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 >

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

关于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李贺的《马诗》古诗鉴赏

  • 李贺的《马诗》古诗鉴赏

      此诗与《南园》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觉婉曲耐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贺的《马诗》古诗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赏析:

      李贺的《马诗》共二十三首,这是第五首。《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这首诗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如同运用赋的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沙万*,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寻章摘句老雕虫》)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785年-805年)、元和(806年-820年)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际上是开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有兴起的意义。

      三、四句,诗人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龙脊贴连钱》里说:“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谁为铸金鞭?”其中“无人织锦?”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锦?”、“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这首诗与《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但《南园十三首》是直抒胸臆,此诗则属寓言体或比体。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之意,而且富有唱叹的意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清秋”的时候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恰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所以字句的锻炼,也是此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拓展内容:马诗古诗阅读理解及答案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

      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古代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归纳要点概括内容,把握思路梳理情节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2、故事情节看起来好像很难,其实和第一条的归纳要点概括内容很像。也可以按照时、地、原因、人、事的程序进行,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人”和“事”。因为小说的故事性和情节性,人物的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抓住。

      二、理解并分析段落(或句子)的作用

      1、从结构上来理解,首先要注意位置。可以有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前后呼应或首尾照应等作用。

      2、从内容方面考虑,若是在开头,可以是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等;若是在文中,往往是埋下伏笔,为后**铺垫;如果是在文末呢,则可能是点明主旨,深化中心。要特别提出,可能也有关键的句子和段落,也会有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展现人物性格特点,或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三、分析并把握人物形象

      1、概括人物的形象,一定要从文本中找出能展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词语,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来概括人物的品格,文章中那些最能展现人物个性的内容,如人物描写,绝不能忽略。

      2、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有文中的环境描写以及景物描写,他们都对人物形象起到映衬的作用,或者会推动情节发展,从而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话对了一半。对的一半就是,阅读理解读是基础。所以,训练阅读理解能力必须熟读文本。读,也要多管齐下,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包括听读,朗读与默读等等。古人的话错的一半是,“其义自见”的“自”字太被动,效率低,跟不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为此,要引导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在讨论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这是提高阅读理解兴趣与能力的必由之路。

[阅读全文]...
  • 李贺最著名的诗

  • 李贺最著名的诗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贺最著名的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译文: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赏析: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凭*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第五联,诗人又从天庭描写到神山。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以上八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它们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结末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像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三、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内容拓展:

      1、最斑斓的战场诗:《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是李贺的代表作,受到历代名家的称赞。

      在诗词中,战争场面是激烈的或残酷的,在李贺笔下,战争场面是瑰丽的。

      乌云压阵,两阵对峙,气氛十分紧张。盔甲映着日光,战争一触即发。号角声响彻天地,夜色凝紫,其中蕴藏着冲天的`杀气。

      红旗半卷,军队迅速赶赴易水,霜气太重,鼓声沉闷。为了报答国君的知遇,我手操宝剑甘愿赴死。

      在紧张的战争气氛里,李贺用黑、紫、红、黄等颜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斑斓的画面,奇诡又妥帖,让人佩服。

      当乌云布满天空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

      2、最快意的诗:《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作为李唐宗室的远支,李贺的家族早已没落,甚至到三餐难以为继的地步。

      虽然李贺才华横溢,却因为没有人引荐,始终不被赏识,没有仕进之路。

      可李贺心中理想的火苗,从未熄灭。

      他写下这组马诗,渴望自己如马一样征战疆场,为国效力,实现心中的抱负。

[阅读全文]...
  • 李贺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李贺《七夕》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李贺《秋来》

    春风烂漫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李贺《美人梳头歌》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李贺《美人梳头歌》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李贺《竹》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李贺《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李贺《竹》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李贺《竹》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李贺《苏小小墓》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李贺《苦昼短》

    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李贺《北中寒》

    开门烂用水衡钱,卷起黄河向身泻。——李贺《秦宫诗》

    折折黄河曲,日从中央转。——李贺《日出行》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李贺《秦王饮酒》

    洞庭明月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李贺《帝子歌》

    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 ——李贺《感讽五首》

    弄珠惊汉燕,烧蜜引胡蜂。——李贺《恼公》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相思木帖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李贺《神弦》

    为君起唱长相思,帘外严霜皆倒飞。——李贺《夜坐吟》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李贺《秦王饮酒》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李贺《天上谣》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李贺《马诗》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李贺《苏小小墓》

    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李贺《花游曲》

    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李贺《感讽六首》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李贺《五粒小松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李贺《秦王饮酒》

    鸢肩公子二十馀,齿编贝,唇激朱。——李贺《荣华乐》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梦天》

    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李贺《月漉漉篇》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李贺《出城》

    翩联桂花坠秋月,孤鸾惊啼商丝发。——李贺《李夫人歌》

    自从孤馆深锁窗,桂花几度圆还缺。——李贺《有所思》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李贺《大堤曲》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李贺《浩歌》

    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李贺《恼公》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李贺《将进酒》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李贺《美人梳头歌》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

    桃花连马发,彩絮扑鞍来。——李贺《送秦光禄北征》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阅读全文]...
  • 李贺的古诗

  • 李贺的古诗(精选32首)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贺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1、《安乐宫》

      深井桐乌起,尚复牵清水。

      未盥邵陵瓜,瓶中弄长翠。

      新成安乐宫,宫如凤凰翅。

      歌回蜡板鸣,左悺提壶使。

      绿蘩悲水曲,茱萸别秋子。

      2、《八月》

      孀妾怨长夜,独客梦归家:

      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

      帘外月光吐,帘内树影斜;

      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

      3、《巴童答》

      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

      非君唱乐府,谁识怨秋深?

      4、《白虎行》

      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

      烧书灭国无暇日,铸剑佩玦惟将军。

      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

      烧丹未得不死药,拏舟海上寻神仙。

      鲸鱼张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征人鬼。

      雄豪气猛如焰烟,无人为决天河水。

      谁最苦兮谁最苦,报人义士深相许。

      渐离击筑荆卿歌,荆卿把酒燕丹语。

      剑如霜兮胆如铁,出燕城兮望秦月。

      天授秦封祚未移,衮龙衣点荆卿血。

      朱旗卓地白虎死,汉皇知是真天子。

      5、《北中寒》

      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

      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上河水。

      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天。

      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

      6、《贝宫夫人》

      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钗翘揭双翅关。

      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榜照青山。

      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

      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帖妥水如天。

      7、《残丝曲》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沈琥珀。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8、《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9、《昌谷读书示巴童》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

      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10、《昌谷诗》

[阅读全文]...
  • 李白的古诗名句

  • 李白
  • 李白的古诗名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的古诗名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何当一来游,惬我雪山诺。

      5、*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7、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2、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13、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5、安能摧眉折腰事*,使我不得开心颜。

      16、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1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8、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19、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2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何当一来游,惬我雪山诺。

      5、*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7、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2、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13、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5、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16、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7、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18、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1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1、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2、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3、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桑袅风。

      4、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5、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6、宝镜似空水,落花如风吹。

      7、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8、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9、安能摧眉折腰事*,使我不得开心颜!

      10、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阅读全文]...
  • 李白最著名古诗10首

  • 李白
  • “诗仙”李白,绝世才华,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难及的高度。小编整理了李白最著名古诗10首,希望你们喜欢!

    1、《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2、《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早发白帝城》 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赠汪伦》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7、《行路难》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送友人》 作者: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9、《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阅读全文]...
  • 马之骏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风云少日乘双凫,暖覆百里犹纤繻。——马之骏《悲崔行》

    仁心侃侃辅以愚,薤无一本桑千株。——马之骏《悲崔行》

    稍迁搜粟司釜区,皭然清冰双玉壶。——马之骏《悲崔行》

    是时四海方覆盂,洛阳危涕同蛟珠。——马之骏《悲崔行》

    金鞍偏坐臂两弧,直欲挺剑吞伊吾。——马之骏《悲崔行》

    谁司斧斨厄运徂,小智窃舞刚且疏。——马之骏《悲崔行》

    臣力竭矣志不渝,仍冠貂蝉腰鱼符。——马之骏《悲崔行》

    阴风冤血交模糊,同时亦有何公俱。——马之骏《悲崔行》

    下视丸土腥驼酥,事闻天子嘉忠谟。——马之骏《悲崔行》

    云旗风马光有无,奴虽游釜才须臾。——马之骏《悲崔行》

    马之骏(1588—1625)河南新野人,字仲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官户部主事,卒官。工诗,与诗人王稚登之子留相唱和,多诗酒酣畅之致,常失于芜累。有《妙远堂集》。

[阅读全文]...
  • 李频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三秦一会面,二陕久分携。共忆黄河北,相留白日西。 ——李频《*逢陕下故人》

    江城寒食下,花木惨离魂。——李频《苏州寒食日送人归觐》

    关中寒食雨,湖上暑衣天。——李频《送狄明府赴九江》

    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随。——李频《过长江伤贾岛》

    远宦须清苦,幽兰贵独芳。——李频《送新安少府》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李频《中秋对月》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李频《黄雀行》

    谋将郡印归难遂,读著家书坐欲痴。——李频《感怀献门下相公》

    修竹齐高树,书斋竹树中。——李频《夏日题盩厔友人书斋》

    四时无夏气,三伏有秋风。——李频《夏日题盩厔友人书斋》

    黑处巢幽鸟,阴来叫候虫。——李频《夏日题盩厔友人书斋》

    窗西太白雪,万仞在遥空。——李频《夏日题盩厔友人书斋》

    别来十二月,去到漏天边。——李频《游蜀回简友人》

    华发初生女,沧洲未有家。——李频《书怀》

    却闲思洞穴,终老旷桑麻。——李频《书怀》

    论交虽不早,话别且相亲。——李频《友人话别》

    半生都返性,终老拟安贫。——李频《友人话别》

    愿入白云社,高眠自致身。——李频《友人话别》

    五陵佳气晚氛氲,霸业雄图势自分。——李频《乐游原春望》

    秦地山河连楚塞,汉家宫殿入青云。——李频《乐游原春望》

    未央树色春中见,长乐钟声月下闻。——李频《乐游原春望》

    无那杨华起愁思,满天飘落雪纷纷。——李频《乐游原春望》

    防秋戎马恐来奔,诏发将军出雁门。——李频《送边将》

    遥领短兵登陇首,独横长剑向河源。——李频《送边将》

    悠扬落日黄云动,苍莽阴风白草翻。——李频《送边将》

    若纵干戈更深入,应闻收得到昆仑。——李频《送边将》

    使印星车适旧游,陶潜今日在瀛洲。——李频《送罗著作两浙按狱》

    旧绶有香笼驿马,皇华无暇狎沙鸥。——李频《送罗著作两浙按狱》

    归来重过姑苏郡,莫忘题名在虎丘。——李频《送罗著作两浙按狱》

    梅烂荷圆六月天,归帆高背虎丘烟。——李频《即*送许□之曹南省兄》

    到时自见成行雁,别处休听满树蝉。——李频《即*送许□之曹南省兄》

    卖剑为赊吴市酒,携家犹借洞庭船。——李频《即*送许□之曹南省兄》

    待看春榜来江外,名占蓬莱第几仙。——李频《即*送许□之曹南省兄》

    科条尽晓三千罪,囹圄应空十二州。——李频《送罗著作两浙按狱》

    初年三十拜将军,*代英雄独未闻。——李频《赠长城庾将军》

    向国报恩心比石,辞天作镇气凌云。——李频《赠长城庾将军》

    逆风走马貂裘卷,望塞悬弧雁阵分。——李频《赠长城庾将军》

    有鸟生江浦,霜华作羽翰。——李频《省试振鹭》

    君臣将比洁,朝野共相欢。——李频《省试振鹭》

    由来鸳鹭侣,济济列千官。——李频《省试振鹭》

    除却栖禅客,谁非南陌人。——李频《友人话别》

    九衢行一匝,不敢入他门。——李频《冬夜酬范秘书》

    累日无馀事,通宵得至言。——李频《冬夜酬范秘书》

    白马游何处,青楼日正长。——李频《古意》

    凤箫抛旧曲,鸾镜懒新妆。——李频《古意》

    玄鸟深巢静,飞花入户香。——李频《古意》

    虽非窦滔妇,锦字已成章。——李频《古意》

    却把钓竿终不可,几时入海得鱼还。——李频《题钓台障子》

    西京无暑气,夏景似清秋。——李频《送凤翔范*》

    天府来相辟,高人去自由。——李频《送凤翔范*》

    江山通蜀国,日月*神州。——李频《送凤翔范*》

    若共将军语,河兰地未收。——李频《送凤翔范*》

[阅读全文]...
  • 李贺最有名的四句诗(李贺著名的诗词4句诗)

  • 著名
  • 李贺最有名的一句诗,唐朝无一个人能对上,宋朝才有下半句

    诗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反映先秦周代社会生活的《诗经》起,直至晚清,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经历了约三千年的悠久历史,如果选出一个代表性的朝代,那无疑是唐朝。

    唐朝的贞观之治带动了文学的繁荣。在此期间涌现了很多出色的诗人,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以及我们要说的李贺。作为中唐最有才华的文人之一,中唐浪漫主义的代表,李贺被人称为“鬼才”、“诗鬼”。虽然在诗歌创作上的高度与李白齐名,但只有李贺把苦闷抑郁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热爱的文学。

    李贺七岁成名,写就一首在文学史足以流传的杰作《高轩过》,当时的人都称他为天才。等到年纪再大些,他没有落入“伤仲永”的怪圈,相反,诗歌写得越来越好。

    公元810年,待到京城秋试之时,却有人举报,李贺先父名为晋肃,“晋”“进”同音,李贺当避父讳,终生不得参加进士考试。荒唐的主考大人,竟然认可了这一说法,直接吊销了李贺的准考证。

    此事一经传出,京城一片哗然。虽然很多人对李贺抱有同情,但李贺的命运就此尘埃落定。他极度愤懑,却又无可奈何。第二年,在韩愈的举荐下,李贺再次来到长安,谋得一个“奉礼朗”的九品芝麻官。高傲自尊的李贺心中充满了屈辱感。在担任这个小官的这三年中,他饱受煎熬,满腹才华无法施展,实在不能再容忍下去了,不等批文下来,就辞职而去。

    再次离开长安的李贺,神形消瘦,“憔悴如刍狗”。流年似水,功名难就。李贺带了书童,脚步沉重地沿古道回到老家昌谷。从此不问功名,专心作诗。

    在李贺的作品中,有一首相当知名的作品——《金铜仙人辞汉歌》。传说三国时魏主曹睿想求长生不老之方,听说汉武帝建柏梁台,上立铜人,手捧承露盘,接三更北斗所降之水,名叫天浆,用美玉为屑,调和服用,可以返老还童。曹睿就派人到长安去拆铜人,移往洛阳,拆时只见铜人潸然泪下。李贺根据这个故事写了上面这首诗,其中“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千百年来经久不衰。

    当时,有不少才子将“天若有情天亦老”当作上联,想要对上一个同样精妙的下联,但唐朝没有一人能对的上,随着宋词的发展,又将文学推上了高峰。

    像是《忆秦娥》当中就用了“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河满子》也是引用“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不过这些看起来似乎仍有些不尽如人意,直到宋初石延年的下联出现,才算弥补了这个小小的遗憾。

    石延年(曼卿,994—1041)在一次中秋赏月时触景生情,对出下联“月如无憾月常圆”。上联是“*仄仄**仄仄”,下联是“仄**仄仄**”,这是一副诗情画意与艺术技巧均出色的严对,真可谓珠联璧合。

    李贺一生只走过了短短二十七个春秋,若不是这样,应该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阅读全文]...
  • 李贺的马诗

  •   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三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九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十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十一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十二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十三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十四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十五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十六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十七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十八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十九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二十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二十一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二十二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 - 句子

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 - 语录

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 - 说说

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 - 名言

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 - 诗词

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 - 祝福

李贺的古诗马著名的句子6 - 心语

推荐词条

月亮的土味情话 有关初雪的情话 冬天撩人情话 往后余生的情话 倍镜土味情话 撩美女的情话 乡村土味情话 污死了的情话 污情话给女朋友的 对女的表白情话 英语俚语情话 刺激战场土味情话 氟西汀情话 周邓情话 十字情话古风 简单霸气小情话 楞次定律情话 和女孩表白的情话 损人的土味情话 和女友的情话 如懿传情话大全 土味情话撩妹子 七夕情话情言 古风古韵情话 想念情侣的情话 问候女朋友早安情话 药丸情书一千句情话 和女朋友认错的情话 七夕情话大全北京快三 表白给男朋友的情话 一听情话就会硬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