情。

      2、城:全诗原作“阳”。

      3、“秦家”句:汉乐府《陌上桑》:“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4、传玉碗:指男子用玉碗盛酒,递送给女子。“碗”全诗原作“腕”。

      5、竹:全诗原作“烛”。襦:短袄。

      6、“人见”二句:《陌上桑》叙罗敷盛夸其夫曰:“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7、“持谢”二句:辛延年《羽林郎》:“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持谢,犹言奉告。金吾子,胡姬对贵家豪奴的称呼。提玉壶,指提上玉壶离开。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繁体对照】

      【雜詩】王維

      朝因折楊柳,相見洛陽隅。

      楚國無如妾,秦家自有夫。

      對人傳玉腕,映燭解羅襦。

      人見東方騎,皆言夫婿殊。

      持謝金吾子,煩君提玉壺。

[阅读全文]...
  • 古诗元日的注释

  • 文学
  • 古诗元日的注释

      《元日》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以下是古诗元日的注释,欢迎阅读。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赏析

      这首古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古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古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阅读全文]...
  • 夏天的古诗 注释

  • 夏天
  •   夏天很美丽啊,承接着春的生机,蕴含着秋的成熟,展现了抖擞激荡着夏的精神。

      《送灵澈上人》作者为唐朝家刘长卿。其全文如下: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翻译】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

      《乡村四月》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翁卷 。其诗句全文如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翻译】

      山陵、原野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繁忙的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儿,村里没有一个闲人。他们刚刚完成了种桑养蚕,又去插秧了。

      《过故人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其诗句全文如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翻译】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家)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绝。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还在一起观赏菊花。

      《夏日田园杂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其诗句全文如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翻译】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句全文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翻译】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四时田园杂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其诗句全文如下: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翻译】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采莲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诗句全文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翻译】

      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

      《山亭夏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骈。其诗句全文如下: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翻译】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微风轻轻吹拂色泽莹澈的水晶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幽居初夏》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诗句全文如下: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翻译】

      那湖光山色的美丽地方,就是我放翁的家。槐柳树阴满满啊,小径幽幽,归途袅袅。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绽放。时光流逝人亦老,不见当年相识。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小池》是作者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句全文如下:

[阅读全文]...
  • 《清明》古诗翻译与注释

  • 清明
  • 《清明》古诗翻译与注释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 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杜牧的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清明》,希望大家喜欢!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翻译: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注释:

      1、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此诗《樊川诗集》及《别集》、《全唐诗》均未收。最早见于谢枋得编《千家诗

      》,明代的谢榛认为是杜牧所作。

      2、行人:这里指行旅在外的人。

      3、欲:几乎要,简直要。

      4、断魂:比喻感伤愁苦之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5、借问:请问。

      6、酒家:酒店。

      7、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作品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然而这里不可拘守此义。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的闻讯而喜,怎样的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的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的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付与读者的想象,为读者开拓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吧!

      清明古诗汇总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译文】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淡漠,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译文】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译文】

      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因为他们的后人在战乱中死去了)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译文】

      自古清明是亲*自然游山玩水的日子,如今清明节已至,看着窗外的春色满园,不禁顿生感慨。然而凭栏而望却不知哪出风景最佳。有朋友告诉我晴空万里下碧绿的原野尽头,便是一处绝妙的游玩胜地。穿过蓊蓊郁郁的杨柳丛,紧收马缰,马儿一声嘶鸣,抬头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连带啼叫的黄莺、漂亮的花朵,灿烂明媚的春光似要将人迷醉。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阅读全文]...
  • 七律芒种古诗及注释

  • 芒种,古诗文
  • 七律芒种古诗及注释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律芒种古诗及注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芒种

      六月初旬小麦黄,轰鸣机器地中狂。

      炎炎烈日农田进,滚滚浓烟籽粒装。

      稻谷播深人默默,干畦浇透水汪汪。

      神州黎庶皆辛苦,夏种夏收三夏忙。

      注: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的时候。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种,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在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气象变化 

      芒种比起立夏时,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但如果遇到大风、冰雹等天气,往往会导致小麦无法及时收割、储藏,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芒种时节,除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而且进入6月份以后,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西北地区东部还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

      到了芒种节气后期,池塘里的荷花竞相开放,对农业有益的螳螂日渐增多,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会进入漫漫梅雨期,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故称之为梅雨。苏东坡《船棹风》“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都对梅雨时节作过生动的描写。一般来说,武汉在6月16日、安徽安庆6月15日、南京和上海是6月17日进入梅雨时期。在湖南、江西、浙江大部,梅雨一般比长江流域来提前几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

      由于梅雨时节雨日多,雨量大,湿度大、日照少,家里存放的衣物,最容易长毛发霉,所以不少地方也把梅雨称为“霉雨”。“霉”、“梅”虽音同,但意思却大相径庭。

[阅读全文]...
  • 《咏柳》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 《咏柳》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阅读全文]...
  • 夏季的诗句和注释

  • 夏季
  • 夏季的诗句和注释

      夏天带着它那婀娜动人的身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悦耳动听的声音来了。

      《积雨辋川庄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诗句全文如下: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翻译】

      因为积雨日久,林中无风而且湿润,故而做饭的炊烟升起时显得有些缓慢。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广阔*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夏日幽静清凉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啼声。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我已和村里的那些相处的很随便,没有什么隔阂;淳朴农民为什么还要猜疑呢。

      《送灵澈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长卿。其诗句全文如下: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翻译】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

      《乡村四月》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翁卷 。其诗句全文如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翻译】

      山陵、原野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繁忙的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儿,村里没有一个闲人。他们刚刚完成了种桑养蚕,又去插秧了。

      《过故人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诗句全文如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翻译】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家)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绝。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还在一起观赏菊花。

      《夏日田园杂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其诗句全文如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翻译】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句全文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翻译】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四时田园杂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其诗句全文如下: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翻译】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采莲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诗句全文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翻译】

      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

      《山亭夏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骈。其诗句全文如下: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翻译】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微风轻轻吹拂色泽莹澈的水晶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阅读全文]...
  • 长歌行古诗带拼音及注释

  • 长歌行古诗带拼音及注释

      长歌行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歌行古诗带拼音及注释,欢迎阅读!

      长歌行

      汉乐府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青 青 园 中 葵 ,

      zhāo lù dài rì xī

      朝 露 待 日 晞 。

      yáng chūn bù dé zé

      阳 春 布 德 泽 ,

      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

      万 物 生 光 辉 。

      cháng kǒng qiū jié zhì

      常 恐 秋 节 至 ,

      kūn huáng huā yè shuāi

      焜 黄 华 叶 衰 。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百 川 东 到 海 ,

      hé shí fù xī guī

      何 时 复 西 归 ?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

      少 壮 不 努 力 ,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老 大 徒 伤 悲 。

      【词语注释】

      ⑴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⑵葵:“葵”作为蔬菜名,指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本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另有一种菊科草本植物也叫“葵”。向日葵即其中之一。此外,蒲葵也可简称.“葵”,用蒲葵叶做成的扇子称“葵扇”。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⑷阳春:温暖的春天。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

      ⑸秋节:秋季。

      ⑹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同“花”。衰:读"cuī",古时候没有"shuaī"这个音。

      ⑺百川:大河流。少:年轻。老:老年。

      ⑻徒:白白地。

      ⑼至:到。

      ⑽恐:担心,害怕。

      ⑾布:赠予

      【题解】

      乐府:秦汉时期官方设立的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曾经大规模地扩建乐府,并从全国各地收集民间诗歌,配乐演口昌。有许多歌辞一直流传到今天,人们把这些歌辞也称做“乐府”,后来“乐府”就成为一种诗歌体裁名称。

      【译文】

      园中的葵菜青翠欲滴,叶上的露水将要被早晨的阳光晒干。

      温暖的春天把阳光雨露带给万物,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时常担心秋天到来,树叶将会枯黄,花儿将会凋零。

      千万条大河向东奔腾流入大海,什么时候重新返回向西流?

      年富力强时不努力发奋作为,等到年老体衰时就只能空自悲伤了。

      【赏析】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由眼前春天美景联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该诗出言警策,催人奋起,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这首诗凭借外物来说明道理。开头两句既写出了园中葵菜的茂盛,又暗示着青年时期的精力旺盛与朝气蓬勃。“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是说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入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焜黄华叶衰”指在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则暗示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接下来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人深省的结论,结束全诗。

      这首诗前四句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说明美好时光短暂而易逝,且一去不复返,最后一句直抒胸臆,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阅读全文]...
  • 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 赞美,庐山
  • 关于赞美庐山的诗句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似晴欲雨费疑猜,谁把天公巧妙开。峰影都沉潭影底,庐山之水日边来。

      1. 劲风湮细雨。——《秀甲东南》

      2. 除邓天台后,*流莫可群。——《瀑布》

      3.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瀑布》

      4. 黑岩藏昼电,紫雾泛朝暾。——《庐山》

      5.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庐山桂》

      6.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庐山桂》

      7.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宿东林寺》

      8. 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郡内闲居》

      9. 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寄白阁默公》

      10.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别东林寺僧》

      11. 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寄黄刘二尊师》

      12.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听郑五愔弹琴》

      13. 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升天行贻卢六健》

      14.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江行无题一百首》

      15.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江上送客游庐山》

      1.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彭蠡湖中望庐山》

      2.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庐山诗》

      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4.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6.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自咏示客》

      7.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庐山瀑布》

      8. 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湖上望庐山》

      9.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只树林。——《题璿公山池》

      10.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

      11. 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别草堂三绝句》

      12. 新诗准备,庐江山色。——《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13.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望庐山五老峰》

      14. 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送刘四赴夏县》

      15.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望庐山五老峰》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锋的诗句注释 - 句子

古诗锋的诗句注释 - 语录

古诗锋的诗句注释 - 说说

古诗锋的诗句注释 - 名言

古诗锋的诗句注释 - 诗词

古诗锋的诗句注释 - 祝福

古诗锋的诗句注释 - 心语

推荐词条

描写戏子的诗句 描写忠贞爱情的诗句 描写日暮的诗句 古人描写月亮的诗句 描写秋天乡村的诗句 描写忍冬的诗句 关于描写人物的诗句 描写女人美的诗句 描写心烦意乱的诗句 描写湖水的比喻句 描写冷雨的诗句 描写秋月的诗句古诗 描写秋天的诗词名句 描写茉莉的诗句 描写树荫的诗句 描写烧烤的好句 描写雨大的好句 描写蚂蚁的拟人句 描写天气冷的诗句 关于描写花的排比句 描写新气象的诗句 描写炎热夏天的诗句 描写鸬鹚的诗句 描写宋城的诗句 描写小孩可爱的诗句 描写南湖的诗句 描写徒步的诗句 描写狗的拟人句 描写美丽城市的词句 描写晚餐的诗句 描写落叶的拟人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