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诸葛亮的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诸葛亮的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诸葛亮的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关于诸葛亮的名言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1.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2.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4.刑罚知其所加,则*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7.劝农业,无夺其时。——诸葛亮(三国·蜀)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9.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佚名
10.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11.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12.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3.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4.夫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1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8.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1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2.非学无以广才——诸葛亮
2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4.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25.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庸,不免于下流矣。
26.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27.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28.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29.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2.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33.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34.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35.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36.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37.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三国·诸葛亮
38.非宁静无以成学。——诸葛亮
39.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40.三个臭皮匠,合个诸葛亮——民谚
41.有文事必有武备——三国·诸葛亮
42.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三国
43.诸葛亮▪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45.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46.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三国)诸葛亮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夫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4、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德,何患于不济(诸葛亮《戒外甥书》)。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6、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前《出师表》)。
7、帷坐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后《出师表》)。
8、寝不安*,食不甘味(诸葛亮后《出师表》)。
9、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0、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诸葛亮《自表后主》)。
11、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之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诸葛亮《答法正书》)。
12、可是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诸葛亮《答杜微书》)。
13、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诸葛亮《又与李严书》)。
14、粮谷,军之最要(诸葛亮《与陆逊书》)。
15、中益莫大于进人,进人者各务所尚(诸葛亮《称姚迪教》)。
16、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南征教》)。
17、知有所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故夫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诸葛亮《兵法》)。
18、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诸葛亮《兵法》)。
19、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诸葛亮《兵要》)。
20、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扶之而不隐,免之而不惧,故良将之功也,犹璧之不污(诸葛亮《兵要》)。
21、良将之为政也,使人择之,不自举,使法量功,不自度。故能者不可蔽,不能者不可饰,妄誉者不能进也(诸葛亮《兵要》)。
22、言行不同,竖私枉公,外相连诬,内相谤讪,有此不去,是谓败乱(诸葛亮《兵要》)。
23、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交,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论交》)。
24、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诸葛亮《兵要》)。
25、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诸葛亮《答惜赦》)。
26、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诸葛亮《杂言》)。
27、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诸葛亮《隆中对》)。
28、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诸葛亮《隆中对》)。
29、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诸葛亮《隆中对》)。
30、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诸葛亮《为刘琦谋自安术》)。
31、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诸葛亮《又称蒋琬》)》。
32、心大志广,难以保安(《三国志·蜀书·彭羕传》中诸葛亮密言先主刘备论彭羕之句)。
33、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诸葛亮《答法正书》)。
34、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诸葛亮《与群下教》)。
35、任重才轻,故多阙漏(诸葛亮《与参军掾属教》)。
36、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诸葛亮《泣答皇帝托孤》)。
37、羊之乱群,犹能为害(诸葛亮《弹廖立表》)。
38、清浊太明,善恶太分(诸葛亮《论张温被废》)。
39、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40、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诸葛亮《兵要》)。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
1、志当存高远。
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3、有文事必有武备。
4、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5、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6、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7、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8、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9、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10、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11、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1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3、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14、志当存高远。
15、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有关诸葛亮的名言(精选65句)
诸葛亮,你真了不起!不说你通晓天文地理,善解人意,单说你的高招妙计,就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有关诸葛亮的.名言内容(精选65句),一起来看看吧。
1、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2、有文事必有武备。
3、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4、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5、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6、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7、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8、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0、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
1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志当存高远。
13、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14、防奸以政,去奢以俭。
15、可是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
16、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1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8、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9、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20、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21、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22、劝农业,无夺其时。
23、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24、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25、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26、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27、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28、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
29、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
30、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
31、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忍。
32、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3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4、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35、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36、日月之明,众下仰止,乾坤之广,万物顺之。
37、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
38、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
3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0、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1、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
42、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43、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44、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45、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46、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47、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
48、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49、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诸葛亮作为影响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自然少不了出自于他的经典名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诸葛亮名言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1、志当存高远。
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3、有文事必有武备。
4、刑罚知其所加,则*知其所畏。
5、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6、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7、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8、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9、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10、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11、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3、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14、劝农业,无夺其时。
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二、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诸葛亮三、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诸葛亮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五、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诸葛亮六、有文事必有武备。
——诸葛亮七、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诸葛亮八、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九、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诸葛亮十、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诸葛亮十一、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诸葛亮十二、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诸葛亮十三、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诸葛亮十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十五、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诸葛亮十六、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诸葛亮十七、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诸葛亮十八、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诸葛亮十九、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二十、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诸葛亮二十一、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二十二、劝农业,无夺其时。
——诸葛亮二十三、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二十四、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诸葛亮二十五、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诸葛亮二十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二十七、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二十八、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二十九、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诸葛亮三十、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诸葛亮三十一: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诸葛亮《出师表》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庸,不免于下流矣。
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4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5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庸,不免于下流矣一定是的...要给我多点分哦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邓世昌:撞沉吉野
诸葛亮的名句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故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等,都是脍炙人口的。
位卑未敢忘忧国。
宋·陆游《病起抒怀》。
位卑:指职位低下。
本句大意是:地位低下仍不肯忘记忧心国事。
这是陆游五十二岁时写的诗句。
当时作者在范成大幕府当参议官,是个地位不高的闲职所以自称“位卑”。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诸葛亮简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
诸葛亮的主要著作
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
诸葛亮著名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或云后篇系后人托诸葛之名伪作,真伪存疑)、《诫子书》。
《请宣大行皇帝遗诏表》
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太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後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 先主传》。
《南征表》
初谓高定失其窟穴,获其妻子,道穷计尽,当归首以取生也。而邈蛮心异,乃更**为盟,纠合其类二千馀人,求欲死战。○《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八。
《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也。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指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驰驱。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迩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惧,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北)〔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蜀书》本传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拓展内容:诸葛亮的故事
躬耕陇亩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圭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诸葛亮此时已16岁,*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
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隆中对策
三国志12的诸葛亮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 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刘备便亲自前往隆中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他提问:““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智慧、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抑,先生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
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赤壁大战
建安十三年,刘表之妻刘琦后母蔡氏屡进谗言,刘表对刘琦渐渐不悦。刘琦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之计令诸葛亮说出解决办法,诸葛亮便反问刘琦:“你不见到春秋时期申生在内而有危险,但重耳(指的是晋文公)在外却可得安吗?”当时黄祖被东吴杀害,刘琦便上荐为江夏太守外求自保。同年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并大破刘军。
桌游《三国杀》中的`诸葛亮(标准版)刘备败走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
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如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何解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足食足兵
赤壁之战后,刘备于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住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派法正、孟达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关羽、
三国示意图张飞、赵云等镇守荆州。至次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诸葛亮便与张飞、赵云等入蜀助阵,留关羽负责荆州防务,分兵*定各郡县,与刘备一起围成都。至建安十九年(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入主益州。
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每当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如汉中之战就替刘备提供资援。
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自立。魏黄初二年(221年),群臣听到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于是刘备才答应,任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同年张飞被害,诸葛亮领司隶校尉一职。
诸葛亮的简介
白帝城托孤
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故去,否则必能阻止刘备东征之举。”
1994央视版《三国演义》白帝托孤至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地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
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逝世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
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8月20日(农历七月廿三日),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郡。汉末乱世躬耕于南阳,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后治理蜀汉,蜀中晏然。诸葛亮是杰出的军事家,多次北伐,然而更擅政治治军甚于行军作战,著有兵书《将苑》。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连弩等,并善散文。
诸葛亮将苑名句
一、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顺也;以智克智,机也。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曰势,三曰情。事机作而不能应,非智也;势机动而不能制,非贤也;情机发而不能行,非勇也。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将苑》卷一·机形作者:诸葛亮
二、三国·诸葛亮《将苑》:“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三、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谗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诸葛亮《将苑》
四、见利不贪,见美不淫。——【三国】诸葛亮《将苑将志》
五、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将不可吝,吝则赏不行,赏不行则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则军无功,无功则国虚,国虚则寇实矣。——诸葛亮《将苑》
六、见利不贪,见美不淫。——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志》
七、古之善用兵者,揣其能而料其胜负。主孰圣也?将孰贤也?吏孰能也?粮饷孰丰也?士卒孰练也?军容孰整也?戎马孰逸也?形势孰险也?宾客孰智也?邻国孰惧也?财货孰多也?百姓孰安也?由此观之,强弱之形,可以决矣。——将苑卷二·揣能(诸葛亮)
八、诸葛亮在《将苑・厉士》有言:“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对自己放纵而假惺惺的去教育别人,别人就不会接受他的道理;只有严格要求自己,进而去感化别人,别人才会信服。
九、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判。——诸葛亮《将苑》
十、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实欺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信。《将苑-知人性》——诸葛亮
十一、夫用兵之道,在于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若将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谋不用,群下谤议,谗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将苑卷二·和人(诸葛亮)
十二、诸葛亮兵书《将苑》云:“夫兵权者,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九库说说。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
十三、诸葛亮在《将苑》里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为将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无腹心者,如人夜行,无所措手足;无手足者,如冥然而居,不知运动;无爪牙者,如饥人食毒物;无不死矣。讲得非常到位,其实任何组织的带头大哥,都得有腹心、耳目与爪牙,这些人分布组织里的各个要害部门,有各种不同的能力,当然,还会在适当时候培养新的耳目。
十四、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三国)诸葛亮《将苑·将才》
十五、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击势》:“若用贤授能,粮食羡馀,甲兵坚利,四邻和睦,大国应援,敌有此者,引而计之。“应援”二字谁说来自韩国!他们都是从中国学来的!
十六、诸葛亮《将苑》之将情: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燃,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
将苑简介:
《将苑》最早见于宋尤袤《遂初堂书目》,题作《诸葛亮将苑》,明代编的诸葛亮文集中也予以收录。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和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是*伪托之作。从书中内容大多采自兵、史诸书和隋、唐不同著录来推断,不象诸葛亮亲著,但其中许多思想与诸葛亮的军事思想相一致。
《将苑》又称《诸葛亮将苑》、《武侯将苑》、《心书》、《武侯心书》、《新书》、《武侯新书》等。此书宋代称《将苑》,明代始改称《心书》,如《经籍志》;或《新书》,如陶宗仪《说郛》;也有称《将苑》的,如《百川书志》。《汉魏丛书》虽于书名题作《心书》,而篇章标题中间有《新书》字样。现存版本中,这几种称谓都有,核其内容,虽有所差别,但基本上是一致的,是同书异名。
小编感悟:
诸葛亮在《将苑》(又名《心书》)提出识人七法: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这七项特质可概括为:志、变、识、勇、性、廉、信等七项内容,也即为将的早期胜任力模型。
真真说说网小编这次精心整理了诸葛亮名言名句大全,以及诸葛亮语录经典语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阅读吧。更多更好的句子说说关注“真真说说网”。
1、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2、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3、外伤则内孤,上惑则下疑;疑则亲者不用,惑则视者失度;失度则乱谋,乱谋则国危,国危则不安。
4、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5、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6、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
7、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8、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10、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
11、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
12、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13、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4、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
15、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16、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7、日月之明,众下仰止,乾坤之广,万物顺之。
18、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19、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
20、治国犹於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
21、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
22、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
2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4、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25、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
26、非宁静无以成学。
27、有文事必有武备。
28、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
29、劝农业,无夺其时。
30、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
31、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32、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33、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3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5、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3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7、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38、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39、志当存高远。
40、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41、防奸以政,去奢以俭。
42、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43、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44、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5、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
46、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
47、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合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48、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
4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0、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
诸葛亮名言 诸葛亮的名言 诸葛亮说的名言 与诸葛亮有关的名言 不是诸葛亮的名言 诸葛亮写的名言 诸葛亮的名言名诗 诸葛亮说过的名言 诸葛亮励志名言 诸葛亮的名言警句 诸葛亮名言大全 诸葛亮名言名句 关于诸葛亮名言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 有关诸葛亮的名言 诸葛亮名言警句 诸葛亮的名言名句 诸葛亮名言诗句 评价诸葛亮的名言 描写诸葛亮的名言 哪句不是诸葛亮的名言 诸葛亮名句 诸葛亮的古诗名言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名句 诸葛亮名言名句大全 关于诸葛亮名言警句 有关诸葛亮的名言警句 诸葛亮名人名言 诸葛亮的名言名句大全 名人名言诸葛亮
诸葛亮名言 精选的诸葛亮的名言大全 最新的诸葛亮名言警句大全 经典的诸葛亮名人名言 诸葛亮的名言 有关诸葛亮的爱国名言 关于诸葛亮名言大全 诸葛亮经典名言名句 诸葛亮简介 关于诸葛亮名言名句 关于诸葛亮孔明的名人名言 诸葛亮名言100句 有关诸葛亮的名言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典故 诸葛亮名言名句 诸葛亮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诸葛亮将苑名句 经典的诸葛亮名人名言 诸葛亮名言 经典的诸葛亮名言名句 有关诸葛亮的名言以及批注 诸葛亮的名言 诸葛亮名言30句 诸葛亮励志名言名句 诸葛亮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诸葛亮名言名句大全 诸葛亮语录经典语录 诸葛亮名言大全 诸葛亮名人名言大全 诸葛亮的名言,关于诸葛亮的俗语成语 诸葛亮的名言
失望想离婚的句子 表达早上刚睡醒的句子 爱情句子表达心情甜蜜 骂人套路的句子 形容菜做的好的句子 人不要忘本的句子 邀请朋友来品茶的句子 描写老婆辛苦的句子 写动物的句子摘抄大全 关于爱的污句子 关于南方的句子 七月结束优美句子 跟繁花似锦有关的句子 孩子想念父母的句子 摧帐的句子 一个人走在街上的句子 抵挡诱惑的句子 关于虚荣心的句子 单身很酷的句子 diss人的句子押韵 描写晚上灯光的句子 爸妈健康的句子 情感励志句子 热的不敢出门的句子 秋天总结的句子 形容中年男人的句子 秋风**的句子 不想为难别人的句子 人物对话的句子 关于*淡的句子 秋风起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