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 >

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

关于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汉乐府诗集大全(汉乐府诗集赏析)

  • 第一节 关于乐府  什么是”乐府”?它的涵义是有演变的。两汉所谓乐府是指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如《文选》于骚、赋、诗之外另立”乐府”一门;《文心雕龙》于《明诗》之外又特标《乐府》一篇,并说”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便都是这一演变的标志。六朝人虽把乐府看成一种诗体,但着眼还在音乐上。至唐,则已撇开音乐,而注重其社会内容,如元结《系乐府》、白居易《新乐府》、皮日休《正乐府》等,都未入乐,但都自名为乐府,于是所谓乐府又一变而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有称词、曲为乐府的,则又离开了唐人所揭示出来的乐府的精神实质,而单从入乐这一点上出发,是乐府一词的滥用,徒滋混淆,不足为据。  乐府一名,最早见于汉初,惠帝时有”乐府令”,但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则始于武帝。作为一个供统治者点缀升*、纵情声色的音乐机关,汉乐府的任务,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它不同于后代的一个最大特点,或者说一项最有意义的工作,便是采集民歌。《汉书?札乐志》说:”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所谓采诗,即采民歌。同书《艺文志》更有明确的记载:  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这件事,在文学史上也是有其重要意义的。白居易说:”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采诗官》)其实,和周代一样,汉代也是采诗的。而从上引文献,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采诗的范围遍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比周代还要广。两汉某些头脑比较清醒的统治者较能接受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教训,也颇懂得反映人民意向的民歌民谣的作用,经常派遣使者”使行风俗””观纳民谣”,甚至根据”谣言单辞,转易守长”(《后汉书?循吏传叙》)。这种政治措施,说明当时乐府采诗虽然为了娱乐,但也有作为统治之借鉴的政治意图,即所谓观风俗,知薄厚;而在客观上也起了保存民歌的作用,使民歌得以集中、记录、流传。  据《汉书?艺文志》所载篇目,西汉乐府民歌有一百三十八首,这数字已接*《诗经》的”国风”,东汉尚不在内,但现存的总共不过三四十首。最早见于记录的是沈约的《宋书?乐志》,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有所增广。郭氏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下列十二类:(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曲辞,(4)横吹曲辞,(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7)舞曲歌辞,(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10)*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新乐府辞。,这个分类很全面,也系统。汉贵族乐章载在”郊庙”一类,全是文人所作,其中惟《郊祀歌》的某些作品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如《练时日》之创为三言体,《景星》等篇之多用七言句,《日出入》之通首作杂言。汉乐府民歌则主要保存在”相和”、”鼓吹”和”杂曲”三类中,相和歌中尤多。在音乐上,这三类也各具特色。相和是美妙的民间音乐,所谓相和,是一种演唱方式,含有”丝竹更相和”和”人声相和”两种意思;鼓吹曲则是武帝时吸收的北方民族的新声,当时主要用作军乐;杂曲只是一种声调失传的杂牌曲子。在写作年代上,郊庙歌辞中的《房中歌》最早,为高祖唐山夫人所作;鼓吹曲辞中的《铙歌十八曲》是西汉作品;相和歌则大部分产生在东汉,其中题为”古辞”的,几乎全是”汉世街陌谣讴”;杂曲年代最晚,已出现不少文人的五言作品,可以看出民歌的影响。  第二节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性  班固虽不曾把那一百三十八首西汉乐府民歌记录在《汉书》里,但对这些民歌却也作了很好的概括,这就是他说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从现存不多的作品看来,包括东汉在内,这一特色确是很显著。这些民歌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而且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它们广泛地反映了两*民的痛苦生活,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了两汉的政治面貌和社会面貌,同时还深刻地反映了两*民的思想感情。这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反抗。汉代土地兼并剧烈,阶级剥削和压迫又极惨重,农民生活异常痛苦。关于这一点,就是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也不能不承认:”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汉书?食货志》),甚至与牛马同栏出卖自身及妻子作奴婢。因此,在汉乐府民歌中有不少对饥饿、贫困、受迫害的血泪控诉。如《妇病行》所反映的便是在残酷的剥削下父子不能相保的悲剧: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寒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残酷的剥削,竟使得这个做父亲的不能不违背妻子临终时的千叮万嘱,忍心地抛弃了自己的孩子。《汉书?贡禹传》说:”武帝征伐四夷,重敛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困重,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由此可见,当时许多贫民还有因口赋钱而杀害亲生子的,抛弃子女的惨剧也必相当普遍,是有其典型意义的,并不足为异。诗言两三孤子,到市求乞的是大孤儿,啼索母抱的是小孤儿。”塞牖舍”之”舍”即徘徊空舍之”舍”。牖舍连文,看似重复,但正是汉魏古诗朴拙处,像舟船、觞杯、餐饭、晨朝、门户等连用的例子是很多的(诗歌中的这种复词,唐以后始告绝迹)。  由于破产,大量的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有的兄弟三人同在一个地主家干活,他们终岁劳动,却仍然衣不蔽体,如《艳歌行》:”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地主阶级的残酷性,也表现在对亲人的压榨、剥削上。这就是那著名的《孤儿行》所描写的。为了独占家财,兄嫂把亲骨肉看成奴隶,看成仇人,尽量役使他,折磨他,必欲置之死地。不是出外四处行贾,便是在家挑水、烧饭、看马、养吞、种瓜,什么都得干,而大冬天连双草鞋也穿不上。”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这是孤儿绝望的血泪控诉,也是作者和广大人民愤怒的谴责。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兄嫂的狠毒,实质上也揭露了剥削阶级凶恶的本来面目,并使我们看到私有财产制度是怎样把人变成了禽兽,这就是《孤儿行》的深刻意义。  《乌生》和《枯鱼过河泣》是两首奇特的寓言诗。通过乌鸦和枯鱼的遭遇曲折地表达了受迫害者的悲惨命运。《乌生》借中弹身死的乌鸦的自宽自解,指出即使是山中的白鹿、天上的黄鹄、深渊里的鲤鱼,也都难逃一死,不禁令人想起晚唐杜荀鹤的诗句:”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人民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因此在汉乐府民歌中也反映了人民对统治阶级尖锐的实际斗争行为。在这方面,《东门行》和《陌上桑》特别值得我们珍视,它们充分地体现了人民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精神。《东门行》写的是一个”犯上作乱”的穷老汉: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这首短诗形象地揭示了人民起来反抗的过程。”他家”四句是妻子的劝阻,在迷信的说法中也蕴藏着她对丈夫的爱情。”今非咄行”三句是丈夫的答辞,说是斩钉截铁。咄行,是说咄嗟之间即行,犹言”咄嗟即办”,也就是马上就走。这首民歌曾为晋乐所奏,但添上了”今时清廉,难犯教言,君复自爱莫为非”一类封建说教,又抽去了”白发时下难久居”,换上”*慎行,望君归”这样一条”温柔敦厚”的尾巴,这就把一个逼上梁山的老百姓涂改成为后来一般评论家所说的”贫士”,大大地削弱了诗的意义。  《陌上桑》则是通过面对面的斗争歌颂了一个反抗荒淫无耻的五马太守的采桑女子–秦罗敷,塑造了一个美丽、勤劳、机智、勇敢、坚贞的女性形象。这是一出喜剧,洋溢丰乐观主义的精神。全诗分三解,作者用别开生面的烘托手法让罗敷一出场就以她的惊人的美丽吸引着读者和观众: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写罗敷之美,不从罗敷本身实写,却从旁观者眼中、神态中虚摹,是有独创性的。这段描写,不仅造成活泼泼的喜剧气氛,同时在结构上也为那”五马立踟蹰”的”使君”作了导引。第二解是诗的主旨所在,写使君的无耻要挟和罗敷的断然拒绝:”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第三解写罗敷夸说自己的夫婿的事功和才貌,则又是一种机智的反击。这段夸说,也表现了作者的爱憎,罗敷越说越高兴,那使君自然越听越扫兴。”座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喜剧便是在这种充满胜利快感的哄堂大笑中结束。汉时太守(使君),照例要在春天循行属县,说是”观览民俗”、”劝人农桑”,实际上往往”重为烦扰”(见《汉书?韩延寿传》)、《后汉书?崔骃传》。《陌上桑》所揭露的正是当时太守行县的真像,所谓”重为烦扰”的一个丑恶方面,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它并不是什么故事诗,更不是由故事演变而来的故事诗,而是一篇”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活生生现实作品。  (二)对战争和徭役的揭露。在这一方面汉乐府民歌也有不少杰作。汉代自武帝后,长期的对外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因此有的民歌通过战死者的现身说法揭露了战场的惨象和统治阶级的残忍与昏庸,如《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用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全篇都托为战死者的自诉,”为我谓乌”数句尤奇,真是想落天外。战死沙场,暴骨不葬,情本悲愤,却故作豪迈慷慨语,表情愈深刻,揭露也愈有力。”梁筑室”四句,追叙战败之因,见死得冤枉。  《十五从军征》则是通过一个老士兵的自述揭露了当时兵役制度的黑暗: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汉代兵役制度,据当时官方的规定是:民年二十三为正卒,一岁为卫士,一岁为材官、骑士,五十免兵役。但这首民歌却揭穿了统治阶级的欺骗,诗中的主人公足足服了六十五年的兵役,而穷老归来,仍一无抚恤,他的悲剧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八十始得归”,这并不是什么夸张的说法,而是客观真实。《宋书》卷一百载沈亮对宋文帝说:”伏见西府兵士,或年几八十,而犹伏隶,或年始七岁,而已从役。”可见这种现象,不独汉代,而是历代都有的。  我们知道,战争通常是和徭役分不开的,因此,在汉乐府民歌中出现了不少流亡者的怨愤的呼声。他们有的是无家可归,如《古歌》:  秋风萧萧愁*,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林何修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诗中提到”胡地”,显然与战争有关。《悲歌》更明言”欲归家无人”,只能是”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他们有的虽并非家中无人,却又是妻离子散。如《饮马长城窟行》便是写的一个妻子为了寻求她的丈夫而辗转流徙在他乡的。”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读这些诗句,不禁令我们联想起唐人张仲素的《秋闺思》:”欲寄征人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在封建社会,人民所受的苦难往往是相*似的。  此外,《东光》一篇也是反对默武战争的,但含有游子思家的情调,士兵们并自称”游荡子”:”诸军游荡子,早行多悲伤。”由此看来,在流亡者的怀乡曲中当有不少士兵的作品,上述《古歌》等就很可能是。  (三)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的*。汉代自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封建礼教的压迫也就随之加重。在”三从””四德””七去”等一系列封建条文的束缚下,妇女的命运更加可悲。因此,在汉乐府民歌中我们很少读到像《诗经》的”国风”所常见的那种轻松愉快的男女相悦之词,只有《江南》是个例外。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乐府古题要解》说:”江南古词,盖美芳辰丽景,嬉游得时也。”可能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古人常以莲象征爱情,以鱼比喻女性。它可能是武帝时所采《吴楚汝南歌诗》。  但是,更多的还是弃妇和怨女的悲诉与*。有的因无辜被弃,对喜新厌旧的”故夫”提出了责难,如《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馀。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此篇向来列入古诗,其实是”缘事而发”的民歌。张玉谷说:”通章问答成章,乐府中有此一体,古诗中仅见斯篇。”(《古诗赏析》卷四)可见即从表现手法上也可以看出它不会是文人的抒情诗。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弃妇是如何冤屈:她勤劳、能干、柔顺,但她还是被弃了。作者巧妙地通过”故夫”自己的招供揭示了他的丑恶的灵魂。不难想象:那个新人的命运并不会比故人好些。  有逆来顺受的弃妇,但也有敢于反抗夫权,对三心二意的男子毅然表示”决绝”的女性,如《白头吟》。诗一开头就说:”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用雪月表明自己的光明纯洁,而对方之卑鄙龌龊也就不在话下。切身的痛苦使得诗的主人公正确地提出了”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爱情理想。然而在那恋爱不自由、婚姻不自由的情况下,这理想是无法实现的。这个倔强的女子终于不能不伤心得落泪原因就在此。  为了追求并实现”愿得一心人”的爱情理想,在这类恋歌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用火一般的热情和实际行动大胆地冲破礼教束缚的另一类型的女性。这就是《铙歌十八曲》中的《有所思》和《上邪》所表现的。《有所思》的女主人公曾追叙和爱人初会时的情况:”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可见他们是自由结合,根本没理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一套。也正因为是这样,所以当她听说爱人”有他心”后,便遏不住心头的怒火,我们看:”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爱是真爱,恨也就是真恨。”勿复相思”二句是转折语,想起对方*日说尽相思的话,更觉可恨,与《诗经?氓》中”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同一声口。《上邪》所表现的感情更为强烈: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是女子呼天以为誓。”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确是”短章中神品”。唐代民间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一首,则连用六事,与此极相似。但是,在男女不*等的历史条件下,真正的自由恋爱也是说不上的,被牺牲的往往是女子。  除上述三方面的作品外,汉乐府民歌中还保存有少数讽刺统治者卖官的政治丑剧和权门豪家的荒淫生活的。前者如《长安有狭邪行》:”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便是刺的卖官鬻爵。卖官之风,西汉已有,但不如东汉之甚。《后汉书?桓帝纪》和《灵帝纪》都有公开”占卖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的记载,灵帝并”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因而出现了无官职而有官服的所谓”衣冠仕”的怪现象。又诗言”仕洛阳”,洛阳乃东汉首都,也足证应该是东汉时作品。后者如《相逢行》,极力摹写那个少年家庭如何荣华富贵,好像是句句恭维、钦羡,其实是句句溪落,是另一种讽刺手法。对较好的官吏,民歌也有表扬,如《雁门太守行》写和帝时洛阳令王涣的政绩,表现了人民的爱憎分明。东汉乐府继续采诗,这也是一个明证。  总之,通过汉乐府民歌,我们可以听到当时人民自己的声音,可以看到当时人民的生活图画,它是两汉社会全面的真实的反映。它继承并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第三节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性  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这一特色是由它的”缘事而发”的内容所决定的。在《诗经》中我们虽然已可看到某些具有叙事成分的作品,如《国风》中的《氓》、《谷风》等。但还是通过作品主人公的倾诉来表达的,仍是抒情形式,还缺乏完整的人物和情节,缺乏对一个中心事件的集中描绘,而在汉乐府民歌中则已出现了由第三者叙述故事的作品,出现了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和比较完整的情节,如《陌上桑》、《东门行》,特别是我们将在下一节叙述的《孔雀东南飞》。诗的故事性、戏剧性,比之《诗经》中那些作品都大大地加强了。因此,在我国文学史上,汉乐府民歌标志着叙事诗的一个新的更趋成熟的发展阶段。它的高度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  (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有的采用对话的形式,如《陌上桑》中罗敷和使君的对话,《东门行》中那个妻子和丈夫的对话,都能表现出人物机智、勇敢、善良等各自不同的性格。《上山采蘼芜》和《艳歌行》的对话也很成功。如果和《诗经》的《国风》比较,就更容易看出汉乐府民歌这一新的特色。对话外,也有采用独白的,往往用第一人称让人物直接向读者倾诉,如《孤儿行》、《白头吟》、《上邪》等。汉乐府民歌并能注意人物行动和细节的刻划。如《艳歌行》用”斜柯西北眄”写那个”夫婿”的猜疑;《妇病行》用”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写那个将死的病妇的母爱;《陌上桑》用”捋髭须”、”著绡头”来写老年和少年见罗敷时的不同神态;《孤儿行》则更是用一连串的生活细节如”头多虮虱”、”拔断蒺藜”、”瓜车翻覆”等来突出孤儿所受的痛苦。由于有声有色,人物形象生动,因而能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二)语言的朴素自然而带感情。汉乐府民歌的语言一般都是口语化的,同时还饱含着感情,饱含着人民的爱憎,即使是叙事诗,也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故应麟说:”汉乐府歌谣,采摭闾净,非由润色;然而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而能远,天下至文,靡以过之!”(《诗薮》卷一)正说明了这一语言的特色。汉乐府民歌一方面由于所叙之事大都是人民自己之事,诗的作者往往就是诗中的主人公;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和他所描写的人物有着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生活体验,所以叙事和抒情便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做到”浅而能深”。《孤儿行》是很好的范例:  孤儿生,孤儿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手如错,足下无菲。怆怆履霜,中多蒺藜。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泪下渫渫,清涕累累。冬无复襦,夏无单衣。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春气动,草萌芽。三月蚕桑,六月收瓜。将是瓜车,来到还家。瓜车翻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愿还我蒂,兄与嫂严,独且急归,当兴校计。”乱曰: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宋长白《柳亭诗话》说:”病妇、孤儿行二首,虽参错不齐,而情与境会,口语心计之状,活现笔端,每读一过,觉有悲风刺人毛骨。后贤遇此种题,虽竭力描摹,读之正如嚼蜡,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也。”这话很实在,并没有冤枉”后贤”,但他还未能指出这是一个生活体验的问题。《孤儿行》对孤儿的痛苦没有作空洞的叫喊,而着重于具体描绘,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特点。  (三)形式的自由和多样。汉乐府民歌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长短随意,整散不拘,由于两汉时代紧接先秦,其中虽有少数作品还沿用着《诗经》古老的四言体,如《公无渡河》、《善哉行》等,但绝大多数都是以新的体裁出现的。从那时来说,它们都可以称为新体诗。这新体主要有两种:一是杂言体。杂言,《诗经》中虽已经有了,如《式微》等篇,但为数既少,变化也不大,到汉乐府民歌才有了很大的发展,一篇之中,由一二字到八九字乃至十字的句式都有,如《孤儿行》”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便是十字成句的。而《铙歌十八曲》全部都是杂言,竟自成一格了。另一是五言体。这是汉乐府民歌的新创。在此以前,还没有完整的五言诗,而汉乐府却创造了像《陌上桑》这样完美的长篇五言。从现存《薤露》、《蒿里》两篇来看,汉乐府民歌中当有完整的七言体,可惜现在我们已看不到了。丰富多样的形式,毫无疑问,是有助于复杂的思想内容的表达的。  (四)浪漫主义的色彩。汉乐府民歌多数是现实主义的精确描绘,但也有一些作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如抒情小诗《上邪》那种如山洪爆发似的激情和高度的夸张,便都是浪漫主义的表现。在汉乐府民歌中,作者不仅让死人现身说法,如《战城南》,而且也使乌鸦的魂魄向人们申诉,如《乌生》,甚至使腐臭了的鱼会哭泣,会写信,如《枯鱼过河泣》: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所有这些丰富奇特的幻想,更显示了作品的浪漫主义的特色。陈本礼《汉诗统笺》评《铙歌十八曲》说:”其造语之精,用意之奇,有出于三百、楚骚之外者。奇则异想天开,巧则神工鬼斧。”其实,并不只是《铙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陌上桑》。从精神到表现手法都具有较明显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因素。诗中的主人公秦罗敷,既是来自生活的现实人物,又是有蔑视*、反抗*的民主精神的理想形象。在她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和高贵品质。十分明显,如果没有疾恶如仇的现实主义和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这两种精神的有机结合,以及现实主义的精确描绘和浪漫主义的夸张虚构这两种艺术方法的相互渗透,是不可能塑造出罗敷这一卓越形象的。尽管这种结合,是自发的、自然而然的,但作为一种创作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  第四节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诗前小序说: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这,为诗云尔。  这几句话告诉了我们许多事:故事发生的时代、地点、男女主角的姓名,以及诗的作者和时代。这说明徐陵必有所据,才能这样言之凿凿。尽管由长期流传到最后写定,难免经过文人们的修饰,但从作品总的语言风格及其所反映的社会风尚看来,仍然可以肯定它是建安时期的民间创作。只以太守求婚刘家一端而论,这在门第高下区分禁严的六朝就是不能想象的事情。  《孔雀东南飞》深刻而巨大原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在于: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烈地歌颂了兰芝夫妇为了忠于爱情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并最后表达了广大人民争取婚姻自由的必胜信念。由于它所提出的是封建社会里一个极其普遍的社会问题,这就使得这一悲剧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感动着千百年来的无数读者。  《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来表现反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首先我们感到作者以无限同情的笔触全神贯注地从各方面来刻划刘兰芝这一正面人物。作者写她如何聪明美丽、勤劳能干、纯洁大方,特别是自始至终突出了她那当机立断、永不向压迫者向恶势力示弱的倔弱性格。在”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的无理压迫下,她知道在焦家无法活下去,她起来斗争了,她主动向仲卿提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在封建社会,被遣是最不体面最伤心的事情,但当兰芝”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时,却表现得那么镇定从容,没掉一滴泪,没有流露出一点可怜相。当她被遣回家,阿兄摆出封建家长的身份逼迫改嫁,阿母又不肯作主,她知道娘家也呆不下去,决定的时刻已经到来,于是内怀死志,而外示顺从,索性一口答应:”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从而摆脱了家人的提防,得以和仲卿密定死计,并最后达到誓死反抗的目的。正是这种倔强性格和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使刘兰芝成为古典文学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其次,对另一正面人物焦仲卿,作者也作了真实的描绘。他和兰芝不同,所受的封建礼教影响较深,又是个府吏,因此性格比较软弱。但他是非分明,忠于爱情,始终站在兰芝一边,不为母亲的威迫利诱所动摇,并不顾母亲的孤单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罪名”,终于走上以死殉情的彻底反抗的道路:”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仲卿和兰芝虽”同是被逼迫”,但二人处境毕竟不尽相同。兰芝一无牵挂,仲卿则思想感情上不能不发生某些矛盾,自缢前的”徘徊”是他应有的表现。  反面人物焦母和刘兄,是封建礼教和宗法势力的代表。作者虽寥寥几笔,着墨不多,但其狰狞可恶,已跃然纸上。这些反面人物也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概括出来的,同样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孔雀东南飞》是怎样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呢?这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个性化的对话。对话,上述乐府民歌中已不少,但在《孔雀东南飞》中更有所发展,贯串全诗的大量的对话,对表现人物性格起了重大的作用。兰芝和仲卿的大段对话不用说,即使是焦母、刘兄的三言两语也都非常传神。如”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便活活画出这两个封建家长的专横面目。  第二是注意人物行动的刻划。如用”捶床便大怒”写焦母的泼辣,用”大拊掌”写刘母的惊异和心灰意冷。这种刻划,在兰芝身上更加明显。特别值得我们玩索的是写兰芝”严妆”一段。被遣回家,原是极不光彩、极伤心的事,但作者写兰芝却像做喜事一样地着意打扮自己,这就不仅巧妙地对兰芝的美丽借此作了必要的补叙,并为下文县令和太守两度求婚作张本,而且有力地突出了兰芝那种坚忍刚毅、从容不迫的性格。但是,由于对丈夫的爱,兰芝内心是有矛盾的,所以作者写兰芝严妆时用”事事四五通”这一异乎寻常的动作来刻划她欲去而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复杂的心情。此外,如用”进退无颜仪”来写兰芝这样一人爱好爱强的女性回到娘家时的尴尬情形,用”仰头答”来写兰芝对哥哥的反抗,用”举手拍马鞍”来写兰芝最后和仲卿会面时的沉痛,所有这些,都大大地驾驶了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第三是利用环境或景物描写作衬托、渲染。如写太守迎亲一段,关于太守的气派真是极铺张排比之能事。但并不是为铺张而铺张,而是为了突出这一势利环境用以反衬出兰芝”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德和爱情。这种豪华宝贵,正是一般人,包括兰芝的母亲和哥哥在内所醉心的。关于景物描写。如用”其日牛马嘶”来渲染太守迎亲那天的热闹场面,用”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来造成一种悲剧气氛,也都能从反面或正面衬托出人物的悲哀心境。  第四个艺术特点是运用抒情性的穿插。在长达一千七百多字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里面,作者的话是很少的。但是,在关键性的地方,作者也情不自禁而又不着痕迹地插上几句。如当兰芝和仲卿第一次分手时,作者写道:”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又如当兰芝和仲卿最后诀别时,作者写道:”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作者已和他的主人公融成一体了,他懂得他的主人公这时的心情,因而从旁代为表白他们在彼此对话中无法表白的深恨沉冤。这些抒情性的穿插,也是有助于对人物的处境和心情的深入刻划的。诗的结语”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虽用了教训的口吻,明白宣布写作的目的,但并不令人起反感,也正是由于其中充满着作者的同情,带有强烈的抒情性。  前面说过,汉乐府民歌的某些作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和现实主义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结合。这也是《孔雀东南飞》一个不容忽视的艺术特点。诗的末段,用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向,日夕和鸣,来象征焦仲卿夫妇爱情的不朽。这是对叛逆的歌颂,对斗争的鼓舞,也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从精神到表现手法,它都是浪漫主义的。我们知道,在民间流行的有关夫妻殉情的故事中,这类优美的幻想是颇不少的,如韩凭夫妇、陆东美夫妇,以及晋以后流行的梁、祝化蝶等。但见于诗歌,《孔雀东南飞》却是最早的。  此外,语言的生动活泼,剪裁的繁简得当,结构的完整紧凑,也都是这篇伟大的叙事长诗的艺术特色。由于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孔雀东南飞》影响之深远也是独特的。自”五四”运动一直到*后,它还不断地被改编为各种剧本,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第五节 汉乐府民歌的影响  汉乐府民歌继承并发展了周代民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它更广泛、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对后代诗歌也有其更具体、更直接的巨大影响。许多作品都起着示范性的作用。  这种影响,首先就表现在它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上。这种精神象一根红线似的贯串在从建安到唐代的诗歌史上,俨然形成一条以乐府为系统的现实主义传统。它们之间的一脉相承的关系是如此明晰,以至于我们可以用线条作出如下的表述:  缘事而发”(汉乐府民歌)-“借古题写时事”(建安曹操诸人的古题乐府)-“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杜甫创作的新题乐府)-“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  由借用汉乐府旧题到摆脱旧题而自创新题,由不自觉或半自觉的学*到成为一种创作原则,由少数人的拟作到形成一个流派、一个运动,这说明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诗人的影响还是愈来愈显著的。  当然,事物的发展不会是直线的上升,文人们继承和发扬汉乐府的精神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在最初阶段他们并无认识,甚至敌视它,如哀帝时诏罢乐府,实际上便只是排斥民歌;到东汉初期,虽有所认识,却还未能将这一精神贯彻到创作中去,比如班固虽指出了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特色,但他的《咏史》诗却不是这样的作品,稍后的张衡《同声歌》也一样。直到东汉后期才有个别中下层文人从事学*,如辛延年的《羽林郎》。而在建它以后,也还出现过低潮,特别是当齐梁*占统治地位时期,汉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更是不绝如缕。但从总的趋势看来还是一直在发展。作为这一发展的*的,便是中唐的新乐府运动。《乐府诗集》将”新乐府辞”列为最后一类,其用意即在指明这一发展的结穴或顶点之所在。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如前所述,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形式是杂言体与五言体。杂言体在当时尚未引起文人们的注意,但自建安后,它的影响已日趋显著。如曹操的《气出唱》、曹丕的《陌上桑》、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等,便都是杂言,至鲍照《行路难》,尤其是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战城南》等歌行更是极杂言之奇观,也莫不导源于汉乐府。五言体的影响,比之杂言更早也更大。据现有文献,可以肯定,文人拟作五言诗是从东汉初就开始了的,如班固《咏史》。东汉中叶后则拟作益多,有的有主名,但更多的是无名氏的抒情诗,如《古诗十九首》等。到汉末建安,更出现了一个”五言腾踊”的局面,自此以后,五言一体遂取《诗经》的四言、《楚辞》的骚体而代之,一直成为我国诗史上一种重要的传统形式。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诸如人物对话或独白的运用,人物心理描写和细节刻划,语言的朴素生动等,都成为后代一切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人的学*榜样。仇兆鳌评杜甫”三吏””三别”说:”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设为问答,此’三吏”三别’诸篇所自来也。”这是不够正确的。因为陈琳的这种表现手法也是从汉乐府民歌学来的,而且”设为问答”,也只是一端。汉乐府民歌反映现实、批判现实通常是通过对现实作客观的具体的描绘,但有时也在诗的末尾揭示出写作的目的,这对于后来白居易的”卒意显其志”也有所启发。至于李白的抒情诗中那些出人意表的浪漫主义的幻想和夸张,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它和汉乐府民歌的渊源关系。  第六节 汉代民谣  汉代除乐府民歌外,还有不少未经当时乐府采集而不曾入乐的徒歌和谣谚。这些谣谚,是当时社会现实最尖锐、最直接、最迅速的反映,都是有的放矢,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在这些谣谚中,有的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奢侈,如《天下为卫子夫歌》: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卫子夫是*阳公主家的歌女,后来做了汉武帝的皇后,她的弟弟卫青也做了大将军,”贵震天下”,人民因而唱出了这首歌。又如《五侯歌》:  五侯初起,曲阳最怒。坏决高都,连竟外杜。土山渐台西*。  汉成帝封外戚王谭等五人为侯,因”同日受封,故世谓之五侯”。《汉书?王商传》说:”自宣、元、成、哀,外戚兴者,许、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将,穷贵极富,见其位矣,未见其人也。”这首歌谣正反映了汉代外戚骄横这一历史特点。  民谣中,也有抨击当时政治的腐败的,如《顺帝末京都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又《桓灵时童谣》: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  前一首讽刺东汉外戚权臣梁冀的作威作福,”死道边”指李固,”反封侯”指胡广等人(见《后汉书?五行志》),但有其高度的典型性。后一首讽刺当时选举之滥,有名无实。  此外,还有控诉官吏的贪污勒索的,如《刺巴郡守歌》: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披衣出门迎,府记欲得钱。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思往从邻贷,邻人已言匮。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有的则揭露战争的破坏生产和兵役的不均*,如东汉桓帝时《小麦童谣》: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后汉书·五行志一》说桓帝元嘉中,凉州诸羌反,大为民害,”中国益发甲卒,麦多委弃,但有妇女获刈之”。老百姓男的拼命作战,女的在家生产,而官僚地主们却只不过用剥削得来的钱”买马具车”,这就难怪老百姓要怒形于色了。鼓咙胡,史家解释为”不敢公言,私咽语”,其实其中正包藏着一触即发的怒火。不久,黄巾大起义也就爆发了。  民谣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自具艺术特点。虽形式比较简单,语言也较少加工,但短小精悍,往往一针见血,具有匕首投枪的作用。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有的直叙其事,有的使用比喻或隐语,有的老辣,有的又很幽默。它对后代文人诗也有一定的影响,即如杜甫《大麦行》:”问谁腰镰胡与羌”,一句中自具问答,便是本于《小麦童谣》的。

[阅读全文]...
  • 汉乐府诗集

  •   1、《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2、《病妇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

      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

      闭门塞牍,舍孤儿到市。

      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

      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

      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

      “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3、《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

      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独徘徊。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

      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臣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4、《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5、《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6、《有所思》

[阅读全文]...
  • 汉乐府诗大全

  •   1、《阳春歌》  唐代·李白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  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  绣户中,相经过。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2、《采莲曲》  唐代·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3、《杨叛儿》  唐代·李白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4、《玉树*花》  南北朝·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5、《七日夜女歌》  佚名  其一  三春怨离泣,九秋欣期歌。  驾鸾行日时,月明济长河。  其二  长河起秋云,汉渚风凉发。  含欣出霄路,可笑向明月。

      6、《东海有勇妇》  唐代·李白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  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  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  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  损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  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  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  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  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  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  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  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  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  津妾一桌歌,脱父于严刑。  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  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  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轻。  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  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

      7、《观沧海/碣石篇》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秋思》  唐代·李白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9、《飞龙引二首》  唐代·李白  其一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  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其二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  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10、《幽涧泉》  唐代·李白  拂彼白石,弹吾素琴。  幽涧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张清。  心寂历似千古,松飕飗兮万寻。  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木而长吟。  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  乃缉商缀羽,潺湲成音。  吾但写声*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幽涧泉,鸣深林。

      11、《雉朝飞》  唐代·李白  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  锦衣绣翼何离褷,犊牧采薪感之悲。  春天和,白日暖。  啄食饮泉勇气满,争雄斗死绣颈断。  雉子班奏急管弦,倾心酒美尽玉碗。  枯杨枯杨尔生稊,我独七十而孤栖。  弹弦写恨意不尽,瞑目归黄泥。

      12、《出自蓟北门行》  唐代·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单于一*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13、《君子有所思行》  唐代·李白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  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  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  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  伊皋运元化,卫霍输筋力。  歌钟乐未休,荣去老还逼。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不散东海金,何争西飞匿。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14、《空城雀》  唐代·李白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  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  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  食君糠秕馀,尝恐乌鸢逐。  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  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

      15、《妾薄命》  唐代·李白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16、《美女篇》  魏晋·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17、《白马篇》  魏晋·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8、《发白马》  唐代·李白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19、《千里思》  唐代·李白  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  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  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

      20、《伤歌行》  佚名  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扬。  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  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  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  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  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阅读全文]...
  • 汉乐府诗集_唯美句子汉

  • 唯美,个性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汉乐府诗集》,愿对您有所启发。

    汉乐府诗集

    1、《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病妇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3、《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4、《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5、《上邪》

    上邪!

    6、《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7、《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8、《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9、《孔雀东南飞》

    序曰:汉末建安中,

[阅读全文]...
  • 乐府诗歌有哪些(汉乐府代表名篇)

  • 诗歌
  •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今天小编为您搜集整理十首乐府诗,与君共赏。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简析:《上邪》是一首民间情歌,是一首感情强烈,气势奔放的爱情诗。诗中女子为了表达她对情人忠贞不渝的感情。她指天发誓,指地为证,要永远和情人相亲相爱。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简析: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这首诗诗为《相和歌辞。相和曲》之一,原见《宋书。乐志》,算得上是采莲诗的鼻祖。主旨在写良辰美景,行乐得时。清人沈德潜评此诗为“奇格”(《古诗源》卷三)。张玉榖则认为此诗不写花而只写叶,意为叶尚且可爱,花更不待言。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简析: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孔雀东南飞》(节选)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阅读全文]...
  • 汉乐府诗集赏析

  •   1、《司马将军歌》  唐代·李白  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  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  手中电击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  扬兵*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  身居玉帐临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  羌笛横吹阿亸回,向月楼中吹落梅。  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  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

      2、《上云乐》  唐代·李白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  康老胡雏,生彼月窟。  巉岩容仪,戍削风骨。  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  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  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  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  抚顶弄*,推车转天轮。  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散在*间,濛濛若沙尘。  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  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  别来几多时,枝叶万里长。  中国有七圣,半路颓洪荒。  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  赤眉立盆子,白水兴汉光。  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  举足蹋紫微,天关自开张。  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  五色师子,九苞凤凰。  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  淋漓飒沓,进退成行。  能胡歌,献汉酒。  跪双膝,立两肘。  散花指天举素手。  拜龙颜,献圣寿。  北斗戾,南山摧。  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

      3、《敕勒歌》  南北朝·佚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箜篌谣》  唐代·李白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  贵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  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  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  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  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5、《老将行》  唐代·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6、《洛阳女儿行》  唐代·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7、《悲陈陶》  唐代·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8、《哀江头》  唐代·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9、《桃源行》  唐代·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10、《横江词六首》  唐代·李白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11、《兵车行》  唐代·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12、《塞上曲·其一》  唐代·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13、《塞下曲六首》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14、《塞下曲》  唐代·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5、《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唐代·王昌龄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16、《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唐代·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7、《征妇怨》  唐代·张籍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18、《农臣怨》  唐代·元结  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  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  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

      19、《田家行》  唐代·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20、《织妇词》  唐代·元稹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阅读全文]...
  •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拼音版

  • 文学
  •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拼音版

      《长歌行》是南宋诗人陆游评安期生作的一首七言古体诗。诗中诗人抒写了*生的理想和抱负,以及理想无由实现的悲愤,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长歌行汉乐府古诗拼音版,希望大家喜欢!

      原文:汉乐府《长歌行》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青青园中葵,

      zhāo lù dài rì xī

      朝露待日晞。

      yáng chūn bù dé zé

      阳春布德泽,

      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

      万物生光辉。

      cháng kǒng qiū jié zhì

      常恐秋节至,

      kūn huáng huā yè shuāi

      焜黄华叶衰。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百川东到海,

      hé shí fù xī guī

      何时复西归?

      shǎo zhuàng bù nǔ lì

      少壮不努力,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老大徒伤悲。

      注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的

      百川:河流。

      译文:

      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作者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间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后,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

      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作者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作者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

      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这首《长歌行》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文学赏析

      诗用浪漫手法开始,前四句谈自己生*的抱负:或者做个安期生那样的神仙,游戏人生;要么做个李西*那样的名将,杀敌立功。这四句写得气势很雄壮,与李白《将进酒》等古风一样,给人以一种强烈的激励,使人进入振奋的状态。就表达上来说,前者又只是后者的陪衬,做神仙是幻想,做名将才是诗人努力想实现的方向。同时,用李西*事又十分贴切当时时局,陆游正是想要同李西*扫*逆贼、收复旧京长安一样扫*金虏、收复旧都汴京。

      然而,现实是残酷无情的,愿望是那么地虚无缥缈。诗人回到了现实,便把前四句放出的狂澜一下子倒挽回来,进而感叹自己,年龄老大,功业无成,只能闲居在僧寮,无聊地躺着,默送着夕阳西下。他想着,像自己这样的战士,就不能只作个诗人,发出凄苦的吟声,这决不是自己所愿意的,于是诗在沉重的压抑中再度放开,故作豪语,先写自己放浪于酒,意气奋发,从而在吐露心中郁结的烦闷时,又表现自己的豪情、对未来的向往,这就是收复失地,饮酒庆功。末两句结得很自然,既承上饮酒而来,又与起首要做李西*遥遥呼应。

      后人评放翁诗十九都是从军之作,这首诗虽然是闲居遣怀,主题仍与从军诗保持了一致。诗的格调雄放豪轶,悲中带壮,既有不满与牢骚,又充满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无论是醉歌作达还是自我排遣,都紧密围绕对国事的关心与对未来的信心,所以很有鼓舞力。

[阅读全文]...
  • 江南汉乐府古诗翻译(汉乐府江南解读)

  • 江南
  • 家里的娃上小学了,开始要跟着教科书背诵古诗了,能跟着他没事背一背,讲点其中的故事和趣事,对我也是一大乐事。以此为契机,遂决定开始继续整理点诗文讲古。

    先从这首汉乐府《江南》开始:

    这首汉乐府江南,文句很简单,也很容易背。因为最后五句是叠句,总是会不自觉地念诵得很快,以致于我们常以为这是一首很欢快甚而有点无聊的民歌,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汉乐府,是汉武帝时期成立的用于采集民间歌谣、文人诗,并进行配乐、演奏、编舞的机构。在古代尤其是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官府没办法做很深入的调查,就会派人去采集老百姓传唱的歌曲,以此来掌握老百姓的心思和动向。一来为官方的政策如何更适合于治国提供参考,二来还可以丰富官方文化和治国思想。

    这是一首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民歌,江南指长江以南,在汉代出现的江南这一词,一般是指楚地也就是洞庭湖一带的江南和吴越地区也就是太湖一带的江南。这些地方都有长江流过注入的大湖,是有名的水乡,老百姓经常以采莲子和捕鱼为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江南的开发程度还比较低,土地很多,人比较少,这种采莲捕鱼的生活并不像江南水乡的景色那样,充满惬意美好,而是充满艰辛的。

    在两千多年前,江南地区主要是种植水稻,水稻的种植技术和产量都还比较落后,稻田的开垦和耕作也比较不容易,所需要付出的劳动也比较多,所以耕种之余要靠采莲捕鱼补充食物。根据历史记载,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吴越江南地区的人们还经常需要靠采食莲子充饥。只是时代发展,如今我们并不需要靠莲子充饥,而莲子反而成为了一种受人重视的好食材。

    采莲是个辛苦活,在水上划着船,穿行于满是莲叶的水面上(莲叶何田田),仔细寻找着已经成熟的莲子,找到了就拨开水面的莲叶,去把整个莲蓬给摘下。拨开的时候,会看到莲叶下的水中鱼儿游动。虽然辛苦,但是有所收获的欣喜总是充满心间,看着鱼儿游动也会觉得它们实在嬉戏游玩(鱼戏莲叶间)。就这样,拨开莲叶见到鱼儿嬉戏,在水上采着莲子哼着歌,从东采到西,从南采到北。这是个漫长而充实的劳动过程。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 - 句子

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 - 语录

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 - 说说

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 - 名言

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 - 诗词

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 - 祝福

汉乐府诗中表达爱情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头发编手链的含义句子 讽刺人老公自私的句子 感慨自己长大了的句子 形容自己没记性的句子 形容夜晚天空美的句子 形容每天都在进步句子 关于记忆的句子 占有欲强的句子 关于夜猫子的幽默句子 形容肚子疼的幽默句子 日落唯美句子 好好珍惜生命的句子 关于宿舍的句子 伤感古文句子经典 情调的句子 骂班主任的句子 人生百态的句子 形容一个人很忙的句子 关于沟通的句子 意想不到的句子 描写时间的句子名言 等待爱情的句子张爱玲 失去友情伤感句子 周一语录正能量句子 表达对恋人思念的句子 运气不好的句子 晒坐游艇的朋友圈句子 描写起床的句子 女儿生日的句子 一块儿写句子 形容老鹰的句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