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固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班固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班固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班固名言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1.众煦漂山,聚蚊成雷。
2.十围之术,始生如蘖。
3.太刚则折,太柔刚废。
4.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
5.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
6.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
7.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8.福生有基,祸生有胎。
9.欲人勿阐,莫若勿言;欲人勿知,墓若勿为。
10.欲投鼠而忌器。
11.家富势足,目指气使。
12.直言之路开,则四方众贤不远千里。
13.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胜也。
14.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15.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16.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
17.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
18.将不知兵,以其主予敌也;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
19.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
20.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21.不可同日而语。
22.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
23.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24.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25.爱国如饥渴。
26.公道立,奸邪塞,私权废。
27.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28.安者非一日之安也,危者非一日之危也,皆以积渐然。
29.侈而无节,则不可赡。
30.凡教化之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31.父兄之教不先,则子弟之率不谨。
32.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33.国籍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
34.国之将兴,尊师重傅。
35.何可屈曲从俗,苟求富贵。
36.君子独处,守正不挠。
37.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
38.礼所以防淫,节其侈靡也。
39.吏不廉*,则治道衰。
40.廉者昌,贪者亡。
41.民者,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也。
42.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43.青蝇嗜肉汁而忘溺死,众人贪世利而陷罪祸。
44.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4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46.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
47.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
48.王者以民为基,民众以财为本,财竭则下叛,下叛则上亡。
49.位历将相,国家之柱石臣也。
50.兴利除害,尊主安民。
51.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1、辅弼之臣瓦解,而邪谄之人并进。——《汉书·东方朔传》
2、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汉书·王嘉传》
3、豺狼当道,不宜复问狐狸。——《汉书·孙宝传》
4、夫妇之道,有义则和,无异则离。——《汉书·孔光纪》
5、遗子黄金满,不如一经。——《汉书·韦贤传》
6、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得自专快意而已也。——《汉书·王贡两龚鲍传》
7、若夫严子者,绝圣弃智,修生保真,清虚澹泊,归之自然。——《汉书·叙传上》
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列传》
9、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汉书·艺文志》
10、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汉书·陈汤传》
11、源清流洁,本盛末荣。——《泗水亭碑铭》
1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13、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汉书·宣元六王传》
14、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汉书·司马相如传》
15、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汉书·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
16、执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门。——《汉书·楚元王传》
17、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汉书·食货志》
18、《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左周黄列传》
19、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汉书·高帝纪上》
20、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汉书·扬雄传》
21、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汉书·异姓诸侯王表》
22、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汉书·扬雄传》
23、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汉书·贾谊传》
24、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
25、感慨而自杀,非能勇也。——《汉书·栾布季布传》
26、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汉书·魏相传》
27、生而富者骄,生而贵者傲。——《后汉书·崔骃列传》
28、仁不异远,义不辞难。——《汉书·武帝纪》
29、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西都赋》
30、知其一,不知其二。——《汉书·高帝纪》
31、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汉书·司马迁传》
32、先世之吏正,故其民笃;今世之吏邪,故其民薄。政弊而不行,令倦而不听。——《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
33、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汉书·董仲舒传》
34、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汉书·樊哙郦商等传赞》
35、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汉书·枚乘传》
36、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司马迁传》
37、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汉书·贾谊传》
38、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汉书·叙传上》
39、夙兴以求,夜寐以思。——《汉书·武帝纪》
40、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汉书·武帝纪》
41、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末形。——《汉书·伍被传》
42、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汉书·韦贤传》
43、夫妇之道,有义则和,无义则离。——《汉书·孔光传》
44、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汉书·董仲舒传》
45、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46、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47、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汉书·董仲舒传》
48、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封燕然山铭》
49、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汉书·食货志》
5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51、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高五王传》
班固名言名句
1、少成若天性,*贯如自然。
2、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3、父兄之教不先,则子弟之率不谨。
4、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5、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
6、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7、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
8、直言之路开,则四方众贤不远千里。
9、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
10、赏罚信明,施与有节,记人之功,忽于小过。
11、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
12、侈而无节,则不可赡。
13、家富势足,目指气使。
14、廉者昌,贪者亡。
15、福生有基,祸生有胎。
16、危于累卵,难于上天。
17、百闻不如一见。
18、国籍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
19、何可屈曲从俗,苟求富贵。
20、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21、王者以民为基,民众以财为本,财竭则下叛,下叛则上亡。
22、因时施宜。
23、吏不廉*,则治道衰。
24、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
25、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26、爱国如饥渴。
27、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28、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29、国之将兴,尊师重傅。
30、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31、凡教化之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32、民者,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也。
33、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34、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胜也。
35、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
36、贪贾三之,廉贾五之。
37、十围之术,始生如蘖。
38、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39、兴利除害,尊主安民。
40、腐术不可以为桂。
41、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42、不可同日而语。
43、安者非一日之安也,危者非一日之危也,皆以积渐然。
44、众煦漂山,聚蚊成雷。
4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46、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47、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48、欲人勿阐,莫若勿言;欲人勿知,墓若勿为。
49、礼所以防淫,节其侈靡也。
50、青蝇嗜肉汁而忘溺死,众人贪世利而陷罪祸。
班固诗作《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
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为大家带来了班固诗作《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诗词作者:
班固(东汉)
原文:
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
未若清虚者,带索被玄裘。
浮游一世间,泛若不系舟。
方当毕尘累,栖志老山丘。
《咏史》为东汉史学家班固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咏叹缇萦救父的故事。
赏析:
这首诗歌咏了西汉初期的一位奇女子——淳于缇萦。正是由于她伏阙上书,不仅救了触刑的父亲,还感动文帝下达了废除肉刑的著名诏令。所以班固于开笔之际,先以悠邈之思,追述了任用肉刑的历史:“三王德弥(终也)薄,惟后用肉刑”。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之文王、武王,据说他们均以“文德”治天下,“至于刑错(弃置不用)而兵寝(收藏)”,被誉为“帝王之极功”(《汉书·刑法志》)。但到了三代之衰世,就不免王德日薄、刑罚滥施了。史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施用“五刑”的条款竟多达三千余项。这两句思接千载,于历史追述中表达对任用“肉刑”的`深沉感叹。
自“太仓令有罪”以下,诗人笔凌百世,直叙汉初淳于缇萦上书救父的事迹。“太仓令”即汉初名医淳于意,他曾担任齐之太仓(官仓)的小吏。文帝四年(前176),有人上书告发他触犯刑律,遂被逮捕押往长安。五个女儿急得直哭,他大骂说:“生女真不如生男,缓急之时谁能帮我办事!”这就是诗中所说的“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孤独之状)”之意。小女儿缇萦听了父亲的话异常悲伤,痛感于“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赎”,毅然随父进京,上书汉文帝,“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上书诣阙下”四句,描述的就是缇萦到宫廷上书的情景。“鸡鸣”、“晨风”,均为《诗经》十五国风中的名篇。前者抒写后宫催促君王上朝之情,后者歌咏女子“未见君子”之忧。据《文选》注引刘向《列女传》,缇萦伏阙上书时,曾“歌《鸡鸣》、《晨风》之诗”。班固以“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抒写缇萦忧急断肠、歌号阙下的景象,读来令人怆然泣下。正是缇萦舍身赎父的一片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文帝。“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终于赦免了她的父亲,并在诏书中感叹说:“夫刑者,至断支(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之父母哉?”并作出了“其除(废除)肉刑”的重大决策(见《列女传》)。促成文帝作出如此重要决策的,竟不是众多的须眉,而是这位临淄的民间少女。诗人有感于此,在结句中不禁长声吁叹:“百男何愦愦(愚笨),不如一缇萦”!
初看起来,班固的这首《咏史》,纯是对缇萦救父事迹的歌咏,似无更多的题外之旨。但历史上可歌可泣之人甚多,班固何以不咏他人,偏偏想到了这位女子?这就得联系诗人自身的遭际来考察了。在班固的一生中,曾有两次被捕入狱:一次是在早年,被人告发私撰国史(《汉书》)而入狱。幸亏他兄弟班超诣阙上书申辩,才被释放;一次是在晚年,由于班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得罪了洛阳令种竞。种竞利用大将军窦宪事败之机,捕系班固。最后因无人救援,死于狱中。《咏史》一诗,大约正作于晚年系狱之际。也许他有感于其子不肖,累及自己下狱而不救,才触发思古之幽情,写下了这首歌咏缇萦救父的诗?如果这一推测不错,那么,班固就不是为咏史而咏史,而是在诗中寄寓了自身的现实感慨了。他之称颂“三王”以及文帝的不用肉刑,岂不隐晦地表达了对当时朝廷任用肉刑、诛戮大臣的贬责?他之感叹于“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不更包含了对诸子不肖、累及其父的凄怆?从这一点看,这首诗正是开了“借咏史事以抒己怀”的“咏史体”之先河。
评价历来评论班固此诗者,总要用钟嵘“质木无文”一语,以贬斥其艺术成就。其实,作为一首早期的文人五言诗,此诗虽然“质木无文”,但能在短短十数行间,如此凝炼地抒写缇萦救父事件的始末,其概括力并不下于曹操的《薤露行》、《蒿里行》等诗。而且在叙事之中,也时有“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的声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的寄慨,不乏唱叹之致。钟嵘《诗品》称其“有感叹之词”,将其视为“东京二百载中”所不多见的五言代表作,正是承认了它艺术上的成功,而不是失败。所以,从发展的眼光看,《咏史诗》不失为五言创制时期的杰作。
作者简介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宝鸡市)人。东汉大臣、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班固是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十六岁入洛阳太学,二十三岁父死后归乡里。以父所撰《史记后传》叙事未详,乃潜心继续撰述力求精善。汉明帝永*五年(62年),被人诬告私改作国史,下狱。其弟班超辩明其冤,出狱后被任为兰台令史,奉命撰述东汉开国以来史事,与陈宗、尹敏、孟异等共撰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又自撰功臣、*林、新市、公孙述等列传、载记二十八篇。明帝复命他完成前所著书。他认为《史记》以汉朝“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不妥,决心撰写起自汉高祖、终于王莽共二百三十年事迹的《汉书》。汉章帝时,以文才深得器重,迁官玄武司马。建初四年(79年),章帝召集诸儒在白虎观讲论五经同异,命其记述其事,撰成《白虎通德论》(一名《白虎通义》)。汉和帝永元元年(*),随窦宪出击匈奴,为中护军,参预谋议。次年,行中郎将事。永元四年,窦宪失势自杀,他受牵连免官、被捕,死于狱中。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修撰《汉书》,是“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作为经学理论家,所编《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将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1、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如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置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班婕妤《怨歌行》
2、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得福,为邪欲以何望?若使鬼神有知,岂有听信谗思之理;倘若鬼神无知,则谗温又有何益?妾不但不敢为,也不屑。——班婕妤
3、钟期改听,伯牙驰琴,桑间绝响,濮上传音。——班婕妤
4、惟人生兮一世,忽一过兮若浮。已独享兮高明,处生民兮极休。勉虞精兮极乐,与福禄兮无期。——班婕妤
5、玉窗萤影度,金殿人声绝。——班婕妤
6、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班婕妤
7、捣素赋测*分以知岁,酌玉衡之初临。见禽华以麃色,听霜鹤之传音。伫风轩而结睇,对愁云之浮沉。虽松梧之贞脆,岂荣雕其异心。若乃广储悬月,晖水流请,桂露朝满,凉衿夕轻。燕姜含兰而未吐,赵女抽簧而绝声。改容饰而相命,卷霜帛而下庭。曳罗裙之绮靡,振珠佩之精明。若乃盼睐生姿,动容多制,弱态含羞,妖风靡丽。皎若明魄之生崖,焕若荷华之昭晰;调铅无以玉其貌,凝朱不能异其唇;胜云霞之迩日,似桃李之向春。红黛相媚,绮徂流光,笑笑移妍,步步生芳。两靥如点。颓肌柔液,音性闲良。于是投香杵,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梧因虚而调远,柱由贞而响沉。浮捷,节疏亮而清深。含笙总筑,比玉兼金;不埙不篪,匪瑟匪琴。或旅——班婕妤
8、测*分以知岁,酌玉衡之初临。见禽华以麃色,听霜鹤之传音。伫风轩而结睇,对愁云之浮沉。虽松梧之贞脆,岂荣雕其异心。——班婕妤
9、花月分牕进,迨草共阶生。接泪衫前满,单瞑梦里惊。——班婕妤
10、"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班婕妤"
11、(连接捣素赋,下文)于是投香杵,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梧因虚而调远,柱由贞而响沉。散繁轻而浮捷,节疏亮而清深。含笙总筑,比玉兼金;不埙不篪,匪瑟匪琴。或旅环而舒郁,或相参而不杂,或将往而中还,或已离而复合。翔鸿为之徘徊,落英为之飒沓。调非常律,声无定本。任落手之参差,从风飚之远*。或连跃而更投,或暂舒而长卷。清寡鸾之命群,哀离鹤之归晚。苟是时也,钟期改听,伯牙驰琴,桑间绝响,濮上传音;萧史编管以拟吹,周王调笙以象吟。——班婕妤《捣素赋》
百闻不如一见。
公道立,奸邪塞,私权废。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安者非一日之安也,危者非一日之危也,皆以积渐然。
侈而无节,则不可赡。
凡教化之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父兄之教不先,则子弟之率不谨。
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国籍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
国之将兴,尊师重傅。
何可屈曲从俗,苟求富贵。
君子独处,守正不挠。
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
礼所以防淫,节其侈靡也。
吏不廉*,则治道衰。
廉者昌,贪者亡。
民者,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也。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青蝇嗜肉汁而忘溺死,众人贪世利而陷罪祸。
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
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
王者以民为基,民众以财为本,财竭则下叛,下叛则上亡。
位历将相,国家之柱石臣也。
兴利除害,尊主安民。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危于累卵,难于上天。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
因时施宜。
腐术不可以为桂。
臣门如市,臣心如木。
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贪贾三之,廉贾五之。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赏罚信明,施与有节,记人之功,忽于小过。
少成若天性,*贯如自然。
天不变,道亦不变。
众煦漂山,聚蚊成雷。十围之术,始生如蘖。
太刚则折,太柔刚废。
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
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
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班固名言 班固的五言古诗 班固雪的古诗文 关于固执的名言 关于固守的名言 固守本心的名言 形容固执不听劝的名言 班级名言 鲁班的名言 鲁班名言 西班牙名言 有关班级的名言 上班名言名句 关于鲁班的名言 鲁班的名言名句 关于班级的名言 我爱我班的名言 班级班训及励志名言 班委竞选名言 书香班级名言 班级的名言警句 班主任名言 终极一班名言 西班牙语名言 和谐班级名言 励志班级名言 班级激励名言 班级名言警句 班级教育名言 班级管理名言
精选的班固名言大全 班固名言名句 西班牙的名言 班固咏史诗翻译 班固名言名句 有关上班的名言名句 班固诗作《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 班固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班风学风名言格言 班婕妤名句名言 规则与变通的名言警句,固守与变通的名人名言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班固名言 班级励志名言 关于班级的励志名言 毕业班名言警句 约翰班扬名言 班固名言名句 约翰·班扬名言 班固名人名言 毕业班名言警句 班固名言 上班的激励名言 班固的名言名句集锦 班固名言 班固的名言名句集锦 值得收藏的班固名言警句(精选50句)
关于劳动的古诗最长 体现人精神品质的古诗 关于清明祭奠的古诗词都有 先秦的时候有古诗吗 古诗里比较好听的网名大全 表现友谊的古诗有 冷冷的夜古诗歌 闲愁万种的古诗 真诚的誓言古诗 爱字开头表示纠结的古诗 古诗词形容生病的感觉 三个出自古诗中的成语 香赠花卿的古诗 你的一生写了多少首古诗 七彩课堂的清明古诗主题意思 李白的古诗简短篇 与五官有关的幼儿古诗 赞美鸡笼的古诗 描述芒种的古诗词 小学必备的135首古诗 形容车马飞马的古诗 古诗词中对颜色的描写 做出一个正确选择的古诗 夜雪的古诗教案 关于牵牛织女的古诗或诗词 形容心情变坏的古诗 王安石写的元日的古诗 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古诗名字 逛美食的古诗 古诗里写的中药 李白代表的古诗词