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描写秋天的俗语 >

描写秋天的俗语

关于描写秋天的俗语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秋天的俗语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秋天的俗语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描写秋天的俗语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描写秋天的俗语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描写秋天的俗语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描写秋天的俗语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描写秋天的俗语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描写秋天的俗语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描写秋天的俗语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描写秋天的俗语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关于中秋的谚语或俗语

  • 中秋,谚语
  • 1、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否则就算吃乱了月饼)

     

    2、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

     

    3、八月中秋雨,节后雨水多。

     

    4、八月十五停活的,冬至节,教学的(山西,中秋做工人停活,冬至宴请教师)

     

    5、五月回港扒龙舟,六月割禾有钱收6、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

     

    7、八月十五夜里吃圆饼 ———— 上有圆下有圆;上有缘下有缘

     

    8、八月十五坐月子 ———— 赶节上了

     

    9、八月十五的团圆饼 ———— 不给外人

     

    10、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11、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

     

    12、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

     

    13、八月十五吃 ———— 月饼

     

    14、八月十五送月饼 ———— 赶在节上

     

    15、中秋过了闰八月 ———— 团圆过了又团圆

     

    16、八月十五套年磨 ———— 早点

     

    17、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18、冬唔饱,夏唔饱,八月十五食餐饱。(广州,中秋节令,供果丰富)

     

    19、中秋节的月亮 ———— 光明正大

     

    20、八月十五捉只兔子 ———— 有你过节,没你也过节

[阅读全文]...
  • 有关秋天丰收的俗语和谚语50句

  • 丰收,秋天,谚语
  • 有关秋天丰收的俗语和谚语50句

    导读;七宿麦子八宿谷,十二宿上看秫秫。下面是好句摘抄小编为你精选的有关秋天丰收的俗语和谚语。

    1. 立了秋,挂锄钩。

    2. 白露下雨,路干即雨。(不干路)

    3. 夏雨少,秋霜早。

    4.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5. 阳坡麦子,阴坡谷子。

    6. 风风凉凉,晴到重阳。

    7. 梨行卸了梨,柿子红了皮。

    8. 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川,迎霜种的夹河滩。

    9. 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10. 萝卜青菜保*安、上床萝卜下床姜。

    11.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12. 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13. 雷打秋,冬半收

    14. 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

    15. 秋分种,立冬盖,来年清明吃菠菜。

    16. 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17. 入伏下雨伏里旱,立秋下雨吃好饭。

    18. 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

    19. 秋冬耕地如水浇,开春无雨也出苗。

    20. 八月雷声发,大旱一百八。

    21. 麦种深,谷种浅,荞麦芝麻盖半脸。

    22. 稻黄一月,麦黄一夜。

    23.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24. 要想来年长好棉,中喷花要田间选。

    25. 九月阴一冬温,九月晴一冬冰。

    26. 秋分牲口忙,运耕把粉排。

    27. 大兜上缝小兜,好坏棉花分开收。

    28. 秋不食辛辣,不食肺

    29. 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

    30. 骡怕前沉,牛怕后沉。

    31. 精收细摘,朵絮归仓。

    32. 梨行却了梨,柿子红了皮。

    33. 麻黄种麦,麦黄种麻。

    34. 立秋之日凉风至。

    35. 种麦泥窝窝,来年吃白馍。

    36. 七宿麦子八宿谷,十二宿上看秫秫。

    37. 二指浅,四指深,三指准。

    38. 一年纯,二年杂,三年四年不像啥。

    39. 饥无劲,饱无劲,不饥不饱才有劲。

    40. 中喷花,大把抓,留种顶呱呱。

    41. 拾不完的棉花,抖不尽的芝麻。

    42. 九月雷收口。

    43. 勤拾花,不留羊尾巴。

    44. 秋分无生田,处署动刀镰。

    45. 天旱香瓜甜,枣子结得圆。

    46. 重阳晴,米粮*。

    47. 饥无劲儿,饱无劲儿,不饥不饱才有劲儿。

    48. 姜越老越辣,藕越老越粉。

    49. 九月九,无事不在河边走。(风大)

[阅读全文]...
  • 春天的谚语和俗语

  • 谚语,春天,语文
  • 春天的谚语和俗语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谚语都不陌生吧,谚语通常是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你还记得哪些谚语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天的谚语和俗语,欢迎阅读与收藏。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4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5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6春雨贵如油

      7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8春无三日晴

      9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1早春晚播田

      12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3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14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15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16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17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18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1、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2、春天多种菜,能吃也能卖。

      3、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4、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5、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6、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8、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9、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10、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11、立春晴,雨水均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14、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5、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16、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1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18、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19、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20、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21、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22、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23、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24、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1、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

      2、春来多捉一个蛾,秋后多收谷一箩。

      3、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4、春差日子夏差时,百般宜早不宜迟。

      5、一滴春水一滴油。

      6、春天比肥堆,秋天比谷堆。

      7、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

[阅读全文]...
  • 关于冬天节气的谚语俗语

  • 谚语,节气,冬天
  • 关于冬天节气的谚语俗语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都接触过一些耳熟能详的谚语吧,谚语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话。那么,都有哪些经典谚语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冬天节气的谚语俗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瑞雪兆丰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男也懒,女也懒,下雨落雪翻白眼。

      狗仗人势,雪仗风势。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腊雪是宝,春雪不好。

      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

      冬至不离十一月

      冬至大如年

      冬节夜最长,难得到天光。

      冬节丸,一食就过年。

      冬至无雨一冬晴。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尾,卖牛去买被。

      冬节乌,年夜苏(晴暖);冬节红,年夜耽(淋湿阴雨)。

      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

      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冬至节令天。稼接桃李奈。

      冬至稻无刈,一夜脱一箩

      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热。

      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

      冬至地干燥,钟响人咳嗽。

      阴过冬至晴过年。

      冬至阴天,来年春旱。

      霜重见晴天,雪多兆丰年。(山西太原)

      冬有三白是丰年。(同上)

      雪姐久留住,明年好谷收。(浙江、湖南、河南扶沟)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江苏苏州)

      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同上)

      江南三足雪,米道十丰年。(河南开封)

      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江苏常熟)

      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同上)

      雪落有晴天。(湖南)

      雪后易晴。(江苏常熟)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河北沧县)

      腊月里三白雨树挂,庄户人家说大话。(内蒙古呼和治特)

      夹雨夹雪无休无歇。(《田家五行》论雨)

      雪打高山,霜打*地。(江苏无锡)

      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阅读全文]...
  • 关于秋分节气谚语俗语

  • 谚语,节气,秋分
  • 关于秋分节气谚语俗语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当秋分到来时,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昼夜时间等长,并由日长夜短逐渐变成日短夜长,气候由热转凉。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秋分节气的谚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适时种麦年年收,过早过迟有闪失,

      先种淤地后种沙,七天出苗正合适。

      晚秋作物继续管,随熟随收不能迟。

      棉花进入中喷花,四至六天一次拾,

      中喷棉花质量好,单存留种正适时。

      菠菜小葱要种上,白菜浇水把肥施,

      冬暖大棚膜罩好,种植黄瓜西红柿。

      青贮秸秆继续搞,牲畜配种机莫失。

      养鱼饵料不能减,莲藕采收推上市。

      秋分秋分,昼夜*分。

      八月十五雨一场,正月十五雪花扬。

      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

      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

      勿过急,勿过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秋分麦粒圆溜溜,寒露麦粒一道沟。

      适时种麦年年收,种得晚了碰年头。

      早黍晚麦不归家,种麦“早”字要狠抓。

      麦种八月土,不种九月墒。

      适时早播老经验,适时晚播也增产,看种看地又看天,“适时”二字要把关。

      肥少旱田,适早保险;肥足能灌,酌情播晚。

      过早温高苗猛窜,病重虫咬苗难全;过晚很难保穗足,管理再好难高产。

      秋分前十天不早,秋分后十天不晚。

      淤土秋分前十天不早,沙土秋分后十天不晚。

      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川,迎霜种的夹河滩。

      分前种高山,分后种*川。

      麻黄种麦,麦黄种麻。

      种麦泥窝窝,来年吃白馍。

      种麦泥流流,来年吃馒头。

      种泥不种水,种水种不归。

      犁沟种不如贴茬耩,贴茬耩不如犁铧响。

      八月有雨好种田,十月有雨麦墩盘,来年三月透地雨,穗足粒多保丰产。

      瓜茬种上麦,馍馍吃不败。

      麦种深,谷种浅,荞麦芝麻盖半脸。

      谷耩浅,麦耩深,芝麻只要隐住身。

      二指浅,四指闷,种麦三指正当心。

      二指浅,四指深,三指准。

      中指二纹,不用问人。

      两三厘米浅,六七厘米深,四五厘米准。

      麦种晒和扬,粒实出苗壮。

      扬一扬,秕粒剔除种子强。

      麦种用水漂,瘪粒能除掉。

      药剂拌种,防治病虫。

      发芽试验早做好,下种数量可参考。

      小麦精量播种机,深浅宽窄能调剂,下种均匀省良种,苗子出来壮又齐。

[阅读全文]...
  • 八字俗语

  • 经典
  • 1、吃人一口,还人一斗。

    2、对人以诚,人不欺我。

    3、单耳刮风,双耳下雨。

    4、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5、蜂多出王,人多出将。

    6、会划会算,钱财不断。

    7、伯乐一顾,马价十倍。

    8、长兄为父,老嫂比母。

    9、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10、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1、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12、珍馐百昧,一饱便休。

    13、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14、雨打灯头,没水洗牛。

    15、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6、燕子外迁,地旱天干。

    17、未修佛果,先结人缘。

    18、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19、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20、客不离货,财不露白。

    21、狗仗人势,狐假虎威。

    22、月亮撑蓝伞,多风去。

    23、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24、一人一猪,一亩一猪。

    25、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2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7、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28、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29、狗急跳墙,猫急窜房。

    30、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3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2、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34、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35、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36、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37、大雪晴天,立春雪多。

    38、门里吃米,门外吃面。

    39、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40、腊七腊八,出门冻煞。

    41、麦苗被啃,产量受损。

    42、不怕路长,只怕心老。

    43、桐树开花,正种芝麻。

    44、霜降见霜,立冬见冰。

    45、夏雨淋透,霜期退后。

    46、大寒小寒,无风自寒。

    47、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48、月怕十五,年怕中秋。

    49、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50、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51、只中不管,打破金碗。

[阅读全文]...
  • 有关马的俗语

  • 1、望山走倒马。

    2、心急马行迟。

    3、牛头不对马嘴。

    4、死马当活马医。

    5、一马不跨双鞍。

    6、人靠衣裳马靠鞍。

    7、惯骑马的惯跌交。

    8、千里骡马一处牛。

    9、马至滩,不加鞭。

    10、临崖勒马收缰晚。

    11、人奔家乡马奔草。

    12、马群奔驰靠头马。

    13、人要炼,马要骑。

    14、马屁拍在马腿上。

    15、肥了骡子瘦了马。

    16、马行十步九回头。

    17、好马不吃回头草。

    18、骑马坐船三分险。

    19、人是衣裳,马是鞍。

    20、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21、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22、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23、看不起骡子买不起马。

    24、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25、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26、有财同享,有马同骑。

    27、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28、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29、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

    30、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梨。

    31、牵马到河易,强马饮水难。

    32、路遥知马力句子大全,日久见人心。

    33、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34、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跑得马。

    35、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捶。

    36、人怕理,马怕鞭,蚊虫怕火烟。

    37、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38、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39、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40、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41、走马有个前蹄失,急水也有回头浪。

    42、任它狗儿怎么叫,不怕马儿走正道。

[阅读全文]...
  • 关于小年的俗语

  • 小年,传统节日
  • 关于小年的俗语

      小年,通常指扫尘、祭灶的日子,被视为“忙年”的开始。由于南北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过去,过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区多在二十三日过小年。

      过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动是“辞灶”。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汉族民间称“灶王爷”。

      相传灶王原来是一个叫张单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贤慧女子郭丁香为妻,后又休弃续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懒做,不久就把张家财产挥霍一空,改嫁他人。张单家境败落,又遭火灾,双目失明.沦为乞丐。一天,他乞讨到一户人家,主人给了他热汤热饭,后发现施饭者就是他休弃的妻子郭丁香,羞愧难当,碰死灶前,被姜太公封为灶王。

      柳腔戏《张郎休妻》、茂腔戏《火龙记》都是说的灶王爷这段故事。

      灶王最初只管火,后来受天帝委派为掌管一家的监护神,被封为一家之主。他权力很大,却连个土地庙大小的庙宇也没有,只有一张画像(木板印制的年画)贴在灶墙上。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东厨司命主,南方火帝君"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灶时要摆上枣和糖瓜等果品,糖瓜是用大麦发酵糖化而成的食品,据说是让灶王吃了嘴甜,也有的说为了欺住他的嘴,叫他上天光说好话不说坏话。焚香祭拜后,将旧灶君像揭下焚化。换上新像,就算送灶王爷上天找玉皇大帝汇报去了。

      祭灶时还要供上碗面汤(面条),俗话说:"灶王爷本姓张,一年一顿杂面汤。"杂面汤是用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制成,这种粥,是为了让灶王爷多说好话。

      灶王腊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来,就算完成汇报任务,带着吉祥保佑一家过*安日子了。

      如今,祭灶王的人越来越少了,但过小年吃糖瓜的*俗仍在民间盛行。

      腊月二十三日以后,人们开始打扫庭院、居室,清除积垢,置办年货,制作节日食品,一直要忙到除夕。

      补充:

      小年夜那天传说是灶王爷升天回宫的日子,这天在北方地区传统的做法是糊两个褡裢似的纸袋,一个里面装的是毛驴的草料和豆子,一个里面装的是灶王爷的`盘缠和干粮,在灶王像前烧掉,同时还用那种棍棍糖(一般用球状的,只是原料和棍棍糖一样)在火炉炉口糊一圈,听大人讲是为了糊住灶王爷的嘴,让灶王爷在天上不要乱说,只说好听的。一般灶王爷像前的对联是这样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小年夜的*俗还有:

      扫年

      即扫尘,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是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祭灶

      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人们在腊月二十三都要祭灶,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不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也有意为让灶王的嘴甜,光说好话。然后将灶王爷像焚烧,谓之“升天”,边烧边磕头祷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有的地方烧假马、放鞭炮送灶王爷骑马上天。上世纪50-60年代,祭灶王爷的*俗逐渐消失,但吃灶糖(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和打扫房屋的*俗仍流传至今。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送灶*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汉族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家,清理箱、柜、炕*底下的尘土,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1、饺子

      北方小年晚上*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2、粘糕

      在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每年腊月廿三,是家家户户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3、麻糖

      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安的丰年到来。

      4、米饼

      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5、杀年猪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俗。过了小年夜(农历十二月二十三),那杀年猪的热闹戏就算开台了。挑选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炖,精心烹饪,再满满斟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

      6、火烧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7、年粽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8、爆米花糖

      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

      9、面食

      在山东半岛的人们又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此制做起来比较麻烦,发面后醒面,再揉面再醒面,然后再做成各种花样的面食造型后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后才下蒸锅,此蒸出来的面食又称之为“面花”,非常好吃,但很费工夫。

      10、关东糖

      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来,广为百姓享用。

[阅读全文]...
  • 兔子的谚语俗语

  • 谚语,语文
  • 兔子的谚语俗语

      兔子是一种非常乖巧的动物,那么关于兔子有哪些谚语呢?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兔子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好汉子不赶乏兔儿。

      没有黄狼的地方,兔子也摆架子。

      大年初一逮兔子,有它过年,无它也过年。

      心里塞着个兔子。

      不管兔子怎么叫,该种豆子还得种。

      媒人的嘴,兔子的腿。

      拿不着兔子扒狗吃。

      宁可守株待兔,不可缘木求鱼 。

      兔子跳起来好打, 山鹰飞起来好打。

      兔子若要效狮子跳山溪,一定落落个坠深涧而亡.

      兔子靠腿狼靠牙,各有各的谋生法。

      兔子回头凶似虎。

      兔子成精比老虎厉害。

      兔子多咱也架不了辕。

      兔子啥时候也架不了辕。

      兔子逃跑不回头。

      兔子转山坡,转来转去还得回老窝。

      兔子满山跑,仍旧归老巢。

      免子尾巴长不了。

      兔子拉车,连蹦带跳。

      兔子吃年糕,闷心。

      兔子蹦到油锅里,送上嘴的一盘好菜。

      兔子逗老鹰,没事找事。

      兔子和老鹰打架,找死。

      老母猪追兔子——上气不接下气

      老牛撵兔子——有劲使不上

      老鹰追兔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青蛙望玉兔——有天地之别

      兔儿爷(兔头人身的泥塑玩具)打架——散摊了

      兔儿爷拍胸口——没心没肝

      兔子扒窝——安家落户

      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哩

      兔子的耳朵——灵得很

      兔子打架——小打小闹;上蹿下跳

      兔子成精——比老虎还厉害

      兔子当牛使——乱套了

      其他和动物有关的谚语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到处都有害群之马

      3、一燕不成夏。

      4、燕洗澡,天将雨;燕趴地,大雨到。

      5、笨鱼才会咬两次钩(智者不上两次当)

      6、群雁南飞,天将转冷;群雁北飞,天将转暖。

      7、猫有九命(吉人自有天相)

      8、河里鱼打花,天上有雨下。

      9、水蛇盘柴头,地下大雨流。

      10、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11、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12、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阅读全文]...
  • 非常精短的俗言俗语

  •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句智慧过人的俗语,简短精湛,一起来看看吧

    1、 慌不择路,贫不择妻。

    2、 吃了笋子又来变卦。

    3、 吃了五谷,未有不生灾之理。

    4、 愁海龙王没宝。

    5、 愁帽儿戴在头上。

    6、 愁人莫怨从前事,想起愁来愁更长。

    7、 丑丑做夫人。

    8、 虫蚁也有几只脚。

    9、 家不和,外人欺。

    10、 痴汉等丫头。

    11、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

    12、 集众力以成一事

    13、 火到猪头烂,功到自然成。

    14、 好鸣之猫,捕鼠必少。

    15、 机事不密,祸倚人壁。

    16、 痴人自有痴福。

    17、 痴心男子负心女。

    18、 尺水能兴万丈波。

    19、 记人之长,忘人之短。

    20、 结发夫妻,今指原配。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描写秋天的俗语 - 句子

描写秋天的俗语 - 语录

描写秋天的俗语 - 说说

描写秋天的俗语 - 名言

描写秋天的俗语 - 诗词

描写秋天的俗语 - 祝福

描写秋天的俗语 - 心语

推荐词条

世界那么大励志名言 一丝不苟的名言 团结友爱的名人名言 何鸿燊名言 关于时间快的名言 好心帮忙落埋怨的名言 20字名人名言 物质与精神的名人名言 当兵名言 读书至理名言 狐妖小红娘名言 关于父爱和母爱的名言 鼓励销售名言 爱迪生名言后半句 与书有关的名人名言 龙勃罗梭名言 张艺兴名言警句 学*重要的名言 劳动有关的名言 敬畏生命名言 关于坚持读书的名言 赚钱的名言 谦卑的名言 内心强大的名言 学校名言 功夫熊猫名言 交通安全英语名言警句 有关端午的名人名言 关于百善孝为先的名言 新学期新打算名言警句 处理上下级关系的名言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