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关于检测设备管理制度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检测设备管理制度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检测设备管理制度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检测设备管理制度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检测设备管理制度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检测设备管理制度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检测设备管理制度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检测设备管理制度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检测设备管理制度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检测设备管理制度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检测设备管理制度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计量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   1、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由专人(计量管理员)负责管理和协调。

      2、在上级计量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医疗设备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要求和有关规定,统一管理全院的计量工作。

      3、统一建立全院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台帐、分户帐、分类帐,保管好有关的技术档案和检定证书。

      4、加强与计量检定部门的业务联系,做好年度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工作;严禁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

      5、采购的计量器具应具有cmc或cpa标志(并附有许可证编号),不得采购未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计量器具。

      6、验收和检定合格后的计量器具方可入库,同时由计量管理员建立台帐并编制定期检定计划。

      7、对验收或检定结果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医疗设备科提出退货报告,由原采购部门办理退货。

      8、计量器具经检定达不到原准确等级,但能达到低一级精度时,可作降级使用,并作好技术档案记录的更改。

      9、经检定不合格且修理后仍不能通过检定的计量器具,由计量管理员提出报废报告,经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统一处理。

[阅读全文]...
  • 快速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   1、生产技术科负责对公司检测设备的登记,建立设备一览表,归档管理。

      2、生产技术科负责定期按计划要求将公司的检测设备与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联系送检或校检。

      3、中心室负责人加强对国家强制检验设备的'监督工作,确保使用的检测设备在合格的有效期内。

      4、操作人员对检测设备应爱护使用,进行维护保养、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并报告公司主管部门。

      5、操作人员负责检查使用的检测设备是否在合格有效期内、是否标有合格标识,反之则报告公司主管部门处理

      6、操作人员未经授权人同意不得折装重要检测设备。

      7、生产技术科负责组织对各分厂的计量、检测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检测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由于人为原因造成检测设备故障或损坏,责任人应按损失及维修费用20—50%进行赔偿。

[阅读全文]...
  •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5篇

  •   1、目的

      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企业使用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3 职责

      3.1 质管科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

      3.2 使用部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

      4、申购

      使用部门需增添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时,填写申购单交质管科。

      5、审批

      质管科对购置申请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总经理批准。

      6、采购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质管科组织人员进行采购。

      7、验收

      7.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购入后,质管科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7.2 开箱验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

      (2)整机完整性与外观检查;

      (3)主机、附件、随机工具的数量与合同及装箱单的一致性;

      (4)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7.3 质量验收

      根据采购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或相应的规程、规范、标准、使用说明书等,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进行质量验收。计量器具须经检定/校准。

      7.4 验收合格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方可报销入库;验收不合格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质管科负责向供方提出退货/索赔要求。

      8、编号

      8.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质管科负责编号。

      8.2编号方法为使用部门代号加该部门购置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顺序号。顺序号由两位数字组成,从01开始顺序编号。

      8.3部门代码规则

      a:水处理间 b:灌装间 c: 化验室 d:仓库 e:物料检验 f:包装间

      9、登记

      质管科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登记,建立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台帐。

      10、发放

      使用部门到质管科办理领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手续,明确保管人和放置地点。保管人因人事变动重新确定的、放置地点有变化的,使用部门应及时通知质管科进行变更。

      11、使用

      11.1使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前,必须检查其是否有合格或准用标志,是否在有效期内。

      11.2使用人员必须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操作规程或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11.3主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使用后,使用人员应及时予以记录。

      12、检定/校准

      12.1质管科在每年年初制定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经厂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12.2当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状态发生变化(如停用、重新启用、报废)时,质管科对周期检定/校准计划进行更改。

      12.3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检定、校准周期,根据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制造厂建议、使用频繁程度和严酷程度、使用环境的影响、测量准确度要求等由质管科确定。

      12.4 周期检定、校准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使用部门因工作需要确需修改周期的,由使用部门说明变更理由,质管科修改周期检定、校准计划。

      12.5 对于因特殊情况不能按计划进行检定、校准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经质管科同意,可超周期使用。一经工作结束后,应立即组织检定、校准,同时根据检定、校准结果对此期间出具的数据的有效性作相应处理。

      12.6质管科根据周期检定/校准计划,提前一个月把即将到期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校准。

      12.7检定、校准有关记录、证书由质管科归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检测检验工作,保证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根据劳动部1997年第7号令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北京市从事特种设备(包括电梯、自动扶梯、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桥(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厂内机动车辆等)安全技术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

      第三条北京市劳动局统一管理全市的特种设备检测检验工作,负责检测检验机构的资格认证工作。

      第二章认证基本条件及范围

      第四条检测检验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检测检验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阅读全文]...
  • 作业设备管理制度

  • 制度,实用文档
  • 作业设备管理制度

      现如今,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作业设备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制订《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由机械电力处负责管理。根据设备检修项目要求,应制定设备检修方案,落实检修人员、检修组织和安全措施。

      2、检修项目负责人须按检修方案的要求,组织检修任务人员到检修现场,交待清楚检修项目、任务、检修方案,并落实检修安全措施。检修前,必须对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3、设备计划检修的项目(大、中、小)由设备所在单位下达,并在《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填写检修项目、地点、时间和检修要求,将一、二联交检修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持《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到设备所在单位办理相应的工艺处理。由工艺技术员或主管领导负责编制工艺处理措施和签字。岗位主操作人员负责落实执行工艺处理的内容后,方可交出《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值班长监督执行。

      4、计划外零星检修和抢修项目,由设备所在单位下达《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工艺处理措施由设备所在单位工艺技术人员或主管领导制订。工艺处理措施由岗位主操作工执行,值班长监督执行。

      5、设备检修如须高出作业、动火、动土、断路、吊装、抽堵盲板、进入设备内作业等,须按规定办理相应的安全作业证。

      6、制定设备的清洗、置换、交出由设备所在单位负责,设备清洗、置换后应有分析报告。检测项目负责人应会同设备技术人员、工艺技术人员检修并确认设备、工艺处理及盲板抽堵等符合检修安全要求。

      7、制订施工中安全措施栏目,指一般的安全措施,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编制填写,并负责监督执行。如果施工中可能影响化工生产或者化工生产某些因素可能危及安全检修,应由设备所在单位和检修施工单位共同进行审查,并填写审查意见,由分厂生产副厂长或主管工程师进行最终审批。

      8、检修人员每次检修和中断检修后再次工作前,必须主动找工艺操作人员检查验证,以免配合不当,发生事故。

      9、制订对审批手续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10、制定《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由检修单位自留一份,机械电力处、设备所在单位各存一份。

      1范围

      本管理制度规定了宜阳县赵堡镇20mwp分布式光伏项目工程特种设备及作业的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等。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宜阳县赵堡镇20mwp分布式光伏项目工程各施工单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制度的引用而成为本制度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制度。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0号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令第549号

      洛阳华美电力有限公司宜阳光伏项目部相关管理制度。

      3 术语定义及缩写语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4 职责

      4.1 监理对特种设备进行监督管理。

      4.2 各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进行全面管理。

      5 管理内容和方法

      5.1特种设备管理

      5.1.1 进场申报:凡进入宜阳县赵堡镇20mwp分布式光伏项目工程施工的特种设备完善以下内容申报:

      5.1.1.1 设备名称、型号、额定能力、其他重要技术参数、制造单位、出厂日期、申请入场日期、对应施工项目及作业内容。

      5.1.1.2 产品制造出厂检验合格证复印件;该机进入宜阳县赵堡镇20mwp分布式光伏项目工程工地前的上一个工地名称、工地地点及原属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签发《**使用证书》及《检验合格证》的复印件。

      5.1.1.3 即将在宜阳县赵堡镇20mwp分布式光伏项目工程工地投入安装使用机械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

      5.1.1.4 设备安装单位的安装资质证书复印件。

      5.1.2 施工设备如需外调,应提前15天上报设备退场报告,监理批复后退场。

      5.2 管理规章及制度

      承包人应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结合设备说明书和宜阳县赵堡镇20mwp分布式光伏项目工程工地施工特点建立如下规章制度,报经监理部批准后实施。

      5.2.1 特种设备定期检查规程并每月25日前向监理部报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自查月报》。

      5.2.2 设备安全操作管理规程及交接班制度。

      5.2.3 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及检修制度和故障异常记录。

      5.2.4 特种行业作业规程及培训学*制度。

      5.2.5 施工区内设备拆除及安装作业指导书报批制度。

      5.2.6 建立设备台帐及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5.3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凡在宜阳县赵堡镇20mwp分布式光伏项目工程进行起重机械管理、起重机械操作、机械设备安装及维修、电气安装、电气维修及其他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上岗人员,必须完善以下手续:

      5.3.1 取得国家法规指定有效的《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书》上岗证件。

      5.3.2 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在持证人员监督下满半年以上的受训学徒工。

      5.3.3 在用人单位申报监理部审批备案的上岗人员名册表中。

      5.4特种设备作业要求

      5.4.1 设备、设备操作人员及相关规章已满足前面所列监管要求。

      5.4.2 施工设备各种限位、保护经校验完好、可靠。

      5.4.3 作业环境、相关设备、人员及场地已做好避让、防护等安全措施,制定了现场安全作业规定。

[阅读全文]...
  • 公司实验室检测设备管理制度3篇

  • 公司
  •   1.目的

      对检测设备的管理作出规定,为了确保对检测设备的测量精度和适用性满足使用要求,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与本公司检测设备的控制(分析天*、分光光度计、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酸度计、旋光仪等)

      3.职责

      2.1质管科负责检测设备的归口管理。

      2.2各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的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2.3使用部门负责新购进的检测设备的贮存和保养。

      4.内容

      3.1使用部门应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及安全卫生要求选用配备相适应的检测设备,对使用的检测设备,质管科应做好周期送检工作,加强对检测设备的管理,保存好各种检定、校准记录。

      3.2检测设备的购置

      3.2.1根据生产工艺配备要求、产品质量测量要求和安全卫生监测要求,使用部门提出购置检测设备的计划。

      3.2.2购置计划报请上级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后由使用部门负责购买。

      3.3检测设备的验收

      3.3.1质管科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购置的装置进行验收。所购装置应具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以及使用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3.3.2验收不合格的检测设备,由购置部门负责退换。

      3.3.3验收过程应包括对检测设备的检定或确认,在用的检测设备应由质管科送法定得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出具合格证书。对检定部门无法检定的,应制定企业的自校准方法,对装置进行自检,合格后出具认可报告,贴上准用证使用。

      3.3.4验收合格的检测设备由质管科纳入统一管理,建立《测量监控设备一览表》。并在装置上作好标识标记,应注明该装置的检定或校准状态、本公司编号检定或校准时间等。

      3.4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3.4.1质管科应制定检测设备的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制度并实施。

      3.4.2重要的检测设备应由专人使用和保管,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和使用。

      3.4.3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偏离校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作好停用标识,并对已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审。

      3.5检测设备的管理

      3.5.1质管科负责检测设备的使用并作好记录,编制《测量监控设备一览表》,并注明装置的名称、型号、编号、检定周期、使用地点等。

      3.5.2质管科负责编定《校验记录表》,并按计划将检测装置送法定计量部门或授权部门进行检定。保存好各种资料和记录,包括检定的合格证明、出厂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和记录应长期保存,直至该装置报废为止。

      3.5.3对准确度不符合要求或有故障的监测装置,经检定维修后仍不合格的,应报废处,并作好标识,防止误用。

      3.5.4应确保检测设备在校准及使用时有适宜的'环境条件。

      1、目的

      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企业使用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3职责

      3.1质管科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

      3.2使用部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

      4、申购

      使用部门需增添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时,填写申购单交质管科。

      5、审批

      质管科对购置申请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总经理批准。

      6、采购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质管科组织人员进行采购。

      7、验收

      7.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购入后,质管科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7.2开箱验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

      (2)整机完整性与外观检查;

      (3)主机、附件、随机工具的数量与合同及装箱单的一致性;

      (4)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7.3质量验收

      根据采购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或相应的规程、规范、标准、使用说明书等,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进行质量验收。计量器具须经检定/校准。

      7.4验收合格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方可报销入库;验收不合格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质管科负责向供方提出退货/索赔要求。

      8、编号

[阅读全文]...
  • 检测计量设备管理制度3篇

  • 制度
  •   1、目的

      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企业使用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3职责

      3.1质管科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

      3.2使用部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

      4、申购

      使用部门需增添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时,填写申购单交质管科。

      5、审批

      质管科对购置申请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总经理批准。

      6、采购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质管科组织人员进行采购。

      7、验收

      7.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购入后,质管科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7.2开箱验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

      (2)整机完整性与外观检查;

      (3)主机、附件、随机工具的数量与合同及装箱单的一致性;

      (4)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7.3质量验收

      根据采购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或相应的规程、规范、标准、使用说明书等,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进行质量验收。计量器具须经检定/校准。

      7.4验收合格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方可报销入库;验收不合格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质管科负责向供方提出退货/索赔要求。

      8、编号

      8.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质管科负责编号。

      8.2编号方法为使用部门代号加该部门购置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顺序号。顺序号由两位数字组成,从01开始顺序编号。

      8.3部门代码规则

      a:水处理间b:灌装间c:化验室d:仓库e:物料检验f:包装间

      9、登记

      质管科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登记,建立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台帐。

      10、发放

      使用部门到质管科办理领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手续,明确保管人和放置地点。保管人因人事变动重新确定的、放置地点有变化的,使用部门应及时通知质管科进行变更。

      11、使用

      11.1使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前,必须检查其是否有合格或准用标志,是否在有效期内。

      11.2使用人员必须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操作规程或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11.3主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使用后,使用人员应及时予以记录。

      12、检定/校准

      12.1质管科在每年年初制定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经厂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12.2当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状态发生变化(如停用、重新启用、报废)时,质管科对周期检定/校准计划进行更改。

      12.3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检定、校准周期,根据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制造厂建议、使用频繁程度和严酷程度、使用环境的影响、测量准确度要求等由质管科确定。

      12.4周期检定、校准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使用部门因工作需要确需修改周期的,由使用部门说明变更理由,质管科修改周期检定、校准计划。

      12.5对于因特殊情况不能按计划进行检定、校准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经质管科同意,可超周期使用。一经工作结束后,应立即组织检定、校准,同时根据检定、校准结果对此期间出具的数据的有效性作相应处理。

      12.6质管科根据周期检定/校准计划,提前一个月把即将到期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校准。

      12.7检定、校准有关记录、证书由质管科归档。

      1、范围:

      每年制定能源计量自查方案并组织自查,以验证其能源计量工作符合本公司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的要求,通过自查找出不符合要求项目,不断改进能源计量工作。

      2、责任:

      生产装备部,计量室,车间兼职计量员。

      3.程序

      3.1每年至少对能源计量的各环节、各责任部门进行一次自检自查,自查的时间和频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检查由生产装备部统一协调调度,各车间派兼职计量人员,计量员及相关人员参加。

      3.2自查活动目的是为了确定其能源计量管理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是为了查明其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以及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要求,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整改措施,为能源计量审核提供依据。

[阅读全文]...
  • 特殊设备管理制度

  • 制度,实用文档
  • 特殊设备管理制度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特殊设备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归档时间办理完毕的文件,按工作阶段性进行归档:

      1、按年形成的文件,第二年上半年归档。

      2、凡是有法律效用的文件材料,一生效就归档。

      3、凡是有机密性的文件,随时形成,随时归档。

      4、特种设备电梯重大维修验收及年检验收合格后,三个月内归档。

      二、归档要求

      1、材料完整齐全。

      2、系统、条理、保持有机联系。凡是归档文件材料,均要按其不同特征组卷,尽量保持它的内在联系,区分它们不同的保存价值。文件分类准确、立卷合理。

      3、立卷时,要求将文件的正件与附件,印件与定稿,请示与批复等统一立卷,不得分散。

      4、在进行卷内文件排列时,要合理安排文件的先后秩序,按时间先后排列。对于同一事情的同一文件,应统一规定进行,比如:正件与附件,应正件在前,附件在后等。

      5、由档案部门对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加以指导,协助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共同做好旧档的组织工作。办理移交手续,双方在移交清册签字。

      三、归档流程

      1、编制立卷项目,将办理完毕的文件按有关条款归入卷内,便于次年立卷。

      2、文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最*的在最上面。

      3、一台特种设备一个立卷,一个档案盒。

      4、定时交档案室:文件量少的,一年交一次,次年上半年收集。文件量大的,一年交两次,次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

      5、记录档案文件材料须用碳素笔写。在无特殊情况下,须用A4纸。

      四、档案管理工作

      1、档案的管理:区分全宗,正确立档单位;分类,依据档案、来源、时间、内容、形式分成若干层次和类别;案卷排列并编制案卷目录。

      2、档案保管:本单位设立专用文件库保存档案。

      3、档案的鉴定:从档案的内容、来源、时间、可靠程序、名称鉴别、档案价值,确定各类档案的保管期限,编制成表。

      4、档案的销毁编制销毁清册;办理销毁手续,经总经理批准,方能销毁;销毁要有二人以上监销,并在清册上签字。

      五、档案利用工作

      1、凡需调阅档案,均须填写档案借阅单,依据借阅权限和档案密级,经有关领导签批后方能借阅。借阅档案应在“档案借阅登记簿”上登记,注明借阅档案的名称、密级、借阅方式、数量、期限。

      2、档案利用方式有:提供档案原件;提供档案复印件;提供文献索引资料。

      3、依据国家统计和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本公司档案统计工作。

      一、严格执行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输配电等特种设备的规章制度,各种设备运行记录齐全、数据准确。

      二、蒸汽锅炉,分汽包,空气压缩机的风包,油水分离器,以及氧气,乙炔瓶属于压力容器。

      三、新购特种设备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新安装的特种设备有设计,安装报告,及验收手续等,否则不准安装和使用。

      四、特殊设备操作工必须经过业务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没有操作合格证的人员不准单独操作。

      五、蒸汽锅炉使用,管理和维修,必须按国家劳动总局颁发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认真执行。

      六、在用锅炉必须实行定期检查制度,未取得定期检验合格证的锅炉,不准投入运行。

      七、必须做好锅炉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锅炉本体和安全保护装置等处于完好状态。锅炉运行时,发现有严重隐患危及安全的应立即停止运行。

      八、使用锅炉的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负责锅炉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具备锅炉安全技术知识和熟悉*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司炉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九、压力容器安全保护装置,操作工必须每班检查一次,专职维修工,必须每天检查一次,分管技术人员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按规定的时间联系有关单位对安全装置进行检验,对运行锅炉进行检验。

      十、承接检修锅炉的单位必须具备劳动部门考核合格的电焊人员和管工人员,工作时应按照有关焊工工艺和管工工艺进行施工。

      检修锅炉的同时,附属设备和水处理设备、电器、仪表应同时修理检验。

      检修后的锅炉,必须保证使用相应的一周,并有完整的检修记录、材料、证明交使用单位存入锅炉安全技术档案内。

      十一、锅炉房应有水处理措施,锅炉水质应符合《低压锅炉水质标准》的要求,锅炉使用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的锅炉水质化验人员,水质化验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才准独立操作。

      十二、水质化验项目及次数应参照以下要求执行:

      1、原水水质,(包括硬度、ph值、氧根、溶解氧)每月至少化验一次,有条件应做全分析。

      2、经过凝聚、沉淀、过滤的水每日至少化验一次,根据化验结果调整凝聚剂、澄清剂的投放量,清水的ph值应大于或等于7。

      3、用离子交换器处理的软水介质(硬度、碱度、氧根、ph值、溶解值)至少每班化验一次,离子交换器中的交换剂接*失效前,应适当增加化验次数。

      4、炉水水质每班至少化验一次,炉水的溶解固形物和相对碱度应定期核验。

      5、每次化验的时间、项目、数据以及采取的措施等应详细填写水质化验报告表。

      6、锅炉排污是控制水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故锅炉运行中的排污量和方法必须在化验员对水质分析的指导下具体实施。

      十三、氧气、乙炔瓶由供应科统一负责充气、发放。定期检验和妥善保管,各使用单位不得私自充气。

      十四、井下从事焊割作业,必须书写完整的动火报告,安全技术措施并经审批后方可操作,操作时氧气瓶、乙炔瓶,存放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氧气瓶上下井时必须分装捆绑牢固,其提升速度不得超过3m/s。

      十五、氧气瓶应装有防震梅胶圈和安全帽,搬运时将安全帽拧紧不得扔掉不用,氧气瓶应防止阳光直接暴晒和靠*高温热源,冬季如遇瓶阀或减压器冻结时,严禁使用火焰加热和使用铁器猛击。

[阅读全文]...
  • 计量设备管理制度

  • 制度
  •   1、目的

      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企业使用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3 职责

      3.1 质管科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

      3.2 使用部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

      4、申购

      使用部门需增添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时,填写申购单交质管科。

      5、审批

      质管科对购置申请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总经理批准。

      6、采购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质管科组织人员进行采购。

      7、验收

      7.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购入后,质管科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7.2 开箱验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

      (2)整机完整性与外观检查;

      (3)主机、附件、随机工具的`数量与合同及装箱单的一致性;

      (4)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7.3 质量验收

      根据采购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或相应的规程、规范、标准、使用说明书等,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进行质量验收。计量器具须经检定/校准。

      7.4 验收合格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方可报销入库;验收不合格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质管科负责向供方提出退货/索赔要求。

      8、编号

      8.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质管科负责编号。

      8.2编号方法为使用部门代号加该部门购置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顺序号。顺序号由两位数字组成,从01开始顺序编号。

      8.3部门代码规则

      a:水处理间 b:灌装间 c: 化验室 d:仓库 e:物料检验 f:包装间

      9、登记

      质管科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登记,建立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台帐。

      10、发放

      使用部门到质管科办理领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手续,明确保管人和放置地点。保管人因人事变动重新确定的、放置地点有变化的,使用部门应及时通知质管科进行变更。

      11、使用

      11.1使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前,必须检查其是否有合格或准用标志,是否在有效期内。

      11.2使用人员必须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操作规程或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11.3主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使用后,使用人员应及时予以记录。

      12、检定/校准

      12.1质管科在每年年初制定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经厂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12.2当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状态发生变化(如停用、重新启用、报废)时,质管科对周期检定/校准计划进行更改。

      12.3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检定、校准周期,根据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制造厂建议、使用频繁程度和严酷程度、使用环境的影响、测量准确度要求等由质管科确定。

      12.4 周期检定、校准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使用部门因工作需要确需修改周期的,由使用部门说明变更理由,质管科修改周期检定、校准计划。

      12.5 对于因特殊情况不能按计划进行检定、校准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经质管科同意,可超周期使用。一经工作结束后,应立即组织检定、校准,同时根据检定、校准结果对此期间出具的数据的有效性作相应处理。

      12.6质管科根据周期检定/校准计划,提前一个月把即将到期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校准。

      12.7检定、校准有关记录、证书由质管科归档。

[阅读全文]...
  • 血透设备管理制度

  • 制度
  •   1、透析设备的操作和消毒严格执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和血液透析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

      2、每次透析结束后,对透析机外部进行擦拭消毒,如无肉眼可见污染时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3、机器外部如有血液污染时应立即用1500mg/L浓度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消毒液擦布拭去血迹后再用500mg/L浓度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4、每做一人次后透析机进行消毒一次。每次透析结束后,对不同机型,根据透析机说明书对机器内部及管道进行化学消毒或热消毒。

      5、透析时如发生破膜或动静传感器保护罩渗漏血液,在本次透析结束后对透析机内外应立即彻底消毒。

      6、透析滤过设备在做透析滤过治疗前再进行一次消毒后方可进行透析滤过治疗。

      7、每月对透析设备消毒液进行一次参与浓度和残余浓度检测。

      8、透析水处理设备及全部管道每三个月消毒冲洗一次并做残余浓度检测。

      9、透析液配制装置应每天冲洗,每周消毒一次并做残余消毒液检测。

      10、每三个月对血液透析机、反渗水、透析液进行一次内毒素检测,并记录。

      11、每次消毒及检测后要认真做好记录,有问题及时反馈、分析、改进、评价,并且追踪。

[阅读全文]...
  • 新设备管理制度

  • 制度
  •   一、总则

      本制度规定了设备巡回点检的管理组织及工作内容等;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线上的'生产设备管理;

      二、管理组织

      1、根据本公司设备巡回点检的实际需要,建立以岗位人员为基础,工段技术人员为关键,设备管理部门巡回点检为督促检查的三级管理网络。

      2、生产设备由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工段应建立健全定人定机制度。岗位操作人员坚持不离设备,设备有人管理,做到手勤、眼勤、耳灵,把本岗位的设备维护好,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或报告相关人员及时排除。

      3、工段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要掌握好本工段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各岗位工人对设备的点检及维护情况,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4、设备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对全生产工艺线上的在线设备进行巡回点检,不定期对主机设备进行巡回点检,以便掌握全线设备的运行情况,指导和监督工段,班组的设备巡回点检工作,以达到生产设备安全、高效运转。并做好巡回点检记录及问题处理记载,巡回记录要保存齐全。

      三、点检的工作内容

      1、设备管理部门

      ⑴由设备主管组织,各工段设备段长或技术人员参加。

      ⑵点检周期:每月一次,对生产主机设备定期点检。

      ⑶点检内容:

      a、检查各单位贯彻执行有关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b、检查日常点检和巡回点检记录。

      c、检查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

      d、对异常情况的设备组织监测和提出解决措施。

      2、工段级点检:

      ⑴由工段设备段长主持,技术人员班组长参加。

      ⑵点检周期:每周一次。

      ⑶点检内容:

      a、按点检标准书规定的项目进行,监督并复核岗位与维修班组的日常点检记录。

      b、检查主要设备和重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发现设备异常,损坏和磨损情况应做好记录以便确定修理部位,更换零件,修理的种类和时间,以此安排维修计划。

      c、检修设备测试、维护情况和设备环境卫生。

      ⑷检查方法:

      除人的感官外,对重要的设备定期用检查工具和仪器进行检查、测定,做好记录,便于准确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

      3、班组岗位点检:

      ⑴岗位点检由岗位操作人员进行。

      ⑵点检周期:岗位工按照各工段制定的“岗位点检标准”规定的周期进行,负责点检分管范围的全部设备。

      ⑶点检内容:

      a、设备运行中的异音、震动。

      b、润滑系统工作情况(油温、油压、油位、冷却水等)。

      c、运转件是否移位、窜位等。

      d、目测部件是否开裂、变形、开焊。

      e、设备地脚螺栓、紧固螺栓是否松动。

      f、检查设备零部件是否齐全、可靠。

      g、检查安全保护装置。

      h、检查设备跑、冒、滴、漏等现象。

      i、变电站及各电气控制等专业电气设备按设备规定内容进行。

      ⑷点检方法:

      运用眼看、手摸、耳听、鼻嗅等方法,结合设备的仪表和信号标志。

      四、考核

      1、结合工段经济考核责任制,纳入工段考核。

      2、对点检工作不负责而造成不该发生的设备事故,要追究其责任人的责任,并按事故大小酌情处理。

      附则:

      1、各级点检工作记录,应记载在点检标准书上,并存档备查(填写时一式两份,工段留一份,上交设备管理部门一份)。

      2、运行中岗位点检也应使用点检标准书,并签名,对于运行中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做详细记录。

      3、对于点检中不能查看的零部件可安排在停机后进行定查。

      4、制定点检考核细则。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推荐词条

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 职工医德医风考评范文 支委换届选举方案 简易年终奖分配方案 绩效奖金优化分配方案 自动化设备方案范文1800字 六进工作总结 酒店员工辞职申请 春节联谊活动总结范文 义务教育88条心得体会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