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暮秋的诗句 >

关于暮秋的诗句

关于关于暮秋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暮秋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暮秋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关于暮秋的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关于暮秋的诗句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关于暮秋的诗句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关于暮秋的诗句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关于暮秋的诗句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关于暮秋的诗句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关于暮秋的诗句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关于暮秋的诗句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关于暮秋的诗句

  •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三闾庙》

    霜降水痕收,迅池塘犹暮秋。——高明《商调·二朗神》

    巴江暮秋末,霜降千林空。——晁公溯《巴江》

    若把悲愁情绪较,蚤秋不似暮秋深。——吴潜《九用喜雨韵三首·家乡千里隔千岑》

    置酒高台上,薄暮秋风至。——李益《来从窦车骑行》

    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王维《赠祖三咏》

    篷雨延乡梦,江风阻暮秋。——杜牧《晚泊》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李白《登新*楼》

    暮秋沾物冷,今日过云迟。——杜甫《雨四首》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过三闾庙》

    日暮秋风吹野花,上清归客意无涯。——戴叔伦《赠韩道士》

    高亭凭古地,山川当暮秋。——韦应物《襄武馆游眺》

    终日碧湍声自喧,暮秋黄菊花谁摘。——皇甫冉《寄刘方*》

    洛下闻新雁,江南想暮秋。——皇甫冉《寄江东李判官》

    日暮秋风吹野花,上清归客意无涯。——张泌《赠韩道士》

    宋玉亭前悲暮秋,阳台路上雨初收。——戎昱《题宋玉亭》

    日暮秋风起,关山断别情。——刘希夷《送友人之新丰》

    暮秋木叶已微丹,小雨萧萧又作寒。——陆游《秋雨·暮秋木叶已微丹》

    最好暮秋溪上路,柴门月色向人新。——陆游《述怀·宦游轻用不赀身》

    今日霜露冷,凛然悲暮秋。——陆游《初寒·今日霜露冷》

    山林闲寂归虽早,齿发衰残病已迟,努力及时谋自适,锦囊多贮暮秋诗。——陆游《出游·渔村酒市本无期》

    凄凉怀古地,惨澹暮秋天。——陆游《步至湖上寓小舟还舍·凄凉怀古地》

    暮秋风雨暗江津,不下书堂已过旬。——陆游《戏咏闲适·暮秋风雨暗江津》

    风雨萧萧欲暮秋,独携孤剑塞垣游。——韦庄《送人游并汾》

    树色川光入暮秋,使车西发不胜愁。——黄滔《南海幕和段先辈送韦侍御赴阙》

    下水复上水,暮秋仍早秋。——赵蕃《舟行·下水复上水》

    行路悠悠自有诗,君行况乃暮秋时。——赵蕃《在伯考试未归有怀》

    绿竹人家*小塘,暮秋村酿熟村场。——赵蕃《朱村道中》

    亦曾忧羁旅,他乡迫暮秋。——苏轼《老人行》

    日暮秋风急,雀声檐上集。——梅尧臣《代内答》

    亦曾忧羁放,他乡迫暮秋。——宋无名氏《老人行》

    西北浮云卷暮秋,太行南麓照封丘。——范成大《太行》

    可怜日暮秋雨来,惊散一庭金翠羽。——刘垕《玉树谣》

    江哀汉怒此争流,断送愁人又暮秋。——郑孝胥《汉江秋望图·其二》

    暮秋简介

    暮秋是指秋末,农历九月。 三国 魏曹植《迷迭香赋》:“芳暮秋之幽兰兮,丽昆仑之芝英。”《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梁元帝《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说唐》第三回:“这时正值暮秋天气,西风飒飒。”冯至《伍子胥》七:“时节正是暮秋,但原野里的花草,仍不减春日的妩媚。”

[阅读全文]...
  • 唐诗《暮秋独游曲江》解读

  • 唐诗
  • 唐诗《暮秋独游曲江》解读

      【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植物花卉,荷花,荷叶,春恨,秋恨

      【名句】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出处】

      唐诗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译注】

      荷叶初生时,春恨已生。荷叶枯时,秋恨又成。

      【说明】

      李商隐妻子王氏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秋病故,此篇当为李商隐大中十一年(857)秋暮独游曲江之作。此诗前二句写荷叶的“生”与“枯”,暗示人生的变化;后二句感叹尽管自己此身尚存此情长在,无奈逝者已矣,格调无限凄惋,将前两句所蕴含的绵绵深情推向无以复加的新境。

      【赏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诗的开头便用沉重的语气诉说作者内心的憾恨。这两句把无情的荷叶化为有情之物,仿佛荷叶的生、枯都与诗人的哀思有关。句中春生、秋枯,恨生、恨成映衬对比,更丰富了诗的内涵。这样,诗的前半从语气、字句、修辞、写法诸方面无不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悼亡的沉痛之情。连用两个“荷叶”,说明荷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之重。这首诗一般认为是作者悼念亡妻所作,也有人认为诗中别有一段爱情故事。

      相传李商隐与王氏结合以前,曾有一恋人,小名叫“荷花”。荷花天生丽质,清秀可人,心地善良淳朴;李商隐相貌出众,才华横溢。两人情投意合非常恩爱。后来“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回天无术,只能日夜在病榻前陪伴“荷花”。随着病情的加重,一朵娇艳的“荷花”不幸早早地凋零了。“荷花”的早逝,给诗人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后来诗人每见到湖塘里的荷花,心中便泛起阵阵忧伤,他自始至终也不能忘记那清秀美丽的“荷花”姑娘。更多有关荷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深知身在情长在”,这是呕心沥血的`一句心声,更像是诗人对逝去的爱人许下的誓言,无限凄惋,将前两句所蕴含的绵绵深情推向无以复加的诗境。末句,由情转景,他似乎在怅望水声,而不是在听水声,视听错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痛至极。以景作结,诗虽然戛然而止,而情却如曲江流水,悠悠不尽,更加衬托了悲的无垠,情的绵长。

[阅读全文]...
  • 暮秋枉杜甫的诗词原文

  • 杜甫
  • 暮秋枉杜甫的诗词原文

      暮秋枉 杜甫 唐

      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虚名但蒙寒温问,

      泛爱不救沟壑辱。齿落未是无心人,舌存耻作穷途哭。

      道州手札适复至,纸长要自三过读。盈把那须沧海珠,

      入怀本倚昆山玉。拨弃潭州百斛酒,芜没潇岸千株菊。

      使我昼立烦儿孙,令我夜坐费灯烛。忆子初尉永嘉去,

      红颜白面花映肉。军符侯印取岂迟,紫燕騄耳行甚速。

      圣朝尚飞战斗尘,济世宜引英俊人。黎元愁痛会苏息,

      夷狄跋扈徒逡巡。授钺筑坛闻意旨,颓纲漏网期弥纶。

      郭钦上书见大计,刘毅答诏惊群臣。他日更仆语不浅,

      明公论兵气益振。倾壶箫管黑白发,舞剑霜雪吹青春。

      宴筵曾语苏季子,后来杰出云孙比。茅斋定王城郭门,

      药物楚老渔商市。市北肩舆每联袂,郭南抱瓮亦隐几。

      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鸟雀苦肥秋粟菽,

      蛟龙欲蛰寒沙水。天下鼓角何时休,阵前部曲终日死。

      附书与裴因示苏,此生已愧须人扶。致君尧舜付公等,

      早据要路思捐躯。

[阅读全文]...
  •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全诗翻译及赏析

  •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全诗翻译及赏析

      《暮秋独游曲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根据自己情感经历写成的。李商隐是泾川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人称他是个多情郎,有多首荷诗赠予心上人。世上争艳,万紫千红,为何李商隐如此钟情于荷花呢?原来,这其中还有一段美丽感伤的爱情故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全诗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洪水声。

      大意是:春天荷叶初生时生气勃勃,深秋时荷叶枯黄一片凄凉。我这才知道只有它茂盛时才那么有风情,现在只能听着那长流不息的曲江流水声而独自怅然。

      如果将此当作诗人怀念情人诗也可翻译为:

      在春天荷叶初萌芽时与你相遇,

      你像荷花一样凋零了,留下的是一片悲凉。

      只要我身在世间,对你的情意就不会泯灭,

      那长流不尽的曲江水啊,给人带来多少惆怅。

      作者简介: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经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但是没有官方的属籍文件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县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阳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县令。

      赏析:

      荷叶方生,碧绿喜人,而伤春之恨已与之伴生,待到荷叶枯时,惨淡萧条,不复美艳,则一切芳菲美好事物之被摧残已成定局,秋恨乃彻底铸成而情缘绝无复苏之可能。这种恨是缘自对美好事物刻骨铭心的爱。“深知”二句更为深情。对诸般恨事带来的困扰,并非挣扎排斥,而是视为与身相伴的生命的一部分。“怅望江头江水声”,斯人斯情已与江水融汇,既不断流变更新,亦永无休止之日。读此诗最能体会到李义山的深情与执着。深感情苦,而不以为苦。相比之下,似乎说“衣带渐宽终不悔”,还不免有点浅表化。清人程梦星云:“‘身在情长在’一语最为凄婉,盖谓此身一日不死,则此情一日不断也。”“江头江水声”,不说“听”而说“望”,传出目滞神迷、怅然茫然的情态,人物与环境浑为一体,最富神味。

      典故

      唐诗人李商隐是泾川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人称他是个多情郎,有多首荷诗赠予心上人。世上争艳,万紫千红,为何李商隐如此钟情于荷花呢?原来,这其中还有一段美丽感伤的爱情故事。

      相传李商隐与王小姐相恋结合以前,曾有一恋人,小名叫“荷花”。荷花天生丽质,清秀可人,心地善良淳朴。李商隐年青有为,相貌出众,才华横溢。两人情投意合非常恩爱。在“荷花”的陪读下,李商隐的才学进步很快,两人一起渡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时光。就在李商隐快要进京赶考的前一个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回天无术,只能日夜在病塌前陪伴“荷花”。随着病情的加重,一朵娇艳的“荷花”不幸早早地凋零了。“荷花”的早逝,给诗人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后来诗人每见到湖塘里的荷花,心中便泛起阵阵忧伤。他自始至终也不能忘记那清秀美丽的“荷花”姑娘。《暮秋独游曲江》中:“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意思是说荷叶初生时相遇恋人,不久分离,春恨已生。荷叶枯时恋人辞世,秋恨又成。只要身在人世,对伊的情意,地久天长永存。多少惆怅,只有那

      流不尽的江水声。所以,“翠减红衰愁煞人”是面对荷花,写缅怀“荷花”的内心悲戚。不论这个传说真实与否,多情文士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与荷花结缘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

[阅读全文]...
  • 《暮秋山行》赏析

  • 暮秋山行原文: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暮秋山行赏析:

      这首诗写暮秋山行的所见所感。

      诗的开头就以“马”、“长坂”写山行,但并非写山间行走,而是写山间停歇。而且这种停歇又并非那种充满雅致逸兴的停歇,而是“疲卧”,以马的疲于山行,衬托了人的倦于奔波。接着,又以渡口西沉的斜阳来烘托诗人的心境。

      诗*四句写“暮秋”,是山行的环境。“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两句先以风吹空林来表现林的“空”,又以仿佛有人而实则无人来衬托林的“空”,幽深静寂的环境写得十分生动。“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正值秋日凉雨初霁,路上行尘不起。前两句从左右,这两句从上下将山间景色点染得更为幽静空寂。这四句所写的山色极其生动逼真,使人如临其境,就其本身而言,如唐代殷璠所说,是“宜称幽致”的,然而在此时此地,它所映衬的却是诗人空虚惆怅的心境。诗人之所以“卧”,并非由于山色幽雅宜人,而是由于千般烦恼与愁绪集于一身,是由于“疲”。

      以下由“千念”一转,写所感。此时正是岁暮时节,而迎萧瑟秋风,诗人百感交集,而其感情基调则是一“悲”字。以“千念”统领,说明诗人感触很多,这一切都由“暮节”而引发。“万籁”表明其声响之多,然而这一切音响只能越发触动诗人悲愁心绪。客观环境中的“万籁”,反衬主观心境中的“千念”。“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在这里,诗人用屈原诗意,以鶗鴂已鸣,芳草色陈,比喻盛时已过,年岁渐高,抱负难以施展;流露出对岁月,实际是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诗的最后两句在上文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处境:岁月已晚,而自己仍在异乡漂泊奔波。“远行”二字呼应题目“山行”,表现此行之遥远艰辛,同时暗示出远行奔波之毫无成就。诗人所疲于山行的原因,就在诗的这四句中说明了;而“苦辛”二字则为“暮秋山行”作了总的归结。

      这首诗将暮秋景色与山行所感紧密结合,使之相互衬托,从而突出了诗人倦于仕途奔波的心境。其中写山色四句,语句清新自然,描绘生动传神,意境幽远凄清,与全诗格调极为和谐。

[阅读全文]...
  • 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 暮秋独游曲江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赏析

      刘熙载《艺概·诗概》独推李商隐诗“深情绵邈”,这首悼念所爱者的小诗便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佳作。

      这首七绝虽都是律句,但句与句之间不尽符合粘对规则。作者故意让一二句之间不对,二三句之间不粘,并采用其独擅的字句重用的手法来叙事抒情。冯浩赞此“调古情深”,正说出了这首以律句所写的古绝,声调感怆悲凉,情思缠绵哀痛的特点。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诗一开头就用缓慢沉重的语气喃喃诉说起作者内心的憾恨。上、下句七字中有四字重复,类似的字句重用令人想起其七绝名篇《夜雨寄北》中关于“巴山夜雨”的吟咏,读来自有回环往复、似直而纡的情韵。这两句赋中寓比,把无情的曲江荷叶化为有情之物,仿佛荷叶的春生、秋枯都与诗人的哀思有关。句中春生、秋枯,恨生、恨成映衬对比,更丰富了诗的内涵。这样,诗的前半从语气、字句、修辞、写法诸方面无不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悼亡的沉痛感情。类斯情事在义山的悼亡诗中颇有可印证者,取以参读有助于对此诗内容旨意的理解。《房中曲》云:“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大中三年(849)春,王氏已患病。时义山因府主郑亚被贬,罢桂管幕职落魄返京。夫妻久别重逢,无语凝噎。了解义山长年飘泊,依人作游的经历,自会对其诗中“春恨生”的含意有较具体切实的理解。第二年,诗人为生计所迫,又不得不奔波千里,到徐州卢弘止幕府。《房中曲》又云:“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大中五年(851)春,义山徐幕罢归,补太学博士,在京与爱妻一起度过最后几个月的光阴。不幸王氏于秋天病殁。“柿叶翻时独悼亡”、“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这些悼亡诗名句,正可说明其“秋恨成”所指为何。“人世死前惟有别”,义山伉俪情深,却为着仕途生计夫妻常常在分离中,王氏遽尔病逝,这给诗人留下多大的憾恨。只有知人论世,才能比较确切地把握其中叙事抒情的内容。

      “深知身在情长在”一句无限凄惋,将前两句所蕴含的绵绵深情推向无以复加的诗境。如此一往情深的悼亡语,正如其作于东川的《属疾》诗所云:“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肠。”他也只不过暂存人世,最为伤心的是常常触绪成悲,哀思难禁。不过,这一句显得更为沉痛哀绝,唯《无题》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至情之语可以仿佛。诗情亦由此臻于极至的境界。

      前三句是至情语,结句则新境再展,转用婉曲语作收。又值幕秋之时,衰病垂幕的李商隐独游曲江,闻声起哀,触景伤情。“怅望江头江水声”,他似乎在怅望水声,而不是在听水声。表面的视、听错乱,深刻地反映了他内心的怅恨茫然。通感所谓声入心通,这里正说明其听觉、视觉、感觉的交融沟通。诗人所视、所听并不真切,唯是思潮翻腾,哀痛难忍。曲江流水引起他前尘如梦的回忆,往事难追的怅恨,逝者如斯的叹息。诗戛然而止,却如曲江流水有悠悠不尽之势。

[阅读全文]...
  • 南乡子.秋暮村居诗句理解赏析附答案

  • 理解
  • 南乡子.秋暮村居诗句理解赏析附答案

      南乡子。秋暮村居

      【清】|纳兰性德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乍逐横山时*远,东西。家在寒林独掩扉。

      【注】①荧荧:灯光闪烁之貌。元吴师道《桐庐夜泊》:灯光隐见隔林薄,湿云闪露青荧荧。

      (1)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2)简析一路空山万木齐中齐字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3、(1)此词描绘了秋暮时节一幅山村田园风光图。通过写红叶,寒溪、空山、万木、山峦参差、烟笼长堤、犬吠、鸡鸣、寒林村舍等意象,(2分)营造出一种静谧、疏朗、空旷的意境,透露出作者的欣喜、恬淡、闲适而又略显孤独的情感。(2分)

      【 解析】:对本题的回答要抓词中主要的意象,红叶说明是秋天,寒溪空山万木烟笼十里陂吠犬鸣鸡灯火,描绘出出一种静谧、疏朗、空旷的.山水田园景色;情感可通过满空迷等词语,再结合词的意境以及作者常识来理解。

      (2)】齐,布列(整齐)之意。(1分)一路行来,但见空谷寂静,遍山林木整齐布列。(1分)一个齐字,写出了木叶尽脱,山林空阔的暮秋山景。境界阔大,很有气势。(2分)

      【 解析】:先根据词理解齐在此句的具体含义布列(整齐),再说说本句的意思,最后说效果即可。

      赏析

      此篇以轻灵浑朴的笔调描绘出村野田园的风光情趣,读之犹如欣赏一幅优美安详,恬淡静谧的水墨山水画。景象由远及*,层次分明,动静相间,有声有色。其中洋溢着诗人陶然欣喜的情致,这在纳兰词中是少见的。

[阅读全文]...
  • 关于岁暮的诗句

  •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白居易《庭松》

    白头岁暮苦相思,除却悲吟无可为。——白居易《岁暮寄微之三首》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鲁迅《无题二首》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杜甫《垂老别》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杜甫《岁暮》

    搔首岁暮天,诗成悲有余。——张耒《送吕安礼》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岁暮衣食尽,焉得无饥寒。——白居易《赠友五首》

    岁暮景气干,秋风兵甲声。——孟郊《秋怀十五首》

    岁暮物万变,故情何不迁。——白居易《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荣华敌勋业,岁暮有严霜。——杜甫《壮游》

    老饯城东陌,悲分岁暮襟。——王安石《送张甥赴青州幕》

    岁暮望汉宫,谁在黄金屋。——白居易《续古诗十首》

    岁暮穷阴耿未已,人生会面难再得。——杜甫《久雨期王将军不至》

    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卢纶《送万巨》

    岂如凌霜叶,岁暮蔼颜色。——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

    人闲当岁暮,田野尚逢迎。——皇甫冉《与张諲宿刘八城东庄》

    远别新婚后,孤征岁暮时。——汪中《故家》

    骑驴索句当年事,岁暮骚人不自聊。——范成大《北门覆舟山道中》

    岁暮宣参军,辞如鲍昭逸。——梅尧臣《答宣阗司理》

    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罗隐《红叶》

    秋暮如京岁暮还,春来更堕药瓢间。——钱时《登蜀阜二首·秋暮如京岁暮还》

    有客不知其所往,岁暮江头雪三尺。——汪莘《题汪侍郎仲宗北山道院》

    人贫交旧疏,岁暮日月疾。——陈与义《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

    山深无事尚堪隐,岁暮不归何所为。——方回《寓杭久无诗长至后偶赋怀归五首呈仁仲实·天应知我厌驱驰》

    农家岁暮真堪乐,说向公卿未必知。——陆游《岁暮·小筑幽栖与拙宜》

    冰霜岁暮时,泽国更何为。——晁说之《寓高邮禅居寺》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东城高且长》

    白云深处寄生涯,岁暮生情赖此花。——司空图《歌者十二首》

    五湖复浩荡,岁暮有馀悲。——杜甫《幽人》

    对坐论岁暮,弦悲岂无因。——王昌龄《送韦十二兵曹》

    天寒行旅稀,岁暮日月疾。——杜甫《写怀二首》

    吾儿哀乃翁,岁暮忍羁旅。——陆游《寄子虡·老自安故乡》

    溪毛潢污未相弃,岁暮与君甘缊袍。——张耒《苏叔党吕知止许下见访叔党有诗戏赠以此奉答》

    幽山有桂树,岁暮方参差。——谢朓《阻雪连句遥赠和》

    原头鹡鸰如有知,应怜岁暮得同栖。——李东阳《四禽图·碧林红叶惊飞鸟》

    天长关塞寒,岁暮饥冻逼。——杜甫《别赞上人》

    惊鹊月明难自定,穷猿岁暮欲何归。——刘基《次韵和石末公悲红树》

    婚姻须岁暮,酒醴幸年登。——张耒《腊日四首·日暖村村路》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陶渊明《咏荆轲》

[阅读全文]...
  • 朝朝暮暮的爱情诗句大全(表达深爱对方的诗句)

  • 爱情,深爱
  •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据传,此诗为原为唐代时,流传于官窑瓷器作坊间的诗歌,作者并不详。

    虽然始作于官窑之内,然*将诗中大意,解为一言道尽两人相爱却难以相守的个中无奈辛酸,因时间,空间,难以善终的一段情爱悱恻缠绵。

    虽有强词之嫌,但这么来理解,不失为一桩美事。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卜算子》,无论任何时候来读,都有一种民歌之韵味蕴含其中。从其行文风格上,大白如话,又采用重叠回环,作者构词心思非一般巧妙。而与那些高亢激昂抑扬顿挫诗体不同,全诗语极极为*常,像是山间清风,娓娓道来,感情却愈发深沉挚真。

    以江水而起,以江水而高,以江水而落,相思意浓,绵延悠长。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且不论诗中所述背景,且不论诗中表述实为战乱时期,战士内心对家国、战友思念之情,以及对于久戍而难归的怨恨,尽管是被*误读,但长久以来,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被后世引用来形容夫妻情深,其实并不算是“错”,人皆有爱美之心,对于现实中的爱情,寄托于相安常伴一生,成为一种难得。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从整体风格来说,算是汉乐府民歌之中较为典型的一首言“情”歌。

    诗中主人为了心中执念,心中所爱,不惜以苍天为誓,干脆、直率地表达想要与意中人长相厮守的愿望,并堂而皇之摆出三种并不可能出现的自然景象,来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河覆灭、四季颠倒、天地一体。看似荒谬,看似离奇,恰正是情到深处,无以自拔的真实刻画。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词人借牛郎织女故事,映衬人间悲欢离合。据传,此词为秦观为官之前所作,其对象是邻村一位姑娘。兴许是命运捉弄,造化弄人,秦观与这位姑娘,未能如愿。后来,像大多数影视剧中的情节那样,男女主角有了重逢的机会,于是某年七夕时,有位词人叫秦观,写下鹊桥仙,略表思念。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开头一句:这是首咏物词。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那一年,元好问前去并州赴试,道路边遇一为捕雁者。

    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他所遇到的一件奇事:他设网捕雁,捕到一只,有一只脱网而逃。谁知脱网的那只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上空哀鸣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

    元好问看着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心绪难*。于是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将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号曰“雁丘”,并作《雁丘词》。

    但被后世所称道,恰恰正是起头那两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禽类如雁尚且如此,何况于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

    熙宁八年,正月二十,苏轼初到密州任知州。而当时的王弗,为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

    王弗聪慧贤敏,知书达礼,在苏轼面前,从来以其为尊。

    尽管王弗从小饱读诗书,可嫁给苏轼后,她并没有告诉苏轼自己读过书。只是每当苏轼看书有疑惑时,王弗才会在一旁,给予些观点,每每都使苏轼茅塞大开。当苏轼问王弗其他知识时,这才发现王弗并非只是闺阁中女。

    王弗不只是苏轼婚姻中举案齐眉的妻子,更是他的诤友。苏轼心高气傲,才情卓绝,高中为官后,不免有达官显贵前来拜访,而这时,王弗往往都会站在屏风后,对来人察言观色,以来人言谈举止来判定这个人是否值得夫君深交,并以此给予苏轼一些建议。可以说,王弗对于苏轼来说,真正的是贤内助。

[阅读全文]...
  • 描写暮雪的诗句大全

  • 描写暮雪的诗句大全

      (第一首)

      紫棠香袖韵幽娴,玉洁冰心展素颜,

      望月抒怀无限意,暮云缥缈向瀛寰,

      临江独唱渔舟晚,一曲清歌渡水潺,

      雪落千山人去远,何时伴得彩云还。

      (第二首)

      春临大地换新妆,暮雪山庄待客徉。

      山鸟争鸣齐奏曲,寒鸭戏水乱啄裳。

      桃花两树香篱院,翠柳一行掩画堂。

      廊外秋千微荡漾,亭前睡椅沐朝阳。

      (第三首)

      韵曲弦歌伴暮朝,联词咏赋度良宵。

      徜徉山水春风客,碾转烟霞秋月僚。

      幽谷竹溪聆鸟语,翠屏云黛听松涛。

      莫教沉浮迷醉眼,江湖笑傲荡篷篙。

      (第四首)

      暮光将敛云尤灿,雪盖依岚半入眠。

      山雨未来明若镜,庄湖映彩水含天

      (第五首)

      冷艳稥残妃子家,寒阶笼转寂灯华。

      西门日暮风吹雪,北苑时晡梅落花。

      别意芳心关阃闑,幽情凄怨托琵琶。

      歌中折柳何堪抚,长使危弦惊晚鸦。

      (第六首)

      自在随风不与争,漫天飘洒弄轻盈。

      春寒细诉萧萧意,夜静频传簌簌声。

      幽梦纷纭千里远,虚窗寂寞一宵明。

      有谁知我心牵绊,赋得新词暗恋卿。

      (第七首)

      山一树两苇三丛,暮雪祥云慧镜笼。

      墨撒诗辉犹未够,山庄纳赋各为荣。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关于暮秋的诗句 - 句子

关于暮秋的诗句 - 语录

关于暮秋的诗句 - 说说

关于暮秋的诗句 - 名言

关于暮秋的诗句 - 诗词

关于暮秋的诗句 - 祝福

关于暮秋的诗句 - 心语

推荐词条

描写明月中秋的古诗 秋天的古诗带词意 适合朗读古诗文的音乐 合理饮食与身体健康的古诗 枫桥夜泊的古诗注释 表示气质的古诗词 感谢妻子的付出的古诗词 含有智慧两字的古诗 形容古诗黄鹤楼的成语 勉励读书的七绝古诗 赞扬导师的古诗 讲一篇苏轼的古诗词 跟雨有关系的古诗 撞南墙的古诗 班会主题古诗中的故事 儿童关于中秋的古诗词 表达感谢爱人之情的古诗词 春天的自然风景古诗 描写思乡的古诗20个字 古诗形容同事的词语 形容天气好的古诗6 关于传承民俗的古诗 在古诗中含有颜色的 文人描写虾的古诗 李白的古诗练 古诗中形容大风的厉害 包含深刻哲理的古诗 古诗里好听的两个字 写秋雨冬雨的古诗词 有开和红的古诗词 和端午节有关的古诗带拼音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