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赞岳飞的诗词 >

赞岳飞的诗词

关于赞岳飞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赞岳飞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赞岳飞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赞岳飞的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赞岳飞的诗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赞岳飞的诗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赞岳飞的诗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赞岳飞的诗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赞岳飞的诗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赞岳飞的诗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赞岳飞的诗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关于岳飞的诗词大全

  • 文学
  • 关于岳飞的诗词大全

      岳飞是*历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岳飞的诗词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登池州翠微亭诗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从驾游内苑应制 岳飞

      敕报游西内,春光霭上林。

      花围千朵锦,柳捻万株金。

      燕绕龙旗舞,莺随凤辇吟。

      君王多雨露,化育一人心。

      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 岳飞

      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

      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

      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

      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过张溪赠张完 岳飞

      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

      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

      寄浮图慧海 岳飞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

[阅读全文]...
  • 岳飞的诗词有哪些(岳飞最霸气的诗)

  • 霸气
  • 对于岳飞的《满江红》大家已经耳熟能详,这首雄壮豪迈同时又饱含感情的诗词,早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首词也成为了岳飞的代名词。

    其实,岳飞还有很多其它的诗词流传下来,这些作品体现了岳飞的时代以及他本人的心态。

    今天我们就聊聊岳飞的诗词,以后诗词背后的时代。

    岳飞身为南宋初年的名将,一生戎马倥偬,少有时间吟诗作赋,岳飞并不是一位高产的文学家,他的诗词也并不以华丽夸张见长。但是岳飞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加上他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以及罕见的胸怀气度,造就了他别有风采的诗词。

    他在《题翠岩寺》中写道:“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山蹑翠微。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圻。山林啸聚何劳取,沙漠群凶定破机。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卷尽擒归。”

    这首诗中岳飞明确的提出“行复三关迎二圣”,其中“二圣”就是指被金人掳走的宋徽宗和宋钦宗。

    岳飞的这首诗应该是创作于早年,“行复三关迎二圣”是他那时候的最高目标。

    同样是他一心报国,忠于宋室的著作《题青泥市萧寺壁》:“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贺,不问登坛万户修。”

    其中一句“誓将直节报君仇”体现了岳飞的忠君爱国的特点,这与他的《满江红》所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声气相通,前后一致。

    岳飞一生征战,大多时间出生入死,过着紧张的军旅生活。但是他并不是大老粗,而是一位颇有情怀的国士。岳飞与佛家人物交往甚密,著名的比如庐山东林寺慧海法师,岳飞曾与他写信《寄浮图慧海》:“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丁宁寄语东林老,莲社从此著力修。”

    一句“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体现了岳飞的气度和追求,他并不是一位醉心功名的官僚,而是一位旨在名留青史,同时又不愿与凡夫等同。

    这与他之前所说的《题青泥市萧寺壁》中所写的:“不问登坛万户修”异曲同工。

    岳飞还曾写就了不少壮志凌云的诗歌,比如《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又比如《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地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

    这些诗词与《满江红》所谓“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脉相承。

    岳飞的诗词就如同他这个人,没有太多的华丽奢侈,也没有太多的功名利禄,只有一股浩然正气充盈天地之间。

    岳家军军纪森严,能征善战,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都是少有的。岳飞在国家蒙难,百姓蒙尘的时候,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堪称中流砥柱。

    岳飞虽然已经逝去,但他的诗词和他的事迹一样,名留千古。

[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
  • 岳飞爱国诗词选集

  • 爱国,励志,诗歌
  • 岳飞爱国诗词选集

      在中华民族不断抗击外敌侵略斗争的历史中,涌现出一大批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的民族英雄,岳飞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关于岳飞爱国的古诗词,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满江红

      写 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双调,93字,仄韵。

      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起来顶起帽子。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因持壁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潇潇:骤急的雨声。《诗经·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朱熹注:

      潇潇,风雨之声。 歇:停止。

      仰天长啸:昂头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啸(xìao),感情激发时发出的.声音。

      三十功名:孔子云“三十而立”,认为人到三十来岁就该建功立业。岳飞写这首词的时候是三十二岁,因抗金战功卓著而建节(拜节度使),可谓功成名就。

      尘与土:把个人的功名视若尘 。

      八千里路云和月,为收复失地抗击金兵而南征北战,披星戴月。

      等闲:随便地,轻易地。这句是说,切不要轻易地让青春虚度,等满头白发时,再懊悔悲伤也是枉然。意同汉代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京师汴梁和中原沦陷、徽钦二帝被掳的奇耻大辱。 犹,还。 未,没有。 雪,洗刷掉。 长车:兵车,战车。

      贺兰山:山名,在今宁夏西北部。这里应是泛指金人占据的地区。

      缺:缺口,这里指山口。

      胡虏、匈奴:都是代指金之侵略者。这两句表现了岳飞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

      报仇雪耻的决心。

      旧山河:原来的祖国疆土。这里指被金人侵占的国。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指皇帝的宫殿。这句在明王熙所书词碑中作“朝金阙”。 应以“朝天阙”为是。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

      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

      一鞭直渡清河路!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宝刀歌

      赠吴将军南行

      我有一宝刀,深藏未出韬。今朝持赠南征使,紫蜺万丈干青霄。指海海腾沸,指山山动摇。蛟鳄潜形百怪伏,虎豹战服万鬼号。时作龙吟似怀恨,咻得尽剿诸天骄。蠢尔蛮蜑弄竿梃,倏聚忽散如群猱。

      使君拜命仗此往,红炉炽炭燎氄毛。奏凯归来报天子,云台麟阁高瞧嶢。噫嘻!*蛮易,自治劳,卒犯市肆,马躏禾苗。将躭骄侈,士狃贪饕。虚张囚馘,妄邀金貂。使君一一试此刀,能令四海烽尘消,万姓鼓舞歌唐尧。

      【注释】

      韬:刀剑或弓的套子。这里指刀鞘。 南征使:指吴将军。

      蜺(ní):与霓同。即副虹,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比虹淡些。

      干:冒犯。这里有冲的意思。 青霄:指天空。

      潜形:隐藏形体。 天骄:汉时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历史上泛称

      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蠢尔:虫蠕动貌。《诗经》小雅《采芑》“蠢尔蛮荆,大邦为仇。”

      蛮:古时对南方少数民族泛称。 蜑(dàn):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之一。

      见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涪陵郡》,明于慎行《榖山笔麈》卷十八《夷考》,

      唐韩愈《韩昌黎集》卷二十七《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

      竿梃(tǐng):棍棒。 倏(shū):极快地。倏聚忽散,忽聚忽散。

      猱(ná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 使君;古代尊称奉命出使人为使君。

      汉时称刺史为使君。汉以后用以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阅读全文]...
  • 赞颂岳飞的诗句

  • 文学
  • 赞颂岳飞的诗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赞颂岳飞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参观岳飞庙感言感怀

      佚名

      巷陌幽深拜鄂王,难排块垒堵柔肠。

      风波亭上诛良将,北固楼头望故乡。

      怒发冲冠空激烈,忠君报国自轩昂。

      一行奸佞廊前跪,秦桧无非替罪羊。

      题*穆王祠

      黄周星(明)

      山川不改仗英雄,浩气能排岱麓松。

      岳少保同于少保,南高峰对北高峰。

      题*穆王祠

      (明)张应福

      狱中不幸莫含冤,万古遗形祀孔颜。

      逆桧和议长屈膝,人人争赠两三砖。

      湖上别周方子公赋

      袁宏道(明)

      望望鄂王坟,石龟与人齐。

      冢前方丈土,浇酒渥成泥。

      虽知生者乐,无益死者啼。

      如彼坟前马,张吻不能嘶。

      天地入晦劫,志士合鸾栖。

      曷为*汤火,为他羊与鸡?

      孤山梅处士,事业未曾低。

      西陵倡家女,松柏杂广蹊。

      红粉是活计,山花足品题。

      笑折苏公柳,策马度花堤。

      宿朱仙镇

      袁宏道(明)

      秋高夜铎冷空庭,草木犹疑战铁腥。

      地下九哥今悔不,六陵花鸟哭冬青。

      朱仙镇

      李梦阳(明)

      水店回罔抱,春湍滚白沙。

      战场犹傍柳,遗庙只栖鸦。

      万古关河泪,孤村日暮笳。

      向来戎马志,辛苦为中华。

      朱仙镇庙

      李梦阳

      宋墓莽岑寂,岳宫今在兹。

      风霜留桧柏,阴雨见旌旗。

      百战回戈地,中原左衽时。

      土人严伏腊,偏护相南枝。

      岳王坟

      邱濬(明)

      我闻岳王之坟西湖上,至今树枝尚南向。

      草木犹知表荩臣,君王乃尔崇奸相。

      青衣行酒谁家亲,十年血战为谁人。

      忠勋翻见遭杀戮,胡人未必能亡秦。

      呜呼,臣飞死,臣俊喜,臣浚无言世忠靡。

[阅读全文]...
  • 岳飞诗句珍惜时间(关于歌颂岳飞的诗词)

  • 珍惜,时间,歌颂
  •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首词虽然短小,但含蓄隽永,明丽婉转,寓情于景,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和忧国忧民的悲苦心境。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全词由词人登上黄鹤楼所见之景发端,追忆了昔日汴京城的繁华,再回到眼前讲述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情景,最后怀想来日得胜后的欢乐之情,抒发了词人对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和光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池州翠微亭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作于池州,一反其词的激昂悲壮,以清新明快的笔法,抒写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热爱,体现了马背赋诗的特点。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全诗气势高昂,声调铿锵,充满着浓厚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豪迈雄壮的英雄主义气概。

    题青泥市萧寺壁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这首诗豪气流贯,激昂壮烈,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赴宴戏秦桧

    自幼从军未学诗,今朝赴宴强为之。

    削发搓缰系战马,拆衣抽线补征旗。

    江南美酒君须记,北国风霜我独知。

    百万金兵临城下,再请诸公去赋诗!

    南宋初年,在一次百官宴会上,秦桧诗兴大发,要求百官每人作诗一首,诗佳者可上座。这可能是状元出身有着极高文学造诣的秦丞相想显示一下自己的文采,也有可能是想让行武出身的岳飞出丑。岳飞望着这些整日笙歌宴舞的群臣,愤然提笔写下流传千古的《赴宴诗》,写完后将笔一掷,径然走上前坐到上座。秦桧及百官被岳飞《赴宴诗》的豪情气势所压倒,宴会顿时鸦雀无声。

[阅读全文]...
  • 赞颂岳飞的优美句子开头

  • 优美
  • 水调歌头·岳飞颂 萧瑟宋时道,跃马显英豪。

    一枪震退来敌,帅字九霄飘。

    兀术金兵百万,九犯十难如愿,闻岳北望逃。

    凛凛浩然气,天地一肩挑

    破时空,披战甲,把君邀。

    八方驰射,横越千里杀凶雕。

    莫叹知音无几,多少仁人志士,同踏路一条

    英杰年年有,圣火继君烧。

    岳飞颂 三 忠魂皓月千秋在,邪佞流星耀一时。

    恶紫夺朱非正色,人心如镜史无私。

    你指天长啸时的豪气干云,让世人千古流传。

    你不在乎你的功名,为了国家甚至不在乎你的命,离开战场时依旧满腔思绪,仍然不忘沙场秋点兵。

    而你为你在乎的忠诚,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却被奸臣践踏,满腔的包裹情怀却被伤的体无完肤。

    当你在沙场为百姓拼命,为国家存亡泼洒热血时,居庙堂之高的那个人身边却歌台暖响,依旧春光融融时你是否还会为他打这片锦绣山河

    永远的岳飞啊,当你泉下有知看到秦桧东窗事发时,你会不会微微牵起嘴角,轻叹一声善恶到头终有报

    岳飞颂一何曾惜此身,中原北望心。

    奈何昏主偏安策,空使英雄泪满襟。

    风波亭上起阴风,一统山河志复空。

    千古奇冤谁肯信,神州争唱满江红。

    三忠魂皓月千秋在,邪佞流星耀一时。

    恶紫夺朱非正色,人心如镜史无私。

    1:勇冠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

    2: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3: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4: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5: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

    6: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7: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8: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

    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才也。

    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

    揽辔未安,踊跃疾驱。

    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才也。

    9: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10: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字数限制,只说诗名满江红吊岳飞 胡铨(宋)观岳侯石像 薛季宣(宋)*穆王墓 叶绍翁(宋)谒岳王坟 郑超(宋)

    报国何曾惜此身,中原北望自伤心。

    奈何昏主偏安策,空使英雄泪满襟。

    (赞岳飞的)

    吊岳飞 胡铨(宋) 匹马吴江谁着鞭,惟公攘臂独争先。

    张皇貔貅三千士,搘拄乾坤十六年。

[阅读全文]...
  • 岳飞《满江红》全词翻译赏析

  • 岳飞《满江红》全词翻译赏析

      导读:《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大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流传很广,深受人民的喜爱。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满江红:原为吴民祭祀河神的迎神之曲。

      ①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②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③长啸:大声呼叫。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宋岳飞《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许地山《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④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年来,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尘土。

      ⑤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⑥等闲:轻易,随便。

      ⑦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⑧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⑨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

      《满江红·怒发冲冠》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赏析]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大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流传很广,深受人民的喜爱。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词,表现出词人以国家存亡为己任的耿耿忠心。在历次民族危亡中,都给人以巨大鼓舞。这首词以义愤填膺的肖像描写开篇,极力展现对北宋灭亡的愤怒。“潇潇雨歇”,壮中寓悲;“三十功名”,回顾自己的战斗生涯;“八千里路”展现自己战斗历程。“莫等闲”三句是对未来的期许,激越悲壮。接下来直陈丧国之痛。“驾长车”数句,表达报仇雪耻的决心。“壮志”“笑谈”一联,运用夸张手法,表示对入侵者彻底战而胜之的信心与豪情,词语之间可听金鼓之鸣,可闻血腥之气,显示出一代英雄的精神风貌。结尾三句,是为前几句作结,也是前几句合乎逻辑的发展与结局,是“壮志”与“笑谈”的余韵。英烈气概烁人,读之令人奋起。

      岳飞工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这首的上片,“怒发冲冠,……空悲切”。意思说,我满腔热血,报国之情,再也压不住了,感到怒发冲冠,在庭院的栏杆边,望着潇潇秋雨下到停止。抬头远望,又对天长啸,急切盼望实现自己的志愿。三十多岁的人了,功名还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尘土一样,都是不足所求的。我渴望的是什么东西呢?渴望是八千里路的征战,我要不停的去战斗,只要这征途上的白云和明月作伴侣。不能等了,让少年头轻易地变白了,到那时只空有悲愤。

      这一段表现了岳飞急于立功报国的宏愿。

      下片,“靖康耻,……朝天阙。”靖康二年的国耻还没有洗雪,臣子的恨什么时候才能够消除呢?我要驾乘着战车踏破敌人的巢穴,肚子饿了,我要吃敌人的肉;口渴了;我要喝敌人的血。我有雄心壮志,我相信笑谈之间就可以做到这些。等待收复了山河的时候,再向朝庭皇帝报功吧!

      这一段表现了岳飞对“还我河山”的决心和信心。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侍从头、收拾旧山河”。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从“怒发冲冠”到“仰天长啸”,先是写在家里庭院中的情况,他凭观栏雨,按说这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可是却按不住心头之恨而怒发冲冠。一句“仰天长啸”,道出了精忠报国的急切心情。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说明了岳飞高尚的人生观,两句话把作者的爱与恨,追求与厌恶,说得清清楚楚。岳飞在这里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尘与土”;“云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观点,既形象又很有诗意。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着上面表达出的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它有力地结束词的上片所表达的作者心情。

      下片一开始就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把全诗的中心突出来,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怀壮志,就因为靖康之耻,几句话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

      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无畏的乐观精神。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以此收尾,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赏析二】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绍兴十年(1140),岳飞挥师北伐,大破金兵于偃城。进抵距汴京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后,他对部下说:“直抵黄龙(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与诸公痛饮耳。”这是以恢复为己任的岳飞的素志。此词即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开篇五句破空而来,通过刻划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接着,“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人、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莫等头”二句既是激励自已,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它和《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样,是被后人奉为箴铭的警策之句。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锵。“何时灭”,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感强烈,力透字背。“驾长车”句表达自已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壮志”二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结篇“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全词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因而一向广为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人余嘉锡先生《四库全书提要辩证·*穆遗文》考证出此词为明人所作而托名于岳飞。夏承焘先生进一步证成其说。但持异议者也不乏其人。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我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金兵入据中原,亦可能败退“凶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匈奴”,是无可非议。“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计,宋皇朝自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拓展阅读:关于岳飞故事

      1136年(绍兴六年)初,由宰相张浚兼任都督诸路军马事,于*江府(今江苏苏州)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北伐中原。张浚命令岳飞进军襄阳,作好直捣中原的准备。

      二月,岳飞于鄂州(今湖北武汉武昌)发布讨伐伪齐的檄令,并积极做好进军襄阳的军事部署。不料在三月,年已古稀的岳母姚氏病逝。飞悲痛不已,目疾复发,他一面奏报朝廷,一面自行解职,扶母灵柩至庐山安葬。并接连上表,乞守三年终丧之制。

      在朝廷再三催促下,岳飞忠孝难以两全,赶回军中,七月正式誓师北伐。岳家军兵分两路:一路往东北,由熟悉京西地理的牛皋统领,直奔镇汝军,牛皋早年在汝州鲁山县宝丰村同金军作战,此时重返故地,精神抖擞,一战即攻克汝城,生擒伪齐守将薛亨,紧接着又乘胜攻克颍州,为这次北伐建立首功。另一路王贵、郝晸、董先等,向西北方向进军,在攻克卢氏县后,又西取商(陕西商县)、虢(河南灵宝),东下伊阳(河南嵩县),一路缴获粮食十五万石,降众数万。杨再兴大败伪齐张宣赞人马,收复长水县(今河南洛宁县西);王贵在收复虢州后,又率军向西,力拔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等县城,*卷了商州全境。

      岳家军北伐大捷,宋廷为此下诏嘉奖说:"遂复商於之地,尽收虢洛之城","长驱将入于三川,震响傍惊于五路"。

      收复商、虢等城后,飞向朝廷请示:如形势有利,将命王贵、牛皋两路合兵,自伊洛直渡黄河,与太行忠义民兵配合作战,收复河北失地。但他的进军计划没有取得朝廷支持。于收复卢氏、长水之后的第十七天,终因“孤军无援”和“以粮不济”,不得不退师鄂州。

      岳飞夺回商、虢等地,伪齐刘豫大为震惊。是年九月,刘豫筹集三十万人马,号称七十万,向淮西发动进攻。高宗得报后,认为刘光世、张俊不足以守江淮防线,要调岳飞军沿江东下。诏书到达鄂州时,飞正苦于目疾。但他并未犹豫,立即向九江进发。赶到九江时,淮西战事已告结束。

      完颜兀术看到岳飞移军东下,中线空虚,有可乘之机,便于十月底、十一月初与伪齐合兵,向襄汉地区发动猛烈进攻。飞接到多地的告急军情后,当机立断,调集二万精锐第三次出师北伐。

      岳飞出师到达各地之前,部将寇成、王贵、秦祐等已多次打退敌人进攻。岳飞大军开到前线,给守城将士以极大鼓舞,军威更振。商州转危为安。襄汉战线也因岳飞大军的到来,敌军不战而退。飞又准备收复蔡州,因见州城防守严密,“势不可攻”,乃作罢。

      按照朝廷“规模素定,必不徒行”的意旨,飞此时已胜利完成任务,加之所带军粮有限,便决定还师鄂州。

      飞撤军前,为避免遭敌追击,命王贵、董先向蔡州城发动一次进攻,以作掩蔽。但飞军撤退的消息传到敌营后,李成果然立即布置追击。董先、王贵等率军退到白塔地方,李成亲率刘复、孔彦舟等十员大将,合力追来。飞率军迎击,经过激战,擒获伪齐将领数十人,俘数千人,马三千六百匹,衣甲器仗无计其数。敌兵尸体填满溪谷,拥坠入水而死者无算。

      岳飞对被俘伪齐士卒,均散钱遣返还乡。并对他们说:“汝皆中原百姓,国家赤子,不幸为刘豫驱而至此。今释汝,见中原之民,悉告以朝廷恩德,俟大军前进恢复,各率豪杰来应官军!”

[阅读全文]...
  • 满江红岳飞古诗

  • 文学
  • 满江红岳飞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满江红岳飞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满江红》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满江红》赏析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其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金兵入据中原,止畏岳家军,不啻闻风丧胆,故自岳飞言,“匈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匈奴”,是无可非议的。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计,宋皇朝自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词不以文字论长短,若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

      《满江红》写作背景

      岳飞 (1103-1141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建炎三年(1129年)秋,兀术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战而降。金军得以渡过长江天险,很快就攻下临安、越州(今绍兴)、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七月,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绍兴三年,岳飞因剿灭李成、张用等“军贼游寇”,得高宗奖“精忠岳飞”的锦旗。次年四月,岳飞挥师北上,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岳飞也因功升任清远军节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飞又败金兵于庐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还。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率军镇压了杨么起义军,从中收编了五、六万精兵,使“岳家军”实力大增。

      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今武昌)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词中有多处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观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历来是考证《满江红》作者问题最为关键的内容,但几乎所有的解释都不够准确。

      认为《满江红》是岳飞所作的,都把时间定于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

      这一观点其实是错误的,理由有五:

      一是当时的岳飞无论就其阅历资历还是心境,根本不具备写出像《满江红》那样悲愤交加、气势磅礴的内涵与底气。那时的岳飞正仕途辉煌踌躇满志,怎么可能满腔悲愤“怒发冲冠”?怎么可能觉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又何来气度“待重头收拾旧山河”?

      二是岳飞当时对功名非常重视,并在其诗词中经常有所流露。如写于绍兴二、三年秋屯驻江州时的《题翠岩寺》中“功名直欲镇边圻”,以后的《小重山》中“白首为功名”,表明当时岳飞头发已白,仍然有心功名。直至绍兴十年大破金军前,岳飞在《寄浮图慧海》中依然表明“功业要刊燕石上”。这些同期及以后的诗词表明,当时的岳飞非常重视功名。

      三是《满江红》一经问世即广泛流传,如此非同寻常之作,如果真是岳飞三十岁青云直上之时所作,岂能就此湮没不见踪影?

      四是不理解“三十”与“八千”。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研究此词的学者都把“三十”看作是“三十岁”,因此认定此词作于岳飞30岁出头。实际上这里是指“三十年”,即三十年的功名。封建社会的功名是从幼时求学开始的,并非一出生就能追求的。岳飞自幼时*武读书到入狱前,正好30年上下,是个约数。“八千”也是个约数,只是表示征战路程的艰辛和漫长。

      五是不理解“尘与土”与“云和月”的含义。前者是指一钱不值,因为岳飞到入狱时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历来非常重视的功名原来毫无价值。后者是指竹篮打水,岳飞十年征战,功毁一旦。如此,此二句就一目了然了:一生追求的功名其实一钱不值,一生漫长的征战最后前功尽弃。

      由此可以大致框定:《满江红》应该诞生在岳飞于绍兴十年七月下旬奉诏被迫班师到入狱之间的一年多时间里。 “怒发冲冠”和“仰天长啸”。此二句从未有人做过详细考证,却是界定《满江红》具体创作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从字面看,显示岳飞的愤怒到了极致。在那段时间里,岳飞究竟何时最为愤怒?在班师途中,岳飞撕心裂肺悲愤交加:“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随后,岳飞又被剥夺了兵权,听命于可耻屈辱的和谈。但真正令岳飞“怒发冲冠”的,当是得知对自己的陷害之时。有位好心的部将设法通知正在庐山的岳飞关于王俊上告张宪“背叛” 的消息。岳飞立刻明白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从不许胜利到屈膝求和,再到陷害忠良,要加害自己,此时的岳飞终于忍不住“怒发冲冠”而“仰天长啸”,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查张宪入狱应该是在绍兴十一年九月上旬后,岳飞是十月上旬下庐山的。因此,《满江红》的诞生理当就在其间的二十多天里。 “潇潇雨歇”。此句亦从未有人考证,诗词是情景交融的,“潇雨”一词诗人总是用来形容秋天的冷雨,“歇”显然是指雨的断断续续。于是此句也就清楚了:秋雨绵绵时断时续。此句既点明了作者是在秋雨中创作,也反映了作者心情的郁闷和沉重。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们历来总是把“等闲”看作虚词,其实不然,它应该是岳飞当时真实处境的具体写照。在此前数年岳飞所作的词中,已有“白首为功名”,表明岳飞那时的头发已经斑白。在随后军事上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以及在政治上受到的一系列沉重打击,显然在催白岳飞的头发。因此,岳飞当然不甘心少年时就有的理想就此破灭。查岳飞一生征战,三十岁时正忙得不可开交,谈何“等闲”,唯独到快四十岁时却成为一个无职无权之人而被迫闲散在野,其内心之悲切和壮志之不已的激烈冲突可想而知。

      上述考证表明,《满江红》的内容完全符合岳飞入狱前的年龄、心情和处境。 岳飞创作《满江红》的具体地点是在庐山东林寺,解读的密码,就隐藏在词的字里行间 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环合四抱,有如城廓,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岳飞与庐山有不解之缘。绍兴六年,岳飞因母亡守丧,岳母坟就在庐山。绍兴七年,也因故回到庐山。岳飞与东林寺主持慧海关系非常密切,曾专门作诗《寄浮图慧海》。《满江红》中有三处“密码” 可以用来界定其诞生地点就在东林寺。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历来都公认《满江红》是登高而作,却不知岳飞的`具体所处,只得含糊解释成某处高楼,其实当时岳飞就在东林寺,因为《满江红》的开篇就隐藏着创作地点的秘密。 庐山东林寺有一则著名的典故。东林寺门口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名虎溪,要进东林寺就必须经小溪上的虎溪桥。据传说,东晋时东林寺主持慧远在寺院深居简出,人们称之为“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他送客或散步,从不逾越寺门前的虎溪。如果过了虎溪,寺后山林中的神虎就会吼叫起来。有一次,慧远与来访的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谈得投机,送行时不觉过了虎溪桥,后山的神虎立刻就长吼不止,三人相视大笑。这个文坛佳话,称为“虎溪三笑”,一直流传至今。由于此虎是守寺护僧之神,因此在虎溪桥畔有一头石虎怒目而视凭栏而踞。了解了虎溪桥畔的神虎和这则典故,就很容易看出,岳飞看着秋雨中威武不屈的石虎触景生情,利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自己比作了护国看家的神虎,眼看着赵构们“越界”而“仰天长啸”,这才有后面的“饥餐胡虏肉”和“渴饮匈奴血”之词。

      《满江红》的词韵隐藏着其诞生地点的第二个秘密。唐朝大诗人李白在游东林寺时有一首诗,名为《庐山东林寺夜怀》: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冥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绝断出没。李白写诗是抒怀,岳飞作词也是抒怀,而且《满江红》正是步了《庐山东林寺夜怀》的韵,特别是“阙”、“月”和“歇”这三个押韵的字都是来自李白的诗。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满江红》中有 “壮怀”与“壮志”。按理说,同一首诗词中用两个相同的字是犯忌的,因此比较少见。但李白的诗却有“天香”与“天乐”。两个“壮”对两个“天”,显然绝非巧合。而且,还能明显看出《满江红》的“天阙”也应该是受到了李白两个“天”的影响。 李白在东林寺还写过另一首诗,名为《别东林寺僧》:“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满江红》中也可以看出追随这首诗的痕迹。“凭栏处”正是“送客处”的模仿,“长啸”无疑是“猿啼”的翻版。《满江红》中的神虎精神更是与李白“过虎溪” 的畏惧形成鲜明比照。 “朝天(金)阙”。此句隐藏着解读《满江红》诞生地点的第三个秘密。此句自《满江红》现世以来从未见有人作出过合乎逻辑的解释,因为不了解其中也隐藏着一个东林寺的典故。 一般寺院的主殿称为大雄宝殿,但东林寺的主殿称“神运宝殿”。相传慧远初到庐山选择结庐之处,认为东林寺址在丛林之中,无法结庐,打算移到香谷山去结庐。夜梦神告:“此处幽静,足以栖佛”。是夜雷雨大作,狂风拔树。翌日该地化为*地,池中多盛良木,作为建寺之材。“神运”之名,由此而来。 有了这则典故和前述的铺垫,此句就能理解了,其实很简单,也很直白,就是在功成之日再来朝拜东林寺的“神运宝殿”,因为神是天神,“神运宝殿”就象征着天上的宫阙。岳飞自比神虎,理当朝拜天阙。 还要解释一下,此句为何历来有“天”与“金”二说。很可能岳飞在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满江红》之际,于最后收笔时有了点犹豫。他先用了“金”字,当然决不是朝拜皇帝的金銮宝殿,而是朝拜金碧辉煌的神运宝殿。岳飞在诗词中把佛像称为“金仙”,如建炎四年四月十二日《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中的“陪僧僚谒金仙”。毕竟是身在佛寺,理当朝拜佛祖金身。但岳飞继而又改为“天”字,一来以避深恶痛绝的“胡虏”之“金”,二来受李白的影响以映衬东林寺神运宝殿的典故,三来更能暗合自比的神虎形象。由于“天”与“金”在词中的基本含义相通,就不能排除岳飞原作中的修改,而抄者忠于原词照录的可能。由于后来者在誊抄或刻录时只能二选其一,于是有了“朝天阙”与“朝金阙”两种版本。

      《满江红》蕴含的典故,清楚地表明其诞生地就在庐山东林寺。 多少年来,人们研究《满江红》,为寻找岳飞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费尽周折而不得。对《满江红》的上述破解,终于使人看到了岳飞真实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岳飞的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阅读全文]...
  • 岳飞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岳飞《寄浮图慧海》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岳飞《寄浮图慧海》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岳飞《题青泥市寺壁》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岳飞《题青泥市寺壁》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岳飞《登池州翠微亭诗》

    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岳飞《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

    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岳飞《过张溪赠张完》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轻阴弄晴日,秀色隐空山。——岳飞《题池州翠光寺》

    斩除顽恶还车贺,不问登坛万户修。——岳飞《题青泥市萧寺壁》

    云锁断岩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岳飞《题雩都华严寺》

    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岳飞《题骤马冈》

    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岳飞《游嵬石山寺》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征灭土酋。——岳飞《寄东林慧海上人》

    将帅无能,不及长城之壮。——岳飞《五岳祠盟记》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

    琐细夜谈皆可听,烟霏秋雨欲同归。——岳飞《送轸上人之庐山》

    山林啸聚何劳取, 沙漠群凶定破机。——岳飞《题翠岩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我有一宝刀,深藏未出韬。——岳飞《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

    今朝持赠南征使,紫蜺万丈干青霄。——岳飞《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

    蛟鳄潜形百怪伏,虎豹战服万鬼号。——岳飞《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

    时作龙吟似怀恨,未得尽剿诸天骄。——岳飞《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

    使君拜命仗此往,红炉炽炭燎氄毛。——岳飞《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

    奏凯归来报天子,云台麟阁高嶕嶢。——岳飞《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

    虚张囚馘,妄邀金貂。——岳飞《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

    使君一一试此刀,能令四海烽尘消,万姓鼓舞歌唐尧。——岳飞《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

    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山蹑翠微。——岳飞《题翠岩寺》

    忠义必期清耳水,功名直欲镇边圻。——岳飞《题翠岩寺》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岳飞《寄浮图慧海》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作赤松游。——岳飞《寄东林慧海上人》

    殷勤寄语东林老,莲社从今着力修。——岳飞《寄东林慧海上人》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著有《岳忠武王文集》。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赞岳飞的诗词 - 句子

赞岳飞的诗词 - 语录

赞岳飞的诗词 - 说说

赞岳飞的诗词 - 名言

赞岳飞的诗词 - 诗词

赞岳飞的诗词 - 祝福

赞岳飞的诗词 - 心语

推荐词条

七个字情话押韵的句子 英文句子唯美励志句子 比撕心裂肺更痛的句子 万箭穿心之痛苦句子 一群人一起拼励志句子 描写哭的句子 让人看了心疼的句子 赞美祖国强大的句子 听歌释放心情的句子 儿女双全的赞美句子 托物言志的句子 心存善念的经典句子 为孩子付出的经典句子 花开花谢的优美句子 描写阳光的句子 女人霸气超拽的句子 逗女孩开心的幽默句子 女人婚后感慨经典句子 描写月亮的句子 空杯心态的正能量句子 婚姻相守不易经典句子 生活句子 描写庭院的句子 祝福的句子 辛苦付出有收获的句子 擦肩而过的唯美句子 心情很烦的句子 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 朋友分别时不舍的句子 鼓励自己加油的句子 不要生气的经典句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