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巫峡诗句 >

巫峡诗句

关于巫峡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巫峡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巫峡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巫峡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巫峡诗句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巫峡诗句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巫峡诗句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巫峡诗句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巫峡诗句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巫峡诗句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巫峡诗句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关于巫峡的诗句

  •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刘禹锡《杨枝词二首》

    巫峡忽如瞻华岳, 蜀江犹似见黄河。——杜甫《览物》

    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 ——杜牧《云》

    猿啼巫峡夜,月照洞庭波。 ——李端《送友人》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杨炯《巫峡》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萧绎《折杨柳》

    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杜甫《暮春》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杜甫《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塞通雪山白。——杜甫《古柏行》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陈子昂《度荆门望楚》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暮春三月巫峡长;皎皎行云浮日光。——杜甫《即事》

    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杜甫《夔州歌十绝句》

    五更飞梦环巫峡,九畹招魂费楚词。——唐寅《落花诗》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杜甫《诸将五首》

    天寒出巫峡,醉别仲宣楼。——杜甫《夜雨》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杜甫《立春》

    云藏巫峡音容断,路隔星桥过往难。——刘禹锡《怀妓》

    烟雨封巫峡,江淮略孟诸。——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

    风烟巫峡远,台榭楚宫虚。——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十二峰前巫峡雨,七八月後钱塘潮。——黄庭坚《西禅听戴道士弹琴》

    五更飞梦环巫峡,九畹[wǎn]招魂费楚词。——唐寅《落花诗》

    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李端《古别离二首》

    巫峡阴岑朔漠气,峰峦窈窕谿谷黑。——杜甫《虎牙行》

    剑门来巫峡,薄倚浩至今。——杜甫《上后园山脚》

    阴山鸣雁晓断行,巫峡哀猿夜呼伴。——元稹《何满子歌》

    瞿唐巫峡起*地,滟滪若象鏖回蜺。——刘基《为詹同文题浙江月夜观潮图》

    巫峡云深迷昨梦,潇湘雪重写余哀。——高文虎《水仙》

    不独朝朝在巫峡,楚王何事谩劳魂。——幸夤逊《云》

    杳杳巫峡云,悠悠汉江水。——陈陶《续古二十九首》

    阳关一曲悲红袖,巫峡千波怨画桡。——黄庭坚《送曹黔南口号》

    回船正值九九节,巫山巫峡风飕飕。——孙蕡《下瞿塘》

    荆扬春冬异风土,巫峡日夜多云雨。——杜甫《寄柏学士林居》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李郢《中元夜》

    潇湘终共去,巫峡羡先寻。——喻凫《送贾岛往金州谒姚员外》

    疏属便同巫峡路,洛川真是武陵溪。——罗虬《比红儿诗(并序)》

    障昏巫峡雨,屏掩浙江潮。——唐彦谦《汉代》

    鄙夫到巫峡,三岁如转烛。——杜甫《写怀二首》

    不知巫峡雨,何事海西边。——刘长卿《扬州雨中张十宅观妓》

    不知巫峡雨,何事海西边。——张谓《扬州雨中张十七宅观妓》

    云归巫峡雨阳台,杜宇声声唤不回。——石沆《扫张氏妇墓》

    宋玉未夸巫峡梦,杜陵翻作渼陂行。——方回《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湖头准拟赏新晴》

    萋萋巫峡云,楚客莫留恩。——鲍溶《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十首》

    峨眉山色侵云直,巫峡滩声入夜长。——昙域《怀齐己》

    入梦殊巫峡,临池胜洛滨。——孙鲂《主人司空后亭牡丹》

    巴西巫峡长父老,至今来拜祭。——刘炳《题诸葛武侯庙》

[阅读全文]...
  • 《巫峡》注释赏析

  • 巫峡原文:

      巫山苍翠峡通津,下有仙宫楚女真。不逐彩云归碧落,却为暮雨扑行人。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睹芳尘。

      曹松简介:

      巫峡注释:

      1扬子云,即扬雄,西汉着名文学家、哲学家2司马相如,西汉着名文学家3诸葛武侯,即诸葛亮4颜回,即颜渊;原宪,即子思。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5糜碎:粉碎。6虞:忧虑7栗:颤抖8诡:指怪异的旋流9嗜:爱好10擢:提升,提拔11眺:游览12侈:大,多13耄:老14得无:莫非15工:精巧,精致16恨:遗憾17杳:幽深18旬日:十日19累:连续20顾:只是,只不过。表轻微转折。21逮:等到22齿:年龄23沉:像……沉下去24巅际:山顶尽头25尚:还,尚且26历:逐27纵:即使28宇内:天下

      巫峡译文:

      我国西南一带的山水,只四川境内最为奇特。但那里与中原一带相距万里之遥,陆路上有剑阁、栈道之类的险阻;水路上有瞿塘峡、滟滪堆之类的忧虑。骑着马走,沿路层层竹林遮蔽高山,连续十来天,仰头看不到山顶;登上高处往下俯瞰,绝险的山谷有几万尺深,茫茫渺渺看不到谷底,令人惊恐万状,肝胆颤抖。乘船在水中行,江水悍猛,礁石尖利,波涛险恶,漩涡诡异,船只一旦稍微失去控驭,偏离航道仅有尺寸大小,就被撞得粉碎像泥土般下沉,船中人便喂饱了江中鱼鳖之腹,通往四川的道路艰难到这种地步。因此,不是做官出仕富有财力的人不能前往游历;不是天生富有文才的人,即使游览了也无所得;不是身强体壮人,大多老死在那里。喜欢寻奇探胜的人因而心存憾恨。

      天台士陈庭学君,会写。他由中书左司掾,屡次随从大将北征,颇有功劳,升任四川都指挥司照磨,从水路到了成都。成都,是四川的要地,扬雄、司马相如、诸葛亮等名人住过的地方。入川后,凡是英雄俊杰争战攻取、驻扎戍守的遗迹,诗人文土游览登临、饮酒射投、赋诗咏诗、歌唱呼啸的处所,庭学没有不去游历观览的。他既经游览,就必定写诗抒发感受,来记写那景物时世的变迁。于是他的诗歌愈加工妙。过了三年,庭学依照惯例辞官归家,在京城和我会遇。他的精神更加饱满,言谈愈发宏壮,志向意趣益加高远,这大概是因为在川蜀山水中得到了很多的助益吧。

      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到了壮年可以出游时,四面八方战火纷飞,没有落脚的地方。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边,合为一家,而我已经年龄更加大了。想要再像庭学君那样去游历,还能够实现吗?

      不过,我听说古代的贤士,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原宪等,大都坐守乡间甘居陋室,蓬蒿杂草遮没了门户,但他们的志向意趣却经常是很充沛的,好像他们的胸中存在足以包容天地万物的精神力量。这是什么原因呢?莫非有超出于山水之外的东西吗?希望庭学君归去之后,尝试探求一番。如果有什么新的体会,就请把它告诉给我,我将不仅仅因为庭学曾经游历川蜀这一点而惭愧了。

      巫峡赏析:

      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的通常写法,多以对所赠人物进行劝勉为主。宋濂在这篇赠序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但更多的是称道游览名山大川对写作上的裨益,并热情地希望陈庭学要重视提高个人的修养。全文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后辈的殷切希望,真情厚谊溢于言表。

      宋濂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于元末,入明后,他已是将*六旬的老人了。当时他虽地位显赫,但性喜奖掖后进,从不以长者自居。他在晚年写过不少赠序,以本文和另一篇《送东阳马生序》最为着名。

      文章的开头便紧密地结合了陈庭学的生活实际。由于他是从川蜀来到南京的,宋濂便肯定他“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说明山水确实有助于人的发展。在第三段中,作者不无遗憾地回顾了自己的一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法像陈庭学那样游览川蜀,这一段还是紧扣前文的。令人称奇的是,在第四段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即“坐守陋室”也照样可以修身养性。这其实是对陈庭学提出了劝诫:不要把游览名山大川当作提高自己的唯一途径。

      本文中关于川蜀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介绍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作者在介绍地理环境时着重描摹一个“险”字。当然,这里面不乏作者的想象成分,但更多的是从李白的着名篇《蜀道难》中衍化而来。写川蜀的险途,是为了诠释“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在介绍人文环境时,作者列举了与川蜀有关的扬雄司马相如、诸葛亮,则又是为了诠释“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通篇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堪称无懈可击。

    整理:zhl201609

[阅读全文]...
  • 巫峡赏雾句子赏析24条

  • 经典
  • 1.欣赏,即对美好事物而言,放在文中便是对巫山的雾的褒扬。

    2..结合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词语。

    3.出示生字,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避免机械记忆。)

    4.作者是怎么样把巫峡的雾写具体的呢?(抓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既要写出景物的静态,也要写出景物的动态,这样才能把景物写具体。)

    5.“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好心的“神女”哟你是不是又要去盗父王的宝剑斩杀搅乱峡江水道的恶龙?”原因运用了比喻拟人借用典故等多种修辞手法把轻纱雾形象化这样不仅能够让读者更好的体会这一美丽

    6.运用了修辞的词语,多指比喻比拟借代反语反复。

    7.“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和“巫峡的雾,迷人的雾”,首尾相呼,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而浑然一体。

    8.齐读最后一段,巫峡的雾,真是迷人的雾。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

    9.文章先总括巫山多雾的特点,然后分说几类雾各自的特色,最后再心生感慨。总分总结构。

    10.体会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和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1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请写一写

    13..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请写下来。

    14.首句,一般具有点明主旨,总领全文的作用;

    15.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巫峡雾的变化及美景。

    16.哪几段描写了巫峡的雾的不同姿态。(自然段)这几个段与课文第二段有什么关系?(总起——分述)

    17..短文主要采用的抒情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请写一写

    19.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请写一写。

    20.快速浏览全文,说说哪一自然段概括了巫峡的雾给人的总体感觉。(第二自然段)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俊秀迷人如梦如幻)请用“。。。”标记出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21.过渡句,多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

    22.先写山帽子雾,再写半山雾,接着写轻纱雾。

    23.结合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词语。

    24.“有的挤得仰起头,有的挤得翘起尾,有是挤得竖起鬃毛,有的挤得腾起四蹄。呼啸的风中,那嘶鸣声马蹄声碰上石壁的撞击声,声震峡谷。”运用排比,拟人的手法,将雾人格化,气势雄壮,动作声音相结合,生动形象。

[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
  • 《鬼吹灯之巫峡棺山》简介

  • 修养,书籍
  • 《鬼吹灯之巫峡棺山》简介

      《鬼吹灯之巫峡棺山》是发表于网络的惊悚恐怖类小说,作者是天下霸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鬼吹灯之巫峡棺山》简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内容简介

      考古学家孙教授深夜潜入博物馆,被胡八一发现。无可奈何之下,孙教授逐渐表露心迹:他多年研究发现,四川的确有明代观山太保修筑的地仙墓。观山太保靠盗墓发家,将所盗之异宝悉数埋藏于地仙墓中,此墓就好比是一座“古墓葬博物馆”。孙教授一辈子怀才不遇,总想在考古界做出惊天之举,找到地仙墓一定能让他扬眉吐气。

      既然地仙墓中藏尽天下异宝,一定有救人性命的'丹鼎。众人正苦于无从下手,哪知孙教授酒后吐出一段关于地仙村的民谚:“好个大王,有身无首;娘子不来,群山不开;烧柴起锅,煮了肝肺;凿井伐盐,问鬼讨钱;鸟道纵横,百步九回;欲访地仙,先找乌羊……。。“

      这段民谚就像一位向导,引导着孙教授和胡八一等人一步步地接*地仙古墓。

      作者简介

      天下霸唱,本名张牧野,天津人。2006年,天下霸唱这个名字首先在网络上蹿红,随之出版的悬疑探险小说《鬼吹灯》系列成为读书界持续5年的畅销神话,天下霸唱从此成为国内最畅销最令人瞩目的作家之一。此后,《谜踪之国》系列与《贼猫》相继出版,又以他天才般的非凡想象力及驾御文字讲述故事的完美技巧与文字张力,持续畅销热销并受到海内外千万读者的追捧。

      自2009年在《南方都市报》开设了“牧野之章”专栏,那是另一个闲笔随心也能讲述精彩传奇故事的既传统又超越时代的作家张牧野。

      影视改编

      《鬼吹灯之巫峡棺山》是一部网剧,由企鹅影业、梦想者影业、万达影业联手打造。

      悬疑盗墓网络剧《鬼吹灯之巫峡棺山》将由企鹅影业、梦想者影业、万达影业联手打造。该剧一共12集,该故事主要以一本家传的秘书残卷为引,讲述一段离奇诡异的探墓之旅……

      目前,《鬼吹灯之南海归墟》的网络剧计划已经落实,但尚未开始进入筹拍进程,演出阵容也尚未选定哦,不过既然已经被片方提上了制作计划,那小编相信,距离《鬼吹灯之巫峡棺山》登陆网络小荧屏的日子也不远咯!

      考古学家孙教授深夜潜入博物馆,被胡八一发现。无可奈何之下,孙教授逐渐表露心迹:他多年研究发现,四川的确有明代观山太保修筑的地仙墓。观山太保靠盗墓发家,将所盗之异宝悉数埋藏于地仙墓中,此墓就好比是一座“古墓葬博物馆”。孙教授一辈子怀才不遇,总想在考古界做出惊天之举,找到地仙墓一定能让他扬眉吐气。

      既然地仙墓中藏尽天下异宝,一定有救人性命的丹鼎。众人正苦于无从下手,哪知孙教授酒后吐出一段关于地仙村的民谚:“好个大王,有身无首;娘子不来,群山不开;烧柴起锅,煮了肝肺;凿井伐盐,问鬼讨钱;鸟道纵横,百步九回;欲访地仙,先找乌羊……“

      这段民谚就像一位向导,引导着孙教授和胡八一等人一步步地接*地仙古墓。

[阅读全文]...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 古诗文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诗洋溢着诗人听到胜利消息后的喜悦心情,想象着一路坐船登陆快快回家的情景——我们就坐船出发,从巴峡顺水穿过巫峡,往下就可到襄阳,然后,从襄阳很快就可回到故乡洛阳。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两句四个地名,既是当句对,又是前后对,形成工整的名对。“即从”、“便下”,一气贯注,又是活泼的流水对。

      出自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

      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作伴:与妻儿一同。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便:就的意思。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参考译文

      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的春光伴着我返回故乡。

      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赏析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全诗八句。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第一快诗”。诗的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指晴朗的日子,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尾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浦起龙赞其为杜甫“生*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

      此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

[阅读全文]...
  • 描写三峡诗句

  • 三峡
  • 描写三峡诗句

      【唐】贯休

      三峡闻猿 历历数声猿,寥寥渡白烟。

      应栖多月树,况是下霜天。

      万里客端坐,千山境悄然。诗句

      谁向兹来不恨生,声声都是断肠声。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千里,何时归到秦?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描写悲伤爱情的'诗句

      唯凭远传语,幸亏曲江春。

      入峡次巴东

      【唐】白居易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

      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存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

      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描写三峡诗句

      三峡闻猿描写爱情的现代诗句

      【唐】贯休

      历历数声猿,寥寥渡白烟。

      应栖多月树,况是下霜天。

      万里客端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三峡闻猿

      【唐】慕幽

      谁向兹来不恨生,声声都是断肠声。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单独行。

      瘴雨晚藏神女庙,蛮烟寒锁夜郎城。

      凭君且听哀吟好,会待青云道路*。

      三峡闻猿

      【唐】慕幽

      谁向兹来不恨生,声声都是断肠声。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单独行。

      瘴雨晚藏神女庙,蛮烟寒锁夜郎城。

      凭君且听哀吟好,会待青云道路*。

      上三峡古代描写爱情诗句

      【唐】李白描写三峡诗句

      巫山夹彼苍,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彼苍无到时。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阅读全文]...
  • 描写明月峡的诗句

  • 明月
  • 描写明月峡的诗句

      (第一首)

      半壁天阶不忍看,江流脚下溅惊湍。

      山悬一线风烟在,月探千秋云翳盘。

      惨淡闲花何识暑?惶然游兴遍生寒。

      景光高处谁攀得,空叹诗中蜀道难。

      (第二首)

      古木摩天万仞山,鹰飞不度绝尘寰。

      松攀峭壁哀猿啸,峡束苍江白浪环。

      危岸凌空横一线,云梯依势转千弯。

      人行栈道精神爽,明月清风伴客还。

      (第三首)

      天曌龙门矗险滩,开山劈路五丁难。

      明修栈道攀绝壁,暗度陈仓越雄关。

      铁马催戈旌旗颲,银峡晓月凯歌还。

      登高瞩远心神逸,临顶兴怀不羡仙。

      (第四首)

      往来青鸟兴冲冲,传报朝天路已通。

      *高山生瑞草,一江柔水映晴空。

      峡回号角车穿雨,岩挂栏杆人采风。

      秦岭原非千里远,而今眨眼到关中。

      (第五首)

      古木摩天万仞山,鹰飞不度绝人寰。

      枯松绝壁听猿啸,峡谷江流下险滩。

      壮士斫岩多难死,天梯依势九回环。

      凌空栈道清风爽,明月行天送客还。

      (第六首)

      欣赏古栈道,犹似蟠龙绕。

      老妪写得真,足见文笔妙。

      观景谈历史,此处很重要。

      美哉明月峡。古迹天地造。

[阅读全文]...
  • 有关三峡的诗句有哪些(赞美三峡的诗句)

  • 三峡,赞美
  • 自古以来,长江三峡段下行湍急,唐代诗人李白曾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的千古名句。而另一位诗人的诗作《三峡》也千古流传,他的《水经注》更被三峡大坝设计师推崇但,他就是郦道元。郦道元的三峡也表明三峡历来是水力发电的极佳地理位置。

    三峡

    [ 南北朝 ]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 *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郦道元(约公元466,469,470或472年-527年 ),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郦道元年少时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

    且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三峡大坝

    三峡是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1992年4月3日,*七届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同、171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三分之一的人反对或者弃权的结果,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案》,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

    《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旧传为西汉桑钦所作。经清代学者考证,大概是三国时人所作。原书列举大小河道137条,内容非常简略。郦道元就力之所及,搜集了有关水道的记载和他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所注,对《水经》中的记载以详细阐明并大为扩充,介绍了1252条河流。注中除记载水道变迁沿革外,还记叙了*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凡北魏以上的掌故、旧闻都可以得到考证。单以兵要地理资料一项而言,全注记载的从古以来的大小战役不下300次,许多战例都生动地说明了熟谙地理,利用地形,争夺桥梁、险道、仓储的重要性。《水经注》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其内容包括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在自然地理方面,所记大小河流有1252条,从河流的发源到入海,举凡干流、支流、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经的伏流、瀑布、急流、滩濑、湖泊等等都广泛搜罗,详细记载。所记湖泊、沼泽500余处,泉水和井等地下水*300处,伏流有30余处,瀑布60多处。所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坂、冈、丘、阜、崮、障、峰、矶、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川、*原、原隰等,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2000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70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载的植物品种多达140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100种,各种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30多次,地震有*20次。《水经注》成为中国水利专家必读书,更被三峡大坝的总设计师郑守仁奉为经典。

[阅读全文]...
  • 三峡古诗有哪些(赞美三峡的诗句)

  • 三峡,赞美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巫峡诗句 - 句子

巫峡诗句 - 语录

巫峡诗句 - 说说

巫峡诗句 - 名言

巫峡诗句 - 诗词

巫峡诗句 - 祝福

巫峡诗句 - 心语

推荐词条

农民劳动的诗句 表达在乎一个人的诗句 写景色美的诗句 含有朱的诗句 欢度佳节的诗句 形容福气好的诗句 姜花的诗句 赞养花的人的诗句 赞美临洮的诗句 无睡意的诗句 才华得不到赏识的诗句 含故人的诗句 林冲的诗句 形容聊天很投机的诗句 劝慰别人的诗句 关于骄阳似火的诗句 关于秋天凉爽的诗句 形容女人知性美的诗句 海边落日的诗句 赞扬青春的诗句 形容大雾的诗句 欢迎宾客的诗句 侠的诗句 洁字开头的爱情诗句 后悔不珍惜爱情的诗句 形容团队强大的诗句 关于赞美大自然的诗句 形容母校的诗句 赞美刀的诗句 有灯的诗句 关于人们迎春的诗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