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的艺术的图片专辑列表,每个地的艺术相关图片专辑均由普通用户整理而成。通过欣赏专辑名称、风格和缩略图,能够迅速找到与你同样品味的用户创建的专辑,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品味的图片。地的艺术图片专辑列表,希望能帮您找到喜爱的图片。
许多人第一次看到井上直久先生的作品大概是在看Mimiwosumaseba, 或者是“心之谷”(国内也翻译为“梦幻街少女”或“侧耳倾听”,由吉卜力公司制作,*藤喜文执导,宫骑骏制片)时,少女跟随猫男爵畅游IBLARD世界,这正是这个世界第一次呈现在中国动漫迷们的眼前,
可惜太过短暂,很难让人记住。 但其实井上先生作画已有多年并每年都会在日本开展为数众多的个展。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他对一个奇异、美妙绝伦且充满魔力的世界进行描绘的绘画之集成,他将这个世界命名为IBLARD(发音为 e—ballado, 念成依巴拉度或依巴拉德)。
井上直久先生现在是一个颇受称赞的艺术家,他不断地描绘着他那奇异的IBLAED世界。他那对于这个想象的世界的数不清的绘画已经影响了日本的许多艺术家和画迷们,更有甚者,他们很多人都把IBLARD看作是另外一个乌托邦,一个人们通过欣赏与思考井上先生那多彩多姿的绘画作品便能够进入的乌托邦。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MAYA 阁下的英文版Introduction,
图片来自
http://www.iblard.com
波尔卡圆点(Polka Dot)一般是同一大小、同一种颜色的圆点以一定的距离均匀地排列而成。波尔卡 波尔卡音乐唱片封套
这个名字,来源于一种名叫波尔卡的东欧音乐,倒不是说这些图案像跳动的音符,而是有一段时间很多波尔卡音乐的唱片封套都是以波尔卡圆点图案来装饰的。
波尔卡图案最风光的时候是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女人们爱穿蓬松的过膝裙装,以黑底白点作为配色的图案是她们的首选。著名日本前卫艺术家草间弥生(Yayoi Kusama)是波尔卡圆点的超级拥护者,有精神问题的她曾说过一句名言来赞美波尔卡圆点的伟大:“地球也不过只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
超模塞西莉亚·门德斯 (Cecilia Mendez) :
中文译名:塞西莉亚·门德斯
生日:1986年4月21日
身高:5'10" -178cm
国籍:阿根廷
出生地:布宜诺斯艾利斯
现居地:纽约
血统:1/4 德国+1/2 西班牙+1/4 意大利
星座:金牛座
三围:胸围 80cm 腰围 60cm 臀围 90cm
鞋码:39-8
最喜欢的东西:阿根廷摇滚乐队 "Patricia Rey y sus Redonditos"
业余爱好:文学艺术
最喜欢的地方:秘鲁Machu Picchu
最想看的电影:Nacho Libre
圈中闺蜜:阿托·阿约克(Atong Arjok),达安妮·康特拉透(Daiane Conterato) ,卡提娅·科克洛娃 (Katia Kokoreva),玛瑟琳娜·索娃 (Marcelina Sowa),琵拉·索夏佳 (Pilar Solchaga),罗蜜拉·拉纳诺 (Romina Lanaro) ,爱娃·海琳 (Eva Helene)
东山魁夷
东山魁夷(1908-1999)(ひがしやま かいい Kaii Higashiyama) 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1908年7月生于横滨。原名新吉,画号魁夷。193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1934年留学德国,在柏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美术史。其早年绘画作品《冬日三乐章》、《光昏》分别获得1939年第一回日本画院展一等奖和1956年日本艺术院奖。1969年获文化勋章和每日艺术大奖。1999年5月6日逝世。
艺术风格
其风景画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调之美,善于表现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纯洁的大自然。他的作品在保持*面性的同时增强空间感,在装饰性中抒情寓意,格调高雅蕴藉,充满诗情哲理,透着淡淡的伤感。他对艺术理论、音乐有一定造诣,擅长散文。 作为日本的一位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名字对中国的读者并不陌生。但对东山的文字,中国的读者却很少接触,其实,他的文字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他的散文集在日本就很受欢迎,据说其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并称“双璧”。十四卷本的“东山魁夷的世界”,是他的诗文全集,并根据文字、装饰的需要配以适当的绘画作品,你会感到惊诧,一个画家的艺术品格通过文字即能传达得惟妙惟肖,真正达到了“诗为心声、画为心境”的审美境界,其文字魅力跃然纸上。
中国情缘
东山魁夷曾3次到过中国,抚触到中国民族精神的美。他到过风景优美的黄山、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和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要道———丝绸之路。这3次中国之行,使他走进了中国水墨画的世界。他的以中国风景为对象所作的画,几乎都是采用水墨。看来他对中国是有很深的情谊的,中国民族审美传统深深地浸润了他的心。因此,他虽是作家中的业余画家,却是一个正宗的日本绘画大师。他的画自成一格,独特的创作之路,创造了他绘画的辉煌。
东山魁夷的话
我的活着,与野草一样,也与路旁的小石一样。(注:东山魁夷:《风景开光》)
准确地说,我,与其说是生存,不如说是被生存,被作为日本画家,被作为风景画家。这种外力应称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注:东山魁夷:《风景开光》)
没有对人的感动,也就不会有对自然的感动。(注:东山魁夷:《愿作为自然的游子而活着》)
我是为人的灵魂而作画。(注:东山魁夷:《愿作为自然的游子而活着》)
温润的岛国环境,培育了日本人亲*自然、爱恋人生的温柔细腻的情感。在感觉的洗练方面,别国无可伦比。(注:东山魁夷:《东方和西方》)
我作品中的单纯化、形式感,既与传统性、又与现代感相通。像我这种对时代潮流不敏感的人,就因生活在现代,也自然会受到现代感觉的影响。(注:《东山魁夷·铃木进对话录》)
以上内容均来自百度百科
秀开始前,后台的所有人都在谈论“未来”。这到也没什么不妥,因为在经历了Roberto Cavalli去年春夏举行的40周年盛大庆典之后,他就一门心思地扑在了对“明天”的计划上。充满电子工业感的秀场音乐也间接肯定了这个假设。不过,当超模Mariacarla Boscono身着镀金布料和羽毛等浮夸的装饰物大摇大摆地出场时,人们欣喜地发现,原来Cavalli不会马上乘着火箭向未来出发。他还是对自己创造的那些摇滚吉普赛女郎无法释怀。
而这些女郎们如今也变了模样。在惯常的雪纺和蕾丝面料下面,是一层崭新的铠甲——或者说它就像一件金属贴身服装透过迟钝无趣的外壳散发出晶莹的光彩。Cavalli的女郎们一举变身成了“女战士”。上个春夏系列中微妙的女性主义在本季在更加凶猛的野性氛围中得以展现。她们散发出的致命诱惑如今已在更加强硬的新居里栖息。她们居然都穿着长裤,潇洒来去,自由不羁。连Eva Cavalli都为这种蜕变而感到异常兴奋。设计师的合作者们在秀尾也露出满意的微笑。
随着设计重点的转移,品牌的手工艺技术也得到相应的发展。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块使用了喷漆技术的皮革,以及一件将羽毛和皮草结合起来后又故意制造出阴森潮湿效果的夹克。流动感十足的红毯礼服就像法国新艺术主义的玻璃装饰品一样美丽,但整个系列仍然以Cavalli的新波西米亚风格为创作核心。
.
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女摄影师Irina Werning创作了这组名为“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的摄影作品。这个项目始于2010年,目前仍在继续。在这组作品中,所有的模特都被要求穿上与童年时相同的服装,在相同的场景下拍摄。更奇妙的是,在横跨数十年的照片中竟然连光线仿佛都完全一样。
据Irina自述,她非常喜欢老照片。每当她到别人家时,总是迫不及待地寻找以前的照片。在别人看来,老照片会引起无限的回忆。但Irina想知道的却是时至今日,主人公们若“回到”相同的场景、时间、状态下会是什么感觉。所以她开始了这个拍摄项目。
Irina说通过拍摄这个项目,她发现原来自己有一点强迫症……也许艺术家都这样?
波西米亚是生活在捷克斯洛伐克那个放荡不羁、以歌舞为生的民族,还是那群视世俗准则如粪土的艺术家?如今波西米亚成为一种生活观,在波西米亚的旗帜下,追逐财富,和崇尚自由的精神不可思议地结合起来,向人们展示着一幅用庸俗作背景的个性场景,也许这正是现代人精神的一个侧面:除了金钱,没有什么能让人获取更大的自由。有人用一句通俗时尚的语言精辟地概括为——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小资情调!
再复杂的情绪,在这个时尚的时代都能用感性的服饰演绎出来,波西米亚落实在女人身上,便成了一种奢华的另类、个性的高贵。 波西米亚风格的装扮,在总体感觉上靠*毕加索的晦涩的抽象画和斑驳陈旧的中世纪宗教油画,还有迷综错乱的天然大理石花纹,杂芜、凌乱而又惊心动魄。暗灰、深蓝、黑色、大红、桔红、玫瑰红,还有网络上风行的“玫瑰灰”都是这种风格的基色。没有底气的人一穿上便被无情地淹没在层层叠叠的色彩和错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