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 >

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

关于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古诗文言文名句

  • 语录,名言
  • 古诗文言文名句(通用205句)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文言文名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处:《孟子·公孙丑》

      2、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

      3、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出处: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4、不人虎穴,焉得虎子。——出处: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处:《史记·项羽本记》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处:《论语·为政》

      7、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出处:宋·姜夔《扬州慢》

      8、是可忍,孰不可忍。——出处:《论语·八佾》

      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1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处:屈原《离骚》

      11、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出处:唐·祖君彦《为李密檄洛州文》

      1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处:《诗经·卫风·湛奥》

      1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处:宋·柳永《凤栖梧》

      1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处:《诗经·大雅·荡》

      1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

      16、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出处: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7、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出处:唐·张继《枫桥夜泊》

      1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处: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1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出处:陶渊明《饮酒》

      20、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处:宋·陆游《书愤》

      2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处:宋·梅尧臣《雪梅》

      2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处:《孟子·公孙丑》

      23、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出处:宋·洪林《西湖》

      24、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出处:宋玉《对楚王问》

      25、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26、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出处:陶渊明《杂诗》

      2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出处:《晏子春秋》

      2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出处:宋·苏试《水调歌头》

      2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处:《老子·六十四章

      30、尽信书,不如无书。——出处:《孟子·尽心下》

      31、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出处:唐·卢延让《苦吟》

      3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处:《史记·项羽本记》

      3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出处: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

      3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出处: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3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出处:宋·辛弃疾《菩萨蛮》

      3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处:《老子·五十八章》

      3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处: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处:《论语·述两》

      40、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出处:陈寿《三国志·吴书》

      4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出处: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42、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出处:《礼记·杂记下》

      4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处:《左传》

      4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出处:唐·刘禹锡《陋室铭》

      4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处: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处: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处:《论语·公冶长》

      4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处:《淮南子·人间训》

      4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出处:唐·韩愈《原道》

[阅读全文]...
  •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汇总

  • 中考,语文
  •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汇总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鉴定方法。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能力和其知识储备。为了保证结果的公正、公*,考场必须要求有很强的纪律约束,并且专门设有主考、监考等监督考试过程,绝对禁止任何作弊行为,否则将要承担法律和刑事责任。下面为大家带来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快来看看吧。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孟子二章

      1、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木兰诗(宋 郭茂倩)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阅读全文]...
  • 古诗文言文名句

  • 古诗文言文名句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文言文名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NO.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NO.2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汤显祖《牡丹亭》

      NO.3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NO.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NO.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NO.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NO.7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NO.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NO.9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NO.1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NO.1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苏试《后赤壁赋》

      NO.1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NO.1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NO.14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NO.1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NO.1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NO.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NO.1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NO.1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

      NO.20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NO.2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NO.2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NO.2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NO.24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NO.2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NO.2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NO.2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NO.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NO.2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NO.30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村绝句》

      NO.3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赐《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NO.3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辛弃疾《南乡子》

      NO.33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NO.3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NO.3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NO.36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NO.37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NO.3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NO.3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NO.40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NO.4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梅尧臣《雪梅》

      NO.4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NO.43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洪林《西湖》

      NO.44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NO.45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NO.46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NO.4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NO.4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宋·苏试《水调歌头》

      NO.4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阅读全文]...
  • 关于古诗文中的天文知识

  • 知识
  • 关于古诗文中的天文知识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古诗文中的天文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斗牛”是二十八宿之中的两宿。“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王勃这句诗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

      2、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王勃这句诗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3、唐代卫象《古诗》:“辽东老将鬓有雪,犹向旄头夜夜看。”“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卫象这一诗句表现了一位老将高度警惕、细心防守的情景。

      4、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5、唐代张说《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得林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壁宿”,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两颗星组成,因其在室宿的东边,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张说这一诗句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图书库。

      6、《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7、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古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

      8、《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9、《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10、鲁迅《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

      高中古诗知识点归纳

      一.诗歌分类

      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碳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主要写法:

      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注意】

      1.读诗时要"想诗"。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水——“体匿味存,现相无相”,要细细品味。

      2.诗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 ②引申而来,其理趣要用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而得之”。

      3.一般诗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怎样鉴赏诗歌

      (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诗序和诗歌后注释)

      如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赞颂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作者李纲是跨越两宋的抗战派领袖,为相时颇有政绩。因为被投降派所排斥,屡次被谪。《病牛》便是他罢相后在鄂州所作诗歌。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诗人风格补充】

      1.三曹——苍凉雄健。

      2. 陶渊明——田园诗之大家。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表现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反抗精神。讴歌田园风光,把美丽朴素的田园风光与黑暗污浊的仕途生活加以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佳途的虚伪。亲自参加生产劳动,接*劳动人民,歌颂劳动。在《咏荆何》、《读山海经》中,诗人通过对古代英雄战斗精神的颂扬,反映了诗人自己反抗黑暗现实的思想,表现了他“金刚怒目式”的一面。说明他没有忘怀现实,也没有放弃他的伟大理想。

      3.陈子昂——其诗开一代诗风,其中《登幽州台》最为出名,抒写不遇之悲怆,蕴含自信自负,情怀壮伟,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之伟大孤独。

      4.张若需——《春江花月夜》,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

      5. 王昌龄——诗歌具深厚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诗风雄健浑厚。

      6.高适、岑参——诗风雄浑奇拔。岑参写边塞风物雄奇瑰丽,写人物豪情奔放。

      7. 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表现山水田园之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和心境。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其山水诗既有雄浑壮观的自然景象,又有清逸雅致的山水画面。更多见的是融诗情画于一体而清逸雅致、表现物即我、我即物的庄禅境界的山水诗。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8. 李白——飘逸洒脱,豪迈奔放,其诗抨击时政,愤世嫉俗,表达怀才不遇、希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诗歌具浪漫主义色彩,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想象瑰丽而变幻莫测;乐府和歌行写得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其山水诗的显著特征是自然山水景物的个性化。有时充满逍遥游的精神和超尘出世的幻想,有些山水诗,带有浓厚的游仙色彩,自然山水不只是他寄托精神,消融苦闷的处所,更重要的是他追求个人自由**的天地。

      9. 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诗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以诗写历史,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诗人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

      10.李贺——灵心善感,诗风的忧郁激愤。诗歌充满青春乐趣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意象色彩斑斓且组合密集。

      11. 白居易——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抨击黑暗,针砭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是中唐

      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的主张。诗风*白清新。

      12. 杜牧——咏史诗的大手笔,历史与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诗风含蓄绰约。

      13. 李商隐——诗风清丽俊逸,开拓朦胧、幽约之美丽、令人回味无穷的境界。

      14. 贾岛—— 其诗以清奇幽峭见称,诗风萧瑟悲愁。

      15. 张九龄——委婉蕴藉。

      16. 韦应物——清新典雅。

      17. 韩愈——诗风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阅读全文]...
  •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

  • 高考
  •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ōng)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guì)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biàn),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bó),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qǐn)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cháo)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 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tuí)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yí)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tì)零,不知所言。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三 峡

      郦道元

[阅读全文]...
  • 古诗文中写雪的句子

  •   1、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吴融《华清宫》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4、江天暝色伤心目。冻鹊争投林下竹。四垂云幕一襟寒,片片飞花轻镂玉。——曾觌《玉楼春》

      5、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其一》

      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其三》

      7、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张孜《雪诗》

      8、岁嘉*,初旬日四,雪中归自崇唐。山林湖海,一气接苍茫。踏尽玉龙千丈,更一望龙尾天长。须臾上,高峰四顾,迤逦过前冈。——程必《满庭芳》

      9、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10、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11、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罗隐《雪》

      12、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

      1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14、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白居易《风雪中作》

      15、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16、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

      17、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18、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霭空迷昼景,临宇借寒光。——李景《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

      19、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黄庚《雪》

      20、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乐》

      21、忽然太行雪,昨夜飞入来。崚嶒堕庭中,严白何皑皑。——孟郊《雪》

[阅读全文]...
  • 古诗文中古代年龄的代称

  • 年龄,古代,文学
  • 古诗文中古代年龄的代称

      阅读古诗文,经常会遇到总角豆蔻而立古稀等称代年龄的词语。弄清这些词语的出处、称代的年龄及其含义,对增强我们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和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下是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古代年龄的代称。一起来看看吧!

      一、幼年、童年:孩提、总角、垂髫、成童、束发

      孩提指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赵岐(东汉经学家)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可抱也。也作孩抱。《后汉书·李善传》:续(李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

      总角指童年。总,聚束;角,小髻。《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东汉经学家)注:总角,收发结之。也作总丱(guàn)总发(fà)。《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丱,儿童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潘岳(西晋文学家)《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垂髫即小孩垂下来的头发,借指童年或儿童。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古时认为黄发是长寿的特征,因此指老人)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童古代一般称男子十五岁为成童。《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后汉书·李固传》: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李贤注:成童,年十五也。但成童究竟指多大,古代说法不一。《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范宁(东晋经学家)注:成童,八岁以上。

      束发古代男子成童时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后来就用束发指成童的年龄。《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二、青少年:豆蔻、及笄、弱冠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此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及笄(jī)指女子十五岁,也称笄年。笄,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另外,《礼记·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因此,及笄也指女子已经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弱冠(guàn)弱,年少;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又《礼记·内则》:二十而冠,始学礼。《后汉书·胡广传》:终、贾扬声,亦在弱冠。终军(人名)年十八请缨(指投军报国),贾谊十八岁为博士,都未满二十岁。

      三、青年、中年:而立、不惑、知命

      《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而立不惑知命,分别指代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

      而立立,本指站立、成立,这里是自立的意思,即在人生追求上开始获得自我,已经初步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不惑指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遇事能明辨不疑,有自己的主见,不被外物所迷惑。

      知命上文中天命并不是上天的旨意和命令及自然的`禀赋的意思,而是指人生应当履行的道义和职责,也即人生的价值。知天命,也就是说人到中年,已经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四、老年:花甲、耳顺、耆艾、古稀、耄耋、期颐

      花甲指六十花甲子。在干支纪年法中,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错综参互,构成六十甲子,所以称为花甲。计有功(南宋文学家)《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挼(nuó,揉搓)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后世即称年满六十为花甲。

      耳顺即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郑玄语)也就是对外界五花八门、相反相异的现象、言论,不迷惑,不动摇,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明白其旨趣、根源及产生的必然性,从而听之泰然。因为六十而耳顺,所以,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耆艾古代称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荀子》:耆艾而信,可以为师。也泛指老年。

      古稀七十岁的代称。出自杜甫《曲江》诗中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mào﹒dié)耄,指八九十岁的年龄。《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加劳,赐一级,无下拜。杜预(西晋名将、学者)注:七十曰耋。耄耋,指高龄、高寿,如耄耋之年,寿登耄耋等。

      期(jī)颐代指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意思是说,人活到百岁,饮食起居都需要别人照顾抚养了。

      【拓展知识】

      古代年龄的代称礼仪

      古时候,人们总是以人的头发长短、发式及头发的颜色变化来称代人的年龄,例如:

      总角:婴幼儿时代。古人不剃头。他们视毛发为父母精血所成,不能任意丢弃。因此,古时候的儿童不分男女,都把头发扎成抓髻,像两个羊角一样。如今不同了,但还有些小姑娘喜欢扎羊角辫子,又叫“翘翘辫”。

      垂髫:少年时代。从婴幼儿到少年时代,人长高了,头发也长长了。把儿童与少年的长发扎成一束下垂的式样,称作“垂髫”。

      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 岁左右的少年,这时用发带把头发束扎起来。

      及笄:又称“待年”。指女孩长到15 岁时,可以待嫁了。这时女子一般把头发用簪子盘于头顶。(笄:即簪子)。

      弱冠:20 岁左右的男子,古代20

      岁的男子要行“冠礼”。自此之后外出要戴帽子或系头巾。因为才行冠礼,表示刚刚成年,但还不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即而立之年,指30 岁,此说出自《论语·为政》中的“三十而立”。指人到了30 岁时应立身处世了。

      不惑:即不惑之年,指40 岁。此说应见于《论语—为政》中的“四十不惑”。指人到了40

      岁时各方面都有经验,性格稳定,办事精明能干,不易受外界的干扰了。

      半百:即50 岁,百岁的一半。又称“知命之年”。因活到50 岁的人命运大致定局了,该认命知命了。

      花甲:60 年为一甲子,且人到60 岁时头发也变得花白了。故称60 岁的老人为花甲老人。

      古稀:即70 岁。取自杜甫《曲江》诗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那种劳动生活环境条件下有人活到70岁或以上者,实属少见。

      耄耋:即指80,90 岁。《说文》里载有:“年八十曰耄”。“年九十曰耋”。

      期颐:指一百岁。“期”指一个完整的时间单位。“颐”即颐养天年的意思。

      皓首:指头上的头发全白了。用其特征来泛指“老年人”群体。

      黄发:乏指高寿老人。有特别寿长的老人,白发有返黄复青的现象。

      陶渊明在《桃花渊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的词句,词中的“黄发”、“垂髫”分别是指老人与小孩子。

[阅读全文]...
  • 初中必背古诗文

  • 古诗文,初中,文学
  • 初中必背古诗文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必背古诗文,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部分

      1、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3、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6、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扬州花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行路难其一

[阅读全文]...
  • 古诗文中关于天文的文学常识

  • 文学,古诗文
  • 古诗文中关于天文的文学常识

      1、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2、 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3、 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4、 传统节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阳,九月初九。

      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

      中秋,八月十五。

      5、纪年法。

      (1) 公元纪年法。

      (2) 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 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例如:

      1894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894年除以10,余数为4, 对表“4”为“甲”;地支计算时,用1894年除以12,余数为10,对表“10”为“午”,那么1894年为“甲午”年,故“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

      1911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1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1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1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

      6、纪月法(不常见,略)。

      7、纪日法。

      初一 朔 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望

      8、 纪时法。

      日出5-7

      食时7-9

      隅中9-11

      日中11-13

      日昃13-15

      晡时15-17

      日入17-19

      黄昏19-21

      人定21-23

      夜半23-1

      鸡鸣1-3

      *旦3-5

[阅读全文]...
  • 古诗文中赞美老师的句子

  • 老师,赞美,唯美
  • 1、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2、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3、军装乘晓发,师律候春归。

    4、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

    5、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7、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8、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

    9、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10、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

    11、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1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3、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14、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15、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16、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17、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

    18、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19、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20、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2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2、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23、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2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5、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26、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7、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8、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9、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0、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 - 句子

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 - 语录

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 - 说说

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 - 名言

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 - 诗词

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 - 祝福

古诗或文言文中有落字和灵字的 - 心语

推荐词条

浪漫早安心语优美的语 芳的优美成语 140字的优美语段 优美的四字词语大全 关于成长的优美语段 优美语段50字30篇 赞美风景优美的词语 赞美孩子的优美词语 描写桃花的优美词语 描写校园景色优美的成语 优美语段加感悟 描写风景的优美词语 城南旧事优美词语 积累优美语段 四字词语优美 形容舞蹈优美的词语 优美语言 风景优美成语 词语大全二字词语优美 美丽女人优美广告语 描写郁金香的优美词语 红岩优美词语 描写九月的优美语段 描写笑容的优美语段 爱的教育优美词语 描写夏天花的优美语段 形容姿势优美的词语 优美风景语段 描述景色优美的成语 关于兴趣的优美语段 舞姿优美的四字词语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