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 >

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

关于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杜甫的古诗_杜甫的古诗绝句

  • 杜甫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杜甫的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杜甫的古诗

    1、《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2、《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4、《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5、《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6、《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7、《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8、《临邑舍弟书至》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

    9、《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0、《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11、《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12、《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3、《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14、《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15、《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16、《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17、《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18、《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1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20、《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21、《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22、《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23、《漫兴九首(其五)》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24、《秋雨叹(三首其三)》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25、《秋雨叹(三首其一)》

[阅读全文]...
  • 杜甫的古诗_杜甫的古诗绝句

  • 杜甫,经典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杜甫的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杜甫的古诗

    1、《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2、《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4、《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5、《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6、《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7、《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8、《临邑舍弟书至》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

    9、《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0、《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11、《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12、《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3、《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14、《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15、《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16、《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17、《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18、《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阅读全文]...
  • 古诗绝句唐杜甫66句

  • 杜甫,经典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两句是说,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俨然一幅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色彩艳丽的春景图。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赏析:

      《绝句·迟日江山丽》是唐代诗人杜甫诗集《杜工部集》[1]中的一首,这首诗是诗人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后,面对浣花溪一带的春光而作。前两句是对环境进行外部描写,后两句则是对环境进行细节描写,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动静结合,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阅读全文]...
  • 古诗绝句杜甫翻译

  • 杜甫,古诗文
  • 古诗绝句杜甫翻译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绝句杜甫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翻译:

      一个如以往一样*常的早晨,诗人披衣而起,不经意地推开了临水而居的窗:

      一对黄莺儿——也许一生都栖息在窗外柳树上的黄莺儿,又开始了幸福的吟唱。小巧而漂亮的身影在翠绿中时隐时现,歌唱生活,歌唱爱情,歌唱春天里每一束暖暖的阳光和柔柔拂动的轻风。

      抬头望去,天还是那么的'蓝,一尘不染地透着,就像一湖静静的水泊在空中。一行白鹭不知从哪个方向闯进了视线,而后又淡淡地消失在远方。

      远处,高山在晨光中露出了清新的面庞。峰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目睹了多少世间的沧桑,又将记住未来多少有风有雨的日子?细细想一想,人的一生真如一朵雪花,一眨眼就没了。

      冰消水满。许多江浙的船夫,开始驶船逆江而上,在妻儿老少的期盼中寻找一年的希望。门前,来来往往的船只又挤满了曾经清冷的码头。

      又一个春天来了。诗人感到了一丝温暖和安慰。

      拓展: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要*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阅读全文]...
  • 绝句杜甫古诗

  • 杜甫,文学
  • 绝句杜甫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绝句杜甫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绝句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鉴赏: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垸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 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另外,诗人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定,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作者借东吴代指孙权,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

      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绝句(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译文

      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

      看到园中即将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

      赏析

      先写草堂,举其四景:堂西的竹笋,堑北的行椒,园中的梅子,久七前的松树。诗人处在这远离闹市的幽静环境之中,因看到园中将熟的梅子,便想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因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草堂的爱赏,以及他对生活的朴素的要求。他久经奔波,只要有一个安身之地就已经满足了。显然,这首诗虽属赋体却兼比兴,于*淡的写景叙事中寓含着诗人的淡泊心情,以作为组诗之纲。当时杜甫因好友严武再镇而重返草堂,足证严武在诗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但这里他所想到的草堂的座上宾都不是严武,而是普普通通的朱老和阮生。这就可见诗人当时的心境和志趣了。

      绝句(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优美。

      那西岭的雪峰啊,像一幅美丽的画嵌在窗框里;这门前的航船啊,竟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而来。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要*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绝句(三)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译文

      原想筑个鱼梁忽然乌云盖住了急流,随后又惊讶四月的雨声如此凄寒。

      也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筑堤用的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

      赏析

      本诗写浣花溪,状其水势浩大,借“欲作鱼梁”而抒情,非真“欲作鱼梁”也。因为“作鱼梁,须劈竹沉石,横截中流,以为聚鱼之区,因溪有蛟龙,时兴云雨,故公不敢冒险以取利。”(《杜诗详注》卷十三引)对此解说,浦起龙《读杜心解》认为“是为公所愚也”。他说:“须知‘蛟龙,之想,只从‘云覆、‘雨寒,生出,值云雨而墩起文情也。”是有道理的。但浦氏以为这首诗“为作鱼梁而赋,而自况不凡”,则未免有点牵强。其实,这首诗并非什么“自况”,只是流露出诗人对能否在洗花溪畔的草堂安居下去的担心情绪。这才是“不敢安”三字的真实含意。诗人觉得自己在草堂尽管心境淡泊,无所奢求,但仍难保不测。诗中谓溪下有坟龙,时兴云雨,固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却也十分形象化,隐隐可以显示出诗人身居草堂对成都局势的担心情状。这也正是诗人当时“三年奔走空皮骨”的心理状态。

      绝句(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译文

      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蔓入草亭。

      “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赏析

      王嗣爽《杜臆》说:“公常多病,所至必种药,故有‘种药扶衰病,之句。”(《杜诗详注》卷十三引)。今影印本《杜臆》元,仇氏(仇兆鳌)当另有所据。”前两句写药圃景色,种药在两亭之间,青色叠映,临窗望去,油然而喜。后两句虽也是写药物的生长情状,与前两句写药物出土,发苗及枝柯的生长过程相连,对一药物生长于隙地的根部的形状作了描绘,足见诗人对药用植物形态学的认识;但就药寄慨,与首章淡泊之意略同,却不是一般的咏物诗,更绝非某些赏花玩月的作品可比。仇兆鳌注:“彼苗长荒山者,不能遍识其名,此隙地所栽者,又恐日浅术及成形身。”浦起龙亦说:“空山隙地,萧间寂寞之滨也,亦无取于见知矣。”可以参看,以见杜甫虽因严武再镇而重返草堂,但仍担心着“不测风云”,总是把自己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他毕竟不是那种忘乎一切的趋炎附势之人。

[阅读全文]...
  • 古诗绝句杜甫(古诗绝句杜甫全文赏析)

  • 杜甫
  • 文/ 空青

    【缘起】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应该是杜甫所有绝句中,大多数人最早接触到,印象也最深的一首了吧。

    我对这首诗的印象很深刻,第一是因为听过太多次,也见过太多次动画、朗诵等演绎形式;第二则是因为诗句中的一个黄鹂,两行白鹭给了我最初的美的启蒙。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是对仗,对仗的文字能够有多美。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杜工部另外两首很著名的绝句,没有名字,或者名字已经失传,就叫做《绝句两首》,题材和创作时间都与上面这一首相似。

    【诗篇】

    绝句二首

    杜甫 〔唐代〕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临境】

    公元764年的春天,草长莺飞的季节。

    安史之乱早已被*定,新登基的肃宗回到长安做着焦头烂额的天子事业。

    杜甫,这位天生政治绝缘体的大诗人,因为之前开罪了朝廷,玄宗逃离长安的时候没有带着他,“天旋地转回龙驭”的时候还是没有叫他。

    朝廷从蜀中回到了长安,杜甫则继续在成都呆着,继续漂泊西南。

    764年算是杜甫一生中比较安定的时间段,住在成都草堂里的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至少衣食无忧,这就已经好过杜甫所经过的大多数年头了。

    生活既然安定,杜甫的心也稍稍安定下来一点。政治上的一点念想虽然没有完全磨灭,但至少被生活的热情压下去很多。

    所以他静下心来,去观察身边的一切,去与大自然做亲密的接触。但是,杜甫是见过开元盛世的人,哪能忘记的了长安?

    764年的一整个春天,杜甫过得很开心,但到了暮春,一些伤感的情绪便悄然而至。其心境之变化,就体现在这两首诗中。

    【诵析】

    两首诗里,第一首大家应该更熟悉一点,因为写得很接地气,通俗自然,一派天真。

    这一首诗也比较特别,四句下来纯是写景,没有一句是写自己情感的。

    迟日,快要落山的太阳,天边映红一片的晚霞映照着蜀中壮丽山河。杜甫的草堂又恰好坐落在江边,对远山之茫茫,观江水之汤汤,江山之丽色,尽收眼底。

    这一句的视角比较阔大,第二句,杜甫又将目光收束回来,到生活中一些细小的美好上了。

    天色已晚,在白天艳丽万端的花儿也谢了芬芳。那些个姹紫嫣红的颜色褪去,但空气里还存有香气,那是百花白日争艳的证据。

    晚风吹来,带来丝丝清凉的香气,也带来独属于春天的美好享受。

    这两句的主角,分别是山水和花草,还没有生物的出现。到下面两句,生物出场了。

    江边暖暖地泥地里,“融”着忙于做窝的飞燕子;沙子也暖和,几只鸳鸯悠悠闲闲成双成对地睡在其中。

    这两句的出现,就仿佛一件即将完成的《晚春江岸图》被画上了最点睛的两笔,一笔燕子,一笔鸳鸯,整个画面立刻就变得鲜活起来。

    而且,燕子与鸳鸯出现在这里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作为作者的代言人。

    它们活得如此滋润逍遥,杜甫此时的心境也就可想而知

    到第二首诗中,杜甫的心态发生了些许变化,也映衬着季节从初春到暮春的变化。

    第一句依旧是写景。

    江水呈现深绿色,更映衬着鸟儿洁白如天使;山*葱,几朵春花艳色深红,似乎将要燃尽的火苗。

    “山青花欲燃”,用现代的眼光看这句话,我最先想到的是蔷薇花爬满中世纪城墙的样子,墙是深褐色,叶子深绿,花儿深红,一看就很复古的感觉。

    暮春的感觉,和我们所谓“复古”应该很像。

    第二句里,杜甫选择了直抒胸臆的手法,不再借谁之口。

    眼看着今年春天又要过去了呀,老天爷,到底何时才是我回到长安的日子呢?

    蜀地优美的山水景色,草堂无忧无虑的养老生活,这一切都改变不了杜甫一代诗中圣哲的执念。

    他想要回长安,想要做官,想要为黎民百姓做事,想要带领国家重回正轨。

    哀哉,诗圣;

    壮哉,诗圣。

    美是人生的意义,诗歌是「美」的精华。

    我是空青,天空的空,青莲的青,是矿石亦是中药。

    每天分享唐诗之美。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阅读全文]...
  • 杜甫《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古诗词翻译赏析

  • 杜甫
  • 杜甫《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古诗词翻译赏析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以下是杜甫《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古诗词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前言】

      《绝句漫兴九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

      【翻译】

      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碎片,就像铺开的白毡子,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铜钱似的一个叠着一个。竹林里笋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笋,还没有人注重它们,刚刚孵出的小水鸭子,在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甜甜地睡着。

      【赏析】

      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首句中的“糁径”,是形容杨花纷散落于路面,词语精炼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后两句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它“微寓萧寂怜儿之感”,我们从全诗看,“微寓萧寂”或许有之,“怜儿”之感,则未免过于深求。

      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间二联,双双皆对,又能针脚细密,前后照应。起两句明写杨花、青荷,已寓林间溪边之意,后两句则摹写雉子、凫雏,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后关照,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这首诗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而又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

      相关知识: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阅读全文]...
  • 绝句杜甫二首古诗词(绝句古诗全文解析)

  • 杜甫
  • 绝句二首 其一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句二首 其二

    唐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格式】五言绝句

    【名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基调】闲适(其一);思乡(其二)

    【年龄】杜甫53岁,公元764年(广德二年)

    【译文+注释】

    迟日江山丽,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

    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春风花草香。

    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融飞燕子,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沙暖睡鸳鸯。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鸳鸯:一种水鸟,雄雌鸟常双双出没。

    江碧鸟逾白,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

    鸟:指江鸥。

    山青花欲燃。

    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花欲燃:花红似火。

    今春看又过,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

    何日是归年?

    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创作背景】

    这组绝句作于公元764年(广德二年,杜甫53岁)暮春,是杜甫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当时杜甫正在四川躲避战乱,居住在成都草堂,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考点】

    考点1:苏轼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价王维的诗,其实杜甫的这两首诗也是如此,请简要解析这两首诗是如何写景的?答案:第一首写景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泥融飞燕子”是动景,“沙暖睡鸳鸯”是静景,一动一静展示了初春时节秀丽的风景。第二首运用了衬托的手法,重墨描写颜色—-“江碧鸟逾白”和“山青花欲燃”描写了碧江、白鸟、青山和红花,用江的“碧”衬托鸟的“白”,用山的“青”衬托花的“红”,生动形象。

    考点2: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情感?答案:第一首诗作者借秀丽的春景表达了安适恬淡的情怀,第二首诗作者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羁旅异乡的思乡之情。考点3:我们搜杜甫的诗,可以发现杜甫曾经写过《绝句六首》、《绝句四首》和《绝句二首》等,这些绝句都很美,都没有具体的诗题只是统统的叫做“绝句”。绝句是一种诗的体裁,按理说不能直接作为诗的题目,就像诗歌不能直接做所写诗歌的题目一样,看这些诗都是无题目、无明确的主题中心,很多人认为这些诗更像对联,但为什么杜甫会给这些诗起名《绝句》?答案:这些绝句都不是完整的诗,它只是诗人*时得到的一些比较好的句子,暂时存下作为日后创作的材料。结果长时间没有应用到这些好句子,那就真的成了“绝句”了。

    【赏析】

    小知识提前知:古人将一年划分为4季、24个节气,每个节气15天(365天/24节气=15天/每节气),又进一步根据每5天物候的细微变化,将每个节气划分为3段(15天/3段=5天/段),这每5天的一段,就叫做候,这就是(4)季、(24)节、(15)气、(5)候的来历。春分三候分别是,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3月22日就处于玄鸟至的一候,这个玄鸟,其实就是燕子,因为玄的意思是黑色,而燕子背上的羽毛,基本呈现黑色,所以古人把燕子叫做玄鸟。燕子,是春天里吉祥美满的象征,是农家最喜欢的候鸟。

    《绝句二首》是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是一组咏物诗。第一首描写生意盎然的春色,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第二首则在春色秀丽的美景上涂了一层羁旅异乡的愁思和伤感,春色和乡思交相辉映,增添了诗的韵味。这两首诗极生动地、自然地描绘出充满生机的春色之美,反映了杜甫经过漂泊的磨难后,在草堂暂得生活安宁而产生的闲适情怀。

    《绝句二首其一》解析:

    苏轼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价王维的诗,说杜甫的诗是“沉郁顿挫,苦大仇深”,但杜甫的这两首诗绝对可以说是诗情画意的代表,不仅如此,说它“诗中有画”还不够,画仅仅是视觉一个维度,而这首诗传递了“迟日江山丽”的视觉、春风拂面、泥融沙暖的触觉、“花草香”的嗅觉、燕语呢喃、溪水潺潺的听觉,所以杜甫用工整对仗的短短20个字便描绘了春色、春香、春深、春密,非常的立体丰富。不仅如此,诗圣的高明还在于诗中的四个字:丽、香、飞、睡。“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是春天的普通画面,但一个“丽”一个“香”顿时就将春天的色彩和气味凸显出来,“泥融燕子、沙暖鸳鸯”也是春天普通的元素,但一个“飞”一个“睡”这一动一静的对比,顿时就将燕子的勃勃生机和鸳鸯的温柔恬静相映成趣。四个字,四句诗,前两句粗笔勾画江山风日和煦明丽的远景,后两句工笔细描飞燕鸳鸯一动一静的*景。整个浣花溪畔一片生机,清新可爱的春日图景便生动的呈现出来!

    第一首描写生意盎然的春色,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一、二句重在描绘明丽阔远的图景,三、四句则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首句从大处着墨,“迟日江山丽”描绘出在初春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bīn)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第二句“春风花草香”,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第三句“泥融飞燕子”,诗人选择用动态景物(燕子)来勾画春景。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

    第四句“沙暖睡鸳鸯”则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绝句二首其二》解析: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勾勒出一幅春日图景,江山明丽、花草芳香、燕语呢喃、鸳鸯酣睡,整个节奏就仿佛一支交响曲的前奏,音调轻柔、节奏缓慢,优美醉人,让人心情悠然。这幅山水花鸟画的色调是温和的。而这第二首,这支交响曲的音调和节奏突然变得高昂和明快。

[阅读全文]...
  • 杜甫:绝句漫兴·眼见客愁愁不醒

  • 杜甫
  •   《绝句漫兴·眼见客愁愁不醒》

      作者:杜甫

      原文:

      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

      便觉莺语太丁宁。

      注释:

      1、无赖:本指放刁、撤泼,这里引申为调皮、撩拨人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眼看着我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不能自拔,而无赖春色却故意来到江亭,撩逗人的愁绪。

      赏析:

      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

      杜甫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杜臆》中云:“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这第一首正是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心绪。“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然而春色却不晓人情,莽莽撞僮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春光本来是令人惬意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但是在被客愁缠绕的诗人心目中,这突然来到江亭的春色却多么扰人心绪!你看它就在诗人的眼前匆急地催遣花开,又令莺啼频频,似乎故意来作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此时此地,如此的心绪,这般的花开莺啼,司春的女神真是“深造次”,她的殷勤未免过于轻率了。

      杜甫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这首诗里恼春烦春的情景,就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相仿佛。(m.ju.51tietu.net)只不过一在乱中,愁思激切;一在暂安,客居惆怅。虽然抒发的感情有程度上的不同,但都是用“乐景写哀”(王夫之《姜斋诗话》)则哀感倍生的写法。所以诗中望江亭春色则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丁宁,这就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很符合生活中的实际。仇兆鳌评此诗说:“人当适意时,春光亦若有情;人当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杜诗详注》卷九)正是诗人充分描绘出当时的真情实感,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引起共鸣。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 - 句子

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 - 语录

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 - 说说

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 - 名言

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 - 诗词

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 - 祝福

绝句漫兴唐杜甫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班主任名言 素书名言 有关清明节的名人名言 丘吉尔伪善名言 关于简单的名言 有关田园风光的名言 有关鼓励的名人名言 静心的名言 不要安于现状的名言 与志向有关的名言 团队精神的名言简单 品德的名言 名言警句古文 火机名言 带有色眼镜看人名言 关于总结反思的名言 人要有目标的名人名言 关于艰苦朴素的名言 微笑面对失败名言警句 现代爰国名言 钓鱼败家的名言 麦迪名言 中原中也名言 腓特烈大帝名言 挫折名言事例 松居直绘本名言 黄宗羲名言 幽默的名言 关于行为规范的名言 有关尊重的名言 关于淡泊的名言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