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 >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

关于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

  • 苏轼
  •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

      虽然诗文创作已经不多,可是苏轼黄州词的创作却达到了一个巅峰的境界。提供了苏轼在黄州写诗词,一起来看看吧!

      1.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2.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本词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3.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

      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这首词是苏轼发配黄州时的作品。

      4.满庭芳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5.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阅读全文]...
  • 苏轼在黄州的诗词

  • 苏轼
  • 苏轼在黄州的诗词

      导语:苏东坡一身可谓身世坎坷,难入官人之流,几度升迁,几度贬谪,恍惚如梦,可就是这样的艰难路途也是那个拄着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苏轼在黄州的诗词,欢迎阅读参考。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相关内容:

      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在狱中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元丰三年二月,苏轼由开封到了黄冈,直到元丰七年四月才离开。

      前后《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的七月和十月,这是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随着政治权利和行动自由的丧失,戴上了思过而自新的罪人帽子,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东坡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感慨世事的纷扰和虚无,他哀叹人生如梦,愁绪难谴,他渴望从那唯一不变而又与世事无关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中,求得慰藉和超脱。在黄州的四年,他过着清苦恬淡的生活,与和尚为友,同渔樵杂处置地耕田,种桑养牛。这时,他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在《前赤壁赋》里抒发了吾生之须臾的感慨,流露出超然出世的思想。

      然而,东坡毕竟是一个胸怀旷达,政治上有抱负的人,表现在他的诗、文、书、画中是豪放的风格和浪漫的色彩。苏轼处于当时的复杂政治斗争中,本来是很想有所作为的,但在入狱受审并贬谪黄州的沉重打击下,他不由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可是,他终究未能超脱也不甘超脱。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他触景生情,倾吐了自己对曾经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崇敬、颂扬的感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

      总之,苏轼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消极退隐和积极进取,疾世愤懑与逍遥山水的两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阅读全文]...
  • 苏轼在黄州作的诗词

  • 苏轼
  • 苏轼在黄州作的诗词

      苏轼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每个人都有背诵过他的诗歌,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苏轼在黄州作的诗词,欢迎大家查看!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任*生。料峭春风把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10)灰飞烟灭。故国(11)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南棠》

      扫地焚香闭阁眼,簟纹如水帐如烟。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1人初静。谁见幽人2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满江红·江汉西来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

      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胸襟开朗洒脱。

      他的诗词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篇章最多,他的《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有美堂暴雨》、《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篇或想象丰富,或气势雄浑,或清新隽美情致盎然,最能代表苏诗的艺术成就。他的表达对事物见解的诗,如《题西林壁》,被认为最能体现宋诗的理性特征,诗中通过艺术形象说理,蕴含丰富,新鲜有趣。表现苏轼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诗风的《王维吴道子画》、《读孟郊诗》、《书王主簿所画折枝》等诗亦被认为是北宋文化所达新高度的标志。

      苏轼的词相比他的诗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他突破了以前离愁别绪、男女恋情的老套,将悼古、怀旧、记游、说理等诗材皆纳入词的表达范围,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一改晚唐五代词家的`婉约之风,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向被认为是最能代表苏词风格的作品。前一首词从幻想天堂的不胜寂寞凄冷,转向寄情于人间的天长地久。后一首借赤壁旧址的壮观景象、古人的英雄气概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这两首词皆写于作者失意之时,“人生如梦”的低沉之调不免时而可闻,但它毕竟难掩苏词激情奔放、达观洒脱、恢宏阔大的主弦律的高亢之音。

[阅读全文]...
  • 苏轼在黄州做的诗词

  • 苏轼,文学
  • 苏轼在黄州做的诗词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下面是关于苏轼在黄州做的诗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把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南棠》

      扫地焚香闭阁眼,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满江红·江汉西来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春宵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上元侍宴 苏轼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花影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守岁诗 苏轼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儋耳 苏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阅读全文]...
  • 苏轼被贬黄州时的诗词

  • 苏轼
  • 苏轼被贬黄州时的诗词

      苏轼被誉为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文人,他的一生时时都有故事,处处都是情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被贬黄州时的诗词,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海棠

      作者: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赏 析

      此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艳丽,然而略显幽寂。

      后两句,作者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不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一个“恐”写出了作者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作者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此刻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于是作者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作者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全诗语言浅*而情意深永。写此诗时,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二、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译文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赏析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

      "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两句便由周郎转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所以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宛然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

      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这首《念奴娇》词及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此词自问世后,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誉之者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其"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贬之者如俞文豹《吹剑续录》所云:"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幕士的言论表面上是从演唱风格上区分了柳、苏二家词风的不同,但暗含有对苏词悖离传统词风的揶揄。清代更有人认为此词"*仄句调都不合格"(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朱彝尊《词综》并详加辩证,亦可谓吹毛求疵者。

      《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用豪壮的情调书写胸中块垒。

      诗人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周瑜的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羡。

[阅读全文]...
  •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赏析

  • 苏轼
  •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赏析

      虽然诗文创作已经不多,可是苏轼黄州词的创作却达到了一个巅峰的境界。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1.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2.诗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山堂上,欹枕江南烟,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本词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3.诗词: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

      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诗词: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这首词是苏轼发配黄州时的作品。

      4.诗词:满庭芳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5.诗词: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阅读全文]...
  •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鉴赏

  • 苏轼,写作
  •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鉴赏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原文: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创作背景: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十二月或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又作定惠院,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至黄州,至公元1084年(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

      赏析:

      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这是一个非常孤寂的'夜晚。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没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没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高妙,前人谓“似非吃烟火食人语”。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阅读全文]...
  • 黄州时期苏轼词作的思想情怀集锦

  • 苏轼,思想,情怀
  • 黄州时期苏轼词作的思想情怀集锦

      苏轼贬居黄州期间的词作,不仅有着十分广泛的题材,而且其中蕴含着词人十分复杂的思想情怀,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黄州时期苏轼词作思想情怀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黄州时期苏轼词作的思想情怀

      摘 要:苏轼一生宦海沉浮,贬谪黄州是其一生重要的转折点。“乌台诗案”之前,苏轼“奋厉有当世志”,以儒家“治国*天下”的思想为指导,积极用世;贬居黄州之后,苏轼思想发生巨大转变,在词作方面进行创新,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思想意蕴与人生情怀。这些词作一方面反映出苏轼遭贬之后向往隐逸生活的出世情怀,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执著于现实的入世情怀。

      关键词:苏轼;黄州时期;词作;思想情怀

      苏轼的一生屡遭贬谪,可谓波澜起伏。“乌台诗案”是其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在经历了生死劫难之后,贬居黄州的苏轼进行自我的反省与审视。其在词作方面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蕴极具复杂性:既有遭贬黄州之后内心的苦闷与惆怅,流露出对消极出世、隐逸生活的向往;又有不甘寂寞、以忧国忧民为己任的积极用世情怀;还有淡泊宁静、旷达释然的超世思想。由此,苏轼的思想和创作实现了从现实人生向艺术人生的完美过渡,完成了自我人格的超越。苏轼对待人生的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幻化为*文学史上精神力量的典范。

      一、出世情怀

      乌台诗案之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苏轼贬谪黄州,可以想象其内心的压抑苦闷。生活的艰辛,仕途的不*,命运的多舛,这一切重叠交加在一起,难免使他产生感叹人生无常、远离人世的情怀。作于元丰三年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真实反映了他当时的苦闷与孤寂: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作于元丰三年的二月,当时苏轼初至黄州,寓居黄州城东的定惠院。关于这首词作的内容,《古今词话女红余志》载:惠州温氏女超超,年及笄,不肯字人。闻东坡至,喜曰:“我婿也。”日徘徊窗外,听公吟咏,觉则亟去。东坡知之,乃曰:“吾将呼王郎与子为。”及东坡渡海归,超超已卒,葬于沙际。公因作卜算子词,有“拣尽寒枝不肯栖”之句。就词作本身的内容而言,一系列凄清肃杀的景象足以衬托出词人当时孤寂苦楚的心境。词人以孤鸿自比,自甘寂寞,不与时世随俗俯仰,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高迈人格展现得淋漓尽致。难怪黄庭坚称赞此词说:“东坡道人在黄州时作,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面对如此无奈的现实,作为文人士大夫的东坡,其精神必然是痛苦难堪的,现实的境遇迫使他将内心的苦楚付诸诗词,在自我排遣中表达出遗世的愿望。作于元丰五年的《临江仙夜归临皋》真实反映了这种情怀: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这首词作十分明显地表达出归隐的情怀,尤其是最后两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强烈地抒发了远离人世喧嚣的愿望。一个夜饮归来的东坡,面对自然界的涛涛江声,他想到的却是摆脱名利的束缚,“忘却营营”,将自己融入到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中,达到物我合一、天人同化的境界,这充分展现出一种豁然旷达、超然物外的情怀。

      李泽厚先生曾作过这样的评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返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人生如梦、古今如梦、万世到头都是梦。梦的虚幻感与乐观进取的精神、旷达洒脱的情怀交织在一起,使苏轼一生轻松释然而又悲沉肃穆。”如此,我们便不难理解,遭受政治苦难的苏轼,在黄州词中借以抒发其远离人世的出世归隐情怀。

      二、入世情怀

      苏轼一生胸怀坦荡,虽然政治上屡遭失意,仕途中不断遭遇挫折,但这一切并未使他沉沦。在贬居黄州的四年多时间里,他写下了许多词作,以精警、凝练的词句,关注着国计民生,忧国忧民,同时对自己的人生重新进行审视与理解,表现出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元丰五年(1082)三月,苏轼在游览黄州东边的清泉寺时,见到溪水西流的现象,于是感慨歌之,作《浣溪沙》一首: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词人在清泉寺前看到兰溪水向西倒流,于是感悟到人生亦可以东山再起,而不必感叹年华易逝、岁月如梭。“白发”、“黄鸡”的典故源自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白诗的原意是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红颜易失。而苏轼却反其意而用之,借“门前流水尚能西”来说明不要拘泥于青春易逝、徒自伤悲,而要有乐观向上的精神去迎接生活旅途中遇到的磨难。从这首词作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苏轼初贬黄州时那种压抑、惆怅的心情,相反,苏轼在这里为世人展现的是一个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东坡形象。

      已经对人生的失意、政治仕途的坎坷能够以旷达豁然的态度等闲视之的苏轼,必然能够整理好自己的心态,对壮丽山河及历史英雄进行重新地审视,借而宣扬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抱负。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在游览三国古战场时,创作了文学史上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面对着如画的江山,遥想起三国时代的周瑜,当时的公瑾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在谈笑之间便将敌人歼灭殆尽。苏轼又想起自己贬谪黄州的罪臣身份,壮志难酬,无路请缨,不禁十分感慨,只能慨叹一声“早生华发”。但苏轼没有沉湎于个人得失之中,而是能够超脱地看待这一切:“人间如梦”,这是一种哲理化的人生态度,能够将兼济天下与自我重塑合二为一,是自我人格修养的升华,是摆脱困境后的从容不迫,更是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具体表现。

      三、超世情怀

      苏轼贬居黄州,脱离政治漩涡,才能够对自身的人格精神及命运走向进行重新的审视与反省,于是他在黄州期间选择了一种独特的处世哲学――随遇而安、超然于世。这种与世无争、随缘自适的人生处世智慧,使其能够淡然地看待无可避免的现实遭遇,以一种*和的心态宁静地看待自然中的一切,无视风雨,面对得失祸福,宠辱不惊。

      元丰五年春,苏轼作《定风波》词一首,如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有一段小序,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这首词描写了苏轼一行人在野外遇雨的生活小事,然而,他却能从一桩小事中体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词作的最后一句,如此地谈笑风生,宠辱不惊。

      苏轼在超脱尘世的名利束缚时,同样表现出淡泊名利、泰然处之的情怀。他在《满庭芳》中具体叙述了这一思想,其词如下: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所谓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是指政治生涯中的功名利禄。如果人们能够抛弃这些,那么人生之中将会是另一番画面了:“清风皓月”、“云幕高张”。这是经历了风雨之后,对名利场的重新审视,大灾大难过后,对于名和利,对于官宦仕途,必然会有更加警醒的认识。

      纵览苏轼贬居黄州期间的词作,不仅有着十分广泛的题材,而且其中蕴含着词人十分复杂的思想情怀。这些词作记录了词人贬黄之后的心路历程,诠释了词人的人格,成为我们了解词人的主要素材,在此之后,苏轼的情怀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成为后来历代迁客骚人顶礼膜拜的典范。(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苏轼.东坡乐府笺[M].龙榆生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临江仙·风水洞作苏轼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临江仙·风水洞作

      宋代苏轼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水送人归。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译文

      地、水、风、火从来都是所在充满的,这里风水绝佳,又有什么可疑的呢!这是故意让我写诗赞美的吧。各种幽雅的花香气四溢,飘到了整个山涧、山谷之中,潭中秋天的水草似乎在随风起舞,水面上漾起细小而成圈的波纹。

      洞中清美的泉水要是借给卢仝泡茶喝,他一定会觉得两腋**生风,有飘飘欲仙之感,这样,恐怕他连天仙都不会恋慕了。还烦请流水把我送回家。高峰上只剩下将要落山的太阳,草丛中的露水已经沾湿了我的衣裳。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唐教坊曲。原用以歌咏水仙,故名。又名《雁儿归》、《瑞鹤仙令》等。双调小令,*韵格。

      风水洞:《诗集》王文诰注引《杭州图经》:“洞去钱塘县旧治五十里,在杨村慈岩院。洞极大,流水不竭,洞顶又有一洞,清风微出,故名曰风水洞。”

      四大: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此四者广大,能产生出一切事物和道理。

      寒藻:指秋天的水藻。沦漪(户衣):《诗经·魏风·伐檀》:“坎坎*兮,置之河之漘(chún)兮,河水清且沦漪。”沦,细小而成圈的水纹。漪,语气词。

      玉川:唐诗人卢仝(tóng),号玉川子。两腋:。两边胳肢窝。卢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生不*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清风生。”

      凭:烦请。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八月,苏轼游风水洞,被风水洞的美景所吸引,作该词描叙游览的经历和感受。

      赏析

[阅读全文]...
  • 苏轼被贬儋州写的诗词

  • 苏轼,古诗文
  • 苏轼被贬儋州写的诗词

      在艰苦的环境里,东坡的笔并没有停留,他以超然的心态,以著书为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被贬儋州写的诗词,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别海南黎民表》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二、《纵笔》

      白头萧散满霜风,

      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

      道人轻打五更钟。

      三、《移廉州由澄迈渡海元符三年六月二十日》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溶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

      四、《椰子冠》

      天教日饮俗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

      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

      规模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发不知。

      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

      五、《出游纪游诗》

      半醒半醉问借黎,竹刺藤捎号号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拓展:苏轼被贬儋州事迹

      儋州是苏轼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那个时候海南岛还是一个蛮荒之地,是朝廷流放那些严重的、死不改悔的'罪臣的首选场地。到了那里,真乃天高皇帝远,你造不了反,发点儿牢骚也没有人听得见的。家破人亡的苏轼作好了死在海南的心理准备。“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

      已经62岁的苏轼,随他的两位妻子先后去世,跟随他的红颜知己王朝云也已在惠州离开了人间。苏轼四月十七日接到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诰命,第三天就与家人痛苦诀别,他孤身携带着幼子乘船离开广东惠州,一代文豪又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上……经过两个多月的行程终于到达贬所中和镇。他曾将自己的路线形象地描述为“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说的是自己在海南西北部走了一个半月形的弧线。开初东坡在官府租了一间房子暂避风雨,没几天被政敌知道后,下令把东坡逐出官舍。苏轼写到自己当年的惨景:“此间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

      【拓展内容】

      苏轼被贬海南写的诗词

      1、《朝云诗》: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2、《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阅读全文]...
  • 苏轼诗词

  • 苏轼
  •   1、天涯何处无芳草。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4、退一步安乐法,说三个好喜欢缘。

      5、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6、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7、十年生死两茫茫。

      8、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1、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12、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13、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14、天下大治,千载一时。

      15、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16、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17、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18、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19、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20、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21、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22、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23、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4、至言不繁。

      25、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爱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2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27、此心安处是吾乡。

      28、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2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1、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2、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33、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药中。

      34、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35、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36、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37、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3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2、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

      43、君子不重则不威。

      44、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45、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46、志量恢弘纳百川,邀游四海结英贤。

      47、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

      48、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49、有酒膛肉多弟兄,急难何见一人。

      50、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

      51、笔所未到气已吞。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 - 句子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 - 语录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 - 说说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 - 名言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 - 诗词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 - 祝福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 - 心语

推荐词条

带有樱的古诗词 围绕学字的古诗 表示自己认错的古诗 含有烬的古诗 春宵节的古诗 古诗三首马诗的注释 抄古诗的动作要领 杨成斋的古诗 古诗词登楼的意象 我的春天古诗 迢迢牵牛星的语音背诵古诗 容至的古诗 形容湖水颜色的古诗 古诗纸的发明 求关于雨后天青的古诗诗 歌颂春天的古诗三首 古诗中的象征的应用例说 经典描述心情的古诗 古诗描写最生动传神的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古诗词 有水有船春天的古诗 有关鸣的古诗词 用来形容早上好的古诗词 春雪这个古诗的作者的资料 讨厌女朋友的古诗 关于个个节日的古诗 古诗画的简笔画简单版 有机会的古诗 描写冬天的古诗写两首 含继的古诗 赞美农民工工作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