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大雁的古诗词及出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大雁的古诗词及出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大雁的古诗词及出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关于大雁的古诗词及出处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欢迎各位关注,同时也欢迎各位投稿!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秋虫潜鸣,是对寒冷的畏惧和哀叹;鸿雁南翔,则是对寒冷的抗争,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和向往。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境开阔,精神振奋。故秋虫的审美基调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一、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二、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
“鸿雁传书”的“来龙”即传说有着两个版本,一个是“男人版”: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苏武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外交官,而“鸿雁传书”一时亦被传为美谈,这只虚拟的大雁就从此成为了中国邮政翩翩展翅的象征的雏形。
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凄美的“女人版”:唐朝薛*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贵,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可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鲜血写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家书,让鸿雁捎去。
三、以鸿雁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
1、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如《诗经·小雅·鸿雁》中有:“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该诗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常常以“哀鸿”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呼号的饥民,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2、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的,苏轼用比兴的手法,以缥缈的“孤鸿”喻“幽人”,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
3、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飞往南方越冬。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精神境界。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游的境界。
赠秀才入军·息徒兰圃
魏晋–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诗人想象嵇喜行军之暇领略山水乐趣的情景。他将在长满兰草的野地上休息,在鲜花盛开的山坡上喂马,在草地上弋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若有所思地目送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抚弹五弦琴。他的心神游于天地自然之中,随时随地都对自然之道有所领悟。显然这里所写的与其说是征人生活,不如说是抒写诗人自己纵心自然的情趣。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宋–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闺怨
唐-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诗写得情意动人。三四两句尤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关于大雁的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大雁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早雁
年代:【唐】作者:【杜牧】体裁:【七律】类别:【动物】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归雁
年代:【唐】作者:【钱起】体裁:【七绝】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孤雁儿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体裁:【词】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孤雁
年代:【唐】作者:【崔涂】体裁:【五律】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孤雁儿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体裁:【词】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
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
梅心惊破,
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
人间天上,
没个人堪寄。
规雁
年代:【唐】作者:【杜甫】体裁:【五绝】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秋雁(一作虞世南诗)
年代:【唐】作者:【褚亮】
日暮霜风急,羽翮转难任。为有传书意,翩翩入上林。
鸿雁
年代:【先秦】作者:【诗经】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秋虫潜鸣,是对寒冷的畏惧和哀叹;鸿雁南翔,则是对寒冷的抗争,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和向往。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境开阔,精神振奋。故秋虫的审美基调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一、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二、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
“鸿雁传书”的“来龙”即传说有着两个版本,一个是“男人版”: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苏武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外交官,而“鸿雁传书”一时亦被传为美谈,这只虚拟的大雁就从此成为了中国邮政翩翩展翅的象征的雏形。
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凄美的“女人版”:唐朝薛*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贵,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可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鲜血写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家书,让鸿雁捎去。
三、以鸿雁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
1、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如《诗经·小雅·鸿雁》中有:“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该诗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常常以“哀鸿”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呼号的饥民,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2、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的,苏轼用比兴的手法,以缥缈的“孤鸿”喻“幽人”,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
3、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飞往南方越冬。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精神境界。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游的境界。
赠秀才入军·息徒兰圃
魏晋–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诗人想象嵇喜行军之暇领略山水乐趣的情景。他将在长满兰草的野地上休息,在鲜花盛开的山坡上喂马,在草地上弋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若有所思地目送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抚弹五弦琴。他的心神游于天地自然之中,随时随地都对自然之道有所领悟。显然这里所写的与其说是征人生活,不如说是抒写诗人自己纵心自然的情趣。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宋–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闺怨
唐-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诗写得情意动人。三四两句尤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1、——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2、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4、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5、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6、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7、——曹操《蒿里行》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8、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9、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10、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李益《春夜闻笛》
11、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屈大均《鲁连台》
12、——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雁足无书古塞幽。
13、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钱起《归雁》
14、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15、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6、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李廓《送振武将军》
17、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18、——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9、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20、——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赞美关于大雁的诗句古诗大全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王维《伊州歌》
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钱起《归雁》
几行归去尽,片影独何之。——崔涂《孤雁》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王建《寄旧山僧》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白居易《南湖早春》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高適《夜别韦司士》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举头忽见衡阳雁。——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適《别董大二首》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好把音书凭过雁。——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鸿雁在云鱼在水。——晏殊《清*乐·红笺小字》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王勃《蜀中九日》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孤雁儿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体裁:【词】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
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
梅心惊破,
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
蕃女怨碛南沙上惊雁起古诗词
古诗原文
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
译文翻译
碛南沙上的烽火,一次次把雁群惊飞起,像千里飞雪漫卷戈壁。连环弩,金簇藜,年年征战箭如雨。画楼中的美人,也恨这战火中的别离,愁时看着红杏花,独坐锦屏前。
注释解释
⑴蕃女怨,词牌名,为温庭筠所创,《金奁集》入“南吕宫”,七句三十一字,四仄韵,两*韵。
⑵碛(qì):浅水中的沙石,这里指边塞荒漠之地。
⑶玉连环:征人服饰物。《战国策·齐策》:“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以玉连环。”这里是指征人的用具,如铁链之类的`东西。
⑷金镞(zú)箭:装有金属箭头的箭。镞,箭头。
⑸锦屏:有彩画的屏风。
诗文赏析
这首《蕃女怨》写来并不见一点“蕃”味,仍是一般的思妇词。这首词写边塞的寒冷和艰苦,使思妇对征人倍增思念。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写征人忆家。
此词开头两句“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写边塞环境和气候的恶劣:沙碛荒漠,茫茫千里,大雪狂飘,塞雁惊飞。“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先写征人的装束,续写征战之苦,战情之急。丈夫如此在边关服役,妻子必然思念和怨恨。结末二句,点明题旨:“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战争使无数的妻子独守空房,画楼冷落,锦屏寂寞,尤其在杏花开放、春满人间的时候,更是令人肠断,魂断,唯有恨不断,泪不断。可谓曲尽人情。
就内容来说,此词并无新意,作者不是为了宣扬什么反战情绪,思妇的愁恨是一种纯真的感情,值得珍重与同情。这首词与《蕃女怨·万枝香雪开已遍》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互补互衬的关系,阅读时可互相参照。
在温词中,此词属于较为浅直的作品,辞藻不算艳丽,含义也还显豁。但是仍具有某些深曲之作的特点:只客观地提供精美的物象情态,而隐去它们之间的表面联系,留下大片想象余地。像“画楼离恨锦屏空”与“杏花红”之间也未点明其关系。而这些物象情态的关系,很容易领悟出来,所以反而显得浅而不露,短而味永。
《处暑》张穆
一岁频过处暑天,单衣林麓胜情偏。
田无负郭供公役,邻有藏书借为编。
山市每欺沽酒*,岩居深德种桃先。
宵来疏雨添无赖,尽夜绳床恣意眠。
《圆宫词》朱有燉
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刺苏
《处暑后一日作》江南雨
旷世喧嚣许暂休,华光耀彻古城头。
拼教一秀名青史,忍看千金冠沐猴。
此夕和谐堪把握,明朝风雨待绸缪。
绮筵散罢尘初静,渐有新凉递好秋。
《处暑后戏赋》孙玄常
处暑方过夜新凉,几番秋雨送秋光。
苍藤翠蔓迷新月,紫蕊红葩吐晚香。
门外*郊无贵客,林高密叶响寒螀。
*生南北多艰困,堪喜清宵一梦长。
《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关于大雁的古诗词及出处 的古诗词写大雁 古诗词里的大雁 要出处的古诗词 大雁有关的古诗词 与大雁有关的古诗词 有大雁大雪的古诗词 有名的古诗词及出处 关于古诗词的出处 怡字在古诗词的出处 大雁的古诗词的象征 古诗词大雁的含义 赠送大雁的古诗词 有大雁山水的古诗词 古诗词网大槌出燕赵的出处 赞美大雁的古诗词 有关于大雁的古诗词 含臭的古诗词以及出处 霸气的古诗词出处 晓晨在古诗词中的出处 带秀字的古诗词及出处 豪迈的古诗词出处 最好的古诗词出处 大雁起飞的古诗词 大雁在古诗词的意象 关于酒的古诗词及出处 大雁在古诗词中的词语 大雁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大雁在古诗词中的发展 秋天大雁的古诗词
先秦古典诗词名句及出处100句 爱国古诗句 作者出处 蕴含哲理的古诗词名句及作者出处集锦 有关描写云的古诗词名句集锦及作者出处 精选100条歌颂或描写爱情的古诗词名句及其作者出处 古代诗词中的千古名句赏析及出处 55条古诗词名句及作者出处 赞美关于大雁的诗句古诗大全 处暑古诗词五首 大雁北归古诗苏轼 关于大雁的古诗 关于处暑的古诗词 关于大雁的古诗 《出塞》古诗词 诗名含有雁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雁字的诗词 含有雁字的古诗词 带雁字的诗词名句 诗中含有大雁的诗句(赞美大雁的古诗词) 有关大雁的诗句(大雁的诗词名句分享) 关于大雁的诗句古诗(描写大雁的古诗10首) 赞美关于大雁的诗句古诗大全 含有雁的诗句有哪些(关于大雁的古诗全首) 很美的古诗句有出处 关于大雁的古诗 夏天的古诗大全出处 关于雁荡山的古诗词有哪些 古诗词大全最新整理 蕃女怨碛南沙上惊雁起古诗词 关于大雁的古诗 描写大雁的古诗 关于大雁的诗句 关于大雁的诗句古诗 有关大雁的诗句 描写大雁的古诗大全 处暑古诗词五首
敬业奉献的诗句 含有孙的诗句 含有潇湘的诗句 带伊人两字的诗句 描述鱼的诗句 形容心里委屈的诗句 潇潇秋雨的诗句 赞美梨花的诗句古诗 不能同甘共苦的诗句 夏季炎热的诗句杨万里 形容蜂蜜的诗句 来生再见的诗句 静思的诗句 关于元日的诗句 表示想念一个人的诗句 夜晚景色的诗句 依山傍水的诗句 表达对爱情绝望的诗句 关于合肥的诗句 讽刺耍心机的人的诗句 一缕青丝一缕魂的诗句 珊的诗句 含荷花的诗句 对仗的诗句大全 忠孝不能两全的诗句 有黄花的诗句 形容各奔东西的诗句 木字的诗句 浩然之气的诗句 关于茶园的诗句 江南园林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