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 >

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

关于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登幽州台歌古诗赏析

  • 登幽州台歌古诗赏析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登幽州台歌古诗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短诗没有比喻用典、大肆铺陈,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被视做初唐诗歌之绝唱,也是陈子昂的压卷之作。在这首短诗中,蕴涵着阔大的境界,雄浑的格调,沧桑的吟咏。

      怀才不遇,忧郁的陈子昂登台赋诗

      如果不介绍作者,我们从这首有着“金石之音”的短诗中不难想象,能作出如此高音远律的诗人必定是位顶天立地的奇男子、伟丈夫。不错,生活于初唐向盛唐过渡时期的陈子昂出生于富贵之家,受家庭影响,“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子昂是性情中人,好意气用事,年轻时他非常向往仗义勇为,打抱不*的侠义之气,并且在那时他便已怀抱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关注社会现实,留意*大事。他入仕伊始即不顾人微言轻,以政治家的气魄,屡屡向武则天进呈各种建议,针砭时弊,希图匡扶国家。武则天是知道陈子昂的才气的,据说她也颇有爱惜人才,知人善任的美名,但多疑猜忌的女皇始终把陈子昂当成自己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华美却始终空悬着的饰物,并不真正相信重用他。


      《登幽州台歌》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据陈子昂的好友卢藏用的《陈氏别传》记载,这一年陈子昂从武攸宜征讨契丹,在军中任参谋。当时战争形势对武周王朝不利,武攸宜是个*庸无能之辈,仗一开打,前军惨败,大营震动,人心惶惶。陈子昂虽是军中微职,却不忍坐视败局,挺身向武攸宜进谏,提出了不同的作战策略。出身亲贵但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武攸宜非但不采纳陈子昂的建议,反而恼羞成怒,把陈子昂降职为军曹,这大大伤了这位热血志士的心。眼看着报国的.理想无法实现,心情忧伤的陈子昂登上了幽州台,他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贤士的燕昭王,悲愤之余,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老臣郭隗当“马骨”,燕昭王搭起了黄金台

      幽州是古代十二州之一,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幽州台为战国时期燕国的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燕昭王修建黄金台的目的是招纳贤才,因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燕昭王的老师郭隗,成为燕昭王的第一位贤才。

      燕昭王立黄金台招贤图,出自古典小说《春秋五霸七雄列国志传》版画

      齐宣王七年,燕国发生内乱,起因是燕国国君哙突发奇想,想效仿远古传说中的尧舜禅让,?把自己的王位让给相国子之。燕太子*自然不服,他联络了一位将军去攻讨子之,战乱的烽火在燕国的国都燃起,老百姓死伤无数。齐国国君齐宣王见燕国内乱,觉得自己有机可乘,就命他手下的将军率军进攻燕国。燕国猝不及防,根本无心应战,连都城城门都没关。齐军长驱直入,俘虏子之,把他剁成肉酱,还杀掉了燕王,燕国几乎快要灭亡了。在燕国老百姓的强烈*下,齐军退出燕境。燕国人立太子*为燕国国王,他就是燕昭王。燕昭王即位后,时刻不忘齐国攻燕之仇,他想广招天下贤才,辅佐自己完成强国复仇的心愿,可燕国地理位置偏僻,国力弱小,如?才能吸引真正有治国之能的良才呢?燕昭王去拜访本国的老臣郭隗,跟他谈了自己的想法,郭隗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有找到。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对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他就能把千里马买回来。

      国君很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皇上您肯花钱买死马骨,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来吗?’国君就不再责备侍臣。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老臣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燕昭王回去后按照郭隗的主意,盖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然后选择了一个吉祥的日子,举行隆重的仪式,恭恭敬敬地把郭隗请到新宫殿里去居住,而且每天都前去探望。燕昭王还在沂水之滨修筑了一座高台,用以招徕天下贤士,台上放置了几千两黄金,作为赠送给贤士的礼物,这座高台便是著名的黄金台。

      各国有才干的人听说燕昭王真心实意招请人才,纷纷赶到燕国来求见。其中最著名的是赵国人乐毅,乐毅来到燕国后燕昭王拜乐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政,训练兵马,燕国一天天强大起来?后来,燕国军队在乐毅的率领下长驱直入,攻占了大部分的齐国领地,报了齐国趁燕国内乱出兵进剿之仇。大诗人李白在其名篇《行路难》里曾谈到这段史事: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燕昭王礼贤下士,用人不疑,终于使强国复仇的愿望得以实现,他自己也成功跻身于战国七雄之列。

      幽州台上,陈子昂怆然泣下为哪般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如果我们仅将陈子昂悲怆的呐喊看做是其胸怀抱负未能实现的一己之私,就未免小看了这位大诗人,这首诗也不会受到历代读者如此盛赞了。小小的金丝雀啼鸣只是为自己的渺小与悲欢,而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如陈子昂者,他们的心境是不可以俗视的,用忧国忧民这样的词也不能概括陈子昂当时的心境。

      生逢盛世的陈子昂没有得遇像燕昭王这样的君主,他因在政治上坚持自己的主张,勇于犯上直谏,上书皇帝指陈时弊,因而屡遭排斥打压,曾两次被派从军出塞。他才华不得施展,最后被酷吏诬陷死在狱中,年仅四十二岁。

      诗人死了,诗作还活着。这也许是上苍给诗人最好的、也是最后的报答!

      知识堂

      幽州台:即蓟北楼,又称燕台、黄金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故址在北京市大兴区,今尚存“金台夕照”古迹。

      乐毅:生卒年不详,中山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其先祖乐羊为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中山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所灭,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赵武灵王时,因避“沙丘之乱”,乐毅来到魏国任大夫,后来听闻燕昭王立黄金台招贤,遂借出使之机来到燕国,燕昭王用客礼厚待乐毅,乐毅谦辞退让?最后终于被燕昭王诚意所动,答应委身为臣,燕昭王封乐毅为亚卿。后来乐毅联合赵、楚、韩、魏之兵共同伐齐,大败齐军,攻下齐国七十二城,几乎使齐国亡国,为燕昭王报了国仇家恨,受封为“昌国君”。

[阅读全文]...
  • 登幽州台歌古诗赏析(登幽州台歌翻译及赏析主旨)

  • 佳作赏析《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心绪,且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历来为传诵的名篇。

    全诗短短四句,没有铺叙,没有比喻,不讲究什么吞吐回环,更不

    屑于堆砌雕琢,只有大声咏叹,直抒胸臆。但是,它的境界何等间大,气势何等雄浑,含义何等深刻!

    这首诗之所以称得上陈子昂的压卷之作,是因为它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揭示出诗人理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它像火山的喷薄,又像江河的奔流,不但倾泻出一代诗风开启者内心的苦闷,而且代表了我国唐朝那“鼎盛时代”的中坚分子们壮怀激烈的思想感情。唯此,它一直保持着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感动着千百年来的无数读者,以至我们今天重新来品味它,仍然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中,看到了苍茫的天字、辽阔的原野,听到了“盛唐之音”的先驱者那震撼人心的慷慨悲歌,感受着一种雄豪悲壮的美。

[阅读全文]...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赏析(登幽州台歌全诗赏析分享)

  • 分享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说:没有见到先代的圣主,也看不到后世的明君。"古人"、"来者",此处指圣主、明君。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过;后代的明主,我也见不到了。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想到天地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涕泪纵横,凄恻悲伤!

    诗人仅用了二十二个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篇中前两句用两个"不见",置身于古今绵长的时空里,感叹前贤已去而后贤未及,自己却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后二句转入广阔的空间,登楼眺望,天地一片苍茫,一个"独"字点出诗人深刻的孤独感,故不期然地洒下英雄热泪?

    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句式长短参错,音节抑扬变化,格调慷慨悲凉,意境苍茫遒劲,十分富有艺术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唐诗三百首》)

[阅读全文]...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翻译及赏析

  •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在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后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a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眼泪。

      译文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译诗】

      向前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向后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天地的高远广袤,我独自感伤,泪水流下!

      赏析: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因此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这里免不了有对时世的感伤,但也有诗人对诗坛污浊的憎恶。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诗人,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此诗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同时,诗歌的韵味极强,前两句更是苍劲有力。

[阅读全文]...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翻译与赏析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翻译与赏析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诗歌。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翻译与赏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在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后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眼泪。

      译文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译诗】

      向前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向后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天地的高远广袤,我独自感伤,泪水流下!

      赏析: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因此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这里免不了有对时世的感伤,但也有诗人对诗坛污浊的憎恶。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诗人,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此诗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同时,诗歌的韵味极强,前两句更是苍劲有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阅读全文]...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思想感情(登幽州台歌全诗内容和诗意)

  • 思想,感情,诗意
  •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今四川省射洪县),生活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唐代诗人。“诗圣”杜甫曾给予高度赞誉:

    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

    诗人陈子昂的才气堪比汉代的司马相如,名声远扬与日月同辉。

    陈子昂绘像

    神功元年即697年,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契丹。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任职参谋,随同出征,希冀在边塞建立军功,实现政治抱负。

    可是武攸宜对领兵打仗一窍不通,而且骄傲自大,次年兵败。陈子昂多次为武攸宜出谋划策,进言献计,对此,武攸宜十分不满,于是找了个借口就将陈子昂降为军曹。

    诗人陈子昂渴望委以重任,建立军功的政治抱负最终化为泡影。于是他登上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独自登上幽州台,举目四望,悠悠天地间无人理会,更没人理解,其内心涌动的孤独情怀,化作潸然泪下的诗歌。

    陈子昂作为一名文人学士,主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的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可是一旦在仕途上屡受挫折打压,诗人的政治热情势必会低落,内心会产生不被认同的孤独感。

    陈子昂渴望得到赏识,并委以重任,实现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早年他在长安城当众摔琴一事,使其迅速成名。唐人李亢《独异志》中记载了陈子昂早年的这段传奇经历:

    初举进士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子昂顾左右,辇千缗市之。众惊问,子昂曰“余善此。” 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入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奉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贱工之伎,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百轴遍赠会者。 一日之内,名满都下,擢进士第。”

    陈子昂在长安城重金买胡琴

    陈子昂却把用重金买来的胡琴毫不犹豫地当众摔碎,在众人惊愕之际,他把自己的诗文取出来,一一赠给宾客阅览。一日之内,名动京城,年仅24岁的陈子昂擢入进士第。

    可是迅速成名的陈子昂,步入仕途后却长期沉沦下僚,不被重用。

    天授元年即690年,武则天称帝,陈子昂把武后称帝作为一次改变自己仕途的重要机遇。

    武则天称帝

    与初唐诗人骆宾王为徐敬业声讨武后而起草的檄文不同,诗人陈子昂挥笔写下了《上大周受命颂》《大周受命颂四章》《庆云章》等系列颂文,选择站到了武后女皇的阵营之中,拜为麟台(即秘书省)正字,即官职正九品下。

    长寿二年重阳节,武后命朝廷学士随行游龙门并要求学士们赋诗,从中选出诗魁,予以重奖。此时,陈子昂虽位卑官低,但诗名颇盛,也随行其中。

    武则天从中抽选了武三思,宋之问与陈子昂的诗,交上官婉儿,命她一首一首的念,然后一起评议。环视众臣后,武则天问宰相狄仁杰对这三个人的诗有何评议?

    狄仁杰是一位刚正不阿的贤相,沉思片刻直率地说:

    武三思才华横溢,文思敏捷,诗歌能助*雅兴;宋学士诗道心声,是不可多得颂歌;

    陈学士直言广建佛寺耗财之时弊,为民*, 身系朝廷,字字铿锵,真乃时代强音也!

    武后听后点头称道:今日之诗魁当陈子昂莫属。并且亲赐一条龙珠玉带,提升陈子昂为右拾遗,官职正八品。

    陈子昂在担任右拾遗期间,武后的侄儿武攸宜曾召他入军,并委以参谋之职。

    诗人陈子昂的才华得到了武后的认可,看似可以一路高歌猛进,大展宏图的机遇到来了,可是在对契丹用兵失利的情况下,陈子昂虽多次建言献计,武攸宜却不采纳,甚至把陈子昂直接降为军曹。

    陈子昂与武后亲信武攸宜的最终失和,使其被迫离开仕途,建功立业的政治机会最终化为泡影。

    此时37岁的陈子昂独自登上幽州台,写下了《登幽州台歌》。诗题中的幽州台是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

    幽州台

    战国时期,燕国国力弱小,无法对抗强大的齐国。燕昭王即位后想广揽天下贤才, 振兴燕国,听从了老臣郭槐的建议,修筑了一座高台,设立招贤馆,放置了几千两黄金,这座高台由此得名黄金台。

    各国贤士见识到燕昭王招揽人才的诚心, 纷纷来投,其中不乏邹衍、剧辛这样的名士,最著名的当属赵国人乐毅。乐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燕昭王拜他为亚卿,让他掌管燕国的军事,训练人马。 燕昭王在这些人才的辅佐下,励精图治,燕国日益强大。

    诗人陈子昂在幽州台上抚今追昔,他多么渴望自己能像乐毅那样能够得到燕昭王的赏识与重用,实现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可惜他只能在凭吊历史古迹中抒写内心的悲怆与孤独。

    两年后,诗人陈子昂辞官回乡,41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死在狱中。

    诗人陈子昂生活的年代正是唐高宗、武则天执政时期相对稳定发展的社会,科举考试的规模扩大,使得大批中下层文人学士有机会步入仕途,建功立业,实现政治理想与抱负。

    从唐高宗开始,开设了殿试,即皇帝当主考官,在大殿上亲自选拔人才。武后则把殿试一事制度化,成为一种惯例。这在《册府元龟》和《资治通鉴》中都有史料记载。此后历朝历代皇帝都举行殿试,进士们也自诩为“天子门生”。

    武则天时期开设武举。据《通典》的记载:

    武举是长安二年即702年开始举办的,考试程序和科举是一样的,内容则涉及射箭、骑术、负重、枪术等,还看身材和口才,嘴笨还不行。

    举办武举与科举一样,都是鼓励文人学士投身仕途,可以当文官,也可以当武官。

    对于古代文人学士的培养和选拔规模进一步扩大,也为他们 “ 朝为布衣、 夕为卿相”的社会角色转换提供了广阔的机遇。于是踏入仕途, 以治国,*天下为己任就始终成为古代文人阶层追寻现实生存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归宿。

    然而,武后为了维护*统治,实行酷吏政治,设立监狱,鼓励告密,甚至罗织罪名,铲除异己。酷吏政治时期,朝廷上下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可以说封建皇权的专制统治和权力争斗,很难使古代文人学士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诗人陈子昂24岁科举及第踏入仕途,却发现空有一腔理想抱负,施展才华的空间与机会是十分有限的。

    他被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宜降职军曹后,失去了最后的建功机会。他独自登上幽州台这一历史古迹,抚今追昔。面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天地悠悠”的时空情景,一无所见的陈子昂“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孤独感源于诗人个体对现实人生的追求,而且承载着古代文人学士阶层追寻现实生存归宿与人生价值不得实现而产生的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孤独感。

    失意的文人学士时常哀叹时世多艰、命运多舛。一旦他们科举及第踏上仕途,官场的险诈,权力争斗的残酷,不仅使他们触目惊心,而且面临随时被淘汰出局的危机。

    即便是他们心计细密, 步步为营, 竭精尽虑,也很难在*更替与权力争斗中,实现他们的政治抱负与人生理想,甚至还会招致不虞之灾。于是古代文人学士阶层中普遍存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与孤独感。

    《登幽州台歌》整首诗就凸显了悠悠天地间一个独孤的涕泪泗流的诗人形象,而这个孤独流泪的诗人形象正是承载了古代学士阶层孤独情怀的情感内涵。

    在体验《登幽州台歌》孤独情怀的过程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句中的“古人”与“来者”不必确指:

    古人,指前代的明君贤士,如燕昭王,乐毅等。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

    上述确指明君贤士有狭隘之嫌。“前不见古人”是在感慨古人生命的短暂,而“后不见来者”是诗人自叹生命的有限。

[阅读全文]...
  • 登幽州台歌的诗意

  • 诗意
  •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原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2、前:过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3、后:未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4、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5、怆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古时指眼泪。

      诗意: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

      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

      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赏析: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因此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这里免不了有对时世的感伤,但也有诗人对诗坛污浊的憎恶。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诗人,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m.ju.51tietu.net)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此诗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句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句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阅读全文]...
  • 诗歌名句赏析答题模板

  • 诗歌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轲《孟子·滕文公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名句句子,希望大家喜欢!

    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7、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9、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11、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糵禅师

    1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1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4、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阅读全文]...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诗

  • 唐诗
  •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⑴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⑵前:过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⑶后:未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⑷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⑸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古时指眼泪。

      【白话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赏析】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因此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这里免不了有对时世的感伤,但也有诗人对诗坛污浊的憎恶。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诗人,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此诗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句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句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 - 句子

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 - 语录

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 - 说说

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 - 名言

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 - 诗词

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 - 祝福

登幽州台歌名句赏析 - 心语

推荐词条

有关盆景的古诗 赞美心内科医生的古诗词 山东春考常考的古诗词 72字含标点符号的古诗词 跟画画有关的古诗词文言文 董卿谈古诗词阅读的好处 写出三首表达童趣的古诗词 以马为题祝贺生日的古诗 关于品味古诗的宣传语 古诗a的韵 描写落日黄昏的古诗 描写汹涌澎湃的古诗词 古诗词的中韵 赞美学生会的古诗 哪些关于赞扬老师的古诗词 故宫御花园的古诗 杨万里的古诗作品还 含有晨越字的古诗词 自信与自强的古诗 关于赞美秋天的诗歌或古诗词 古诗词带风沙的爱情 形容人民的名义古诗 阳台上的古诗词 望月思乡的古诗中秋节 表明自己尽力的古诗 关于描写诗人的爱情故事古诗 初中课外古诗短的 暮结尾的古诗词 鸟鸣涧的古诗歌曲 关于谐音的古诗藏头的古诗 体现汉字谐音的古诗五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